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漫畫方式闡述日本知名古典文學《源氏物語》的內容,簡單淺顯,清楚易懂。
是好色的貴公子抑或問鼎天下的野心家?──揭開光源氏的神秘面紗
既是輝煌的戀愛故事,也是宏偉的歷史小說──探究《源氏物語》的不同面向
《源氏物語》成書於平安時代,作者紫式部以一介女流身分撰寫此長篇小說,寫盡主角光源氏璀璨多彩的一生,堪稱日本古典文學的高度成就,屢屢被後人以不同形式加以改編。
本書共分為三部,第一部為桐壺到藤?婺迭A原本貴為天皇之子的主角被賜予臣籍而改稱光源氏,其最初對父皇的妃子藤壺懷有孺慕之情,爾後輾轉移情於其他女子;第二部為若菜到雲隱,續寫光源氏與眾多女性間的愛恨糾葛;第三部則為匂宮到夢浮橋,記述光源氏去世後的情節發展。
書中以漫畫配合文字來闡述事件的經緯,並配合小知識與深入閱讀的專欄,帶領讀者輕鬆進入光源氏的生活,一窺日本古典文學的世界。
作者簡介:
砂崎良
東京大學文學部畢業。主要研究古典文學中7~15世紀的香料文化史與交易史。師事以詩人身分與《源氏物語論》等書聞名的藤井貞和先生。如今是教育、文化類別的作家。
章節試閱
(一)
光源氏的「光」乃是月光……反抗太陽的人生
《源氏物語》這部描述四代天皇、歷經七十餘年,登場人物超過百餘人的宏偉小說,是從主角光君喪失皇族身分,賜姓源氏並貶為臣子的階段開始的。
美貌、智慧、才藝,身懷就算成為天皇也不足為奇的豐富資質的皇子,究竟是為什麼會被貶為臣子身分呢?這一切都怪他的外公太早過世了。光源氏的外公雖身為貴族,但卻在騰達之前撒手人間。因此,光源氏的母親桐壺更衣就只能擔任更衣這種身份低微的妃子。母親的低微身分成為了致命傷,讓光源氏不僅無法成為天皇,甚至還得淪落到臣子的身分。
像這樣與生俱來的不幸,在《源氏物語》撰寫的時候是相當普遍的事情。當時還是根據身分而不是根據能力來評價一個人的時代。隨處都可見到父親一輩、爺爺一輩沒有飛黃騰達,因此只能含著淚水看自己每況愈下的人們。
《源氏物語》就在此時登場了。敘述皇子在被奪走譬喻為「太陽」的皇位後,反抗命運的散發出宛如月亮般的光芒,並以地下皇位為目標的故事。也就是主角跨過不幸的命運,一步步飛黃騰達的故事。
讀者們想必會把自己那份無以實現的夢想寄託在光源氏身上,並在心中祈求他的成功吧。
(二)
超越時空的「男人的真心話」
剛在〈桐壺〉中揭開序幕的《源氏物語》,故事很快地就轉入旁支劇情,訴說起他與空蟬這名女性相戀的外傳故事。有關這名女性的事情會在下一卷中解說,這邊就先來談談〈帚木〉卷中的著名場景——「雨夜品評」。
這是在某天雨夜,光源氏等四名男子開起女人評鑑會的場景。他們在談話中,聊到因為過分忌妒而狠咬丈夫手指的「咬指女」、儘管美豔動人卻會花心的「木枯女」、針對情話指導漢文用法的「賢女」等各式各樣的親身經歷。
「反正世上沒有完美無缺的妻子,只要能做好家事就夠了。」、「但光作家事就忙不過來的妻子也很叫人掃興啊。」、「疑心病重的女人也很麻煩,要是不小心娶來當妻子,也只會逼人花心罷了。」等等,男人們的真心話可說是相當露骨。但這邊值得注目的一點,就是光源氏並未參與他們的討論。因為在書中,光源氏被敘述成「不會說女性壞話的男人」與「女性的同伴」。這話就算聽在現代男性的耳裡,恐怕也會覺得相當刺耳吧。
《源氏物語》的英文譯者Royall. Tyler曾說過以下這段親身經歷。「某天我在美國上完課後,就有一名男學生跑來和我講:『老師,這些男人談的內容,和我們在酒吧聊的話題一模一樣耶!』。」這可說是相當普遍的「男孩話題」吧。
(一)
光源氏的「光」乃是月光……反抗太陽的人生
《源氏物語》這部描述四代天皇、歷經七十餘年,登場人物超過百餘人的宏偉小說,是從主角光君喪失皇族身分,賜姓源氏並貶為臣子的階段開始的。
美貌、智慧、才藝,身懷就算成為天皇也不足為奇的豐富資質的皇子,究竟是為什麼會被貶為臣子身分呢?這一切都怪他的外公太早過世了。光源氏的外公雖身為貴族,但卻在騰達之前撒手人間。因此,光源氏的母親桐壺更衣就只能擔任更衣這種身份低微的妃子。母親的低微身分成為了致命傷,讓光源氏不僅無法成為天皇,甚至還得淪落到臣子的身分。
像這樣...
作者序
【前言】
落筆於千年以前的《源氏物語》,恐怕直到現在都還是一種流行文化,不斷地被改編成漫畫、電影、電視劇,供人們輕鬆地浸淫於故事中,是一部讓人敬佩不已的作品。就像過去千年來的讀者一樣,但願今後世人也能持續閱讀、改編、延伸創作出新的作品。
但另一方面,這些衍生作品卻也叫人感到索然無味。諸多角色——尤其是主角光源氏的形象千篇一律,彷彿切金太郎糖似地,創作出來的盡是些愛情故事。不論光源氏或是《源氏物語》明明都有著諸多面向,可以創作出有趣的故事,卻總是脫離不了陳腔濫調,更別提那些想製造話題而擅自加入原著所沒有的大量床戲的作品了。
我想大概是由於讀過《源氏物語》的人太少了。這也難怪,日本人雖然大都受過六年古文教育,卻不具備能夠實際應用的古文能力。這並非是教育制度的錯,而是源於千年前的社會、制度及人們的感受都有別於現代,就算能夠閱讀,我們也無法理解箇中含意。
因此,本書的目標是要架起「現代人與平安人之間的感性橋梁」。光源氏為何會說出這樣的話、做出這樣的舉動?對當時的人來說,這些言行又具有什麼樣的含意?倘若不清楚這些,就無法真正理解《源氏物語》。光源氏的野心與騰達、神話般結合的戀人、所掌握並且喪失的榮光、後代艱辛的生活……為了讓讀者們能感受並理解這些經過,在此運用了漫畫、文字及特別專欄來編撰本書,此外書中還穿插作者紫式部的相關資料。請配合作者的生平,來體會千年前懷才不遇的單親媽媽靠著一隻筆桿子所創作出來的架空歷史。
在閱讀之前,我有兩件事情得先向各位讀者致歉。首先,是有關本書所採用的人名稱謂。在《源氏物語》中登場的角色大都「不詳本名」,基於不敢直呼高貴之人名諱的惶恐心態,遂採用「如光一般美麗的源氏=光源氏」、「居住於藤壺的大人=藤壺」等暗示做為稱謂。其不僅會隨著情節發展有所改變,歷來讀者們所賦予的綽號也十分有名,如此一來將使得文章難以閱讀,因此本書統一採用最著名的稱謂。這樣雖然會因為搬家或升官的因素,讓名稱有時候會不符合實際情況,但這都是為了文章的流暢度著想,希望各位讀者能夠諒解。
其次是部、章、本篇、外傳等文章的分類。《源氏物語》自始自終都是採用「老邁女性回想起過去見聞,訴說著故事」的體裁書寫。因此,經常會發生在熟讀完全部故事之後,突然在《須磨》這卷看不懂故事內容而回頭重讀第一卷的「須磨回頭」現象。本書為方便讀者理解故事結構,就根據內容將原著分為三部,隨後再細分出各個章節,並把與主要劇情無關的篇幅獨立成為「外傳」。像夕顏、末摘花這些著名的女性,其實和主要劇情一點關係也沒有。很意外吧?
某位外國研究學者曾說過:「對於日本人而言,《源氏物語》並不是小說,而是民間故事。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曾閱讀過,只是隱隱約約地知道裡頭的內容。」這是段叫人不敢恭維的評論。正因為這是日文書寫的本土文學,我們才能最為享受《源氏物語》的樂趣。各位讀者請務必要以本書為契機閱讀原著,好好品味書中的流麗文章。
【前言】
落筆於千年以前的《源氏物語》,恐怕直到現在都還是一種流行文化,不斷地被改編成漫畫、電影、電視劇,供人們輕鬆地浸淫於故事中,是一部讓人敬佩不已的作品。就像過去千年來的讀者一樣,但願今後世人也能持續閱讀、改編、延伸創作出新的作品。
但另一方面,這些衍生作品卻也叫人感到索然無味。諸多角色——尤其是主角光源氏的形象千篇一律,彷彿切金太郎糖似地,創作出來的盡是些愛情故事。不論光源氏或是《源氏物語》明明都有著諸多面向,可以創作出有趣的故事,卻總是脫離不了陳腔濫調,更別提那些想製造話題而擅自加...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