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精義》為「陳家春講學專集」系列之一;另外二冊為《古典文學名篇鑒賞》和《現代小說名篇評析》。內容均是作者多年在香港高校任教的學術積澱的結晶。
本書由「文學概論」「語法學概論」「寫作概論」三部份組成。「文學概論」於系統論述中理據充份,邏輯嚴密,且處處折射人文精神;「語法學概論」追蹤現代漢語語法的緣起及發展脈絡,從中也介紹語言學的一些新知;「寫作概論」扼要歸納其基礎知識,並從文章學的角度加以說明。將以上三論集為一冊,繁富而精煉,可謂一種新的做法。本書對大專生、寫作人提升文學創意與表達能力均有幫助;相信對中小學老師的語文教學也有所裨益。
作者簡介:
陳家春,號「海野」。1942年2月出生於福建泉州。1959年於家鄉完成中學學業,後考入廈門大學中文系,1963年以全優成績榮獲廈門大學頒授的優秀畢業獎項並留校任教。1979年定居香港。自1980年代中期至今30載從事教學工作,曾於香港理工大學及本港多間大專院校講授文學課程(專任/兼任),獲香港理工大學「1999年校長特設優秀員工傑出成就獎」;現為香港公開大學中文碩士課程主講嘉賓。任教理工大學期間,曾創辦並主編文學刊物《大學時代》;同期還曾創辦文學社團「香江學社」,主持會務並主編《文學村》雜誌。陳氏著有《海野文集》、《欲厭的透視──中國當代小說與性文化》、《心淵覓蹤──西方現代小說解讀》、《聽我說「伊」》;編著《青果文集》、《遊學攬勝》、《駝跡──香港新生代小說一瞥》、《香港學生佳作賞評》、《成語精解精用》、《中文語法入門》及與人合編《中文修辭入門》等。
推薦序
1.2.1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
1.2.1.1 文學和其他藝術類型比較
文學和其他藝術類型,有其相同之處,即形象地反映生活,具有情感特性。但,也有相異之處:
──造型藝術,如繪畫、雕塑等,是用一定物質材料(紙、木、石、泥、布等)通過色彩、明暗、線條來塑造藝術形象,直接作用於視覺。
──表演藝術,如音樂、舞蹈等。音樂是通過有組織的音(主要是樂音)所形成的藝術形象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的;而舞蹈則是通過人的姿態、動作來表現生活。它們直接作用於人的聽覺、視覺。
──綜合藝術,如電影、戲劇、電視作品等。是融合文學、音樂、繪畫、舞蹈等而產生的藝術,直接作用於人們的視覺、聽覺。
──語言藝術,如文學作品。則是以語言(文字)為物質材料來反映生活。
各類藝術形式彼此有一定聯繫。例如,音樂中唱詞是詩;舞蹈中的音響是音樂;文學中的插圖是繪畫;戲劇的台詞是文學。但,文學是專以語言構成,非直接作用於視、聽覺。
語言是聲音(文字)通過聯想同意義建立穩定聯繫的第二信號系統。
1.2.1.2 語言是文學的第一要素
何謂「文學是語言的藝術」?這裏有兩層含義。
其一,指文學是以語言為材料,為工具(媒介、手段)。作家須借言構思、創造文學形象,即作家「想」和「寫」均靠語言。
或謂:文學是把大千世界抽象為一種語言符號。離開語言,就無所謂文學。研究文學不能不研究它的存在形式,即物質媒介──文學語言。當然,在書面語言(文字)未建立前,人類也有口頭文學,但仍要以語言(聲音符號)為工具。
所謂「文學語言」和一般語言的意義不同。一般口頭表達的語言,僅作為交際工具,只要求達意;一般的書面語言(文章語言)也只要求準確、鮮明和生動。但文學語言,除上述要求、功能外,還有自身的功能。
日本文藝評論家濱田正秀的《文藝學概論》寫道:「語言不僅能指示外界事物,同時也能區別和指示各種精神現象。語言是精神的武器,同時也是精神的嚮導。它既是事物的替代符號,也是精神的替代符號,……。」
語言(文字)的單位是詞,詞是概念的符號;語言的聲音是第二信號系統,它可以儲存與喚起人的記憶表象;語言的組合方式是一種橫向線性序列結構,不同的組合方式決定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不同的思維方式、模式和觀念意識。文學即靠語言的不同組合才創造出一個藝術世界。
其二,語言不單是「工具」、「手段」,本身是作家一種創造,是一種美的創造。它既是文學賴以存在的形式,又是具獨立意義的美的內容。
美國作家約翰‧巴羅茲的《文藝的本質和形式》寫道:一顆寶石跟一塊普通石頭的區別並不在本質,而是在分子的排列──結晶的方式。木炭和金剛鑽在本質上是一樣的,但在外觀和效用上,它們的差別可有多遠啊!珍珠所含的成份,沒有一種是不能在最粗糙的蚌殼中找到的。
兩個人可以有同樣的思想,他們可以用差不多相同的語言來表現它們。但是,其中一個人的作品可能是真正的文學,而另一個人的作品卻是平凡陳腐的東西。
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寫道:枯藤,老樹、昏鴉……。孤立起來看,一個個詞,一句一句,那是普通石頭;而以結晶方式排列組合卻成了閃光寶石,組合疊印出一幅色調陰暗淒冷畫面,一種古老衰頹的圖像,表達出孤寂淒涼之情。
從客觀上看,文學的變革總要求文學語言相應變革,例如,五四白話文運動;從微觀上看,要表情達意,作家得錘煉語言,做到語不驚人死不休。
1.5.4 文學的功能
1.5.4.1 文學的多功能性
由於文學作品蘊藏着真、善、美的審美基因,而這些基因是多元的,非單一的。故對讀者的影響也是多元的,不是單一的,即影響也是多樣化的。
認識功能
文學作品蘊藏着「真」的審美因素。作家對生活某種真實的描繪,對社會、歷史某種必然的發現,可以幫人們認識時代、生活的現象和本質,把握生活發展的規律。
恩格斯認為法國作家巴爾扎克筆下的《人間喜劇》「彙集了法國社會的全部歷史,甚至在經濟細節方面(如革命以後的動產和不動產的重新分文配)所學到的東西,也要比從當時所有職業的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那裏學到的全部東西還要多」。
文學作品對特定時期生活情狀的認識作用,例如老舍作品對北京市民生活描寫和沈從文對湘西民風的描寫,屬於寫實。而一些並非寫實的作品,也同樣有認識作用,只是曲折的反映,如《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大鬧天宮所反映的是農民起義,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文學作品對社會關係的認識,例如司湯達的《紅與黑》,于連從奮鬥到毀滅,反映波旁王朝復辟時代法國社會的形象歷史。
文學作品對人們心靈世界的認識,有的時候僅僅是某種精神風貌、心理氛圍。
教育功能
由於文學作品包含「善」,作家們無形地對所描繪的人事實施道德裁判,對人生真理進行探索和追求,故給人以教育。
教育是包含廣泛意義的。有正面的,如英雄、正面人物、新思想、真情感;也有反面的,在批判舊事物中表現的道德力量和審美理想,如果戈里的《欽差大臣》。
認識作用和教育作用是不可分的。
陶冶淨化功能
陶冶淨化功能由來於文學有「美」的因素。
亞里斯多德在談到音樂功能時説過:「音樂應該學習……並不是為着一個目的,而是同時為着幾個目的。那就是:教育、淨化、精神享受,也就是緊張勞動後的安靜和休息」。文學可以作同樣的模擬。
文學所具有的美不是現實美,而是藝術美。
文學可激動人們的情感,愉悦人們的精神,淨化陶冶心靈。它以特有的藝術魅力征服人、吸引人,讓人投人到全新藝術世界去感受、體驗、想像、思考,使內心情感掀動,內心世界超越和昇華。
文學首先給以美的享受,得到精神調劑;其次培養最美的心,使性格健康、全面發展;第三使心靈起淨化作用,「淨化」是亞里斯多德提出的。
娛樂功能
文學的娛樂功能,就是文學活動使人們獲得快樂。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關雎》提出:「樂而不淫」。「樂」能「達情」,這是「樂」之於典禮的功能之一。即便我國的文學傳統歷來強調「文以載道」,魯迅仍然指出:「由純文學上言之,則以一切美術之本質,皆在使觀聽之人,為之興感怡悦。」
當然,不一定在所有文學體裁中都具備娛樂功能。但在適合的文學作品中,娛樂功能可起到渲染的效果。
回饋功能
回饋泛指發生的事物返回發出的起始點並發生影響。文學也是一種資訊載體。古人重視文藝的資訊回饋。《周易》寫道:「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子所説「興、觀、群、怨」的「觀」,即觀風俗之盛衰。
文學作品的這種回饋,來源有二:
a) 文學創作和文學思潮;
b) 讀者欣賞所帶來的。
1.6.1 文學和經濟的關係
文學的發展受經濟的制約和影響。
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分工對文學發展的影響
最初,文學和音樂、舞蹈連為一體,不構成獨立形態。隨着社會分工,文學才獨立出來,成為精神生產一部份,才有專門的文學藝術家。文學形式由單一走向多樣,從粗糙走向精細。
故社會分工是文學發展前提。
當然,分工也使文學脱離社會生產。正如魯迅所説:有閒才能創作。
生產力發展為文學提供的新條件
生產力發展為文學提供了發展途徑,特別是表現形式。
例如,西方敍事文學與技術、工具發展直接有關;印刷術、造紙術未發明及運用之前,敍事文學只能用口頭或敍事詩的形式出現;印刷術發明後,敍事文學才逐漸向散文化的小説發展。
電影、電視出現後,小説再現功能失色,向心靈挖掘發展。寫實繪畫向抽象派發展。
經濟和文學並非直接的關係
生產力低下時期,已有神話(童年時期產物)出現,如古希臘神話。印度落後,出現泰戈爾。19世紀下半葉,挪威生產落後,而文學創作卻豐盛;俄國落後,出現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托爾斯泰、契訶夫、陀斯妥耶夫斯基等。
中國先秦重要古籍《山海經》中展示中國神話如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相反,在科技時代已不可能產生。
物質生產發展和藝術生產發展不平衡。不是時時成比例。文學發展是自律和他律綜合作用的結果。
印度詩人、文學家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1913年以作品英譯詩集《吉檀迦利》(Gitanjali,別稱《頌歌集》)獲諾貝爾獎,著有小説、詩,如《飛鳥集》(Stray Birds,鄭振鐸譯)、《新月集》、《園丁集》,等等。他1924年曾來華,會梁啟超、胡適、徐志摩。
作為泛神論代表作的《吉檀迦利》,描寫了詩人對神的讚頌,對神到來的渴望,與神失之交臂的失望,以及與神合一的狂歡,寄予了詩人對無限世界的嚮往和沉思。
周仲諧把泰戈爾的《Stray Birds》翻譯為《漂鳥集》,請看詩中所寫:
……火箭啊,你對星星的侮蔑,將隨着你再回到大地。
……憑眼睛看玫瑰花的人,只能看在她的刺。
……上帝的大權力是寓於和風中,並不在暴風雨裏。
……根是地下的枝。枝是天上的根。
……我們愛這世界時,我們才生活在這世界裏。
……小花問道:太陽啊,我要怎樣對你歌唱與崇拜呢?太陽答道:用你純潔簡模的沉默。
……月亮把她的清光照耀整個天空,卻將斑點留給自己。
1.9.1 鑒賞在文學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家創造作品,作品產生後就完成了,這是天經地義的看法。
20世紀法國文評家瓦勒里認為,文學的「製造者和消費者是根本分離的兩種系統」。
黑格爾説:「……每件藝術作品也都是和觀眾中每一個人所進行的對話」。
以往,只注意文學的社會屬性,忽視審美屬性,只重視作品和作者,不重視鑒賞和讀者。其實,鑒賞活動相當重要。讀者並非簡單接受者,而是文學創作的積極參與者。不研究鑒賞活動,難以真正了解文學創作。
闡釋學
闡釋學又稱詮釋學、解釋學美學。其本意是解釋和闡述,也可理解為詮注解釋。
文學闡釋早已有之。古希臘對荷馬史詩進行分析,教會闡釋《聖經》,中國漢代的《毛詩序》注疏了《詩經》。
20世紀前的傳統的闡釋學,屬研究理解和解釋「本文」(也常被改稱為「文本」)規律的學説,是在現象學與存在主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美學流派,近代解釋學的基本特點是客觀主義。
解釋學是一個解釋和了解文本的哲學技術,它也被描述作為詮釋理論並根據文本本身來了解文本,強調忠實客觀地把握文本和作者的原意。
「文本」的概念也被擴展為書面檔。例如:講話、表演、藝術作品和事件。因此,任何一個人都在細説或者詮釋「社會文本」。
傳統闡釋學認為,作家創造「本文」,其意義是規定好了的,一切闡釋均以作者原意為準,應達到排除主觀的「透明的」理解。「本文」意義固定不變,讀者(解釋者)的任務旨在消除主觀偏見,體會原意。美國當代文評家赫什主張:「保衛作者」,「作者是解釋的最高權威」。
新的詮釋學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西德,創始人是德國哲學家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1960年,他以出版著作《真理與方法》聞名於世。他對詮釋學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的哲學精神和人生實踐統一在這樣一個問題上:對話和理解如果可能是「此在(Dasein)」的一種存在方式。他的一生都在研究對話和理解。《真理與方法》的核心概念就是理解,即審美理解。伽達默爾有一句名言:「真正的經驗就是這樣一種使人類認識到自身有限性的經驗。」
闡釋學的主要論點如下:
a) 「預覺」、「先行理解」和「超越性預期」。承認人的歷史存在對人的意識活動的決定作用。海德格爾則認為「前結構」和「先入之見」(先有、先見、先把握),即理解與理解者的歷史境遇密切相關。
b) 「本文」是一種開放性結構,對真義的發現是多元的無限的。這個學説否定恒常不變的絕對意義和唯一理解。闡釋是作品和讀者的對話。每個解釋者本人思想必滲透其中。「詩無達詁」,或説「文無達詁」,對作品真義解釋永無止境,是個無限過程。「本文」解釋包括三部份:理解、解釋、應用。c) 合法偏見,偏見是理解的前提。對文學藝術用不同方式去理解和解釋都具合法性。一切解釋只要在「本文」中找到相應理由,或多或少就是合理的,一切解釋都是互相補充的。「合法偏見」非但不是消極的,且是積極的,正是因此,才構成理解的多樣性和無限性。
d) 創造者(作家)並不是作品理想的解釋者。讀者才是最高權威。別林斯基説:對於文學來説,公眾是最高審判、最高的法庭。審美理解包含「審美迴圈」,由局部(細節)到整體,再由整體到局部。
接受美學
接受美學是新闡釋學的一個分支。20世紀60年代產生於西德。創始人有五位,主要是德國文藝理論家、美學家、接受美學的漢斯‧羅伯特‧姚斯(Hans Rabert Jauss,1921-),主要著作是《文學史作為向文學理論的挑戰》。
接受美學是把讀者(接受者)擺在文學活動的中心地位。其主要觀點包括:
a) 文學活動分創作過程和接受過程
從作家到作品,再從作品到讀者,作品的社會意義和美學價值只有通過閲讀才表現出來。一部作品發生史結束以後,進入接受過程之前,不算最後完成。作品充滿「空白」和「未定點」。波蘭哲學家羅曼,英伽頓説:文學充滿出人意料轉折、變化,與讀者預測和期待水準不同。看山,就無法想到山,眼前無山,才想山。
b) 讀者創造作者
讀者是推動文學創作的決定因素。
讀者是讀書人、作家、批評家。因為作家也接受前人或當代人創作成果,也是讀者之一。
讀者不是一般讀書人,他們影響着作家。
讀者是推動者,有形、無形地影響創作動機。
讀者是合作者,不亮相、不執筆、暗中牽引的合作者。
讀者是回饋者,將讀後資訊回饋回來,影響再創作。
c) 讀者接受的能動作用
姚斯認為:此能動作用取決於讀者閲讀前的「前理解水準」及「期待視界」。不同讀者由於思想水準、趣味不同,接受理解也不同。多元的本文有多元的解釋,每部份不同時空有不同解釋;同部書,同一個人,不同時間也有不同解釋。接受過程是再創造過程:補充、修改、引申、發揮、再製作。讀者的能動作用可以提高作品的意義和價值,作品是開放的,作品的意義不是永恆不變的。作品接受者也在變革自身。
d) 文學作品被接受包括社會接受和個人接受
在讀者閲讀前,已屬社會接受,即取得社會(包括出版商、書店、圖書館、文評)的佔有。
e) 從文學效果的歷史重新認識文學史
文學史是讀者接受作品和作品在讀者中影響、形成特定的文學效果的歷史。
f) 個人接受各種因素
讀者可以從生活經歷、藝術修養、藝術趣味、個人氣質、傾向、興趣、教養和理想來理解作品。東德學者認為這些因素有世界觀、思想意識、階層、地位、教育、知識、審美需要、年齡、性別,以及同其他藝術的關係。每個讀者的「藝術感」是不同的。
讀者反映批評
美國批評家斯坦利‧費希認為,必須對意義和文學本身重新作出定義──本文(文本)、意義、文學都不是外在的客體,只存在於讀者心目之中,是讀者經驗的產物,「故客觀性只是一個幻想」。
1.2.1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
1.2.1.1 文學和其他藝術類型比較
文學和其他藝術類型,有其相同之處,即形象地反映生活,具有情感特性。但,也有相異之處:
──造型藝術,如繪畫、雕塑等,是用一定物質材料(紙、木、石、泥、布等)通過色彩、明暗、線條來塑造藝術形象,直接作用於視覺。
──表演藝術,如音樂、舞蹈等。音樂是通過有組織的音(主要是樂音)所形成的藝術形象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的;而舞蹈則是通過人的姿態、動作來表現生活。它們直接作用於人的聽覺、視覺。
──綜合藝術,如電影、戲劇、電視作品等。是融合文學、音樂、...
作者序
序言
讀者眼前的三冊書──《古典文學名篇鑒賞》、《現代小説名篇評析》、《文學精義》,乃個人過往講學的結集。自一九八零年代中葉至今三十載,本人先後在香港六間大專院校任教(專職或兼職),講授各種文學課程。此結集大多由講義編輯而成,外加散見於書刊的個人文學評論。
回望自己的大半生,主要是圍繞一椿事幹:教學。學而教,教而學,交集互動的多是一班師友學子。這大約是造物主的安排吧。若論自由選擇,執教生涯,也正是本人的第一志願。所幸的是數十年間,無論是在香港或內地,多得四方學子的一份真誠的信賴與支持。也許正是這一無形的內驅力,促使我幾經艱辛,推出此一專集。就個人而言,三書的問世,既是自身過往思維行跡的重新審視,也是長期以來孜孜求索的一種見證;而激發文學思考、傳承人文價值,正是本人始 終不渝的意願。相信透過此一機會,可拓開一方精神空間,讓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藉此切磋探討。吾願足矣。
將平日課堂的言説轉化為書冊,並非易事。既要精準闡釋,又要顧及整體。此中難免有所不足,甚或失誤,還望各方專家多所包涵。
專集的籌劃與整理,歷經兩年多的時間。由於本人長期為眼疾所困,諸多不便,幸蒙親友學子鼎力相助,使書籍出版成為可能。在此鄙人謹向協助本書出版的下列諸君,致誠摯之謝意:
陳佳榮先生 孫立川先生 李川生先生 馮笑芳小姐 李嘉雯小姐
二零一五年三月二十八日寫於海珏
序言
讀者眼前的三冊書──《古典文學名篇鑒賞》、《現代小説名篇評析》、《文學精義》,乃個人過往講學的結集。自一九八零年代中葉至今三十載,本人先後在香港六間大專院校任教(專職或兼職),講授各種文學課程。此結集大多由講義編輯而成,外加散見於書刊的個人文學評論。
回望自己的大半生,主要是圍繞一椿事幹:教學。學而教,教而學,交集互動的多是一班師友學子。這大約是造物主的安排吧。若論自由選擇,執教生涯,也正是本人的第一志願。所幸的是數十年間,無論是在香港或內地,多得四方學子的一份真誠的信賴與支持。也許正是這...
目錄
1. 文學概論
緒說 10
1.1 文學作品的內容和形式 12
1.1.1 內容和形式的相互關係 12
1.1.2 內容諸要素 15
1.1.3 形式諸要素 21
1.2 文學語言 26
1.2.1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 26
1.2.2 語言局限性及其化解 31
1.2.3 文學語言的提煉 34
1.3 文學作品的體裁 37
1.3.1 概述 37
1.3.2 詩歌 39
1.3.3 散文 47
1.3.4 小説 49
1.3.5 戲劇文學 58
1.4 文學的起源 70
1.4.1 起源的諸種説法 70
1.4.2 諸説的評議 76
1.5 文學的本質 78
1.5.1 文學觀念的歷史演變 78
1.5.2 再現論和表現論 79
1.5.3 文學的性質 81
1.5.4 文學的功能 88
1.6 文學的社會聯繫 93
1.6.1 文學和經濟的關係 93
1.6.2 文學和政治的關係 94
1.6.3 文學和哲學的關係 102
1.6.4 文學和宗教的關係 103
1.7 文學創作 106
1.7.1 文學創作的主體和客體 106
1.7.2 創作過程 123
1.7.3 創作心理 128
1.7.4 文學意境 135
1.7.5 文學典型 136
1.7.6 文學風格 142
1.8 創作方法和文學流派 151
1.8.1 創作方法 151
1.8.2 文學流派 159
1.9 文學鑒賞 163
1.9.1 鑒賞在文學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163
1.9.2 文學鑒賞的特徵 166
1.9.3 鑒賞主體的形成 168
1.9.4 文學鑒賞的過程和心理 170
1.10 文學批評 174
1.10.1 批評的定義 174
1.10.2 批評方法的歷史 175
1.10.3 批評方法舉隅 175
2. 語法學概論
緒說 182
2.1 漢語語法學歷史 186
2.1.1 醞釀萌芽時期 186
2.1.2 草創模仿時期 186
2.1.3 探索革新時期 187
2.1.4 發展繁榮時期 188
2.2 漢語語法 195
2.2.1 詞、短語和句子 195
2.2.2 句子的四種分析法 196
2.3 漢語語法研究動態 201
2.3.1 句型研究 202
2.3.2 藉助邏輯學知識 204
2.3.3 從人機對話看人與人對話 205
2.3.4 形式和意義的相互驗證 206
2.3.5 在語言運用中尋求規律 208
2.3.6 注重口語的研究 209
2.3.7 統計語言學簡介 210
2.4 語義學簡介 213
2.4.1 語言的四種功能 213
2.4.2 關於七種「懂」 215
2.4.3 人與人之間了解的三大障礙 216
2.4.4 語義學領域的若干論述 217
2.5 模糊學簡介 227
2.6 西方語法學簡介 230
3. 寫作概論
3.1 寫作指要 234
3.1.1 概説 234
3.1.2 記敍和描寫 238
3.1.3 議論 240
3.2 文章學簡説 244
3.2.1 文章的分類 244
3.2.2 文章的要素 245
3.2.3 文章的作法 251
1. 文學概論
緒說 10
1.1 文學作品的內容和形式 12
1.1.1 內容和形式的相互關係 12
1.1.2 內容諸要素 15
1.1.3 形式諸要素 21
1.2 文學語言 26
1.2.1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 26
1.2.2 語言局限性及其化解 31
1.2.3 文學語言的提煉 34
1.3 文學作品的體裁 37
1.3.1 概述 37
1.3.2 詩歌 39
1.3.3 散文 47
1.3.4 小説 49
1.3.5 戲劇文學 58
1.4 文學的起源 70
1.4.1 起源的諸種説法 70
1.4.2 諸説的評議 76
1.5 文學的本質 78
1.5.1 文學觀念的歷史演變 78
1.5.2 再...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