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善用每個剎那,朝覺醒證悟前進?那些在這條修道上累積了甚深覺受的人,把他們的忠告精煉成為強而有力、如種子般的教導,切入核心。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hard)從藏傳佛教八大教派中揀選最令人耳目一新、最清晰的教導,並且翻譯成為英文。頂果.欽哲仁波切曾經對李卡德說:「當我們欣賞領會八大傳統的見地之深度,並且了解它們全都不相互抵觸地殊途同歸時,我們心想:『只有無明會使我們採取分派之見。』」這席話激發李卡德編纂這本文集。
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hard)是一名佛教僧侶。三十七年前,在他離開法國,前往喜馬拉雅山區之前,他曾經是前途看好的細胞基因遺傳學家。他是暢銷書的作者、譯者和攝影師,也積極參與禪修對大腦造成的影響的科學研究。他居住在尼泊爾,把大多數的時間投入於喜馬拉雅山區的人道計畫。他的著作豐富,包括《為何禪修?》(Why Meditate? Working with Thoughts and Emotions)、《快樂學》(Happiness: A Guide to Developing Life’s Most Important Skill),以及《量子與蓮花》(Quantum and the Lotus: A Journey to the Frontiers Where Science and Buddhism Meet)。」
作者簡介:
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
1946年生於法國,在巴黎科學大學研讀生物,並在著名的巴斯特學院獲得生物博士學位。曾經出版《動物的遷移》,至今仍是這個領域的重要書籍。
取得博士之後,他開始長期居住在喜馬拉雅山區,後來正式剃度出家,成為藏傳佛法的僧侶。成為頂果欽哲仁波切的弟子後,他有十二年的時間與仁波切朝夕相處,服侍著仁波切,並做為仁波切的外文翻譯。
馬修現在以尼泊爾的雪謙寺為中心,經常旅行,為達賴喇嘛做翻譯,也帶著雪謙寺喇嘛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他們特殊的金剛舞。他與他父親尚‧法蘭斯瓦‧何維爾(Jean-Francois Revel)共同出版的對話錄《僧侶與哲學家》暢銷於全世界。他的攝影作品,主要是以喜馬拉雅山區藏傳佛法的世界為主,也出版了許多攝影集。馬修李卡德是一名佛教僧侶。三十七年前,在他離開法國而前往喜馬拉雅山區時,曾是前途看好的細胞基因遺傳學家;現在則是暢銷書的作者、譯者和攝影師,也積極參與有關禪修如何對大腦產生作用的科學研究。
譯者簡介:
【譯者】項慧齡
英國史特靈大學出版學碩士,專事翻譯,譯有《你可以更慈悲》、《曼達拉娃佛母傳》、《大圓滿之歌》等。
【校閱】楊書婷
美國北卡大學公衛所衛教碩士,個人網誌:「在靈感中翻譯佛法,在業力下努力微笑」。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我們要如何善用每個剎那而邁向證悟呢?
在這條修道上累積了甚深體驗的人,他們的忠告就如菩提種子一般,字字珠璣且深入核心。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hard)從藏傳佛教八大教派中揀選最能醒心、最為清晰的教導,並翻譯為英文。頂果欽哲仁波切曾對李卡德說:「當我們能夠領會八大教派的見地深度,並了解它們全都互不抵觸且殊途同歸時,就會知道:『只有無明,才會讓人採取分別教派的態度』。」就是這席話,激發了作者編纂這本文集。
名人推薦:我們要如何善用每個剎那而邁向證悟呢?
在這條修道上累積了甚深體驗的人,他們的忠告就如菩提種子一般,字字珠璣且深入核心。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hard)從藏傳佛教八大教派中揀選最能醒心、最為清晰的教導,並翻譯為英文。頂果欽哲仁波切曾對李卡德說:「當我們能夠領會八大教派的見地深度,並了解它們全都互不抵觸且殊途同歸時,就會知道:『只有無明,才會讓人採取分別教派的態度』。」就是這席話,激發了作者編纂這本文集。
章節試閱
夏嘎巴
在此我要提出由衷的建言:天空要有太陽,母親需要孩子,鳥兒必具雙翼;同樣的,單有空性是不夠的,諸位需要對尚未了悟空性的一切眾生生起大悲,不論對方是敵人、朋友或陌生人。你們必須擁有善惡無別的悲心,須知悲心由禪修而來,不會單純地因等待、思忖就會從空性中自行生起。
過去諸位曾投入多少的光陰來觀修空性?現在就應以同樣的年歲日夜地觀修悲心,而且是一種比母見孩兒被火灼傷所生之悲心還強烈百倍的悲心,一種只要想到有情之苦就強烈到難以忍受的悲心。
在生起這種悲心之後,就必須修行,直到能夠懷有這種猛烈熱切的想法:「在覺醒證悟之前,我應該竭盡所能地利益一切眾生,不管他們犯下什麼惡行,也不論自己得受什麼艱難,無一例外。」
具悲心者,即是佛陀;
無悲心者,則為閻羅。
若具悲心,佛法之根即已種下。
不具悲心,佛法之根則已腐爛。
具悲心者,即使慍怒仍屬仁慈,
無悲心者,即使微笑也能殺生。
具悲心者,就算為敵也可成友,
無悲心者,就算成友也可為敵。
若具悲心,即擁有一切佛法,
若無悲心,則根本不具佛法。
若具悲心,即是一位佛教徒,
若無悲心,則比異教徒還糟。
即使觀修空性,也需以悲心為精要。
佛法修行者必須有充滿悲心的本性。
悲心是佛教獨有的特色。
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本質。
大悲好比如意寶。
大悲能實現自他的願望。
因此,諸位修行者和在家眾,
生起悲心,未來當可成佛。
願所有聽聞此道歌的男女眾,
懷抱大悲,利益一切眾生!
夏嘎巴
在此我要提出由衷的建言:天空要有太陽,母親需要孩子,鳥兒必具雙翼;同樣的,單有空性是不夠的,諸位需要對尚未了悟空性的一切眾生生起大悲,不論對方是敵人、朋友或陌生人。你們必須擁有善惡無別的悲心,須知悲心由禪修而來,不會單純地因等待、思忖就會從空性中自行生起。
過去諸位曾投入多少的光陰來觀修空性?現在就應以同樣的年歲日夜地觀修悲心,而且是一種比母見孩兒被火灼傷所生之悲心還強烈百倍的悲心,一種只要想到有情之苦就強烈到難以忍受的悲心。
在生起這種悲心之後,就必須修行,直到能夠懷有這種猛烈熱切...
目錄
第一部:轉心向道
第一章:人身的重要價值
第二章:思量無常與死亡
第三章:因果律則:從種子到果實
第四章:受制於無明的世間,原本就令人不滿
第五章:斷捨苦因
第二部:修行的基礎
第六章:皈依
第七章:利他的慈悲
第八章:六度
第九章:清淨障蔽、積聚福德
第十章:上師
第三部:主要的修道
第十一章:了知心性
第十二章:隱士
第十三章:加深修行
第十四章:見、修、行
第四部:遣除障礙,開展修行
第十五章:發露過
第十六章:征服心魔
附錄一:藏傳佛教成就傳承的八大車乘
附錄二:引文出處
附錄三:引用書目
附錄四:人物簡介
校閱者之致謝與迴向
第一部:轉心向道
第一章:人身的重要價值
第二章:思量無常與死亡
第三章:因果律則:從種子到果實
第四章:受制於無明的世間,原本就令人不滿
第五章:斷捨苦因
第二部:修行的基礎
第六章:皈依
第七章:利他的慈悲
第八章:六度
第九章:清淨障蔽、積聚福德
第十章:上師
第三部:主要的修道
第十一章:了知心性
第十二章:隱士
第十三章:加深修行
第十四章:見、修、行
第四部:遣除障礙,開展修行
第十五章:發露過
第十六章:征服心魔
附錄一:藏傳佛教成就傳承的八大車乘
附錄二:引文出處
附錄三...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