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世之得失。
簡述中國由遠古時代至近代的歷史發展;
分析歷史各朝代的特色,對比將相帝皇;
以史為鑒,比較當前的國際形勢變化。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一生致力於研究和弘揚中國歷史文化,對於中國的史學、經學及文化思想等都有不可或缺的學術貢獻,其所著之《國史大綱》、《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等仍是現代學術思想的楷模。
本書為錢穆先生在新亞書院初創時期講授中國通史的課堂筆記整理紀錄,與其所著之《國史大綱》相輔相應,兩者各有互補。
葉龍先生曾師從錢賓四先生多年,於五十年代先後修讀錢穆之「中國經濟史」、「中國通史」、「中國文化史」、「中國文學史」,和「中國社會經濟史」等課。雖錢師之風采我輩已無緣目睹,幸有葉龍先生一直保存當年課堂之筆記,並加以整理補遺,使我輩於六十年後仍然可以感受錢師的孜孜教誨,讀到他對中國歷史整體發展的識見。
作者簡介:
葉龍,香港能仁書院前院長、能仁哲學研究所及中國文史研究所前教授及前所長。新亞書院哲學教育系及新亞研究所畢業,曾師從錢穆多年。後獲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系榮譽文學士、教育文憑、香港大學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
歷任中學及大專文史教師,講述先秦諸子經濟思想、中國經濟史、史記導讀、明清古文研究及中國佛教史等科目。
著有《錢穆講中國文學史》、《錢穆講學粹語錄》、《錢穆講中國經濟史》、《桐城派文學史》、《桐城派文學藝術欣賞》、《中國古典詩文論集》、《王安石詩研究》、《孟子思想及其文學研究》、《中國、日本近代史要略》等。葉氏課餘在報章撰寫散文,筆耕甚力。
章節試閱
導論
中國歷史分期
講歷史必須分期,但不能被嚴格分期所限,影響對歷史的認識。
西方人把歷史分成上古、中古和近代三個時期,但我們如此來劃分中國歷史則不妥當。雖然可以把秦代以前劃分為上古,但由於中國的時間長,所以不當,我今把中國歷史分為五期。
中國歷史在上古史以前,尚有“史前時期”。按照一般來說,歷史是要有文字記載的,沒有文字的年代,應該沒有歷史可言。由於近代科技進步,人類有能力勘探和發掘地層,在地層深處找到遠古人類的化石、遺留下來的種種生活痕跡,在人類逐步建立了地質學、生物學、人類學和考古學的系統知識和理論後,中國歷史“史前時期”的內容便非常充足,因此,很快便又建立了“史前史”,再加上又有天文學的學說理論,這些都成為學正史必然要有的知識。
在有文字記載以前的歷史,叫做“史前史”,靠器物(用具)保留於地下,藉着發掘而發現推想古代人民的生活文化,即是古人的歷史,也是田野的歷史,亦是無文字的歷史。簡單來說,這就是人類歷史的第一期,即石器時期,而這一期又可按遺留下來的石器用具,再分成兩個時期,即是:
(1)舊石器時期;
(2)新石器時期。
舊石器時期是指遠古人類只懂得採集石頭,不懂任何加工處理,也不把它磨光削尖,便拿來使用,此之謂舊石器;新石器時期的古人類則已學曉了石頭加以磨光削尖等處理後,才加以運用的,便是新石器了。
而歷史的第二期便是銅器時期,此時期人類已開始有文字。
第三期則是鐵器時期。鐵之冶煉是在製作銅器之後。
第四期是電器時期。
第五期是原子能時期。使用原子能是人類歷史的新觀點。
全人類在史前史時,都是經歷過使用舊石器和新石器兩個時期。此後講歷史便得根據歷史的記載了。
第二章 先秦時期
一、周代歷史已非傳疑
當時周武王成立新的王朝,但其並不放心,為了防範武庚的叛亂,因此在商的都城外面設置了三監。當時武王的三弟管叔,四弟周公,五弟蔡叔,八弟霍叔,武王命老三、老五、老八三兄弟封在商京附近以作監視。
武王滅商後二年崩,其子周成王只是一十多歲小孩。中國的帝位有兩種傳承方法:一是立弟,所謂兄終弟及;一是玄子,即父子相傳。當時成王太年輕,管叔不才,老四不封為三監,因武王認為他有才幹;讓周公做,周公認為不可,仍主張讓成王做,因周公攝政代理。這是3,000年前的歷史。周公是聖人,不如西洋人所謂牧師的“聖人”,與中國的不同。當時武庚派人去向管叔挑撥與周公離間,於是武庚與三監聯合起來攻打成王,勢力甚為強大,當時由周公協助成王的中央政府亦有人不滿周公,於是周公派軍東征,周公子伯禽,當時只是一位17至20歲的青少年,擔任前鋒將軍,執行大義滅親,殺了管叔與武庚。周王室仁至義盡,商雖背叛作亂,仍讓商有自由,並封商在商丘。商有不服之殷頑者,周公將之遷往洛陽。
周公重立安陽為衛國,封九弟康叔於衛。周公封其子於曲阜。周朝的親戚,即武王之岳父姜太公封其於臨淄(即齊國);在太行山附近封晉國,在漢水淮水間又封申、呂兩國。又封吳國、蔡國,將商丘的商朝包圍。周公如此做,一方面道德高尚,另一方面軍事戰略高超。
當時有人在成王面前挑撥,成王不放心。一日大風大雨,成王出巡,見麥倒,要變荒年,去廟祭祖,在廟得一金匣,有一份用金縢紮起的文件,是周公為武王禱告,求武王病癒的禱文,成王發現此文件,於是再親自去迎這位叔父,於是旭日重出,麥亦成長了。
周公是歷史上之大人物,攝政七年後,將政權交還成王。後來周王室封周公長子在魯國,後周公分為二房,一在魯,一在京,由周公任宰相。周公不但封商,他還興滅國,繼絕世,又封夏之子孫於杞國,舜之子孫於陳國,凡古代帝王子孫均有分封。而英讓印度獨立,法不讓安南獨立,器量就不夠寬大也。同時,周自為宗戚,亦各分封於外。
講道德的人亦可用手段,諸葛亮曾有借東風和空城計;羅斯福手段好,但道德不夠;羅斯福故意讓日本人襲珍珠港,以便出兵,故羅斯福沒有威爾遜為人高尚。
周公是用手段來完成道德的目的。周朝第一次封建是周武王,周朝第二次封建是周公分封宗戚並興滅國,繼絕世,於是周朝以德治天下,有800年歷史。所以說,中國是和平的文化,是和平的歷史。
讀西洋史,讀羅馬史並不好,沒有味道,最好讀周公的歷史,他採用封建制度,而不採用帝國主義的管治方法,這是中國人的光榮。
二、東周時期
東周時期,當時稱春秋時代,《春秋》是書名,屬編年史體例。周建都西安(鎬),時日漸久而管治衰落,後有戎狄之患,周搬遷至東都洛陽,故稱東周,東周時期較西周更長。
根據歷史記載,東周時期共有二百多位諸侯,為周王朝所封,分為三部分:一是本家宗室;二是外戚;三是古代的滅國絕世,如夏、商、唐虞、黃帝、神農等。周是封建共主,稱為王室(王朝),可說是眾部落推周為共主,故中國的正式封建應從周朝起。
當時在黃河南北大山如陰山、伏山等地均有戎狄。諸侯在平地上築城有兩套,曰城郭。城是內城,郭是外城,其耕稼的城圈有三里、五里及七里等。如直徑不過二里,等於小國;國即是一城圈,國人即住在城內之人,野人即是住在城外的鄉村,即城郭外是郊野平原,圍着郊野的大圈即是封疆。
以城郭為中心之郊野,直徑為100里,半徑為50里,封疆之外就是棄地了,因當時人口稀少,亦即國與國之間的空地、未開墾的草地。但因為有水,要引導水成河流。空地則有幾十里或一、二百里。
古代之地與今日之地有別。住在草地上的叫遊牧人,如今日之青海、蒙古,但遊牧地佔地遠比農地為多。
工商業社會需要的地少,農業需地次之,牧地需地最大。所以中國同時有耕稼與遊牧,並非有先後階級之分。如香港今日是工商社會,但在新界仍有農田。
如用“星羅棋佈”來形容當時之社會,則遊牧人可稱為戎狄,種田人可稱為華夏,而同屬中國人,等於兩兄弟,一人教書,而另一人則經商。
華夏文化較高,生活程度亦較高,有工商、武裝、政教等各項職份;遊牧文化則較低,生活程度亦較低。周朝封建各諸侯國後,戎狄就被逼進入山區了。
美國羅斯福提出海洋自由,即英美帝國主義可通商,因小國沒有船可自由航行。周朝時則是陸路交通。
以上這一章所說的,是古書上所無,懂得這番話,就可看《左傳》、《公羊傳》、《穀梁傳》等古書了。
三、春秋時期
所謂四夷內侵,乃是本來在中國內部的遊牧人,跑進城圈內,實際上就是華夏與戎狄雜處。
由諸夏造成封建系統,此封建系統由共主統領,免得他人欺侮。西周失敗後,失去王室尊嚴,諸夏不服,互相吞併,且要造成內亂。外有併吞,內有篡弒,引致四夷內侵,戎狄來攻城圈了,於是耕稼文化衰落,此乃春秋初年之大形勢。
由於有稱霸的諸侯崛起,其口號便為“尊王攘夷”。仍尊周為天子,使勿互相吞併,亦不篡弒,主張不承認新的吞併搶奪得來的政權,使內亂得以減少,進一步採取干涉行動。這使多國相處安定,第二步再取締戎狄之入侵搗亂。故所謂稱霸的諸侯,乃根據當時東周之形勢而產生。
齊桓公之相管仲主張尊王攘夷,當時除了孔子、周公以外,以管仲最為國人所欽佩,當時如無管仲,即無中國文化。所以孔子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
周封諸侯,當時稱霸的諸侯主張城郭聯盟,一國受到侵犯,各國出動增援。歷史亦會重演,今日世界外交與春秋一樣,美助韓,英、法派象徵式軍隊,正如春秋時之乞師。
齊桓公帶領各國軍隊幫衛國驅除戎狄,助衛復國,故春秋時中國已有目標聯盟。當時楚國並不加入聯盟,等於今日之蘇俄,因楚仍要實施吞併。當時北有戎狄入侵,南有楚國搗亂,所以“中國不絕若線”也。齊桓公無力除楚,與楚會議亦無結果。
“封建”是周公所發明,沒有封建就無周朝;“尊王攘夷”、“諸侯稱霸”是管仲發明的。故今日需要有一個人出來,講一句話,打開時代的僵局。只要能發明一句,便是大政治家了。正如今日的蘇俄,是反動的帝國主義,但說話卻叫得響。
齊桓公和管仲死後,接着由晉文公出來尊王攘夷,於是與楚會談。晉有之物楚均有,以何來報答呢!我遇楚軍日退三十里,三天讓三次,第四天不退了。後來楚讓晉文公返國,但晉、楚一經火併,楚軍敗,可以說,齊桓、晉文二公維持了封建制度的社會。
後來楚則與宋、陳、蔡、鄭建立了一個密切之關係圈。晉、楚聯合各國舉行弭兵大會。當時晉、楚兩國作戰是在中間其他地區,與本身無關。
當吳攻打楚時,春秋於是完結,戰國遂出。
今日之世界猶如240年之春秋。春秋如何轉變成戰國?起初大國併吞小國或強國,後來不能吞併了。拿破崙向大陸、海洋進攻而失敗,德國向歐洲大陸進攻亦失敗。英國霸佔海上而成功,蘇聯不奪取歐洲亦成功,日本、法國則受英國之提攜。
從前中國人決不承認中國是大國,共產黨有一點誇大,認為中國是大國,這是對的。英、美、俄等國實無法與中國相比。中國實不能違背天與歷史,它永遠是一個大國。
春秋晚年,晉國力量最大,至晉八世分成三國,稱為趙、魏、韓。
我在民國初年看到一書,其書名為《春秋時代的國際公法》,寫得極好,它用《左傳》的史事來比較現代的國際公法,甚至更為進步,可惜此書已絕版。
我佩服孫中山先生,因為他曾說:“中國的政治比外國高明。”可見中山先生眼光精準。
四、戰國時期
戰國亦經歷了240年。由最初的十二諸侯演變到七雄。即秦、楚、齊、燕、韓、趙、魏七國。韓、趙、魏三晉原為周之同姓,但分成三國後便與周無關了。
當時秦、楚反周,齊是周之外戚,田姓一出,齊國亡國,此後與周更無關了。此時各國之間已無尊王攘夷之口號了。
春秋時期,一國一城,是個城市國家。戰國時期,一國有多城,齊國有七十餘城,十分像樣。故春秋稱為封建諸侯,至戰國則以軍立國,成為軍國矣!
實際上,戰國不止七雄,起初應有九雄,尚有宋國,由商朝傳下;又有中山國。
孟子說:“今天下方千里者有九。”從前的國家方百里。戰國時加了十倍,成為千里了。孟子對齊王說:“以一服八”,是不可能的。
又《戰國策》亦有九國之策。但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稱“七雄”。此是由於太史公生於秦王統一中國後80年。孟子先於太史公約300年,且為戰國時期人物。《史記》是後出之書,何以會弄錯,因宋與中山國首先被滅,故前、中期的戰國是九雄,但後期便是七雄了。理由在此。
戰國七雄,既有“合縱”,也有“連橫”的外交策略。
“合縱”者,南北相連打擊秦,代表人物為蘇秦。“連橫”者,東西連合服從秦,全國連合,代表人物為張儀。
蘇秦、張儀是同學,同是鬼谷子學生,居住在鬼谷。蘇秦甚窮,洛陽人,家經商,他先去見秦王,勸他攻打六國,不聽。回國後父母妻子都看不起他,於是蘇再發憤苦讀,懸樑刺股,學有所成後,去燕趙六國遊說攻打秦國,於是六國均請他做宰相。他身懸六國相印,他返回洛陽時,萬人空巷迎接他。他對嫂嫂說:“何前倨而後恭也?”嫂嫂答道:“見季子位高而多金也。”蘇秦嘆道:“人要富貴,道理在此也。”
蘇秦為了維持政權穩定,便勸張儀到楚國去遊說貴族,請張儀吃飯時,據說隻碟中少了1隻金碟,懷疑是張儀所偷,張儀被打得皮破肉爛,並回答說:“我的頭還齊全不破,仍還可用,前途絕不會受影響。”後來張儀就去見聽說做了六國宰相的蘇秦,但一去到,見不到蘇秦,於是張儀就去秦國,他一口氣從洛陽到了西安,途中遇一旅客,一路上助他經濟吃用。終於到了秦國,秦王委任他為宰相。於是陪他同去的旅客要回鄉,說明以上一切都是蘇秦安排好的,為了刺激他去見秦王,現在既已功成,便要身退了。這故事相傳已有2,000年。
但以上這個故事,其實不可靠。所以說神話和傳說故事有時是靠不住的。經考證後,這故事原來是假的,我發現太史公是講錯了。第一點:蘇秦、張儀略早於孟子,孟子說:“方千里者有九。”則蘇秦當時應聯合八國,何以只有六國,卻少了宋與中山兩國?
第二點:聯合六國攻打一國,可見秦最強,但蘇、張時期,世界最大國要推梁(即魏國)與齊國。孟子見梁惠王,梁惠王說︰“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要請孟子設法。後孟子見齊宣王,孟子問可見大希望,想王天下。孟子說,不要做楚,天下方千里者有九,以一打敗八是不可能的。可見齊宣王當時是想統一天下。
梁惠王時,秦有秦孝公,當時春秋各國稱公,只有楚稱王。後來有吳王、越王,楚不服周,便永遠稱王。戰國梁惠王稱王,楚人反對,遂邀齊亦稱齊威王。在徐州稱王,當時秦尚是秦相公,後才稱王,故當時是強國先稱王,弱國慢稱王。
當時有兩員大將,孫臏與龐涓,他倆是同學,老師亦是鬼谷子,同學軍事,後來龐涓在梁國,孫臏則去齊國。龐涓因懼孫臏,遂使孫變成跛腳去齊國做了參謀,後齊、梁開戰,孫做參謀,擊敗龐涓。孫臏事先於某樹下置一標語曰:“龐涓死於此樹下。”龐涓遂自殺。
齊敗梁後變為大國,與楚結盟抗秦,但張儀遊說楚懷王,稱秦可還楚六百里地,導致齊、楚絕交。秦國後來成大國,故不依照蘇、張之法講戰國史。
西周歷時300年,春秋與戰國各240年,合共約800年。大致上宋歷時千餘年,楚則800年。楚與周大致同時。
導論
中國歷史分期
講歷史必須分期,但不能被嚴格分期所限,影響對歷史的認識。
西方人把歷史分成上古、中古和近代三個時期,但我們如此來劃分中國歷史則不妥當。雖然可以把秦代以前劃分為上古,但由於中國的時間長,所以不當,我今把中國歷史分為五期。
中國歷史在上古史以前,尚有“史前時期”。按照一般來說,歷史是要有文字記載的,沒有文字的年代,應該沒有歷史可言。由於近代科技進步,人類有能力勘探和發掘地層,在地層深處找到遠古人類的化石、遺留下來的種種生活痕跡,在人類逐步建立了地質學、生物學、人類學和考古學的系...
作者序
業師錢穆賓四先生著有《國史大綱》,錢師嘗稱:
中國為世界上歷史最完備之國家,其特點有三。一者悠久。二者無間斷。三者詳密。
全書約30萬字。此書在八年抗日戰爭前後寫成。如今沾溉於後世,至今仍風行海峽兩岸,多次重印,其受歡迎之程度,猶勝於昔。
賓四師在創辦新亞書院期間,曾先後開講“中國通史”多次,在下亦曾修習,並詳作筆錄,今整理成“中國通史”全套,正如賓四師所謂:
凡讀本《國史大綱》所取裁,一以與課堂講述相輔相應為主,其詳略輕重之間,有大相逕庭者。以謂於課堂外先治此書,可榮高心空腹之病。
意即書本與講堂所述,兩者各有互補。爰將此稿整理出版,以供讀者參考。而記錄難免有疏失之處,尚祈讀者不吝指正,凡有一字之改正,皆吾師也。
葉龍
香港青衣寓廬
業師錢穆賓四先生著有《國史大綱》,錢師嘗稱:
中國為世界上歷史最完備之國家,其特點有三。一者悠久。二者無間斷。三者詳密。
全書約30萬字。此書在八年抗日戰爭前後寫成。如今沾溉於後世,至今仍風行海峽兩岸,多次重印,其受歡迎之程度,猶勝於昔。
賓四師在創辦新亞書院期間,曾先後開講“中國通史”多次,在下亦曾修習,並詳作筆錄,今整理成“中國通史”全套,正如賓四師所謂:
凡讀本《國史大綱》所取裁,一以與課堂講述相輔相應為主,其詳略輕重之間,有大相逕庭者。以謂於課堂外先治此書,可榮高心空腹之病。
意即...
目錄
自序
導論
第一章 傳疑與信史
一、黃帝與殷墟文化
二、夏、商、周三代
三、古史之文字記載與器物發掘
第二章 先秦時期
一、周代歷史已非傳疑
二、東周時期
三、春秋時期
四、戰國時期
第三章 秦漢時期
一、秦代
二、西漢時期
三、秦漢對外政策
四、東漢時期
五、東漢士風
六、東漢末年亂象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
一、時代價值淪喪
二、北朝
三、五胡漢化
四、南朝
五、宗教信仰
第五章 隋唐時期
一、隋代政治經濟
二、唐太宗
三、唐玄宗
四、唐代衰落
五、唐代異族作亂
六、五代十國
第六章 兩宋時期
一、宋代對外關係
二、宋代政局與人才
三、宋代之文藝復興
四、宋太祖治國與仁宗改革
五、王安石變法
六、女真族金國興起
七、金滅北宋
八、南宋與金議和
第七章 蒙元時期
一、蒙元入主中國
二、元代稅收與經濟政策
三、元代軍政及軍民爭地
四、元代賜地及設官政策
五、元代宗教信仰
六、元代科舉制度
第八章 明朝時期
一、明太祖嚴刑施政
二、明代政制
三、明代太監弄權
四、明代黨禍
五、明代教育制度
六、明代吏治
七、明代政制
第九章 宋元明經濟變化
一、自唐至明南北經濟之變動──經濟上的漕運
二、元明絲織業
三、中國經濟文化南移原因
四、南方水利農業發展
五、宋元明三代學術
第十章 滿清建國
一、滿清建立
二、南明興亡
三、清代政制
四、清代軍事
五、明末遺民與清初學風
第十一章 清代中衰與晚清變法改革
一、清之政風與洪楊之亂
二、咸同中興
三、晚清政局
四、晚清政治改革
小結 辛亥革命後政局
自序
導論
第一章 傳疑與信史
一、黃帝與殷墟文化
二、夏、商、周三代
三、古史之文字記載與器物發掘
第二章 先秦時期
一、周代歷史已非傳疑
二、東周時期
三、春秋時期
四、戰國時期
第三章 秦漢時期
一、秦代
二、西漢時期
三、秦漢對外政策
四、東漢時期
五、東漢士風
六、東漢末年亂象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
一、時代價值淪喪
二、北朝
三、五胡漢化
四、南朝
五、宗教信仰
第五章 隋唐時期
一、隋代政治經濟
二、唐太宗
三、唐玄宗
四、唐代衰落
五、唐代異族作亂
六、五代十國
第六...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