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創業不單靠創新及創意,更包括創業者本身的人脈、態度與觀察力。本書從籌備創業、建立人脈、企業定位、網上營銷、風險管理、尋找投資者,到舊企業翻新,創業的每個環節都一一涉獵。沒有艱深的理論,只有實戰心得。
本書不但適合創業新手,更把創業之道分享給急需改革的「老公司」以作翻新。不論是準備創業或正在為創業奮鬥的初創者,還是已經貴為企業的老闆,都適合閱讀本書,為自己或企業增值。
作者簡介:
鍾玲(Candy Chung),一位充滿熱誠的年輕創業家,在求學時期已洞悉網上購物平台的商機,完成學業後幫助父親將傳統產業打開國際貿易之門。其後適逢亞洲市場的需求,促使她投身商務航空業。從商經歷令她了解個人及品牌形象在商業運作的重要性,並開拓市場策劃及傳訊業務。隨著市場因素變化及上升趨勢,洞悉到都市人日漸關注健康及形象,相繼發展醫學美容一體化服務和健康產品業務。同時,她認定線上購物將會成為未來的主要消費模式,開發一站式網上時尚生活產品的購物平台。
發展事業的同時,不忘回饋社會。鍾玲致力推動青年創業及創新思維,通過其創立的奧菲思慈善基金舉辦各類型青年服務計劃,鼓勵青年勇於接受挑戰、發揮潛能。此外,她亦積極推動長者服務,幫助隱蔽長者從新建立社區網絡及重投社區,共同建立一個關愛融和的社會。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One main ingredient is the special DNA among Hong Kong people. That is the Can-do spirit, the creativity and flexibility shown within constraints, and the determination to make it work are seen on every corner of the street.
──Dr. Allan Zeman, GBM, GBS, JP(Chairman of the Lan Kwai Fong Group)
這些年的感受是很多創業者有很好的業務想法,也有極大的決心,然而,創辦的公司卻不能持久,不少以失敗告終。
──曾立基,縱橫公共關係顧問集團主席
創業成功率從來都極低,現在創業門檻大降,但參與創業的人也大增,人人都在發創業夢,但「好橋」又有多少?有了「好橋」,還要靠執行力,也要為項目融資,稍一不慎,很快就會被淘汰出局。
──陳景祥,BBS,資深傳媒人
「創業」不只是無數年輕人追尋的夢想,亦是不少就業者奮鬥的目標;然而往往參與的人多,最後成功者鮮矣。創業並沒有必勝的方程式,卻有值得借鏡的經驗。
──嚴志明教授、太平紳士,香港設計中心主席
名人推薦:One main ingredient is the special DNA among Hong Kong people. That is the Can-do spirit, the creativity and flexibility shown within constraints, and the determination to make it work are seen on every corner of the street.
──Dr. Allan Zeman, GBM, GBS, JP(Chairman of the Lan Kwai Fong Group)
這些年的感受是很多創業者有很好的業務想法,也有極大的決心,然而,創辦的公司卻不能持久,不少以失敗告終。
──曾立基,縱橫公共關係顧問集團主席
創業成功率從來都極低,現在創業門檻大降,但參...
章節試閱
第九章 創業概論
不經不覺已經到了全書的最後一章,我就像寫日記般,把整個創業生涯都幾乎寫了下來,希望大家能有所得著。本章節整合各章的重點,讓大家對創業有個完整的藍圖。
第一章:創業前的思想與實際準備
看到很多人都怕「打工辛苦」,或者抱著成為下一個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心態而創業。我並不是想「潑冷水」,但我必須負責任地指出創業的路途絕不輕鬆,而且犧牲的東西一定比打工多。大家聽到不同創業成功的例子,固然令人振奮,但世界上更多是暗自失敗的例子──創業本來就是一件充滿挑戰與風險的事。
因此,你希望創業的話,便必須具備以下的條件:
1. 你發現市場上的藍海,所以打算進入市場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 你是為了賺錢,但這些錢不一定是全部自己「袋落袋」(當然自己的錢會更著緊),而是包括投資者的錢。企業要營運下去就必須有利潤支持,而且你要對自己與投資者負責。
3. 你不是為了逃避工作上的不滿而選擇創業,而是真的想創業。
4. 你已做好準備,犧牲一些個人享受及與親朋好友相處的時間。
第二章:創業模式逐個捉
有些人喜歡以揼石仔(單一創業)的方法來創業,有些人喜歡以砌城堡(多重創業)的方法來創業,言而兩者無分高低。前者大都屬專業人士,運用一技之長在市場競爭;而我較喜歡到處尋找商機,由於認識的朋友各有所長,一旦發現商機,即使自己沒有該項技能,也可以與朋友或生意拍檔合作創業。固我屬於後者,此書的所寫所言都是以多重創業為主。
希望大家不要認為多重創業是不務正業、一曝十寒之類,只是每個人術有專攻,多重創業的人所擅長的是發掘不同地方的商機,以及連繫背景和專長不同的人,即使「多重」創業,也不代表就要放棄了原來的事業,只是帶領企業上了軌道後,把營運的工作交託給更適合的專業團隊。
第三章:創業「人」
在第一章曾提及,創業要做足準備,大約需要以數個月做好以下的準備:
1. 「人」
2. 企業定位
3. 認識、研究及學習市場
4. 做好心態調整
5. 汲取行內不同人士的見解和意見
6. 謹記創業目標是盈利
其實,創業的核心就是「人」,用社交網絡常用的金句──「重要的說話要說三次」,創業最重要的是「人、人、人」(順帶一提,「眾」字的簡體「众」,正好是三個「人」)。
不論是投資者、生意拍檔、供應商、消費者以至提供建議給你的前輩,都是陪伴你創業的人。就如我自己在過去創業中取得的成就果,都與我的人脈離不開關係。待人接物的態度是在生活中建立起來的,難以一概而論,然而很多人以為「派卡片」就等於建立人脈,實際上網絡上那麼多社交平台,特別是LinkedIn,派卡片能讓對方留下多少印象?大家看看自己收集到的卡片,有多少人是讓你還記得的?
要真正建立人脈,必須要與對方建立共同興趣(common interest),這個興趣可以是業務上的,例如雙方有合作的機會;或者是生活上的,例如有共同愛好或價值觀。無論如何,大家建立的形象,應該是謙虛、值得信賴的。商業社會大家遇到的人車水馬龍,說話浮誇、誇誇其談的人很容易被人看穿及嫌棄。
第四章:創立企業定位與品牌
做人要有目標,企業也需要目標,即我們經常提到的企業定位。做人沒有目標,人生便沒有方向;企業沒有定位,就沒有經營的方向。不少初創企業邊做邊試,結果創業變失業。企業定位涉及的範圍甚廣,每間公司面對的情況不一,但跟著以下六點進行定位,不難找到頭緒。
除了企業品牌需要定位外,創業者更加需要建立個人品牌,皆因初創企業欠缺歷史與故事,要建立品牌並不輕易,因此創業者本身就是招牌。當然,本身在就業市場有一定成就,曾擔當管理層的人更有優勢,而即使是初出茅廬,也要謹記謙虛、值得信賴,只有這樣才容易取得投資者、客戶、生意夥伴的信任。「搵著數」固然可以賺短期的錢,但既然大家有耐性看畢這本書,就並非只想搵快錢吧!把眼光放遠,適當時候願意吃吃虧,把眼光放遠大些才是上策。
第五章:創業也包括翻新舊企業
所謂「創業難,守業更難」。很多傳統行業在新經濟的潮流下被迫淡出舞台。它們有些是中小企業,也有些是上市的大企業。我喜歡創業,也喜歡思考如何幫這些企業翻新。實際上,兩者有不少共通地方。
正如創業不應妄下決定,企業改革也不能操之過急。一個問題累積了幾年甚至幾十年,有甚麼可能在短短幾個月解決?雖然不少老闆希望盡快完成改革,但千萬不可「大動干戈」,把企業原本的運作都停頓下來。我認為最好的企業改革,就是為企業另開新項目,如同再次創業。新項目能擺脫原來的僵化,又不影響原來的業務。一旦新項目成功,便可以考慮是否把新項目注入公司,還是另開爐灶。舊企業就像一潭污水,把水完全抽乾,原來的魚都死光;如果慢慢注入活水,污水便可以慢慢重新恢復原貌。
第六章:創業的風險管理
正如第一章開首時所說,創業是件冒險、充滿挑戰的事情。不論是創業前、創業期間到創業後,每天都會發生各種問題,創業者只能逐一拆彈。大至法律風險,小至公司文具,都可以發生各種問題。看到這裡,如果大家還想創業,已經成功了一半──因為你有足夠的決心創業。要如何解決企業問題?方法還是只有一個──「人」。
企業出現問題,一定是其中的環節,有人出了問題。建議創業者在出問題時都要作好檢討、查找不足,過程中千萬不要給自己藉口。企業成功與失敗,都是由創業者決定的。用人不當,問題不是用的人,而是「用人的人」(創業者)。
發現問題後,最好的解決方法是找到適合的人──可以填補自己不足的夥伴。明白創業者都視自己的企業如寶貝,不願意「蝕底」地讓別人參與,然而謹記這些夥伴是令自己成功的重要因素。正如體育比賽,即使兩者成績多麼接近,觀眾記得的只是冠軍而不是亞軍;能留在市場的,就只有成功的企業,差一線的就是差一線,一旦企業無法翻身,創業者最後會一無所有。
最後再次「潑冷水」,創業失敗的機會不低,大家需要要做好心理準備。事實上很多創業家都曾面對失敗,希望透過我的分享,大家能少點「行差踏錯」,創業之路的障礙因而減少。
第七章:創業資金從何來
創業固然需要以賺錢為目標,但在達成這個目標前,創業者需要籌集資金,以作支付企業的各項開支。創業者除了自掏錢包外,尋找投資者亦是相當普遍的做法。正如在第三章提及,要令對方對你感興趣,你先要有讓人感興趣的東西。
對初創企業來說,它對投資者的賣點不外乎概念與產品的創新性、創業者與團隊的能力及魅力。只要在這些方面打動投資者,要找到投資者並不困難。不過,大家切記不要單看投資者的錢。他們能否在專業、網絡、營運上提供幫助,往往較資金更有利初創企業的發展。
設立公司時,亦要想清楚合適的企業架構,如採用哪種合夥制。這些對企業未來的營運,以及對投資者的吸引度都有莫大的影響。此外,不論大家創業時會否向銀行借貸,企業離不開與銀行合作,擁有一間相熟的銀行,以及具備一定的銀行知識,對創業都有很多幫助。當年我在創立商務航空業務時,銀行更成為了生意夥伴。
第八章:創業在互聯網及數碼時代
創業者一定要比其他人看得早、看得前。現在如果還對網絡世界全無認識,恐怕是側面證明自己沒有前瞻的能力,創業前要三思。網絡世界一方面提供更大更低成本的平台,讓企業接觸更多消費者,同時也讓消費者接觸更多企業。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意即產品的品質已經是底線,如果不合格就會被趕出市場,企業需要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額外價值才能脫穎而出。額外價值不一定是金錢或功能,還可以提供窩心的服務,讓客戶感覺得到一番心思。
另外,大家要留意網民大多都是沒有耐性的,未能在瞬間捕捉他們的注意力,你的網上營銷基本上就報廢。大家可以明白為甚麼網上的資訊愈嘩眾取寵就愈受歡迎了。雖然企業不一定要東施效顰,但必須要學會找到切入點讓消費者願意關注你。即使花錢「買like」、「買click rate」,都不一定會獲得真正的關注。
最後,雖然網絡世界發展非常快速,但現在還沒完全進入虛擬世界,很多商業活動還是在線下到線上的過渡階段,因此雖然線上工具很多,但不一定要強行網絡化。記得不論在線上或線下,最重要都是如何讓消費者得益,繼而令企業也能得益。
創業階段總結
第一階段:初創(Idea)
在初創階段,創業者是最興奮的時候。懷著夢想,憧憬把自己的創業概念實行,自己最終成為企業家。在這個階段,大家與不同的人討論、分享,總會認為概念一定會很成功。在分享的過程中,往往就是用概念去吸引合作夥伴及團隊加入。
這個階段可以形容為創業者「爆發小宇宙」的時間,是考驗想像力及人脈的時候,但一切都只停留在「口講」的階段,或者製成Powerpoint、business
plan。現時政府、NGO、商業機構等常舉辦創業比賽,讓大家有機會與更多人分享自己的概念,不過大家千萬別過分享受初創階段,因為這僅僅是創業過程的開端。
第二階段:成形(Prototype & Startup)
在成形階段,大家得到精神或資金上的支持,開始把想像中的概念轉化成實際的業務。在這個過程中,要顧及大量問題,由如何設立公司、產品的擺放位置到如何用人等。這個才是真正創業的開始。
在這個階段,大家應該會感到戰戰兢兢,因為會接觸很多過去未曾嘗試的事物。如果大家樂於接受挑戰,成形階段是吸引,但切記不要麻木地把之前想到的概念(Idea)及原型(Prototype)轉化為業務,而是要考慮它們是否真的是市場所需要的東西。大家要多做研究,了解市場的需要,在原型的階段,大家仍有機會嘗試及調整,只有符合市場需要的產品,才是你需要推出的產品。假如公司已正式投入運作,要改變就事倍功半,就像畫人像時畫了五官後塗改眼睛再畫,作品便很容易不協調。
謹記要有平常心,即使是第一次開公司,也不要過度興奮。保持清晰的思維,是創業者必備的條件。
第三階段:擴張(Scale up)
在擴張階段,創業者要開始考慮收入與盈利的問題,這個階段是最頭痛,因為大家要管理人手、追數,又要處理合作夥伴、員工及客戶的不滿,還有公司是否能成長下去、產品及服務是否合格等問題。這個階段是企業成功與否的十字路口,之前的階段固然是為成功奠基,但執行上又是另一個問題。
可以說,創業者在這個階段會嘗盡人情冷暖,千萬不要因心急而盲目下決定,扭曲公司的營運。除了以研發為主要目的企業,普通的初創企業都是不擴則退,很多初創企業在此階段被淘汰。
第四階段: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有些企業像煙花一樣璀璨,然後在一剎那間消失,變成老化的僵屍企業。即使企業成功上市,管理層用了幾十年的管治思維不是想變就變,但市場一直改變,之前成功不代表將來也會。因此,企業在持續發展的階段,要大膽,不要耽於安逸。
有些老闆認為只要抄襲了別人的概念,交予員工複製即可成功改革,然而問題往往出自老闆、管理層以至整個企業過往的思維,換湯不換藥並不能解決問題。在持續發展的階段,企業人的思維必須清晰,坦承自己及企業的不足。當然,「講就容易做就難」,但如果大家不希望眼看著自己的「親生仔」沒落,只有下更多苦工去改變。
第九章 創業概論
不經不覺已經到了全書的最後一章,我就像寫日記般,把整個創業生涯都幾乎寫了下來,希望大家能有所得著。本章節整合各章的重點,讓大家對創業有個完整的藍圖。
第一章:創業前的思想與實際準備
看到很多人都怕「打工辛苦」,或者抱著成為下一個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心態而創業。我並不是想「潑冷水」,但我必須負責任地指出創業的路途絕不輕鬆,而且犧牲的東西一定比打工多。大家聽到不同創業成功的例子,固然令人振奮,但世界上更多是暗自失敗的例子──創業本來就是一件充滿挑戰與風險的事...
作者序
序一
Hong Kong is a paradise for startups. It is so good to be young and full of dreams.
When I first came to Hong Kong in 1975, I fell in love with the city at once. Forty-two years quickly went by. I was 19 when I first arrived here. Hong Kong is every businessman's dream. If you have a dream, you can make it happen the next day. The good thing is now you can reach your dreams even faster in the internet age. Think of all the young companies that have created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in a better way.
The competition is, no doubt, more intense. And young people now face more competitions – not just among themselves, but also the top guns from the mainland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Some of them seem to get lost because they may not find a job they like. And even they do, their starting salary seems to be humble against the surging home prices. While these are real concerns, that should not stop youngsters from chasing their dreams. If one cannot find a job, one should perhaps invent one. After all, the recipe for success in Hong Kong is still here.
One main ingredient, as pointed out by Candy in this book, is the special DNA among Hong Kong people. That is the Can-do spirit, the creativity and flexibility shown within constraints, and the determination to make it work are seen on every corner of the street. To that, let me congratulate Candy, who has demonstrated in her school days on how to be an entrepreneur and have showed her untiring efforts in expanding into a number of new areas.
Let's keep the fire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going! Guess what, I am still enjoying the fun of starting new business every day.
Dr. Allan Zeman, GBM, GBS, JP
Chairman of the Lan Kwai Fong Group
序二
鍾玲小姐邀請為新書寫序,不勝榮幸!更有幸先讀為快。我在廿多年前創業,迄今已在不同地方開了十多家公司;也有不少年輕人在創業時向我請教和當過不少創業比賽的顧問。這些年的感受是很多創業者有很好的業務想法,也有極大的決心,然而,創辦的公司卻不能持久,不少以失敗告終;究其原因,很多是沒有作好心理準備、沒有管理制度、沒有預測風險,致創業者空有熱誠和抱負,卻沒能獲得相應的成功。
《創業藍圖》一書剛好為有意創業者提供了極好的提示,可謂創業者的指南針。鍾小姐以自己多年創業的經驗,有條不紊地將整個創業過程重現讀者面前,將創業者要思考的各種不同情況、需要準備的事項,從不同的角度作出分析,以十分實用的方法,用例證而非理論,讓讀者能迅速的掌握創業所需,更能了解自己是否合適及已為創業作好準備。
鍾小姐緊扣時代脈搏,在書中討論在數碼時代中創業的不同,讓讀者更能隨時代及科技的發展而獲益。《創業藍圖》也能跨越時空,不單對創業者有幫助,也讓一些感到企業老化者能從中尋找方向,改革企業,再創高峰。謹推薦此書予有意創業的朋友,並祝大家創業成功!
曾立基
縱橫公共關係顧問集團主席
序三
「創業」不只是無數年輕人追尋的夢想,亦是不少就業者奮鬥的目標;然而往往參與的人多,最後成功者鮮矣。創業並沒有必勝的方程式,卻有值得借鏡的經驗。
我認為創業之前,必須具備全盤計劃和清晰目標,了解自己產品或服務的過人之處,當中創意肯定是建立競爭優勢的重要元素和邁向成功的關鍵要訣。以產品為例,市場上,不同功能、外觀、價格的貨品應有盡有,想突圍而出,務必善用設計思維,以增加產品特色和提升顧客體驗,建立獨一無二的品牌。另一方面,創業者亦不該視營利為唯一目標,應多角度思考產品的價值而非價錢,包括如何同時為產品和整個社會創造價值,締造企業、顧客和社會的三贏局面。
鍾玲(Candy)一向積極與各界分享她寶貴的創業心得和實戰經驗,鼓勵年輕人追求夢想。今次Candy出版《創業藍圖》,全面為各位有意創業的人士勾劃藍圖,提供指引,我衷心希望她的分享能為大家帶來啟發和開創機遇。
嚴志明教授、太平紳士
香港設計中心主席
序四
潮流興創業,是近幾年的事,李克強總理在二〇一四年開始不斷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在內地掀起一股創業大潮。在香港,年輕人創業也成為最「潮」的出路,時下新一代已不再視找一份穩定工作為目標,反而創業是他們心目中的首選。
傳統創業一定要有資金和人際網絡,沒有一筆開業的錢傍身,很難貿貿然搞生意。互聯網普及之後,創業完全是另一回事,資金不再是最重要條件,重要的是看到市場需求,以創意創新設計產品,顛覆某個行業的經營規律或傳統手法,這些才是致勝關鍵。資金不成問題,是因為市場有大量天使基金、私募基金等等,每天都在找尋新的創業意念,項目如果有吸引力,錢就會跟著來。
但是有一樣不變的,是創業成功率從來都極低,現在創業門檻大降,但參與創業的人也大增,人人都在發創業夢,但「好橋」又有多少?有了「好橋」,還要靠執行力,也要為項目融資,稍一不慎,很快就會被淘汰出局。
有意創業者想趨吉避凶,參考前人經驗是最佳方法。Candy(鍾玲)的創業成績表非常亮麗,涵蓋的行業也很廣泛;據她自述,在歐洲留學期間已看中網上購物平台的商機,開始了第一次創業,並賺了第一桶金。這種首次創業就成功的例子非常罕見,其經驗值得後來者好好參考研究。
Candy的新書《創業藍圖》深入分析創業的每一個環節,以實例作說明,對有意創業的年輕人來說,此書就如一部實用的創業手冊,十分「貼地」,絕非泛泛之談,有意創業或正在創業的朋友絕對不能錯過。
陳景祥,BBS
資深傳媒人
序五
當我在科大畢業時,社會風氣不鼓勵創業,在經濟環境不景氣下我選擇了創業!
還記得當年創業的氣氛並不濃厚,社區配套及政府支援也十分有限,身為創業初哥的我只好邊學邊做!轉眼十多年,公司已成為香港具規模的數碼營銷公司,更帶領公司加入世界級科技巨擘!最近,我走上人生第二次創業的路上,成立風險投資公司,專為業界的初創公司提供資金及顧問服務。
知道鍾玲在籌劃這本創業書籍時,實在雀躍萬分,因為作者跟我一樣在互聯網萌芽年代已經在網上創業,她的創業範疇多元化,每一次都能夠把握最好的時機,至她創業略見成績後,不忘在社會的各方面作出回饋,實為年輕人的榜樣。
今天她再走前一步出版這本有關創業的書籍,所付出的心血及時間,實在是難能可貴。書中的內容不僅是基本的創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她的實戰經驗,其中有關選擇創業夥伴、創業資金部署以及為企業定位的詳細內容,均為很多創業者所忽略的。
鍾玲對於分享創業經驗的熱誠,洋溢在書中的文字裡。我自己很喜歡這本書,誠意推薦給您們。
林溢鋒
Managing Partner, T12M Ventures
Founder, PacificLink Group
序六
自去年鍾玲出版商務航空書籍後,我們感到非常驕傲能夠再次見證她推出第二本書籍,與一眾讀者分享她的創業經歷。
從她的年幼時期起,我們已察覺她對營商擁有濃厚的興趣。再者,我們夫婦多年從商,驅使她的成長階段能夠有很多機會接觸多方面的商業知識,從而培養她敏銳的商業觸覺,較容易洞悉市場走勢並把握每個機遇。
在鍾玲的創業路上,我們一直支持她,目睹她當中的喜怒哀樂,見證她的成長。
此時此刻,我們非常欣慰她能總結過去不同的經歷,通過此書與一眾有志創業的人士分享心得,並鼓勵他們拋開種種束縛,勇於實踐創業夢。
著名文學家莎士比亞曾說:「一個人的經驗是要在刻苦中得到的,也只有歲月的磨練才能夠使她成熟。」創業是一條漫長的路途,即使遇上種種的障礙和挑戰,我們亦要勇於面對和嘗試,才能「在刻苦中」得到「經驗」和變得「成熟」。
鍾強、黃慧琼(作者父、母親)
自序
在去年出版商務航空書籍後,承蒙各位讀者對我的厚愛,有幸於今年再度出版第二本商業管理書籍,我藉此將在創業過程中遇上的障礙,與有志創業的人士分享見解和心得。
創業是近年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門話題,政府、非政府機構及院校都投入大量資源支援青年創業,在移動網絡普及化下,傳統企業經營模式受到挑戰,不少人希望把握創業時機大展拳腳,實踐自己的創業夢想。在處處機會但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要脫穎而出就必須花上更多心思,細心分析市場需求,建立清晰的市場定位,調整心態面對各種突發的挑戰。
我在讀書時期已經開始創業,在過往創業路途上,無論是投身國際貿易、商務航空業、市場策劃及傳訊業或電子商貿業務等等,都經歷過不同的磨練和考驗。綜合過去經驗、數據和事例,我希望與讀者宏觀地探討創業問題,例如常見的創業模式、創業目標和條件、品牌定位和風險管理,並剖析創業者不同階段應具備的心態、人力資源管理等等,讓有志創業的人士有更全面的心理準備和周詳策劃。
創業並非一條康莊大道,亦沒有特定的方程式需要依從,千萬不要抱著「人做我做」的心態,應依從自己的優勢和興趣創造商機。我希望以自己的經歷作為借鏡,鼓勵有志創業的人士放開包袱和顧慮,勇敢追尋創業夢。最後借此機會,特別鳴謝在我的創業路上每一位曾經幫助和扶持我的家人、伯樂、知音和朋友們。您們的支持和鼓勵是我最大的原動力,成就更好的我。
鍾玲
序一
Hong Kong is a paradise for startups. It is so good to be young and full of dreams.
When I first came to Hong Kong in 1975, I fell in love with the city at once. Forty-two years quickly went by. I was 19 when I first arrived here. Hong Kong is every businessman's dream. If you have a dream, you can make it happen the next day. The good thing is now you can reach your dreams even faster in the internet age. Think of all the young companies that have created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at chang...
目錄
序一 盛智文(Allan Zeman)
序二 曾立基
序三 嚴志明
序四 陳景祥
序五 林溢鋒
序六 鍾強、黃慧琼
自序
第一章 創業前的思想與實際準備
為甚麼要創業?創業會得到與失去甚麼?
創業需要做好甚麼準備?
創業與就業有甚麼分別?
創業學堂
第二章 創業模式逐個捉
創業要考慮創一間還是多間企業?
於香港創業與外國有異?
應該選擇線上還是線下創業?
創業學堂
第三章 創業「人」
如何建立人脈為創業作準備?
如何選擇創業的夥伴?
初創企業如何處理員工關係?
創業學堂
第四章 創立企業定位與品牌
企業如何定位對創業重要嗎?
如何為企業定位?
如何為企業與個人建立品牌及形象?
創業學堂
第五章 創業也包括翻新企業
舊企業改革為甚麼困難重重?
打破企業老化的僵局反會破壞業務?
如何換湯又換藥?
創業學堂
第六章 創業的風險管理
如何拆解各類創業困局?
創業途中的問題要如何解決?
甚麼時候應放棄原來創業計劃?
創業學堂
第七章 創業資金從何來
如何尋找合適的投資者?
有限合夥制與普通合夥制是甚麼?
要如何部署創立企業的資金?
創業學堂
第八章 創業在互聯網及數碼時代
網絡及數碼化如何影響創業?
數碼營銷如何幫助創業?
線上與線下營銷如何相輔相成?
創業學堂
第九章 創業概論
附錄一 創業不可不知的三大線上趨勢
不可不知的2R──虛擬現實(VR)與擴增實境技術(AR)
共享經濟反轉傳統
第三方平台 初創企業舞台
附錄二 作者創業分享
序一 盛智文(Allan Zeman)
序二 曾立基
序三 嚴志明
序四 陳景祥
序五 林溢鋒
序六 鍾強、黃慧琼
自序
第一章 創業前的思想與實際準備
為甚麼要創業?創業會得到與失去甚麼?
創業需要做好甚麼準備?
創業與就業有甚麼分別?
創業學堂
第二章 創業模式逐個捉
創業要考慮創一間還是多間企業?
於香港創業與外國有異?
應該選擇線上還是線下創業?
創業學堂
第三章 創業「人」
如何建立人脈為創業作準備?
如何選擇創業的夥伴?
初創企業如何處理員工關係?
創業學堂
第四章 創立企業定位與品牌...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