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開元寺方丈本性禪師皈依佛門後,四處行腳,足跡遍及四十餘國,也曾數次來台,一直關注台灣宗教界與文化界的發展。
多年來,本性禪師在禪修之餘,撰寫感悟心得二百多萬字,出版禪學專著十餘本,一直希望能與台灣讀者分享,並藉此與台灣宗教界及文化界切磋學習。
(一) 以禪宗公案或中外歷史故事為例說明,淺顯易懂,配上意境深遠的圖片,讓讀者在輕鬆閱讀中深刻體會,改變人生觀。
(二) 作者雖為佛門中人,關照世間之事卻跨越宗教藩籬,旁徵博引,不落窠臼,偶有論及佛門之事,也多以宏觀角度闡述。若遇一般讀者較不熟悉的佛學名詞,則於篇尾加註說明。
(三) 整體而言,全套書可視為禪意較濃的心靈勵志小品;細部來看,也可當成認識禪宗與佛學名詞的小百科。
作者簡介:
禪和尚 本性
一位知行合一的心靈導師與靈性引者。
畢業於北京中國佛學院、可倫坡(Colombo)凱拉尼亞(Kelaniya)大學研究院,學兼漢傳與南傳禪法。為中國禪門臨濟正宗第四十二代、曹洞正宗第四十八代法脈傳人。自一九八五年投身禪門,環球禪旅,足跡遍四十餘國。寫就心靈感悟、朝聖禪思文字二百多萬。出版禪學專著逾十部。應邀於美國、法國、日本、新加坡等國舉辦禪學講座三十多場。為斯里蘭卡馬欣達‧ 拉賈帕克薩(Mahinda Rajapaksa)總統「佛教貢獻獎」獲得者、中國國務院僑辦「文化中國‧ 名家講堂」主講人。現為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福建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福建師範大學宗教研究所研究員、福建省開元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福州開元寺方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世界佛教大學執行理事游祥洲教授 推薦序
看見自己的「本性」
禪和尚本性法師一系列正體字版的禪語錄,即將出版,這是我們這些愛好禪智慧者的福氣。一看這個系列的名稱,叫做【看見本性好開心】,馬上就心生歡喜!
佛教以「四聖諦」為佛陀的根本思想,而第一個聖諦就是「苦諦」,也就是如實面對人世間一切的苦難,這些苦難,沒有固定的形式,也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結束,更可憐的是,從古到今,那麼多的世代,那麼多不同的族群,大家都苦過了,也都苦夠了,但有誰告訴你,苦的意義是什麼?
佛陀非常理性地分析了「苦」的種種緣起,這就是「集諦」。而解消這一切苦難,是有方法的,這就開展了以八正道為核心的「道諦」。依「道」而修,其所成就的沒有煩惱的生命境界,就是「滅諦」。多數人一接觸到佛教「四聖諦」的思想,通常心情是愁苦的,雖然相信「滅苦有道」,但總是高興不起來。
現在我們的禪和尚本性法師,一位在南傳上座部國家留學了五年的中國和尚,回到華人的土地上,卻唱起「看見本性好開心」的調子來,這讓我想像到一個畫面,小牧童騎在牛背上,雖然踩過爛泥巴,踩過碎石堆,卻依然快樂地唱著自己的歌,在那個當下,沒有爛泥巴,也沒有碎石堆,只有一顆全然活在本性之中的心!
人間的苦,不可避免,重要的是,保持快樂自在的心,而這顆心,就是我們的「本性」,或者,比較嚴肅的說法,就是我們的「佛性」。「看見本性」,可以說是看見禪和尚「本性」這個人,更重要的是,通過他的禪語錄,每個人都能夠在生活當中,開開心心地看見自己的「本性」。
「看見本性好開心」這句話,看似簡單,卻是禪和尚本性法師以他圓融的智慧來貫通南傳佛教「四聖諦」以及北傳佛教臨濟禪的現代化思想結晶。
2013年10月2日,禪和尚本性法師應世界佛教聯誼會(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之邀,在「世界佛教曼谷大會」上演講,題目為〈人間佛教,南北融合──論全球佛教可續性發展的新機遇〉,深受與會世界各國佛教領袖的肯定。禪和尚本性法師不但積極投入人間佛教的佛行事業,而且致力於南北佛教思想的高度融和。這的確是全球化未來發展的主流方向。
名人推薦:◎世界佛教大學執行理事游祥洲教授 推薦序
看見自己的「本性」
禪和尚本性法師一系列正體字版的禪語錄,即將出版,這是我們這些愛好禪智慧者的福氣。一看這個系列的名稱,叫做【看見本性好開心】,馬上就心生歡喜!
佛教以「四聖諦」為佛陀的根本思想,而第一個聖諦就是「苦諦」,也就是如實面對人世間一切的苦難,這些苦難,沒有固定的形式,也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結束,更可憐的是,從古到今,那麼多的世代,那麼多不同的族群,大家都苦過了,也都苦夠了,但有誰告訴你,苦的意義是什麼?
佛陀非常理性地分析了「苦」的種種...
作者序
半座人生〈代序〉
有一次,佛陀在說法。演說中,他見大弟子迦葉於人群中聽講,便停了下來,與迦葉打招呼,叫迦葉到他身邊,他還挪了座凳之一半請迦葉上座。迦葉堅辭,但佛陀還是請他坐,並請之為眾說法,此即佛陀分座迦葉的故事。分座也叫半座,比喻前輩請晚輩弘法,也比喻恭請者禮賢下士,予受請者與自己同等的地位,該公案載在《雜阿含經》中。在《法華經》中,也有類似公案,講的是多寶如來分半座予釋迦佛的事。佛陀曾經受前賢半座,自己又分半座後輩,說明了佛陀重視弘法,希望重視弘法的傳統代代相傳。
佛陀教化的一生就是弘法的一生,從初轉法輪到囑咐遺教,浩如煙海的三藏十二部經典,由此而出。可以說,佛教有今天,除了修證的功德之外,重要的是千百年來,有歷代高僧大德踏著佛陀的神聖足跡,不斷弘法。
弘法的意義在於使佛法之脈綿延不絕,在於使眾生的慧命不斷得到解救。法脈不絕,便是正法久住。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何況救人慧命。
「眾生慧命,繫汝一人。汝若不為,罪在汝身。」
衲本性作為僧團之一員,承前賢加被,有幸常得半座,很是感恩,當不會忘記自己的身份及義務與責任。但祈因緣常俱足,成就畢生弘法願。期望與四眾同仁共同精進,眾志成城。
在中國,關於弘法,有許多有趣的傳說,如: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神光說法,天花亂墜。而佛教,更有許多有趣的經典故事,內容包括:人生非人生的、生老病死的、愛情婚姻家庭的、學業事業的、為人處世的、倫理道德的、文學藝術的、哲學宗教的……種類之齊全、內容之豐富,有如一部百科全書,有興趣的話,在聽我說的閱我寫的之外,大家還可以去查找看看,美妙著呢。
半座人生〈代序〉
有一次,佛陀在說法。演說中,他見大弟子迦葉於人群中聽講,便停了下來,與迦葉打招呼,叫迦葉到他身邊,他還挪了座凳之一半請迦葉上座。迦葉堅辭,但佛陀還是請他坐,並請之為眾說法,此即佛陀分座迦葉的故事。分座也叫半座,比喻前輩請晚輩弘法,也比喻恭請者禮賢下士,予受請者與自己同等的地位,該公案載在《雜阿含經》中。在《法華經》中,也有類似公案,講的是多寶如來分半座予釋迦佛的事。佛陀曾經受前賢半座,自己又分半座後輩,說明了佛陀重視弘法,希望重視弘法的傳統代代相傳。
佛陀教化的一生就是弘法的一...
目錄
推薦序│看見自己的「本性」
自序│半座人生
輯壹 你不見佛,佛卻見你
把悲痛與哀怨拋到腦後
信仰與不信仰的區別
你可知道你是誰?
你不見佛,佛卻見你
信仰無需科學論證
以得為失,以失為得
無需責難科學
皈依法,離欲尊
真空不異妙有
別以安全名義毀滅安全
佛教對苦的理解
從核武器開發想到殺戒
語言的巨人不如行動的矮子
宜敏於行訥於言
不妄語戒的實質就是誠信
輯貳 門前乞丐是我師
什麼是真正的自由
還回動物權
惡習如風,偏見如石
不知者不罪嗎?
和諧的佛教之於戰亂的社會意謂著什麼?
業餘愛好是佛法修證的絆腳石嗎?
莫高窟飛天的懺悔
宗教對話促進世界和平
有敬畏,沒有妄為
中國古代的宗教和睦之道
看到轎夫,不忍坐轎
宗教哲學的二種傳統模式和正在發生的演化
門前乞丐是我師
強化精神性功能還是物質性功能?
佛教也說做人難
輯參 清淨僧也有煩惱
從達摩面壁說起
寺院門票與佛國門票大比拼
祖師誕生的三大要素
避開人生的陷阱
修證的異象說明了什麼?
我們教育的重中之重
佛教人生的至高點
道業‧ 學業‧ 事業
修學佛法可從五大菩薩的特質入手
行腳參學是否關乎交通工具?
人不應退化為大猩猩
清淨僧也有煩惱
佛教反對自殺
佛教可以從耶誕節學到什麼?
輯肆 禪師的語言
恩則孝養父母
送佛陀回故鄉
福州開元寺的三免
宗教信仰的源泉在哪?
禪師的語言
佛教發展的空間有多大?
自我和諧
理順政教關係
我的行腳人生
金錢無關善惡
放生還是放死?
道德的沙丘需要信仰的加固
人生有苦難也有幸福
昨天‧ 今天‧ 明天
推薦序│看見自己的「本性」
自序│半座人生
輯壹 你不見佛,佛卻見你
把悲痛與哀怨拋到腦後
信仰與不信仰的區別
你可知道你是誰?
你不見佛,佛卻見你
信仰無需科學論證
以得為失,以失為得
無需責難科學
皈依法,離欲尊
真空不異妙有
別以安全名義毀滅安全
佛教對苦的理解
從核武器開發想到殺戒
語言的巨人不如行動的矮子
宜敏於行訥於言
不妄語戒的實質就是誠信
輯貳 門前乞丐是我師
什麼是真正的自由
還回動物權
惡習如風,偏見如石
不知者不罪嗎?
和諧的佛教之於戰亂的社會意謂著什麼?
業餘愛好是佛...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