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稅社頭三姊妹長女病最透明的故事納瓦爾寶典安寧照護矽島民防季暢銷5折起蔣勳楊双子小書痴兒童文學音樂療癒人生貓教練二手書現折5%三采精選75折起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激流三勇士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李潼

評價
3收藏
105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88 NT$ 220 NT$ 25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購買電子書(固定版型)
7 175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臺灣少年小說第一人,
創作生涯中獨具起跑線意義的作品。

急降坡成了墜崖大瀑布,「米酒甕」甕口像急射的消防隊水管,凌空一噴,枯藤、殘枝滾翻旋轉,被沖得老遠。「激流三勇士」的竹筏也這樣被噴了出去……

《激流三勇士》一書收錄李潼早期創作的三篇少年小說:〈激流三勇士〉、〈宛菁姊姊〉和〈爸爸的大斗笠〉。寫實簡練的故事,帶領我們進入一個純樸美好、充滿人情味的臺灣。在這裡,人們的生活雖不富裕,卻不吝於對受苦之人伸出援手;而遭遇苦難的人們,也都展現出令人敬佩的堅韌與勇敢。

這三篇作品是李潼少年小說創作的起跑點,讓已經認識李潼的讀者能再回味其溫暖且充滿童心的文字和故事;而還未認識李潼的新讀者,無論長幼,都能透過這三則精采故事,學習以溫暖的眼光重新審視我們的生活與周遭環境。

〈激流三勇士〉
米‧酒‧甕!
那是什麼樣的地方啊?會有源源不絕的米酒湧出來嗎?到那邊游泳不就很容易醉嗎?
  燠熱難耐的夏天,阿龍、小彬在阿標和小狗古力的帶領下,向米酒甕出發了,正當他們準備在湍急的電火溪展開一趟刺激的清涼冒險時,後方沉甸甸的烏雲卻不懷好意地悄悄靠近,他們三人一狗能化險為夷,平安返家嗎?

〈宛菁姊姊〉
  「小潘,有你的信。」
  雜貨店老闆娘親切地將信遞給小潘。他不用看署名,信封上娟秀的字體早已代替宛菁姊姊表明身分。負氣離院的宛菁姊姊現在過的好嗎?應該不會再受委屈了吧!小潘除了有好多問題想問宛菁姊姊,也有好多話想告訴她,像是所有弟妹哥姊都好想她,還有石奶奶、林媽媽、小黑、陳阿姨……    
宛菁姊姊到底什麼時候回來呢?
  
〈爸爸的大斗笠〉
媽媽意外過世後,健平的責任一下重了很多,每天都要趕回家做家事,深怕遲了一點就要挨爸爸的扁擔了。但是如今健平最大的煩惱是,到底該不該邀請爸爸來參加母姐會呢?他害怕爸爸那頂過時的大斗笠和鄉下人的土氣會害他被嘲笑,想到這裡,因裝著母姐會通知單而沉重的書包讓回家的路顯得愈加漫長……




◎經濟為上的發展思維讓許多人忽視土地與大自然的重要。發展與維護土地是否真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兩難選擇呢?李潼的作品沒有深奧的理論探討這個問題。然而,跟著小說中角色一起思考,聆聽其質樸而智慧的話語,讀者也成長了。在咀嚼其文字後,亦能有一番自己的見解。

◎李潼的多部作品如《少年噶瑪蘭》、《再見天人菊》、《瑞穗的靜夜》等作品都是陪伴台灣孩童長大的經典之作,其中〈瑞穗的靜夜〉更被選進國文課本。這次本書收入的三篇皆為李潼生前未曾公開發表的遺作,屬於李潼創作生涯中早期的作品。具有簡練、人物群組較小、主題明確等特色,十分適合兒童與青少年閱讀。
  父親身為兒童文學作家,自然不會放棄「陪孩子讀書」或是任何講述床邊故事的機會,這一點眾所皆知,但殊不知他的床邊故事內容往往主導於我和弟弟。
  我們從來不愛虛構的「故事」,只愛聽父親講他童年或青年時期發生的「真正的故事」,而且必須要是「很好笑的」。通常,這種「很好笑的」故事,都來自他的軍中生活。
  如今,我當的是一年的陸軍步槍兵,每遇疲累苦悶時,還會想到父親的床邊故事。想到他說過海軍水手在船上充分感受海風、海鹽和暈吐的催蝕;我的陸軍體驗則是抓著步槍在黃土、沙塵和石礫中匍匐。聽他說水手們日日敲著鐵銹,再幫老軍艦刷上厚厚的油漆叫做「阿婆抹粉」;而我們步槍兵或站、或跪的手榴彈投擲課程稱之為「丟芭樂」。他喜歡在黑夜的海上,獨自坐在信號臺值更,最佳良伴是鋼杯裡的泡麵和滿天星斗;我則喜愛在清晨裡,做操、掃地以後,迎向日出,看著朝雲準備吃早飯。如果說,父親的軍中生活能有翔鷗作伴、聆聽航海士的口笛,同時欣賞海豚躍出閃亮的海面;我至少也有麻雀作陪,聽軍歌廣播和看野狗嬉戲。
  父親於一九七四年入伍,左營受訓,於陽子號驅逐艦服役,一九七六年退伍。這段期間,也是他進行大量純文學閱讀與創作的開端。從白先勇到川端康成,無所不讀,十足文青。父親退伍後趕上民歌創作的列車,同時也注意到台灣本土的兒童文學領域。在當時鄉土文學論戰與黨外運動興起的年代,他很自然地將目光看向本土、人民與歷史,加之童年的成長經驗,開端創作具有土地意識、人文關懷與充滿孺慕之情的少年小說。甚至在小說中放入自己的民歌創作,如〈雞園〉和〈廟會〉等,堪稱是早期的置入性行銷了。
  本書集結的三篇集結的三篇少年小說〈爸爸的大斗笠〉、〈宛菁姊姊〉與〈激流三勇士〉,在李潼的創作歷程中皆有不可磨滅的紀念價值,其中具有作者創作履歷的起始意義、或作品承先啟後的關鍵、以及具有地方書寫系列的參照價值。它們都擁有判定李潼創作長路上不同目標、不同方位的起跑線意義。
  從起跑線跨出的第一步,不一定是邁得最大、最快的ㄧ步,但總是一個方向與一個目標的開端。父親創作之路的起步不算太早,但他愈跑愈快,愈跑愈自在,於是不捨停歇。
  (本文摘自作者長子賴以誠的〈代序:故事的開端〉)

作者簡介:

李潼
本名賴西安,1953年出生於花蓮,後定居於宜蘭羅東。以本名在校園民歌時代創作歌詞,其中〈廟會〉、〈月琴〉、〈散場電影〉最為膾炙人口;以筆名「李潼」寫作文學。
自小住在花蓮的李潼常看著船隻來來往往,後來當兵加入海軍圓了小時候的水手夢。曾任編輯和在學校任職。二十七歲那年李潼開始專心創作,甚至去戶政事務所更改職業欄,以表明自己成為作家的決心。
在五十二歲因癌症過世前,李潼總共寫了七十多本書,其中尤以富含濃厚鄉土關懷的少年文學為其代表作,創作內容大多與臺灣地理環境與人文風俗緊密相關,如以宜蘭平埔族為主題的《少年噶瑪蘭》和人樹對話的《臺灣欒樹和魔法提琴》。
李潼的作品多篇被選入國小、國中、高中課本及大學國文選,並被譯成英文、日文、韓文、德文等語言。另有多部作品被改編成電視劇、舞台劇與動畫影片等。曾獲得五十多項重要文學獎,包括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等,他的作品字裡行間充滿對孩子成長的關注和土地關懷,讓李潼素有「臺灣少年小說第一人」的美譽。 

繪者/曹泰容
  1975年出生於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教育碩士,本身熱愛畫畫,也教小朋友畫畫,目前任教於新北市鶯歌國民小學。除了是資深美術教師外,也是繪本插畫家及文字創作者,著有《探索圖畫書彩色森林》和幫客家兒童小說《千段崎》創作插圖,後者入圍第三十四屆金鼎獎。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