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感情、文學、電影、時政
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界的兩大巨擘──夏濟安、夏志清夏氏兄弟
18年的魚雁往返,是一代知識分子珍貴的時代縮影
現代中國學術史料的重大事件
濟安的國學根底好,見識廣,志清轉治中國文學後,常請教哥哥,1952年後二人討論中國文學的時候居多。從這些信裏,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知識淵博,充滿幻想的夏濟安;而夏志清則是一位虛心學習謙恭的學者,與日後「狂妄自大」的「老頑童」判若兩人。
── 王洞
從1947年底至1965年初,夏志清先生與長兄夏濟安先生之間魚雁往返,說家常、談感情、論文學、品電影、議時政,推心置腹,無話不談,內容相當豐富。精心保存下來的六百多封書信,成為透視那一代知識分子學思歷程的極為珍貴的文獻。
── 季進
在滯留海外的歲月裡,夏氏兄弟在薄薄的航空信紙上以蠅頭小字寫下生活點滴,欲望心事,還有種種文學話題。這對兄弟志同道合,也是難得的平生知己。
── 王德威
夏志清(1920-2013)1961年憑《中國現代小說史》英文專著,一舉開下英語世界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先河。之後的《中國古典小說》更將視野擴及中國古典敘事。其兄長夏濟安(1916-1965)的學問和洞見絕不亞於乃弟,1950年代曾在國立臺灣大學任教,調教一批最優秀的學生如劉紹銘、白先勇、李歐梵等,也創辦《文學雜誌》,為日後臺灣現代主義運動奠定基礎。夏氏兄弟在學術界享有大名,生長在充滿戰亂的1930、40年代,日後遷徙海外。
《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卷二(1950-1955)》,即夏濟安、夏志清兄弟於1947年至1965年之間往來六百多封書信的第二批,始自第122號信件,夏志清由耶魯寄至台北的第一封信(1950年10月31日),至第280號信件夏濟安結束印第安納大學的課程,至伊利諾州訪友,由芝加哥寄出的信(1955年6月9日)。
在第二卷所收的信充滿了不安。先是上海政策瞬即變動,兄弟二人擔心父母收不到匯款,後來擔心自己的前途。兄弟二人欣賞彼此的才學,互相交換意見。夏濟安對夏志清這個弟弟的學養思辨,充滿了信心。當他獲知志清得到編寫《中國手冊》的工作時,寫道:「接來信知job有着落,甚為欣慰。由你來研究中國文學,這是「中國文學史」上值得一記的大事,因為中國文學至今還沒有碰到一個像你這樣的頭腦去研究它…憑你對西洋文學的研究,而且有如此的keen mind,將在中國文學裏發現許多有趣的東西,中國文學將從此可以整理出一個頭緒來了。我為中國文學的高興更大於為你得job的高興。」(見第147號信件)。志清果然不負濟安的期望,其《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國古典小說》為研究中國文學展開了一個新的視野。
延伸閱讀:
王洞主編,季進編注,《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卷一(1947-1950)》
王國瓔,《中國文學史新講(上)、(下)》修訂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
陶晉生編,《陶希聖日記:1947-1956(上)、(下)》
作者簡介:
編者簡介:
王洞
夏志清夫人,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育碩士,耶魯大學語言學碩士。曾任哥倫比亞大學初級研究員、康州大學講師。婚後相夫教女,年逾半百,改學電腦,獲哥倫比亞大學電腦學士,任職美林證券公司。現退休,定居紐約。
編注者簡介:
季進
江蘇如皋人,文學博士,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現代中外文學關係研究、海外漢學(中國文學)研究、錢鍾書研究。主要著作有《錢鍾書與現代西學》、《陳銓:異邦的借鏡》、《閱讀的鏡像》、《另一種聲音》、《彼此的視界》等,主編有「海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譯叢」、「西方現代批評經典譯叢」、「蘇州大學海外漢學研究叢書」等。
推薦序
按語(節錄)
抗戰勝利後國共之戰,國民政府節節失利退守台灣,一時無法安插隨政府遷台的官員與百姓,新近遷台的人,大部份無職業,沒收入,靠積蓄度日,生活很清苦。濟安幸由崔書琴先生引薦得台大教職,但外文系沒有熟人,很感孤單,教學之餘,致力於英文寫作。濟安英文的造詣果然得到系主任英千里,校長錢思亮的賞識。1955年二月台大派濟安來美「取經」,由美國國務院資助在印第安納大學進修一學期,學習寫作。濟安寫了兩篇小說:「傳宗接代」(The Birth of Son)與「耶穌會教士的故事」(The Jesuit’s Tale)。後者得到《宗派雜誌》編者兼名批評家賴富(Philip Rahv)的鑑賞登在該刊1955年秋季號,肯定了濟安英文創作的成就。
在印第安納進修期間是濟安一生最快樂的時光。國務院的津貼較一般獎學金優厚,濟安不需為生活擔憂,安心學習,成績斐然。他爽朗的個性,詼諧的談吐,很得同學的歡迎,常被邀參加會議發表談話,接受校刊的訪問。雖然獲悉他追求多年的女友別嫁,很受「震撼」(shocking),他失戀的悲傷因愛慕女同學Ruth而沖淡。濟安被Ruth的美麗吸引,一直沒有機會接近,在學期行將結束時,才鼓足了勇氣端了飯盤與這位美女在飯廳裏同桌吃飯,所以學期完了,他便去芝加哥轉往附近的Elkhart 去看望Ruth。
濟安去台灣以前,在昆明,北京,上海,香港,雖然兩手空空,但生活非常舒適,因為有父親及父親朋友的接濟。到了台灣,接濟中斷,必須「自力更生」。台大薪水微薄,入不敷出,幸有宋奇幫忙,接手了香港美國新聞處的翻譯工作,按件計酬。這些譯文都收入《美國散文選》(香港今日世界社,1958)。濟安的高足劉紹銘教授發現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藏有此書,認為有重刊的價值,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重印濟安的譯文及作者原文,中英對照,書名《名家散文選讀》,即將出版。濟安在1950年代,長期在《學生英語文摘》(Student’s English Digest)選載當代名家小段英文,詳加註釋,嘉惠有志學習英語的學生。我讀高中時即是這本雜誌的讀者,久聞夏濟安的大名,很是仰慕。1959年濟安的得意門生朱乃長教授集結了這些文摘,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了《現代英文選評註》,至今銷路不衰。簡體版也早在1985年面世,2014年由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重印發行。
看過第一卷的讀者,都知道濟安單戀一位十三歲的小美女。這段戀情隨着北平易手結束。濟安逃到香港,在一家公司上班,住在豪華的旅館裡,卻領不到薪水,只好給富家子弟補習英文,賺取生活費,在即將離港時愛上了女生秦佩瑾。這位秦小姐,多愁善感,喜愛文學,與濟安以創作互勉。這與濟安勤於寫作,不無關係;這期間,濟安發表了「蘇麻子的膏藥」,「火柴」,「火」等短篇小說。秦小姐與濟安通信不斷,但只願維持師生關係。在台灣,使濟安動心的是一位台大英語系三年級的女生,名董同璉。濟安指導她寫論文,接觸頻繁,日久生情。董小姐畢業後,與濟安逐漸疏遠,濟安1955年離台來美時,已放棄對董的追求。濟安給志清的信每每提起這兩位小姐。請志清代購精美的卡片,或討明星的照片。志清在百忙中,一定滿足哥哥的囑託。
濟安平日談笑風生,但與心儀的女子單獨相處時往往手足無措,尤其不知道怎樣送女友禮物。六妹玉瑛告訴我大哥在上海時曾帶她去看童芷苓,從蘇州買了一雙繡花鞋,想送童芷苓,拿不出手,竟將繡鞋帶回。據名散文家吳魯芹的太太說,濟安在台北時,常去她家打麻將,有一次帶了一個貴重的皮包來,說是這皮包是特意請宋奇在香港買來預備送董同璉的。到了董家,不敢送,怕小姐拒收。濟安自尊心極強,對追求女人,缺乏手腕與信心,不敢送書籍食物之外的禮物,生怕女方覺察其求愛的意圖。每次戀愛耗上三五年,都以失敗告終,蹭蹬蹉跎,以致終身未娶。
志清1950年,通過了博士口試,再沒有準備考試,寫paper(報告)的壓力,開始想交女朋友。他追求心儀的女人,與濟安相似,屢屢失敗,直到1953秋在耶魯的舞會上遇到新生卡洛(Carol Bulkley)。剛從曼荷蓮學院(Mount Holyoke)畢業。志清追求不到的梅儀慈也是曼荷蓮的畢業生,所以他們有共同的話題。卡洛溫柔善良。她曾對我說志清是她認識的人中,最聰明的,她不顧父母反對,決定嫁給志清。志清卻嫌卡洛貌不美,有所保留,但又覺得從來沒有一個女人像卡洛這樣愛他,捨不得放棄成家的機會。於是他們在1964年六月五日結了婚,不久生下了兒子樹仁( Geoffrey). 小家庭尚稱美滿。
在第二卷所收的信充滿了不安。先是上海政策瞬即變動,兄弟二人擔心父母收不到匯款,後來擔心自己的前途。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為確保太平洋戰線,派第七艦隊保護台灣,才解除台灣人民對共軍侵犯的恐懼。此前人人自危,國外有親戚朋友的,都想離開台灣。濟安也不例外,很想來美國,因曾生過肺病,擔心通不過體檢,不敢冒然申請來美。志清在獲得英文系博士後,為找事犯愁,既不願意回北大,在共黨統治下生活,也不打算去台灣,只有留在美國謀職,賺取美金,才能接濟上海的父母與妹妹。幸得耶魯政治系饒大衛教授的賞識,為其編寫《中國手冊》(China:Area Manual),後又得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的資助,撰寫《中國現代小說史》。兩者均非長久之計,往往為來年的工作憂慮。
兄弟二人欣賞彼此的才學。互相交換意見。濟安在台大開始教初級英文,後改教文學史,小說等高級課程,常請弟弟推薦美國最重要的作家,評論家及購買最新的書籍,所以二人常討論西洋文學。濟安的國學根底好,見識廣,志清轉治中國文學後,常請教哥哥,1952年後二人討論中國文學的時候居多。從這些信裏,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知識淵博,充滿幻想的夏濟安;而夏志清則是一位虛心學習謙恭的學者,與日後「狂妄自大」的「老頑童」判若兩人。
濟安對這個弟弟的學養思辨,充滿了信心。當他獲知志清得到編寫《中國手冊》的工作時,寫道:「接來信知job有着落,甚為欣慰。由你來研究中國文學,這是「中國文學史」上值得一記的大事,因為中國文學至今還沒有碰到一個像你這樣的頭腦去研究它……憑你對西洋文學的研究,而且有如此的keen mind,將在中國文學裏發現許多有趣的東西,中國文學將從此可以整理出一個頭緒來了。我為中國文學的高興更大於為你得job的高興」(見第147號信件)。志清果然不負濟安的期望,其《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國古典小說》為研究中國文學展開了一個新的視野。
兄弟二人對胡適,魯迅,沈從文,老舍,茅盾,巴金,郭沫若都有微詞。他們是邊讀邊評,尚未看到這些作家的全部作品,難免有失偏頗。我認為 兄弟二人信裏的褒貶,只能看做是他們互相切磋,學術思想發展的心路歷程。等看完他們所有的信件,讀者對《中國現代小說史》及《中國古典小說》的形成,會有更深的理解。
按語(節錄)
抗戰勝利後國共之戰,國民政府節節失利退守台灣,一時無法安插隨政府遷台的官員與百姓,新近遷台的人,大部份無職業,沒收入,靠積蓄度日,生活很清苦。濟安幸由崔書琴先生引薦得台大教職,但外文系沒有熟人,很感孤單,教學之餘,致力於英文寫作。濟安英文的造詣果然得到系主任英千里,校長錢思亮的賞識。1955年二月台大派濟安來美「取經」,由美國國務院資助在印第安納大學進修一學期,學習寫作。濟安寫了兩篇小說:「傳宗接代」(The Birth of Son)與「耶穌會教士的故事」(The Jesuit’s Tale)。後者得到《宗派雜誌》...
目錄
夏濟安致夏志清(1950年10月23日)
志清弟:
離港前發出一簡信,想已收到,久未接到來信,甚念。我於10/23搭「盛京」來台,10/25已安抵,請勿念。台大已上課,教來教去大一英文,很輕鬆。我來得晚,宿舍都已住滿,暫時住在劉守宜兄(《三毛》發行人,香港所認識的朋友)家,定明天搬過去。先只好委屈一下,同別人合住一屋(同屋是數學系講師范寧生a),過兩三星期有空房子再說。我到臺灣來,心情不很愉快,第一找不到像紅樓463號那樣一間房間;第二薪水很低(底薪是340元,相當不錯),很受貧窮的威脅。我每月除了米煤油等少量配給外,只有260元台幣收入,合美金廿六元,這裏物價一般都比香港高,生活不會十分舒服;第三,同家裏隔得很遠,呼應不靈,朋友雖然有好幾位在這裏,但是心理上覺得這一次總是要「自立」了(在香港還是做人家的parasite),什麼事都得要重[從]頭做起。所以我近日不大想念秦小姐,她就是到了臺灣來,我也沒法招待她的。我只覺得生活壓力太重,「自立」不易。名利心大盛,總想法要出頭才可保持自己的安全也。這兩天並不窮,一下子可以拿三四個月薪水,住在朋友家裏,什麼錢都不花,自行車已買,車錢可以省不少。所怕者是這樣做人太沒有意思了。台大轉信的service很差,信還是寄臨沂街較安,臨沂街在東門,舊名「東門町」,不知你記得不記得?臺灣的街名改得同以前大約差得很遠,名勝地區還沒有去玩過,本星期六將去「北投」。臺北人比香港樸素得不知到哪裏去了,假如手邊有兩個錢,在香港住住倒真舒服。不到臺北不知香港之繁華:街道之擁擠,店鋪裏美麗的商品的充塞與便宜,男人和女人之漂亮。在臺北人都變成灰色了,同北平差不多。你對臺北女人印象很好,我的印象:街上女人,就不多,漂亮的簡直沒有。一般居住的環境很幽靜,日本式的木屋倒很可愛的,可是我自己沒有一幢房子,這點好處也享受不到。明天要搬進去住的宿舍,吵鬧煩亂大約將勝過思豪酒店,可是哪裏有思豪那種火腿蛋奶油麵包的早餐,還有那些茶房和冷熱水龍頭的大浴缸?我的希望同蔣總統及其他許多臺灣人差不多,只求三次大戰早日爆發,可以打破目前生活之無聊與狹小,而且還有改善的希望。我到臺灣來後,第一個決心是戒香煙(確是戒掉了),在上船那天,把秦小姐送我的Ronson打火機丟了,心中很懊喪,到了臺灣,一看反正吃不起煙,把它戒了算了。我在香港最後兩月,每天要抽一包美國煙,那時一元港幣一包,我不當是一回事,這裏每包要台幣450!再談
祝好
濟安
10/23
夏志清致夏濟安(1954年6月26日)
濟安哥:
六月六日來信蜜月回來即收到,知道你為我結婚很高興,請董小姐吃午飯,並請十個朋友聚餐了一頓,我聽了也高興,就恐你那桌菜花費太大了些。父母親及玉瑛妹結婚那天大約在七重天吃飯,並看一場京戲。婚前收到父親五月廿七日的信,得悉你匯給宋奇那裏的第一筆五十元已收到了;七月份我多匯了一百元,季杰那裏債務想已還清。董漢槎、張和均賀電我上次給你信後即收到,先請你向他代謝一聲,照片添印後,當寄他們每人一份。
六月五日那天天氣很好,午飯後我宿舍裏聚了不少人,都是中外老朋友,從別處趕來參加我婚禮的。換好衣服後,三時左右由best man,Rufus Bellamy(英文系同學)伴我走到chapel,在chapel休息室都沒感到什麼,四時附近,開始緊張起來。四時鐘一響,隨牧師、best man,從邊門進教堂,教堂人已差不多坐滿,新娘走近altar時,我心跳得厲害,可是外表很鎮靜。Ceremony很簡單,十多分鐘即完畢,可是當其時,Carol 和我都有莊嚴穆肅的感覺。教堂結婚,參加婚禮的客人沒有什麼可看,當事人的確體會到一種sacred的experience。在reception時,向人堆裏各處周旋,mood漸漸鬆懈下來,拍照,切蛋糕,擲花圈等等節目和別的結婚沒有什麼分別,可是自己是新郎,覺得樣樣新鮮。
七時許,和Carol在離New Haven不太遠的名菜館Weathervane吃飯。六日上午,我們駛車出發,晚七時左右抵華盛頓。住在Sheraton Park Hotel,每夜十一元左右,是華盛頓頗出名的大旅館。星期一、二、三,到處觀光,Carol兩年前到過華盛頓一次,所以地段還熟悉。華盛頓氣派很大,各政府建築皆白色,而且大多是大理石砌的;街道極寬敞,而且白宮及其他重門office buildings好像就situated在公園內,環境極好。National Gallery of Art名畫極多,從Renaissance到近代,應有盡有,看不勝看。華盛頓附近華盛頓的故居,可以看到當年plantation的規模,也很有趣。
結婚後,生活當然有radical的改變,幫Carol做菜,洗碗,整理家務,可有一種樂趣。我們apt.沒有一隻書桌,很感不便,現在托朋友定做一隻大書桌,不日即可完工。這封信,還是在一隻portable card table上寫的。上星期起,Carol開始在Yale Institute of Far Eastern Languages內學習國語。Yale教中文,很得法,三個月後,一般美國學生都可操純北京音的普通會話,咬音比我們江南人還正確。教授方法不着重漢字,而着重會話的drill,用的課本。(以上六月廿五寫)
(六月廿六日)今晨十一時Carol得其母長途電話,得噩訊,Carol父忽于今晨十時許得heart attack而去世。Carol悲痛萬分,我們得趕快去Longmeadow辦理一切。一切以後再寫,附上添印的照片。底片暫放我處,匆匆 即頌
暑安
弟 志清 上
六月廿六日
夏濟安致夏志清(1950年10月23日)
志清弟:
離港前發出一簡信,想已收到,久未接到來信,甚念。我於10/23搭「盛京」來台,10/25已安抵,請勿念。台大已上課,教來教去大一英文,很輕鬆。我來得晚,宿舍都已住滿,暫時住在劉守宜兄(《三毛》發行人,香港所認識的朋友)家,定明天搬過去。先只好委屈一下,同別人合住一屋(同屋是數學系講師范寧生a),過兩三星期有空房子再說。我到臺灣來,心情不很愉快,第一找不到像紅樓463號那樣一間房間;第二薪水很低(底薪是340元,相當不錯),很受貧窮的威脅。我每月除了米煤油等少量配給外,只...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