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三國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一個江湖。江湖上有句名言: 「出來混,總有一天要還的」。名將更是如此,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今天陣前你取來將首級,明天就可能被更新的來將砍掉腦袋。
蜀、魏、吳各都擁有自己的良將。這些良將的氣質盡都不同:有以身死證明自己的忠心、
有以力大無窮死身護主的、有以精於算計能打勝仗的、有以失控而留名青史的、有以專精後勤而使主公特加信賴的......他們都從自己的家鄉出來,投入硝煙滾滾的三國舞台,最終還屍骨於歷史,每個人、每場戰役,讀者們看到的不僅是高潮迭起的故事情節,是每一個武將靈魂投射。
作者簡介:
司馬老遷
‧70年代生,生於四川,現居西安。
‧曾獲工學學士、教育碩士、工學博士。
‧現職軍人,位階中校。
‧閑時喜著文以自娛,常於中國互聯網上“挖坑灌水”。適逢中國國學大熱,民心思強,遂
將讀史心得“灌”於網上。
章節試閱
【內文摘錄之一】
﹝不茍死毀節求生之壯士──龐德﹞
曹仁讓龐德駐守在樊城北面十里的地方,你可以說曹仁對龐德可真不錯,把龐德放到後方安全的地方,但你更可以說曹仁這樣做是防止龐德和關羽的軍隊近距離接觸。
當時,和龐德一起駐守的還有倍受曹操寵信的大紅人于禁。
陣前還有人看管的龐德,悲情哪。
但龐德是真玩命還是假做戲,關羽心裡最清楚,當時龐德騎一匹白馬,特徵明顯,關羽軍中稱龐德為「白馬將軍」,都知道他作戰勇猛,對他頗有忌憚。
八月初,天降大雨,漢江暴漲,平地都水深數丈,於禁的七支分隊都泡在了水裡,人馬都無法行動。
關羽坐著大船圍攻,這些大船一個個就像流動的碉堡,水兵們坐船裡從一些不大的射孔往外放箭,被洪水圍困的于禁等人無處可逃,在箭如雨下的攻勢下為了保命就投降了。
于禁的這個舉動非常出人意料,他因晚節不保,晚年在無盡的屈辱中淒涼的死去。
他活著的時候,就如同死了。而他死了,就真的是死了。
主將投降了,龐德沒有投降,他仍在戰鬥。他帶領部下登上江堤避水。
龐德全身武裝,身穿鎧甲,手挽一弓,迎著關羽水軍的箭雨嗖嗖地放箭,正所謂你射我也射,看誰最能射。
龐德箭法不錯,史載:「箭不虛發」。
可是龐德再能打也無法改變戰場的勝負,隨著戰鬥的進行他手下的人馬是越戰少,越打越沒希望。
有個叫董衡的將領串通部下想投降了,對這些人,龐德沒有客氣,「皆收斬之」。
人,任何時候都不能投降。對敵人、對命運、對困難,都要去勇敢的戰鬥。
關羽的攻勢持久而兇猛,仗從凌晨一直打到中午。這時龐德的箭用完了,從前面斬郭援我們知道龐德的箭筒子是很粗的,裝個人腦袋都綽綽有餘,那麼粗的箭筒,得多少箭,龐德真是射的又准,還頗有耐力!
射完了,但龐德還有體力,就直接投入到短兵相接的白刃格鬥。
征戰了大半輩子的龐德,站在自己堅守的大堤上,懷著必死之心,對部將何成說出了一句感心動耳的話,千載之下,猶可讓人潸然。「吾聞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
關中良將,隴上壯士,今日一死,壯烈! 不怯死以苟免,不毀節以求生,這就是強漢的風骨,在龐德的身上,我體會到了一種不屈的堅貞和久違的感動。
這句話氣壯山河且格式工整,絕非草草可就一揮而成,我相信是龐德早就打好了腹稿,到這一天終於有機會講了出來。
慨然赴死的人,一定有必死之心。剎那間我又想起了張自忠將軍。
說完這句話後,龐德作戰更加勇猛,氣勢也更為雄壯。
可是水勢也和他的氣勢一樣越來越高了,龐德麾下的兵將們大都投降了,跟在身邊只剩下一員偏將和兩個五伯(相當於副班長)。這四個難兄難弟帶著弓箭,推著一艘小船,想漂回曹仁的大營中去。
兩地相距十里,龐德能回去嗎?
很不幸,在湍急的江流中,船兒翻了,武器都掉到水裡,龐德只能抱著倒扣過來的船在江水中隨波亂漂,結果被關羽俘虜了。
見到關羽,龐德站立不跪。關羽對他說:「龐德兄弟,你哥哥也在漢中,跟我是同事,我想讓你也歸順我,當我的部將,你何不早點投降?」
又說我哥哥,他在漢中關我泥襖事,為了這個哥哥,我龐德受了多少窩囊氣啊!
龐德一聽這話,大罵著說:「小子,說什麼呢? 投降,不可能! 魏王帶甲百萬,威振天下。你家劉備不過一庸才,哪裡能和魏王匹敵! 我寧為國家鬼,不為賊將也!」
你龐德不喜歡別人拿你哥哥龐柔說事,可你為什麼要拿我哥哥劉備說事呢。在二哥面前你可以誰都瞧不起,但就是不能瞧不起我大哥。
是可忍,孰不可忍? 於是龐德就被關羽殺了。
龐德死後,多疑的曹操頓時感到了不同尋常的難過,懷疑其實是一把雙刃劍, 在刺傷別人心靈的同時,也折磨著自己的靈魂,拷問著自己的良心。
懷疑也許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殺手,很多時候唯一能夠打敗它的只有死亡。
所以很多高尚的人會選擇死亡來證明清白,恪守靈魂,堅守節操。
龐德的死對自己對曹操其實都是一種解脫。
從到曹營那天起,龐德就承受著被懷疑、不信任的痛苦。陰霾始終籠罩著他。
他就象一個受盡白眼、倍受歧視、後娘養的可憐孩子,稍微得到一點溫暖和關懷就念念不忘。
【內文摘錄之二】
﹝三國中最有經濟頭腦的武將──潘璋﹞
遍觀三國,除了領導黃巾起義的張角張寶,能夠真正的發動群眾,能夠真正的實施人海戰術,能夠打一場局部地區的人民戰爭的人,也就屬他了。
很多人就更奇怪了,潘璋憑什麼打人民戰爭,人民為什麼會聽他的呢?
如果列位看官還記得本傳的題目的話,就不會有這樣的疑問,因為潘璋非常有經濟頭腦,總能用市場經濟的手段吸引足夠的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供自己使用。
他帶的兵不過千人,卻總能製造出上萬人的動靜,不是他千把人的兵特能鬧騰,而是他的營中的確有近萬人。
那時只要軍隊駐紮都要安營紮寨,潘璋也不例外,可是別的武將修的是工事,而潘璋從開始就整的是M A L L,隨時做好成為C B D(C B D,商務中心區)的準備,一副房地產開發商的嘴臉。
而且最強悍的是,在不經意間潘璋就改變了土地的用途。
工業用地變成商業用地是暴利,而潘璋把軍事用地變成商業用地,更是暴利中的暴利。
所以,別的武將打完仗要麼駐紮,要麼撤走,而潘璋打完仗直接在自己的防區做起了生意,有錢賺自然就有人來。
幾百年後的東漢末年,這樣的趨利意識已經為很多人所接受,潘璋開市,自然就有人來,而且每次如此,時間長了,次數多了,就開出了信譽,開出了名聲,開出了品牌。
很多時候,利益是萬頭攢動背後的那隻推手。這樣看來,潘璋整出上萬人的動靜就自然而然了。
根據二○○四年的資料,全中國最大也是最美的邊境城市丹東廣告了,建議丹東市政府,其市區人口也才不過七十八萬。
這說明了什麼?
這說明潘璋同學只要駐紮下來就會造就二又三十八個丹東市。
搞經濟搞成這樣,不是人才是什麼? 畢竟他只是一個武將。
想當年曹操八十三萬大軍也沒聽說搞過什麼買賣。
遍觀整個三國時期,除了潘璋,別的武將還真沒這個本事。
司馬懿夠有計謀了吧,他也開過軍市,結果如何呢,魏略裡說「司馬宣王在長安,立軍市,而軍中吏士多侮侵縣民,」強買強賣啊!
還記得呂蒙嗎? 為了閱兵,想買點塗料,都沒有錢,還得賒帳。呂蒙在這方面和潘璋相比永遠是吳下阿蒙。
潘璋雖然是個武將,但是他最早的成名之作卻和軍事無關,也是產生於經濟領域,當時吳郡的商貿中心裡有許多不法之徒和黑惡勢力,潘璋同志分管此項工作後,掀起整頓市場秩序的風暴,擒殺首惡,使得全郡盜賊禁絕,名震四方。並因此升任了西安縣長,到任以後,嚇得以前經常來騷擾的外敵都不敢入侵。
鄰縣建章有強賊作亂,當局又把潘璋派去了,潘璋領著武猛校尉的頭銜一去,一個月時間把強盜全部搞定,抓社會治安,保經濟發展,潘璋猛得一塌糊塗。
這一時期,潘璋完全是東吳經濟發展的保護神,他就像天平上放置的砝碼,秤桿上吊著的秤砣,有了他就有集市,有了他就有貿易,有了他就有交易的公平。在他的營中有軍隊保護,不用擔心強盜搶,也不用擔心軍隊搶,來了就有錢賺,人氣能不旺嗎?
說到這裡,肯定會有很多讀者由衷地感慨,潘璋可真是推動地方發展的標竿,實踐市場經濟的模範啊!
在一片讚揚聲中,我想起了美國當代教育家、哲學家、 「反思性教學」思想的重要宣導人Donald Schon,他曾經說過:「人性是複雜的」。
潘璋既然沒有孬成蛋,也沒有牛成神,那他就還是人,就脫離不了複雜。
從他早年不成熟的表現和晚年不保晚節的做法來看,在他的複雜人性中還有著幾分奸商的無賴和強盜的兇殘。
先說他早年不成熟時期的無賴做派。史書上說,潘璋這個傢夥生「性博蕩」,好喝兩口,可是家裡很窮,就經常賒帳,酒店的老闆要賬要上門來,總說「後豪富相還」。
再說他晚年晚節不保的兇殘行徑。晚年的潘璋已經是官拜右將軍,大家所熟知的諸葛亮因為街亭失守,自貶三級以後就是右將軍。這怎麼說也是高級將領,起碼享受副部級待遇。
可是位高權重、待遇優厚的潘璋在晚年為了維持自己僭越禮儀的奢侈生活,經不惜殺人。
形容一個人貪婪時,我們會用愛財如命,而潘璋奪人錢財時那些受害人是財不如命,這和殺人越貨害命圖財的強盜已經沒有了分別。
為了方便起見,兄弟我將精於算計簡稱為「精算」,將頗通經濟簡稱為了「經濟」。
西元一九六年,因為賒欠酒錢形成的巨額赤字,潘璋引起了孫權的注意。和呂蒙少年殺人,甘寧做江洋大盜,凌統冒死衝鋒、陷陣贖罪相比,潘璋的行為藝術既得了不要錢喝美酒的實惠,還沒有生命危險,可謂無本生意,此精算一也,經濟一也。
可能有些人想給潘璋打抱不平,因為潘璋在引起孫權注意以後,自己招兵參加了討伐山越的戰鬥還立了戰功,還是動了些真格的。
這些人沒有錯,潘璋的確動了刀槍玩了真格,兄弟我也看到了,如果沒看到我一定將他打入二道販子(二道販子,指非法買進賣出商品以獲利的商販)的合集,怎會將其收入三國武將列傳? 此理就此辨清,下概不議。
西元二一五年,合肥,逍遙津,張遼突然對準備撤退的孫權發起了攻擊,史載:合肥之役,張遼奄至,諸將不備,陳武鬥死,宋謙、徐盛皆披走,璋(潘璋)身次在後,便馳進,橫馬斬謙(宋謙)、盛(徐盛)兵走者二人,兵皆還戰。權(孫權)甚壯之,拜偏將軍……」。
這一段潘璋的表演真是精彩透了。
首先得分析一下「身次在後」究竟是怎樣一個順序,既然是撤退,孫權雖然在十萬大軍中算是最後走的,但是在斷後的小分隊裡絕對不可能當後衛。
再從陳武死,宋謙、徐盛逃散的情況來看,走在最後的應該是陳武,因為他一定是最先直接遭受了張遼的突然攻擊,陳武死後,謙、盛的部隊暴露在張遼的攻擊下,因為有了逃跑的提前所以才只是走散。沒當場掛了。
那麼潘璋的位置可能在倒數第三,這已經是相當安全了,張遼打得很猛,大家都亂跑,如果換我肯定是帶著本部兵馬逆擊張遼,沒準就成了第二個陳武。但是潘璋就是潘璋,滄海橫流方顯經濟頭腦和精算神功,只見他縱馬上前,不奔張遼去,只殺自己人,喀嚓連斬兩個逃兵,誰的? 宋謙和徐盛的。
潰散中的兵一看,這三線的潘璋哪是什麼預備隊,好個一個活閻王,整好了隊是對付自己人的。橫豎是個死,不如和魏軍拼了,又都轉身殺了回去。
殺了別人的兵立威,自己的兵馬還不用出動,潘璋還真不做虧本的買賣。
到最後,孫權還「甚壯之」,官拜偏將軍,手下校尉就管了百多人。潘璋殺自己的人也算是「壯」,什麼世道啊?沒辦法,太有經濟頭腦了,此精算二也,經濟二也。
西元二一九年,東吳奪取荊州,潘璋又受領了設伏捕俘的任務,這活本來不好幹,難度挺大,可是善於發動群眾的潘璋心裡有數,竟然擒殺了關羽,立下大功,封侯。細節不贅述了,僅此一事,說潘璋精算三也,經濟三也不過分吧。
照理說占便宜的事情,是事不過三,但潘璋就是沒個完....
【內文摘錄之三】
﹝可以相信哥,但別相信傳說──關羽﹞
隋開皇十二年,西元五九二年,天臺宗著名四祖智顗大師,雲遊至荊州當陽,在當地興建寺廟開宗立派。
寺廟建在當陽玉泉山( 今湖北省當陽縣),各方慕名而來聽講的最多時達五千餘人。可謂盛極一時。
選擇玉泉山的背後還有一段完全神話的故事。
話說大師剛到當陽時,望著沮水漳河,玉泉山山色堆藍。大師一激動,就想選擇清溪做道場,但一冷靜就看出不夠寬敞,於是上到了金龍池。
金龍池北百餘步處有一棵大樹,風來如婆娑起舞,枝葉繁茂橫垂,張大如傘蓋,樹下中空如庵,實在是參禪打坐入定圓寂的最佳所在啊!
大師看到美景爽了,爬了山也累了。「乃於其處趺坐入定」。
這一坐就不知道多少天,因為《佛祖紀要》裡也沒寫。
繼續! 又一天,「天地晦冥,風雨號怒,妖怪殊形,倏忽千變」。一隻長十餘丈的巨蟒,張大了嘴衝向智顗,要說這條大蟒嘴裡可不光是獠牙。裡面妖魔鬼怪列隊結陣,火力相當兇猛,炮矢如雨啊!
而且這個炮雨整整下了一個禮拜。
要是換了我等,早就拍拍屁股顛了,但大師就是大師,不但沒有一點懼色。還十分同情地對蟒蛇說:「汝所為者,生死眾業。貪著餘福,不自悲悔。」
話音剛落,妖沒了,蛇也沒了,大地又安寧了。
到了晚上,雲開月明,有兩個氣宇軒昂一看就非王即候的人來到了大師面前。年長的一副美髯,年少的一頭秀髮戴著冠帽。大家不要激動,這個美髯公真的是二哥耶!
只見二哥說道,「我就是關羽,漢末紛亂,九州瓜裂。曹操不仁,孫權自保。我信奉忠義臣屬蜀漢,希望能夠恢復漢室,重整河山,但事與願違,壯志難酬,死不瞑目,於是我攜餘威,在此占山為王。大德聖師,你怎麼委屈你的神足跑到我的地盤上來了?」逐客令說的真是九曲迴腸,開門見山啊!
大師答曰:「我想在這裡建立道場,來報答生身之德罷了。」
二哥聽後,說:「希望大師您慈悲為懷,憐憫我的愚蠢,把你的『攝受』特別地贈給我。距離這裡一舍(不明白一舍的同學可以簡單回憶一下退避三舍這個成語)的地方,山如覆船,其土深厚。弟子我和我兒關平在那裡建寺化供,護持佛法,願大師安禪七日,靜觀其成吧。」
七日後,智大師出定了,只見湫潭千丈,化為平阯。一座棟宇煥麗,巧奪人目,神運鬼工,神奇般的矗立在眼前。
大師率領眾徒即刻進駐,晝夜演法。
一天,二哥對大師說:「弟子今日得以聽聞不生不滅的涅磐之法,願意洗心易念,求受戒,永為菩提之本。」
大師即秉爐,授以五戒。於是,關羽的威德,昭布千里,遠近瞻禱,莫不肅敬。
也就在這一刻,二哥完成了一個死人到大仙的華麗轉身。走上了「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的康莊大道。
建安元年(一九六年),曹操上表漢獻帝任命劉備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
袁術進攻徐州,呂布偷襲下邳,劉備被袁術打敗,無奈向呂布求和,呂布同意把劉備安置在小沛,袁術痛打落水狗,又讓紀靈帶大軍來攻劉備,呂布又跳出來勸和兩家,劉備利用和平時期休養生息招了一萬多兵馬,呂布一想不爽,又把劉備打跑,劉備跑到許昌就又投了曹操。曹操又讓劉備帶著部下駐紮在沛地。建安三年(一九八年),呂布不依不饒又派人來打劉備,劉備招架不住又跑了,跑完又聯合曹操攻克下邳殺了呂布。建安四年(一九九年),劉備又被曹操派去打袁術,殺徐州刺史車胄,留二哥守下邳,做太守的工作。建安五年(二○○年),衣帶詔事發,曹操又帶兵攻打劉備,劉備打不過就又投了袁紹。
也就是這回,二哥同學染上了人生最大的汙點,《三國志》裡說,「曹公禽羽以歸」。義薄雲天的關二哥竟然當了俘虜,說出來誰信啊,但二哥真的不但與劉備分開了,還在曹操控制的朝廷中工作了一段時間。
當時二哥心裡是怎麼想的? 時間過得實在太久,沒人知道了,我們只能斗膽去加以揣測。剛才我囉囉嗦嗦把劉備從建安元年到建安五年的顛沛流離描述了一遍。天地良心絕對不是為了湊字數,確確實實出於兩個原因:一這時候的二哥還沒有獨當一面的機會,基本上是劉備幹啥他幹啥,劉備到哪兒他到哪,寫劉備實際上還是寫二哥;二是通過劉備反反復復的投奔各方來間接反映一下二哥被曹操大軍圍困時的糾結。
當時的曹操名聲並不壞,還沒有表露出狼子野心,陰謀家的嘴臉也還不夠明顯,表面上還是漢獻帝的保護神,是朝廷的好代表。所以我覺得二哥歸順朝廷的心理要遠勝過投靠曹操的感覺。
曹操並沒有虐待二哥這個俘虜,而是直接拜二哥為偏將軍,給的待遇非常豐厚。畢竟人家當的是下邳太守啊!
在沒有哥哥的日子裡,雖然衣食無憂,但是二哥的內心是痛苦的。他用瘋狂的工作來排解內心那種難言的複雜情愫。
建安五年( 二○○年),官渡之戰爆發,袁紹調十多萬人馬進軍黎陽( 今河南滑縣東北),並派大將顏良圍攻白馬,攻打東郡太守劉延,以保主力渡河南進。四月,曹操謀士荀攸建議:「今兵少不敵,分其勢乃可。公到延津,若將渡兵向其後者,紹必西應之,然後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顏良可擒也」(《三國志•魏書•武帝傳》),曹操依計而行。袁紹果然分兵西進延津。曹操趁機引兵向白馬疾進,距白馬十餘里時,顏良才倉促迎戰。
荀攸所說的輕兵就是張遼、二哥,作為先鋒二哥躍馬陣前,遠遠望見顏良所乘的麾蓋戎車。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眾目睽睽之下,一起血案就這樣發生了。二哥直衝過去,在萬眾之中「刺」死顏良,斬其首級而歸,袁紹諸將「莫能當者」。曹操隨後揮令大軍蜂擁而上,袁軍四散潰逃,白馬之圍遂解。
從陳壽的記載來看,二哥割掉顏良的首級在前,顏良部下諸將攔阻在後。即便顏良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遇襲身死,但二哥能夠提著顏良血淋淋的頭顱殺回自己的營中,如果沒有超凡的武功也無法實現。大家可以回顧一下歷史上著名的刺客有幾個能夠全身而退?
就這樣二哥完成了斬顏良的傳奇,在現代的影視作品中,這個過程被渲染的無比血腥,無比艱苦,至於孰是孰非、孰真孰假在沒有新證據出土或被發現前,就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不論是玩陰的近處刺殺,還是堂皇地破陣斬殺,這一戰二哥充分體現了他智勇雙全或武力超群的盛譽,贏得了躋身超一流戰將的資格。也因為這次功勞,二哥被封為漢壽亭侯(漢壽是地名),當然詔書是漢獻帝下的,但主意卻必須得曹操出。
也許在與曹操共事的過程中,二哥看出了漢獻帝的傀儡地位和曹操的跋扈和野心,所以曹操雖然對二哥非常好,二哥也鐵了心地要去投奔劉備,重新過那寢則同床的幸福日子。
倘若曹操是真心想要匡扶漢室,估計二哥真就不走了。
二哥這一走就再也沒有活著回來,二十年後即使眾叛親離,他也沒有去找對自己厚愛三分高看一眼的曹丞相,而是冒著生命的危險癡心未改地去投奔一心要光復漢室的劉哥哥。這種對漢室的忠,對自己兄長的義,東吳那些目光短淺的機會主義者們哪裡能夠理解。
曹操不傻,怎麼能看不出二哥的心思。便對二哥的好友張遼說:「卿試以情問之」。張遼去後,二哥歎道:「我深知曹公厚待於我,但我也受劉將軍厚恩,且不能違背當初所立同生共死的誓言。我最終還是要追隨劉將軍,但一定要立下功勞報答了曹公之後才會離開。」
二哥離開曹操的時候,曹操已經親自斬殺了袁紹手下另外一員大將文醜,袁紹軍中得知顏良文醜都被曹軍幹掉後,全軍震怖,軍心不穩,如果二哥真是投機分子,他為何不在斬殺顏良之前就離開曹軍,何必等到二將身死、袁軍低迷的時候才去呢?
曹操左右都建議應該派兵追殺,曹操卻說:「這也是各為其主,就不要追了」(《三國志•蜀書六•關羽傳》)。對這段公案有人認為是對曹操的美化,這個人不是我是裴松之。其實以曹操的胸懷和對二哥的喜愛做出這樣的事情再自然不過。
在建安十四年征討荊州南部四郡時,二哥在華容承擔了斷絕北道阻擊曹軍增援的任務,和李通打了一仗,除了二哥戰敗其他表現未見記載。但在戰後征討論功行賞時,二哥被任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鎮守荊州。
從這一刻起,二哥就是《隆中對》裡「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的那位上將軍。
十一年後二哥將從這裡出發,用自己的生命繪就三國時期最為波瀾壯闊、跌宕起伏、曲折離奇、悲情雄武的恢弘畫卷和不朽詩篇。
建安十九年(二一四年),劉備奪取益州進駐成都後,給坐鎮荊州的二哥厚賞: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
得到賞賜的人有很多,其中一個人引起了二哥的注意。他就是馬超。
在二哥看來,馬超屬於那種在革命勝利前夜混入隊伍的投機分子,心裡不爽就修書一封給諸葛亮,特意詢問馬超的人品才能如何? 諸葛先生何許人也,非常瞭解二哥逞強好勝、恥為人下的性格特點,就回信說:「馬超文武兼備,勇猛剛烈過人,是當代人傑,與黥布、彭越是同類人物,能和張飛並駕齊驅、一爭高下,但比不上美髯公您的超群絕倫。」二哥的鬍鬚很漂亮,所以諸葛亮稱他為美髯公。這樣說讓二哥非常高興,經常把信拿給賓客們傳看。
由此可以看出二哥還蠻有幾分孩子似的虛榮心。
二哥不但好面子,還是個行為藝術家,在疼痛忍耐度上遠勝常人。人在江湖漂,哪有不挨刀,常在陣前戰,總會挨幾箭。二哥的左臂曾被流箭射中,傷口雖已癒合,但只要陰天下雨就會作痛,醫囑說:「箭頭的毒已滲入骨中,得劃開傷口,刮去骨上殘毒,病痛才會消除。」 當時二哥正與諸位將領聚坐就餐,馬上讓醫生給左臂手術,一時間鮮血淋漓,接血的盤子都滿了,但二哥切著烤肉、飲著酒,談笑自如比別人做手術還爽。
刮骨療毒的傳說就此不脛而走,廣為流傳。在歷史上為後人留下「超猛」的英
雄形象。
二哥的北伐究竟有沒有得到劉備的允許,千百年來一直都有爭論。兄弟我和二哥不熟,也沒有穿越過,只能博采眾家之長,略表淺見。我認為這件事情劉備確實沒有明說,只是象徵性地給了二哥北伐的權力,讓二哥假節。二哥為什麼會去北伐,外因是剛才上面所敘述的那些形勢讓他覺得「天下有變」,內因是在奪取益州和漢中的過程中,原先的張飛、後來的黃忠、馬超,立得功勞太多,二哥自覺寸功未立,面子上掛不住。總不能老是拿黃忠的年齡說事,在鬍子上勝過馬超吧?
於是,也許什麼也不是,二哥出兵北伐了。
我想在當時,沒有人能料到二哥會整出這麼大的動靜。
于禁和駐紮在樊城北十里的龐德合兵,共有七軍之眾。
而二哥由於誤信了呂蒙有病,把在後方兩郡防備東吳的軍隊也都抽調到前線。
雙方叫齊了小弟,拉開架勢,準備大戰一場。如果當初有人駕駛飛行器從天空俯瞰
樊城,就會發現從南上和北下的隊伍絡繹不絕。
天下人的目光也都聚焦於此。東吳上下認為二哥是「始有大功」,應該趁其驕傲,發動突襲,奪回荊州。對此,陸遜是明說,而呂蒙和孫權雖然暗地早就有此圖謀卻不肯承認。
八月,漢江暴漲,洪水滔滔,平地水深數丈,二哥趁機發動水軍乘船圍攻,
于禁無奈之餘率眾投降,龐德死戰不降,被二哥殺掉(細節可以翻看前面的龐德
傳)。俘獲人馬三萬餘人。曹軍主力幾乎被消滅殆盡。
于禁的失敗給曹操的心裡留下了陰影,生怕徐晃再有閃失,專門派徐商、呂建二人傳令給徐晃說:「等我軍人馬到齊以後,才能一同進軍」。另一方面,曹操則手忙腳亂地提議遷都。
這時司馬懿站出來了,他和蔣濟指出看到二哥這樣,孫權早就羡慕嫉妒到恨的程度,此時正可離間孫劉,用江南封地為條件,誘使孫權攻打荊州,這樣樊城之圍必解。曹操採納了這個建議。
十月,孫權上書稱藩,還表示要以討伐二哥為投名狀。
為此,曹操又非常民主地召開了孫權出兵攻打荊州怎麼辦的大討論。多數人認為,如果孫權出兵,江陵和公安必是首當其衝,這兩郡一丟關羽肯定得撤兵,這樣襄陽、樊城之圍不戰可解,所以應該秘而不宣,以免關羽提前防備。
當徐晃將孫權出兵的消息隨箭射入曹仁和二哥軍中後,曹仁軍士氣百倍。
二哥卻猶豫了。
此時的二哥,不知道昔日的盟友東吳悄悄地磨刀霍霍。也不知道,居於「五子良將之首」的張遼又帶著援軍從合肥趕來。如果樂進不死,也必定與張遼一同前來,這時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除了張郃鎮守關中,防範劉備外,其餘三人都參與其中,僅此一項二哥就可笑傲當時天下。
哥,咱回家吧,打到這個地步,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他們都服了YOU 了。
可是二哥確實很猶豫啊! 打吧,後方不穩,撤吧,可惜了大好形勢。換做你我,會不會因為一封信而撤軍?
在猶豫間,曹操派給徐晃的殷署、硃蓋等十二營人馬終於到齊,徐晃的營壘距離二哥設置的鹿柴最近處不足三丈了。
當時二哥屯兵兩處,一處叫圍頭的是主營,另一偏營在四塚。徐晃用聲東擊西的戰術,攻下了四塚。在圍頭的關羽生怕有失,親率五千兵馬馳援四塚。
裴注引《蜀記》,為我們留下了關羽與徐晃見面後、交手前的一段寒暄,都是老朋友了,來將通名的程式自然也就免了。於是二人在陣前隔著一段距離回顧了當年在許昌的幸福生活,讓二哥沒想到的是,倆人剛一聊完,徐晃下馬就對自己的部下說:「取關羽人頭者,賞金千斤!」
聽到這話,二哥未怒反驚,又一次孩子氣地問道:「大哥,你說的這叫什麼話」結果?! 徐晃大義凜然地來了句:「這是國家大事!」兩軍對陣,殺機重重,二哥還真以為徐晃是來聊天呢。這樣的局面,明擺著還沒打二哥就先輸一籌。
總之一句話,襄陽不好打。後方又有危險,於是二哥就撤了。
但二哥沒料到的是,此刻在江陵的南郡太守糜芳和在公安的守將傅士仁兩人與孫權的關係已經完成了眉來眼去到勾搭成奸的質變。這兩個貨素來自感倍受二哥輕視,自北伐以來,二人明顯帶著情緒工作,只給軍需物資,卻不肯全力救援。二哥氣頭上說過「回去後一定收拾他們」的狠話。二哥不是普通哥,是持了節的,所以糜傅兩人嚇得夠嗆,再加上糜芳還有監管不力致使軍用物資失火的瀆職劣跡,如果二哥真的回來,後果不堪二人設想。於是他們當了叛徒。
面對緊急回援的二哥,已將荊州吞入口中的東吳,實施了一系列的攻心計,他們利用二哥軍中妻子父母多在江陵城內,大打親情攻勢,同時還把于禁手下三萬餘被俘官兵釋放,這些人都成了呂蒙的義務宣傳員。這期間二哥並沒有放棄外交努力,他不斷派出特使和呂蒙交涉。大家知道,二哥在外交上確實不算行家,連孫權派來給兒子討媳婦的特使,他都能給罵回去,和呂蒙協商能協商出什麼好果子? 果然,這些個特使,成為吳軍秋毫無犯的見證者。於是,二哥的隊伍崩潰了。
無奈之餘,二哥只能帶著殘兵(並沒有敗)和身邊親信向益州逃亡,去找劉備哥哥。
而陸遜則馬不停蹄地攻取了宜都、秭歸、枝江、夷道,還屯兵夷陵,守住峽口防備蜀中來援。還是在麥城,孫權派人來勸降,二哥詐降,在城牆樹起旗幟,立上假人,擇機而逃,身邊只剩下十幾個騎兵。
後面的事情,兄弟我在潘璋傳裡都寫過了。十二月,二哥和其子關平一起在臨沮被害。
令人十分吃驚的是,二哥遇害的事情,東吳有兩個神棍竟然都猜到了。當時二哥已經敗了,孫權心裡不太踏實,就叫虞翻來算一卦,虞翻整出一個兌下坎上的節卦(近代著名易學家尚秉和認為,節卦九五有項象,變為拆一,項斷矣,故應斷頭。)後說,「不出二日,必當斷頭。」後來果然如此。
那時荊州有很多人是不願意投降的。最為悲壯的要數習珍。
孫權殺二哥後,零陵郡中諸縣都放棄了抵抗,習珍當時聽從弟弟習宏的意見詐降孫權,私下聯繫樊胄等一同舉兵,一度占據七縣自稱邵陵太守,失敗後退守山中,對圍攻他的潘濬說 「我必為漢鬼,不為吳臣,你逼我也沒用。」習珍固守月餘,糧、箭皆盡,仗劍自裁前對部下說,「受漢厚恩,不得不報之以死。諸君何為者?」習珍用生命證明瞭二哥對荊州的治理是成功的,連陸遜也不得不承認「(關羽)已據荊州,恩信大行。」習珍也證明瞭虞翻的建議確實非常關鍵。
【內文摘錄之一】
﹝不茍死毀節求生之壯士──龐德﹞
曹仁讓龐德駐守在樊城北面十里的地方,你可以說曹仁對龐德可真不錯,把龐德放到後方安全的地方,但你更可以說曹仁這樣做是防止龐德和關羽的軍隊近距離接觸。
當時,和龐德一起駐守的還有倍受曹操寵信的大紅人于禁。
陣前還有人看管的龐德,悲情哪。
但龐德是真玩命還是假做戲,關羽心裡最清楚,當時龐德騎一匹白馬,特徵明顯,關羽軍中稱龐德為「白馬將軍」,都知道他作戰勇猛,對他頗有忌憚。
八月初,天降大雨,漢江暴漲,平地都水深數丈,於禁的七...
目錄
第一章 以身殉職的禁衛隊長典韋.....003
第二章 不怯死苟免毀節求生的壯烈之士龐德.....023
第三章 三國中最有經濟頭腦的武將潘璋.....047
第四章 橫死亂軍和極盡哀榮的倒楣蛋陳武.....071
第五章 蜀漢最後的榮光羅憲.....087
第六章 一目了然的後勤部長夏侯惇.....121
第七章 孤城不傾彪炳千秋霍峻.....145
第八章 三國第一失控哥徐盛.....163
第九章 可以相信哥,但別信傳說關羽.....183
第一章 以身殉職的禁衛隊長典韋.....003
第二章 不怯死苟免毀節求生的壯烈之士龐德.....023
第三章 三國中最有經濟頭腦的武將潘璋.....047
第四章 橫死亂軍和極盡哀榮的倒楣蛋陳武.....071
第五章 蜀漢最後的榮光羅憲.....087
第六章 一目了然的後勤部長夏侯惇.....121
第七章 孤城不傾彪炳千秋霍峻.....145
第八章 三國第一失控哥徐盛.....163
第九章 可以相信哥,但別信傳說關羽.....183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