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總統制,是有別於總統制、內閣制的第三種憲政體制類型,其行政權的雙元性與權力安排的混合性特徵,使這個體制的施行更加複雜,因而具有高度的研究價值。
1997年,台灣成為新興半總統制;2000年,台灣首次出現政黨輪替,新執政者因為國會席次未過半,社會上開始出現「共治」的呼聲,繼而「少數政府」所激引的政治紛擾,更使得共治議題與半總統制運作,成為學界與實務界最熱烈討論的議題。
半總統制與共治類型,對於台灣當前或日後的政治情勢變化,都具有相當高的指標意義,也是政治學界關注的研究重心。著者特別提出以新興半總統制國家為師、重新思考共治與半總統制有哪些連結的觀點,並且論及共治與民主之間的關係,同時呼籲回歸本土關懷的視角。全書特別揭舉世界多國半總統制的經驗,有相當精深的學術論述。
作者簡介:
張俊豪
現職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學歷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博士
研究
憲政理論
半總統制國家憲政變遷
研究方法
地方自治與社區研究
作者序
序
台灣於西元2000年發生政黨輪替,當時,由於執政的民進黨政府未能在國會擁有過半席次,造成各界呼籲總統應任命國民黨籍人士出任閣揆,也就是選擇「共治」(cohabitation)的聲浪始終不絕於耳。在那八年,「少數政府」曾帶來的各項政治紛擾,不但加深了學界與實務界對共治的期待,也因為共治終究未能出現,使得這個半總統制(semi-presidentialism)的重要類型更被蒙上一層神秘面紗。每當總統大選將屆,候選人總無法避免被問到:「如果國會沒辦法過半要如何組閣?」而「尊重國會來任命行政院院長」的制式回應,造成共治好似成為總統通過憲法考試的標準答案。
事實上,有關共治議題之興起,主要原因也和法國這個典型的半總統制國家曾有過三次共治經驗有關。1970年,在杜瓦傑(Maurice Duverger)以法國第五共和憲法為藍本,正式提出半總統制這個概念後,討論「法國半總統制」就如同談到「英國內閣制」、「美國總統制」一樣,很合理地被關心半總統制者視為「樣版」;而法國第五共和時期的總統只要遇到國會多數陣營與己不一致時,便會依照國會生態來任命總理,自然也就成為一個「理應」效法之對象。然而,當我們認為台、法的比較乃理所當然時,更真實的情況是,法國憲政研究者不但少提半總統制這個概念,法國國內對於三次的共治經驗似也不存在太多正面想法。如果說法國自2002年後已經不再發生共治,並且,法國總統在憲政運作上的優勢地位也未曾因為共治而消散,那麼,我們對於「半總統制應有共治」的想像,是不是也該有所轉變?
把焦點轉向,是重新理解及評估台灣半總統制走向的重要一步。台灣在1997年加入半總統制陣營,至今不過十餘年時間,其實,和台灣類似的新興半總統制國家,在學術研究上也應和法國或老牌半總統制國家同具價值。在這些1990年代成為半總統制的新興民主國之中,也有一個真實的情況是,共治非但不是府會分立下的必然,甚至,類似台灣的「少數政府」類型還經常是多數國家的選擇。大抵來說,新興半總統制國家會出現共治的一項重要原因,在於憲法上存在總統不能單獨任命總理之規定,此正好是許多關注台灣憲政改革者同樣呼籲的「立法院應有閣揆任命同意權」,不過,在制度規範下,政治行動者接受共治結果,是不是就代表半總統制「向上提升」?事實上,在此些國家,我們將看到迥異樣貌,諸如:總統想方設法取得權力、國會力保總理對其忠誠,或者,政黨聯盟在其中的合縱連橫等,都是伴隨共治運作的常態。所以,對於共治的理解,除在於它會不會出現,我們更應注意到,總統、閣揆與國會如何尊憲、守憲,也是這個類型能不能與民主品質良窳劃上等號的重點。
所以,以新興半總統制國家為師,重新思考共治與半總統制的連結,以及共治與民主的關係,將是回歸本土關懷的重要視角。本書以新興半總統制國家的共治經驗為題,挑選1990年之後進入半總統制的國家:保加利亞、立陶宛、蒙古、尼日共和國、波蘭、斯洛維尼亞、聖多美普林西比、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喬治亞等十國,作為與共治類型對話之來源。為了更明確介紹共治在理論面以及實務面的相關性,本書在作法上將不採國別史敘述,而是先由半總統制的理論探討剖析共治與其他類型之差異,並由此提出蘊含的解釋變項;繼之,本書綜合憲政應然與實然,將共治這個類型「再分類」,從中回答共治如何在多面向上影響半總統制的穩定度;最後,本書則透過「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觀點,藉由新興民主國家的資料分析,呈現共治經由再類型化之後如何展現多元運作路徑,以呼應新興半總統制國家的共治經驗,進而展示共治的「形」與「變」。
本書是科技部專書寫作計劃:「共治的運作機制與路徑多樣性(I)(II)」的研究成果,首先,作者必須感謝科技部的經費支持,使資料收集與出版業務能夠順利進行,而在兩年計劃執行期間,對於研究助理呂欣宜、高佩懃、吳佩真就本書資料整理及排版之協助,以及翰蘆出版社洪詩棠發行人在出版階段的支持,作者也要致上誠摯謝意。另外,本書主要內容來自於作者曾發表在「問題與研究」及「東吳政治學報」的三篇論文,作者由衷感謝這兩本權威學術期刊的授權,讓作者能夠將這些年的研究成果重新整理,藉由內容修正與資料增補,全面性地梳理半總統制研究心得。當然,本書得以順利完成,作者更應感謝學界師長:吳玉山教授、林繼文教授、王業立教授、廖達琪教授、徐正戎教授、蔡榮祥教授等人長期不吝給予的指導;而在寫作過程中,來自於東海大學政治系歐信宏教授、宋興洲主任、胡祖慶主任、傅恆德院長、沈有忠教授等人的勉勵,作者同樣深致謝忱。最後,作者一定要謝謝家人在學術研究道路上的長年陪伴,謹以此書獻給尊敬的父母親、兄長,以及珍愛的牽手和剛出生的寶貝女兒。
張峻豪
於台中
2015.12
序
台灣於西元2000年發生政黨輪替,當時,由於執政的民進黨政府未能在國會擁有過半席次,造成各界呼籲總統應任命國民黨籍人士出任閣揆,也就是選擇「共治」(cohabitation)的聲浪始終不絕於耳。在那八年,「少數政府」曾帶來的各項政治紛擾,不但加深了學界與實務界對共治的期待,也因為共治終究未能出現,使得這個半總統制(semi-presidentialism)的重要類型更被蒙上一層神秘面紗。每當總統大選將屆,候選人總無法避免被問到:「如果國會沒辦法過半要如何組閣?」而「尊重國會來任命行政院院長」的制式回應,造成共治好似成為總統通過憲...
目錄
第壹章 前言
第貳章 半總統制與共治
第一節 半總統制的意義
第二節 半總統制的解釋變項與運作類型產生
第三節 半總統制的運作類型檢驗
第參章 共治的再分類
第一節 共治的應然與實然
第二節 行政權內部互動與共治
第三節 共治類型與半總統制穩定度檢驗
第肆章 共治運作的路徑多樣性
第一節 從類型化到共治的再展開
第二節 路徑依賴與共治的時序展現
第三節 共治的運作路徑檢驗
第伍章 結論
參考書目
附錄 新興半總統制國家的共治資料表(1990~2015)
第壹章 前言
第貳章 半總統制與共治
第一節 半總統制的意義
第二節 半總統制的解釋變項與運作類型產生
第三節 半總統制的運作類型檢驗
第參章 共治的再分類
第一節 共治的應然與實然
第二節 行政權內部互動與共治
第三節 共治類型與半總統制穩定度檢驗
第肆章 共治運作的路徑多樣性
第一節 從類型化到共治的再展開
第二節 路徑依賴與共治的時序展現
第三節 共治的運作路徑檢驗
第伍章 結論
參考書目
附錄 新興半總統制國家的共治資料表(1990~201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