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中國大陸狂銷40萬冊
揭開心理學中最幽暗、最深層的祕密
教你一眼看穿身邊人的祕密和怪癖
揭開心理學的最後一塊隱祕
【本書簡介】
你的身邊是否有些人看起來怪怪的?
是不是有些事物讓你沒來由地害怕?
你的大腦是不是經常會不受控制地湧入一些想法、衝動或影像,必須反覆做一些動作來擺脫?
你身邊是否有些人會突然性情大變,幾乎變成了另一個人?
你聽說過有些男性有著「害羞的膀胱」嗎?
本書揭露了心理學最後一塊隱秘,
幽默另類、通俗易懂地講述了各種重口味心理現象,
教你一眼看穿身邊人的所有祕密和怪癖。
作者簡介:
應用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九型人格中的第五種觀察者。生活在自己內心的城堡中,喜歡站在城堡的窗口觀察周圍世界,帶著出世的心入世。能從自己的精神生活中找到巨大樂趣的簡單主義者。
章節試閱
第一章:一個肉體能裝下幾個靈魂?——多重人格障礙
所有心理疾病的源頭,實際上都是潛意識發生了問題。因為對於意識來說,你是可以控制擺平的,那些浩大而詭異的潛意識卻遠遠超出了你的掌控範圍,如果它們出了問題,必然立刻陷你於水火之間,因此,精神分析,通常就是對潛意識的分析。
你最早接觸「多重人格」一詞是什麼時候?我的印象是希區考克一九六○年的黑白片——《驚魂記》(Psycho)。
後來這種題材的電影愈來愈多,如《致命ID》(Identity)、《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隔離島》(Shutter Island)等,大家在體驗電影精彩之餘,也對心理學更加好奇及迷惘。
什麼是多重人格障礙?其學名為「解離性身份障礙(Dissocialive Identity Disorder,簡稱DID)」,簡單地說,就是一個肉體中裝了多個靈魂。
「肉體」,就是你的軀體,是你照鏡子時鏡中你自己的模樣。
「靈魂」,就是你自己獨有的行為模式、語音語調、習慣性姿勢等。
比方說,你的親人在家中等候你歸來,這時候樓梯間響起了腳步聲,很多時候他們不用眼睛,僅靠聆聽那腳步聲的輕重緩急便能分辨出來是不是你。而這個你獨有的腳步聲就是你「靈魂」的一部分。換句話說,靈魂就是你的氣息、性格、為人做事的方式……
D的四種人格
我們就以下面的故事來說明一下「多重人格障礙」。
David,27歲,男性,患有很嚴重的頭痛症狀,一天痛兩次,一次痛半天。而且有一點很奇怪,他總是記不起頭疼的時候自己做過些什麼。
一次,又挨過了一個頭疼難忍的夜晚之後,他終於忍不住選擇去醫院住院治療。不知情的人以為David終於忍受不了頭疼的滋味,其實那只是一部分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他聽到了關於他在頭疼發作時所做的一切,不禁一身冷汗。
到底David在頭疼時都做了些什麼讓他如此害怕?答案如下:
跑到外面和人打了一架,其間試圖用刀子刺死對方,但被警察發現,逃跑過程中左腿被射中一槍。
拿著菜刀追著自己的妻子和只有三歲大的女兒滿屋子跑。
試圖把一名男子淹死在河中,但是扭打過程中他自己卻先掉了進去,醒來時發現自己全身濕透,卻搞不清楚這是怎麼回事。
選擇住院治療對於David來說真是再明智不過了,因為他接下來的頭疼和其失去記憶時的行為都會在醫務人員的觀察與掌控之內。
醫務人員不久就驚訝地發現,David在頭疼期間會以不同的名號自稱,舉止也發生改變,完全跟換了一個人一樣!
最後經過大家一番討論與分析,一致得出了David的另外三個分身:小David、中David和大David。
小David,看起來非常儒雅,冷靜又理智,能很好地控制自己。
中David,就是隻多情的蜜蜂。
大David,這個角色可不得了,是個心狠手辣的暴徒。
最可憐的是David,對他這另外三個「兄弟」的存在一無所知,四個靈魂擠在他那狹小的軀體裡你爭我奪,誓要把肉體獨佔。
心理學專家針對David的狀況作了詳細的分析之後,得到以下的結論:
小David:是在David六歲的時候第一次出現的,因為那時他目睹了他的母親刺傷了父親。
中David:David的母親非常喜歡把他打扮成一個女孩,在一次扮女生的狀態下,中David悄然登場。
大David:在David十歲那年,被一群白人青年野蠻地毆打,就在這個時候,大David出現了,宣稱他存在的全部原因都是為了保護David。
「D氏四兄弟」就這樣在David的體內開心地翻騰著。
其中,跑到外面跟人打架、用菜刀追著老婆孩子跑的是大David;中David則是見到漂亮小姐就像蜜蜂一樣,拍打著翅膀在小姐屁股後面嗡嗡個不停;小David看上去最完美,也最惹人愛,會偶爾出現在David認真工作的時候。
三兄弟是如此,唯獨沒有交代David的性情,難道他自己是個謎嗎?你們覺得真正的David會是個什麼樣子?
核心人物與非核心人物
事實上,這裡有個核心人格和非核心人格的說法。
核心人格是自娘胎裡出來時原裝的「靈魂」,就是David,非核心人格就是David後來出現的另外這三個「兄弟」。
通常情況核心人格是消極的、依賴的、內疚的、抑鬱的,要不然怎麼會讓別的「家庭成員」乘虛而入?
所以David可能是個外強中乾的男人,因為他變成大David後能夠出去與人打鬥還占了上風,證明他也許是個大塊頭或者有著強悍的體魄,是個肌肉型的猛男。但是他需要變成大David後才可以做到這些,反映出了他作為David時的懦弱,因此一個看上去很兇悍,遇到強硬問題時會逃避退縮、膽小害怕,甚至想偷偷一個人躲起來大哭一場的形象就擺在我們眼前了。
但是還沒有完。
非核心的人格可能是敵對的、控制的。有時候,更權威的非核心人格會反過來掌控整個局面,他會把時間分配給其他人格,並且常常會把那些人格安排在不舒服的情況下出現。你們覺得「David四兄弟」中誰來當家做主?有人認為是大David嗎?因為出風頭的事全他一人幹了。但是錯了,當家的不是大David,還是David。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還是David在掌控局面、分配時間。David總是在身體很不舒服(頭疼)的情況下才讓其他三個「人」出現。我不爽了,才把爛攤子留給你,你不去也得去。所以感覺到David的腹黑和「悶騷」沒有?
現在再來看David,這時就整合成了一個表面看似中規中矩或者偏於強悍,但私底下欲狠無力、只能偷著壞,幻想時狂妄、現實卻囊軟,一個既可憎又有那麼點可愛的男人。
David說過,他對那三個哥們兒的存在一無所知,那麼反過來小David、中David、大David三人對David的存在也一無所知嗎?那可不一定。也就是說大多數情況下核心人格是無法感知到非核心人格的存在的,但是反過來,非核心人格卻不一定感知不到核心人格的存在,所謂「兄弟」們在暗、David在明。
「David兄弟」一家四口的故事看到這裡,我心中一直有個小小的疑惑,那就是一個多重人格障礙患者究竟能夠分裂成幾個人格?根據專家的臨床研究表明,一個多重人格障礙患者平均可以有13至15個不同的人格。
人們都說愛情沒有性別、種族甚至物種之分,實際上多重人格中的分身也是沒有性別種族,甚至物種限制的。比如說,一個人可以同時具有一個嬌小可愛的女性和一個強有力的男性兩個分身,其中男性的一方充當起了保護女性的角色;一個人可以同時具有主人和寵物兩個分身,他的人格時而是人,時而又變成一條毛茸茸的大胖狗。
電影中不同人格間的轉換往往神不知鬼不覺,讓你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現實生活中的轉換也確實如此,是瞬間的,如同川劇的變臉,「嗖」的一下就過去了。而且換了「靈魂」後還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改變。根據一項研究表明,37%的病例發生了優勢手的改變,一下子就變成了左撇子或右撇子。還有人之前有眼睛斜視的問題,變成另一個人格後這個問題也神奇地消失了。
那麼什麼情況會誘發人格的轉變呢?我要說幾乎是任何情況,比如看到一顆橘子。就是這麼簡單而偶然。
在這裡給大家看一張圖,是一個多重人格障礙患者在不同身份下寫出的筆記。
我們都知道,有很多情緒問題,如傷心、抑鬱、焦慮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自癒。——這裡我用到了「情緒問題」這個字眼,顯然它並沒有上升到障礙的高度。——實際情況是,絕大部分的心理障礙是絕對沒有可能自癒的,多重人格障礙患者也是,一旦患上,如不治療,將會持續終生,而且當他們到了新的環境生活,可能還會增加出新的人格。
多重人格是否能偽裝
多重人格障礙是如此難治療,沒病的人可不可以偽裝呢?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這裡我們要再提一次電影《致命ID(Identity)》,它簡直可以成為多重人格障礙的範本了。影片中有司法人士和心理學專家坐在一起爭論男主角是否應該定罪的情節,其中,司法方提出這個兇手會不會是在偽裝多重人格障礙?因為當時的法律規定對於精神障礙患者可以免予追究刑事責任。後來心理學專家遞給了司法方一本日記,裡面赫然呈現了具有不同字體、語氣和行文方式的文字,就與上面那張圖片中的內容類似。司法方看過後遲疑了……
剩下的內容就留給已經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回憶,沒看過的人自己找來看吧,接下來我要給大家講一個新故事,一個關於多重人格能否被偽裝的故事。
故事的名字就叫「山腰絞殺手(Hillside Strangler)」。
20世紀70年代晚期,有位叫Kenneth Bianchi(以下簡稱K)的男子在洛杉磯地區殘暴地強姦並殺害了10名年輕婦女,並把她們的裸屍拋到不同的土堆上,「山腰絞殺手」因此得名。雖然事後有無數證據表明K就是那個丘陵殺手,他卻一直不停狡辯,哭天搶地,引來專業醫師的注意,認為他可能是個多重人格障礙患者。接下來,他的律師順水推舟地帶來了一位心理醫生,隨即便催眠了K,然後該醫生問他:「我能不能和你身體中的另一部分聊聊天?」這時,一個憑空出世的叫做S的人出來答話了:「我等了你們很久了,沒錯,我才是那些案子的兇手,你想把我怎麼樣?還有啊,K他什麼都不知道,他可是無辜的啊!」
有了這種證據,K以及K的律師都覺得十拿九穩,氣定神閒。只是沒有料到,一山更比一山高,控方律師見狀請出了賓州大學的精神科醫師歐涅(Martin Orne)(以下簡稱M),來「料理」一下K的心理問題。
M是誰?那可是當時著名的臨床心理學及精神病學專家,在催眠及多重人格障礙領域響噹噹的泰斗級人物!
隨即,PK開始,大師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第一招:欲擒故縱。
一次與K的深入會談中,M佯裝不經意地提到,一個真正的多重人格障礙患者應該至少分裂出三種人格。不久之後,K體內的S2就出現了。
第二招:打草驚蛇。
一日M約見K,提出一個非常誠懇的請求:請把這一天的時間都給我好嗎?隨後M手提量表,對K進行了一整天心理測試的狂轟濫炸。這些戰火中誕生的測試結果表明,K與真正的多重人格障礙患者還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
第三招:釜底抽薪。
M聯繫警方搜查了K的住處,發現有很多關於精神病理學的教科書,因此推測,他可能研究過這類問題;調查採訪K的親友,發現他在被捕之前從未出現過任何心理異常。
三招過後,K完敗於大師腳下。M最後得出的結論是:K的多重人格障礙是偽裝的!在這份有力的證詞基礎上,K最後被認定為有罪,並判處無期徒刑。
實際上,還有種非常簡單的區分偽裝與否的方法:裝病者總是急於顯示自己的症狀,而真正的多重人格障礙患者則會試圖掩蓋自己的症狀。
多重人格障礙與精神分裂症之間雖然有很多共同點,但它們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心理障礙。最直觀的區別在於:前者是一個肉體多個靈魂,而後者是一個肉體一個靈魂。
除此之外,兩者都會產生幻聽,但區別又在於:
多重人格障礙患者聽到的聲音來源於內部,自己頭腦裡,是自己跟自己的對話,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則會認為那是天外之音,是別人發出來的。
同時多重人格障礙患者能認識到所有這些只是種幻覺,往往會自己壓制住這種聲音,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則認為那些聲音都是真實的,儘管實際上它們並不存在。
第一章:一個肉體能裝下幾個靈魂?——多重人格障礙
所有心理疾病的源頭,實際上都是潛意識發生了問題。因為對於意識來說,你是可以控制擺平的,那些浩大而詭異的潛意識卻遠遠超出了你的掌控範圍,如果它們出了問題,必然立刻陷你於水火之間,因此,精神分析,通常就是對潛意識的分析。
你最早接觸「多重人格」一詞是什麼時候?我的印象是希區考克一九六○年的黑白片——《驚魂記》(Psycho)。
後來這種題材的電影愈來愈多,如《致命ID》(Identity)、《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隔離島》(Shutter Island)等,大家在體驗電影精...
作者序
安娜就像是過著「雙重的生活」,一方面,她是個柔弱的十九世紀末維也納文化精英;另一方面,她又是一個強硬的女權主義者和改革家。(多重人格障礙)
瑞典女子艾佳麗塔•柏林牆,1979年和柏林牆結婚。她聲稱自己和柏林牆的生活非常美滿,直到1989年柏林牆倒塌時,她恐慌了,再也沒有回去過。(戀物癖)
有的男性在公共廁所小便時一定要等到旁邊沒人,或者到一個單獨的小隔間,否則便尿不出來,他們有著「害羞的膀胱」。(社交恐懼)
每一次當她用嘔吐的方式將這些食物排出體外時,她意識到,這幫助她獲得了一種控制感,並且給了她一種表達自己憤怒的機會!(神經性貪食)
據統計,絕大多數的自殺事件都發生在凌晨四點四十八分,因為人們在這一時刻精神錯亂達到極致,是最容易自殺的時刻。(自殺)
我注視同事的時候,感覺他們的臉是扭曲的,他們的牙齒就像隨時會吞食我的獠牙。大部分時間裡,我不敢去看其他人,唯恐自己被吞食掉。(精神分裂)
每當我路過某個廣告招牌時,我必須一字不差、準確無誤地念出上面的標語,否則我就擔心每週四出差乘坐的那班飛機會墜毀。(強迫症)
我懷疑小時候,一些國家研究人員給我吃了一些藥,並在我的耳朵裡放置了一個能發射微波的裝置。我相信這些微波是用來讓我日後得上癌症的。(人格障礙)
安娜就像是過著「雙重的生活」,一方面,她是個柔弱的十九世紀末維也納文化精英;另一方面,她又是一個強硬的女權主義者和改革家。(多重人格障礙)
瑞典女子艾佳麗塔•柏林牆,1979年和柏林牆結婚。她聲稱自己和柏林牆的生活非常美滿,直到1989年柏林牆倒塌時,她恐慌了,再也沒有回去過。(戀物癖)
有的男性在公共廁所小便時一定要等到旁邊沒人,或者到一個單獨的小隔間,否則便尿不出來,他們有著「害羞的膀胱」。(社交恐懼)
每一次當她用嘔吐的方式將這些食物排出體外時,她意識到,這幫助她獲得了一種控制感,並且給了她一種表達...
目錄
第一篇 一個肉體能裝下幾個「靈魂」?——多重人格障礙
第二篇 有多少種物體,就會有多少種特殊情結——戀物癖
第三篇 「害羞的膀胱」——社交恐懼
第四篇 沒來由的怕——稀奇古怪的特定物件恐懼
第五篇 沙盤裡的內心世界——關於焦慮
第六篇 邁不出去的腿——廣場恐懼
第七篇 饕餮——神經性貪食
第八篇 正在消失的身體——神經性厭食
第九篇 危險的淩晨 4∶48——關於自殺
第十篇 我本是男兒身,又不是女嬌娥——性別認定障礙
第十一篇 困在軀體內的痛苦靈魂——精神分裂(上篇)
第十二篇 精神毀滅者——精神分裂(下篇)
第十三篇 失控的身體——強迫症
第十四篇 看不懂的身邊人——人格障礙
第十五篇 夢之安魂曲——物質成癮
第十六篇 大蜀黍和小正太的那些事——戀童癖
第十七篇 來,給你瞧瞧!——露陰癖
第一篇 一個肉體能裝下幾個「靈魂」?——多重人格障礙
第二篇 有多少種物體,就會有多少種特殊情結——戀物癖
第三篇 「害羞的膀胱」——社交恐懼
第四篇 沒來由的怕——稀奇古怪的特定物件恐懼
第五篇 沙盤裡的內心世界——關於焦慮
第六篇 邁不出去的腿——廣場恐懼
第七篇 饕餮——神經性貪食
第八篇 正在消失的身體——神經性厭食
第九篇 危險的淩晨 4∶48——關於自殺
第十篇 我本是男兒身,又不是女嬌娥——性別認定障礙
第十一篇 困在軀體內的痛苦靈魂——精神分裂(上篇)
第十二篇 精神毀滅者——精神分裂(下篇)
第...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