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父母和老師的品德教育常淪為口號?不重視論述是主因,所謂論述就是「講道理」,當你告訴孩子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時,一定要告訴他「為什麼」,而且當孩子挑戰你時,絕對不能說:「就是這樣,不要再問了」;如果你無法說服他、讓他心服口服,你的品德教育注定流於形式、徒勞無功。只有當孩子覺得你講的有道理時,才可能促成他去行動,這時候你的道理已經變成他自己的道理,這就是道德內化。
開始和孩子講道理、允許孩子對你的道理提出質疑,這就和孩子進入了一場思辨之旅。一個好的問題可以啟動大腦革命,整個思辨的帶領旅程就是不斷地「提問題」, 從一個大問題分解成幾個小問題,或先提出幾個小問題最後帶出一個大問題;從表面的問題引導到深入的問題,從思考的問題帶到實踐的問題,一直追問就對了!許多「想當然耳」的問題,經過思辨將會發現,問題不如想像中簡單;許多耳熟能詳的道理,深入思考才領悟它的真義。
但是引導問題不能隨便,人腦需要邏輯思維,需要按部就班。邏輯思維是一種理性活動,把感性所獲得的信息轉成概念,運用概念進行判斷、推理,進而產生新的認識。因此,我們提出的每個問題必須具有邏輯相關性,被帶領的人才能透過問題的回應,整理自己的思路,整個思路就會越來越透徹,最後可以達到「想通了」的境界。
本書的每一個德目的思辨歷程都是經過多次演練,收集了參與者的不同反應,也列出了各種可能性,對想要培養孩子成熟思考的父母和老師,極具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林火旺
學歷:美國愛荷華大學哲學博士
研究領域:倫理學、政治哲學
現職: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林火旺教授是一位熱情的哲學家。他是國內研究倫理學、自由主義、社會正義、公民理論的重鎮;他不僅在高等學府的象牙塔中研究,更像傳教士一般,四處演講,有時也上電視,呼籲國人提升民主素養、寬容異見、關懷他人、智慧思辨。
章節試閱
品德教案-導論篇
台大哲學系教授 林火旺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B.C.)認為,每個人從事任何自願性的行為,都在追求各種目的,但是一生中最終、最高的目的就是「幸福」,這似乎是一般人的共識;生活中碰到冷血殺人或食安問題,一般人都會說:「品德很重要」,然而一般人比較不能體會:品德和幸福密切相關。在「金錢萬能」、「有錢能使鬼推磨」的通俗想法下,大多數人想盡各種方法追逐名利,以為名利雙收就是幸福,根據在這樣的邏輯,顯然道德和幸福並不一致;許多人從事非法或不道德的行為,幾乎都認為這樣做對自己有利,也就是說,在這些人心目中,不道德有利於個人幸福,因此具有合理化的基礎。這種思考模式似乎證明道德和幸福無關,甚至有礙幸福。如果品德和幸福密切相關,那麼多從事不道德行為的人難道是不理性或是傻瓜?他們那樣做難道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答案是既肯定又否定:他們是聰明一時、但糊塗一世;他們看到的只是短期的利益、卻犧牲長期的幸福。這個道理只有透過深思熟慮的哲學思辨才能釐清,不具有哲學思考能力的人,很容易被世俗流行的價值觀說服,而做一些自以為靠近幸福、但其實很可能和幸福背道而馳的事。
在一個功利主義價值觀盛行、普遍輕視哲學、視哲學為無用的台灣社會,哲學智慧的重要性不容易被彰顯出來。由於一般人不具有深思的習慣或訓練,他們的道德談論只停留在表層,「口號」和「教條」是他們對道德的普遍印象,所以道德和幸福的關係自然變成風馬牛不相及。我們整個品德教案的設計,就是希望藉由日常生活耳熟能詳的事例、習以為常的想法,透過哲學論證的方式,進一步分析其中的複雜性、凸顯一般人忽略的論點,最後的目的是要證明:哲學思辨才能照亮道德的深層意義,讓人們看清楚:在表層似乎不相關的道德和幸福,在根部卻是相互連結的。
一、哲學思辨的重要
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 469-399B.C.)曾經說過:「一個沒有經過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幸福人生是每一個人都渴望的,但是要獲得幸福並不是坐著等、不是憑感覺、也不是跟著流行走,而是必須先經過一番自我探索的過程。
(一)認識自己
在古希臘城邦的聖地德菲爾神廟(the Temple of Apollo at Delphi)的前庭,刻著一句神諭:「認識自己」(know thyself),這句話充滿智慧。事實上一個人必須對自己有深層的瞭解,才能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具有什麼樣的特質和能力;也才能知道這樣的人可以追求什麼樣的幸福、什麼樣的目標或理想在自己的能力之內、什麼樣的目標或理想超出自己的能力之外。譬如:一位相貌普通的女子,如果把參加選美比賽當成人生重大目標去追求,一定會自取其辱;有「自知之明」的人就是知道自己相貌平凡,所以應該選擇一個和長相比較無關的目標,只要方法正確、盡心盡力,仍然可能得到屬於自己的幸福。由於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幸福具有主觀的成分,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才知道承擔多少重量不是超出自己能力之外,所以小明追求的幸福,不一定是小華應該追求的。因此認知自己的獨特個性,似乎是找到適合於自己幸福的必要條件,而如何深刻地認識自己,哲學思辨應該是必要的方法。
一個對自己認識不清的人,很可能把「幻想」當成「理想」,譬如:家境貧窮、好吃懶做,卻想要擁有豪華驕車;數理能力不佳,卻夢想要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身材矮小、彈性不足,卻想要當美國職籃選手;天生五音不全,卻以當一名知名歌手為目標。這些都是所謂的好高騖遠、自不量力的例子,一個人懷抱理想或夢想當然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但是如果所追求的理想,超出自己的能力和條件甚遠,是永遠不能及的,這就是幻想。幻想只是自我陶醉,卻不可能美夢成真,虛度光陰、一事無成,似乎是必然的結果。
雖然幸福是主觀的,必須合乎自己的特點,但是個人主觀設定的目標仍然不能是任意的,也就是說,儘管個體的獨特性使得理想的生活方式會因人而異,但是如果一個人沒有達到他可以達到的理想,仍然不算是幸福。譬如:一個人把友誼當成個人幸福的重要成分,他以為自己結交到真正的好友,但實際上這位朋友並沒有把他當朋友,即使他被蒙在鼓裡,自以為獲得真誠友誼而感到快樂,然而從客觀的評價,他並不是真正的幸福。又譬如:一個人的能力很強,只要認真工作,就可以讓家庭脫離貧困,但是他選擇遊手好閒,只要能勉強養家糊口就心滿意足,而不顧家中生計的改善,卻自詡為「知足常樂」,這種人只能稱為“自我感覺良好”,很難說是幸福。
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認為,人有開發自己才能的道德義務,因此自我感覺良好的人似乎違反這個道德義務。其實自我感覺良好也是一種自欺,他浪費了自己的天賦和資質,這是對自己不負責;他本來可以開發自己的才能而提升自己的價值,但是卻選擇閒散,這也對依賴他的人不負責。我們不可能將一個不負責任的人的生活方式,描述為:幸福人生。
(二)關心他人
幸福人生一定是有意義的人生,什麼是有意義的人生呢?根據西方學者通俗的說法,有意義的人生包含兩個要素:(1)找到自己的熱情、全力以赴;(2)投入超出自己以外的事。第一個要素就是認識自己、做自己;第二個要素就是關心他人,而關心他人則是進入倫理道德的領域。為什麼關心他人和有意義人生相關?不透過哲學式的分析,似乎很難將這兩個概念連結起來,事實上倫理學兩千多年來的發展,主要的議題之一就是要證明這件事。
在孤島上過活的魯賓遜是幸福的嗎?如果他有機會選擇,譬如:他在荒島上有一天看到遠處的船隻,他一定會設法讓船上的人發現他,因為他應該不會選擇一個人過活,因為孤獨一人的人生,似乎不值得羨慕,也談不上幸福。儘管人類最大的傷害、苦難和折磨可能來自於人,但是人類最大的快樂和喜悅也是來自於人:痛苦時有朋友願意傾聽,痛苦減輕;快樂時有朋友分享,快樂加成。任何人都需要別人的肯定、尊重、關懷和愛,所以他人如何待你,會構成你的幸福的一個重要成分;也就是說,人必須和他人產生適當的連結,才有可能創造一個比較幸福的人生,而道德問題也因此應運而生,因為道德的精神就是:人與人互動時,以合作互利的方式彼此對待。
幾乎社會上出現的每一個問題,都和道德有關:食品安全出問題是生意人想賺黑心錢、大樓倒塌是建商為獲暴利而偷工減料、污水直接倒入河川是工廠老闆想節省生產成本、媒體上危言聳聽是不負責任的名嘴想賺通告費、立法院成為社會亂源是政治人物只考慮自己的選票、司法不被信任是法律人收賄而扭曲正義。即使是最普通的行為:上課和同學聊天,影響別人上課的專注力;或吸煙者把煙蒂隨手丟進下水道,也是道德問題。這些行為的共同點可以用一個字概括,那就是「私」,從事這些行為的人一定認為:這樣做對「自己」有利或方便,而他們並不考慮或不關心這樣做是否對別人有利。因此所有不道德行為幾乎具有同樣的類型:行為者只顧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
(三)道德的價值和道德兩難
從這個觀察,我們可以得到「道德」的一個簡單輪廓:在人際互動中,從事任何行為時,不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也同時應該關心別人的利益,這就是「合作」的精神;所以當一個人的作為會影響到他人利益時,都會為別人設身處地,就是具有道德心。因此道德是一種社會機制,它的目的是促進社會成員之間彼此分工合作,遵守道德就是遵守社會合作的條件,譬如:公車座位禮讓老弱殘疾者、不隨手亂丟垃圾、商人不賣黑心食品、建商不偷工減料、醫生不濫用醫療資源、司法人員不循私、老師上課不遲到早退、父母善盡教養子女之責,每一個人、每一個行業、每一種角色都恰如其分,就是展現願意和他人分工合作的意願。如果社會上每一個人都以合作的態度和人互動:替別人設想、考慮別人的利益和感受,顯然是一個和諧、溫暖、充滿人味的社會。應該沒有人不想生活在這樣的社會,所以從社會整體而言,一個比較有道德的社會比一個道德敗壞的社會,適合於產生幸福生活,因此一個道德意識高、合作意願強的社會,是一個令人安心、比較好的社會。
毫無疑問地,如果讓任何人選擇,應該都會選擇一個比較有道德的社會,但問題是:如果從行為者本身的角度來看,似乎不道德的行為才對自己有利,上述社會上屢見不鮮的不道德行為,行為者似乎都是基於這樣的邏輯。如果不道德對自己比較有利,我又何必在乎道德呢?對任何一個聰明人而言,最希望這個社會是普遍有道德,而自己可以佔別人有道德的便宜,所以聰明的最佳策略似乎是:在別人看得見的時候假裝重視道德,但是當別人看不見時,就設法佔便宜。(這就是所謂的「搭便車」(free rider)問題,後面會進一步討論)因此,有什麼理由要求行為者替別人設身處地,如果那樣做對行為者自己並不是有利的?這就是為什麼一般人都知道不應該說謊,但還是有人說謊;商人知道不應該賣黑心食品,但再多的查緝也無法根絕不肖商人;公務員知道不應該貪污,但是再多的貪污罪判例也無法嚇阻未來的貪官,因為他們都精打細算過:如果違反道德在某種特殊情況下可以獲利,為什麼不違反道德?就像半夜開車遇到紅燈,沒有警察、沒有行人、沒有照相裝置,為什麼不闖?
(四)哲學思辨解決道德兩難
這裡顯然出現一個兩難:不道德的自私行為會使個人獲利,但是不道德行為造成的社會不利於個人幸福的追求。要解決這個兩難,關鍵在於證明「不道德的自私行為會使個人獲利」這個想法是錯的,如果我們不能說服受教者:不道德行為最終對自己並不是有利,我們的教育將永遠停留在表面層次,說一套、做一套將成為常態;要解決這個難題,必須讓受教者對道德不只「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而只有透過哲學論證方式才能達成這個目標。哲學論證不是上對下的教育方式,而是和受教者站在平行的地位,受教者可以提出各種挑戰,譬如上述闖紅燈的例子,受教者可以質疑為何在那種情況下不能闖紅燈,哲學論證是用講道理的方式,達到說服的目的,如果這個工作確實可以達成,也就是說受教者真的被道理說服,這些道理會變成自己的道理,就會產生道德內化。
所謂道德內化,就是行為者已經理解為何應該從事道德行為的理由,這樣的行為者即使碰到不利情境的挑戰或誘惑,也比較能夠透過自己的哲學思辨,對這些外在的挑戰和誘惑產生一定程度的抵抗力:道理越深入內心,抵抗力越強。此外,道德內化的結果會形成一種「內在制裁」,內在制裁可以分為消極和積極。以闖紅燈為例,依賴警察開單、密集設置的監視器,使得人們因為害怕被懲罰而不闖紅燈,這是「外在制裁」,然而只靠外在制裁而迫使人們遵守交通規則,不但社會成本高,而且在外在制裁無法有效執行的情況(如上述半夜、無交警、無照相裝置的路口)下,違規事情照樣發生。被道理說服的人不需要警察、不需要監視器,他們自己的心裡就住著警察,如果禁不住誘惑而違規,會產生良心的折磨,這就是消極的內在制裁;而積極的內在制裁則是從事合乎道德行為時,會產生的喜悅感,譬如:幫助別人後產生的快樂。
所以哲學思辨是成功的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因為能夠說服一個原本有點自私的人不自私,我們的道德教育才算成功。
品德教案-導論篇
台大哲學系教授 林火旺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B.C.)認為,每個人從事任何自願性的行為,都在追求各種目的,但是一生中最終、最高的目的就是「幸福」,這似乎是一般人的共識;生活中碰到冷血殺人或食安問題,一般人都會說:「品德很重要」,然而一般人比較不能體會:品德和幸福密切相關。在「金錢萬能」、「有錢能使鬼推磨」的通俗想法下,大多數人想盡各種方法追逐名利,以為名利雙收就是幸福,根據在這樣的邏輯,顯然道德和幸福並不一致;許多人從事非法或不道德的行為,幾乎都認為這樣做對自己...
作者序
「思辨」可以保持心靈自由
林火旺 / 台大哲學系教授
新生代基金會董事長
法國哲學家盧梭曾說過:「人生而自由,卻無處不處於枷鎖之中」,這句話值得深思。生活在威權社會的人缺少自由,這是顯而易見的;但生活在自由社會的人,嚴格說也不見得是自由的,因為外在限制的解除,並不等於內在心靈是自由的,尤其內在心靈的不自由不容易察覺。
自由社會的人幾乎每天都要浸泡在各種資訊中,網路媒體、臉書言論主導了大多數人的判斷,消費主義透過迅速快捷、無所不在的媒體,激發各種消費欲望,推銷、創造了價值觀。所以,很多事情表面上人們以為是自己的選擇,其實是被媒體或流行價值觀所主導,因此嚴格講他並不是真正自己在做選擇。長久下來,消費主義這種外加的價值觀不知不覺變成理所當然,個人也逐漸喪失自己真正作主的能力!
如果人們希望每一次的選擇真的是自己作主,那就必須培養足夠的反思和判斷力,使自己能跳出流行價值觀,看穿消費主義的手法,才有可能擺脫心靈桎梏、做自己。為什麼要做自己?因為只要是人,都想要過一個幸福的人生,而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獨特的生命需要獨特的解答,換句話說幸福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沒有人可以給你幸福,屬於自己的幸福必須靠自己去尋找。「自由」的可貴就在於:對社會提供給我們的諸多選項、以及個人可以自己開創的可能選項中,我們有能力從其中選出最適合自己的路;所以真正自由的人,不只是掙脫外在的束縛,更重要的是懂得除去內在的枷鎖,認真思考「我是誰?我這樣的人需要什麼樣的路?」,不隨波逐流。
個人的心靈不自由這個普遍現象,也可以解釋台灣社會政治上的許多亂象。有人說台灣社會目前最大的問題之一是太自由,但其實我們是不懂得自由,所以不會使用自由。我們的制度是解嚴了,但是我們的心靈還在戒嚴,對待政治立場或想法不一樣的人,像對待敵人一樣充滿排他、仇恨和憤怒,立法院天天上演的,不是多數暴力(靠著人數多強加表決),就是少數暴力(霸佔主席台杯葛表決),這些誤解自由的例子,在我們的社會俯拾即是。
所以我們最需要的是「心靈解嚴」,自由社會需要心靈開闊的公民,才能享受自由的好處。民主社會還需要講道理的公民,隨時願意被更有道理的主張說服,在政治領域重視「理」,而不是「力」或「利」,因為只有找到更好的道理,才能創造自己及下一代的美好未來。
這一套思辨系列叢書正是為此目的而出版,每個德目都希望幫助大家進行一場思辨之旅,體會思考的樂趣,了解思考的重要,因為能夠想得越透徹,就越能破除迷思、發現平時意想不到的可能性,找到通往幸福的正確方向。
「思辨」是保持心靈自由的方法,而當思考的切入點是「一生要怎麼過而不只一時」時,「品德」的重要性就會自然浮現,幾乎所有的古希臘哲學家都同意,「品德」是開啟幸福人生最重要的鎖鑰。希望大家透過思辨過程,將美好品德內化為自己行為處事的價值觀,成為更好的人,我們也可以因此而成就一個更好的社會。
「思辨」可以保持心靈自由
林火旺 / 台大哲學系教授
新生代基金會董事長
法國哲學家盧梭曾說過:「人生而自由,卻無處不處於枷鎖之中」,這句話值得深思。生活在威權社會的人缺少自由,這是顯而易見的;但生活在自由社會的人,嚴格說也不見得是自由的,因為外在限制的解除,並不等於內在心靈是自由的,尤其內在心靈的不自由不容易察覺。
自由社會的人幾乎每天都要浸泡在各種資訊中,網路媒體、臉書言論主導了大多數人的判斷,消費主義透過迅速快捷、無所不在的媒體,激發各種消費欲望,推銷、創造了價值觀。所以,很多事情表面...
目錄
p.5 推薦序 張雲龍
p.8 作者序 林火旺
p.11 出版序 李賢華
p.13 part (1) 哲學思辨的重要
p.29 Part (2) 講道德是要我們當聖人嗎?
p.40 part (3) 道德要求和道德讚賞
p.81 part (4) 幸福是我自己的,何必在乎他人利益?
p.91 part (5) 品德為何可以替幸福加分?
p.5 推薦序 張雲龍
p.8 作者序 林火旺
p.11 出版序 李賢華
p.13 part (1) 哲學思辨的重要
p.29 Part (2) 講道德是要我們當聖人嗎?
p.40 part (3) 道德要求和道德讚賞
p.81 part (4) 幸福是我自己的,何必在乎他人利益?
p.91 part (5) 品德為何可以替幸福加分?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