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浪漫時期,直到現代;
隨著50種樂器,以及眾多演奏、作曲名家及歷代樂迷,一起走過精彩無比的西洋音樂史。
- 超過250幅精緻繪圖、史實照片與樂器構造圖解;
- 14萬字音樂與樂器相輔相成,改變彼此的故事;
- 從體鳴、膜鳴、弦鳴與氣鳴等四大樂器,記錄音樂如何在時間裡流轉;
- 由魯特琴開始、合成器收尾,宛如身歷兩千年的演奏會,聆聽音樂的演化。
當演奏家碰上陌生的樂器,他們會不斷鍛鍊表現技巧、找尋各種駕馭方法;當作曲家遇見風格迥異的樂器與演奏家,他們會激發出更多靈感與表現慾望;而樂器則在音樂家的要求下,不斷相互影響、演變與創新;聽眾則因此可以豎起耳朵,共同參與這場至今不輟的進化過程。閱讀本書就像出席一場由西元前五百年揭幕的交響樂盛會,看到堪稱西洋古典音樂核心、最廣為人知的弦樂器小提琴,歷經多次進化、在貝多芬筆下產生定義革變的鋼琴,完全展現領導權力與發揮樂曲詮釋風格的指揮棒,甚至徹底改變音樂欣賞方式、掀起樂壇巨大革新的麥克風……等或熟悉或從未聽聞的樂器一一登場,與樂器製造者、知名作曲家與演奏大師共同演出直達人心的文明聲響。
人聲是音樂的起點,樂器則是音樂的延伸。讀過此書,你會發現:原來樂器的發展史,就是人類文明的演進史!
──古典音樂評論人 呂岱衛
雖從改變音樂史的50件樂器出發,縱向有樂器發展、進化,橫向搭配音樂創作的風格演變,實是人文與科學的全面觀察。
── 國家交響樂團執行長 邱瑗
作者簡介:
菲利浦‧威爾金森Philip Wilkinson
本書作者是一位橫跨多項領域的自由撰稿者與作家,在歷史、建築與音樂方面的著作尤其豐富。作者擁有英語系榮譽學位,並在多家出版社擔任編輯委員。
譯者簡介:
殷德倫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畢業。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特約撰述,專事音樂文字工作。譯有《尖叫街13/龍之火焰》、《藍瓶子咖啡》,參與翻譯《杜普蕾的愛恨生死》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
朱宗慶︱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呂芳玲︱高中音樂教師
陳樹熙︱作曲家
張寶藝︱高中音樂教師
焦元溥︱音樂學者/作家
(依姓氏筆劃排列)
名人推薦:專業推薦
朱宗慶︱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呂芳玲︱高中音樂教師
陳樹熙︱作曲家
張寶藝︱高中音樂教師
焦元溥︱音樂學者/作家
(依姓氏筆劃排列)
章節試閱
c. 1300s魯特琴 Lute
起源地:歐洲
類型:弦鳴樂器(彈撥類)
時期:中世紀/文藝復興
帶著像是剖半的梨形琴身,輕聲恬靜卻平易近人的音調,魯特琴可說是最獨樹一格的彈撥樂器之一。它的名氣部分來自長時間廣泛的應用。幾個世紀以來,魯特琴可獨奏、伴奏,並在合奏團占有一席之地,也是弦樂器具備多功能的典型例子,而多功能性質正是西方音樂漫長歷史一項顯著的特色。
從中東來到歐洲
魯特琴可能源自中東地區。類似魯特琴的樂器對古埃及人和美索不達米亞的居民來說幾乎眾所周知,魯特琴源自阿拉伯世界,西元八世紀西班牙曾一度被穆斯林占領,此樂器便由穆斯林和拜占庭音樂家經從西西里島帶到歐洲。許多歐洲語言中,「魯特琴」一詞源自阿拉伯的「烏德琴」(al ’ud),「烏德」字意是木頭或棒形物。中世紀,浪跡各地的音樂家帶著魯特琴環遊歐洲,於是十三、十四世紀早期的英法文獻都曾提起魯特琴和其演奏者。儘管如此,仍無從確知當時魯特琴的模樣。
到了十五世紀初期,情況變得比較明確。此時大部分的魯特琴可能有四對同音弦組(course,弦兩兩成組),手指間夾一只撥片(plectrum)彈奏。樂器製造者開始在琴頸處加上音格(fret,又稱弦品或品),幫助負責彈撥的左手手指
放在適當的位置。現存最早的魯特琴音樂可回溯至十五世紀,隨著時間推移,演奏者也開始改變彈奏技巧,漸漸直接用手指撥弦。同時,樂器製造者也在魯特琴多加一對同音弦組,不久後又再多加一對同音弦組。十六世紀,魯特琴的普遍形制為含有六對同音弦組、用手指撥弦彈奏。十六世紀末甚至有更大型、多達十對同音弦組的魯特琴。
文藝復興時期的樂器
十六世紀,也就是文藝復興全盛期,魯特琴是非常受歡迎的樂器。時興直接以指撥弦的方式可演奏更複雜的音樂,新添加的同音弦組也使其有更廣的表現幅度。作曲家對此做出熱烈回應,很快地創作出不計其數的曲目,包括獨奏樂曲
與伴奏歌曲──演奏者往往自彈自唱。從皇家宮廷一直到尋常小康家庭,任何需要以小而美形式彈琴賞樂之處──魯特琴並非聲力萬鈞的樂器──都可見到魯特琴的身影。魯特琴形同音樂界文藝復興的象徵,就像古典柱式結構之於文藝復興時期建築。
文藝復興時期作曲家為魯特琴寫出眾多歐洲歷來最優美的樂曲。最早一批致力於開發魯特琴彈撥多聲部潛力的偉大作曲家,包括義大利的法蘭契斯科‧達‧米蘭諾(Francesco daMilano, 1497-1543)。法蘭契斯科在教廷任職,寫下數冊魯特琴曲集(如今僅存百餘首)。他的作品曾上市出版,表示其名聲遠播至羅馬教廷之外。躋身英國最偉大作曲家之一的杜蘭(John Dowland, 1563-1626),也曾創作數冊魯特琴獨奏曲集與多首伴奏,還有結合古提琴和魯特琴的合奏曲,著名的《淚》(Lachrimae)是將作曲家稱為「七首熱情的帕望(pavan,依舞曲寫成的悲傷曲調)舞曲」集結的曲集,獻給雇主的夫人也就是丹麥的安妮女王Queen Anne)。杜蘭身兼魯特琴演奏家及作曲家的名望也有助於令十六、十七世紀的英國對此樂器鍾愛而不墜。
新的方向
十七世紀,魯特琴在歐洲各國的發展起點不同。法國和北歐的作曲家和樂器製造者進行各種調弦方式的實驗;義大利的重點則傾向拓展魯特琴的低音域。義大利對於聲部寫作的態度轉變促使新型態魯特琴誕生。接近十六世紀末時,義大利音樂家開始撰寫極度戲劇化的聲樂作品,也隨之賦予富表達力的獨唱者重要地位。音樂家為這樣的人聲旋律配上一種或更多種類的樂器,樂器以和聲伴奏,
同時強化低音聲部;伴奏性質的低音聲部樂器群往往包含彈撥類的弦樂器,而稱為「數字低音」(basso continuo)。
1580年代,義大利佛羅倫斯的樂器製造者發展出一款提奧伯魯特琴theorbo,譯注:十八世紀前的重要伴奏樂器),此為特大號的魯特琴,帶有長頸與多達七、八對的同音弦組,以及一排附加的七或八根低音弦,低音弦不按弦而直接彈撥,如同豎琴的琴弦。提奧伯魯特琴受到巴洛克早期作曲家青睞而廣泛作為數字低音樂器運用,作曲家活躍於十七世紀最初的十年,如蒙特威爾第(Claudio onteverdi, 1567-1643)。提奧伯魯特琴深刻的聲響豐富了蒙特威爾第管弦作品的表現,如《晚禱》(Vespers, 1610);還有歌劇,如《奧菲歐》(Orfeo, 1607)和《波佩亞的加冕》(L’incoronazione di Poppea, 1643); 以及配上樂器伴奏的牧歌(madrigal)作品等。蒙特威爾第與同時代的作曲家運用的數字低音樂器群往
往由幾種樂器組成,可能有提奧伯魯特琴和小型管風琴(chamber organ),或幾支提奧伯魯特琴加上大鍵琴或管風琴,有時候是一支提奧伯魯特琴加上一把用弓拉奏的低音弦樂器。提奧伯魯特琴雖然源自義大利,但也流傳到中歐地區和法國,特別是受過義大利音樂薰陶的作曲家。
約在此時,出現了另一種變體長頸魯特琴(archlute),其用於按弦的同音弦組與長的低音弦,可說是結合了一般魯特琴和提奧伯魯特琴的特點。長頸魯特琴深受演奏者喜愛,這些演奏者致力發揮樂器品質,不僅是做為數字低音聲部演奏、伴奏,還有以魯特琴為主角的樂曲。
標準的魯特琴與其親戚,如提奧伯魯特琴與長頸魯特琴等,在十八世紀末已逐漸失寵,不過至今仍會現身在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音樂演出的場合。它們往往單獨為人聲伴奏,或用在人聲僅以其他樂器輕聲伴奏的段落中。魯特琴能增添美麗的色彩與弓弦樂器或管樂器相輔相成,使得早期的巴洛克樂團與日後的室內
樂團有著截然不同的效果。
c. 1400s管風琴Organ
起源地:西歐
類型:氣鳴樂器/鍵盤類
時期:中世紀
十五世紀,歐洲的管風琴確立教堂樂器的首要地位。它不僅擁有廣泛音色,在獨奏與伴奏方面也都表現出色,因此註定在音樂界扮演重要角色,文藝復興、巴洛克與浪漫時期晚期尤然。由於寬廣的表現力、音色多樣、音量豐沛,作家與音樂家都為管風琴冠上「樂器之王」的美名。
管風琴的基本原理
現代管風琴是構造複雜的樂器,但所有管風琴的運作方式都大同小異,也都有少數相同的特色。管風琴透過壓力鼓風,將這道氣體儲存起來再經由活塞將氣體送到已調音的音管群。為達到此效果,管風琴須具備音管之外的氣流通道,也需要鼓風的機械裝置且可在壓力下持續儲存。另外,還需要至少一組鍵盤。
管風琴的聲音藉由音管發出。每根音管都有獨立音高,一管一音,成群的音管每列構成一個音階。音管無論在音色、音量也各有千秋,管風琴因此會有好幾列音管,每一列都有不同性格。音色表現依製造方式而異,例如有些音管如同大型直笛(recorder)對著明顯的唇形管孔引導氣流通過,這類音管稱為唇管(flue pipe),其音高取決於管長,音管的音質則受到像是管孔位置等因素影響。另外,有的音管內有簧(reed),作用方式如同木管樂器,音高一樣由管長決定。
演奏家透過音栓(stop)選取要以哪幾列音管演奏,音栓可管理氣流送到那幾排音管。傳統上,音栓藉著拉動球形把手操作,球形把手上會標明音列名稱及音高;音栓控制可移動的木製滑板,滑板上有開孔,可藉由關閉或開啟將風送到特定音列。部分管風琴則以電動開關控制音栓。
管風琴的第二種機械連動裝置:鍵,便是連接鍵盤與音管,讓風壓進入特定的音管裡。多數管風琴有至少兩層鍵盤,稱為手鍵盤(manual),再加上一個腳鍵盤(pedalboard)。管風琴鍵有各種作用方式。例如,有些管風琴用一系列的金屬槓桿連接鍵盤和音管,稱為牽引式連動裝置(tracker action)。另一種系統則常用在非常大型的管風琴,即電動氣動式連動裝置(electropneumatic action);這類利用電力連動的管風琴也表示手鍵盤的位置可以與音管有段距離。
傳統上,使音管發聲的氣流由手動鼓風機供應。今日,鼓風裝置已幾乎都以電力驅動,演奏者便不用依賴助手送風。從鼓風機送出來的風先是儲存在制氣室以維持適當壓力,待到通過制氣室時再輸送至一列列音管下方的風室(windchest)。
管風琴的起源
管風琴的起源可回溯到遠古。西元前三世紀,亞歷山卓城(Alexandria)的希臘工程師泰西比烏斯(Ctesibius)發明了水壓風琴(hydraulis)。水壓風琴是藉由水壓維持供氣的管風琴。羅馬人也演奏水壓風琴,但到了約西元二世紀的羅馬時代,羅馬人以一種可充氣的皮革材質氣囊取代原本手動的泵氣裝置;接下來,又轉而使用鼓風裝置供氣。羅馬帝國衰亡後,管風琴的製造和演奏反而由東羅馬帝國延續,尤其是首都君士坦丁堡。西元757年,皇帝君士坦丁五世(Constantine V)送了一部管風琴給法蘭克國王矮子丕平(Pepin),這份贈禮印證管風琴在西方的重現。而管風琴自此在西方便被視為教堂的代表樂器。
c. 1555吉他 Guitar
起源地:西班牙安達魯西亞
類型:弦鳴樂器
時期:文藝復興
雖然古典吉他和西班牙幾乎畫上等號,但吉他可說風靡全世界,擁有不計其數的死忠愛好者。這股吉他狂熱從想要學會某種樂器的初學者開始(因價格親民加上技術門檻低),一直到所有文藝復興時期音樂至近代新作都能勝任的高超演奏家。而吉他最早就是源於文藝復興時期。
吉他與比維拉琴
現今的古典吉他屬於彈撥樂器,帶有葫蘆形的琴身、平背板及六根琴弦,六根琴弦一般以相隔四度調律,但其中第二弦與第三弦之間則相隔大三度。不過,「吉他」一詞在數百年的時間中都用來統稱形形色色的彈撥樂器,這些彈撥樂器中也有與今天吉他大不相同的樂器。由於形制變化多端,又與其他樂器有某些共同點,因此想要特別追溯吉他的早期歷史,實是困難重重。
中世紀,「吉他」一詞有時指稱琴身呈梨形、琴背呈圓拱形的小型魯特琴等小一號的樂器。不過,中世紀後期的西班牙,逐漸發展出一種稱為比維拉琴(vihuela)的樂器,這種樂器有更近似吉他的腰身及平背板,還有一組以彈撥方式演奏的琴弦。比維拉琴在十五、十六世紀的西班牙蔚為風行。比維拉琴
的琴弦按照同音弦組的方式排列,類似魯特琴──換句話說,這種樂器有六、七對羊腸弦(gut string)的弦組,每一對弦組的兩根弦調成同音或相距八度音高。
文藝復興時期的吉他
十五、十六世紀的比維拉琴似乎是琴身相當大的樂器──尺寸與魯特琴差不多。不過,此時一種相對小型的同類樂器也正逐漸成形,其琴身與比維拉琴相同但體形較小,有四、五對同音弦組,琴弦以相隔四度調律,中間穿插一個三度。這種樂器的演奏方式,可彈撥個別琴弦,也可彈撥振音構成和弦,這便是古典吉
他的始祖。1555年,西班牙修道士音樂家伯穆多(Juan Bermudo)出版一冊關於樂器的專書,書中將吉他和比維拉琴做出區隔,也針對四對弦組及五對弦組兩種吉他加以描述。此書意味吉他已獲認同,堪稱吉他史上的第一個里程碑。1550年代,由法國魯特琴演奏家、吉他演奏家兼作曲家羅瓦(Adrian LeRoy, 1520-1598, 如左圖)創作的數冊吉他曲集,還有富恩亞納(Miguel Fuenllana)在1554年出版的《奧爾菲的小里拉琴》(Orphénicalyra)曲集,在在證實這一點。富恩亞納在西班牙出版、題獻給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Philip II)的曲集,書名頁便註明寫給比維拉琴。實際看此樂譜可知其調音原則類似現代吉他,差異僅在最低音的弦,這冊曲集被認為是史上第一本為五對弦組吉他出版的樂譜。
十六世紀,四對弦組的吉他(同時還有五、六對弦組的吉他)在西班牙廣為流行,此地應為吉他最早發跡之處,而在義大利、法國與英國,吉他風行的盛況也如此。它常用來為歌者伴奏,也累積了包括舞曲等類型的豐富獨奏曲目。吉他的興盛此時已經達到某個階段。
單弦跨出一大步
在巴洛克時期,吉他開始發展成更近似於現代吉他的樣貌,也越來越受歡迎。部分須歸功於知名演奏家的提倡。例如,英國吉他演奏家科貝塔(Francesco Corbetta, 1615-1681)成為國王查理二世(Charles II)御用的宮廷音樂家,而他專精的吉他便在英國受到前所未有的矚目,並開始取代魯特琴。
吉他一步步邁向成功之路,更深層的理由之一就在於一股為其增加更多弦組的趨勢,從而獲得更寬廣的發揮空間。五對弦組的吉他為巴洛克時期的主流,到了十八世紀則是六對弦組的吉他最為盛行。十八世紀同時也經歷了琴弦的改良,包括低音琴弦使用包裹纏線的弦。包裹纏線的弦具有如羊腸線的某種材質為軸心,再以其他像絲線等材料包捲而成,以此讓琴弦更加堅實。這項改良致使樂器製造者捨棄原本的弦組觀念,轉而嘗試改裝成六根單弦。早期的吉他往往被視為高音樂器,然而這些六弦吉他能獨自滿足低音聲部的需要,因此越來越多的作曲家將吉他看做完備的獨奏樂器。
伴隨著改良,吉他的曲目在十八和十九世紀早期以倍數增加,尤其是西班牙和義大利地區身兼吉他演奏家及作曲家的人才輩出。其中最著名的音樂家之一
就是出身拿坡里的卡路利(Ferdinando Carulli, 1770-1841),這位赫赫有名的吉他演奏大師巡迴歐洲舉辦音樂會,為吉他寫過四百多首的曲子──舉凡獨奏曲、
室內樂與協奏曲皆有。最著名的西班牙吉他作曲家則是梭爾(Fernando Sor, 1778-1839),他行遍歐洲各地,舉行音樂會、創作,使吉他受到更多大眾的喜愛。
c. 1580大鍵琴 Harpsichord
起源地:比利時安特衛普
類型:弦鳴樂器/鍵盤類
時期:文藝復興/巴洛克
西元1570到1580年間,樂器製造界的新人漢斯‧盧克斯(Hans Ruckers)在安特衛普(Antwerp)成立了工作室。他一手打造的大鍵琴以豐富的音色及扮演支持角色的能力很快受到青睞,影響了整個歐洲的製琴同行,也讓音樂家為之振奮。從居家會客室到歌劇院,音樂就此改變。
鍵盤結合弦樂器
管風琴音樂家十分熟悉鍵盤,而管風琴的歷史悠久。中世紀晚期,發明家開始設計以鍵盤演奏的弦樂器機械裝置。其中最早的古鋼琴(clavichord)便是現代鋼琴的前身之一,其以機械或連動裝置擊弦;大鍵琴採用的連動裝置則是撥弦。為弦樂器添加鍵盤可謂如虎添翼。豎琴演奏家或薩泰里琴(psaltery,一種箱型齊特琴〔box zither〕,以手指直接彈撥或以撥片彈奏)演奏家原本一次可同時彈一、兩根弦。有了鍵盤,便可演奏複雜的和弦,甚或同時演奏不只單一的旋律
線。無異是徹底改變遊戲規則,而造就決定性改變的樂器就是大鍵琴。
大鍵琴的源起
約在1397年,義大利北部城市帕多瓦(Padua)的製琴家波爾(Hermann Poll, 約1368-1400年)可能便是大鍵琴的發明者。其樂器在當代文獻為clavicembalum,此名稱暗示此樂器以薩泰里琴為基礎再加上琴鍵(clavis),並由琴鍵控制某種撥弦的裝置。大鍵琴的名稱也曾在一份1404年的文件描述某種德式樂器。從此,大鍵琴在十五世紀日益普及,但這段時期的鍵盤音樂作品往往無從判斷是寫給管風琴或大鍵琴。到了十六世紀,大鍵琴發展完備,並擁有眾多為發揮撥弦獨特聲響的曲集。
為了讓演奏者在按下琴鍵的同時撥動琴弦,製琴家發展出各式機械裝置。最常使用的就是以爪桿(jack,又稱頂桿)零件為原理的設計。每個琴鍵都有一副爪桿,爪桿為一根木條(常用梨木、花楸樹或山毛櫸為材料)並在其中一端開了細槽。細槽嵌入舌條(tongue,又稱舌軸),舌條用更硬的木材(通常是冬青木)製成,舌條穿著一根可依軸轉動的樞軸,並藉由豬鬃製成的彈簧維持豎直的狀態。舌條上端附有常以羽管製成的撥子(plectrum),真正撥動琴弦的就是撥子。爪桿附在琴鍵末端,撥子則在琴弦下方。當演奏者按下某個琴鍵時,爪桿會升起,
連帶撥子撥動琴弦。當演奏者放開琴鍵,爪桿落下,使樞柚上的舌條轉回,撥子便得以避開琴弦降回原位,不致再次撥到琴弦。隨著爪桿回歸原位,毛氈做成的制音器(damper)會靠在琴弦上,制止琴弦因振動又發出聲響。
曲目大爆發
十六世紀,無數為大鍵琴及其姐妹樂器維吉那琴(virginal)與斯皮耐琴(spinet)寫的曲子現身。樂器製造與樂曲創作相輔相成,樂器的改善激勵了作曲家,而大鍵琴曲的創作日漸增加,也鼓勵製琴家製作更多更好的大鍵琴。十五、十六世紀,一群陣容堅強的鍵盤音樂作曲家自義大利崛起,包括寫過器樂曲(canzona)和觸技曲的弗雷斯科巴第(1583-1643)、梅路羅(Claudio Merulo, 1533-1604), 以及偉大的威尼斯樂派作曲家安德列‧加布里耶利(Andrea
Gabrieli,約1510-1585年)與他的姪子喬望尼‧加布里耶利(Giovanni Gabrieli,約1557-1612年)。十七世紀則有重要的德國管風琴演奏家兼作曲家弗羅貝格爾(Johann Jacob Froberger,1616-1667),其觸技曲和組曲(suite)影響了後來的巴赫。
鍵盤音樂的首要中心之一就是都鐸王朝(Tudor)時代及斯圖亞特(Stuart)王室的英國,主要作曲家有拜爾德(William Byrd,約1540-1623年)和約翰‧布爾(John Bull, 1562-1628),前者以合唱音樂作曲家兼音樂出版商著稱,後者則是安特衛普大教堂知名的鍵盤樂器演奏家兼管風琴師。他們的作品與當代其他創作都集結在手抄本《費茲威廉維吉那琴曲集》(Fitzwilliam Virginal Book)裡,這本鍵盤樂曲蒐集約1609到1619年間的樂曲,主要是舞曲、幻想曲和變奏曲(variation),共三百多首。第一部付梓出版的英國鍵盤樂曲集是《維吉那琴的處女航》(Parthenia, or The Maydenhead of the First Musicke that ever was printed for the Virginalls, 1611),當中收錄了拜爾德、布爾和另一位英國大師奧蘭多‧紀邦斯(OrlandoGibbons, 1583-1625)的二十一首鍵盤樂作品。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本書《改變音樂的50種樂器》)
c. 1300s魯特琴 Lute
起源地:歐洲
類型:弦鳴樂器(彈撥類)
時期:中世紀/文藝復興
帶著像是剖半的梨形琴身,輕聲恬靜卻平易近人的音調,魯特琴可說是最獨樹一格的彈撥樂器之一。它的名氣部分來自長時間廣泛的應用。幾個世紀以來,魯特琴可獨奏、伴奏,並在合奏團占有一席之地,也是弦樂器具備多功能的典型例子,而多功能性質正是西方音樂漫長歷史一項顯著的特色。
從中東來到歐洲
魯特琴可能源自中東地區。類似魯特琴的樂器對古埃及人和美索不達米亞的居民來說幾乎眾所周知,魯特琴源自阿拉伯世界,西元八世紀西班牙曾一度被穆...
作者序
前言
從蛇形號到合成器,從鋼琴到短笛,西方音樂有各式各樣樂器可供運用。這些樂器多數擁有連續且漫長的演化歷史──音樂也隨著演化歷程而變化。本書的50種樂器的故事,年代跨越中世紀至今日,述說它們的發展與對西方音樂的影響。
演奏家、樂器與作曲家
音樂家和樂器製造者之間一向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工匠一直以來都是應音樂家的要求製造更新、更好的樂器。當演奏家碰上陌生的樂器時,他們會不斷鍛鍊技巧或找尋不同方法來駕馭;作曲家則在最新的樂器與演奏家的能力中找尋新的表達力量,這股力量激勵他們以與眾不同且令人振奮的方式創作。
關於小提琴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十八世紀早期身居於克雷莫納(Cremona)、威尼斯與義大利其他城市的偉大小提琴製造家,讓義大利當時整個世代才華橫溢的傑出小提琴家兼作曲家盛極一時,如柯雷里(Corelli)和韋瓦第(Vivaldi),更讓小提琴幾乎主導了巴洛克(Baroque)晚期的音樂界。後起的小提琴製造家,部分受到演奏名家非凡的精湛技巧激勵,部分則是受到來自管弦樂團編制擴大因應更大音量的需求驅使,逐漸改良設計,以製造較大的聲響。此發展亦使十九世紀演奏大師,如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令人驚嘆的表現成為可能。音量變大的小提琴,也讓布拉姆斯(Brahms)和孟德爾頌(Mendelssohn)等十九世紀作曲家如虎添翼,寫下專為此樂器打造的優秀小提琴協奏曲(concertos)。從單簧管到鋼琴等擁有悠久歷史的樂器,同樣發揮類似的影響力。
求變的原由
幾世紀以來,樂器因各式原因歷經多方演進。求變的原因可能來自技術發展,如銅管樂器的活塞;進一步協助演奏者,如幫助大提琴家將樂器固定的尾針(end pin,或稱琴腳);偉大發明者或工匠的發明,如薩氏管或稱薩克斯風(saxophone);或應作曲家需求,如華格納(Wagner)為其歌劇樂團委製的特製低音號等。
求變的主要因素之一純粹是音樂或文化的潮流使然。當某位重要音樂家或贊助者抓住某個想法,想法會開始發酵傳播,流行開來。十七、十八世紀法國宮廷裡的小提琴合奏團展現弦樂器群多聲部合奏的巨大可能性。由偉大的鋼琴家兼作曲家,如貝多芬(Beethoven)等人,提倡的新式鋼琴的設計也發揮高度影響力。部分如豎琴的樂器在十九世紀的改良也使其人氣逐漸攀升。
樂器及其家族
本書焦點鎖定介紹古典音樂的管弦樂團,連同偶爾出現在樂團或樂團周邊的樂器,如鋼琴與吉他等。每種樂器標記的關鍵時間,可能是發明年代、取得重大進展的年代,或開始發揮重大影響力的時刻。
樂器型態的分類則根據二十世紀初期德國學者霍倫伯斯特(Erich Mortiz von Hornbostel)與庫特‧薩克斯(Curt Sachs)設計的分類體系。此分類體系依樂器發聲方式,將多數樂器分成以下幾類:體鳴樂器、膜鳴樂器、弦鳴樂器、氣鳴樂器。體鳴樂器是在樂器整體發生振動時製造聲響,如鑼與管鐘。膜鳴樂器則是利用膜振動,如鼓。弦鳴樂器藉由弦的振動,如小提琴、吉他與鋼琴。氣鳴樂器都是藉氣流發聲,如雙簧管、長笛、法國號與管風琴。
另一種樂器分類方式是按照它們在管弦樂團的分部歸類:弦樂部、木管部、銅管部、打擊樂部(本書也以此歸類)。再次強調,此體系以樂器發聲方式為基礎建立。例如,銅管樂器歸類為銅管部,並非因製作材料,而是依據由吹奏者雙唇的振動而發聲的原理而分類。
樂器及其時代
所有樂器都有一段漫長的歷史,本書即是以音樂史為背景,敘述它們從中世紀延伸到現今的故事。過程中,本書使用音樂世界普遍使用的標準術語,描述橫跨中世紀到現代的重要階段。
中世紀時期(約西元500∼1400年)是個浩瀚的時代,期間記譜法有所演進,樂器則是慶典場合提供娛樂,以及舞蹈與歌唱的伴奏。聲樂在教會儀式扮演極重要的角色,經歷了好幾個階段的發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從僅有單旋律線的聖歌(chant,又稱素歌)發展成為多聲部(多聲部意指由不同聲部混合,從而營造不同和聲種類的複雜音樂)的過程,對其後西方音樂歷史影響甚鉅。中世紀的樂器包含許多今日樂器的前身。從如魯特琴(lute)和豎琴的撥弦樂器,到像是小里拉琴(lyra)和民間提琴(fiddle,又稱提琴)的弓弦樂器,後者是小提琴的前身,另外還有從類似長笛的木管到長號的祖先薩克巴長號(sackbut),皆是如此。此時期也可見到最早的鍵盤樂器亦即管風琴的發展。
文藝復興時期(音樂史上通常指西元1400∼1600年),音樂擺脫了中世紀教會音樂的成規。調性(tonality)的概念──根據某個特定曲調寫作音樂──成為最重要的原則,直到二十世紀皆然。同時,音樂的表達也越來越傾向條理分明。這段時期既是聲樂的全盛期,也是器樂繁盛的時代。音樂家集結成群在樂隊合奏,同類樂器的合奏(consort)也越來越普遍,樂器也跟著發展。無鍵小號(valveless trumpet)、木製短號/郵號(wooden cornet)和薩克巴長號(sackbut)主導了整個銅管樂器界;弓弦樂器廣受當時人們歡迎,特別是古提琴;簧樂器(reed instrument)也很常見,如現代木管樂器前身的蕭姆管(shawm)。此外,大鍵琴(harpsichord)確立了器樂演奏領域的主導地位──它將延續至下一個時期:巴洛克時期。
巴洛克時期(約西元1600∼1750年)產生了裝飾極盡華麗的音樂作品,也建立起幾個主要音樂形式,如協奏曲、奏鳴曲和歌劇。這是偉大作曲家輩出的時代,有蒙特威爾第(Monteverdi)、巴赫(Bach)、韓德爾(Handel)與韋瓦第等人。這段時期見證了弦樂器(特別是小提琴)成為管弦樂團中流砥柱的過程,還有木管樂器的改良,如長笛、雙簧管與低音管,於是弦樂器加上木管樂器組成的管弦樂團成為常態。大鍵琴不僅是獨奏樂器(譯注:獨奏樂器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表現力幅度夠大)同時也在樂團保留了一席地位,然而此時期後半葉,鋼琴開始崛起,作曲家受此激勵創作出越來越具表現力的鍵盤音樂。
到了古典時期(約西元1750∼1820年),作曲家如海頓(Haydn)、莫札特(Mozart)和貝多芬持續致力寫作交響曲、協奏曲等管弦樂作品,這時的管弦樂團編制有弦樂群、法國號、雙簧管和低音號。他們常額外用上單簧管、小號和長號等管樂器,並進一步納入打擊樂器,加入大鼓、三角鐵和鈸,特別是希望營造異國音樂效果時。古典時期的作曲家也是最先致力徹底開發鋼琴表現力的音樂家,鋼琴在此時期快速崛起。
對浪漫時期(約西元1820∼1910年)的作曲家而言,鋼琴也是重要的樂器。作曲家試圖將管弦樂團的力量與發揮場域進一步擴展。他們逐漸重用銅管樂器,銅管樂器在浪漫時期上半葉引進活塞裝置,使吹奏變得容易許多。作曲家也加入許多嶄新的樂器,尤其是銅管部的低音號。琳琅滿目的樂器讓各種各樣的音色眾「聲」喧嘩。從白遼士(Berlioz)到華格納,為這些樂器開拓了各種新寫作方式,擴大了管弦樂團的編制,讓音樂幡然改觀。
故事待續
現代音樂(西元1910年至今)經歷觀念擴張和劇變,以及技術革新。古典音樂的作曲家繼續拓展音色與音響的範圍,聲響或可由傳統樂器發出,但部分聲響效果也用上了電子樂器,從早期具有獨特音色的電音琴,到(至少在理論上)可以製造各式聲音的合成器,都是例子。作曲家可取得的樂器種類與聲響的型態,在二十和二十一世紀並未更加多樣,然而音樂風格卻極其豐富。從事表演人數的龐大,以及透過錄音與網際網路取得音樂作品的便利,都意味這是一段空前且絕佳的時代,去聆賞既廣泛又多樣的西方音樂,或體驗各式各樣改變音樂史,進而改變人生的樂器。
前言
從蛇形號到合成器,從鋼琴到短笛,西方音樂有各式各樣樂器可供運用。這些樂器多數擁有連續且漫長的演化歷史──音樂也隨著演化歷程而變化。本書的50種樂器的故事,年代跨越中世紀至今日,述說它們的發展與對西方音樂的影響。
演奏家、樂器與作曲家
音樂家和樂器製造者之間一向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工匠一直以來都是應音樂家的要求製造更新、更好的樂器。當演奏家碰上陌生的樂器時,他們會不斷鍛鍊技巧或找尋不同方法來駕馭;作曲家則在最新的樂器與演奏家的能力中找尋新的表達力量,這股力量激勵他們以與眾不同且令人振奮的方...
目錄
前言6
魯特琴 Lute 10
管風琴 Organ 14
吉他 Guitar 20
大鍵琴 Harpsichord 24
蛇形號 Serpent 30
長號 Trombone 32
小提琴 Violin 38
雙簧管 Oboe 46
低音管 Bassoon 52
低音提琴 Double Bass 58
鈸 Cymbals 64
大提琴 Cello 68
單簧管 Clarinet 74
鋼琴 Piano 80
小號 Trumpet 88
倍低音管 Contrabassoon 94
長笛 Flute 98
英國管 English Horn 104
短笛 Piccolo 108
玻璃琴 Glass Armonica 112
小鼓 Snare Drum 114
法國號 French Horn 116
中提琴 Viola 122
巴里東琴 Baryton 128
鈴鼓 Tambourine 130
次中音鼓 Tenor Drum 132
鐘琴 Glockenspiel 134
鑼 Tam-tam 136
豎琴 Harp 138
定音鼓 Timpani 144
大鼓 Bass Drum 150
指揮棒 Baton 154
短號 Cornet 162
富魯格號 Flugel horn 166
低音號 Tuba 168
低音單簧管 Bass Clarinet 174
簧風琴 Harmonium 176
響板 Castanets 178
薩氏管 Saxophone 180
三角鐵 Triangle 186
木琴 Xylophone 188
華格納號 Wagner Tuba 192
管鐘 Chimes 194
鋼片琴 Celesta 196
黑克爾雙簧管Heckelphone 198
顫音琴 Vibraphone 200
木魚 Wood Block 202
麥克風 Microphone 204
電音琴 Ondes Martenot 210
合成器 Synthesizer 214
延伸閱讀 218
中英對照 220
圖片版權 224
前言6
魯特琴 Lute 10
管風琴 Organ 14
吉他 Guitar 20
大鍵琴 Harpsichord 24
蛇形號 Serpent 30
長號 Trombone 32
小提琴 Violin 38
雙簧管 Oboe 46
低音管 Bassoon 52
低音提琴 Double Bass 58
鈸 Cymbals 64
大提琴 Cello 68
單簧管 Clarinet 74
鋼琴 Piano 80
小號 Trumpet 88
倍低音管 Contrabassoon 94
長笛 Flute 98
英國管 English Horn 104
短笛 Piccolo 108
玻璃琴 Glass Armonica 112
小鼓 Snare Drum 114
法國號 French Horn 116
中提琴 Viola 122
巴里東琴 Baryton 128
鈴鼓 Tambourine 130
次...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