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全球數百萬人的最佳療癒著作,暢銷40年紀念版
即使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也會有感到失落的時候,
當自己或是別人感到失落時,我們最常說這六種話︰
1.「不要難過了」、「不哭了,乖」
2.「下一個對象會更好」、「再買個新的給你」
3. 獨自傷心:「讓他一個人靜一靜」
4. 時間會治癒一切:「過一段時間就會好」
5. 為別人堅強起來:「你該為了○○而振作」
6. 保持忙碌:「讓自己有事做」
你知道嗎?這些方法全是錯的!如何安慰別人?請看本書第四章
不過你更該明白:療癒過程中,有人肯理解最好,但能陪自己走完全程的,只有自己。
一生中我們一定會遇到:分手、被劈腿、離婚;家人、好友、乃至於寵物過世,空巢期——家人因求學、工作離家;無法再信任某人、失業、失去安全感、失去對自己身體的掌控(家暴);入學或畢業、退休、戒煙酒、生病、財務狀況(變好或變壞)、打官司……
然而,我們幾乎都在用前述的錯誤方法來處理「失落」的心情。
這些方法沒有真正解決那段失落,只是轉移了。
如果沒有讓一段關係真正「了結」,心裡頭的空洞依然會在那裡,
這就導致了失落傷心多年未解。
了結,不是遺忘,因為你不可能遺忘,而是要在身體上、情緒上和精神上,
把「失落」發生當時來不及表示的,做個結束。
因此,你應該學會正確的「一個人的療癒」方法,你可以一個人進行,也可以找個伴(太親暱的朋友反而不好),但你必須一個人進行療癒的部分包括:
一、拿出紙筆,誠實而詳細回顧你感到失落的幾件事,大多數人會找出三到四段「未了結的」關係。
二、挑出一段最痛或一直無法化解的情緒,回想你跟這個人之間曾發生過、一起做過哪些事情,至少要回想起十件。
每一段關係都有好有壞,你不能只想起壞的,也得寫下好的,至少要寫兩件正面的回憶。
三、所有你感到「失落」的情緒,你覺得該做而沒做、或是可以做更多、更好的事情,不外乎你想要——
.道歉
.原諒(原諒的意思不是寬恕,而是「我不再恨了」)
.把你的重要情緒表白出來
你不能站在對方面前要求原諒、也不能跑去跟人家說「我原諒你」,這都會形成一種侵犯;說道歉或是表白情緒,你出現在當事人面前,反而不能暢所欲言。
你要寫一封信、一封療癒的信,長短都可以,但不要超過三頁……,別寄出去,而是對著夥伴、對著誰或對著什麼紀念物品唸出來。
為什麼這麼做會產生「療癒」的效果?可以讓你產生幸福感?
兩位作者以過來人的經驗,加上實務的心理分析,可以告訴你最完整的答案。
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實際走過一遍,單是看兩位作者如何療癒自己,
你在過程中就已經開始釋懷了。
人,之所以快樂,並非刻意忘記失落,而是學會了療癒自己。
作者簡介:
約翰.詹姆斯(John W. James)、羅素.傅里曼(Russell Friedman)
約翰.詹姆斯是美國傷心療癒協會創辦人,羅素.傅里曼後來加入,現任協會的執行長。傷心療癒協會舉辦療癒講座、證照課程,在加拿大亦有分會。兩人投入傷心療癒超過三十年,曾在大專院校、醫院、酒精與毒品勒戒中心、殯儀館與葬儀公司,還有各種社福、宗教、哲學團體機構擔任顧問、提供課程,已經幫助了數百萬傷心人。
官方網站:www.grief.net/
譯者簡介
林錦慧
政大英語系畢業,曾任《時代解讀》(TIME Express)雜誌副總編輯,現為專職譯者,譯有《搞懂金融世界的第一本書》、《下一秒就得拿出來的本事》、《要搏,就照我的方式來》(以上為大是文化出版),合譯《大膽去贏:歐巴馬教你打贏商戰和選戰》、《油神皮肯斯》、《石油玩完了》、《人生一定要有的八個朋友》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諮商心理師、心靈療癒叢書作家、璞成全人發展中心總監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暨南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李素芬
名人推薦:諮商心理師、心靈療癒叢書作家、璞成全人發展中心總監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暨南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李素芬
章節試閱
前言
獻給每位想自我療癒的人
會有這樣的人嗎?一大早眼睛睜開,對自己說:「傷心,真是個好點子,我要拿來當成我這輩子的志業。」這種事不太可能發生,但我們(約翰與羅素)就是在「傷心療癒協會」(Grief Recovery Institute)工作。當然,這不是一夜之間的事,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自己、這個協會,還有這本書。
1977年,約翰失去了他剛出世的孩子,錐心之痛帶領他進入「療癒」這個領域,後來他找到了克服傷心的方法,也回到工作崗位,繼續原來的太陽能生意。認識他的人聽說了他的故事,紛紛介紹許多與喪失摯愛之痛搏鬥的朋友來找他。沒多久,約翰花在幫助這群傷心人的時間,幾乎跟花在生意上的時間一樣多,而前者帶給他更大的成就感。他終於明白,「療癒」是他的天職,「傷心療癒協會」因此誕生。
羅素走上「療癒」這條路的理由和約翰不同,是起因於二度離婚與破產的雙重打擊。要不是朋友拖他去聽約翰的療癒講座,他根本沒想過自己的狀況可以跟「傷心」畫上等號。羅素因此領悟到,他有個方法可以幫助自己排解痛徹心扉的感受。聽完講座隔天,他現身「傷心療癒協會」,自願擔任志工。21年後的今天,他一直是協會重要成員。
傷心療癒協會成立的目標,也是一直遵循的首要原則,就是儘可能在最短時間內,協助最多人脫離傷心。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們在美國和加拿大各地辦講座、開設「療癒課程」(Outreach Programs)。課程內容還不夠完美,但從我們獲得的迴響可以看出,很多人需要更多協助。於是,我們自費出版《一個人的療癒》第一版,用來滿足這樣的需求。第一版的暢銷也意味著,如果有主流出版社願意與我們合作,或許可以擴大我們的觸角範圍,好幫助更多傷心的人。
1988年,哈潑柯林斯出版社(HarperCollins,當時的名稱是Harper & Row)同意出版這本書的修訂二版,因此讓更多傷心的人獲得協助,療癒自己的失落(loss)。我們的合作模式非常成功。
雖然我們無法精確算出到底有多少人因為本書得到幫助,不過保守估計受惠人數可能超過百萬。我們很感謝過去所有對這本書有貢獻的人。特別要感謝數千位傷心的人,他們透過電話、信件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還要謝謝忠實讀者的意見回饋和指教,讓我們得以在新版本做修正。此外,我們也要向數千位認同這項工作的專業人士致意,你們的建議和鼓勵是我們的無價之寶。
從1988年的版本推出之後,來到2008年,這20年中,我們陪伴了數百萬傷心的人,也學到更多、更好的方法幫助他們面對傷心、解決問題。我們很高興能夠把這20年來的經驗,以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傳達給大家,也就是你現在手中的《一個人的療癒》,本書的第四部就是全新增加的內容。全新修訂版仍然不改我們的初衷:「有了正確的資訊、正確的選擇,每個人都可以在遭遇重大失落的情況下,獲得療癒。」
我們曾在各種你想像得到的機構開課、擔任顧問,包括大專院校、醫院、酒精與毒品勒戒中心、殯儀館與葬儀公司,還有各種社福、宗教、哲學團體,足跡遍及美國和加拿大。從學術的角度來看,這份名單或許充滿濃濃知識味、很了不起,但從學術角度看療癒,卻會完全與情感無關。
前面提過,我們之所以投入療傷事業,並不是為了知識上的追尋,而是因為心碎。每位翻開這本書的人,都是曾經心碎了或正逢心碎。你已經知道自己心碎,但你可能更想知道:「我該怎麼辦?」你可以從這本書裡頭找到答案。書裡所提出的療傷概念與方法可說是項突破,可以協助傷心的人成功療癒失落。
大多數專業人士是從概念、理智的角度,來討論傷心這回事,這個方法通常是可以讓傷心的人深入了解傷心,但對真正療傷卻幾乎沒有什麼幫助。這本書則是完全把重點放在:如何從死亡、離婚等失落所導致的痛苦情緒中療癒。
如果你正努力想從尚未化解的傷心中掙脫出來,這本書所提供的方法可以帶領你結束傷痛。我們知道,療癒不是一段輕鬆的旅程,你的失落可能已令你的心扉緊閉。如果你願意,我們願意陪著你一起行動,讓你再度敞開心扉。你可能會畏懼踏出療癒的第一步,也可能在這過程中會感到害怕不安,但請不要忘了,有成千上萬人已經加入我們的行列、使用了我們的方法,你大可拋下憂慮,一起開始踏上療癒的旅程。
祝你一路好運。
傷心,我們常輕忽和誤解
不管我們遇到哪一種失落,感到傷心都是正常、自然的反應;問題是,這個社會卻一再告訴我們完全相反的事情。
傷心既是正常且自然的反應,顯然也是所有情緒當中最強烈的,卻也是我們(包括傷心者和周遭的人)最常輕忽和誤解的。
傷心但也鬆了口氣,矛盾
傷心的起因,是你熟悉的某種行為模式終止或改變了。但為什麼我說傷心是一種矛盾的感受?這裡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如果你摯愛的人在受盡長期病痛之後過世、終於可以不必再受病痛折磨,可能會有種稍微放鬆的感覺。這種感覺是正面的,只可惜是伴隨死亡而來。同時你得接受再也看不到、摸不到他的事實,因此覺得非常痛苦。既感覺放鬆,但是又痛苦,這種矛盾的感受是面對死亡時的正常反應。
那離婚也會有矛盾的感受嗎?是的。你或許因為不必再和對方爭吵而感到自由,這是正面的感受;但同時開始擔心自己接下來的人生,或許再也找不到這種條件(漂亮、有錢)的另一半。自由與害怕,這兩種互為矛盾的感受,也是面對失落時的自然反應。
不論是感情、社交、家庭還是生意上的關係,都包括熟悉親暱的成分,那麼從這些關係來看,還有哪些失落會導致類似死亡和離婚的矛盾感受?畢竟,人的一生還有其他許多失落,都會讓人傷心。以下是些失落的例子:
‧失去了寵物
‧搬家、變動
‧開學
‧另一半過世
‧婚姻
‧畢業
‧戒掉某種癮頭
‧健康問題
‧退休
‧財務危機
‧假期結束
‧法律訴訟
‧孩子因求學、工作離家(空巢期)
我們不會將以上這些生活中的失落經驗全部當成傷心事件,只有在這些經驗造成我們失去了重要的關係時,我們才會傷心—就是因為至關緊要,所以會影響情緒。
如果到目前為止,你生命的重大失落都與死亡無關,也不要因此就把這本書放下。
「不要難過」讓人更難過
與傷心人共處三十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失落還包括失去信任感、安全感或自己身體的掌控權(家暴或性虐待)。但我們的社會不把這些失落當成傷心事件。
失去信任感幾乎是每個人都有的經驗,而且可能對你一輩子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你可能對父母、上帝或是對任何一段關係失去信任。
失去信任感算是傷心事件嗎?當然是。我們解決這類傷心時,也會碰到相同的問題:傷心是正常且自然的反應,但我們準備不夠,不足以解決。傷心是心破碎,不是腦袋破碎,一味想用頭腦來治療心碎,只是徒勞,因為腦袋不是解決傷心的正確工具。這就好比你拿榔頭來粉刷牆壁一樣,結果只搞得一團糟。
所有理性的建議幾乎都會以「不要難過」來開頭。1977年,約翰剛出生的孩子夭折,有位好心的朋友安慰他:「不要難過,你們還可以再生。」這句話聽來非常理智(意味著約翰夫妻還有生育能力),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這麼說,不僅牛頭不對馬嘴,更是說者無心的言語傷害,因為這句話等於是把約翰很自然的、正常的情緒看得微不足道;但事實上,約翰難過到心都碎了。
羅素和妻子離婚時身心交瘁,同樣的,有位朋友告訴他:「不要難過,下一次婚姻會更好。」「不要難過」的建議雖然多半很理智,但聽在傷心人耳裡往往缺乏感情,反而讓他們感到更疑惑、挫折,覺得自己的情緒沒人能懂。
社會觀念一直教導我們,要拿出理智來解決各種問題,這導致傷心仍是至今未解的一大難題。這種一味的想以理智來解決的態度,甚至促成多篇認為傷心是男女有別的學術論文。男性與女性的社交方式的確有差異,不過在面對傷心、痛苦、負面情緒時,男性和女性的能力同樣有限。情緒本身不分性別,無論傷心或快樂,都不分男女。
我不是說處理傷心時,理智完全派不上用場。畢竟,你現在正在閱讀一本書,這就是一項理智活動。這本書的目的是讓你了解一些概念、幫你採取行動,所以,理智顯然還是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為了毫無保留的投入另一段關係
宗教與心靈方面的領袖早在數百年前就已經指出,人應該把「失落」看成是開發個人精神層面的大好機會,但是在現代生活中,我們對如何捱過強烈的情緒痛苦有太多誤解,導致我們幾乎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處理失落。
所謂的「療癒」,是什麼意思?
◎你的感覺會好轉,是你在主宰境遇,不是境遇在擺布你。
◎找到生活的新意義,不怕再度受傷。
◎能夠享受美好回憶,不會有突來的懊悔或自責等痛苦感受。
◎能坦然接受「偶爾難過」是無傷大雅的,也能侃侃而談那些難過感受。
◎能夠原諒別人的言語與行為,因為你知道:他們不了解傷心。
最重要的是,療癒是我們早該在幼時就學會的能力,療癒力可以讓我們直接正視、處理自己的失落。
大多數人都明白,我們回到家時,不能保證摯愛的家人一定還活著;離過婚的人也明白,回到家時,不能保證另一半還愛著我們。療癒能力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幫你收拾好破碎的心,這樣你才能毫無保留的投入所有關係當中。終結失落之後,從中得到的智慧和自由會給我們額外好處:讓我們可以毫無保留去愛。
很明顯,從重大的情緒失落中療癒並不容易,需要注意力、開放的心胸、意願,還要加上勇氣。
傷心不會在降臨前先敲門
美國開國元老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曾說,世界上有兩件事情很確定,一個是「死亡」,另一個是「納稅」。正在讀這本書的你,記得還要再加上一件:「失落」。人生一定會經歷許多失落,雖然失落的經驗放諸四海皆有,但人們對於如何療癒知道的卻太少。
傷心的人一直想找機會療癒,他們尋求各種可能的協助管道,參加互助團體(support group)、閱讀小冊子、買書,這些事都做了,但他們所面對的事實仍然沒變:整個社會還是能力不足,無法協助他們成功終結傷心。未化解的傷心隨著時間持續累積,不管這股傷心是來自死亡、離婚,還是來自其他各種失落,不完整的療癒會產生一輩子的負面影響,使得人很難能讓自己快樂。
療癒,該怎麼做?
我們都知道,傷心人必須做出一連串微小但正確的選擇,才能完成療癒。可惜的是,大多數人都沒有做出正確選擇所需的資訊。這本書就是想將正確的療癒觀念告訴每位真心想發掘、終結痛苦情緒的人。不管你經歷的傷心是因為摯愛死亡、離婚,或是其他各種失落,本書討論的原則都一樣對你有用。
摯愛死亡會產生一些情緒,你會有這樣的感覺:當你想去找那位原本一直都在的人,卻突然發現他已經不在。
有些人拿起這本書,是因為有段有問題的關係,這裡稱為「不是那麼親愛的關係」(less than loved one),而這段關係裡的另一方永遠不在了,造成失落。這樣的感覺像是:你想去找一位原本就一直不在的人,現在也還是不在。如果你跟某個還活著的人一直處於不是很和諧的關係,而你認為有必要發掘、並終結這段關係所帶來的未了結情緒,也會有上述這種感覺。
離婚所造成的失落,也可歸類為「不是那麼親愛的關係」。離婚雖然讓雙方切斷了夫妻、性、社會規範的連結,但並沒有將情緒上的連結做個了結。經歷離婚的男女,若是沒有從這段失落中真正得到療癒,他們往往容易在往後的感情關係中,一再犯同樣的錯、繼續不斷受傷。
過去事沒了結,未來注定失敗
對於離婚,本書的立場無關道德、法律、宗教或社會,只是單純相信:涉入一樁離婚的所有人,都是傷心的人,包括這對怨偶的小孩、父母、兄弟姊妹和周圍親朋好友。這樣的態度比較單純,可以讓我們始終清楚明白,未解決的傷心才是首要問題。
離婚(或是男女朋友分手)會讓人傷心,不但會成為一輩子揮之不去的事實,對往後的關係也可能造成負面影響。若是與前任配偶之間的傷心情緒未化解,日後必定會讓人害怕做選擇。未化解的傷心會令人產生過強的自我防禦,一味避免自己再度遭受情緒之苦,這種過度的警戒心會讓人不再開放心胸,不再信任人、愛人,往後的關係當然注定失敗。
因此,你需要回過頭去結束過去的關係,才能提高目前這段關係成功的可能性。如果你仍然覺得孤立無援,希望這本書帶給你勇氣,去結束過去的關係,你才能大膽的重新投入這個世界,追尋、經營一段全新、健康的關係。
沒有「走不出來」這回事
光是傷心就已經夠難處理了,不幸的是,往往還有很多其他因素跑來湊熱鬧,妨礙我們療癒傷心。有些陷阱要提醒你注意,避免讓你的療癒之路陷入泥淖,甚至中斷。
情緒哪能分階段?
知名生死學大師、臨終關懷之母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在《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指出,一個人被診斷出罹患不治之症到臨終前,情緒上會經歷五個階段:否認(denial)、憤怒(anger)、討價還價(bargaining)、沮喪(depression)和接受(acceptance)。
羅斯的研究帶來的結果是,很多人往往會把這種「階段」的概念套用在其他情緒上。然而我們認為,伴隨死亡、離婚等失落而來的傷心,不應該套用「階段」的概念,因為傷心的本質和程度因人而異,每一段關係都是獨一無二的。
羅斯的貢獻讓世人更了解和人世告別的過程;不過,許多專業人士、一般大眾一直試圖套用她的階段論在其他因失落而起的情緒,這是不對的。
羅斯認為,一個人被告知罹患不治之症後,第一個反應是否認(第一階段)。如果缺乏其他資料的情況下,她這個觀點常被誤解成:一個人遭逢他人死亡或離婚的打擊之後,一樣也會經歷否認的階段。
這麼多年來,我接觸到的傷心者當中,還沒看過有人「否認」自己遭逢失落。他們會說的第一句話是:「我媽媽過世了」、「我的狗死掉了」或是「我妻子跟我離婚了」。這些話清楚反映出,他們完全不否認自己身上有失落事件發生。包括現在正在看這本書的你,也一定不會否認你(以前或不久前)失落了某些東西,所以你才會拿起這本書。
同樣的,很多探討傷心的文獻堅決主張:人遭逢失落時一定會憤怒,但我們並不完全認同。有時候,是否產生憤怒情緒,與失落發生時的情境有關,如果是之前提到的「不是那麼親愛的關係」,這時若發生失落或許會帶有怒氣。
不過,如果一味認定憤怒是必然的情緒,不僅不正確,也很危險。舉例來說,許多人遭遇親人過世時,通常不是帶有怒氣的,以下有段簡短的描述:
跟我很親的92歲阿嬤病逝了,一切來得突然,我很慶幸她沒受什麼折磨就走了。我才剛陪她共度一段時間,告訴她我很關心她,很高興我做了這些事。從阿嬤的喪禮可以清楚看出她做人成功,好多人來悼念她、談論她,我很喜歡典禮的氣氛。喪禮上,有位好心的朋友提醒我向阿嬤說再見,我說了,心裡也覺得開心,我完全沒有絲毫怒氣。
這是個真實故事,但如果這則故事的情節稍有不同,可能就會引發完全不同的情緒。要是這位孫子在阿嬤過世前,沒能跟阿嬤聚聚、聊聊天,他或許會遷怒那些讓他無法跟阿嬤談心的因素。或是祖孫兩人的關係不是那麼好,孫子生氣的對象很可能是他自己,氣自己為什麼沒有趁阿嬤在世時好好修補兩人的關係。
請不要認為,未化解的傷心必然會有怒氣。有些傷心人會憤怒,有些不會。如果你有怒氣,你該做的是把原因找出來,了結它。
「永遠走不出來」?沒這種事
「永遠走不出來是一個危害最大的錯誤觀念。喪子的父母會認為自己「永遠走不出來」,遭遇其他失落的人也常這麼說,他們還會找出符合的資訊和情緒,來證明這句大錯特錯的話沒有錯。
換個比較精確的問法:「我們有可能忘掉過世的孩子、另一半或父母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是,「永遠忘不掉」和「永遠走不出來」並不一樣,「永遠走不出來」是有害的想法,會讓傷心人的心永遠處於破碎狀態,容不下任何療癒的因子,甚至會完全阻絕他們想起任何與逝者有關的美好回憶。
我曾輔導過一位女性,她的女兒在幾年前的2月自殺身亡。她告訴我,每年2月快要到時,她對女兒的思念就會越來越深,而思念裡頭的感受是痛苦的。我可以理解她的感受,也明白每當2月到來時,為什麼她會感到如此強烈的痛苦。她熱淚盈眶,一面述說著她與女兒的關係,她說:「我的心永遠都碎了。」
大部分人會默默認同她這麼說,讓對話繼續下去,但我不這麼做。我問她:「妳會不會常常想起有關女兒的美好回憶?」她說:「會。」接著問她:「這些溫暖、愉快的回憶浮上腦海時,妳有什麼感受?」她說:「這些回憶讓我心情很好。於是再問:「當妳有愉快回憶時,妳還會覺得心碎嗎?」她說:「不,我不會覺得心碎。」
最後我建議她,千萬不要說自己「心永遠都碎了」,應該改說:「有時候想起女兒的痛苦,或是她已經不在了,我覺得心碎;但是一想起她的好,我就覺得快樂,我很慶幸能與她有共同的回憶。」
不論是傷心人、專業人士口中,或是文學作品,都會出現這種常見但錯誤的想像:「我忘不了她,有時還想起她,所以我走不出失去她的痛苦。」如果你預先有了這種悲劇性的設定,生命一定會受到限制、壓縮。
前言
獻給每位想自我療癒的人
會有這樣的人嗎?一大早眼睛睜開,對自己說:「傷心,真是個好點子,我要拿來當成我這輩子的志業。」這種事不太可能發生,但我們(約翰與羅素)就是在「傷心療癒協會」(Grief Recovery Institute)工作。當然,這不是一夜之間的事,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自己、這個協會,還有這本書。
1977年,約翰失去了他剛出世的孩子,錐心之痛帶領他進入「療癒」這個領域,後來他找到了克服傷心的方法,也回到工作崗位,繼續原來的太陽能生意。認識他的人聽說了他的故事,紛紛介紹許多與喪失摯愛之痛搏鬥的朋友來找他。...
推薦序
推薦序
生活會令你受傷,但你也因此懂了療癒
諮商心理師、心靈療癒叢書作家、璞成全人發展中心總監/蘇絢慧
人生的過程,我們總難免受傷。打從我們出生開始,離開了母體,便歷經一連串的生活挑戰,行走是挑戰,學習是挑戰,生存本身就是挑戰。
每個人都有他既定的命運安排(那些不可改變的),也有他獨特的機會安排(那些他可以選擇及改變的際遇)。但無論如何,失落及心傷,卻是我們必經的人生經歷,也是成長的代價,沒有人能避開。
當我們在生命的歷程受傷、失落、挫折……之後,究竟該如何療傷?又該如何才能再重拾力量,為自己的人生,再次起步?
療傷的困難之一,在於「傷心」和「失落」,很難「被懂」。因為人們(包括自己)總是想要跳過處理過程,直接進入「解決」的目的。外在的訊息,總是催逼的或強迫的,要失落者立刻沒事、立刻堅強、立刻勇敢,或者該為了其他人的觀感,趕緊將自己放置在「正常軌道」裡,不要混亂及失序。
所以,療癒,其實適合自己一個人。
一個人好好的陪自己整理;一個人將心中那些痛悲傷情節好好回看;一個人好好面對及道別,無論是好的壞的經歷,一個人學會坦承,學會接納及原諒生命的過程。
療癒,其實是自己與自己的事,無關於外在的人的態度、反應、評價,也不在於那個人到底原不原諒、懂或不懂、關注或不關注。
當你越希望「被懂」、「被關注」,越會因為不被懂、不被關注,而忿忿難平,又激烈的期待及要求「被懂」、「被關注」,療癒將離你越來越遠。
因為,你認為的療傷,必須取決於「外在」的回應及對待,而不是從內心,真正和這些失落、傷痛、遺憾、怨恨……和解。內心,仍如此抗拒痛苦的發生,期望著他人(重要人物)能為這份痛苦,表達歉意、懊悔、悲痛、不捨……。
然而,他(們)並沒出現、沒回應、沒有任何歉疚的表現。彷彿這份悲痛失落,是「我一個人的事」,那種委屈和不公平的挫折感,使你內心翻攪,時而狂怒、時而低落憂鬱。在惡性的情緒痛苦循環下,你與自己的關係,都無法修復,又如何談及療癒呢?
《一個人的療癒》是一本我非常鍾愛的療傷書。自出版中文譯本以來,我不斷的介紹、推薦,也鼓勵人們透過書本的引導,好好練習療癒自己。這本書陪伴許多人走過療傷的歷程,也陪伴了我。如今,本書改版,能受邀專文推薦,自然是義不容辭,誠心所願。
當你使用這本書時,以過來人的身分,我的建議是,盡可能的用你的心(情感)和書中的文字連結、對話。盡量不是用大腦(認知),只「看」文字,卻不深入至內心;去感受自己、體察自己。
書中有一些練習,需要你的實作。需要在你一個人時,靜下心來,完成這當中所需要重整(書寫)的功課。越誠實的走過這一趟,你越能接納真實的自己。
療癒,是修復內在的自己,所以憶起過往的事,重點不在於「那個人」、「那些人」到底做了什麼,你能不再妖魔化或神化任何人,才能如實的面對自己。否則,也是偏頗及失誤的看待自己。
如果,有適合的人(不要是太親暱的家人、朋友)願意靜靜的陪伴你,同感於你的歷程(不需想幫你解決情緒),請他做個見證者就好,看著你走過、看著你經歷、看著你領悟、看著你安放,不打擾你,或催逼你,能有這樣的人陪伴,當然是好。但是,若沒有適合的人,就讓自己一個人,如實的進行。有時候,一個人反而安心,同時也鍛鍊了自己真實的力量。
常常有人問我,究竟怎樣的狀態,可以知道自己「療癒」了呢?其實這個答案,可以由自己來定義,你認為你療癒了,那麼沒有人可以質疑你。然而,如果對你而言,很難單靠自己的力量,就確信自己「療癒」的話,或許這本書的觀點:「真正的放下,是你不介意再提起」,會是一個參考。
而我對「療癒」的觀點是:療癒,不僅讓我們不介意再提起過往的那些傷痛或失落,也讓我們不再需要刻意提起那些傷痛及失落。我們接納生命發生的如是,不再想盡辦法否認及推拒,也不再刻意討取同情及撫慰。我們和自己之間,和平而不興起討伐,不因那些失落或傷痛,想隱藏或毀滅自己,也不再追討這世界的補償。這樣的過程,不是無奈及無助的認命,而是再怎麼苦痛的遭逢,都懂得珍愛自己的生命,不再與自己為敵。
但願這本書也能陪伴你,領悟屬於自己的「療癒」。
推薦序
不僅是「一個人」的療癒,而是一個「人」的療癒
諮商心理師、暨南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助理教授/李素芬
《一個人的療癒》,當時,是這個書名吸引了我。因為,我以為這是一本寫著一個人自己就可以進行療癒的書,而我常覺得,如果自己就可以進行療癒,那是多麼珍貴的一個禮物。然,細細讀完,我發現這不僅是「一個人」的療癒,而是一本寫著一個「人」,如何療癒的書。是一個面對失落悲傷的「人」,諸多有關失落的覺察、探索以及自我療癒的操作指引。
書中很多的療癒行動是自己一個人可以做的功課,然而本書作者也鼓勵做完功課之後,如果可以的話,找到一個適合的人或團體說出來或者表達出來。我有些預期外的驚喜,因為這無疑在驗證「完形治療學派」中所提,自我支持與環境支持要能保持平衡的概念。
在失落傷心時,我們常接收到一些似是而非的回應與安慰,例如本書提及不要難過、下一個會更好,或者堅強、撐下去、讓時間撫平傷痛等話語。然而,這些並無法療癒我們的傷痛,只是阻止了我們去咀嚼與消化傷痛。正如作者所說「傷心的人想要被聽到,需要被聽到」,我想要傳達的是傷心失落需要被允許,需要有一個空間可以被接受與包容。
本書的主軸,在我看來是一趟「未竟事宜」的處理歷程。不管是回想失落史、畫出想了結的關係圖、寫療癒完成信等,這裡頭包含著覺察與敘說,是一個抵達與離開的情緒處理過程。
我所稱的未竟事宜,處理過程涵蓋作者提出療癒的五大行動,包含確實覺察到未了結之情緒、為自己未了結之情緒負起責任、找出關係中未說出口的療癒關鍵話語、寫或說出沒有說出口的話、最後則是與未說出口的話及痛苦說再見等行動。未竟情緒的覺察與告白,是自我療癒的重要歷程。
在此版第四部分「如何面對生命中的陷落」,作者將各式各樣,大大小小,有形無形的失落經驗,如對人、對物、對上帝、對健康甚或信任或安全感等失落,都運用本書的療癒行動過程來加以舉例或說明,使得本書對一個「人」的失落療癒貢獻更顯豐厚與寬廣。
另外順道一提,在我的諮商實務經驗中,常覺得原諒或寬恕不容易。作者表示原諒是「不要再一味希望能有個不同或更好的昨天」,這句話讓我一再玩味,深思許久,也讓我對原諒有了一個新的觀點。
這本書不僅是「一個人」的療癒,而是一個「人」的療癒!希望閱讀本書的您,有機會在此書中找到自我療癒的方式,減少心理上的苦。
推薦序
生活會令你受傷,但你也因此懂了療癒
諮商心理師、心靈療癒叢書作家、璞成全人發展中心總監/蘇絢慧
人生的過程,我們總難免受傷。打從我們出生開始,離開了母體,便歷經一連串的生活挑戰,行走是挑戰,學習是挑戰,生存本身就是挑戰。
每個人都有他既定的命運安排(那些不可改變的),也有他獨特的機會安排(那些他可以選擇及改變的際遇)。但無論如何,失落及心傷,卻是我們必經的人生經歷,也是成長的代價,沒有人能避開。
當我們在生命的歷程受傷、失落、挫折……之後,究竟該如何療傷?又該如何才能再重拾力量,為自...
目錄
前 言 獻給每位想自我療癒的人
推薦序一 生活會令你受傷,但你也因此懂了療癒
推薦序二 不僅是「一個人」的療癒,而是一個「人」的療癒
第一部 著手跟自己的心碎告別
第 一 章 傷心,我們常輕忽和誤解
第 二 章 沒有「走不出來」這回事
第 三 章 愈常用的安慰話,愈讓人失落
第 四 章 謝謝你,聽我說
第 五 章 寫給藏起失落、假裝沒事的你
第二部 開始,走出失落
第 六 章 遭遇是別人造成,難過是自己造成
第 七 章 情緒充分釋放,情節可以保留
第 八 章 承認自己怎樣逃避過
第 九 章 翻找我過去的失落記憶
第三部 五項行動,解開失落的痛
第 十 章 現在,說出讓你最痛的那件事
第十一章 回想喜怒哀樂,回想未完成
第十二章 寫一封沒有地址的信
第十三章 生活也得丟掉一些、留著一些
第四部 如何面對其他生命中的陷落
第十四章 解開關係的優先順序
第十五章 填補這些失落,你可以找到幸福
結 語 採取行動,一個人的療癒就會成功
致 謝
前 言 獻給每位想自我療癒的人
推薦序一 生活會令你受傷,但你也因此懂了療癒
推薦序二 不僅是「一個人」的療癒,而是一個「人」的療癒
第一部 著手跟自己的心碎告別
第 一 章 傷心,我們常輕忽和誤解
第 二 章 沒有「走不出來」這回事
第 三 章 愈常用的安慰話,愈讓人失落
第 四 章 謝謝你,聽我說
第 五 章 寫給藏起失落、假裝沒事的你
第二部 開始,走出失落
第 六 章 遭遇是別人造成,難過是自己造成
第 七 章 情緒充分釋放,情節可以保留
第 八 章...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