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三國是一支風格獨特的插曲,一段雲譎波詭的水域。在三國前後,統治中國的都是士族階級,唯有三國是庶族人士登上歷史舞臺,試圖建立全新秩序的社會時期。
歷史已然走遠,生活卻從未離去。一千年前運籌帷幄的戰爭智慧在今天的職場角逐中依然有效,曾經照亮赤壁的月光依然蘊藉著窗外的夜晚。
諸葛亮是理想主義者的鼻祖嗎?曹操到底有多可愛?郭嘉什麼樣的神智連寫史的人都不敢相信?顧雍的默默無語為何比張昭的疾言厲色更能觸動孫權?司馬懿的本相是什麼樣的?智者的人生到底是怎樣煉成的?
將三國的歷史細細剖開,擇取以三國人的智慧和血氣凝就的瑩潤珍珠,為你我的人生之路增添一道光束帶來一點啟迪,這就是本書想要做到的事情。
何進之死董卓亂政。
王允設計三分之對。
三戰張繡大敗袁紹。
孔融之死得隴失隴。
三入小沛青梅煮酒。
劉備望蜀奪取漢中。
千古遺恨夷陵之戰。
坐斷東南周郎赤壁。
勇將知書以嚴見憚。
司馬代魏三國歸晉。
作者簡介:
雷靜,女,70後,籍貫湖北十堰。成長於書籍和山水之間,視閱讀和自然為一生至愛。畢業後在鄂西北一所中專學校工作,七年後,辭去公職,來到北京。大地上的路有千萬條,唯有用自己的腳試探著走出來的那條才是屬於自己的。在這條路上,將文字當做履行心意、貫徹意義的方式,並以此收穫一種樸實、真摯、知足自喜的生活。
章節試閱
亂世起群雄
黃巾起義
漢靈帝劉宏是這個給了漢民族名字的輝煌朝代的終結者。顯然,他本人沒有料到自己將會扮演這個倒楣角色。他曾經問過屬下,自己比之桓帝如何,屬下倒也直率,回答說,您比之桓帝,就相當於舜比之於堯。二者的差別昭然若揭,只有靈帝還如在夢中,惘然不知。
事實上,東漢末期的這兩代君主都乏善可陳,諸葛亮就曾經在《出師表》中哀歎曰:「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
劉宏登上東漢皇帝的寶座是很偶然的。漢桓帝劉志36歲去世,沒有留下子嗣,竇太后這才提拔漢章帝的玄孫、漢桓帝的遠房侄子12歲的劉宏當了皇帝。
12歲的劉宏並不是東漢的第一個少年天子,自從漢和帝劉肇開始,東漢的皇帝在即位時都尚未成年。少年天子不通政務,外戚和宦官就借機明爭暗鬥,輪番竊掌政權,把天下攪了個烏煙瘴氣,最後合力把東漢推向滅亡之路。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全天下的人口、錢財、土地都是皇帝一個人的,按說皇帝是沒有必要費心斂財的。但這世上的事情無奇不有,貪財的皇帝在歷史上還真不稀罕,他們若是和漢靈帝比起來,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劉宏在當皇帝前本是東漢皇族旁支,封爵亭侯,食邑不過百戶,大概相當於一個中小型的地主,他幼年時的生活應該是比較貧困的。
如果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童年經受過經濟窘境的人,長大後對錢財很可能會抱有一種貪婪的態度。
在靈帝劉宏身上,我們彷彿看到了童年陰影對他的影響。他繼位第二年,就在中常侍曹節等宦官的幫助下,迫使竇太后還政於自己。一旦成為東漢王朝的實際統治者,劉宏的貪財本性就暴露得淋漓盡致。
地方上進貢的貢品一般經皇帝過目後繳入國庫,可這個皇帝不一般,不「雁過拔毛」絕不心甘。他每次都挑選出幾樣精品,收入自己的小金庫,還將其巧立名目曰「導行費」。
朝中有人實在看不過眼,就苦口婆心地勸他說,天子當以天下為重,不要為了幾個小錢惹得百姓不安。劉宏大怒,將此人罵了個狗血淋頭。從此再也沒有人敢吱聲,「導行費」直到靈帝駕崩才被廢除。
私吞貢品,借修宮殿、鑄銅人的名目大肆加徵稅收,劉宏為了摟錢可謂費盡心機,耍盡手腕。可是這些錢無法滿足他的貪欲,還有什麼方法可以獲利呢?
劉宏想到了他手中任命官員的權利。劉宏手中烏紗帽多得是,想要嗎?拿錢來買。
賣官,無論在什麼時代都是一件招致臭名的事情,劉宏卻避人耳目連地下交易都不屑為之,他專門在皇宮西園開辦了一個官職交易所來正規經營。除了自己的皇位外,其他職位上至三公,下到縣令,都明碼標價,公開招標,公平銷售,童叟無欺。
官位的價錢按照級別來定,級別一石是一萬,如年入四百石的副縣級官職出售四百萬,年入兩千石的正部級官職賣到兩千萬。如果你想要位列三公,嘗一嘗當太尉、司徒、司空的滋味,就再加一千萬。
上面是公開出售的價格,那麼朝廷的正式任命呢?依然要交錢,不過可以打折,只需要交一半或者三分之一。
靈帝時,有一個名叫司馬直的人被任命為巨鹿太守。朝廷欽差宣讀完委任狀後,就伸手要錢。司馬直是個清官,哪兒來的錢呢?欽差說,知道你生活困難,那就減免三百萬,剩餘的要交齊。司馬直說,我實在拿不出這些錢,我不做這個官了可以嗎?欽差不同意,哪有辭官這一說啊!司馬直實在走投無路,就在上任的路上自殺了,臨死前悲憤地寫了一封遺書,痛斥這種賣官行為是禍國殃民、國家將亡的象徵。
然而,司馬直的死絲毫沒有撼動靈帝的心,靈帝的賣官生意越來越紅火,朝中大多數人都是用錢打通的官運。比如曹操的父親曹嵩太尉一職,就是花錢買來的。
想過一把三公癮的人不止曹嵩,清官崔烈也沒能抵擋得了這種誘惑。崔烈家裡的名聲清正,他全憑著自己的努力從郡守升到九卿的位置上。眼看離三公只有一步之遙,這時皇帝的保姆程夫人跑來對他說,崔大人啊,你若想當三公,我可以幫你爭取一個五折優惠價。崔烈動心了,崔家世代還沒有出過三公,自己若能當一回三公,也算是給祖先爭了光,於是交了五折的錢,當上了司徒。
有一回靈帝大宴群臣,見崔烈在席間談笑風生意氣風發,忽然懊惱自己做了一筆賠本買賣,就對崔烈說,你當這官可是才交了一半的錢啊。程夫人聽了這話不樂意了,馬上接下話兒說,崔大人是個清官,他的官怎麼是花錢買的呢,是我幫他弄來的。一時間,舉座譁然。花錢買官可恥,靠女人當官更丟臉,崔烈從此顏面掃地,在眾人面前再也抬不起頭來。花費了大筆銀子買官,靈帝的官員們走馬上任後的第一要務自然是拼命撈錢,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本錢掙回來,各地政府的黑暗腐敗不言而喻。
地方如此,中央情況怎樣呢?靈帝曾說:「張常侍(張讓)是我父,趙常侍(趙忠)是我母。」他自顧貪財,將國家權力交到宦官手中,宦官當權,只會亂政,倒楣的只有黎民百姓。貪官污吏比比皆是,土地兼併十分嚴重。農民沒有立錐之地,再加上各種災荒、瘟疫接踵而來,他們流離失所,風餐露宿,以野草充饑,「死者相枕,郡縣阡陌,處處有之」。
至此,東漢後期的江山事實上已經成了一個田野空、倉庫空、民窮財盡的爛攤子。百姓沒有活路,自然揭竿而起。東漢末年,警報頻傳,烽煙四起,天下之大,竟沒有一塊安寧的土地。
小範圍的起義漸漸會聚成一場全國性的風暴。河北巨鹿(今平鄉縣)人張角,本是太平道的首領,他自稱「大賢良師」,以傳佈太平道為名,用治病為手段,祕密在農民中間組織起義活動。他們的口號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是說東漢的氣數已盡,天下該由起義的人民來接管了。
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將張角視為自己的救星,青、徐、幽、兗、豫、荊、冀、揚等八州的窮苦百姓扶老攜幼,紛紛趕來,投奔起義隊伍。數以萬計的百姓由於路途遙遠、貧病交加,還有沒到達目的地就死在途中,集結於太平道各地據點的群眾更是多達幾十萬人。
張角把八州幾十萬的通道群眾編成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首領稱為渠帥。一切準備妥當後,張角定於甲子年(一八四年)三月五日作為全國各地同時發動起義的時間。
誰知起義前夕,風雲突變,叛徒唐周向朝廷告密,起義計畫洩露。馬元義在洛陽被捕,一千多名與太平道有關係的官兵和百姓被殺。
張角當即決定在二月提前起義。張角自稱天公將軍,他的弟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起義軍頭上裹著黃色的頭巾,所以人稱「黃巾軍」。
他們占州郡,燒官府,圍攻豪強聚居的莊園,勢同暴風驟雨,迅猛異常。一時間,大河南北捷報頻傳:河北黃巾軍活捉了安平王劉續、甘陵王劉忠,南陽黃巾軍斬殺了太守褚貢,汝南黃巾軍大敗太守趙謙,廣陽黃巾軍滅幽州殺刺史郭勳和太守劉衛。
張角領導的河北義軍、張曼成領導的南陽義軍、波才領導的潁川義軍互相策應,向京師洛陽逼近,再加上其他各路陸續趕來的義軍,洛陽陷入四面八方的圍攻之中。
劉宏慌了,急忙派盧植、皇甫嵩、朱.(音俊)等人率領官兵討伐黃巾軍主力。四月,皇甫嵩率領的步兵騎兵四萬多人在潁川與波才遭遇。
在廣闊的華北平原上,一場關鍵性的戰役打響了。兩軍初一交鋒,黃巾軍就擊敗了朱儶部隊。皇甫嵩一看不妙,急忙退守長社(今河南長格縣西)。黃巾軍乘勝追擊,包圍長社,皇甫嵩深感義軍聲勢浩大,龜縮在城內,不敢出城應戰。
此時戰局對黃巾軍十分有利,遺憾的是他們缺乏軍事經驗,在草木叢生的地方駐兵紮營。軍事經驗豐富的皇甫嵩怎肯放棄這個機會,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他派人前去縱火,風助火勢,草木獵獵燃燒,黃巾軍頓時陣勢大亂。這時,增援的官兵正好趕到,夥同皇甫嵩、朱儶的部隊撲向黃巾軍,黃巾軍不敵,數萬名將士被殺。
潁川的黃巾主力被挫敗後,皇甫嵩和朱儶繼續討伐其他地方的義軍。此時南陽義軍發展到十幾萬人,已經攻克了宛城。朱儶糾集數萬官軍圍攻宛城,由於義軍奮力作戰,從六月至八月,宛城始終巋然不動。朝廷非常著急,打算召回朱儶,朱儶部隊軍心動搖。
這對於黃巾軍是一個大好的機會,他們正可乘機出城殲敵,然而再一次因為缺乏軍事經驗,黃巾軍白白錯過了這個戰機。朱儶利用這段時間,積聚力量,站穩了腳跟,贏得了朝廷的信賴。他看到義軍鬥志激昂,知道硬攻無效,便假意解圍,暗中卻設下埋伏。黃巾軍不知是計,出城追擊,被朱軍包圍堵截,一萬多名黃巾軍喪失性命。
這次戰役之後,兩軍的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朱儶的援軍不斷趕到,力量逐漸強盛,黃巾軍沒有後援,兵力消耗太大。十一月,宛城終於失守,南陽黃巾主力就此被鎮壓。
戰鬥的中心逐漸轉移到河北戰場。張角領導的河北黃巾軍開始也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盧植率朝廷軍隊趕到河北的時候,黃巾軍已經攻佔了廣宗(今河北威縣東南)、下曲陽(今河北晉縣西)等地。從三月到六月,盧植軍隊急攻不下,朝廷將其押回洛陽問罪,另派董卓前來。董卓同樣不堪一擊,被張角大敗於下曲陽。八月底,朝廷又撤下董卓,換上皇甫嵩。
朝廷不停地走馬換將,顯示出河北黃巾軍強大的戰鬥力。然而,就在河北黃巾軍勢頭正熾的時候,全國的整體形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黃巾軍雖然勢不可當,卻各自為陣,缺乏合力。一旦遭遇朝廷重點進攻,就只能各自拼殺,無法相互支援配合。再加上黃巾軍過分執著於一城一地的得失,為了攻城、守城,同強敵硬拼,沒有採取避實就虛、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保存住實力。
這些弱點導致了各地黃巾軍部隊的相繼失敗,朝廷得以從其他戰場抽調更多的力量,增援河北,集中向張角發動猛攻,河北黃巾軍的力量逐漸處於弱勢。
此時張角又不幸病逝,黃巾軍失去了主心骨。十月,皇甫嵩夜半偷襲,黃巾軍倉促應敵,一番規模空前的廝殺從夜半持續到第二天黃昏,張梁和三萬黃巾軍戰死沙場,另外五萬名義軍寧死不屈,捨身投河。
歷史上有名的黃巾起義就這樣以失敗告終。然而,在黃巾軍的沉重打擊下,衰朽的東漢王朝亦已奄奄一息。黃巾起義點燃了東漢滅亡的導火線,也拉開了三國時代的序幕。
不謀全域,不足以謀一域。唯有胸懷全域,將目光放遠,從大局、從長遠思考問題,才能處理好大的方面的關係,並且能夠在變動中把握局勢發展的大方向,爭取戰略上的主動和優勢,從而讓自己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成就一番偉業。
黃巾軍的戰鬥精神可歌可泣,他們的實力也不可謂不強,但起義領袖缺少一種大局觀,沒有將各部力量聯合起來,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共同服務於全域目標;同時亦沒有著眼於長遠利益,而僅僅執著於一城一池的得失,一味硬拼,將實力損耗殆盡。所以,他們的失敗雖然令人痛心,卻毫無懸念。
黃巾軍的戰鬥謀略雖然乏善可陳,然而它打開了三國的大門,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
自此以後,在三國這個英雄的腳步震耳欲聾的舞臺上,我們將會一再驚歎人類智慧的力量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改變時局,扭轉乾坤。
無論對於一個軍事集團,或者是一個企業,甚至是個人,謀略都是舉足輕重的。適當運用謀略,可以轉危為安、易弱為強、變少成多、化悲為喜。如果沒有謀略思想作為指導,渾渾噩噩地發展,失敗是或早或晚的事情。
亂世起群雄
黃巾起義
漢靈帝劉宏是這個給了漢民族名字的輝煌朝代的終結者。顯然,他本人沒有料到自己將會扮演這個倒楣角色。他曾經問過屬下,自己比之桓帝如何,屬下倒也直率,回答說,您比之桓帝,就相當於舜比之於堯。二者的差別昭然若揭,只有靈帝還如在夢中,惘然不知。
事實上,東漢末期的這兩代君主都乏善可陳,諸葛亮就曾經在《出師表》中哀歎曰:「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
劉宏登上東漢皇帝的寶座是很偶然的。漢桓帝劉志36歲去世,沒有留下子嗣,竇太后這才提拔漢章帝的玄孫、漢桓帝的遠房侄子12歲的劉宏當了皇帝。 ...
目錄
第一章 亂世起群雄
1.黃巾起義
2.何進之死
3.董卓亂政
4.諸侯聯盟
5.孫堅小戇
6.王允設計
7.長安之亂
8.曹操迎帝
9.江東基業
10.三分之對
第二章 曹魏霸中原
1.屯田積糧
2.三戰張繡
3.官渡之戰
4.大敗袁紹
5.千古奇才
6.不拘一格
7.孔融之死
8.平定西涼
9.得隴失隴
10.曹丕稱帝
第三章 皇叔定蜀郡
1.初露頭角
2.三入小沛
3.青梅煮酒
4.以人為本
5.臨危受命
6.劉備望蜀
7.聯盟生變
8.奪取漢中
9.千古遺恨
10.夷陵之戰
第四章 孫氏踞江東
1.坐斷東南
2.大氣魯肅
3.周郎赤壁
4.以情感人
5.勇將知書
6.忍辱負重
7.以嚴見憚
8.溫雅君子
9.孫權稱帝
10.屯田航海
第五章 三分歸一統
1.諸葛治蜀
2.痛斬馬謖
3.北伐戰爭
4.無力回天
5.最後輝煌
6.東吳歸晉
7.二虎相爭
8.知雄守雌
9.司馬代魏
10.三國歸晉
第一章 亂世起群雄
1.黃巾起義
2.何進之死
3.董卓亂政
4.諸侯聯盟
5.孫堅小戇
6.王允設計
7.長安之亂
8.曹操迎帝
9.江東基業
10.三分之對
第二章 曹魏霸中原
1.屯田積糧
2.三戰張繡
3.官渡之戰
4.大敗袁紹
5.千古奇才
6.不拘一格
7.孔融之死
8.平定西涼
9.得隴失隴
10.曹丕稱帝
第三章 皇叔定蜀郡
1.初露頭角
2.三入小沛
3.青梅煮酒
4.以人為本
5.臨危受命
6.劉備望蜀
7.聯盟生變
8.奪取漢中
9.千古遺恨
10.夷陵之戰
第四章 孫氏踞江東
1.坐斷東南
2.大氣魯肅
3.周...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