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為著名的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本書為其代表著作之一,內容包括〈周誥中之「性」、「命」字〉、〈左傳國語中之「性」、「命」字〉、〈諸子天人論導源〉、〈孟子之性善論及其性命一貫之見解〉、〈理學之地位〉。全書將性、命二字從訓詁釋意到在中國經典中所代表的各種意涵,和以諸子哲學思想方面論述此二字,將「性」、「命」二字在中國古代上所代表的意義做了極詳盡的解說。
本書特色
本書為傅斯年所發表的學術專著之一,內容詳盡講解古代「性」、「命」二字的訓詁釋意和在諸子哲學中的重要代表字義。
作者簡介:
傅斯年
字孟真,歷史學家、學術領導人,曾任台灣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創辦人。著作有《中國古代文學史講義》、《詩經講義稿》。
作者序
序言
此書自寫成至今,已一年有半,寫時感念,今多不能記憶。且清稿己先付商務印書館,手中別無副本,可資檢查。四鄰喧囂,行處不定,不能運思以為序,則姑述本書寫就之始末,及求讀者所見諒留意各事,以代自序之常例焉。
一、「生」與「性」、「令」與「命」之關係,及此關係在古代思想史上之地位,餘始悟之於民國二十二三年間,始與同事丁梧梓先生(聲樹)言之,弗善也。二十五年初,移家南京,與徐中舒先生談此,徐先生以為不誤,勸餘寫為一文。遂於是年夏試寫,初意不過數千字之篇,下筆乃不能自休。吾之職業,非官非學,無半月以上可以連續為我自由之時間,故原期國慶日前寫就者,至是年之尾大體乃具。其下篇尤為潦草,其中有若干章,次年一月無定居時所寫也。寫成後,懇同事陳醒驥先生(鈍)分忙為我抄成清本,驥塵則偶置其職務,或斷或續以抄之。自二十五年夏初寫此書時,至次年八月上海戰事起,一年之中,餘三至北平。兩候蔡孑民師之病於上海,遊秦蜀,順江而下,至南京不兩旬,又登廬山,七月末乃返京。不僅作者時作時輟,即抄者亦然。緣吾不能安坐校對,故抄者亦不能不若斷若續也。陳鈍先生所抄者為中下兩卷,上卷僅抄數頁,戰事即起,同人心志皆不在此等無謂之事矣。二十七年二月,以中、下兩卷,交商務印書館,上卷擬自抄,終無暇也。適張苑峰先生(政烺)送古籍入川,慨然願為我抄之,攜稿西行,在停宜昌屢睹空襲中為我抄成,至可感矣。故上卷得於前月寄商務印書館,一段心事遂了,此皆苑蜂、驥塵之惠我無疆也。今詳述此經歷者,固以謝二君,亦以明本書文詞前後絕不一致之故,以析讀昔之見諒也。
二、寫此書時,每與在南京同事商榷。益友之言,惠我良多,凡採入者,均著其姓氏。謹於此處致其感謝。
三、本書上卷第二章所引殷周彝器銘識,除諸宋人書外,皆錄自《●古錄》、《齋集古錄》、《陶齋古金錄》、《善齋吉金錄》、《小校經閣金文》、《貞松堂集古遺文及補遺》、《殷文存》等習見之書,尤以《捃古》、《齋》、《貞松堂》三書為多(亦間錄自今人郭沫若先生之《金文辭大系》等。此書本為通論,不居著錄,然餘信手引據,但求足證吾說而己)。蓋寫時《周金文存》為人藉去,而某氏之《三代吉金文存》未出版也。當時凡引一條,必著其在此書中之卷葉,以求讀者便於檢尋。文屬急就,所引卷葉不敢保其無誤,而群書常見之器則不復注明。越一年有半,苑峰在宜昌為我抄成清稿時,其旅途中攜有《三代吉金文存》,而諸書未備,乃特原引自《恪齋》、《捃古》、《貞松堂》等書並見於《三代吉金文存》者,一律易以《三代吉金文存》之卷葉,復增此一書中可採入者三十餘條。餘至重慶初見之,深感苑峰貺我之深,然亦頗有改回之志。蓋夫己之節,少引為快,一也。新書之價,本以欺人,學苦未備,二也。旋以手中無書可查,原稿中注明之鄭葉未必無誤,苑峰所錄則無誤,故徘徊久之,卒乃姑置吾之情感以從苑峰焉。
四、兩年前始寫上卷時,以引書較多,用文言寫自較整潔,乃寫至本卷末章,乃覺若干「分析的思想」實不易以文言表達。寫至中卷,尤感其難。終以懶於追改。即用文言寫去,有此經驗,深悟近代思想之不易以傳統文言紀錄之也。蓋行文之白話正在滋長中,可由作者增其邏輯,變其語法,文言則不易耳。
五、引書之簡繁,亦是難決之一事。蓋引書愈約(或僅舉出處,尤佳),則文辭愈見簡練,而讀者乃非檢原書不能斷其無誤也。此利於作者而不利於讀者。引書愈繁,則文辭愈見蕪蔓,而在讀者可省獺祭之勞。此利於讀者而不利於作者。餘思之久,與其使讀者勞苦,毋寧使吾書具拙劣之面目耳。
六、本書標點,前後未能齊一,抄者非經一手,校對不在一時,即付之印者亦分兩次,故不及畫一之也。戰時能刊此等書,即為萬幸,無須苛求。讀者諒之。
民國二十七年七月 傅斯年記於漢口江漢一路之海陸旅館
序言
此書自寫成至今,已一年有半,寫時感念,今多不能記憶。且清稿己先付商務印書館,手中別無副本,可資檢查。四鄰喧囂,行處不定,不能運思以為序,則姑述本書寫就之始末,及求讀者所見諒留意各事,以代自序之常例焉。
一、「生」與「性」、「令」與「命」之關係,及此關係在古代思想史上之地位,餘始悟之於民國二十二三年間,始與同事丁梧梓先生(聲樹)言之,弗善也。二十五年初,移家南京,與徐中舒先生談此,徐先生以為不誤,勸餘寫為一文。遂於是年夏試寫,初意不過數千字之篇,下筆乃不能自休。吾之職業,非官非學...
目錄
序
引語
上卷釋字
第一章 提綱
第二章 周代金文中「生」「令」「命」三字之
統計及其字義
第三章 周誥中之「性」「命」字
第四章 《詩經》中之「性」「命」字
第五章 《左傳》《國語》中之「性」「命」字
第六章 《論語》中之「性」「命」字
第七章 論《告子》言「性」實言生兼論《孟子》一書之「性」
字在原本當作生字
第八章 論《荀子.性惡》、《正名》諸篇中之「性」字在
原本當作生字
第九章 論《呂氏春秋》中「性」字在原本當作生字
第十章 「生」與「性」、「令」與「命」之語言學的關係
中卷釋義
第一章 周初人之「帝」「天」
第二章 周初之「天命無常」論
第三章 諸子天人論導源
第四章 自類別的人性現至普遍的人性觀
第五章 總敘以下數章
第六章 春秋時代之矛盾性與孔子
第七章 墨子之非命論
第八章 孟子之性善論及其性命一貫之見解
第九章 苟子之性惡論及其天道觀
第十章 本卷結語
下卷釋緒
第一章 漢代性之二元說
第二章 理學之地位
序
引語
上卷釋字
第一章 提綱
第二章 周代金文中「生」「令」「命」三字之
統計及其字義
第三章 周誥中之「性」「命」字
第四章 《詩經》中之「性」「命」字
第五章 《左傳》《國語》中之「性」「命」字
第六章 《論語》中之「性」「命」字
第七章 論《告子》言「性」實言生兼論《孟子》一書之「性」
字在原本當作生字
第八章 論《荀子.性惡》、《正名》諸篇中之「性」字在
原本當作生字
第九章 論《呂氏春秋》中「性」字在原本當作生字
第十章 「生」與「性」、「令」與「命」之語言學的關係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