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與「文化」兩名詞﹐乃近代國人所傳譯之西方語﹐但在中國上古實早已有之﹐民族乃中國所謂之「血統」﹐文化乃中國所謂之「道統」。由此民族創造此文化﹐但非此文化﹐亦無由完成民族。中國人主張文化之意義與價 值實更高於民族。本書內分講義與演詞之兩部分﹐書中涵義宏深﹐有仍值今我國人重讀研討之價值。
作者簡介:
錢穆(1895~1990年)
字賓四,江蘇無錫人。年十八即任小學教師,歷中學而至大學。先後於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師範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江南大學等校任教。1949年,赴港創辦新亞書院。曾先後獲香港大學、美國耶魯大學頒贈名譽博士。1967年,來臺定居,膺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並任中國文化學院史學研究所教授。1986年,受聘為總統府資政。
賓四先生治學,大抵以史學為核心,廣涉諸經諸子之學,從而擴及中華學術與思想文化諸多領域;其中又以理學最為深刻,自云「得力最深者莫如宋明儒」。其成就,直接反映了中國近代學術史之變遷。畢生心力鑽研中國古典文獻,即使晚年苦於眼疾,仍著作不輟,冀以喚醒中華民族文化之靈魂,儼然為晚清以來,力抗西方文化洪流之中流砥柱。所著《先秦諸子繫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秦漢史》、《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朱子新學案》等八十餘種,俱享譽中外學術界。
作者序
增訂版序
余嘗言,「人生」與「民族」與「文化」實三而一,一而三。現象雖可三分,但屬同一本體。中國人謂:「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面不可指,不可見,即其體。陽面乃可指可見,斯其用。故言「陰陽」,猶言「體用」。先秦道家則謂之「有無」。凡屬用處可見處,即道家之所謂「有」。凡屬其體不可見處,則道家謂之「無」。其實無處即指其同處,而有處則乃其異處。故曰:「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妙乃有之始,即其異處。其本則出於同,亦即出於無。故曰:「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子貢言:「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文章即其異處可見處,故可得而聞。性與天道則在同處,即無處,不可見處,故為孔子日常所少言。
如是以言體用,先秦道家喜言體,每輕視其用。儒家則好言用,每少言體。如言性,即近於體,故孔子少言之。只曰:「性相近,習相遠。」習易見易言,即可謂性體之用。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忠信即言體,學與習則性之用。《論語》二十篇,開首第一語即曰:「學而時習之。」此學習二字,乃用非體,可見又可指。顏子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亦步亦趨,即其學與習,亦即用。如有所立卓爾,立者其體,道家所謂玄之又玄之同處,實即無處,故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孟子稱孔子謂「聖之時」,但不言聖之常。因「時」有異可見,常則大同無可見。此異乃道家所愛言,而孔子則多避去而少言。
《易傳》後起,乃和會儒道兩家以為言。故其言「太極」實即「無極」。極乃言其同一極端,亦猶言無。故後人又言無極而太極。言太極即猶言大同,亦猶言無極,此即所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也。
顏子曰:「夫子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文即文章,即人生用處,禮則其體。博處及其異處,而約處則其同處。人生同處在禮,斯則可視而見,指而知,猶今之言具體。孟子始言性,性實一抽象,非具體。後儒如南宋朱子,乃謂「孟子粗,顏子細」,即指此等處言。然則孟子言性善,已近道家落虛處。荀子乃繼之言性惡。然後儒乃謂「孟子醇乎醇,荀子大醇而小疵」。其小疵,即指其言性惡。荀子著書最首第一篇為〈勸學〉,此則其大醇處。《論語》二十篇,開首即曰:「學而時習之。」又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則此一「學」字,乃孔門教人醇處。孔子自稱:「若聖與仁,則吾豈敢。吾學不厭而教不倦。」故荀子即在其大醇處勸學。孟子雖好言性,但亦不忘言學,故曰:「乃吾所願,則學孔子。」而後起宋明儒如陸、王則好言性,而忽於言學,流於不慎,斯失孔門之真傳矣。
今再言「體用」,此二字連言,乃始見於東漢時魏伯陽之〈參同契〉。亦可謂以前儒道兩家少言體,僅言用字。故孔子曰:「如有用我者」,又曰:「道之不行」。行與用,皆具體可指。顏淵則曰:「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所立卓爾,此即後人所言之體字,而其字不出顏子之口。孔子亦僅曰:「民無得而稱焉」,或曰:「民無得而名」,皆不用此一體字。孔子七十始曰:「從心所欲不踰矩」,矩即猶言心之體。但言矩而不言規,不如莊子乃言圓,而曰「執其中」。矩之四方,皆可援可指。圓之中心則虛無其位,不如矩之有隅可據。〈易傳〉後起於道家,乃兼采道家之言以為言。故曰:「太極本無極也。」故具體與抽象,乃儒道兩家立言宗旨大異處,斯則可辨而知者。
西方希臘哲學家言真理,則不僅無矩可守,亦且無規可尋,乃可人各一真理,故曰:「我愛吾師,我尤愛真理。」師則具體,而真理則僅抽象。離其具體而僅言其抽象,則惟西方之個人主義乃可有之。
西方宗教言天堂,言上帝,此又太具體,不抽象,故惟有信仰,乃不得有各己思辨與議論之餘地。如言科學,則既不抽象,亦不具體,乃只於具體中求新求變,更無一故舊之可尊。
今言中西文化之相異,則西方如宗教言天堂與上帝,似皆具體外在切實有據,但只可信,而不貴有證。如科學,則可用可行,而不貴有本。要之,此兩者非生命性的,而其實真實生命則為個人主義,太短暫太狹小,不可大又不可久。中國人言性,則求其真實人生之可大而可久,而決不於生命外他求。此則中西文化之相異,亦即中西人生之相異,同時乃見其民族文化之相異。今國人惟求一變故己之常,惟西方是慕是求。此依中國古人言,乃有己而無天,有人而無己。而其心中之人,乃專指西方人。實只知有物,而不知有人。或可稱之謂只知有人,不知有己。與中國民族性相距實大而遠,不知究將何以為學?恐非再有聖人起,亦無可指導吾人以可循之規之矩矣。其然豈其然乎?吾誠不禁其慨乎以思之,慨乎以言之矣。
民國七十六年一月,欲再版重排此集,曾細讀一過,心有所感,略有增修,而作此文。後因故未及付排。今年重印此集,再讀此文,因取其為增訂版序。
中華民國七十八年九月錢穆識於臺北士林外雙溪之素書樓,時年九十有五
下篇 中國歷史演進與文化傳統
第四章 中國歷史演進大勢
上面講的是中國社會,下面再講中國歷史,主要都在闡揚中國文化精神。
人類古文化,根源於四地區。巴比倫、埃及已夭折。印度畸形發展,未能創成一個獨立完整的國家,未曾留下一部詳確明備的歷史。
只有中國,廣大的中國社會,綿長的五千餘年的歷史傳統,全由中國人自己在主演。
論其體系之大,包容之廣,延亘之久,差堪與中國歷史相比者,就目前人類歷史言,只有一部歐洲史。
但中國史與歐洲史,精神面貌各不同。
中國史如一樹繁花,由生根發脈而老幹直上,而枝葉扶疏,而群花爛漫。
歐洲史則如一幅百衲刺繡,一塊塊地拼綴,再在上面繡出各種花草蟲魚。
歷史如是,文化亦然。中國文化重在其內部生命力之一氣貫通。歐洲文化則由多方面之組織而成,雖曰取精用宏,終是拼湊堆垛。換言之,中國文化是一本的,而歐洲文化則是多元的。
一、秦以前之中國
秦以前之中國歷史演進,至少已有兩千年到三千年。中國文化生命,在此時期中,已茁長完成。
其最主要代表人物則為周公與孔子。此下中國政治與社會之大理想,由周公創始。學術與思想之大體系,由孔子建立。
因此周公孔子,為此下中國兩千年來之楷模。
所謂政治與社會之大理想,主要在「禮」與「樂」。所謂學術與思想之大體系,主要在人心之「仁」,與夫可以推行之於天下萬世之「道」。
禮樂之內心精神便是仁與道,仁道之外施規模便是禮與樂。
周公開始把散布在當時中國大陸各地種姓不同風尚相別的各個社會,融凝合一,而建立起一個統一的新王朝。其所仗便是一種禮樂精神。
孔子把周公的一切具體設施推闡說明,要義在本原於人人各自具有之內心之仁,而隨時隨地隨宜推擴,以形成為一種可以普遍適用於天下萬世人類全體之道。
此下中國歷史演進,主要不能越出周公孔子兩人所樹立之規範。
更主要者,在周公孔子之私人人格修養及其實際生活上,又建立了中國歷史此下所謂士之一流品之最高的楷模。
二、漢唐時代之中國
中國歷史之偉大成就,首要在其大一統理想之實現。
周公西周時代所創建,乃一種封建政治之一統。秦漢以後所改進完成者,乃為一種郡縣政治之一統。
封建政治是一種貴族分治。郡縣政治則為一種士人合治。
士之養成在教育,士之登進在選舉。
當時教育制度,分公私兩軌並進。社會私家講學,開門授徒,是一軌。政府自縣道郡國學向上集中,到中央太學,是另一軌。
選舉制度亦分公私兩軌並進。中央地方各部門主管長官可以自辟僚屬,是一軌。郡國分年選舉以及中央臨時制詔選舉,是另一軌。
由於政府獎勵學術,選拔賢俊,而學術風氣普遍到全社會,此乃由政府領導著社會。
由於各地賢俊集合到政府,實際掌握政權,而各地民生利病,社會意見,可以隨時活潑呈現於政府而具體表現在一切行政措施上,此乃由社會管制著政府。
此種建國規模,在其背後,顯然有一大理想。而此種理想,則顯然上承周公孔子精神,經時代之演變蛻化而有此。
因此,當時全國教育,幼學階段主要教材為《孝經》與《論語》。成學階段主要教材為五經。
憑此建國規模,而形成兩漢之治平與隆盛。
但歷史只是人事,人事並不能遵循一軌道而直線上進,無頓挫,無曲折。
東漢以下,士族興起,同時老莊思想漸盛。當時的士,則已無大仁大勇來擔負國家民族的大使命,來追求國家民族的大理想。
他們的精神意氣,大半都封閉在各自的門第傳統一種小天地之內,游情於文學藝術,僅求私生活之自怡悅。
先是統一政府崩潰,繼之以五胡之亂,而形成南北朝對立,顯為中國歷史之中衰期。
其時則印度佛教傳入,掌握了人生最高理想之領導權。
但在上,兩漢政府精神及其一切機構組織,並未完全崩潰,還是大體存在著。
在下,則士族門第仍能敬宗恤族,敦睦孝弟,仍是各有其一套傳統體法,依然不失為儒家精神之遺存。
因此兩傳統,而終能再造隋唐統一,以及唐代之全盛。
但人生最高理想之領導,則實依然在佛教。
其時人生則分成了兩截。一面是終極的想望,清淨涅槃。另一面卻是當生之實務,權勢聲名。
唐代人心比較積極開放而進取,國力扶搖直上。社會富,國家強。但漢人樸而凝,唐人華而散。唐人所缺乏者,仍是一人生全體最高理想之領導。
於是向外則陷於窮兵黷武,轉而向內,又成為藩鎮割據。唐代之沒落,近似西方羅馬帝國之崩潰。緊接著的是五代十國,為中國歷史上第二度之中衰期,抑且近似於黑暗。
三、宋以下之中國
宋人之最努力者,厥在復興儒學,又恢復了以往最高領導全體人生之思想大傳統。
因於隋唐考試制度之蟬續,而門第失勢。自宋以下,則成為白屋寒儒之天下。
宋代國勢積弱,雖未能全部扭轉中晚唐之頹運,但此後一千年,中國文化仍得傳統勿輟,實胥賴於宋人。
蒙古入主,中國社會幾於全部受其震撼,幸而在南宋偏安時期所辛苦達於完成之新儒學,傳入北方,為中國社會普遍注射進新精力。
明代光復了中國民族之政權自主,當時之教育與考試,則幾乎全依朱子一家言。朱子《四書集注》,七百年來,家絃戶誦,成為中國社會之人人必讀書。
此一經過,實與漢人表章五經,同樣涵蘊有甚深意義。苟非竟體了解中國歷史,通盤了解中國文化,不易把捉到此中之契機與涵蘊。
明代國運光昌,堪與漢唐鼎足而三。
滿清入主,而晚明諸大儒藏精掩彩,靈光不磨。此下三百年,仍是此一番淋漓元氣,暗中主宰。
但通觀自宋以來,此一千年之中國史,較之漢唐乃及先秦,終於不脫一弱象。而士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乃及政治地位,亦較以往為弱。
而且此一千年來,士之精神所注,亦重在與佛家教義爭心性之微,爭宇宙之奧,而於人群治平大業則不免置之為次圖。
因此,此時期孔孟並尊之新傳統,遂代替了唐以前周孔同列之舊傳統。
尤其在滿清政權之壓迫下,學者心力所瘁,群趨於古經籍之校勘、訓詁、考覈,埋頭故紙堆中,雖於學術內容有貢獻,卻於社會實際無補益。
清代自乾嘉全盛之後,遂有道咸以下之衰運。
四、近代中國及其前瞻
當是時,正值西力東漸,國人內厭清政之腐敗,外怵強敵之侵凌,於是有變法維新之要求。
辛亥以還,不僅上層政治變了,更要的則是下層社會亦跟著變了。
漢以下之選舉,唐以下之考試,確定了中國傳統社會,所謂四民社會中士之領導地位。但自晚清科舉廢止,民國以來,西方民主憲政之新的選舉法,實際未能在中國急切推行。於是如何選賢與能,使政府與社會密切相繫,血脈相通之舊秩序已破壞,而新秩序未建立,一切紛亂,遂不斷在此過渡時期中產生。
更要者,考選制度外,乃屬教育制度。晚清以來,迄於民國,全國上下,努力興學。各地中小學校,關於國民教育普及教育方面,尚幸薄有成績。但屬於教育最高階層之大學教育,則始終未臻於理想。
因此,全國思想之最高領導及其安定中心,已不在國內,而轉移到國外去。
留學政策應運而興。此一政策,實隱隱掌握了近代中國之國運。
少數留學生,不瞭國情,群思本其所學於國外者來盡變國內之故常。
晚清末葉,主要心嚮,在模倣德國與日本。民國肇建,主要潮流,在追步英美。
漸漸醞釀出打倒孔家店,線裝書扔毛廁裡,廢止漢字,全盤西化等呼聲。
於是由政治革命轉移到社會革命與文化革命。破壞舊的,人盡同意。一談到建設新的,則意見各別。各有理想,各有圖案。遂使近代中國,多破壞而少建設。
國內多數優秀青年,沒有出國留學的機會,便如窒塞了將來一切希望,斬斷了將來一切出路,更易激起他們對現實狀況之不滿。而過激思想,遂普遍瀰漫。
於是又有勤工儉學之號召,招致許多青年,盲目出國。結果則儉學其名,勤工其實,又為共產過激主義敷設了溫床。
如此內外配合,而共產思想傳播益盛。
傳統社會中士之一階層,先自糜爛而不可收拾。
由於國外工商優勢之經濟侵略,而農村亦逐步陷入貧困與崩潰中。
尤其是北方農村,更形枯瘠。逮於共產基地轉移到北方,又經八年對日抗戰,而中共遂得於北方廣大農村中生根。
工商業在中國社會,本不曾積極獎勵。自與西方新起工商勢力接觸,而驟形劣勢。
政治不上軌道,國內社會在長期動盪中,對外條約又受種種欺騙與束縛,新科學智識,急切間未能引用,於是工商劣勢,常此繼續,幾於一蹶而不振。
由於上述形勢,近代中國,雖長期掙扎,而苦難重重,好望終渺。
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以後之數年間,政令漸見統一,社會復蘇有象,而日本帝國主義又乘機加速進犯。抗戰之餘,殘喘未息,創痍猶新,而中共遂以得志。
回顧對日抗戰前之中國,一是數十年來中小學國民教育薄有成績,二則全國廣大農村猶未澈底破壞。八年抗戰,倖獲勝利,所憑藉者在此。
今中共盤踞大陸已十年,中小學校教育先已變形,人民公社推行,全國農村之深厚基礎亦將澈底毀滅。為近代中國保留新生機之兩大憑藉,均已崩潰。他日光復,一切須在廢墟上重新建立,其艱鉅之情,殊難想像。
然中國必有其前途,所堪鼓勵吾儕之信心與勇氣者,厥在中國傳統文化之深根寧極,有其不可消散磨滅之潛勢力之存在。
若先忽忘了自己傳統文化,試問尚有何物,可供吾人之憑藉,而作為此後復國建國一切力量之出發點與中心點之所在。
此一信念,實在堪供吾人在此萬死一生中,作深切之警覺與珍重之保持。
增訂版序
余嘗言,「人生」與「民族」與「文化」實三而一,一而三。現象雖可三分,但屬同一本體。中國人謂:「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面不可指,不可見,即其體。陽面乃可指可見,斯其用。故言「陰陽」,猶言「體用」。先秦道家則謂之「有無」。凡屬用處可見處,即道家之所謂「有」。凡屬其體不可見處,則道家謂之「無」。其實無處即指其同處,而有處則乃其異處。故曰:「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妙乃有之始,即其異處。其本則出於同,亦即出於無。故曰:「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子貢言:「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
目錄
增訂版序
自 序
講 義
上篇 中華民族之成長與發展 3
第一章 中華民族之本質 3
一、中國古代之氏姓分別 4
二、中國古代之華夏與四裔 5
三、文化觀與民族觀 6
四、文化建立與民族融凝 7
五、天下一家與中國一人之大同太平理想之追求 8
第二章 中國社會之結構 10
一、人文精神的社會理想 10
二、四民社會之形成及其意義 12
三、中國社會中之個人地位與家庭地位及政治問題與經濟問題 14
第三章 中華民族發展之經過及其前途 16
一、秦以後中華民族之逐步擴展與逐步融凝 16
二、異族內徙與海外拓殖 18
三、民族觀與文化觀之衝突與調整 20
四、救國保種與文化復興 21
下篇 中國歷史演進與文化傳統 25
第四章 中國歷史演進大勢 25
一、秦以前之中國 26
二、漢唐時代之中國 27
三、宋以下之中國 29
四、近代中國及其前瞻 31
第五章 中國文化本質及其特徵 34
一、中國文化體系之分析觀 34
二、中國文化體系中之人文精神及其道德觀念 36
第六章 中國的哲學道德與政治思想 39
一、中國傳統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一貫理想 41
二、中國傳統文化中之天人合一觀 44
三、中國傳統文化中之人文修養 45
講演詞
第一篇 緒 論 51
第二篇 中華民族之成長與發展 61
第一章 中華民族之本質 61
第二章 中國社會之形成 74
第三篇 中國歷史演進與文化傳統 99
第一章 歷史的領導精神 99
第二章 中國歷史演進大勢 111
第三章 中國文化本質及其特徵 133
第四章 中國傳統文化中之人文修養 148
第四篇 結 言 165
增訂版序
自 序
講 義
上篇 中華民族之成長與發展 3
第一章 中華民族之本質 3
一、中國古代之氏姓分別 4
二、中國古代之華夏與四裔 5
三、文化觀與民族觀 6
四、文化建立與民族融凝 7
五、天下一家與中國一人之大同太平理想之追求 8
第二章 中國社會之結構 10
一、人文精神的社會理想 10
二、四民社會之形成及其意義 12
三、中國社會中之個人地位與家庭地位及政治問題與經濟問題 14
第三章 中華民族發展之經過及其前途 16
一、秦以後中華民族之逐步擴展與逐步融凝 16
二、異族...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