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普通散戶、期權新手
追求每月穩定獲利的實戰書
推廣循環圖的思維方法,強調機會運用,
並以追求每月的正現金流為目標。
透過小額穩定的獲利,達到財務自由的境界。
市面上的期權書較其他金融工具書少,主要因為期權要比其他種類的金融工具獨特,獨特在期權個性化較強。在同一種市況下,不同的人,不同的持倉,應該是採用不同的策略。要寫得簡單易明,計算的原理要普通人都能掌握、運用,才能稱之為好的期權書,那就更難!另外,期權之所以難學,是由於許多傳統策略只是在理論上搬來搬去,缺乏實戰基礎,因此也令人望而卻步。作者杜嘯鴻認為,香港出版的期權書,應該按照香港本土期權買賣的規則來寫,按照香港大多數散戶都能進行買賣的產品來寫。另外,還要根據香港股市的特點來寫。香港股市65%以上是外資參與,股市以波幅高和流動性強見稱。若能以這些特點寫的期權書,介紹的期權策略,才有市場價值和持續發展的空間。
目前期權的教科書主要都是教導專業投資者如何運用期權與期貨對沖,套利保值等,但在香港,絕大多數散戶則是用於如何短線投機獲利(包括作者本人在內)。因此,下筆之前,杜嘯鴻已鎖定本書的讀者範圍,並認為讀者會有以下三個特徵:
第一,非專業投資者,也就是散戶,是市場上的投機者。
第二,在市場上屬於保守型的投機者,他們聽說或懂得操作期權是可以產生每月的正現金流,但他們只希望每月有2~3% 本金回報,能達5%,便會知足,若再加上一點運氣,知道偶爾獲利10%以上也是可能的。
第三,他們清楚產生每月的正現金流的兩種途徑,一種是用現金操作指數期權;另一種是用可操作期權的股票。
此書並不是一本期權教科書,因為這本書並不包含太多具體的期權知識,寫此書的目地是介紹在現實中的期權操作,並希望能喚起散戶對學習期權的興趣。由於期權是要經過學習才能操作的,若認為期權博大精深,導致學期權令人望而生畏,就不妨看看此書。作者杜嘯鴻將操作期權的幾個重要部分簡化,全部數據都是現實個案,不做假設。看完此書,便知道,只要略加學習,一般人都可以做到每月產生正現金流,這是你也能做到的。讀者如從未接觸過期權,建議先看一次ABCD 堂的簡要提綱,略懂一些術語才進入本書,可能會看得更有興趣。筆者尊敬的偶像科斯托蘭尼曾說過:一個優秀的證券經紀,首先不是推薦證券,而是喚起客戶對證券的興趣。
杜嘯鴻進一步認為,期權投機者應花氣力研究書中所講的期權四式在各種市況下的功能。至於組合策略,應該是順應趨勢見機而行。這也就是杜嘯鴻建議的動態分時段形成組合策略,也就是不同步做,這應該是大多數期權策略的形成方法。期權策略變化萬千,靜態同步當然可行,但應該是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進行。他提出動態做的主要原因,是認為人是沒有預測能力,散戶的資金是有限,我們能做到的只是見勢趨勢,在波動中追求利潤。這也就是期權投機的精髓。
※本書特色:
1.傳統的四個線條以及各種已定型的期權策略,適合專業投資者使用。
2.從循環角度介紹四個策略的最基本運用,直截了當地告訴參與者,何時用何法,風險何在。
3.透過循環圖以「動態定策略」,靈活運用「動態策略的進攻型和防禦型」。
作者簡介:
杜嘯鴻(Freeman)
杜嘯鴻是具有豐富商業知識的金融從業員,潛心研究期權十載,並在實踐操作過程中累積了大量的具體個案。為了向普羅大眾推廣期權,他創立了「香港期權教室」並擔任首席講師,教學八年,學員三千,相信為香港培養了不少期權人才。
杜先生將他的研究所得歸納為「期權循環圖」理論,創新地以圖表形式解釋期權操作。該圖分別獲得香港和中國的認可,成功註冊兩地金融類別的知識產權。杜先生多次在與港交所合辦的講座上講解期權操作,2014年亦應港交所的邀請前往臺灣宣講期權。
他曾就讀金融和哲學,認為讀金融就是要練操作,讀哲學就是要寫文章,以在《信報》發表專欄文章為樂,並把文章輯錄成《期權Long & Short》系列──《期權心理》、《股票期權》及《指數期權》,以饗讀者。
香港期權教室 www.hkoptionclass.com.hk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期權循環圖
1.1 看圖之前的介紹
期權金融產品始於美國,場內買賣則始於1982 年。香港的期權買賣是在1993 年開始,而那斯達克也是2006 年才大力推廣場內期權。相對股票和期貨,期權是一個較新,技術含量較高,講究策略的投資工具,在香港開始廣泛被大眾注意。港交所的統計顯示,2006 年股票期權成交量的升幅達130%,是各種投資工具中升幅最大的。資料還顯示本地散戶的參與比例有明顯增加的趨勢,這說明期權產品對廣大散戶投資者的吸引力不斷提升。以美國為例,在環球股票基金的整體收入中,期權利潤占有比例大於股息,這也說明了期權的活躍程度正是有效市場和成熟市場的特徵。在美國,修讀金融的學生在學習期間已組織投資俱樂部,買賣期權。以上資料可見期權在金融產品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今後的發展方向。
但不是每位業餘投資者都可以在衍生工具市場靈活快速操作,運用期權獲利或增加利潤。與買賣股票相比,操作期權要具有技巧和講究策略,才能做到以有限的風險,爭取較多回報。另外,在衍生工具市場操作,資本大比資本少的優勢是十分明顯的,故本大的勝算高很多。毫無疑問,買賣期權要比做股票複雜,但也毫無疑問,買賣期權的獲利機會要比做股票多,因為期權可以適合於任何市況。特別是通過期貨和期權、現貨和期權的配合,大家會不難發現,期權是一種五花八門,變化多端,可以自行tailor-made 的投資工具,方便各位優化自己的投資。
期權合約的英文是Option,中文翻譯非常準確。期,為有時間性;權,是有選擇的權利。換句話講,期權合約,就是帶有時間性的,可供選擇的權利合約。這種權利合約可供交易的精彩之處是,除了看升/Call,看跌/Put 之外,投資者還可以做Long(Long Call / Long Put),付出期權金,買進某個權利合約,也可以做Short(Short Call / Short Put),收取期權金,賣出某個權利合約。Long & Short 有各種名稱和講法,Long & Short基本上可歸納為四種走勢策略,Long & Short 也有各自的風險所在。所有這些基本概念,都已列明在期權循環圖,以簡單化的圖解方式解釋。希望大家反覆閱讀上文,再與該圖對照,靜心想一想,其基本道理並非難明。若大家已領略到多少基本知識,以下我們再用大家熟悉的衍生工具比較,讓大家進一步了解期權的運作。
與股票相比:股票是無時間性,獲利的機會大多是低買高賣以及賺取股息等等。期權是有時間性的,可以做Long,支付期權金,低買高賣。也可以做Short,高賣低買(平倉*1)。若能將股票與期權相配合,則勝算高許多!
與權證相比:權證其實是期權的衍生,但只是Long Call 和Long Put的衍生,所以講法是Call 輪和Put 輪。其實是發行商將期貨和股票的Long Call 和Long Put 期權進行變種,加入槓桿比例,街貨量*2等特別的參考數據,再出售給眾多投資者,風險和回報,相信大家多少會有體會。期權也是有槓桿效應的,但沒有槓桿比例,槓桿效應是市場上期權金的反映。期權沒有街貨,由於期權是港交所的產品,原則上發行量是無上限的。
與銀行的股票掛鈎產品ELN 相比:掛鈎產品其實也是期權的衍生,不過,與權證相反,是Short Call 和Short Put 的衍生,大多數是Short Put。發行商Short Put 正股,收取期權金,然後變成利息支付給投資者,讓投資者享受高於銀行以及高於股息的利率,同時也有機會獲取股價升值。風險是掛鈎股票下跌至某一個價位,投資者要收取正股,或將所有利息收入平衡下跌股價,打和離場。
大家可見,其實期權的運用在香港早已大行其道,只是沒有用期權的名稱,最令專業投資者頭痛的Accumulator *3也正是期權。看懂了「期權循環圖」,你一定會對許多衍生工具有深層次的認識。
第二章 期權主要數據的分析與運用
2.1 期權主要數據的分析
本篇開始, 筆者首先要感謝好友Max Chan, 陳日豐先生(The Director of MediaWorld Co Ltd, web: http://www.mediaworld.com.hk)。筆者曾花了數年時間,請祕書用Excel 記錄期權的相關數據做分析,功夫之大不但令人認為不可思議,也令本人難以持續,直至在Max 的協助下,本人的工作環境才得以改善。
技術指標有時也稱為Row data,即橫向數據。這種數據有幾十種之多,常用的也有十來種,在香港有簡稱為「千層糕」。筆者當然會參考技術指標,但較少深入研究,因為所有的技術指標是沒有時間值的,對股票作用較大,因為股票是沒有時間值的。另外,學看技術指標並非困難,若人人按技術指標的方法操作,是否個個能賺錢?所以有說法是:技術指標是見光就死的指標,閣下要走在它前面。
因此,筆者看相關數據時,比較關注Raw data。所謂Raw,是指未經人為加工的指標,因為絕大多數的技術指標(Row data)都是經過特定統計加工,甚至可以自我再加工,如RSI,可以自定時段,某些技術指標也可以自定百分比。筆者較關注的是未經加工過的指標,如陰陽線、成交量、未平倉合約等等,這些未經加工的數據,對分析期權較有幫助。
舉例來說,未平倉合約,也就是所謂的盤路分析,該數據對該月的走勢頗有指導意義。分析未平倉合約也要看該行使價位的成交是否相配,方可作出中肯的判斷。但未平倉合約可變性甚強,今天的最大倉位很可能在一周後被其他倉位取代,所以我們不得不根據倉位的變化調整策略。
分析未平倉合約時,最好還是分析有效區域,因為在香港衍生工具盛行,與期權相關的權證/ 牛熊證,ELI/ELN 要做對沖時有機會在場內做,所以有時見極為價外的行使價成交十分大,但這些成交對分析該月的趨勢意義並不明顯。未平倉合約是期權買賣的一個大課題,筆者有些即市的分析文章,大家可以參考。
未平倉合約(Open Interest/OI)是期權的核心數據,原則上是在比較的狀態下方為有效,比如說未平倉合約(Open Interest/OI)的倉位之大小,若上兩個月的大倉是5K(編按:K 者,千也),該月6K 以上為大,但若上兩個月的大倉是8K,該月6K 就是小。見下頁圖1(OI-HSI-CP-20090604),2009 年6 月4 日,當時恆指期權Call 的未平倉合約分布在16000、17200、20000,但都不過3 千張,比上兩個月的大位都有過5 千張的時刻,相對為小。這可能還是月初,盤路尚未成熟,意義不明顯。但Put 的未平倉合約較為明顯,14400 已有5 千以上,15800 也有近3 千。以此時此刻看,6 月若是跌市,第一站應該不會跌穿15800。
見圖2(OI-HHI-CP-20090604),2009 年6 月4 日,當時國指(恆生中國企業指數)期權Call 和Put 的未平倉合約的大位明確在11600 和9000,兩個位都有6 千多張,遠比上兩個月多,有意義,說明了該月國企指數短期的波幅範圍。
筆者採用這兩張OI 圖,意在呼籲大家留意,目前對港股的指導意義是國指更勝恆指,不論從成交、倉位等等都日趨明顯。
波幅(Volatility),有分日波幅、周波幅、月波幅,這些也是未經加工的數據,要獲取也十分容易,許多網站都免費提供,本書就不提供了。操作期權參考這些波幅數據頗有價值,因為期權的利潤就是來自波幅,有經驗的期權操作人一定會根據波幅制定自己的策略。這是一個自我培養的過程,只有累積經驗,別無他法。波幅相關的文章在本書引伸波幅的運用裡也有不少篇幅,可以參考。
引伸波幅(Implied Volatility/IV):引伸波幅不同波幅,波幅是市場出現升跌而產生的數據,引伸波幅是期權定價模式中產生的數據,對後市頗有指導意義,提示後市可能出現的波幅。我們可以運用引伸波幅的變化,動態制定自己的期權策略。引伸波幅一般都是以等價(ATM)期權為參考數據,價外期權的引伸一般都會高於等價,Put 一般都比Call 高,所以有IV-Smiling 的說法見圖3(IV-Smiling) 和圖4(ATM-17400-IVDelta),而價外和價內期權則十分簡單,以等價計,分Call/Put,見圖5(ATM-17400)。
目前許多報價系統都有提供即時的引伸波幅數據,十分方便。簡單記住其原理就是引伸波幅高,期權金看漲;引伸低,期權金看縮。但引伸波幅沒有絕對的高低數值,要與近期相比,這樣做分析較有把握。大家可以看看IV 圖,從圖的編號,可見採圖的日期,各位可見引伸波幅從低至30 以下的日子到100 以上日子。在一般情況下,市升,Call 漲Put 縮;市跌,Call 縮Put 漲。若引伸波幅從高位一天之內降至低位,可以導致Call 和Put 的期權金同時下降(見下頁圖6:IV 急降令C-P 期權金同時收縮),可見引伸波幅對期權金影響之巨大。我們學期權,一定要對引伸波幅有警惕。
時間值(Time Value):比較容易掌握,因為期權金的主要組成部分就是時間值和內在值,而散戶絕大多數都只是買賣期權的時間值。Call和Put 一樣,凡是價外的期權都是只有時間值,若要計算價內期權的時間值和內在值也很簡單。時間值是一個從有成交開始就會有不斷衰減的數值,一般來說,在月中以前,即月期權時間值的消耗大約20 ~ 30%(見圖7:時間值大約衰減周期圖)。即月期權的時間值進入月中後下滑的速度十分快,到結算日所剩無幾,等價期權也只會有幾十點。本人稱之為是30/50 月尾Long 的期待值。
本人提倡動態定策略,就是要在波幅的運動中利用時間值的因素做期權,若能把握有利的時間值,又運用了適當的引伸波幅,基本上是勝算在握。
第四章 期權看市Short + Long
4.1 Short 和Long 的運用
對本人來說,期權的主體結構是以Short 為主導,也就是以Short 倉獲取每月的基本利潤,以Long 倉獲取額外利潤。在Short 倉內當然也會有Long,是為Short 而Long。在Long 倉只有Long,是為Long 而Long。但在兩個倉中,有時Long 的角色可以互換。在制定自己每月的策略時,Short 和Long 的配合,可以造成各種組合,但筆者的觀點如自序中所講,策略應該在波幅的運動中制定,也就是所謂動態制定策略。我們沒有必要長期持倉,從月頭持至月尾,即使是單邊市也沒有這個必要。筆者認為這種方法應該比較適合香港股市的波動規律。
相比做Short,Long 比較難掌握,但變化萬千,有各種功能,是期權玩家的聖地。筆者常強調Short 和Long 的進攻型和保護型,現解析如下。
Long 的進攻型就是所謂要「Long 到位」。比如對月內的趨勢有看法,認為會快速向上升1000 點,大可Long 千點左右的價外Call。若大市真的如分析快速上升,即使不到千點,還未到Long 的Call 位,Long Call 利潤已是令人滿意。若升到位時,Long Call 回報定以倍計算。問題是若升勢緩慢,或上升乏力,期權金的損耗會很快,由於開倉時支付的多,損失也多。
在對大市的觀點一致的情況下,保護型的Long 就是先Long 2000 點的價外Call,期權金應該十分便宜,然後等待大市上升至1000 點時,Short Call 輕微價外,收取豐厚的期權金。若大市升穿Short Call 的打和點,早已買好的2000 點價外Long Call,會做保護,做Short 的安全性頗高。若升勢緩慢,或上升乏力,期權金也會損耗,但由於是2000 點價外,開倉支付的期權金並不多,損失有限。
Short 的進攻型就是準備吃「半熟牛排」,是較為短線的策略,也是略有風險的行為,但風險的程度可以自行掌握,在選擇風險時還必須具備萬一要進行補救的各種條件。具體舉例,若你開Short 倉100 點期權金,有50 點利潤就平倉,這種遠價倉要進行補救時較容易掌握。若你開Short 倉收500 點期權金,有250 點利潤就平倉,這種近價倉要進行補救時較難控制。
保護型的Short 也可稱保守型,是略為長線的策略,可以準備持至到期日,但風險程度一定要儘可能低。所謂低,就是要見月波幅明顯出現後,在看「升有限」時做Call,在看「跌有限」時做Put,當然都必須是做價外期權,比如說收取50 點的期權金,這就是安全性頗高保守型。當然,若時間正處月底,不能做即月Short(請留意,做Short 倉舉例的數值完全是為了方便計算,沒有指導意義)。
以上Short 和Long 的方法都是要動態做,也就是分開時段開倉。初學者及保守者,最好不要採用進攻型,要累積了一些經驗後方可運用進攻型。筆者做Short 的心得,可以用筆者的偶像級人物,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講過的一種簡單概念:2×2 = 5-1。這個公式運用在期權Short倉十分貼切。也就是說,當我們開Short 倉時,不能立即期待方向正確,應該準備承受自己可能未在最佳時機進場,而帶來的反方向波幅壓力,也就是說,你要忍受5 的階段,等待波幅方向對你有利時,你的倉位就會恢復到5-1。
科斯托蘭尼的書較少,臨終之作《一個投機者的告白》是筆者每年必讀一次的書。他的經驗十分值得散戶借鑒,因為他是只有在沒有錢的情況下,才替別人操作,一旦有錢,一定是做自己的倉。所以,他的經驗是操作自己的錢總結出來的,值得散戶學習。他還認為優秀的投資顧問應該破產過兩次,這是見仁見智,但他自己正是這樣。
第五章 半熟牛排和30~50
5.3 月尾Long 期權利潤可以驚人
本篇的精彩之處是做月尾Long,Call 和Put 都有巨大利潤。2008 年11 月27 日是Put Day,28 日是Call Day。那兩天電話不停,Cal、Put 都問,特別是28 日大升,見盤路成交飛漲,本人電話只講一個字「跟」。有趣的是也有朋友27 日選做Long Put,由於有30 ~ 50 的原則,所以建議選擇最低的行使價9000。決定落場時,期權金已過50,覺得不能再等,以市價57 點進場,約到157 點離場,獲利也滿意。
2008 年11 月10 日的這一周的波幅不知是否是「百年一遇」,我們不單見VIX 最高升達81.65,創歷史新高,香港等價期權的引伸波幅也達150% 左右。在如此巨浪波幅中,若能抓住方向,運用期權Long 以小博大的方法,利潤可以十分驚人!該周不但是Put,Call 也有同樣的機會。該月27 日,(見圖1:20081027Put),即月期權9000Put,最低見12 點,最高見240 點,有20 倍的利潤空間。該月28 日,(見圖2:20081028Call),即月期權13200Call,最低見12 點,最高見265 點,有22 倍的利潤空間。不但波幅驚人,成交也可能是「百年一遇」,見圖2,該月期權12600Call,當天成交近7500 張,實為罕見。
該月底的升幅,實在有些強攻之勢,把結算價做好。若以「陰謀論」來說,該月初,該月期權的最低行使價,是14000,直至該月8 日才開出14000 以下的行使價,這是否是大戶以及有關人士對此位已有共識?為何不是該月開市就開出低位行使價?因此,估計10 月的結算在14000 以上不足為奇。可見做分析也可用玄術。
該月的大反彈是在各國減息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減息對房地產固
然有刺激作用,但對股市則要細心觀察。若認同我們是處於衰退的年代,減息充其量只能減輕企業的負擔,但不能給企業帶來利潤。能給企業帶來利潤的是需求,其次是成本下降,政府減稅等等。企業利潤能不斷提升,股價自然上漲,市場當然熱鬧。觀察附近幾個市場,與我們關聯較大的國內上證指數最可以說明對減息的反應,雖然只是每天微跌幾十點,但成交只有兩百多億,是昔日輝煌時期的十分之一。這種現象正說明投資者對企業盈利前景的擔憂,看來A 股會被慢慢地被陰乾至市場有共識的1500 點。
港股處於低位中的高位, 三天反彈已3653 點(14329-10676),此次反彈可能要再借力方可持續。若借北風之力,中央的救市招數估計也只是維持股市目前的水準,各項措施的直接刺激十分有限,而且要用長時間體現。
再看外圍,之後的一周是「Obama 周」,傳統上新總統上任,股市都是高開歡迎。但Obama 是「社會主義」思想者,對外以和為貴,對內將用保護主義。其經濟政策可能對美國的大企業不利,會不會導致DJIA( 道瓊工業指數) 難升,S&P( 標準普爾指數) 易跌?我們做港股有什麼機會,各位不妨閒時想一想。
11 月的起步策略在10 月底的M 堂已述,基本就是Long Call 加Short Put 博反彈,但在15000 前要反手。懂得利用期貨配合勝算略高,但技巧要求更高。在如此之大環境下,只能抓反彈,但不能看好!之後的一周港交所再次提高恆指期貨保證金至HKD178,650.00/ 每手,也是在本人記憶中的高位,說明波幅和風險還在增加。該月的期權盤路,在14000 Put 早有重兵,該位在9 月24 日大手3600 張成交,一口價160,IV 51。此行使價已成為該月的最大倉位。在10 月分的升跌中,未平倉合約並未變動,此行使價在10 月27 日最高曾達3380 點。有如此能耐的市場人士,筆者估計11 月的結算低於14000 以下機會頗高。波幅大,引伸高,用Long 做短線較為可取。至於用Short,應該採用目前去槓桿化的共識,減少張數,控制注碼,因為高引伸,非常價外也可有不錯的利潤。該周五在12000 Put 有1330 張成交,估計經此波反彈後,若回調,將回落至12000 點以下。
第一章 期權循環圖
1.1 看圖之前的介紹
期權金融產品始於美國,場內買賣則始於1982 年。香港的期權買賣是在1993 年開始,而那斯達克也是2006 年才大力推廣場內期權。相對股票和期貨,期權是一個較新,技術含量較高,講究策略的投資工具,在香港開始廣泛被大眾注意。港交所的統計顯示,2006 年股票期權成交量的升幅達130%,是各種投資工具中升幅最大的。資料還顯示本地散戶的參與比例有明顯增加的趨勢,這說明期權產品對廣大散戶投資者的吸引力不斷提升。以美國為例,在環球股票基金的整體收入中,期權利潤占有比例大於股息,這也說明了...
推薦序
黃愛玲
(香港交易所環球市場科衍生產品交易 高級副總裁)
轉瞬間己認識杜先生/Freeman兩年。感謝Eugene在2012年時介紹Freeman 給我認識。我發覺每次跟Freeman 討論期權時,他總是懷著十分興奮的心情。有時候是關於教學,有時候是關於他在報紙的文章,要我給點意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在Freeman 身上學到的是虛心學習,不斷求進的精神。我十分欣賞Freeman 對期權的熱誠和堅持,所以當Freeman 邀請我為他的《期權Long & Short》第五版寫序時,我便一口答應了。至於刊登我們一起在講座中拍下的照片,很對不起,還是不好了。我還是喜歡現在的自由,最少在放下工作時,我可以去吃街頭小吃而不被人認出來!我很支持個人經營者/proprietor,企業家也是從proprietorship開始白手興家。街頭小吃店主是proprietor,計程車司機也是,所以我在SARS爆發期間每天乘計程車上班。在美國有不少從事期權投資的proprietors,希望能有多些像Freeman 這般有熱誠的教師,那香港的期權成交便會更加活躍。
在香港金融界工作了差不多二十年,當中超過十年從事對沖基金。最多人問我的兩個問題是:一,什麼是對沖基金,跟普通基金有什麼分別?二,對沖基金是否比較容易賺錢?
你知道為什麼對沖基金在近十年比較多人提及嗎?請查看S&P(美國標準普爾指數)1960至今的圖表。由1975年至2000之間是25年的升市,沒有大需要進行對沖。因此long only fund(長倉基金)大行其道,還五花八門,由country fund(國家基金)到 sector fund(行業基金)應有盡有。到了2000年開始,股市上下波動,整體橫行,所以需要買上買落以捕捉升市及跌市。
最普遍的對沖基金就是利用不同的策略,在上落市或在同一行業領域裡找出強股去Long 和弱股去Short。長短一起做dollar/currency neutral(美元中性/貨幣中性),可免除systematic risk(系統性風險)而獲得alpha(絕對回報)(科技發達,請讀者自行上網查看什麼是systematic risk和alpha的詳細資料)。
對沖基金是否比較容易賺錢?那要看對沖基金經理的功力。簡單來說,兩個士兵在戰場打仗,一個只有刀,一個有刀有槍又有手榴彈,哪個會贏?一般來說當然是後者,但如果士兵不懂怎樣用手榴彈,瞬間自己炸死自己,死得更快。而一個成功的對沖基金經理,是可以得心應手地運用刀、槍及手榴彈,能夠適當時候運用適當的武器。而大部分成功的對沖基金經理也可以活用期權。在大升時Long Call 運用槓桿以小博大;在大市橫行,牛皮市來之前賣期權賺取期權金。期權有趣之處,就是無論在升市、跌市或悶市也能賺錢,關鍵是你有否看準股市怎麼走而先定下適合的期權策略。
指數期權用於買賣大市方向,股票期權用於買賣股票升跌。香港交易所剛宣布新添3 支股票期權,在本書面世時應該有77支股票期權可供投資者選擇。詳情請參考香港交易所股票期權網頁www.hkex.com.hk/stockoptions。網頁內有期權計算機及多種工具及教育短片,適合不同程度的投資者。此外讀者亦可在App Store 或Google Play 以關鍵字「HKEx」搜尋及下載HKEx 股票期權流動應用程式(支援繁、簡中文及英語)。內地即將推出期權買賣,希望我們的股票期權網頁及股票期權流動應用程式對國內投資者具有參考作用。
交易期權需要學問、經驗和功力,不像炒股票般可以下指導棋。所以成功的期權投資者,的確可以從買賣期權中獲得定期收入。投資者可以運用期權策略Covered Call(持有股票之同時賣出價外股票期權Call)。賣出股票期權可帶來期權金。而因投資者同時持有等同股票期權如被行使時可換取的股票數量,所以風險便得到保護。即使股票期權在結算日或之前因股票價格升幅超越行使價而被行使,最大的風險也只限於放棄行使價以上的利潤。相反在股價升幅有限,不升或下跌的情況下,投資者便可以安全地收取期權金。結構和市場上的一些ELN(Equity-Linked Note/ 資產掛鈎票據)相似,很多銀行高息投資產品背後也是由期權所組成。
本書由淺入深及富趣味性,和市場一般期權書籍比較,有較多實踐的篇幅。各位讀者閱畢本書是成功的第一步,不過還需要不斷練習,不斷反省。這裡也要幫投資者教育中心(IEC)提醒大家,量力而為,注意投資風險。多學習,多了解,理財便有方。
蘇子璋
(香港財經出版社 社長、香港移動財經有限公司 行政總裁)
與Freeman結緣始於2004年,其時我在HKMA 教授金融投資課程。當時Freeman 可說是中年轉行,由成功的國際成衣貿易商人,轉行到金融業。短短幾年成功轉型,的確是一個感人的勵志故事。核心力量就是Passion。Passion 代表一種生活態度,對工作的熱忱,追尋知識鍥而不捨的精神,以及不斷反覆的驗證。Freeman 自成一格的期權循環理論就是由這種力量推動,使他過去幾年孜孜不倦地建立起一套極實用的期權操作理論。
香港時下不少「財經名嘴」,又名「財經演員」,在媒體上雄才偉略,教人「買邊隻」、「賣邊隻」,或怎樣投資,可惜大多都經不起市場考驗。如果能看到他們私人的Portfolio,一定會令人很驚訝。能在金融市場賺錢,必要經過四個程序︰
一、吸收有效資訊(Information)
二、到位的分析(Analysis)
三、理性的預測和決策(Decision)
四、配合個人條件的交易(Transaction)
I-A-D-T是也。四項之中,第四個環節──交易,是決定性的。如果沒有成績良好的交易,怎樣驗證其分析和預測的優越?香港散戶,即普羅大眾的投資文化水準,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甚不匹配,
投資教育實在非常落後。小投資者在市場蒙受損失後往往陣腳大亂,難怪在媒體上嘩眾取寵或一味故弄玄虛,使用旁門左道的「投資課程」春風吹又生。
猶幸市場還有一些有實戰經驗,又有passion 的投資教育工作者,和我們香港財經出版社一樣,正是以普及投資教育為己任。當然,投資或任何商業活動都有贏取利潤的目的。但,如果賺錢不是唯一目的,還有passion 去指點投資者的迷津,那不是更有意義嗎?期權的普及教育困難,除了因為個中理論複雜深奧外,坊間也缺少針對散戶的普及教材。本地出版的期權書有些甚至還在用馬克為例子,真是匪夷所思。Freeman的期權循環概念深入淺出的帶領散戶用簡單的方法,通過實踐,把理論、計價和策略融會貫通。讀者饒有趣味地理解期權之餘,又能賺錢,豈不快哉?
黃愛玲
(香港交易所環球市場科衍生產品交易 高級副總裁)
轉瞬間己認識杜先生/Freeman兩年。感謝Eugene在2012年時介紹Freeman 給我認識。我發覺每次跟Freeman 討論期權時,他總是懷著十分興奮的心情。有時候是關於教學,有時候是關於他在報紙的文章,要我給點意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在Freeman 身上學到的是虛心學習,不斷求進的精神。我十分欣賞Freeman 對期權的熱誠和堅持,所以當Freeman 邀請我為他的《期權Long & Short》第五版寫序時,我便一口答應了。至於刊登我們一起在講座中拍下的照片,很對不起,還是不好了。我還是喜...
作者序
《期權 Long & Short》能在臺灣出版,這一直是我的心願!
話說2005年在香港的SARS 期間,低潮之時,有機會認識了一位美國籍的臺灣蔡姓老朋友(年紀老已仙遊),他當時需要經常進入內地講授企業管理課,路經香港,我總是捉機會與他交流。當本人有想法籌辦香港期權教室並將計劃細節向他請教時,他不單認同而且給予極大的鼓勵。十年前香港可以做股票期權的股票不多,但都是好股票。他是一位成長在臺灣十大建設時期的人,對股市頗具經驗,當時給我的意見是:「好的股票是有升有跌,不好的股票是不升不跌,好的股票還可以做期權,一定可為!」這是智者的言語,引導本人中年尋找自我。在往後的交流中這位臺灣長者還有許多精彩的片段,對我的啟發良多,所以筆者一直努力令《期權 Long & Short》能在臺灣出版,以謝老蔡。
2009年《期權 Long & Short》第一版在香港發行,至今是第六版,總發行量在香港達一萬本,當然其中不乏海外及大陸的讀者,因此筆者曾組織聖誕期權班,招呼海外返港度假的學員,當然也有去內地開期權班,滿足讀者的需要(見讀者園地),若臺灣讀者反應正面,筆者也樂意赴臺。其實不單是此書的讀者,甚至是在港開戶操作期權的客戶都有來自臺灣。
雖然中港臺三地都有股市,而且沒有時差,但差異甚大,我們不能一概而論。《期權 Long & Short》的各種策略可以在香港股市操作,但未必能在臺灣股市普遍運用,在大陸股市更是行不通。2014年8月,香港交易所與臺灣業界交流,在下獲邀赴臺講期權,講了6場,包括永豐、日盛、
元大、群益、國票和凱基,但臺灣同行對筆者的講解都不是十分理解。會後交流發現,關鍵的是兩地的文字及口語不同,結算方法不同,開戶結構也不同。所以返港後筆者寫了篇文章發表在香港《信報》,題為 〈做期權還是香港好〉,這可能就是英國人留給香港的一些特別之處吧。
講到英國人也就講幾句英文。筆者認為期權的Long 和Short 翻譯成長與短並沒有翻出英文的味道,因為中文很少將長與短當動詞用,期權的Long、Short and Call、Put 用中文表達時會有韻味不足的感覺。更重要的是金融衍生品大多都是用Long & Short,不像固定資產通常用買(buy)和賣(sell)。筆者也想不出好的主意,所以此書以及堂上授課都是用英文 Long Call,Short Call,Long Put,Short Put 表達四大策略。
雖然港臺兩地有差異,但金融投資普及化,大中華區域化,產品專業化,這都是我們未來的路。所以書中提及的思維方法,操作心態,十分適合各地的散戶參考。筆者鼓吹的是通過操作期權達到財務自由,也就是要令手頭的現金或股票能不斷產生正現金流,過簡單但卻是屬於自己的生活。所以寫作的目標讀者是中年男士(在香港期權教室上課的學員大多數也是中年男士),因為男士到中年的情緒十分穩定,不會狂喜大悲,會比較細心,在投資市場適合運用衍生工具。若操作期權能做到財務自由、時間充裕,個人就會積極地尋找真正的自我,漸離營營役役,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說不定在人生的下半場可以交出更靚麗的業績。
論及年齡,我們必須意識到:投資理財可能是我們現代大多數人都要涉及的範疇,說不定貫穿一生。書上所學:投資涉及風險,所以要與年齡掛鉤。這是非常理性的結論,但這是不是絕對的守則呢?執筆寫序之時,期權教室來了一位80「侯」學員,請留意,不是80後,是一位年齡滿80,姓侯的老先生(筆者為他的書簽名時,他剛好80週歲),他是期權教室開辦至今年紀最大的學員。許多人都會問,他行嗎?(香港語:掂唔掂㗎),但從上課、開戶到操作,筆者可以說:完全可行!(香港語:好掂)香港是個沒有退休制度的地區,人口老化也日漸嚴重,但若有多少資金或股票,懂得運用期權,穩定地獲取「退休期權金」,過一個頗為體面的退休生活,不難。
筆者寫期權書和在期權教室講期權有兩個要點:一個是要將不是升就是跌的兩種方向分成四種,也就是根據期權的四大策略定方向,「期權循環圖」已有具體說明。另一個是要將指數期權(Futures Option)和股票期權(Stock Option)嚴格分家,因為除了結算方法不同,對沖的形式也不同,面對市況波動,心態更是不同,所以要有不同的期權策略。另外就是要人性化,本人非常強調人不同策略不同,期權是大千世界,無所不能,只視閣下能不能,但若閣下能找到某種適合自己的策略,足矣!《期權 Long & Short》是筆者的第一本期權書,術語與原理儘量從簡,因為上網可以獲取大量免費資訊。但筆者有不少篇幅是在操作心態上的描述及對一些金融海嘯期的個案策略具體化,令此書更具可讀性,讓讀者有親臨沙場的感覺。另外還有三本進階篇,《期權心理》、《股票期權》、《指數期權》,若有看官讀完第一本後意猶未盡,應該繼續。當然,臺灣版又要麻煩城邦印書館了。
《期權 Long & Short》能在臺灣出版,這一直是我的心願!
話說2005年在香港的SARS 期間,低潮之時,有機會認識了一位美國籍的臺灣蔡姓老朋友(年紀老已仙遊),他當時需要經常進入內地講授企業管理課,路經香港,我總是捉機會與他交流。當本人有想法籌辦香港期權教室並將計劃細節向他請教時,他不單認同而且給予極大的鼓勵。十年前香港可以做股票期權的股票不多,但都是好股票。他是一位成長在臺灣十大建設時期的人,對股市頗具經驗,當時給我的意見是:「好的股票是有升有跌,不好的股票是不升不跌,好的股票還可以做期權,一定可為!」...
目錄
自序
推薦序
章一 期權循環圖
1.1 看圖之前的介紹
1.2 期權循環圖之運用
1.3 期權策略動態制定
1.4 動態定策略的進攻型和防禦型
1.5 期權的基本對沖功能
1.6 動態定策略的基本救倉方法
1.7 期權循環圖──跌有限
章二 期權主要數據的分析與運用
2.1 期權主要數據的分析
2.2 Delta 的運用
2.3 Row data and Raw data
2.4 時間值的運用
2.5 聖誕月不跌就是Rally
2.6 身處低位 回想高位
2.7 從A 股成交量看對港股的影響
2.8 不要讓颱風刮走升市
2.9 財策運用造波幅 期權策略定輸贏
2.10 奇怪的10 月期權
2.11 學做期權操作,要有鷹的能耐
章三 引伸波幅的運用
3.1 引伸波幅的應用
3.2 波幅中取利,望十全十美,做八全九美
3.3 從等價期權的引伸波幅動態定策略
3.4 VIX 和IV
3.5 看VIX 和IV 定期權策略
3.6 懂得運用引伸波幅 才算炒得Smart!
3.7 波幅大Long 期權可能勝期指
章四 期權看市Short + Long
4.1 Short 和Long 的運用
4.2 Short 是投資Long 是投機
4.3 Short 是戰略Long 是戰術
4.4 人民幣上 美債下 再看期權成交
4.5 期權Short Put + Long Call
4.6 期權知識靠學習 期權經驗靠累積
4.7 貝爾斯登序幕 雷曼兄弟閉幕?
4.8 期權的靈活性
4.9 8 月奧運 期權還看8 月8
4.10 先看大環境 再看小環境 最後定策略
4.11 懂用期權策略 熊二一樣精彩
4.12 期權Short 倉 上半年贏盡
4.13 買賣期權 策略先行
4.14 從市場消息和相關數據中找做期權的機會
4.15 香港期權 散戶樂園
4.16 2007 年8 月17 日的回想
4.17 10 月中字股大放異彩後的思考
4.18 價差策略動態做
章五 半熟牛排和30~50
5.1 半熟牛排和30~50
5.2 精彩的8 月期權
5.3 月尾Long 期權利潤可以驚人
5.4 30 ~ 50 月尾Long
5.5 善用波幅吃「半熟牛排」
章六 指數期權和股票期權
6.1 股票期權與指數期權
6.2 Long 股和Short 股
6.3 Long 股票期權 搶摘5 月花
6.4 期權策略佳 滙控供股贏
6.5 熊市獲利還看期權策略
6.6 曾被尊崇今揶揄
6.7 浪起潮落看PE 做期權
章七 心理花絮
7.1 勝兵 敗兵 驕兵
7.2 香港有股票嗎?
7.3 在香港要做保守的投機者
7.4 醫師要有醫德,理財也要有取財之德
7.5 經風雨見世面:2007.08.17 和2008.09.18
7.6 《貨幣戰爭》的風波
7.7 回歸十年 笑談風雨 再看中產
7.8 方形與角形
7.9 心情對賺錢很重要
7.10 Buy & Sell 和Buy & Hold
7.11 資金運作基本觀念
7.12 陰陽線與移動平均線
7.13 從三角形看買賣心態
7.14 老闆請人做買賣
7.15 夫婦炒股小故事
後記
期權循環圖
中國篇
讀者園地
自序
推薦序
章一 期權循環圖
1.1 看圖之前的介紹
1.2 期權循環圖之運用
1.3 期權策略動態制定
1.4 動態定策略的進攻型和防禦型
1.5 期權的基本對沖功能
1.6 動態定策略的基本救倉方法
1.7 期權循環圖──跌有限
章二 期權主要數據的分析與運用
2.1 期權主要數據的分析
2.2 Delta 的運用
2.3 Row data and Raw data
2.4 時間值的運用
2.5 聖誕月不跌就是Rally
2.6 身處低位 回想高位
2.7 從A 股成交量看對港股的影響
2.8 不要讓颱風刮走升市
2.9 財策運用造波幅 期權策略定輸贏
2.10 奇怪的10 月期權
2.11 學...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