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之內涵,近年一直處於變動狀態,稍不留意,昔日熟悉之條文或判決,即遭廢止或變更。在此變革中,一些新興的重要理論也逐漸浮現與建立,如何掌握這些理論,成為學習刑事訴訟法最重要的客體。我國近來修法方向,多採美國、日本之經驗,如證據排除法則、當事人進行主義、認罪協商、傳聞法則等等。本書由台灣大學、輔仁大學、台北大學的王兆鵬、張明偉、李榮耕三位具留美背景之教授合著,三位教授各有所長,許多論文已成為大法官解釋、增修法律、最高法院判決之內容。本書儘可能囊括當今刑事訴訟重要議題,詳細整理、分析、闡釋相關理論與實務見解,更重要者,本書提出許多新的議題及新的理論,希望能引領我國刑訴發展,也讓讀者預知未來可能之變動。
作者簡介:
王兆鵬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專任教授
美國芝加哥大學法學博士
司法院刑事訴訟法研究修正委員會委員
法務部犯罪研究中心委員
內政部人權工作小組委員
冤獄平反協會發起人
日本東京大學訪問學者
中華民國律師、美國紐約州律師
張明偉
輔仁大學學士後法律學系專任副教授
美國舊金山金門大學法學博士
美國新罕布夏大學富蘭克林皮爾斯法學院智慧財產權法學碩士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學碩士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學士
李榮耕
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專任副教授
美國印地安納大學布魯明頓校區莫勒法學院法學博士
冤獄平反協會理事
檢察事務官、律師、司法官考試通過
作者序
二版序
刑事訴訟法除了是一部制定法外,更重要的,它具體化了憲法上有關人權保障的理念。因此,要深入地理解刑事訴訟法,就不能不從憲法的角度切入。一旦偏離了憲法角度的思考,就無法正確地認識刑事訴訟法背後所蘊含的制度精神。從憲法的角度詮釋刑事訴訟法,並將刑事訴訟法所涉及的重要議題予以憲法化,可說是本書最主要的特色。
本書自2012年初版後,深獲各界回響,雖自年初即已告罄,因增補未盡,遲未加刊。為使涵蓋層面更為完整,並少疏漏,幾經斟酌,二版除新增年來修正的規定外,亦略作章節調整,祈使讀者能夠透過本土法制發展之獨特經驗,更有效率地窺得刑事訴訟法的堂奧之妙。
王兆鵬等作者一同序
序
寫一本教科書,可謂甚為艱難,也可說極為簡易。言其易,只要將坊間教科書、國外參考書攤在桌前,整理歸納再排列組合,二三年之功夫,即可粗具規模。說其難,要能洞觀問題所在,自成一家之言,針砭實務,擘畫未來,非數十年之耕耘,豈有可能。
過去為教學之便,將自己累積的數篇論文、教學心得,匯整為《刑事訴訟講義》,稱作講義,因為仍有許多見解不成熟,不敢貿然下筆,又不願人云我云,致缺漏之處甚多。本有志奮力完成,然漸感年老力衰,深悟有生之年要完成一本好的教科書,似為不可能之事。
在美國常見一本書由多位作者合著,又看到自己的學生卓然有成,乃興起合著教科書的念頭。張明偉教授是我台大法研所的學生,李榮耕教授是我東吳大學的學生,兩人都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亦專研刑事訴訟法。二人返國後,勤於著作,各有所長,論文之品質與數量俱佳,儼然有引領學術風騷之勢。觀其所引進之最新理論與研究方法,常歎不如,也慶幸後繼有人。或許是不敢違抗師命,或許是熟悉美國之學術習慣,二人亦贊同合著之提議,我們就決志分工合作,為讀者打造一本嶄新的刑事訴訟法教科書。
我們不打算將古書白話化,也不願意將實務見解體系化,更不想將台灣法律殖民化,我們只希望呈現一本高品質的教科書。在這本教科書裡面,我們儘可能囊括所有重要議題,再深入剖析其理論基礎、實務現狀、未來發展,每一個議題的處理,非經深思熟慮,不敢下筆,希望能帶領讀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更知其可能之變化發展。基於教科書完整性之考量,即令為較無爭執之議題,我們亦審慎鋪陳,務使讀者能輕易掌握刑事訴訟之精髓。
我們有信心,這是一本很不一樣的教科書。更期許,這本書代表另一個新時代的開啟!
王兆鵬
二版序
刑事訴訟法除了是一部制定法外,更重要的,它具體化了憲法上有關人權保障的理念。因此,要深入地理解刑事訴訟法,就不能不從憲法的角度切入。一旦偏離了憲法角度的思考,就無法正確地認識刑事訴訟法背後所蘊含的制度精神。從憲法的角度詮釋刑事訴訟法,並將刑事訴訟法所涉及的重要議題予以憲法化,可說是本書最主要的特色。
本書自2012年初版後,深獲各界回響,雖自年初即已告罄,因增補未盡,遲未加刊。為使涵蓋層面更為完整,並少疏漏,幾經斟酌,二版除新增年來修正的規定外,亦略作章節調整,祈使讀者能夠透過本土法制發展...
目錄
第一篇 導論
第一章 刑事訴訟目的 3
壹、發現真實 3
貳、建立公平程序 3
參、防止誤判,特別是防止冤獄 4
肆、保護人民權利與尊嚴 5
伍、平等原則 6
陸、司法效率 7
柒、綜合目的 7
第二章 刑事訴訟的歷史 9
壹、西方 9
貳、中華民國 11
第三章 刑事訴訟與憲法之關係 13
壹、刑事被告基本權之確立 13
貳、最高法院對基本人權之重視與闡釋 17
參、刑事被告基本權與刑事訴訟的關係 18
第四章 證據用語辨析 19
壹、證據能力與證明力 19
貳、實體證據與彈劾證據 22
參、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 23
第五章 法院 25
壹、法院 25
貳、特別法院 49
第六章 訴訟程序 59
壹、訴訟關係 59
貳、訴訟條件 62
參、訴訟行為 63
第七章 案件的單一性與同一性 69
壹、我國刑事法制之一事不再理原則 69
貳、傳統單一刑罰權概念之內涵及檢討 73
參、傳統實務見解之檢討 76
肆、傳統既判力概念之檢討 80
第二篇 強制處分
第一章 強制處分介紹 97
壹、強制處分與基本權 97
貳、分類 97
第二章 證據排除法則 101
壹、理論基礎 101
貳、我國法歷史 104
參、實施刑事訴訟之公務員 105
肆、人權及公益之權衡 109
伍、當事人適格 121
陸、供述證據 125
柒、毒樹果實原則及例外 129
捌、通訊監察之新規定 133
第三章 相當理由 135
壹、相當理由理論 135
貳、我國法分析 141
參、相當理由之落實 144
肆、相當理由案例 149
第四章 令狀原則 153
壹、令狀原則 153
貳、理論基礎 154
參、檢察官無搜索權之理由 160
肆、職權搜索之廢止 165
第三篇 搜索、扣押及通訊監察
第一章 搜索扣押介紹 171
壹、搜索之定義 172
貳、合理隱私期待之判斷 176
參、搜索扣押合法性之檢視 186
第二章 搜索扣押之客體 189
壹、單純證據法則 189
貳、侵入身體搜索 191
參、搜索第三人 192
肆、與隱私及不自證己罪的關係 194
伍、與受律師協助的衝突 197
陸、與言論自由的衝突 200
柒、政府機關 202
第三章 搜索票之核發與執行 207
壹、搜索票之聲請、審查與簽發 207
貳、夜間搜索 211
參、其他執行程序 216
第四章 附帶搜索 221
壹、法律史 221
貳、附帶搜索之要件 221
參、相當理由? 221
肆、附帶搜索之範圍 226
伍、保護性掃視 231
第五章 緊急搜索 233
壹、理論與目的 233
貳、搜索人與搜索物之不同 234
參、緊急搜索人 235
肆、執行拘提而搜索 242
伍、緊急搜索物 250
陸、汽車之搜索 259
柒、事後審查 261
捌、圖示說明 264
第六章 同意搜索 265
壹、導論 265
貳、同意搜索主要爭執 266
參、第三人同意搜索 271
肆、圖示說明 276
第七章 一目瞭然法則——附帶或另案扣押 277
壹、附帶扣押、另案扣押 277
貳、理論基礎─一目瞭然法則 278
參、要件 279
肆、類推適用一目瞭然法則 282
伍、圖示分析 285
第八章 通訊監察 287
壹、通訊監察與搜索之異同 287
貳、保護法益 287
參、何謂監察 289
肆、通訊監察之要件 290
伍、證據排除 297
第九章 盤查與路檢 299
壹、基礎理論─憲法原則 299
貳、查核身分及指紋辨識 302
參、攔停、留置 304
肆、拍觸武器 305
伍、扣押物品 307
陸、路檢 309
第四篇 拘提及羈押
第一章 短期拘束自由 313
壹、間接拘束自由 313
貳、人身自由之拘束 315
參、拘捕與攔停、留置之差別 317
肆、拘提或逮捕之種類 321
伍、一般要件 322
陸、個別要件 325
柒、拘提或逮捕之限制 335
捌、留置時間之限制 338
玖、非法拘束自由之效果 341
第二章 長期拘束自由——羈押 345
壹、憲法意義 345
貳、附條件釋放 347
參、羈押 354
肆、救濟 375
第五篇 自白與不自證己罪
第一章 自白法則 379
壹、法律史 379
貳、自白及不利陳述 380
參、自白法哲學 382
肆、自白排除理論發展史 382
伍、證據能力規範 392
陸、證據證明力 408
柒、訊問筆錄之製作 411
第二章 審判階段之緘默權 413
壹、審判中緘默權的理論 413
貳、審判階段緘默權之行使 418
參、緘默與論罪、量刑 421
第三章 緘默權之效力 423
壹、受「強迫」而為不利陳述 423
貳、直接或間接之強迫 426
參、強迫之推定與消除 429
肆、審判中之緘默權 438
伍、檢察官偵訊之緘默權 441
陸、結論 443
第四章 不自證己罪保護之客體 445
壹、判斷標準——供述或溝通性質 446
貳、具體適用 449
參、結論 452
第五章 測謊之證據能力 455
壹、測謊意義與準確度 455
貳、測謊之證據能力 455
參、以憲法論測謊之證據能力 457
肆、自立法政策論測謊 459
伍、測謊與被告以外之人之陳述 461
第六章 自白與毒樹果實原則 463
壹、自白為毒果 465
貳、自白為毒樹 469
第七章 緘默之證據能力 477
壹、導論 477
貳、自證據法分析 479
參、以不自證己罪分析 480
肆、以正當程序分析 481
伍、彈劾證據 483
陸、結論 485
第六篇 受律師協助的權利
第一章 辯護制度重要理論 489
壹、導論 489
貳、憲法位階 489
參、理論基礎 489
肆、平等保護 492
伍、實質辯護 496
第二章 受有效律師協助的權利 505
壹、指定辯護 505
貳、強制辯護 508
參、自行辯護的權利 508
肆、強制辯護應為實質辯護 511
伍、選任辯護應適用相同標準 515
陸、實質有效的辯護 516
柒、利益衝突 525
捌、政府的干涉行為 529
第三章 律師權的內容 533
壹、隨時選任辯護人 533
貳、權利告知與拋棄 534
參、有效的辯護 537
肆、閱卷及筆錄 537
伍、接見通信權 538
陸、在場權 540
柒、受專家協助的權利 545
捌、違反律師權產生相當之效果 546
第七篇 起訴、不起訴裁量權控制
第一章 偵查前之調查程序 551
壹、開始偵查與他案調查 551
貳、牴觸法律保留原則之疑義 554
參、案件特定之判斷 557
第二章 檢察一體 559
壹、現行法制 559
貳、檢察權行使之立法限制 561
參、指令權 562
肆、違反檢察一體之外部效力 566
第三章 偵查不公開 571
壹、規範目的 571
貳、義務主體 573
參、適用時期 575
肆、違反偵查不公開之法律效果 575
伍、新聞自由與偵查不公開 576
陸、警方宣布破案與偵查不公開 578
柒、被告或犯罪嫌疑人與偵查不公開 579
第四章 告訴乃論罪 581
壹、意義與類型 581
貳、原因及目的 582
參、合法告訴要件 583
肆、告訴不可分 591
伍、告訴之撤回 593
陸、與強制處分之關係 597
第五章 起訴裁量 601
壹、裁量權之控制 601
貳、起訴裁量權 601
參、不提起公訴之裁量權 602
肆、對不提起公訴之救濟 606
伍、不提起公訴之效力 613
第六章 起訴審查 621
壹、導論 621
貳、意義及性質 621
參、審查標準 624
肆、審理程序 629
伍、駁回及救濟 630
第七章 撤回起訴與一事不再理 633
壹、撤回起訴 633
貳、一事不再理與撤回起訴 635
參、被告同意撤回起訴 641
肆、權利未附著前之保護 644
伍、撤回起訴之確定 644
第一篇 導論
第一章 刑事訴訟目的 3
壹、發現真實 3
貳、建立公平程序 3
參、防止誤判,特別是防止冤獄 4
肆、保護人民權利與尊嚴 5
伍、平等原則 6
陸、司法效率 7
柒、綜合目的 7
第二章 刑事訴訟的歷史 9
壹、西方 9
貳、中華民國 11
第三章 刑事訴訟與憲法之關係 13
壹、刑事被告基本權之確立 13
貳、最高法院對基本人權之重視與闡釋 17
參、刑事被告基本權與刑事訴訟的關係 18
第四章 證據用語辨析 19
壹、證據能力與證明力 19
貳、實體證據與彈劾證據 22
參、直接證據與...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