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乃心靈的原鄉,史冊是返鄉依歸的星圖
馬森教授畢生傾力之作
大播遷時代下的華文文學一百年首部全面探討海峽兩岸、港澳、東南亞及歐美等地華文作家與作品的文學史專書
完整記錄百年以來世界華文文學發展的源流與傳承,浩浩湯湯,奔流不息
中編 戰禍與分流:西潮的中斷 (第二十章到第三十章)
析論日本侵華戰爭與國共內戰所造成的西潮中斷與戰時的新文學發展,及第二代的新文學作家、上海孤島和解放區的文學,以及台灣與大陸文學的分流、台灣光復前的新文學及大陸上的社會主義文學。
作者簡介:
馬森,1932年生於山東省齊河縣。
台灣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法國巴黎電影高級研究院(IDHEC)專攻電影、戲劇,巴黎大學漢學研究院博士班,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博士。先後執教於台灣師範大學、巴黎語言研究所、墨西哥學院東方研究所、加拿大阿爾白塔大學、維多利亞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倫敦大學、香港嶺南學院(今嶺南大學),台灣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台北藝術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南華大學、佛光大學及國立東華大學駐校作家。1981-82年曾在南開大學、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校講學。並曾任《聯合文學》總編輯。退休後當選成功大學科技與人文講座教授及受聘為佛光大學名譽教授。
作品有學術著作《中國現代戲劇的兩度西潮》、《東方戲劇•西方戲劇》、《當代戲劇》、《台灣戲劇──從現代到後現代》、《燦爛的星空──現當代小說的主潮》、《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中國文化的基層架構》、《與錢穆先生的對話》;文化及文學評論有《文化•社會•生活》(馬森文論一集)、《東西看》(馬森文論二集)、《中國民主政制的前途》(馬森文論三集)、《繭式文化與文化突破》(馬森文論四集)、《戲劇──造夢的藝術》(馬森文論五集)、《文學的魅惑》(馬森文論六集);小說有《巴黎的故事》、《北京的故事》、《生活在瓶中》、《孤絕》、《夜遊》、《海鷗》、《M的旅程》、《府城的故事》;劇作有《腳色》、《花與劍》、《美麗華酒女救風塵》(歌劇)、《我們都是金光黨》、《窗外風景》、《蛙戲》(歌舞劇)、《雞腳與鴨掌》;散文有《愛的學習》、《墨西哥憶往》、《大陸啊!我的困惑》、《台灣啊!我的困惑》、《追尋時光的根》、《東亞的泥土與歐洲的天空》、《維城四紀》、《旅者的心情》等五十多種。曾獲第一屆五四文學獎、府城文學特殊貢獻獎等。
章節試閱
第二十章 西潮的中斷:抗戰與內戰時期的新文學
一、西潮與世界主義
西潮東漸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達到高潮,一直到抗日戰爭爆發,中國遭遇到史無前例的變化,從一個古老的東方文明,逐漸追隨著西方文明的模式而蛻變。在抗戰前夕,國家的典章制度、社會行為,以及國人的衣食住行,都開始背離傳統,按照西方的社會形態、生活方式轉變。這種轉變,可說是步日本的後塵。國人目睹日本自明治維新而後快速西化,不旋踵而躋身列強,這個前例對中國人的誘惑實在太大了,因此直到抗日前夕赴日取經的國人絡繹於途。西方的事物除少數直接由西方的傳教士、商人以及中國留學西方國家的留學生帶來以外,大多數反倒是從日本轉手而來的二手資訊。文學也不例外,郭沫若就曾宣稱:「中國文壇大半是日本留學生建築成的。⋯⋯中國的新文藝是深受了日本的洗禮的。」(郭沫若 1928)但中國的留學生到日本學習的並非日本的本土文化或日本的傳統,而是日本學得的西方的成績。這種日本的影響直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暴露出侵略者的凶惡面目後才逐漸中斷。
不論是從日本轉手而來的西化,還是直接由西方國家而來的西化,總之都在拉近東西方的距離,似乎趨向中國固有的一種「大同思想」。從西方人的眼光看來,中國的「作家們在介紹西方文學的時候,認為自己不僅是教育者,而且是參加者,甚至是改革創新者。由於西方宇宙總體思想的影響,他們把自己看作是世界文化的繼承人,應當把這種文化傳播給國內的同胞;並且以自己的貢獻,推動世界文化的發展。」(麥克道格爾 1990:41-42)對於世界文化,澳洲漢學家麥克道格爾又說:「二三○年代西方文學對中國的影響,首先在於它在中國作家中間培養起一種世界主義的意識;西方文學提供的文化財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這種意識的發展。」(麥克道格爾 1990:57)
當日的所謂世界主義,就如同今日我們所稱的「地球村」一樣,在觀念上認為世界各地的文化必然趨向一致化,其模式就是歐洲工業革命後由英法等國開端的資本主義經濟、工業生產與民主政治,而事實上二十世紀也正是如此發展的。因此回首來看五四以後的向西方文學取經的新文學運動,實在是一種無能避免的大勢所趨。可是這第一度西潮,到了1937年的「七七事變」,不論直接的還是從日本間接而來的,都因日本對中國的暴力侵略行為而中斷了。
二、日本的侵華戰爭
一般史家均認為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為中國抗日戰爭之始,其實此前日本早已侵入中國的領土,而各地的義勇軍與游擊隊也早已展開對日軍的反擊。
遠在1895年中日第一次戰爭失敗,簽訂了割地(台灣)賠款(二億三千萬兩銀子)的《馬關條約》肥了日本,使日本有財力擴充軍備侵略鄰國。先是,1900年日本參與八國聯軍侵犯中國,並在京、津一帶駐紮重兵。繼而於1904至05年在中國的領土上發動日俄之戰,清廷居然中立,不加干涉。結果日本戰勝了帝俄,佔領了旅順,奪取了帝俄在中國東北的特權,也看出中國是塊可欺、可食的肥肉。到了1910年吞併朝鮮,成為進軍中國的跳板。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藉對德宣戰之名,入侵原為德國勢力領域的膠州灣,進而出兵山東省。1915年與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密約,取代德國在山東的特權。
1928年,藉口保護日僑,進兵濟南,企圖阻撓北伐的國民革命軍,且殘暴地將中國負責交涉的外交人員蔡公時等十八人割去耳、鼻、舌頭,挖去兩眼,再加以殺害。在與北伐的國民革命軍發生衝突中殘殺濟南市民數千人,釀成「五三慘案」(又稱「濟南慘案」)。直到翌年5月蔣介石自願懲處參戰的北伐革命軍官後,日軍才肯撤離濟南。
1931年,因為蔣介石於7月23日公開發表〈告全國同胞書〉,聲稱:「攘外必先安內。故不先滅赤匪,恢復民族之元氣,則不能禦侮;不先削平粵匪,完成國家之統一,乃不能攘外。」日本見有機可乘,遂以汙衊國民革命軍破壞南滿鐵路為藉口,於9月18日出兵進攻駐紮在瀋陽北大營的國民革命軍,其統帥張學良奉行不抵抗主義撤退到錦州,經日軍追擊後乾脆撤出東北,於是東北三省完全淪陷,史稱「九一八事變」。事後張學良引咎降職,出走歐洲以躲避輿論之譴責。
但是同年11月,時任黑龍江省代主席的馬占山在該省泰來縣的江橋鎮反擊日軍,雖然失敗了,卻是在開始奉行不抵抗主義的抗日史上寫下了第一次的抗日戰役。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人民並沒有降敵,組織了大量的義勇軍此起彼伏地繼續反抗日本的侵略。1932年2月日本迎來前清的廢帝溥儀作為傀儡,成立了滿洲國,背後由日本的關東軍實際操弄。
九一八事變後,蘆溝橋事變前,這一段時間日本不斷地蠶食、侵佔中國的領土。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軍陸戰隊攻擊上海閘北,爆發了「一二八事變」。革命軍第十九軍回擊日軍,張治中率第五軍增援,雙方陷入膠著。經英、美、法三國公使調停,於5月5日簽署《淞滬停戰協議》,明訂中國除留下保安隊外,國民革命軍不得駐紮上海,日本反倒有在上海駐軍的權利。1933年1月,日軍進佔山海關,進攻關內。先攻陷熱河省會承德,同年5月再攻陷察哈爾重鎮多倫,然被馮玉祥和吉鴻昌的抗日同盟軍驅逐出察哈爾。駐守長城的十七軍和二十九軍不敵日軍,失利後中日簽署《塘沽協定》,國民革命軍退出熱河與冀東。1934年6月9日,日本駐南京領事館藉口書記官藏本出走失蹤,從上海調來日本憲兵,下關江面日艦雲集,史稱「藏本事件」。1935年5月,中國駐屯日軍聲稱天津親日報社社長被殺,為中國政府所為,又誣指中國政府令東北義勇軍破壞《塘沽協定》,因而出兵南下。蔣政府委曲求全,派何應欽簽訂《何梅協定》,保證今後「取締全國一切反日團體及活動」。食髓知味的日本,於同年9月要求華北五省(察哈爾、綏遠、河北、山東、山西)自治,扶植漢奸殷汝耕成立「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史稱「華北事變」。由於日本的步步進逼,蔣介石步步妥協,才會於1936年12月發生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的「西安事變」。在兵諫的威脅下,蔣介石不得不放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答應與共產黨攜手抗日。面對此一新情況,日本遂迫不及待地於1937年7月7日在河北省蘆溝橋發動進攻,即史稱的「蘆溝橋事變」。對抗日軍,打響抵抗的第一槍的是第二十九軍的吉星文團。於是蔣介石於7月31日發表〈告全體將士書〉,宣告中國的全面抗日開始,但是中國對日本正式宣戰卻等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兩天後的12月9日。因此對抗日戰爭的時間有三種不同的說法:一是從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起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止,約共八年,故曰「八年抗戰」。另一說法是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算起,那麼抗日戰爭就有十四年之久。第三種說法是從1941年12月9日對日宣戰算起,那就不到四年了。第三種說法當然意義不大,因為不管有未宣戰,實際的戰爭早已開始了。至於九一八事變時,中國的政治軍事最高領導蔣介石藉口「攘外必先安內」所採取的「不抵抗主義」功過如何,也有兩種論調:一是鑑於後來共產黨的殘暴不仁,以階級鬥爭之名屠殺了數千萬無辜的國人(包括1989年6月4日在天安門廣場所殺的青年學生),認為蔣介石毋寧有先見之明,先滅共黨再全力抗日,不失為英明的決策。二是認為外敵當前,就該立時放下內鬥,一致團結對外,才不致使日本誤判中國人只善於內鬥,對外軟弱無能,以為不出三月即可亡華。而況,共產黨的興起有複雜的社會、經濟和
國際原因,非武力可以解決,企圖短時間滅共實在愚不可及!
中國全面抵抗日軍的侵略開始後,發生了一連串重大的戰役。先是當年8月13日開始的淞滬會戰,血戰三個月,中方敗退,傷亡二十五萬多人。日軍也傷亡四萬多,因此到了12月日軍攻佔南京後,為了報復,也為了震懾,數月間竟屠殺三十多萬無辜的百姓,史稱「南京大屠殺」。接下來是1938年2月的徐州會戰,其間台兒莊大捷,擊斃日軍兩萬多人,是抗日戰爭中最大的一次勝仗。雙方增兵後,展開蘭封會戰,6月徐州、開封相繼失守。為了阻止日軍,蔣介石下令炸開花園口的黃河大堤,造成數百萬人民因水災和飢荒而死亡。1938年8至10月發生更大規模的武漢會戰,日軍三十多萬,中方達一百一十多萬眾。日軍傷亡八萬多人,也有相等的數目因病喪失戰鬥力,因而軍力大減。中方傷亡四十多萬人。10月21日日軍從大亞灣登陸,佔領廣州。10月25日武漢三鎮相繼陷落,中央政府遷往重慶繼續抗戰,成為相持的局面。
由於戰線拉得過長,而日軍兵力有限,日本改變政策,轉為支持中國人成立可資左右的傀儡政權,以安撫中國人民,除殷汝耕的「冀東防共自治政府」早已存在外,又建立王克敏在北京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梁鴻志在南京的「中華民國維新政府」、德王在蒙古的「蒙疆聯合自治政府」等。
1938年11月日本近衛首相發表「東亞新秩序應由中日共同主導」的第二次聲明。在此情況下,本主張與日本講和的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忽然出走越南,於
該年12月29日發表「艷電」響應近衛的聲明,主張與日本恢復和平。1939年元
旦,中國國民黨召開緊急會議,認為在抗戰最緊急的時刻,汪精衛的言論等同
叛國,於是解除他所有職權,永遠開除黨籍。3月國民黨的特務刺汪未中,5月
汪精衛抵上海,與日本祕密談判。年末私下簽訂《日華新關係調整綱要》。於1940年在日軍護衛下抵南京,以還都的名義於3月29日成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與重慶的中央政府抗衡。1941年4月,蘇聯與日本簽署中立條約,並附列彼此尊重各自附庸國蒙古人民共和國及滿洲國領土之完整與神聖不可侵犯性。中共也即刻表示支持。同時日軍逼近重慶,發動隨棗會戰和棗宜會戰逼迫國民政府投降,第三十三集團軍司令張自忠將軍陣亡。但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始終沒有低頭。俗語說:「人心不足蛇吞象」,正形容出當時日本的野心與愚蠢。日本這樣的一條小蛇,居然想吞下中國這一頭大象,焉有成功之理?既吞不下大象,竟愚蠢地挑釁另一隻猛虎,於1941年12月7日日本的空軍敢死隊偷襲美國的珍珠港,致使美國被迫對日本宣戰。美國本來採取隔山觀虎鬥的態度,雖聲明對雙方都不提供武器,但美國的軍火商向中日雙方兜售軍火原料,如今對日宣戰後當然實施對日本禁運,且呼籲世界各國對日本實行貿易制裁,對中國也開始有所援助了,包括陳納德率領的美國航空志願軍「飛虎隊」。中國於12月9日終於正式向日本宣戰。美國的同盟國,除蘇聯外,也一一對日宣戰,於是中國的抗日戰爭成為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日本繼之攻克香港,向中南半島及印尼、菲律賓等地進軍,日人兵源不足,開始徵用台灣和朝鮮人民參軍,但終因地廣力分,已顯露敗象。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國元首在埃及開羅聚會,通過《開羅宣言》,要求戰後日本歸還佔領的中國所有領土,包括台灣及南京大屠殺照片其附屬島嶼在內。這時日軍在中國的戰場上因為華北、華中一帶有汪精衛政府的偽軍維持治安,可以集中兵力對付中國的正規軍,攻勢異常凌厲。1944年日本發動「豫湘桂會戰」,擊潰了湯恩伯兵團。乘勝追擊,在第四次「長沙會戰」中又擊敗薛岳兵團。華中與華南的日軍聯手發動「桂柳戰役」,打通湘桂鐵路,佔領廣西,一直進軍到貴州的獨山。重慶為之震動,一度計畫流亡印度,因日軍撤退而未果。日軍旋又南北聯手打通粵漢鐵路,完全控制了華南的交通命脈。幸而1944年5月中國的遠
征軍從印度發動對滇緬大反攻,收復部分西南失地。
1945年2月,美、英、蘇三國在中國背後簽訂《雅爾達協定》,規定歐戰結束後三個月內蘇聯必須對日本宣戰,條件是承認外蒙古獨立,等於出賣了中國的利益。該年3月後,日軍先後發動豫西、鄂北、湘西、豫中等會戰,前鋒直逼西峽口。4月8日攻陷老河口。不過以後,中國軍隊開始反攻,5月27日收復南寧,6月29日收復柳州,7月27日收復桂林,8月初收復全廣西。在中國以外的東亞戰線上日軍仍在頑抗,直到美國於8月6日對日本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三天後再對長崎投下第二顆,日本才被迫於8月15日由日本天皇親自宣布無條件投降。
投機的蘇聯於1945年8月8日美國投下第一顆原子彈兩天後才對日宣戰,立刻出兵中國東北,以圖接收日軍所遺下的土地、工廠與軍備。蘇聯宣稱日皇雖於8月15日發表《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日軍尚未停止戰鬥,故蘇軍繼續攻擊日軍,直到23日佔領旅順才作罷。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登上美國密蘇里號戰艦正式簽署投降書。9月9日,日軍侵華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南京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遞降書,正式結束了中日之戰和東亞之戰。中國的勝利,乃沾美國之光,沒有什麼值得驕傲之處。蘇聯最後對日本宣戰,也只能說是投機取巧。
1951年,美國不顧「聯合國憲章」單方面邀集五十二個國家召開「舊金山和會」,中國因為國府已撤退到台灣,而美國及多數國家尚未承認中共政權,故未能參加。結果四十八個戰勝國與戰敗的日本於9月8日簽訂《舊金山和約》,規定日本承認朝鮮獨立,放棄台灣、澎湖、千島群島、庫頁島南部、南沙群島、西沙群島等的權力。日本同意美國對琉球群島實行聯合國託管。但是與會的越南、朝鮮、蒙古未簽字,宣布不予承認。未參與會議的中共也宣布不予承認。1952年4月28日,在台北的中華民國政府單獨與日本簽訂《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日本承認歸還台灣、澎湖群島、西沙群島及南沙群島之主權。中華民國政府則答應豁免日本對發動侵略戰爭賠款的義務。197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建交後也宣布放棄向日本提出戰爭賠款的要求。
第二十章 西潮的中斷:抗戰與內戰時期的新文學
一、西潮與世界主義
西潮東漸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達到高潮,一直到抗日戰爭爆發,中國遭遇到史無前例的變化,從一個古老的東方文明,逐漸追隨著西方文明的模式而蛻變。在抗戰前夕,國家的典章制度、社會行為,以及國人的衣食住行,都開始背離傳統,按照西方的社會形態、生活方式轉變。這種轉變,可說是步日本的後塵。國人目睹日本自明治維新而後快速西化,不旋踵而躋身列強,這個前例對中國人的誘惑實在太大了,因此直到抗日前夕赴日取經的國人絡繹於途。西方的事物除少數直接由西方的...
目錄
中編 戰禍與分流:西潮的中斷
第二十章 西潮的中斷:抗戰與內戰時期的新文學
一、西潮與世界主義
二、日本的侵華戰爭
三、第一度西潮的中斷與國共內戰的影響
四、抗戰時期的文學發展
第二十一章 抗戰與內戰時期的戲劇
一、抗戰時期戲劇的宣傳與娛樂功用
二、曹禺的劇作
三、夏衍的劇作
四、田漢的劇作
五、陳白塵的劇作
六、宋之的的劇作
七、吳祖光的劇作
八、戰時的歷史劇
九、戰時的喜劇
十、上海孤島的劇作
十一、右派的劇作家
十二、老舍與茅盾的習作
十三、戰時的劇團與演出
第二十二章 抗戰與內戰時期的小說
一、抗戰前已有成績的老作家
二、抗戰時期中生代作家的成績
三、東北流亡的及未流亡的作家
四、上海孤島崛起的作家
五、抗戰時期步入文壇的新秀
第二十三章 抗戰與內戰時期的詩與散文
一、為抗戰而吶喊的朗誦詩
二、成名詩人的表現
三、散文化的七月詩
四、現代派的九葉詩
五、報告文學
六、幽默散文
七、抒情與記事
八、批判的雜文
第二十四章 解放區的文學
一、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二、解放區的氛圍與文人的命運
三、解放區的詩文
四、解放區的戲劇
五、解放區的小說
六、小結
參考文獻: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年5月)
第二十五章 中國文學的分流
一、國共內戰的結果: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分離
二、文學家的流亡
三、海峽兩岸分治後的政治與社會環境
四、反共文學vs.社會主義文學
第二十六章 光復前的台灣文學
一、台灣的左翼文學運動
二、寫鄉土與台灣話文的爭論
三、台灣新文學的濫觴
四、台灣新文學的發展
五、台灣新文學面臨戰爭的威脅
第二十七章 光復初期的台灣文學
一、 光復初期的小說
二、 光復初期的戲劇
三、 光復初期的詩
四、 光復初期的散文
參考文獻:
紀 弦〈現代詩宣言〉(1953年2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序〉(1991年)
第二十八章 社會主義與個人獨裁對文學的影響
一、文學體制化後的大陸文學(1949-1965)
二、文革十年(1966-1976)
第二十九章 社會主義的詩與散文
一、文革以前的新詩(1949-1965)
二、文革時期的詩(1966-1976)
三、社會主義的散文
第三十章 社會主義的戲劇與小說(1949-1976)
一、現代戲劇與小說的政治工具化
二、前輩成名劇作家的作品
三、新進劇作家的作品
四、前輩小說家的作品
五、新進小說家的「正確」作品
六、新進小說家的「問題」作品
中編 戰禍與分流:西潮的中斷
第二十章 西潮的中斷:抗戰與內戰時期的新文學
一、西潮與世界主義
二、日本的侵華戰爭
三、第一度西潮的中斷與國共內戰的影響
四、抗戰時期的文學發展
第二十一章 抗戰與內戰時期的戲劇
一、抗戰時期戲劇的宣傳與娛樂功用
二、曹禺的劇作
三、夏衍的劇作
四、田漢的劇作
五、陳白塵的劇作
六、宋之的的劇作
七、吳祖光的劇作
八、戰時的歷史劇
九、戰時的喜劇
十、上海孤島的劇作
十一、右派的劇作家
十二、老舍與茅盾的習作
十三、戰時的劇團與演出
第二十二章 抗戰與內戰時期...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