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的健康問題是來自身心雙方的影響,
了解心靈如何影響身體,才能真正擁有治癒力!
紐約時報非文學類暢銷書!甫出版即售出24國版權!
◇75歲的邦妮在廚房滑倒後,疼痛從來沒停過,連站著洗碗都沒辦法,直到參加「脊椎整形術」外科手術試驗,她開始打高爾夫,做任何想做的事情。過了十年,依舊對手術成果很滿意。手術顯然治好了邦妮的骨折。只不過她不知道,她動了一場假手術……
◇熱愛登山的保羅罹患帕金森氏症,在醫師指示下,吞下實驗藥物。「碰!我的身體忽然挺了起來,肩膀不再低垂無力。」在知道自己吞下去的是安慰劑時,他嚇到了,因為吞下那些藥以後,他的身體真的有了改變……
◇海拔三千五百公尺的阿爾卑斯山上,登山客戴上氧氣罩後,心跳和血氧濃度立即恢復正常,即使氧氣罩和氧氣罐之間並沒有連接,而且氧氣罐是空的;國際自行車賽中,選手只要相信自己剛剛吞下的藥丸或飲料能增進表現,平均速度會快上百分之二到三,即使喝下的只是維他命飲料……
相信替代療法的患者是受到欺騙,或身體真真實實地體驗到療效?
思想、信念和情緒會對健康帶來影響?
我們有辦法訓練大腦治療身體嗎?
在心身醫學的研究領域中,誇大不實的療效不但會使患者受到誤導、抱持錯誤的期望,也讓該研究領域因而蒙上一層陰影。
本書作者喬‧馬琴擁有遺傳學及醫用微生物學博士學位,為資深科技記者及作家。喬‧馬琴文筆流暢,善於透過深入調查,探索最新的科學研究,多角度呈現的方式,令人信服,且大開眼界!
《治癒力》將帶領我們踏上一段非凡的旅程,提供發人省思的全新觀點,思考免疫力及健康的極限,以及心靈之間的種種疑問。
作者簡介:
喬‧馬琴Jo Marchant
英國科學記者、作家,擁有倫敦聖巴索羅醫學院遺傳學及醫用微生物學博士學位,以及倫敦帝國學院科學傳播碩士學位。
擅長研究融合人文、科學、醫學及現代科技,曾擔任《新科學人》及《自然》雜誌擔任過編輯,文章經常出現於各大刊物,如《衛報》、《觀察家報》、《經濟學人》及《史密森》雜誌,並受邀至各大廣播、電視節目及世界各地演講,包括BBC、CNN及國家地理頻道等,探索關於人文科學、心靈療法的奧秘,作品《齒輪間的宇宙》獲選2009年「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叢書獎」決選,《治癒力》甫出版即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
譯者簡介:
朱浩一
專職翻譯。曾獲台北文學獎散文組評審獎,花蓮文學獎散文組首獎。近期譯作包含《黎明前說我愛你》、《擁有七個名字的女孩》及《暗夜裡的泳者》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文筆極佳!全書以淺顯易懂的真實案例,驗證心靈療法的重要性!」——《紐約時報》
「精心研究、引人入勝!讓人好奇當我們接受治療時,文化、環境及神經化學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將如何影響身體的反應。」 ——《紐約郵報》
「筆觸簡明、風格獨特,研究廣泛而深入。心智與肉體之間的關係神祕難解,作者探究了那些我們以為自己知道,以及想了解的部分。」 ——《衛報》
「《治癒力》出色地描繪心身醫學領域中正在進行的先驅研究。這些研究不但迷人,還有許多地方有待探索。謹將此書推薦給所有擁有心靈及身體的人。」
——亨利‧馬許,《不要傷害》作者
「許多人對心靈能夠引發,卻也能治療慢性病及壓力相關的疾病原理感到好奇,卻又對替代療法所提供的偽科學解釋感到心灰意冷,喬‧馬琴連結替代療法與心靈力量的概念,在兩者之間搭起了一座人們迫切需要的堅固橋樑。」 ——《出版家週刊》
「針對具爭議性的主題,《治癒力》提供了豐富的資訊,完成一份正反意見俱呈的平衡觀點。」 ——《寇克斯評論》
「《治癒力》是一場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積極正面又富有同理心的旅行,探索人類的心靈在健康與疾病裡所扮演的角色。由於曾受過科學家及科普作家的訓練,馬琴謹慎地研究與心靈治癒力有關的理論,揭示出一種令人神往的行醫方式:更人性化、注重細節、注重整體,以及最重要的,抱持希望。」 ——黛博拉.布魯姆,普立茲獎得主,《落毒事件簿》作者
「喬‧馬琴不但研究做得透徹、文字活潑有趣,最重要的是思緒清晰、眼界開闊、不帶任何偏見,讓讀者明瞭心靈如何影響肉體。」 ——《毒舌》部落格
「清晰生動的筆觸,幫助讀者理解複雜的概念。」 ——英國《獨立報》
「令人印象深刻!一如諾曼‧多吉的暢銷著作《改變是大腦的天性》,《治癒力》將深深影響我們對自身的了解。」 ——《雪梨晨鋒報》
「本書內容豐富、議題廣泛,且引人入勝。」 ——美國《科學新知》雜誌
「本書卓越非凡,強烈推薦給對心靈力量有興趣,想增進相關知識的人。」——《文字風景》部落格
「精采絕倫!如果你對醫學、人文以及信念、意圖、想像、情緒、儀式、人際關係與肉身之間的相互影響有興趣,千萬不能錯過本書。」
——朱爾斯‧伊凡斯,《活哲學:12位大師的「生命復甦術」》作者
名人推薦:「文筆極佳!全書以淺顯易懂的真實案例,驗證心靈療法的重要性!」——《紐約時報》
「精心研究、引人入勝!讓人好奇當我們接受治療時,文化、環境及神經化學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將如何影響身體的反應。」 ——《紐約郵報》
「筆觸簡明、風格獨特,研究廣泛而深入。心智與肉體之間的關係神祕難解,作者探究了那些我們以為自己知道,以及想了解的部分。」 ——《衛報》
「《治癒力》出色地描繪心身醫學領域中正在進行的先驅研究。這些研究不但迷人,還有許多...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假戲真做
為何療效都是假象
在他兩歲生日又隔幾個月之前,住在美國新罕布夏州貝福德鎮的帕格‧貝克看起來都是個健康快樂的小男孩。在那之後,他開始跟這個世界有了隔絕。帕格不再對父母微笑、說話,也對他們說的話沒有反應。他經常在夜間醒來,發出古怪的尖叫聲,也開始做重複性的動作,例如不停轉圈圈或用手去敲打自己的頭。幾次尋求醫療建議之後,他的父母維多利亞跟蓋瑞得到了令人害怕的答案:他們的兒子顯露出自閉症的典型徵兆。儘管他們盡力要讓兒子得到最好的醫療,帕格的症狀仍舊持續惡化。直到一九九六年四月,也就是帕格三歲的時候。奇蹟發生了。
就跟多數罹患自閉症的孩子一樣,帕格也有腸胃道的問題,包含慢性腹瀉的症狀。因此,維多利亞帶他去給馬里蘭大學的腸胃道專家卡羅利‧霍瓦特看診。在霍瓦特的建議下,帕格做了一種稱為「內視鏡」的例行診斷檢查,院方會將一條尾端連接了一台攝影機的軟管伸進腸道之中。這個檢查本身並沒有找出任何有用的資訊。但是當天晚上,帕格的自閉症開始有顯著的康復。他的腸胃功能改善了,晚上也睡得很沉穩。他再次開始跟人互動,微笑,眼神交會,也從原本幾乎完全不說話,到忽然講得出單字卡上的字彙,並在停了一年多以後又開始會叫「媽咪」跟「爹地」。
「自閉症」這個標籤涵蓋了一種大範圍的失調,特質為語言及社交障礙,影響了全美約五十萬名孩童。雖然有些孩子在出生時就有發展遲緩的問題,但其他像帕格這樣的孩子卻是一開始沒有,後來卻出現退化。有些案例的症狀可以透過藥物治療,針對孩童及父母所提供的教育及行為治療帶來極大的幫助。但目前尚無任何有效的治療或解決辦法,對維多利亞來說,帕格忽然出現的轉變有如奇蹟。
維多利亞說服院方告訴她帕格所接受的內視鏡檢查的所有相關細節,就連施打麻醉所用的劑量都不放過。在逐一排除可能性後,她深信兒子的症狀能夠好轉與被施打腸促胰激素有關。這種激素會刺激胰臟分泌消化液,是為了測試帕格的胰臟是否正常運作而施打。維多利亞相信兒子的腸道問題跟自閉症的症狀之間有所關聯,並推論那種激素一定就是他忽然大幅好轉的原因。
一心要讓帕格再施打一次腸促胰激素,維多利亞致電並寫信給馬里蘭大學的醫師,告訴院方她的理論,但對方毫無興趣。她也聯絡了國內的醫師跟自閉症的研究學者,並寄送錄下了帕格在家中的進展的影片給這些人。終於,在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她的故事傳到了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精神藥理學助理教授肯尼斯‧索科斯基的耳中,而他的兒子亞倫也患有自閉症。索科斯基說服當地的一名腸胃科醫師幫亞倫做同樣的檢查,而他也因此會開始跟人眼神接觸並能重複別人念過的字句。
這件事情說服了馬里蘭大學的霍瓦特找第三個男孩施打腸促胰激素,而他也呈現了相同的反應。霍瓦特幫帕格再打了一針,維多利亞注意到兒子的病情又一次有了極大的進展。一九九八年,霍瓦特在一份醫學期刊上發表一份關於用腸促胰激素治療這三個男孩的報告,宣稱「他們的舉止都有了顯著的進展,眼神更常與他人接觸,思慮變得清晰,語言的表達能力也有了提升1。」
在那之後,霍瓦特拒絕再次為帕格施打,因為擔心腸促胰激素並非政府許可的自閉症治療藥物。不過,維多利亞最後仍然找到另一名願意治療帕格的醫師。接著,在一九九八年十月七號,帕格的故事上了NBC的百萬收視節目《日線》。在節目影片中,帕格成了一個活潑愛玩的小男孩。節目同時也播放了其他聽說帕格的進展後,嘗試激素療法的家長的證詞。一位母親興奮地說:「在注射腸促胰激素後,拉肚子的狀況消失,也可以訓練自己去廁所大小便。孩子變得會注視他人的眼睛,會講話,會說,『看,外面好漂亮喔!』」。另一位母親則說:「他直盯著我的臉,看著我的眼睛,彷彿在說,『媽,我有足足一年的時間沒好好看過妳了。』」《日線》節目表示,在超過200名罹患自閉症的孩子當中,施打激素以後症狀有好轉的超過半數以上。
不到兩星期的時間,美國境內唯一政府核准可製造腸促胰激素的輝凌藥廠藥物庫存銷售一空。一瓶瓶的腸促胰激素在網路上不停易手,售價飆達數千美元。據說有些家庭為了買藥而把房子貸款,或者從墨西哥與日本黑市一批批購入。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超過兩千五百名孩童被注射腸促胰激素,接連不斷的成功故事也持續湧現。
「當時大家都非常興奮,」在北卡羅來納州阿士維的奧爾森哈夫兒童發展中心擔任小兒科醫師的亞德里安‧山德勒回憶,「中心的電話響個不停,因為我們追蹤的自閉兒的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接受腸促胰激素治療3。」但是醫學專家都很擔心潛在的大眾健康危機。沒有明確的資料顯示重複施打腸促胰激素是否安全,遑論其有效與否,超過十多間全國各地的醫學中心都奉命進行緊急的臨床試驗。由山德勒領導的小組也進行了包含六十個自閉兒的隨機對照試驗,並在隨後發表報告。
依循該類試驗的黃金鐵則,試驗的參與人員被隨機分成兩組。其中一組施打的是腸促胰激素,另一組則接受安慰劑治療(在這個案例中為施打生理食鹽水)。為了證明有效,腸促胰激素的治療效果必須大於安慰劑。不知道每個自閉兒被施打的是何種藥物的臨床醫師、家長及老師會在施打前與施打後個別評估自閉兒的症狀。
山德勒的報告於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刊登在聲譽卓著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試驗結果不但驚人,也引發許多批評4。兩組人員之間並無顯著差別。其他試驗的結果也一樣:跟安慰劑相比,腸促胰激素一點幫助也沒有。這種藥物對自閉症而言無任何療效。對腸促胰激素的所有期望顯然只是幻象,是由一心想要看到孩子的病情好轉的父母們所想像、創造出來的一場美夢。關於腸促胰激素的故事到此告一段落。
真是如此嗎?山德勒的報告結語只有一行:「一劑人工合成的腸促胰激素對自閉症來說並無實際療效。」但那份報告上卻沒有提及令他訝異之處:事實上,兩組的病情都有顯著的好轉。「對我來說有趣的是,兩組自閉兒的狀況都有了改善,」他告訴我。「兩組人員的治療成效都非常好,不論是施打腸促胰激素的那一組,或是施打生理食鹽水的都一樣。」
一切只是幸運的巧合嗎?就跟許多慢性病的情況一樣,自閉症的症狀會隨著時間起起伏伏。為什麼每當新的療法推出時,就需要用安慰劑去做隨機對照試驗的重要原因是,服用藥物之後所出現的任何明顯的症狀變化都可能只是偶然發生的。但令山德勒訝異的是,症狀竟能有如此大幅度的改善。
在試驗當中,孩子的行為會依照一份名為「自閉症行為檢核表」的標準評量表評估。這份檢核表中涵蓋了大範圍的各種症狀,從自閉兒是否會對傷口或瘀青有所反應,到他們是否會回應他人的擁抱等。分數從○到一百五十八,分數越高,表示症狀越嚴重。進行試驗時,對照組中的孩子的起始分數平均為六十三,在注射了一個月的偽激素(生理食鹽水)後,平均分數只剩下四十五5。區區幾個星期內,他們就有了將近三成的進步。對多數自閉兒的父母來說,簡直就是個奇蹟。此外,偽激素也並非對所有自閉兒都有效,雖然對有些孩子而言,偽激素毫無療效,但對其他孩子來說,影響卻出乎意料的大。
這樣的反應模式讓山德勒了解,相信治療效果的貝克一家及其他家長並非只是憑空幻想出孩子的改變。孩子的症狀的確好轉了,但原因與腸促胰激素無關。
***
邦妮‧安德森注意到廚房地上的水時已經太遲了。二○○五年夏天的某夜,這名七十五歲的老人看電視時,在長沙發上睡著了6。她不記得自己當時是在看什麼節目,或許是裝修節目吧,或是一部老電影(她不喜歡有講髒話的或是太血腥的電影)。醒來時,天色已暗。懶得開燈,她摸黑赤腳走進廚房,要倒杯水來喝。但淨水器在漏水,她在溼滑的地磚上滑倒,直挺挺躺了下去。
動不了身的邦妮感覺到脊椎一陣劇痛。「嚇死人了,」她說。「我想說,『天啊,我的脊椎摔斷了。』」她的伴侶唐把她拖回大廳,幫她蓋了條毯子。幾個小時以後,她站了起來,躺回沙發上。幸好她沒有癱瘓,但脊椎有骨折的現象──由於骨質疏鬆症的緣故,老年人的骨頭比較脆弱,很容易骨折。
邦妮跟唐一起住在明尼蘇達州奧斯汀市的一棟白色小平房裡。她在當地的主要企業荷美爾食品公司(發明豬肉火腿罐頭的公司)裡擔任四十年的總機,直到退休以後仍繼續任職。她習慣上橘色的粉底,頭髮雪白,經常跟人聊天,最愛的莫過於打場十八洞的高爾夫。她已經打了一輩子,但一切都被那場意外給毀了,疼痛從沒停過,連要站著洗碗都沒辦法。「我整晚都沒辦法睡,」她說。「我想打高爾夫也沒辦法,只能腰上綁條熱敷墊去,到了以後就坐在休息區裡。」
幾個月以後,邦妮參加了名為「脊椎整形術」的外科手術試驗。這種手術會將醫療用的人工骨水泥注入患者體內,補強骨折之處,有很大的機會治好邦妮的疾患。十月一個寒冷的早晨,尚未破曉,唐開車載邦妮到明尼蘇達州羅徹斯特市的梅奧醫院。手術完以後,她走出醫院,立刻覺得身體好多了。「感覺好極了,」她說,「手術真的解決了那些疼痛,我可以回去打高爾夫,可以回去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了。」
接下來過了幾乎十年的時間,她依舊對手術的成果很滿意。「結果能這麼順利,真是奇蹟,」她說。即便邦妮因為呼吸不順的緣故而沒辦法走得像以前那麼快,她仍然沒被自己的脊椎老毛病給綁住。「我快生日了,要八十四歲囉,」她咯咯地笑。「但我還是打算在今年夏天打點高爾夫球。」
脊椎整形術顯然治好了邦妮的骨折。只不過在邦妮參加那場試驗時,有一件事情她不知道:她不是被分派到脊椎整形術那一組。她動了一場假手術。
二○○五年,當邦妮在溼地板上滑倒時,脊椎整形術技術正流行。「整形外科在做,物理治療師(復健科醫師)在做,連麻醉醫師也在做,」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放射科學家傑瑞‧賈維克說。「據說有多得跟山一樣的報告都在說這種手術是多麼地有效。你把他們帶上手術台,注入骨水泥,病人跳下手術台就痊癒了7。」
在梅奧醫院為邦妮動手術的醫師大衛‧凱姆斯說,他也見識到這個手術帶來的「正面」結果。在他的病人中,約有八成的病患因此獲益良多8。但儘管如此,他卻開始起疑。在那場手術中幫患者注入的骨水泥的量似乎幫助不大。而凱姆斯也知道幾個特殊案例。這些案例中,骨水泥不小心注入了錯誤的脊椎部位,患者的症狀仍然有改善。「證據顯示,除了骨水泥以外,這裡面可能還有許多其他的原因,」他說。
為了找出原因,凱姆斯跟賈維克合作,他們要做點前所未有的事──至少在手術領域裡沒試過。他們計畫要用一群不知道自己將接受一場假手術的患者測試脊椎整形術的效用。雖然在測試諸如腸促胰激素一類的新藥時,按照慣例都會採用類似的安慰劑對照試驗,但通常不會用來測試新的手術方法,部分原因是幫病患施行假手術會有道德上的爭議。不過凱姆斯指出,手術就跟藥物一樣,未經測試的療法可能會給數以百萬計的患者帶來傷害。「採用假手術測試或安慰劑測試才不會不道德咧,」他說。「不這麼做才叫不道德。」
包含邦妮在內,凱姆斯跟賈維克從世界各地不同的醫學中心選出一百三十一名脊椎骨折的人。其中一半會接受脊椎整形手術,另一半接受假手術。患者都知道他們有一半的機會會被注入骨水泥,但凱姆斯盡可能確保假手術的真實感,如此一來參與試驗的人就猜不到他們是被分配到哪一組。每個病人都會被帶進手術室,隨後脊椎會被施打當地使用的短效麻醉藥。此時外科醫師打開信封,知道該名患者是否會接受脊椎整形手術。無論內容為何,手術團隊的成員都會按照預定的劇本演出,說一樣的話,打開裝有骨水泥的針管,好讓骨水泥那如去光水般的特殊氣味充斥整個房間,然後把針壓在患者的背部,模擬施行脊椎整形術時針頭刺入體內的感覺。唯一的差別只在於醫師是否真的注入骨水泥。
接下來的一個月,院方會追蹤每一個患者的情況,並利用問卷要求他們針對自己的疼痛及行動不便給予評分。這份研究報告在二○○九年發表,雖然凱姆斯長久以來都對這種手術的效果存疑,但就連這樣的他都對試驗的結果感到訝異。姑且不論脊椎整形術所有顯而易見的好處,其實此種手術的所帶來的效果跟假手術之間並無顯著的差異。
然而,兩組病患的症狀都有了大幅好轉。平均來說,疼痛指數幾乎降低一半,從七分降到只剩下四分(滿分為十分)。行動不便指數是根據一系列的問題計分,諸如:你能否獨自走過一個街區,或者能否在不使用扶手的情況下爬樓梯?試驗初始,在二十三個問題中,患者的答案為「否」的平均來說有十七個,這樣的分數被歸類為「重度行動不便」。手術過後一個月,平均只剩下十一個。雖然有些人在術後仍有疼痛的情形,但其他人(例如邦妮)幾乎痊癒。同時間,澳洲也舉行了脊椎整形術的第二次對照試驗,試驗結果非常相似。
病人好轉可能跟一些因素有關。疼痛的症狀可能會有起伏,而脊椎的骨折可能會慢慢康復,但凱姆斯跟賈維克都認為,病情短時間之內有這麼大的進展一定有其他的緣因,也就是與患者的心靈有關,就跟腸促胰激素一樣,顯然只要相信自己接受了有效的治療,就足以減輕症狀。在某些案例裡則是完全消除症狀。
這種看似在接受假治療以後痊癒的現象稱為「安慰劑效應」,在醫學界很常見。進行許多疾病臨床試驗時,總是會出現強烈的安慰劑效應,從氣喘、高血壓、腸道不適到孕吐和勃起障礙都有。然而,整體來說,科學家跟醫生都將之視為一種假象或錯覺:一個統計數據上的異常。在那個古怪的世界裡,人們不管有沒有接受治療都會好轉。伴隨著一種道德上有爭議的現象,那些身陷絕境或容易上當的人受騙,以為身體狀況有好轉,事實上卻沒有。
回到一九五四年,醫學期刊《刺胳針》刊登了一篇文章,該文指出安慰劑能夠安撫那些「無知或思考能力不足的病人」的心智10。即使現在的醫師可能不會講得這麼直接,但態度卻從未改變。差不多同時期出現的安慰劑對照試驗,長久以來都是醫學界最重要的發展之一,讓我們得以透過科學的方法決定何種藥物有效、何種藥物無效,並在這樣的過程中拯救了數不清的性命。毫無疑問,這些試驗奠定了現代醫學的基礎。但在這樣的框架之中,安慰劑效應一無是處,只淪為臨床試驗時要防止的情形。如果一種備受期待的療法所呈現的療效無法優於安慰劑,這種療法就會立刻遭到揚棄。
試驗結果顯示,無論腸促胰激素或脊椎整形術都沒有實際療效。因此,若依據實證醫學的角度來看,如帕格和邦妮這樣的病人所經歷過的病情好轉毫無參考價值。
然而,在山德勒告訴那些父母,根據他對腸促胰激素的研究指出,此激素的效用跟安慰劑相同時,高達百分之六十九的父母仍希望能夠幫自己的孩子施打腸促胰激素11。同樣地,放射科醫師也拒絕捨棄脊椎整形術。在凱姆斯跟賈維克的報告發表之後,兩人都遭受到社論及信件的嚴厲批評,在一次開會時還被人咆哮。「人們非常強烈地認為我們正在奪走對他們的病人有幫助的東西。」賈維克說。在美國,許多保險公司的保單依然支付這種手術的費用,就連凱姆斯也不顧試驗結果,依然在動脊椎整形手術,並辯駁說,對他的多數病人來講,也沒有其他選擇了。「我親眼看到病人的情況有好轉,」他說。「所以我還在動這種手術。我只是在做自己該做的事情而已。」
我們一次又一次看到類似的案例。在二○一二年時,一系列大眾愛用、統稱為「Z藥物 」的安眠藥被證實效果跟安慰劑差不多12。同年,為了測試是否能鎮定癌症帶來的疼痛,氯胺酮 被用於雙盲試驗中;在此之前的研究形容氯胺酮的效果「完善」、「迅速」及「極佳」,然而卻也一樣被證實效果並沒有比安慰劑來得強13。二○一四年,專家以安慰劑對照試驗的方式分析五十三種前景看好的手術方法,能夠治療包括心絞痛至關節炎等,並發現半數的效果跟假手術相同14。
或許這些案例中的醫生跟病人真的都被巧合跟一廂情願的想法給騙了吧。但眼看許多人的試驗結果持續被醫學界所忽視,我不禁覺得,我們是不是也否定了真正能夠帶來幫助的東西。我不禁提出質疑,說不定有些時候,安慰劑效應其實不是一種我們應該想辦法揭穿的錯覺,而是有其實在的臨床價值──如果事實真是如此的話,是否有辦法在不讓病人接受可能會有風險的治療的情況下利用它呢?
來換個說法,有沒有可能一個簡單的信念:我們的病情會好轉,就具有治療的能力?
第一章 假戲真做
為何療效都是假象
在他兩歲生日又隔幾個月之前,住在美國新罕布夏州貝福德鎮的帕格‧貝克看起來都是個健康快樂的小男孩。在那之後,他開始跟這個世界有了隔絕。帕格不再對父母微笑、說話,也對他們說的話沒有反應。他經常在夜間醒來,發出古怪的尖叫聲,也開始做重複性的動作,例如不停轉圈圈或用手去敲打自己的頭。幾次尋求醫療建議之後,他的父母維多利亞跟蓋瑞得到了令人害怕的答案:他們的兒子顯露出自閉症的典型徵兆。儘管他們盡力要讓兒子得到最好的醫療,帕格的症狀仍舊持續惡化。直到一九九六年四月,也就是帕...
目錄
第一章 假戲真做:為何療效都是假象
第二章 離經叛道的思維:當意義就是一切
第三章 巴夫洛夫的力量:如何訓練免疫系統
第四章 對抗疲勞:終極大逃獄
第五章 恍惚之間:想像腸道有如一條河流
第六章 重新思考疼痛:進入冰谷
第七章 陪我說話:關懷的重要性
第八章 攻擊或是逃離:致命思維
第九章 享受此刻:如何改變你的大腦
第十章 青春之泉:友誼的祕密力量
第十一章 電子設備的效用:具有治癒能力的神經
第十二章 尋找上帝:露德的真正奇蹟
第一章 假戲真做:為何療效都是假象
第二章 離經叛道的思維:當意義就是一切
第三章 巴夫洛夫的力量:如何訓練免疫系統
第四章 對抗疲勞:終極大逃獄
第五章 恍惚之間:想像腸道有如一條河流
第六章 重新思考疼痛:進入冰谷
第七章 陪我說話:關懷的重要性
第八章 攻擊或是逃離:致命思維
第九章 享受此刻:如何改變你的大腦
第十章 青春之泉:友誼的祕密力量
第十一章 電子設備的效用:具有治癒能力的神經
第十二章 尋找上帝:露德的真正奇蹟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