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之所以會存在,就是因為有著靈界、死後的世界、靈魂的世界,人們想要對照靈界來思考今生的人生態度時,宗教方才能成立。
每一種宗教對於靈界、死後的世界都有各自的說法,佛教當然也不例外。本書即是作者依照佛教的靈界生命,反思人類當下的生命時所提出的一些生命態度,以及研究佛學時該有的一些觀念。
對於迄今二千五百年多年前,佛陀釋尊在印度覺悟及其說法的內容,作者從現代的幸福科學所掌握的真理學的觀點,重新映照佛法真理之光,並試圖闡明其真相。書中解說佛性與如來藏、四諦、四苦八苦、八正道……,以及什麼是無明,又該如何脫離無明,並講述何謂無我,怎樣達到無我的境界,對於佛教中的「空」與「緣起」也詳加解釋。同時闡述佛教始於中道的發展,說明何謂三諦圓融,如何才是涅槃寂靜的境界……,佛教在印度滅絕的原因等。最終並探討平等與公平的問題,分享勇氣與愛、希望的原理。
作者簡介:
大川隆法
「幸福科學」國際集團組織創始人,現任總裁。
1956年7月7日出生於日本四國德島,東京大學畢。
日本著名宗教家、思想家、心靈導師,心靈勵志暢銷書作家,至2010年12月止,著書已突破1000本,曾創造連續20年,每年榮登日本單本暢銷書排行榜的紀錄,至今無人能破。除此之外,其著作亦被翻拍為電影,《永遠之法》(2006年)、《佛陀再誕》(2009年)、《最後的審判》(2012年)、《神秘之法》等八部作品,均創下了票房紀錄。
章節試閱
第一章 何謂佛教的精神
2苦樂中道
距今兩千五百多年前,釋迦也有過類似的經歷。佛陀在二十九歲時離開迦毗羅衛城,將近六年的歲月裡,進行了各種各樣的修行。雖說是佛陀,但那時還尚未開悟,所以確切來說,應該是喬達摩・悉達多的修行。當時印度流行的各種苦行修練,他幾乎都體驗過。
釋迦體驗了當時所有的苦行,比如說僅憑一顆栗子過日子,或把自己埋進土裡,僅露出腦袋呼吸,或在岩石上打坐禪定等等。
他曾一度餓得只剩下皮包骨;有一天,他打算在尼連禪河中沐浴時,因為體重太輕,而被河水沖走了好幾公尺遠。那時,他開始思索:「我這樣做到底對不對?」
因為身體輕如流木會被沖走,所以連在河中站立都辦不到。歷經苦行、折磨自我的結果,竟是讓自己的身體孱弱到如此地步。
喬達摩覺得「這麼下去就只有死路一條,我這樣做真的沒錯嗎?」
就在肉體生命垂危之際,正巧有一位名為善生的村女出現,給了喬達摩一碗乳粥。這段故事後來變成了神話傳說,衍生了各種版本。有的說那不是普通的牛奶,而是經過多次精煉的優質牛奶,也有的說那是參雜了穀物的粥,眾說紛紜,但其實就是牛奶粥。虛弱不堪的喬達摩,喝下了那碗粥以後,立刻變得光明,能量充滿全身。
當時,喬達摩感到:「迄今為止,我一直將折磨自己的身體當作是修行,是通往覺悟的道路。但如果折磨肉體就是今生真正的使命或目的的話,那麼轉生於世間不就是個錯誤嗎?如果生而為人,只有否定肉體生活才是修行的話,那麼轉生不就沒有意義了嗎?這真的是通往覺悟的道路嗎?印度的修行者們都在實踐苦行,他們拼命地苦行,有的在火中走路,有的單腳獨立,有的日以繼夜地苦修。但持續這種荒誕的行為,是真正的修行嗎?這樣做沒錯嗎?」
因此,他決定了「一邊調養身體,一邊探求什麼才是作為人的真正覺悟」。他托缽接受供養,同時也進行瞑想修行,漸漸到達了開悟的境界。
當時,曾有五位修行者與喬達摩一起修行。他們同是郁羅迦・羅摩子(UdrakaRamaputra)仙人的弟子,但看到喬達摩入門之後不久,就達到了與師父旗鼓相當的悟境,感到非常驚異。隨後就離開了師門,與喬達摩一起進行苦行的修行。
在這些人當中,喬達摩屬「苦行第一」,實踐過最大的苦行,因而備受大家贊許「果然很了不起!」
但從他接受了村女的乳粥以後,這些人就開始議論:「這是怎麼回事?他怎麼變得懶惰了?每天光是坐在菩提樹下禪定而已。他變懶惰了!他已墮落了!」於是,大家紛紛離開了喬達摩。爾後,喬達摩獨自開悟了。
因此,釋迦最初的覺悟就是發現了:「在修行的方法論當中,『苦樂中道』是很重要的。換言之,否定徹底的苦行,以及否定在迦毗羅衛城的優雅生活般的快樂,否定這兩個極端,才能走上探究真理之道。」如此中道的發現,就是釋迦最初的覺悟。
那麼,後來在樹下禪定的悟道過程中,喬達摩到底悟到了什麼呢?
當時的主流思想認為,開悟就是透過「超人」般的超人類修行獲得超能力。但即便如此,喬達摩認為:「事實並非是如此。真正的覺悟,應該是人做為人,在正常生活中獲得智慧。但這種智慧究竟是什麼呢?」
關於如此覺悟,以下將加以闡述。
4四諦的發現
在初轉法輪當中,釋迦講述了什麼教義呢?他多次被梵天勸請「說法」,卻始終感到難以講述的「覺悟」,到底是什麼呢?讓我來對此進行解釋。
引導了最初的五名阿羅漢時,他到底講述了什麼?又悟到了什麼?
首先,正如我方才所講的一樣,釋迦教導了他們正確的修行態度是中道:「首先,必須謹記中道,要避免兩個極端。將自己餓得皮包骨,瀕臨死亡的修行方法斷不可取;而過度的享樂主義,像普通人一樣的修行也是不行的。」
「適度地嚴格要求自己,同時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加充實。適度地嚴格,但不是過度的痛苦。如果讓自己處於痛苦,那麼來世亦將有同樣的痛苦在等待自己;各位切不可如此。修行必須是為了發展自己的人格,要重視中道,將中道做為修行的中心。」
「就好比是彈琴的時候,琴弦拉得太緊的話就容易斷掉,但太鬆的話又發不出聲音。只有鬆緊適中,才能彈出美好的音色。同樣的,為了長期彈奏修行的美好音色,亦必須調整好這條修行的『弦』,這就是修行的起點;各位必須具備這樣的修行態度。」
這就是釋迦最初的教義。
此外,其教義的具體內容,就是「四諦」;四諦,即是四個真理。換言之,他悟到了四個真理,並將其傳授給了五名修行夥伴。
那麼,這四個真理、四諦到底是指什麼呢?
首先,人生於世間是怎麼回事,對此必須做出定義。釋迦將此定義為「苦」,並首先說道「生存於世間、活於世間、迷惑的生存,此乃苦」。
聽到這裡,各位或許會感到奇怪:「為什麼人生是苦的呢?」但請各位對此認真體會一下。所謂「苦」,是指凡夫俗子,即不知世間人生的目的和使命的人,在世間生活的姿態。人一旦開悟,苦就會消失,就不再有苦,屆時,即出現喜悅的世界。
現在正閱讀本書學習的人,覺悟的境界都比較高,然而,還有許多人完全不知道佛法真理,或者全盤否定靈界的存在,認為死亡就是一切的結束,以為人是由阿米巴蟲進化而來的,甚至認為人就是機械一般的物品。
對於這些人的人生觀和人生態度,以及到了晚年後嚷著「我很害怕死亡」而掙扎的情景,各位覺得如何呢?有人認為「人生僅數十年就結束了,所以在有生之年必須盡情揮灑、隨心所欲」,進而一味追求享樂。既有人酗酒,亦有人嗜賭,或毀壞家庭等等,胡作非為,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到最後,甚至還有人走上了強盜殺人之路,人生簡直是亂七八糟。
但究其根源,只不過就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應有的人生態度、正確的人生觀、人生的目的和使命而已。對此一無所知的人生,在各位眼中看來也會覺得是一種「苦」吧!的確是很可憐,「苦」真的是非常可憐、不幸的存在。
那麼,他們的結局會如何呢?當然在有生之年也會有許多反作用,但死後回到靈界,靈界有著天國和地獄之分,對於悟到真理的人而言,明白「這樣下去,十年或二、三十年之後,此人一定會下地獄受苦的」,但卻沒有辦法傳達這個事實。這些人聽了也不會相信,即便告訴他們:「你這樣下去是會下地獄的!」他們也完全不信,甚至還有很多人說:「真是無稽之談!從來沒有人從靈界回來過。我也從未見過靈魂,佛神根本是不存在的!絕不可相信那種陳舊的教義!宗教所講的東西,都是為了做生意的幌子,我才絕對不會受騙!」
其結果就是,眼睜睜看著他們下地獄,並且是以倒栽蔥的方式墮入地獄。就好比是地獄的鬼怪燒開了油鍋,正等著人掉進去,這些人卻毫不知情地、心情愉悅地往裡跳。他們的「心情愉悅」,從真實的人生來看是非常危險的,就如同乘坐在一列脫軌的高速列車上一般。總之,這種意識不到自己有錯的生活態度,就是苦。
釋迦所講的「苦」,並非是我們平時所感受的苦。從某種意義上說,那是人在世間當中缺乏真實生命的滿足感,而產生的痛苦。若以世間的人生觀思考事情,確實會感覺死亡很可怕,並且衍生各種欲望。比如說希望在有生之年隨心所欲,做過各種事情之後才死去。然而,事實難以如願,他們就陷入了苦苦掙扎的姿態。看到這種姿態,與其說是單純的苦,倒是更像包含了一種不得滿足的不安、不滿,或是一種悲哀。
這個三次元世界、物質的世界,是難以抱持真實人生觀的環境,就算是正常人也很容易犯錯。因此,釋迦才說道:「在發現到正確的真理之前,人生就好比是在苦海,就好像在苦難大海當中游泳一般;這就是人生的真相。」
據說在當時,苦主要分為三種。
第一種苦叫做「苦苦」,即苦中之苦、真正的苦、苦本身就是一種苦。酷暑和嚴寒,就是這樣的苦。比如說在嚴冬的暴風雪中,被流放在北海道的原野,這本身就是一種苦,拋去任何道理不談也是苦的,在這樣的冰天雪地中居住生活,就是一種痛苦。再比如說住在熱帶雨林中、在沙漠的烈日底下工作,這也是一種苦。又比如說疾病,沒有人認為疾病是快樂的,人人都以疾病為苦。
就像這樣,當事情本身的性質就是苦,或事情本身就帶有苦的特性時,可稱為「苦苦」、「苦之苦」,這是無可辯駁的苦。
第二種苦叫做「壞苦」;所謂「壞苦」,就是破壞之苦。這是指從某種狀態中脫離出來,或是某種狀態被破壞的狀況。
比如說,原本是一個夫妻恩愛的家庭,卻突然因某事變成導火線,引發夫妻之間的糾葛,最終導致離婚,孩子要歸其中一方撫養。這種事情也是時有發生,原本一個和睦的家庭,卻在某日突然崩潰了。
再比如說,原本工作很順利,卻因為經濟不景氣導致公司破產。至今一直兢兢業業地工作,正想著「終於當上了課長,下一步要為晉升部長而努力」的時候,卻因為經濟形勢的變動等,公司破產了。這是個人的力量所無法左右的,即便想努力,也是無能為力的。就像這樣,原本的狀態有時會崩潰,或被破壞。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這樣的事例。迄今為止各位視為「幸福源泉」的事物,卻常常會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這就叫做「壞苦」,即破碎之苦、破壞之苦。
第三種苦被稱為「行苦」;所謂「行苦」,就是不斷變化之苦。萬事萬物都無法停止,一切都在不斷變化的痛苦。
比如說,在櫻花盛開的季節,人們會想「光是看到櫻花,就感到很幸福。真希望能一直看著櫻花,總是看著櫻花生活下去。倘若櫻花能一年四季盛開在庭院那該多好啊!」然而不到一週時間,有時是三天左右,經過風吹或雨打,櫻花就凋零了,這是無法阻止的事。
人也是一樣,誰都想要永保青春,但年齡卻是每年都在增長,不管支付多少錢,也無法阻止這個事實。雖然很心酸,但也無可奈何。有人希望自己永遠是孩子,但總有一天會長大的。長大以後,父母終究是會過世的,剩下自己一人獨闖社會。不做事就沒有飯吃,因而必須要工作到死為止。就像這樣,人在一天天變老。女性也是如此,年輕時很美麗,但隨著年齡增長,就會出現皺紋、變得駝背,那是很痛苦的事;這可稱為「行苦」,即逐漸經歷變化的痛苦。
如上所述,古代的印度人將苦分成了苦苦、壞苦和行苦三大類。
第四章 何謂無我
1對「無我」的誤解
本章將要講述「何謂無我」的主題。這是關於「無我」,或者說「我」本身的話題。首先,我想要解釋一下談論這個話題的原因。
前幾天,我閱讀了一位佛教學者的書。這位學者已經過世了,他曾擔任過T大學的教授,是著名的佛教學者,還出版過佛學全集。他建立了「緣起論才是佛教的中心」的理論,曾經風靡一時。在我閱讀這位U博士的著作時,他的靈魂出現了。然而,他並不是來自好的地方,而是從黑暗的世界跑出來的,並和我攀談起來,我們對話了一個晚上。
因為是著有佛教大全集的學者,所以在佛教理論方面,他的知識遠遠超過了我。但這般瞭解佛教的人居然墜入了地獄,這就表明他已經是無藥可救的狀態了。從原典到所有的譯著、研究書目,他幾乎都讀遍了,還建立了自己的學說,但對於墮入了地獄後該怎麼辦,他就完全不知道了。若是學習佛教、研究佛陀的教義,最終還下了地獄的話,這種人是無法拯救的。他本人也說:「我真的不知道為何會變成這樣。我明明研究並學習了那麼多的佛法,為何卻會是這個結局呢?」
我也感到他並不理解自己的狀況,並以為自己曾遂行了非常偉大的工作,所以就覺得自己很精通佛教,甚至是「無一不解」吧!
在講話的過程中,我漸漸發現了這就是他迷失的原因,這個原因就在於「無我」。除此之外或許還有其他原因,但在這一點上,我發現他似乎犯錯了。
這不光是他的觀點,在學習現代佛教時,也有人解釋道:「釋迦曾講述過無我,即『本來無我』的教義,所以說『我』是不存在的。」佛教學是這樣解釋的,寺院的僧侶也這麼認為。然而,這個觀點發展以後,就會變為「若是在世間修行、開悟的話,那麼在來世時,我就會消失,因而就能逃離輪迴的軌道。因為自我消失了,所以轉生輪迴的主體也就沒有了。如此一來,來世將會如何、自己又會怎樣,就無從得知了。」
與這位著名的佛教學者談話時,他說道:「因為是無我,所以死後的生存就是不存在的。」我問道:「那麼,正在說話的這個你,又是什麼呢?」他答道:「這個我就不知道了。」不過,他對禪宗也有研究,接著又說道:「本來是無我,所以我已經消失了。現在存在的,是迷惑的我,而不是本來的我。」諸如此類等,他做了很多複雜的解釋。對此我答道:「不論迷惑與否,你不就是你嗎?你現在不是很迷惑嗎?」然而,他始終堅持「如今是迷惑的我,並非是本來的我」,並陷入了糾纏的理論之中,變得無藥可救。
最終,我只能說是他的根本思想當中存在謬誤,但這不光是他一人的問題,更是整個佛學界,甚至是整個宗教界的大問題。在佛學界乃至整個宗教界當中,恐怕有一半左右的人都對他的思想有著共鳴。
2作為人的靈魂的個性
釋迦在「三法印」中,在第二項就提到了「諸法無我」的教義。
這裡的「諸法」,並非是「教義」的意思。「法」雖然有著教義、指導人們正確人生態度的意思,但「法」還有著另一層意思,那就是「各種事物現象」,即萬事萬物、森羅萬象的意思。宇宙的一切現象,也稱為「法」。諸法無我的「法」,就是指萬事萬物的存在;換言之,釋迦講述的是「萬事萬物的存在都是無我」。
若按照字面意思解釋,可能會誤認為「一切皆是『無我』的狀態,最終一切都會在空中分解殆盡,什麼都不剩」。從佛光物理學中「在光的作用下產生了萬事萬物」的理論來看,這種想法的確是說得通。然而做為人的人生態度,從在現實中進行靈魂修行的主體、在世間進行靈魂修行之人的角度來看,或從動植物的角度來看,那種想法就未必是正確的。
為什麼呢?因為做為人的靈魂是有個性的,這種個性是世人在地上擁有肉身、進行靈魂修行的過程中,從原本佛分出的光,變得明確化而形成的,這就是個性化的歷史。當然,個性化本身也是佛所期待的方向。透過各種活動,實現發展繁榮,這本身也是美好的事情,總之,這本來就是作為佛子之光的特性。在這層意義上來說,若重返本來狀態的話,所有人都是相同的存在。就像這樣,一面要求人們發展不同的個性,一面又說人們本來有著相同的性質,這看似很矛盾但又意義深遠。
接下來我想要進行更具體的說明。
佛教學者出現錯誤的根源,就在於將「無我說」理解為「人的存在,就是五蘊的暫時結合」。
所位「五蘊」,就是指「色、受、想、行、識」。「色」是指肉體,「受」是指感受的受,「想」就是表象作用,即創造形象的能力。此外,「行」就是為了具體實現那個形象的行動,也就是行動作用、意志的作用,即人的意志。最後是「識」,即認識作用。
換言之,人先有肉體(色),再有感覺作用(受)。此外,有形象作用、表象作用(想),隨後有將形象具體化的意志力(行),最後才有判別自己準備要做、以及正在做的是何事的認識作用(識)。
「色、受、想、行、識」這五點,就是人所形成的要因。將五蘊、五種作用暫時結合而成的結果,就變成為人。除了第一點「色」是肉體以外,其餘的四點「受、想、行、識」都是精神作用,即人心的作用。因此,就出現了「人就是透過肉體和心所構成」的想法。
此外,還有人認為:「人是暫時結合而成的。原本人是不存在的,但後來集結了肉體物質和心的四種作用,即將五蘊暫時結合起來,就形成了人。因此,這種結合體就好比是風一吹就會吹散、火一燒就會燃盡的無常存在。」
在佛教學者之中,有很多人將這種想法進一步延伸,就認為「人是五蘊的暫時結合,所以人死後就會雲消霧散,化作靈氣一樣擴散」。
3兩種轉生輪迴
當然,五蘊的暫時結合理論,將人視為暫時的合成體的理論,並非是完全錯誤的,因為人的確有著合成之處。
但問題是死後去了來世會怎樣呢?當然,肉身會留在世間。除此之外,人的靈魂外側還有幽體。這個幽體與心臟、頭腦、內臟等許多的感覺器官、內臟器官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死後,各位必定會帶著這個幽體前往靈界,幽體就好比是幽靈出現時所穿的外衣。正如方才所講的,幽體部分是透過「色、受、想、行、識」之中的心與肉體的作用、活著之時的人體作用所形成的。
這也正是為什麼幸福科學認為,為腦死患者進行心臟等器官移植,會有問題的理由所在。器官也是有意識的,而且都是形成幽體的元素。因此,前往四次元幽界時,一定要使用幽體才能生存。
然而,從四次元進入五次元以上的高級靈界以後,這個幽體又將會被脫掉。被脫掉的幽體,一般都會放置在四次元世界。但幽體迷失時,偶爾也會化為幽靈。然而放置了一段時間過後,大半幽體都會被用作其他目的。比如說經過一段歲月後,幽體失去了人形,變成靈體脫下的外衣一般。此外,常常將這些幽體集中起來,用於建立轉生時的嬰兒靈體的材料。
人死後將會脫掉幽體,即脫掉在世間時做為人的屬性,成為真正的靈體,前往靈界生活,這是確有其事的。脫掉幽體後所留下的靈體,是不會隨著死亡而消滅的,因此,「無我」並非是指一切全部消失。對於一般人而言,回到靈界後的靈體,或者說靈魂,仍具有一定的人形,繼續在靈界生活著,並不斷經歷轉生輪回。當然,輪迴的主體是靈魂。
此外,關於釋迦為何要說出「已開悟之人,可脫離轉生輪迴,不再轉世」這句話的理由,在此我想加以說明。
的確,人在靈界是做為靈魂度過生活,並每隔幾百年轉生到世間一次。然而,從菩薩界進入更高次元的世界以後,就不再有人魂的姿態了。在靈界當中,直至六次元光明界為止,靈魂都有著人的外形,並經歷著轉生輪迴。但從菩薩界開始往上,就越來越少顯現人的外形了。雖然他們也擁有活著之人的感覺,但通常是只作為意識體而存在。
就像這樣,一旦變成只作為意識體的存在時,就不再是經歷轉生輪迴的靈魂,而將變成巨大的意識團,並具有各自的個性。有的是綠色,有的是藍色,有的是黃色,有的是紅色,總之是有著各種各樣的色彩,但都是做為意識體的存在。
於是,他們就不再像通常的人魂一樣,必須不斷地轉生於世間,即不再因為修正己業而進行靈魂的修行。他們只做為意識體存在於靈界,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已不需要進行靈魂修行了。
然而,為了拯救地上界的眾人,有時他們會刻意轉生為人。但這是他們主動要求的,而並非是為了消除己業,每隔幾百年就必須經歷轉生一樣,像洗衣機中打轉一般的靈魂修行。
釋迦講述的理論是如此高深,所以有許多弟子都未能理解,還只認為「無我,就是死後什麼都沒有了」;這就是出現理論混亂的根源,甚至還有人認為「佛教主張無我論,死後靈魂就會消失」。現在去問寺廟裡的僧侶,有一半的人都會這麼回答:「佛教是否定靈魂的,死後『我』就會消失。」若是你再問他:「那你為何弔唁念經呢?」有的僧侶就會回答:「是為了死者的家屬。」但這樣的僧侶是極有可能下地獄的,這樣的人在學者中也有很多。
由於「無我說」的解釋很難理解,有人就草草地認為「無我,就是死後沒有靈魂,釋迦是否定靈魂的」。
然而,其結果就是出現唯物論思想。唯物論認為「只有世間的生活」,現今,印度的傳統宗教在批判佛教之際,就時常攻擊說「佛教就是隱性的唯物論」。歐洲的許多宗教學者也將佛教定義為唯物論、無神論。
第一章 何謂佛教的精神
2苦樂中道
距今兩千五百多年前,釋迦也有過類似的經歷。佛陀在二十九歲時離開迦毗羅衛城,將近六年的歲月裡,進行了各種各樣的修行。雖說是佛陀,但那時還尚未開悟,所以確切來說,應該是喬達摩・悉達多的修行。當時印度流行的各種苦行修練,他幾乎都體驗過。
釋迦體驗了當時所有的苦行,比如說僅憑一顆栗子過日子,或把自己埋進土裡,僅露出腦袋呼吸,或在岩石上打坐禪定等等。
他曾一度餓得只剩下皮包骨;有一天,他打算在尼連禪河中沐浴時,因為體重太輕,而被河水沖走了好幾公尺遠。那時,他開始思索:「我...
作者序
前言
幸福科學的根本經典是《佛說・正心法語》,它的基本教義是「探究正心」以及具體開展的「幸福的原理」,即「愛的原理」、「知的原理」、「反省的原理」和「發展的原理」之四原理;這亦是現代的四正道。這個教義的中心可歸結為三點──「愛」、「覺悟」 和「烏托邦的建設」 。
我所講述的「愛」,是指「施愛」,其根據在於佛教的「慈悲」和「佈施」的精神。「覺悟」是佛性的顯現,與實在世界的多次元結構是相對應的。「烏托邦的建設」則是作為佛陀所構想的理想之鄉,僧伽、學習佛法的人們建設和平社會的理想。
然而,正如《太陽之法》(台灣 華滋出版)中所闡釋的一樣,「愛」和「覺悟」是透過「愛的發展階段論」相連接的。並且,融合了東西方文明,即是為了建設整個地球的理想之鄉──新文明的精神支柱。就像這樣,「愛」、「覺悟」和「烏托邦的建設」合為一體後,佛的理想就將得以實現。
本書《覺悟的挑戰》則是以上述觀點中「覺悟」的相關內容進行論述。對於迄今二千五百年多年前,佛陀釋尊在印度覺悟及其說法的內容,本書將從現代的幸福科學所掌握的真理學的觀點,重新映照佛法真理之光,並試圖闡明其真相。
在這個過程中,佛教學的謬誤,以及佛教中各教派的教義的錯誤之處,都將會變得明瞭。
本書絕非是「通往覺悟的挑戰」;如今,「覺悟」之中存在何種可能性?「覺悟」之中,是否有著真正解決世人的苦惱、開拓未來社會的力量?佛陀的覺悟,能否在現代復甦,成為照射未來的力量?佛陀的法,能否稱得上「永恆的法」?在這層意義上說,本書正是「覺悟的挑戰」,是「大川隆法的挑戰」,亦是「幸福科學的挑戰」。
幸福科學集團創始人兼總裁 大川隆法
後記
我在幸福科學講述的佛法真理,涵括了各個領域,而且內容龐大。但佛教的精神卻猶如樑柱一般,貫穿於其中。這就是超越宗派,跨越小乘、大乘佛教之分的佛陀的根本精神。
雖說都是佛教內容,但其中大量包含著後世的佛弟子們在兩千多年時間當中自行修訂的著作。因此,要從現代流傳的各種「佛教學」當中,讀取佛陀的根本思想是相當困難的。然而,若是反覆精讀本書的話,就會明白《覺悟的挑戰》正是透過佛陀自身進行的佛教解說。
佛法宏大無邊,宛如大海,但正如任何地方的海水都是鹹的一樣,我所講述的佛法雖然廣大,但任何部分也都帶有「覺悟的味道」,在宛如大海一般的覺悟之中,能夠孕育並棲息無數的生命。
幸福科學集團創始人兼總裁 大川隆法
前言
幸福科學的根本經典是《佛說・正心法語》,它的基本教義是「探究正心」以及具體開展的「幸福的原理」,即「愛的原理」、「知的原理」、「反省的原理」和「發展的原理」之四原理;這亦是現代的四正道。這個教義的中心可歸結為三點──「愛」、「覺悟」 和「烏托邦的建設」 。
我所講述的「愛」,是指「施愛」,其根據在於佛教的「慈悲」和「佈施」的精神。「覺悟」是佛性的顯現,與實在世界的多次元結構是相對應的。「烏托邦的建設」則是作為佛陀所構想的理想之鄉,僧伽、學習佛法的人們建設和平社會的理想。
然而,正如《太陽之法》...
目錄
《覺悟的挑戰》上卷
前言
第一章 何謂佛教的精神
1. 初轉法輪
2. 苦樂中道
3. 從梵天勸請到初轉法輪
4. 四諦的發現
5. 四苦八苦
6. 苦的原因——集
7. 用八正道消滅苦
8. 無限接近完成之道
第二章 脫離無明
1. 人生苦惱的原因
2. 「貪」即是貪婪的情緒
3. 「瞋」即是無法抑制的憤怒
4. 「癡」即是愚癡
5. 「慢」即是我慢和增上慢
6. 「疑」即是「信」之障礙
7. 從文學作品《心》來看五毒
第三章 苦、集、滅、道
1. 苦的思想——四諦
2. 「生、老、病、死」——四苦
3. 「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八苦
4. 苦是應該消滅的——八正道
5. 超越釋迦的教義——走向偉大光明的世界
第四章 何謂無我
1. 對「無我」的誤解
2. 作為人的靈魂的個性
3. 兩種轉生輪迴
4. 釋迦的「無記」——毒箭之喻
5. 真正達到「無我」的方法
6. 為了拯救人類的理論
第五章 空與緣起
1. 「空」的思想
2. 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
3. 「空」之ㄧ──靈界與世間的循環
4. 「空」之二──佛之光和物質化
5. 「空」之三──緣起的理法
6. 靈魂修行和熏習轉變之理
第六章 業與輪回
1. 「業」和宗教
2. 惑・業・苦——三道
3. 五支緣起與十支緣起
4. 基於「十二緣起」的輪迴觀
5. 探究三世靈魂的流轉
6. 「靈魂兄弟的理論」與輪回
後記
《覺悟的挑戰》下卷
前言
第一章 始於中道的發展
1. 何謂中道
2. 作為實踐論的中道——苦樂之中道
3. 觀念當中的中道
(1)回歸白紙
(2)斷常之中道
(3)對無我的錯誤理解
(4)有無之中道——何謂「空」
4. 三諦圓融
第二章 小乘與大乘
1. 菩薩的條件
2. 釋迦在世時的弟子們
3. 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
4. 拯救大眾的大乘佛教
5. 上求菩提・下化眾生
第三章 何謂涅槃
1. 涅槃與解脫
2. 佛陀之「燃燒之火的說法」
3. 涅槃寂靜的境界
4. 兩種涅槃
5. 何謂無住處涅槃
6. 覺悟的高度和拯救能力
第四章 空與救濟
1. 空與緣起觀
2. 何謂空間緣起
3. 空與三法印
4. 朝向空的大乘發展
5. 真空妙有與拯救
6. 佈施與三輪清淨
7. 空與施愛
第五章 無我中道
1. 「無我」的思想與後世的唯物化
2. 釋迦思想的本意
3. 佛教在印度滅絕的原因
4. 對於佛教學的重大修正
5. 何謂「無我中道」
第六章 佛性與成佛
1. 佛性與如來藏
2. 一闡提的問題(斷善根)
3.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與一切眾生悉皆成佛——本覺與始覺
4. 最澄與德一的爭論(三一權實爭論)
5. 理佛性與行佛性
6. 五姓各別的思想
7. 道元的疑問
8. 平等與公平的問題
9. 勇氣與愛、希望的原理
後記
《覺悟的挑戰》上卷
前言
第一章 何謂佛教的精神
1. 初轉法輪
2. 苦樂中道
3. 從梵天勸請到初轉法輪
4. 四諦的發現
5. 四苦八苦
6. 苦的原因——集
7. 用八正道消滅苦
8. 無限接近完成之道
第二章 脫離無明
1. 人生苦惱的原因
2. 「貪」即是貪婪的情緒
3. 「瞋」即是無法抑制的憤怒
4. 「癡」即是愚癡
5. 「慢」即是我慢和增上慢
6. 「疑」即是「信」之障礙
7. 從文學作品《心》來看五毒
第三章 苦、集、滅、道
1. 苦的思想——四諦
2. 「生、老、病、死」——四苦
3. 「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