在《群星熠熠──臺灣當代詩人析論》一書中,林于弘回到教授身分,以學術的觀點評析十位臺灣當代詩人:張秀亞、向明、管管、席慕蓉、黃榮村、蕭蕭、莫渝、向陽、鍾喬及江文瑜。其中有創作不輟、聲名遠播的專業作家,但也有跨界書寫、轉換跑道的其他學者,他們對臺灣新詩耕耘的表現與成就,都有值得你我回顧省思的重要價值。
作者簡介:
林于弘,1966年生,臺北市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國小、國中、高職及大專教師,現為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學術專長為語文教學及當代臺灣文學,創作以新詩為主,並兼涉散文及傳統詩。著有詩集《進化原理》、《文明併發症》、《航行,在詩的海域》及《縱橫福爾摩沙》,論著《臺灣新詩分類學》、並編有《大專國文選》、《現代新詩讀本》等。
章節試閱
愛在何方?情歸何處?──蕭蕭愛情詩的思維與實踐
蕭蕭(蕭水順,1947~)是臺灣中生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與評論家,其個人詩集迄今共有11冊出版,包括:《舉目》(1978年6月)、《悲涼》(1982年11月,並收入《舉目》所有的詩作)、《毫末天地》(1989年7月)、《緣無緣》(1996年3月)、《雲邊書》(1998年7月)、《皈依風皈依松》(2000年2月)、《凝神》(2000年4月)、《蕭蕭.世紀詩選》(2000年5月)、《後更年期的白色憂傷》(2007年12月)、《草葉隨意書》(2008年10月)、《情無限.思無邪》(2011年3月)。關於其詩作的特點,也如陳巍仁所言:「綜觀蕭蕭的詩作,有兩個特色最常被提出,一是『小』,二是『禪』」。是以歷來討論蕭蕭的詩作,也多聚焦於「小詩的形式」與「禪思的意境」這兩大板塊。然而作為一種書寫的可能內涵,蕭蕭對於「愛情」的態度又是如何?
《毛詩序》云:「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詩人的寫作方向,是由詩人的內心主導,而主導的力量,便是一己的詩觀。詩觀是詩人創作的核心,自然也主導其寫作的趨向,蕭蕭曾自述:
詩是從「詩緣情」的內在衝動,有我的、感性的開始,而後才有積極的、知性的、有我的「詩言志」。「詩緣情」是無法控御的內在衝動,是憑空而來的靈思;「詩言志」則是理性的、省思的,講究傳達方法的言說。最後希望達至「詩(思)無邪」的無我境界 。
這三個彼此承接、先後遞進的層次,也正是蕭蕭對於新詩的創作態度,他更進一步解釋:
「詩緣情」→「詩言志」→「詩無邪」,是詩的三部曲,「詩緣情」從無到有(從無情無思到有情有詩),「詩言志」從有到有(從有情無思到有物有法),「詩無邪」從有到無(從有方法到無不可用的方法,從有境界到無不可入的境界),這是我寫詩的理想 。
蕭蕭最終雖只拈出「空白」二字作為詩觀,只是「空白」的理想究竟該如何落實?是司空圖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還是嚴羽的「羚羊掛角,無跡可求」?就表現的方式言,「情感、思想、觀念、意志、經驗、體悟,都可以成為詩的內容」 。事實上,蕭蕭在第一本詩集《舉目》就已明確指出:
從天到人的關心,從人到地的熱愛,我有著很深很深的冥合為一的觀
念。……。這是我最新的作品,均是最老最舊,一直流盪在心中的感情 。
雖說這裡的「感情」並非專指「愛情」,但作為感情的重要成分,蕭蕭怎能無動於衷?蕭蕭雖不似眾多專以愛情詩而聞名的現代詩人,但是這一類詩作的書寫,應該也是落實其個人創作理念的方式之一。因此針對其愛情詩的寫作意圖加以窺探,也當是建構蕭蕭寫作板塊中所不容忽視的一環。
二、蕭蕭「愛情詩」的解析與探討
林毓鈞指出:「在蕭蕭的作品中,寫夫妻、男女之愛的部分並不多,但卻是溫婉動人的」 。而在檢閱蕭蕭所有的詩集之後,以下將引述三首最為經典的愛情詩作,進行解析探討。
身高不是距離──
愛之雙眼的仰角剛好切入
我兩片紅唇微顫的俯視英姿
一件穿了三年的襯衫
可以印證
植物也會抽長自己
至於電燈嵌入天花板好些
還是懸空的亮度足?
實在說沒有什麼關係
開關總在中丹田的兩側
體重不是壓力──
有點獸又不太獸
新的生理美學已然確立
因此,不管是誰的雙手
都不是為了掌握你,或者我
我的心臟只要能負荷你的
心跳
也就可以承載唐詩之後的相思
你的呼吸只要能調勻我的
脈搏
也就能引長那一聲聲喘息
年齡不是問題──
十八歲的人偶而會讀些遠古的歷史
三十八歲的人勇敢踏入
新發現的小荒島
五十八比六十
六十比七十還年少
民國以後
沒有幾個人懂得
天干地支與魚尾紋
魚尾紋與水文
性別沒有關係──
柔軟的是心
堅挺的是俠骨
十一月以後
大家偎依體溫
三月花開
四月春滿
五月舔吻冰淇淋
堅挺的是你
柔軟的是山的脊稜
這一切,大自然的自然
唯一之一
〈愛情唯一〉收錄在《雲邊書》,這是蕭蕭少數直接以「愛情」入題的詩作,全篇分別以「身高不是距離──」、「體重不是壓力──」、「年齡不是問題──」、「性別沒有關係──」等四句流行語帶領,分別展開9行、10行、9行、10行的論述。其中某些充滿性暗示的文字,在蕭蕭的一般詩作非常罕見,如「開關總在中丹田的兩側」、「也就能引長那一聲聲喘息」、「堅挺的是你/柔軟的是山的脊稜」,另外如「有點獸又不太獸」的音義雙關,「十八歲的人偶而會讀些遠古的歷史/三十八歲的人勇敢踏入」的對比映襯,以及「十一月以後/大家偎依體溫/三月花開/四月春滿/五月舔吻冰淇淋」的層遞暗示,全都饒富趣味。至於詩作最終以「這一切,大自然的自然/唯一之一」作結,不僅回扣主題,同時也隱含「姻緣天注定」的想法。兩個注定應該在一起的人,是不會受到外在困境的拘束,只要真心相愛,有情人終成眷屬。「愛情唯一」的命題,也就由此確立。
愛在何方?情歸何處?──蕭蕭愛情詩的思維與實踐
蕭蕭(蕭水順,1947~)是臺灣中生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與評論家,其個人詩集迄今共有11冊出版,包括:《舉目》(1978年6月)、《悲涼》(1982年11月,並收入《舉目》所有的詩作)、《毫末天地》(1989年7月)、《緣無緣》(1996年3月)、《雲邊書》(1998年7月)、《皈依風皈依松》(2000年2月)、《凝神》(2000年4月)、《蕭蕭.世紀詩選》(2000年5月)、《後更年期的白色憂傷》(2007年12月)、《草葉隨意書》(2008年10月)、《情無限.思無邪》(2011年3月)。關於其詩作的特點...
作者序
自序 仰望的姿態
擺盪於創作與學術的天秤,是所有學院作家最沉重也最甜蜜的負擔。在我而言,這兩項並沒有主副之別,而是一種「雙核」運作的模式,詩人的腦袋用來寫詩,學者的思維則架構論文,二者基本上是各自為政、並行不悖,彼此互相尊重也儘量互不干涉。畢竟寫作還是以感性為本,論文則需理性掛帥,共用的軀體雖然不大,但還是各有各的小天地。
在《群星熠熠──臺灣當代詩人析論》裡,我暫時回到學者的身分,把近年來針對臺灣當代詩人的論述總為一冊,依其出生先後,共收錄:張秀亞、向明、管管、席慕蓉、黃榮村、蕭蕭、莫渝、向陽(二篇)、鍾喬及江文瑜等十位臺灣當代詩人的評論。這其中多數是創作不輟、聲名遠播的專業作家,但也有跨界書寫、轉換跑道的不同抉擇,但考察其於特定時空背景下,對臺灣新詩耕耘的表現與成就,都有值得你我回顧省思的重要價值。
仰望夜空,群星閃爍或有明暗,然彼此的距離如何,吾等安能想像?人之於宇宙或有此憾,談文說藝亦難免毫釐千里。然而人生因有夢想而偉大,逐夢的歷程自是一段漫長的試煉與驗證,成敗得失,就留與後人嚴肅面對或閒談清議,自是不勞挂心。至於個人仰望的姿態,就當作是夸父逐日的莫名堅持。或許比喻寄託,或神話傳說,在詩人與評論者之間,也許只是某種虛擬的切割與共享。但無論如何,我始終真誠相信—寫作的快樂總是如此,評論的愉悅也不例外。
自序 仰望的姿態
擺盪於創作與學術的天秤,是所有學院作家最沉重也最甜蜜的負擔。在我而言,這兩項並沒有主副之別,而是一種「雙核」運作的模式,詩人的腦袋用來寫詩,學者的思維則架構論文,二者基本上是各自為政、並行不悖,彼此互相尊重也儘量互不干涉。畢竟寫作還是以感性為本,論文則需理性掛帥,共用的軀體雖然不大,但還是各有各的小天地。
在《群星熠熠──臺灣當代詩人析論》裡,我暫時回到學者的身分,把近年來針對臺灣當代詩人的論述總為一冊,依其出生先後,共收錄:張秀亞、向明、管管、席慕蓉、黃榮村、蕭蕭、莫渝、向陽(...
目錄
自序 仰望的姿態
張秀亞新詩的四季書寫
向明詩作的形式特徵與內容意涵──以「詩選」為例
「詩選」中的管管詩作及其特色
席慕蓉新詩的草原書寫研究──以《我摺疊著我的愛》為例
黃榮村詩作及詩論研究
愛在何方?情歸何處?──蕭蕭愛情詩的思維與實踐
莫渝「類型詩作」的表現方式與主題意涵
台語詩中的反諷世界──以向陽《土地的歌》為例
向陽新詩創作類型論
鍾喬現代詩的書寫意涵與人文理念
江文瑜詩作的主題意涵與書寫策略
自序 仰望的姿態
張秀亞新詩的四季書寫
向明詩作的形式特徵與內容意涵──以「詩選」為例
「詩選」中的管管詩作及其特色
席慕蓉新詩的草原書寫研究──以《我摺疊著我的愛》為例
黃榮村詩作及詩論研究
愛在何方?情歸何處?──蕭蕭愛情詩的思維與實踐
莫渝「類型詩作」的表現方式與主題意涵
台語詩中的反諷世界──以向陽《土地的歌》為例
向陽新詩創作類型論
鍾喬現代詩的書寫意涵與人文理念
江文瑜詩作的主題意涵與書寫策略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