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同名電影原著小說《梅西的世界》
茱莉安摩爾、亞歷山大斯卡嘉德 主演
知道所有一切知識之後,難道只是為了知道,人再怎麼努力,所知的也還是那麼少?
梅西的父母離婚之後,法官判定雙方輪流照顧女兒,這對怨偶便藉著女兒和自己同住的時候,大肆謾罵對方,藉著單純的女兒來傷害對方。不久,這對父母分別都和比自己年輕的對象再婚,梅西對新爸爸和新媽媽充滿好奇,而他們也相當喜歡梅西,甚至也很喜歡彼此。除了四名父母,她還有一位家教老師──威克斯太太,雖然這位老師教學不太靈光,但是對這小女孩的愛卻不容質疑。
單純天真的梅西一心渴望父母的愛,但偏偏父母對她總是別有用心;於是她將希望寄託在繼父、繼母身上,但是道德感強烈的威克斯太太卻大力反對,即使繼父和繼母後來都已經和梅西的親生父母離婚,她的家教老師依然認為這兩人的關係並不正常,也不適合撫養梅西。最後威克斯太太終於說服了梅西,小女孩也知道只有她的老師才是真心對她好,因此決定離開四名父母,和老師一起生活。
《梅西的世界》描寫的是19世紀末的英國,當時的英國民風保守,離婚已經足以成為茶餘飯後的八卦焦點,更不用說這故事裡錯綜複雜的男女關係。在亨利‧詹姆斯留下的寫作筆記中,最早是1892年,他在一場宴會中無意聽到一對夫妻離婚後,孩子由雙方共同撫養,他決定把這件事當成下一本小說的主題。
寫作本書期間,詹姆斯在1895年跨足劇場,開始寫劇本,但他的劇本卻不如同時期的王爾德受歡迎。儘管如此,劇本寫作的經驗讓詹姆斯在寫作時,特別加入了劇場元素,小說中的幾幕場景都有舞台演出的潛力,對話更是精練幽默。有人說王爾德的劇本《理想丈夫》打敗了詹姆斯的劇本《蓋‧唐維爾》,不過《梅西的世界》卻讓詹姆斯扳回一城。
●精準刻劃小女孩的心理成長變化
本書出版於1897年,「離婚」對於此時的英國人依然是少有聽聞,因此只要發生,就容易成為茶餘飯後的消遣話題。
在當時的英國,夫妻離婚時通常會將監護權判給父親,不過《梅西的世界》中,因為父親的財務狀況不佳,孩子的監護權判決結果是父母一人一半。
在亨利‧詹姆斯留下的寫作筆記中,有許多關於《梅西的世界》寫作過程的紀錄,最早是1892年,詹姆斯在一場宴會中無意聽到一對夫妻離婚後,孩子由雙方共同撫養,他決定把這件事寫成約五千字的極短篇,想不到後來卻發展成九萬字的小說。
在寫作本書期間,詹姆斯在1895年跨足劇場,開始寫劇本,但他的劇本卻不如同時期的王爾德受歡迎。儘管如此,劇本寫作的經驗讓詹姆斯在寫作《梅西的世界》時,特別加入了劇場元素,小說中的幾幕場景似乎都有舞台演出的潛力,對話更是精練幽默。有人說王爾德的劇本《理想丈夫》打敗了詹姆斯的劇本《蓋‧唐維爾》,不過《梅西的世界》卻讓詹姆斯扳回一城。
另外,在詹姆斯的《自傳》中,也透露梅西這個小女孩的角色塑造,其實是參考了詹姆斯自己的童年,不過詹姆斯的父母並非不合(反而是感情很好),只是詹姆斯將自己童年時的學習經驗套到了梅西身上,描寫出環境變化對兒童學習的影響,而梅西因此培養出機敏早熟的個性,也和詹姆斯本身十分相像。
作者簡介:
亨利‧詹姆斯 Henry James, 1843-1916
美國19世紀寫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出生於美國,後來定居英國,並於1915年成為英國公民,隔年獲英國政府頒發功績勳章,不久後便逝世。
他一生著作豐富,除了小說之外,也涉足劇本、評論文章、旅遊文學,以及傳記文學等等。他的寫作手法特殊,靈活運用角色觀點敘事,提升了敘事小說的層次,開創心理分析小說的先河。
亨利‧詹姆斯曾就讀哈佛法學院,但無法忘情寫作,後來毅然決定放棄法律學業。21歲時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也曾為《國家》、《大西洋月刊》,以及《紐約論壇報》等報章雜誌撰稿。1879年他寫了《黛西‧米勒》(Daisy Miller),描寫一個天真浪漫的美國少女到了歐洲之後,反而迷失在舊世界的禮教束縛之中,這部小說也成為他的代表作。另外他也寫了包括《仕女圖》、《波士頓人》、《慾望之翼》、《美國人》、《奉使記》、《豪門幽魂》等等膾炙人口的作品。1996年美國著名的藍燈書屋出版社評選20世紀百大小說,亨利‧詹姆斯就有三部作品入選。
譯者簡介:
徐立妍
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譯作有《泰絲家的女兒們》、《一九八四》等,持續翻譯中。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洪仲清/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專文導讀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療癒書籍作者
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副教授
--感動推薦
「詹姆斯的大師傑作,他最擅長讓書頁上沒寫的文字成為最重要的事。」──凱特‧愛金森/《生生世世》作者
「完美之作。」──英國文學評論家/李維斯(F. R. Leavis)(1950)
「閱讀亨利‧詹姆斯的作品,就像是要測試一項新才能,這是真正的道德測驗。」──英國小說家/艾妮塔‧布魯克納(Anita Brookner)
「將邪惡與孩童的議題處理得極出色。」──英國文學家/福特‧麥鐸斯‧福特(Ford Madox Ford)
「梅西這個小女孩,讓人喜歡上這本小說,願意一讀再讀。」英國小說家/蘇西‧波依特(Susie Boyt)
名人推薦:洪仲清/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專文導讀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療癒書籍作者
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副教授
--感動推薦
「詹姆斯的大師傑作,他最擅長讓書頁上沒寫的文字成為最重要的事。」──凱特‧愛金森/《生生世世》作者
「完美之作。」──英國文學評論家/李維斯(F. R. Leavis)(1950)
「閱讀亨利‧詹姆斯的作品,就像是要測試一項新才能,這是真正的道德測驗。」──英國小說家/艾妮塔‧布魯克納(Anita Brookner)
「將邪惡與孩童的議題處理得極出色。」──英國文學...
章節試閱
這場訴訟看似沒完沒了,不過確實也非常複雜;而對於上訴的結果,這場離婚官司中有關孩子監護權的判決已經確定了。孩子的父親雖然從頭到腳被貶得一文不值,但還是提出有力的辯護,希望能贏得這場官司,請法官將孩子判給他;反觀孩子的母親,看不出來她聽到這樣的辯詞,是否受到嚴重的打擊,反而是展現出優雅的淑女風範(而在法庭上,大家都見識到了這位女士的姿態),或許這樣也可視為是示弱的表現。然而,法官的第二條判決宣告卻有一項附加條件,沖淡了畢爾‧法蘭芝勝利的喜悅,條件是他必須歸還前妻支付的兩千六百英磅,三年前她拿出這筆錢,是為了孩子能得到良好的照顧,同時也明確要求畢爾同意不會採取任何法律行動,證據確鑿,這筆錢由他監管,但他現在一毛都吐不出來。對愛達來說,這項附加條件加諸在她敵手身上的沉重義務,算是大大撫慰了她對前夫的怨恨,即使輸了官司,感覺也沒那麼刺痛,而且畢爾的氣焰還被逼得消退不少。他沒辦法拿出這筆錢,也籌不到這麼多錢。於是,經過一場很難比這次更加公開的爭吵,大概也不比這場官司之戰一開始的衝擊來得好看,畢爾要解決眼前的困境,唯一的方法就是聽從法律顧問團的折衷建議,最後愛達的顧問團也接受了。
根據這樣的安排,他的債務可免,而小女孩的安置方式也可比擬所羅門王的公平分配,她被分成兩半,平均分配給爭吵不休的雙方,他們要輪流照顧她,一次六個月,所以女孩要分別跟父母親生活半年。這判決可真是奇怪了,大家的眼睛都還在適應這次開庭時,雙方交手強烈的刀光劍影,卻得到這個結果:大家都看得很清楚,這對父母對年少無邪的孩子來說,一點也不像幸福的典範,可想而知,法官也是這麼認為,證據就是他提出要有一位合適的第三者來擔任家長的角色,這個人的名聲要好,至少也得是個上得了檯面的朋友。但是,顯然法蘭芝夫婦的交友圈裡遍尋不著這樣的人才,所以能夠解決所有難題的唯一方法,除了將梅西送到孤兒院之外,就是如前述那樣平均劃分監護權。
梅西的父母巴不得能同意這項判決,兩人從來沒有對一件事情像這樣意見一致過,他們已經準備好,有了女兒做見證人,就能證實對方是如何詆毀自己,屆時情況就能大大改觀。眾人皆知這對夫妻早已貌合神離,不過對比兩人在一起的時候爭執吵鬧之低調,想必分開之後,一定都會火力全開。難道這對父母的形象還不夠有力嗎?人們當然會想在報紙刊載的判決書上尋找,是否有解救那個小女孩的方法;喧嚷的群眾當中形成了一股輿論,認為總該採取什麼行動,或者有哪個好心人應該站出來才對。確實,有位好心的女士向前走了一、兩步,她和法蘭芝太太算是遠房親戚,她對法蘭芝太太提議說,她自己也有小孩,家裡還有現成的幼兒房可用,所以應該讓她把官司中爭論的核心,也就是梅西,帶回家好好照顧,這樣一來,至少這對父母中有一人可以輕鬆一點。對梅西來說,反正她一定得跟著畢爾六個月,每次能夠換個環境也不錯。
「換個環境?」愛達大叫著,「讓她離開那個下流胚子,然後到世界上最討厭那個男人的我身邊來,這樣還不算換個環境嗎?」
「不算,因為妳這麼討厭那個男人,所以一定會在女兒面前談起他,妳這樣一直罵他,不就會讓女兒一直想著他嗎?」
法蘭芝太太瞪大眼睛:「拜託,那妳說,難道他說那些惡毒的話罵我,我卻一點反擊也不能做嗎?」
好心的太太沉默了好一會兒,她的無言正是她對法蘭芝太太這種想法最嚴厲的批判,最後她終於說:「可憐的孩子!」這幾個字正好作為埋葬梅西童年的墓誌銘,從此她只能任命運擺佈。不管是誰都很清楚一個悲哀的事實:這個孩子和她父母之間唯一的聯繫,就是她是一個現成的垃圾桶,像是一個小小深口瓷杯,杯裡盛裝著父母雙方刺人的尖酸。他們想要爭取孩子,並不是因為希望自己能好好照顧她,而是希望在她無意的幫助之下,能夠如何傷害對方。她能排解他們的怒氣,滿足他們復仇的慾望,因為司法的嚴厲判決讓這對夫妻同樣都有所失去,尤其是最後的那項決議,雙方即使如何振臂疾呼,就像他們所說的,法官還是不讓兩人得到一切。如果判決是兩人各得一半,似乎代表著這兩人不像另一方那般沒良心,或者應該換個說法,這表示兩人都一樣差勁,因為他們也比對方好不到哪裡去。孩子的母親希望能保護孩子不受父親打擾,她說:「就連看一眼都不行!」而父親則向法官懇求,說這母親就算只是輕輕碰一下孩子,「都是污染了孩子」。梅西必須要在這樣互相矛盾的環境下學習成長,必須盡力適應,而她一開始還完全沒有察覺,眼前等著她小小純潔靈魂的是多麼嚴峻的考驗,這一幕真是讓人動容。有幾個人想到那些掌控這個靈魂的人會怎麼樣合力利用她,就不禁感到驚恐,畢竟沒有人能夠預設他們會做出何等糟糕的事。
這個社會,大部分的人都只忙著道長論短,但這對怨偶終於能夠大展身手,他們整裝待發,感覺這場吵鬧才正要開始。婚姻對他們來說就是一段爭吵不休的關係,如今他們一定會覺得兩人的關係更像婚姻了。旁觀者本來就會選邊站,現在更是涇渭分明,因為對這些人來說這簡直就像得到了說閒話的許可,可以肆無忌憚地開懷大談一堆沒營養的八卦。法蘭芝夫婦的眾多朋友,此時都聚在一起爭論不休,喝茶、抽雪茄的時候,這些針鋒相對的言論又再度熱絡起來,每個人都跟大家說自己知道某件非常誇張的事情,要是講得不夠天花亂墜,這次的聚會氣氛就歡樂不起來。顯然這對夫妻很受社會大眾歡迎,但遇到彼此就完全失靈,所以能說些這兩人如何仇視對方,總是新鮮的話題,談起愛達,就要說畢爾是如何渴望讓她濺血;而談起畢爾,如果哪天他的眼珠子讓人挖了出來,那一定是他前妻下的手。
其實在普通情況下,大家的焦點都在這兩人亮眼無比的外貌上,可以說眾人已經把他們的長相分析到不能再詳細了。例如,他們的身高加起來大約有十二呎三吋,更讓人津津樂道的則是這個數字的分配比例。愛達的美貌有個唯一的缺陷,就是她的手臂伸展開來很長,不過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她能在臺球桌上經常打敗她的前夫,愛達也因此總是一副趾高氣昂的樣子,難怪畢爾看了總是憤恨不已,甚至氣到拳打腳踢。臺球是她非凡的成就,厲害到大家只要一提起臺球就會想到她。儘管她的身材線條修長,她的許多外貌特徵都是大,然而對許多女人來說,能夠讓她們享盡特權的這些外貌特徵卻都是以嬌小見長,不過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愛達的雙眼,或許也只是正常大小,但卻超出了自然常態;反觀她的雙唇就小到幾乎讓人看不出來,至於她量腰圍的時候,大家也只能亂猜一通。她這個人出門的時候,她也老是往外跑,所到之處都給人一種無所不在的感覺,這種強烈的存在感讓人想不看見她也難,所以在一般情況下,要是有人一直盯著她看,就顯得有點無禮了,大概只有陌生人才會這樣,不過對愛達的熟人來說,看到陌生人這樣常常盯著她瞧,總是覺得很有趣,畢竟他們不常這麼做,也難怪會像在看熱鬧一樣。
愛達也和她丈夫一樣,都是做服飾生意,就像火車載運乘客一樣,他們賣的是進口服飾,也都知道大家會比較兩人的品味,會為了他們如何搭配商品而爭論高低,不過整體說來,眾人還是比較欣賞愛達,認為她的衣著搭配不會太過火,特別是在珠寶和鮮花的搭配上。畢爾的外表有天然的配件,豐厚漂亮的落腮鬍就像是特別裝扮上去的,像塊黃金胸甲一樣保養得發亮,加上一口永遠潔白光亮的牙齒,他嘴上的長鬍鬚不但不會遮掩貝齒,甚至還讓他不管在什麼場合,看起來都像在享受人生樂趣。他從年少時就注定要走上外交一途,也曾經擔任過無給的派遣公使,讓他能常常拿來說嘴:「以前我在東方的時候啊……」但是眼下的歷史發展顯然沒能讓他派上用場,時機稍縱即逝,讓他永遠只能待在皮卡迪利街上做點小生意。人人都知道他口袋裡的斤兩:只有兩千五百英鎊。可憐的愛達,花光了所有積蓄,現在除了她的馬車和一個癱瘓的叔叔,其他一無所有,這個老渾蛋(大家都這麼叫他)應該欠了一屁股債。而梅西呢,多虧了她一個狡猾的教母,被過繼給了畢爾一個死去的姑媽,這個姑媽留了一些東西給梅西,讓這對父母可以挪用當成自己的收入。
這場訴訟看似沒完沒了,不過確實也非常複雜;而對於上訴的結果,這場離婚官司中有關孩子監護權的判決已經確定了。孩子的父親雖然從頭到腳被貶得一文不值,但還是提出有力的辯護,希望能贏得這場官司,請法官將孩子判給他;反觀孩子的母親,看不出來她聽到這樣的辯詞,是否受到嚴重的打擊,反而是展現出優雅的淑女風範(而在法庭上,大家都見識到了這位女士的姿態),或許這樣也可視為是示弱的表現。然而,法官的第二條判決宣告卻有一項附加條件,沖淡了畢爾‧法蘭芝勝利的喜悅,條件是他必須歸還前妻支付的兩千六百英磅,三年前她拿出這筆錢...
推薦序
家庭是一個情緒團
家庭是一個情緒團,我們在其中泅泳,註定要沾染上化不開的情緒。
如果將家庭作為情緒單位來思考,那麼在心理層面上,家庭的構成可以跳脫血緣關係。以梅西的家庭成員來說,基本上有原生父母,然後是繼父母,最後是她的家教老師-劇終是以嚴父慈母綜合體的形象,帶著梅西走出混亂。廣義來說,可再包含照顧她的保姆與女僕。
情緒的本質,難以用理性界定。所以作者透過誇張小說情節搭建的舞台-原生父母離婚搶奪,原本分屬不同家庭的繼父母偷情,梅西對繼父移情式地愛戀-恰恰讓情緒演出驚濤駭浪的轉折,讓亂竄的情緒,敲響每個人心中的共鳴。
序幕拉開,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梅西原生父母之間的憤恨。讓我們幾乎遺忘,那憤恨得先要有層層堆疊的愛意,才能有從高處落下的強烈衝擊。原生父母間的愛,必然以某種幽微的方式影響了梅西,讓梅西身處的兒童世界裡,經常重複出現以成人男女情愛為主體的情感糾結。
失衡的雙方,要維持系統的穩定,就必須拉入第三人。尤其梅西世界裡的家庭系統,邊界模糊脆弱,任由大人膨脹著自我的情緒,造成系統間任意結盟與分化,最終沒有人在這場戰役中能稱得上是贏家。作為最弱勢的兒童,被迫成了多方拉扯的中心點,家庭傷人,形成梅西的處處創傷。
「是我把你們兜在一起的!」
這句話,讓梅西莫名地承受了遠遠超出她理解範圍的愛與苦痛。所以梅西學到了裝聾作啞,在情緒上截斷,來明哲保身,換取空間,想讓自己成為觀眾,而非演員。然而,梅西滿載的情緒,最後還是讓她粉墨登場,扮演早熟的女主角,跟繼父間形成了非常複雜獨特的關係,也展開了戀父情結下的競爭腳本。她試圖藉由關係,卸下與釐清,那些不該是她這個年紀處理,也處理不來的千絲萬縷。
大人世界的虛偽、不堪,讓孩童的天真成為渴望。梅西的天真,成了大人躲避的純淨天堂,大家都想爭取她的愛與認可,即便討厭梅西的大人也一樣。作為孩童,父母就是她的仰望,不論原生父母如何傷害她,她依然抱著存在於天性裡的愛與在意,投向難以回應的遠方。
不過,天真的香氣,輕描淡寫地逐漸消散,讓故事像悲劇多過喜劇。
隨著梅西長大,她的台詞難度,慢慢跟普通的大人沒兩樣。只是,我們都忽略了,孩子善於模仿,也許表象形式有模有樣,卻不見得有等量的人生經驗為內涵支撐。於是,大人們漸把梅西當成同伴一般高度來互動,讓梅西的不足與勉強,得要用許多眼淚來彌補。
在梅西世界中出現的男性,大致是多情、懦弱、易恐懼的形象。對照女性,則有歇斯底里、強勢,但勇敢的特質。孩子常複製著大人的行為模式,我們可以推測,梅西循著這些女性特質,幫自己選擇了較為明朗的未來,跟家教老師成長出的堅毅慈愛形象靠攏。
雖然梅西做出了選擇,但戲劇仍未落幕,持續在我們每個人的心底演出。我們不見得為人父母,但我們都曾經是小孩。兒童期的創傷,像是父母離婚前的惡言相向,所產生的糢糊傷口,未經辨識與療癒,那麼代代相傳可期。
於是這篇簡短的導讀,可能兼具了理性的爬梳,以及感性的投射對象。讓梅西的世界,化約之後重建,變成了屬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世界。
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
家庭是一個情緒團
家庭是一個情緒團,我們在其中泅泳,註定要沾染上化不開的情緒。
如果將家庭作為情緒單位來思考,那麼在心理層面上,家庭的構成可以跳脫血緣關係。以梅西的家庭成員來說,基本上有原生父母,然後是繼父母,最後是她的家教老師-劇終是以嚴父慈母綜合體的形象,帶著梅西走出混亂。廣義來說,可再包含照顧她的保姆與女僕。
情緒的本質,難以用理性界定。所以作者透過誇張小說情節搭建的舞台-原生父母離婚搶奪,原本分屬不同家庭的繼父母偷情,梅西對繼父移情式地愛戀-恰恰讓情緒演出驚濤駭浪的轉折,讓亂竄...
作者序
他序
梅西知道什麼?
翻譯最困難的是揣摩作者寫作時的心思安排,無論是場景的描述、人物之間的關係,以及角色的對話,要將這些轉換成中文的時候,不免都要多考慮一點,自己的理解正確嗎?這樣的用字遣詞是否適當?尤其遇上心思細膩的亨利‧詹姆斯,常常遇到難以理解的段落,總得多方尋求解答,希望譯成清楚的中文,但同時又不能抹煞了詹姆斯刻意為之的隱晦。
詹姆斯在寫作筆記中提到,《梅西的世界》故事靈感來自於他在某場宴會聽到的八卦傳聞,他以這件真實世界中發生的離婚官司發想,從小女孩梅西的角度出發,在幾近失能的家庭中,她一方面渴望父母的關愛,一方面卻也知道父母並不愛她,像此類的矛盾心情在書中有許多著墨,也影響了梅西的成長過程。
或許是因為詹姆斯著作甚豐,其他代表作品都有許多中文譯本,但《梅西的世界》卻從未見過中文版問世,實在非常可惜。詹姆斯刻劃女性角色的敘事功力是他最偉大的文學成就,但這本書的主角只是一個六歲的小女孩,他竟也能完美詮釋六歲孩童的認知心理,實屬不易。這本書的原文書名為What Maisie Knew,書中也確實不斷強調梅西知道了許多事情,但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梅西對於要如何解釋自己知道的一切,而知道了之後又該如何反應,這些思考過程都讓人像是親眼目睹這位小女孩的成長。
從最一開始,梅西對於父母離婚這件事還有些懵懵懂懂,父母對彼此的謾罵聽在她耳裡,她也不會分辨好壞,於是父母叫她說什麼,她就說什麼,這時候的梅西其實「什麼也不知道」;但是她慢慢發現父母是如何利用她的無知,內心的怨懟和無奈只能化作無聲的抗議,於是她「知道了,但是不說出來」,甚至表現出愚笨的樣子,認為這樣父母就再也不能利用她,只是如此一來,梅西對父母而言也就失去了價值;最後,梅西知道的愈來愈多了,她還知道了繼父、繼母之間的不正常關係,但是因為她的原生家庭本來就不正常,所以她一時也不認為這麼做有什麼不對,只知道繼父愛她、繼母也愛她,這樣不就足夠了嗎?幸好梅西身邊還有一個道德感強烈的威克斯太太,雖然這位老師不知道該如何解釋,但梅西在她的引導之下,終於能夠「依據自己所知道的來做出決定」,到故事結尾,就連她的繼父都忍不住讚嘆:「她做了唯一正確的決定。」
這一連串的心理變化,譯者需要拿捏的是翻譯和詮釋之間的界線,尤其書中大部分都是梅西內心的想法,無論是她不想說明白,或是她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解釋,但譯者卻不得不幫忙說清楚。
Little by little, however, she understood more, for it befell that she was enlightened by Lisette's questions, which reproduced the effect of her own upon those for whom she sat in the very darkness of Lisette.
但是她也漸漸愈懂愈多了,她有好多問題想問,卻總是被蒙在暗不見天日的鼓裡,所以她讓莉賽特取代自己的角色,讓莉賽特反問她,就這樣她才豁然開朗了不少。
這裡的原文只說了Lisette's questions,若是一時沒讀懂,還以為詹姆斯又寫起了驚悚小說,娃娃竟會自己開口問問題了。但從下文可以推斷,其實梅西應該是一人分飾兩角,就像扮家家酒那樣,只是譯者多加了一句「讓莉賽特取代自己的角色」,讓整段文意更通暢易懂。
另外,故事中的角色雖然不多,但詹姆斯經常直接使用代名詞指稱某一人,若是男性的he倒還好辦,畢竟男性角色只有畢爾及克勞德爵士,很容易從上下文判斷;但若是女性的she,可就經常讓我傷透腦筋,總是為了推敲文意,反覆設想角色,最後才能確定此處的代名詞所指何人,而譯文中也會說明主詞,不讓讀者面對和譯者相同的困擾。
翻譯過程中,我曾經幾度苦惱,但能夠翻譯亨利‧詹姆斯的作品絕對是相當難得的經驗,有時候遍查資料之後發現自己原本的理解就是正確解答,對於能夠推測出作者的心思,也感到雀躍不已,這樣的樂趣或許是一般讀者無法經常體會的。
他序
梅西知道什麼?
翻譯最困難的是揣摩作者寫作時的心思安排,無論是場景的描述、人物之間的關係,以及角色的對話,要將這些轉換成中文的時候,不免都要多考慮一點,自己的理解正確嗎?這樣的用字遣詞是否適當?尤其遇上心思細膩的亨利‧詹姆斯,常常遇到難以理解的段落,總得多方尋求解答,希望譯成清楚的中文,但同時又不能抹煞了詹姆斯刻意為之的隱晦。
詹姆斯在寫作筆記中提到,《梅西的世界》故事靈感來自於他在某場宴會聽到的八卦傳聞,他以這件真實世界中發生的離婚官司發想,從小女孩梅西的角度出發,在幾近失能的家...
目錄
總序:
聽見譯者的聲音 ──台灣師大翻譯研究所副教授/賴慈芸
推薦序:
家庭是一個情緒團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譯序:
梅西知道什麼?
梅西的世界
總序:
聽見譯者的聲音 ──台灣師大翻譯研究所副教授/賴慈芸
推薦序:
家庭是一個情緒團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譯序:
梅西知道什麼?
梅西的世界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