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著重在新制度經濟學分析工具之描述與解釋。
●說明新制度探究途徑與傳統新古典模型之差異。
●分章說明市場、廠商與國家的制度類型及理念,如何應用在現實世界。
●章後皆有建議讀物及辭彙,方便讀者查詢。
該書的主體分成兩大部分,第一篇著重在新制度經濟學分析工具之描述與解釋;在一開始各以一章介紹交易成本與財產權,接著以兩章說明契約權。第二篇則分章說明三種基本的制度類型(稱為市場、廠商與國家),並展示新制度主義的理念,如何應用在現實世界各種問題的解決。
本書第二版是針對一些近年來新制度學者所建立的思想,加以精鍊與拓展,以及有效的應用加以評估。更多的重點是放在新制度經濟學和經濟史與經濟學之間的交疊處。《制度與經濟理論》已成為國際暢銷書,也是被NIE探究途徑所吸引的經濟學者和學生的必要讀本。在NIE贏得學術界廣泛接受的同時,對於政治學、社會學及法律學等學門的學者相當有用。其中也包括一些可供學生參考的詞彙解釋。
作者簡介:
●Eric G. Furubotn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
私人企業研究中心研究員
.德國薩爾邦大學(Saarland)
新制度經濟學研究中心共同主持人
作者近三十年來,關注制度問題,
並廣泛地出版有關財產權與交易成本如何形塑經濟行為的書籍。
●Rudolf Richter
.薩爾邦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
.新制度經濟學研究中心共同主持人
經歷
.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密西根大學訪問教授
.《制度與理論經濟》
(JITE)長期編輯
譯者簡介:
主譯
顏愛靜
現職: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博士
曾任:中國土地經濟學會理事長
研究領域:制度經濟、農地利用、國土與區域規劃、原住民族土地與永續發展
第一版合譯者:黃名義、王本壯、楊國柱、陳柏廷、陳錫鎮、廖仲仁
第二版合譯者:劉籐、郭冠宏
章節試閱
中文版譯序:新制度經濟學的評價
顏愛靜
新制度經濟學是近二、三十年來新興且熱門的學問,這不僅是因為有愈來愈多的文獻著重在探究組織議題,試圖將財產權結構和交易成本如何影響誘因與經濟行為納入考量,以擴展新古典理論的適用範圍;也因為採取制度探究途徑的幾位大師,如Friedrich von Hayek(1974)、George J. Stigler(1982)、James Bachanan(1986)、Ronald Coase(1991)、Douglass North(1993)等人先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使得制度經濟學的研究可說是如日中天。
德國Saarland大學新制度經濟學研究中心的共同主持人Eirik G. Furubotn與Rudolf Richter的《制度與經濟理論》一書,便是專就1960 年代早期至1990年代晚期所產生的新制度經濟文獻的重要理論性貢獻,給予關鍵性的評估;其中論及有關新制度經濟學的制度起源、主要觀念及其影響的發展情形,冀藉不同理論要素的探討,將之納入當代制度理論的一般涵構裡,並說明一些新觀念如何應用到制度分析當中。由於這種研究路線,側重在新組織理論的探討,因而本書即以Armen Alchian、Ronald Coase、Douglass North、Oliver Williamson等人所撰「嚴謹的」新制度經濟學論著思想體系為中心,進行交易成本經濟學、財產權理論與契約理論的相互關係之分析。
本書的主體分成兩大部分,第一篇著重在新制度經濟學的分析工具之描述與解釋;一開始各以一章介紹交易成本與財產權,接著以兩章說明契約權。又因新制度探究途徑與傳統的新古典模型有明顯不同,故本書特別著重在兩者差異之說明。而在第二篇,則分章說明三種基本的制度類型(稱為市場、廠商與國家),並展示新制度主義的理念如何應用在現實世界各種問題之解決;循此路線,最後一章則在處理新制度主義理論可否藉著將新古典理論予以延伸或一般化以求進展的難題。為能引導讀者由淺入深一窺新制度經濟學之堂奧,除第十章外,在每一章的最後都有建議讀物,是為本書的一大特色。而這本書於2000年的平裝版,附有新詞彙以方便學者與學生查詢,則是另一個特色。本譯序擬就本書各章的要義,綜合摘述如次,以便讀者掌握其要,增進瞭解。
一、現代制度主義的起源
在本書的第一章,作者指出近年來新制度經濟學(NIE)論著有系統地出現在相關文獻裡,進而成為相當重要的研究領域,是因為許多經濟學者體認到,新古典分析有關交易不花成本、完全理性、充分知識的一些假定過於僵化,尤其是將制度視為是既定的外生變數,或認為其對經濟事項沒有影響而加以忽略,已經無法有效解決現實世界所面臨的許多問題。所以,這些主張新制度主義者,乃試圖在正統的邊際主義之上,修正新古典分析的不合理假定,以便說明制度如何對經濟行為產生影響。
所謂「制度」,根據North(1989, 239)的定義,基本上包含非正式約束(習慣)與正式規則(法律),以及這兩者的執行特徵。儘管制度不一定是完美的,但是制度界定了社會與特殊經濟的誘因結構,確能規範個人的行為,故為經濟能否發展的關鍵因素。為便於分析起見,現代制度經濟學乃引介幾個重要的假定:方法論的個人主義──有關社會現象的理論,必須起始於且基於對個別成員的觀點與行為的闡釋。效用極大化──個別決策者,無論其身分地位為何,被視為是在組織結構運行的限制下,作自我的選擇、追求自我的目標。受限理性──決策者並不具有超理性,因為他們並非無所不知,而在處理訊息的過程中也有其實際困難,故於受限理性與交易成本不為零的情況下,他們無法完全藉由契約來處理現實的複雜問題。投機行為──由於一些人(無論是當事人或代理人)可能是不誠實的、故意混淆是非的,也就是存在著「狡詐地追求自利」的情形,加上在事前要區分出投機者與非投機者的成本很高,故要簽訂無所不包的契約注定會失敗。
根據前述的假定,現代制度主義者乃對新古典分析提出質疑。如果沒有受限理性和投機行為的發生,所有的經濟行為都可基於契約自由原則,要將契約訂得很完整當然不成問題,又因決策者明瞭經濟體的條件,且以完全理性行動,從而不需要興訴。但事實則不然,決策者必須在交易得花成本與訊息不對稱的環境下操作,因而制度安排(憲法、法律、契約、章程等等)就變得很重要,尤其是如何建構非市場型態的組織,以減低受限理性的束縛,並避免投機行為的危害,更是決策者最為關注者。
質言之,一旦體認到新古典理論「無摩擦的」經濟體系的假定必須加以捨棄,就不能忽視交易成本是存在的,且會影響制度結構以及民眾的經濟選擇。而制度的設立、使用與運行需要實質資源之投入,這就必定會產生交易成本。例如,財產權或契約權的界定、監督與執行皆須使用資源,而這些必要的活動皆隱含交易成本的支出。所以,財產權的配置決定了社會行為與經濟結果,而交易成本正是造成財產權配置與執行的關鍵因素,故在考量經濟的進程時,應將交易成本重新定位,並融入新古典生產與交換模型中。
一般以為,特定制度的規則與執行特徵所包含的要素,立法者、訂約當事人、籌組者等人大致上能夠理性地預期到,因而經濟社會必能理性地採用誘因與非誘因效果,以建立一項制度的基本結構。然在社會規劃的進程中,因交易成本無所不在,且決策者對未來的知識、訊息缺乏,要以完整或完全理性行事是絕無可能的,故制度的安排必將是不完整的。所以,制度安排應該有足夠彈性與開放性,使它們能以最低成本運用實質資源來建立、操作並快速地調整適應新環境,而經由可靠的承諾以利執行亦將產生關鍵性作用。
此外,代理人代表當事人行事的代理關係亦會影響社會的過程,且因訊息不對稱而引發當事人在監督代理人行為時卻遭遇困難等特殊問題。又因經濟與政治活動之間必然有其重要的相互牽連關係,決策制訂往往會受到正式的經濟與政治規則的約束,故於論及制度變遷時,不應將政治現象予以抽離。而制度變遷可能源於不良設計肇致了制度不穩定,也可能是經濟成長或蕭條的結果,或係技術、智能、文化變動所致。歷史的殷鑑是,沒有任何捷徑可以預先排除制度的不穩定性,若要藉由強制力來阻止變遷,已被證實是失效的。故政府如能在實施經濟改革與尋求政治支持之間取得平衡,或可達成制度安排的某些穩定目標。至於制度變遷的路徑相依,以及公眾的意識型態上與情緒上的傾向,總是須予以考量的。
現代制度經濟學者提出了上述的問題類型,彼此間卻採取相當不同的分析途徑。這些新的探究途徑,雖處於粹鍊過程之中,如今已開創了各種次領域之研究,包括:交易成本經濟學;財產權分析;契約經濟理論,涵蓋:代理理論以及關係與不完整契約理論;經濟史學之新制度探究途徑;政治經濟學之新制度探究途徑;憲政經濟學,以及新奧地利經濟學與經濟學演化探究途徑等等。由於本書的篇幅有限,作者將著重在一種特別的分析模式──新制度經濟學,或稱新組織理論,也就是專注在前三大項的論述,以便呈現新制度經濟學所應用的各種方法及其完整的考察。
中文版譯序:新制度經濟學的評價
顏愛靜
新制度經濟學是近二、三十年來新興且熱門的學問,這不僅是因為有愈來愈多的文獻著重在探究組織議題,試圖將財產權結構和交易成本如何影響誘因與經濟行為納入考量,以擴展新古典理論的適用範圍;也因為採取制度探究途徑的幾位大師,如Friedrich von Hayek(1974)、George J. Stigler(1982)、James Bachanan(1986)、Ronald Coase(1991)、Douglass North(1993)等人先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使得制度經濟學的研究可說是如日中天。
德國Saarland大學新制度經濟學研究中心的共同主持人Eirik ...
作者序
中文本序
隨著近二十年來的發展,新制度經濟學(NIE)已快速地成為研究領域的重要一環。而有關制度議題的理論性與實證性文獻,已明顯地與日俱增。許多經濟學及其他社會科學的學者,認為自己是NIE主題的專家。而呈現後者趨勢的徵兆,可從1997年成立的國際新制度經濟學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一探究竟。這個學會是在諾貝爾獎得主Coase與North的領導之下組織而成,試圖將致力於交易成本、契約問題、政治的博奕規則、法律規則、財產權、文化議題等這類事物的人,以及對持續採用標準科學方法有興趣的人,齊聚在一起。
當然,新制度研究者是個多樣化的團體,但是享有一些共同的智能根基。因而,他們深信有關制度的事務與制度的決定因子,如藉助於經濟理論的分析,可能是被容許的。然而,在此同時,新制度經濟學者也確信,正統的新古典分析極為抽象,如不稍做修正,恐難有效處理許多理論家與政策決定者所關注的問題。雖然主流經濟學被排拒了,但是有關如何進行NIE方案為最佳的疑問,爭議仍持續不斷。正如Williamson 已經指出,今天這個領域正是「各家想法的沸騰汽鍋」(2000, 610)。獲悉這樣的背景後,如果說《制度與經濟理論》的中文版出版是格外相稱並符合時宜的,似乎一點也不為過。
本書旨在對甫自1960年代早期至1990年代晚期所產生NIE文獻的重要理論性貢獻,給予關鍵性的評估。不過,由於現代制度主義是個廣泛的智能範疇,包含著各式各樣的探究途徑與方法論,要專注於充實NIE的研究努力上,但已發展出本身特定文獻之某種專業領域(例如演化經濟學、法律與經濟學,以及公共選擇),恐是絕無可能。本書主要關注的,是Alchian, Coase, North, Williamson以及其他可稱之為「嚴謹」的NIE傳統論著者思想體系。亦即,這個學派的焦點是集中在探求交易成本經濟學、財產權理論與契約理論相互關係之分析。在此,一個根本的論題在於,交易成本因經濟活動而必然發生,並且在決定制度結構與人們所做的特殊經濟選擇上,扮演重要的角色。雖然這種推理的思路並未產生任何高雅的、全盤的理論,使其可與現代一般均衡模型所提出者相互比較,但已盡其可能改進對於真實生活裡經濟體實際運作的理解(Foster 2000)。特別是,與交易成本經濟學有關且已完成的大量實證研究,已對訂約過程提出嶄新的洞見,而其實際達成的成果,也對交易成本理論廣泛地確證其預測性。
在考察我們現在所謂的新制度經濟學後,重要的是要體認到,現代制度主義並不是由那些視自己為置身於追求經濟理論革命性方法之新運動的人,以有系統的方式所發展起來的。特別是,NIE並不是源於刻意要建立一套與主流新古典典範相衝突的新學說。反而是早期出現的理論進展,大部分是經由一系列次級領域,如交易成本經濟學與財產權分析等獨立研究而來。若非全部,也有許多的研究者接受了古典的邊際主義信條,並且尊崇它具有相當重要的用處(例如Coase 1984, 230)。的確,即使在今天,NIE模型也常建構在組合某些傳統新古典分析的新想法之上(例如Stiglitz 1994 與Cheung 1998)。簡言之,藉由新的或補充限制引入分析上,以擴充或「一般化」標準新古典理論,可以有信心的是,在理解上將會有明顯的斬獲。
然而這些年來,對於這種「混合」(hybrid)的探究途徑,已逐漸出現反對聲浪。這種反映顯現出新制度經濟體,其以正交易成本與受限理性決策者為特徵,既不能達成新古典理論所承諾的理想效率結果,也不能達成藉由混合式模型所指的相對效率(受限的Pareto最適解)(例如Kreps 1999, 123-125 與Furubotn 2001)。再者,即使是藉由新增的限制條件加以修正,仍有傾向顯示,新古典分析會將重心放在正式的配置規則,而其係假定經濟體系中所有的制度與其他基本資料都是固定的。對照之下,某些NIE學者指出經濟學是動態的,以及人們為什麼會儲蓄、投資、學習和創新,必須憑藉著演化的制度與價值體系來加以解釋。一方面,有「一般化」新古典理論的倡導者;另一方面,則有較不僵固的新制度模型的倡導者,兩者所持的觀點差異性相當重要,這是因為他們影響了NIE未來所將採取的發展路線。
須予以注意的是,儘管我們並不同意混合模型的適切性,但這只呈現出NIE陣營論點的一個範疇而已。論者對於現階段NIE理論發展有否需要系統地闡述,其評估亦各有不同。其所擔憂的是,在現有的知識之下,任何對NIE概念作數學處理的意圖,都得冒遺漏或掩蓋理論主要特徵的風險(Williamson 2000, 604-05)。因此,這意味著只尋求比較有限的目標,收穫反而會更多。例如,在交易成本經濟學的例子裡,可以只關注在審視保障交易當事人免除各種因交換而引起危機的機制(或治理結構)上(Klein 1999, 466-67)。
當然,仍有其他關於NIE 研究進展方向的觀點。雖然目前為止,此領域多已有廣泛的共識,但是新制度學者也認為仍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完成,採取不同的探究途徑也可以增進知識。某些學者可能會強調,必須更加關注於跨學門的研究上──尤其是與政治學和社會學有關的計畫,例如Miller(1997)與Granovetter and Swedberg(1992)。其他人則因受到經濟行為與諸如社會道德規則、忠誠、信任等之間相互關連的印象,而認為NIE的遠景可以再加大(如North 1994 與Roth 1999)。很明顯地,新制度經濟學是一個仍在改變與精鍊過程中逐步發展的領域,目前這本書應可做此解釋。藉由闡明過去的課題與分析,我們想要為學生們與有興趣的專業者,提供一個瞭解NIE 基本原理的基礎,並且正確地評斷在此重要的理論領域中,目前所進行討論的意涵為何。
Eirik Furubotn & Rudolf Richter
2000 年10 月
中文本序
隨著近二十年來的發展,新制度經濟學(NIE)已快速地成為研究領域的重要一環。而有關制度議題的理論性與實證性文獻,已明顯地與日俱增。許多經濟學及其他社會科學的學者,認為自己是NIE主題的專家。而呈現後者趨勢的徵兆,可從1997年成立的國際新制度經濟學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一探究竟。這個學會是在諾貝爾獎得主Coase與North的領導之下組織而成,試圖將致力於交易成本、契約問題、政治的博奕規則、法律規則、財產權、文化議題等這類事物的人,以及對持續採用標準科學方法有興...
目錄
第一版謝辭
第二版謝辭
第一版英文本序
第二版英文本序
中文本序
中文版譯序:新制度經濟學的評價
後記
Chapter 1 引導性觀察
1.1 基本假定與專有名詞
1.2 不花成本交易的奇異世界
1.3 古典自由國家的理想類型
1.4 市場社會主義的理想類型
1.5 建構性或自發性秩序?
1.6 看不見的手之作用可予促進
1.7 理性的不完整性
1.8 執行
1.9 政治的過程
1.10 代理
1.11 制度的穩定性
1.12 再一次談感覺
1.13 新制度經濟學與現代制度主義
1.14 舊制度經濟學歷史的一些註記
1.15 第一章建議讀物
Chapter 2 交易成本
2.1 交易的概念
2.2 交易成本:闡釋與嘗試加以定義
2.3 交易成本大小的估量
2.4 模式化交易成本:「交易」活動
2.5 交易成本文獻發展上的一些註記
2.6 第二章建議讀物
Chapter 3 絕對財產權:實體物所有權
3.1 財產權的探究途徑:一些基本概念
3.2 財產權:闡釋與嘗試加以定義
3.3 實體物之財產:私人財產之課題
3.4 共用資源
3.5 財產權的產生
3.6 財產權的經濟分析:文獻上的一些註記
3.7 第三章建議讀物
Chapter 4 相對財產權:契約的義務
4.1 契約義務的基本原則
4.2 不同類型的契約義務
4.3 經濟學家觀點中的契約理論要素
4.4 三種類型的契約理論
4.5 摘要
4.6 契約法和訂約行為經濟學:文獻上的一些註記
4.7 第四章建議讀物
Chapter 5 契約理論
5.1 即將討論的契約理論類型之概觀
5.2 廠商管理理論:費用偏好模型
5.3 當事代理模型:道德危機
5.4 當事代理模型:逆向選擇
5.5 內隱契約
5.6 不完整契約模型
5.7 自動執行協定
5.8 制度就是賽局均衡的探討途徑:一個註記
5.9 回顧
5.10 正式契約理論的文獻註記
5.11 第五章建議讀物
Chapter 6 新制度經濟學應用於市場、廠商與國家:總論
6.1 私有經濟的基本規則
6.2 組織通論:廠商、市場與國家
6.3 關於秩序、組織與社會網絡等文獻的簡介
6.4 第六章建議讀物
Chapter 7 市場的新制度經濟學
7.1 如同組織的市場
7.2 有關價格僵固性
7.3 市場合作形成市場組織
7.4 新制度論者對市場組織的一些看法
7.5 市場:結論與展望
7.6 關於市場組織文獻的簡介
7.7 第七章建議讀物
Chapter 8 廠商的新制度經濟學
8.1 正統的新古典廠商
8.2 整合的誘因
8.3 整合的限制
8.4 有權和控制權
8.5 新古典廠商理論傳統下的制度模型
8.6 傳統蘇維埃廠商
8.7 社會主義的勞工經營式廠商
8.8 勞資共同決定制
8.9 廠商一些正式型態的比較
8.10 廠商的新制度經濟學:先趨者與第一步
8.11 廠商的新制度經濟學:摘要與Coase 之後的主要文獻
8.12 第八章建議讀物
Chapter 9 國家的新制度經濟學
9.1 簡單的新古典國家理論
9.2 政治制度的角色
9.3 政治市場
9.4 國際關係
9.5 國家與國際關係經濟學文獻的簡介
9.6 第九章建議讀物
Chapter 10 新制度經濟學的未來發展
10.1 作為擴充式新古典理論的制度主義
10.2 初始探究途徑的再考量
10.3 新典範的基礎
10.4 現代制度主義:進步的機會
詞彙簡釋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第一版謝辭
第二版謝辭
第一版英文本序
第二版英文本序
中文本序
中文版譯序:新制度經濟學的評價
後記
Chapter 1 引導性觀察
1.1 基本假定與專有名詞
1.2 不花成本交易的奇異世界
1.3 古典自由國家的理想類型
1.4 市場社會主義的理想類型
1.5 建構性或自發性秩序?
1.6 看不見的手之作用可予促進
1.7 理性的不完整性
1.8 執行
1.9 政治的過程
1.10 代理
1.11 制度的穩定性
1.12 再一次談感覺
1.13 新制度經濟學與現代制度主義
1.14 舊制度經濟學歷史的一些註記
1....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