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這本書,你所學的將能真正發揮功效!
讓「中國最受歡迎說書人」引導你
把碎片知識化為可以不斷擴充、能實際應用的知識體系!知識並不平等,
有些知識比其他知識的威力更大。
所以,你需要「精準學習」!
在海量資訊時代,我們不僅要持續學習,
還必須掌握少數能帶來關鍵影響的「臨界知識」和學習方法,
才能變知識為資產,讓學習成為真正的財富積累!
為什麼讀了這麼多書,可是依然感覺自己學識有限?
因為,大多數人都掉進「低等勤奮」的陷阱。
‧ 買了很多書,下載了幾十G的電子書、音頻節目,但從沒真正打開來讀過?
‧ 看了N多書、上了N多課,但回過頭來,卻發現似乎什麼也沒記住?
‧ 越學越覺得要學的東西太多,不知從何入手,感到焦慮?
‧ 學習很努力,但是進步卻很慢,沒找到「開竅」關鍵?
在成長的路上,你需要一本改變學習思維和方法的書!
成甲說,只有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才能在有限時間裡把自己的知識水準比別人多往前推進一釐米。知識無窮盡,而我們的智慧有限。在本書中,他將告訴你如何不花多餘力氣,精準而有效的學習。
已經有無數人透過這個方法,建立起自己的學習體系,嘗到將知識化為資產的好處。
面對資訊爆炸的時代,這樣的知識管理,絕對是你不可或缺的精彩人生指南!
作者簡介:
成甲
‧「羅輯思維」點評「中國最會學習的人之一」
‧「得到」App最受歡迎說書人
‧白手起家的創業者
很多人是從羅輯思維「得到」App的音頻節目《成甲說書》認識我的。
在與羅輯思維合作的過程中,我有幸入選羅輯思維評選的「中國最會學習的人」,而2016年「得到」年終盤點全年銷量TOP 10的節目中,《成甲說書》占了三成。
我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除了大量閱讀外,《精準學習》這本書詳細介紹了背後的方法。
我的主業是做景觀設計諮詢,2009年聯合創辦了北京京都風景生態旅遊規劃設計院,並擔任常務副院長。我還曾多次受邀在清華MBA、第九學院、多角度沙龍、中國惠普、埃森哲顧問公司、中國人壽集團等機構團隊進行演講,做關於個人時間管理、知識管理方面的課程和分享。
很多人好奇為什麼我要不務正業去研究認知思維,去經營一個知識管理的公眾號,去寫一本有關知識管理的書?因為每當我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思考能給別人啟發,就讓我覺得生活特別美好。
如果這本書的內容對您有所啟發和幫助,將是我最大的成就。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界推薦
陶晶瑩、郝廣才、徐金琪、小馬宋、李笑來、脫不花
羅振宇、萬維鋼、戰隼、彭小六、易仁永澄 好評推薦
成甲這本書,在我看來,就是一個重度學習者為識別茫茫人海中的同類而打造的一個信物、傳遞的一個暗號。因為只有那些熱衷於研究學習方法,並且長時間持續刻意練習這些方法的人,才會理解「臨界」這一概念的寶貴價值。
——「羅輯思維」首席執行長 脫不花
成甲在這本書裡,把他多年管理知識、提升自我的方法徹底奉獻出來。這些方法來自他自己的學習和感悟,是他已經證明行之有效的;這些方法又很簡單,每個人只要用心都能掌握。
──多角度沙龍創始人,原央視記者組組長 徐金琪
這是一本寫給未來中流砥柱的書。這些人不但工作做得好,而且有創新;不在乎別人的先發優勢,只研究怎麼提升自我;不問目標有多難,只問自己能不能學。成甲這本書,能幫你學習怎樣學習,他說的是有關知識的知識。
──「得到」App專欄《精英日課》作者 萬維鋼
我的微信公號叫「學習學習再學習」,第一個「學習」是動詞,第二個「學習」是名詞,第三個「學習」是動詞,意思就是說「學習」本身是需要「學習」的,要學習如何學習才能夠更好地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只不過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這本書把學習說透了,所以推薦大家。
——著名天使投資人、連續創業者、終生學習者 李笑來
我們這個時代,錯在給人的機會太多,成功好像很容易,所以會有太多貪多求速的「學習者」,總以為學習就像吃興奮劑一樣,可以馬上見效。這是一種時代病,但一般人不會覺得自己有病,所以陷入惡性循環。成甲的這本書,並不適合那些急於求成的「學習者」,倒是能給那些沉得下心來學習的人一種「方便法門」。按照這個方法,幾年下來,你才會體會到:慢慢來,比較快。
——「羅輯思維」創意顧問 小馬宋
我們正處在資訊超載的時代,擁有快速獲取重要知識並能應用的能力比任何時代都重要。成甲在書中跟大家分享了對這個問題的思考與探索,思考的角度和品質都非常棒,推薦閱讀。
——知名自媒體人,「100天行動」發起者 戰隼
我們學習的時候,最難的部分不是收集,也不是整理,而是內化。內化是將資訊變成知識,進而變成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這個過程太難了,以至於很多人讀了很多書,參加了很多訓練營,結果能力仍然提升不起來。怎樣才能增強自己內化知識的能力?以後不用麻煩了,讀成甲這本書,它會給你非常詳細的解決辦法和修煉步驟。
——個人知識管理和時間管理達人 彭小六
在這個資訊過剩時代,真正的知識才是奢侈品,那些構建底層思維、突破心智邊界的元知識,是一個人可以脫穎而出的關鍵。什麼樣的「知識」才值得我們花費精力去學習?我們將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何種「知識」上才會發揮更大威力?這些問題,在成甲的這本書中有精彩的闡述。
——個人成長指引者、自我管理系統構建專家 易仁永澄
【推薦序】準備好,在臨界點爆發
──「羅輯思維」首席執行長 脫不花
我喜歡的作家史鐵生曾經寫過一句「特別政治不正確」的話:「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大於人與豬的差別。」任何一個人和任何一頭豬之間的基因差異,是恆定的、可量化的,但是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則會大到完全超乎你的想像,乃至無法預測。
人與人之間會因種族、文化、性格、價值觀等產生諸多區別,但是我更願意把這些區別都歸因於一點:認知差異。因為認知不同,事實上人們是活在各自的平行世界裡。《人類大歷史》的作者哈拉瑞提出了「想像的共同體」的概念,它在本質上也是「認知的共同體」:認知水準趨同的人,更有可能結成虛擬「社群」,在生活方式、個人成就和社交關係中表現得更為接近。
成甲寫的這本書,在我看來,就是一位重度學習者為識別茫茫人海中的同類而打造的一個信物、傳遞的一個暗號,因為只有那些熱衷於研究學習方法,並且長時間持續刻意練習這些方法的人,才會理解「臨界」這一概念的寶貴價值。
自從加入羅輯思維以來,我時時刻刻都感受到「人比人氣死人」這句真理的壓力,因為身邊都是認知水準極高的神人。羅胖(羅振宇)就不用說了,他是以為別人提供知識服務為業的。像我們的朋友張泉靈,她長期以來保持著一個分享習慣,我稱為「一秒鐘系列」,就是她能教給別人一些本事,可以幫助你一秒鐘分辨判斷那些原本非常混淆和模糊的事物。這種學習和分享能力是驚人的,所以她從央視主持人轉型創業投資,幾乎不需要過渡期,入行就是專家,一年時間就打造出績效非常好的紫牛基金。再比如《浪潮之巔》的作者吳軍老師,他目前一邊在史丹佛大學講課,一邊做投資、拍攝自己的攝影作品、定期到世界各地旅行,他每天堅持運動之餘,還保持每日給「得到」用戶寫一封長信。每當我想要從他們身上獲得一些「祕笈」時,他們總是會很謙虛地說:「不過就是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沒什麼特別的。」
天哪,還有比這更特別的嗎?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學習方法」呢?因為這個世界太大,而我們的智慧有限。只有掌握更有效率的學習方法,才能在極為有限的時間裡,把自己的認知水準比別人多往前推進一釐米。
認識成甲,是在羅輯思維籌備「得到」App期間。我們當時想要做這樣一個產品的原因,就是強烈地感受到「生有涯,而學無涯」的焦慮,希望能夠為更多用戶提供節省時間、提高效率的知識服務。成甲是一位研究學習方法的專家介紹給我的,一聊之下,我發覺他最有價值之處不僅在於有一套相對完整的學習方法論,而是他本人長期使用這套方法論進行知識產出。所以,我非常迫切地邀請他正式成為「得到」App的內容合作者,將他的產出分享給更多人。
一年以來,成甲出品的《成甲說書》這一知識產品,收到了大量熱烈的回饋,很多年輕用戶不僅是他的聽眾,而且也受他帶動,養成寫作讀書筆記、繪製思維導圖、在社交圈中分享好書的習慣。
現在回想成甲一年前對我提到的「臨界知識」概念,雖然至今我仍然覺得這個概念可能在傳播上會因為比較冷門而略顯吃虧,但經營「得到」這樣一個終身學習工具滿一年,我對這一概念產生了強烈的認同感。出版業、傳媒業、教育業、互聯網,每天都在以海量的規模產出各種各樣的知識,然而,「知道這麼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就是因為99.99%的道理都不能通往行動,只有那些極少數能夠啟動人們去行動的知識,才能達到「臨界值」,繼而引爆你的小宇宙。
很多掌握頂尖學習方法的人,並沒有時間或意願把他們的祕密透露給更多人,幸運的是,成甲願意。
所以,就讓我們摩拳擦掌,跟著成甲一起在通往獲取「臨界知識」的道路上好好學習,隨時準備在這條道路上歡喜奔跑吧!
【推薦序】術從簡,道從心
──多角度沙龍創始人,原央視記者組組長 徐金琪
這本書,緣起於三年前的那三次追課。
我和成甲初見,是在他的一堂知識管理分享課上,也許他會很驚訝為什麼在20多歲為主的學員中會出現一位40多歲的大叔。這次偶然讓我對這位年輕的分享者產生興趣,下課後我們倆拍了第一張合照。他的第二次分享課我又如約而至,我想看看他的分享又有什麼不同,結果他拿出了一套新的系統。參照第一次的慣例,我們又拍了合照。
當我第三次出現在他的分享課上時,我相信他內心是有些崩潰的,因為一個中年大叔粉絲其實沒有那麼好對付。是的,我不僅對知識管理感興趣,更主要是想看一看,這個把知識管理講得如此有趣的年輕人到底能有多少料,他是不是在用一個模式重複。成甲沒有讓我失望,他三次課程都有不同,給了我不一樣的收穫。按照慣例,我們再度合照。從此,我們就成了好朋友。
三次追課之後,我寫下這樣的評語:「結緣『第九課堂』後,到目前為止,最喜歡的就是成甲講授的知識管理課程。這個課程道術結合,自成體系。成甲對知識管理方面的研究非常到位且爛熟於心,娓娓道來、酣暢淋漓、風格幽默且充滿正能量,將知識管理上升為哲學思考,以更高的思維格局統領整個課程。在他的指導下,學員們可以將繁雜無序的知識迅速地梳理盤活,有效地將其系統化、立體化,最終實現知識的內化和外化。聽成甲的課,真是件特別享受的事:陽光一樣的好課,陽光一樣的帥哥!」
我在想,如果這樣的好課能如陽光一樣惠及更多人,出版圖書應該算是一條好的途徑。於是我向成甲提出希望出書的建議,他同意了,然而這本書的誕生已經是三年之後。千萬別誤會,成甲沒有拖延症,只是注意效率的他同時追求完美。在這一千多個日子裡,我們這些好友都見證了他的精進和努力,他對這本書的嘔心瀝血,讓這本書已經超出我的預期,更是當初知識管理課程的升級版本。
後來,我創立了一個具有媒體屬性的公益演講沙龍「多角度沙龍」,定期邀請跨領域領袖前來交流分享。成甲自然成為沙龍的常客。這不僅是因為我們之間親密的關係,更是因為理念的相合。「有意思、有意義」的多角度沙龍,不僅要傳播知識、分享經驗,更要用一種快樂的方式來讓大家接受。成甲做的就是我們希望的那樣。如果不是他精彩的分享,我會一直認為知識管理是一門非常「艱澀」的學問。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我們都在做「跨界」的事情。在一個領域內做到專業很不容易,能把經驗用合適的方式分享出來就更難,而要在轉變一個領域後還能做得很好,那就是難上加難的事情。成甲創辦的景觀規劃設計公司相當成功,做知識管理的分享有乾貨,這些都是我知道的。我沒想到的是,他居然能把新媒體節目《成甲說書》也做得有模有樣。
「跨界」是一種多角度觀察、多角度學習的能力,成甲無疑是有這種能力的,而這種能力的背後是一整套的學習方法論。所以,成甲在這本書裡,把他多年管理知識、提升自我的方法徹底奉獻出來。這些方法來自他自己的學習和感悟,是他已經證明行之有效的;這些方法又很簡單,每個人只要用心都能掌握。
「術從簡」,是成甲講述方法論的一個特點,沒有高深複雜的套路,都是簡單易行的方法。然而,要做到簡單,往往最困難。
身為一名從業多年的媒體人,我已經習慣在自己的作品中注入「靈魂」。無論是寫一篇文章、製作一檔新聞屬性的專題影片,或是做一場分享沙龍,又或者是設計一場演講,我都會努力地讓受眾透過作品的表面去感受背後的溫度與力量。這一點,也是我與成甲老師的共識。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在充滿墨香的紙張背後觸摸到一顆火熱跳動的心。成甲是懂得感恩的人,他對讀者的回饋絕不僅僅是表面的方法論,他也在用一本書來告訴大家讓知識產生力量的「道」,一種走「心」的「道」。
對讀者而言,對一本方法論的書籍往往期待其有術又有道,然而能做到「術從簡,道從心」的境界實為不易。我理解成甲的這本書能夠與讀者見面有多麼不容易,這本融合了他經驗與感悟的書,是用生活的磨難與思考寫成的。當我們看到他一次次成功跨界的時候,也一定知道這背後會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心酸往事。我們都在為美好拚搏,我們都在努力提升超越自我,我們無須站在巨人的肩膀,只要吸收如成甲老師這樣生活在我們周圍的人的經驗,也能夠找到前行的方向,「未來多角度,答案在風中」。
本書是成甲老師知識管理課程的升級版,而我創辦的「多角度沙龍」經過三年歷練,也實現了升級。我以媒體人身分,去觀察這個「個人崛起」的時代,於是,我組織舉辦了一場話劇式跨年演講,近距離面對和剖析這個時代下快速崛起的個人。在這場演講會上,成甲老師做為嘉賓之一,也將走上東方梅地亞M劇場,向更多人分享他成長背後的思考。
互聯網賦予了一個人無限的可能,讓個人力量增強,個人價值釋放。相信這本書,會帶著成甲老師的熱情、能量和智慧,讓更多人重視知識管理,讓更多人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實現「個人崛起」!
名人推薦:◆各界推薦
陶晶瑩、郝廣才、徐金琪、小馬宋、李笑來、脫不花
羅振宇、萬維鋼、戰隼、彭小六、易仁永澄 好評推薦
成甲這本書,在我看來,就是一個重度學習者為識別茫茫人海中的同類而打造的一個信物、傳遞的一個暗號。因為只有那些熱衷於研究學習方法,並且長時間持續刻意練習這些方法的人,才會理解「臨界」這一概念的寶貴價值。
——「羅輯思維」首席執行長 脫不花
成甲在這本書裡,把他多年管理知識、提升自我的方法徹底奉獻出來。這些方法來自他自己的學習和感悟,是他已經證明行之有效的;這些方法又很簡...
章節試閱
什麼是知識?什麼是臨界知識?
在談臨界知識之前,先要弄清楚:什麼是知識?
我們學了很多年知識,但什麼是知識,似乎一下子說不清楚。比如:「回」字有四個寫法是知識嗎?朋友圈裡吐槽春晚的文章是知識嗎?羅輯思維「得到」App中的課程音頻是知識嗎?
這些內容是不是知識,答案可能見仁見智,不過有一點我們可以達成共識:它們都是資訊。
在我的定義裡,只有能夠改變你行動的資訊才是知識。也就是說,上述三條資訊是不是知識不是一個客觀存在,它取決於瞭解他的人能否使用這些資訊改變自己的行為,產生新的結果。
如果你讀了一篇文章之後點頭稱是,然後生活照舊,那麼這篇文章和其他所有類似文章一樣,都只是一個資訊。只有在你讀完一篇文章、瞭解一個觀點之後,受到啟發,改進了思考問題的方式或者做事的方法,這個資訊才是知識。
換一種角度看,衡量你的學習是否有效的重要標準是:學習之後,你解決問題的思考和方法是否得到改變。如果你學習後和學習前,思考和行動都一樣,那麼顯然這樣的學習是無效的。「知乎」上的文章,如果你不去閱讀,它就只是一些資料;而當你閱讀了內容之後,它就成了資訊;但只有你知道如何改變你的行動,資訊才變成你的知識。
因此,本書對知識的定義就是:那些能夠改變你行動的資訊。
但是,知識之間是不平等的。有些知識要比其他知識能夠更加深刻地改變我們的行為。比如,你知道從山頂上滾下的石頭速度會越來越快,因此你懂得利用這一資訊,當遇到土石流的時候就會往山體兩側跑,而不是試圖順著山谷與石頭比賽。
石頭會越滾越快,對你便是一個有用的知識。
不過,如果你懂得牛頓第二運動定律,你就不僅能夠解釋為什麼下落的物體速度越來越快,甚至有可能想辦法造出火箭。
像牛頓第二運動定律這樣能夠更廣泛、更普及地指導我們行動的重要而基本的規律,我稱為「臨界知識」。
臨界知識套用了核子物理學中的一個名詞:「臨界質量」。臨界質量是指要產生核爆炸需要的裂變材料質量,只有突破這一臨界值,才能產生驚人的核爆炸。與此相似,有些知識也能夠發生裂變,可以對我們生活的許多面向進行指導。而當你儲備的臨界知識達到一定量的時候,就會產生驚人的威力。
身為一名旅遊景點景觀規劃設計的諮詢師和創業者,我要接觸各種人,尋找大量的資訊和資料,協助客戶更好地解決形形色色的問題。在不斷高強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人們犯下的許多錯誤,往往源自漠視一些重要而基本的原則。而對這些原則的熟練應用,能讓我們在面對全新問題時有更精準的判斷,進而解決方式往往會比大多數人要好。這些重要而基本的原則便是可以發生裂變的臨界知識。此後,我對於如何發現這些臨界知識,並將其應用到生活中產生濃厚興趣。
我在探索這一主題的過程中慢慢發現,通過正確的訓練,我們能夠洞察一些原則,而通過對這些原則的應用,我們甚至能夠預測與控制未來,進而創造驚人結果。這並不是宣揚超能力的迷信,而是人情練達、洞明世事之後的智慧結果,我甚至還找到一位運用此方法取得巨大成就的模範榜樣:查理.蒙格。
查理.蒙格是「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某種程度上甚至是巴菲特的導師。白手起家的他憑藉不斷總結那些重要而基本的原則──臨界知識(查理.蒙格稱之為「普世智慧」),成為對世界有影響力的億萬富翁。他本人也不斷向世人介紹此理念,在《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中,甚至能夠找到他總結出來的模型與技巧。
然而,即使查理.蒙格公布他關於臨界知識的「答案」,對我們而言也很難有直接幫助。我們只有真正理解為什麼有些知識比其他知識的影響更有決定性作用,這些知識要在怎樣的場景裡才能發揮作用,才算得上掌握了一項臨界知識。也只有訓練自己去發現和總結出屬於我們自己的臨界知識,才能讓這一能力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巨大幫助。
如何發現和應用臨界知識,正是本書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核心內容。
在海量資訊即時獲取時代,我們拚什麼?
我自己有這麼一個總結,中國過去30年的社會發展,從認知優勢的構建角度看,大概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知識數量構建認知優勢
這個階段大概是從20世紀90年代到2000年左右。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市場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在這個過程中,知識在商業競爭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顯。過去在制度轉型中憑藉大膽「下海」獲得紅利的企業家,在市場逐步規範的過程中漸漸隱退。而90年代到2000年,大學生是非常吃香的人才,學院派加入市場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競爭對知識的需求。代表性事件是這一階段各種諮詢企業、廣告公司等知識密集型行業蓬勃發展。
第二階段:知識獲取速度構建認知優勢
從2000年開始差不多持續到現在,是知識獲取速度構建認知優勢的時代。在這一階段,國內互聯網日新月異的發展打破了知識獲取範圍的邊界,過去在少數圈子裡傳播的專業知識,現在可以非常方便地被我們獲取。因此,知識數量構建的優勢被瓦解;相反地,以更快速度獲得最新知識,成為新的競爭優勢來源。由於互聯網行業被改造得最徹底,這一情形在互聯網中的表現也最典型。在2000年之後的相當長時間裡,中國互聯網發展基本上就是越來越快地學習國外產品的過程:從門戶網站開始,到搜尋引擎、SNS(社交網路服務)、微博、線上視頻的發展,無一不是如此。其中典型代表就是現任美團網首席執行官王興,他的校內網、飯否和美團,無一不是第一時間引入美國快速興起的產品,Facebook、Twitter、Groupon(美國團購網鼻祖)。這種依靠知識獲取速度構建的優勢,成為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要力量。
第三階段:知識深度構建認知優勢
第三個階段,是我認為現在可能已經慢慢到來的、知識深度帶來認知優勢的時代。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以及像TED(一家致力於傳播創意的非營利機構)、譯言網、智慧網頁翻譯技術的發展,國外新的思想理念引入國內的速度大大提升;同時眾多行業的媒體在激烈競爭中,基本上都把報導國際最新發展動態作為基礎內容,使得優先獲得國外資訊這一方法帶來的先發優勢越來越弱化。比如,在羅輯思維旗下的音頻App「得到」上面,你可以只花199元訂閱《前哨‧王煜全》,第一時間獲得過去只有少數人才瞭解的全球科技創新風口;或者訂閱萬維鋼的《精英日課》,把西方經濟、社會、科技、哲學界思想的新突破第一時間收入囊中。這種以極低成本獲取第一時間資訊的現象,使得速度優勢被極大瓦解。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產品和創業方向可能會越來越同質化,對熱點、風口的追逐也越來越密集。這也是近年來所謂的「風口」轉換速度越來越快,而每次風口的能量也越來越大的一個重要原因。於是,在知識數量相似和知識獲取速度相似的情況下,我們的產品和策略能否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可能越來越取決於知識的深度。
對同一個產品和專案,理解的深度不同決定了結果的不同。王興的美團能夠在千團大戰中勝出,不僅僅是因為他第一時間看準了團購這個方向;更重要的是,他在眾多競爭者中是看得最深刻的。介紹王興創業十年經歷的書籍《九敗一勝》提到,當其他團購網站在大打廣告戰的時候,美團王興堅持不加入廣告大戰,而是堅信決定團購事業的關鍵是:高效率、低成本;高科技,低毛利。他把別人用於廣告的錢,投入系統開發和效率提升。最後美團的勝出成就了「新美大「這個互聯網新巨頭,可以說是知識深度的勝利。
有意思的是,美團在千團大戰中脫穎而出後,王興說了這麼一句話:「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
我們都對「知識改變命運」耳熟能詳,然而改變命運的不再是知識數量這一維度,更重要的是認知的深度。在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我們必須對知識進行管理,而管理知識最重要的並不是大多數人以為的對知識進行收集、分類、保存。知識管理的核心實際是通過管理知識提升我們的認知深度,進而改變我們的行為模式。因此,對我們最重要的問題便是:如何提升我們的認知深度?
如何提升認知深度?
怎樣才能提升認知深度?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明白:什麼才算深度認知?
讓我們先看幾個例子。比如,有人問:「為什麼北京房價那麼高?」有兩種答案。第一種回答:「都是炒房團搞的!」第二種回答:「北京的土地供應稀缺,而高購買力人群又過度集中,所以推高了價格。」
再比如,有人問:「怎麼增加團隊的認同感?」第一種回答:「主管要經常開會強調!」第二種回答:「人的認同感來自全力以赴完成一個共同的目標,其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共同參與的儀式感都很重要。」
這些回答裡,你有沒有發現第二種回答似乎比第一種回答更有深度?如果把第二種回答稱為有深度的回答,那麼第一種回答就可以稱為簡單的回答。這兩者有什麼差別呢?在我看來,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差別:
1.從形式上看,簡單的回答往往是對具體的問題或事情本身做出回答;而深度回答卻是在分析具體現象之後找出抽象規律。
2.從回答的思考方式看,簡單的答案往往是根據自己的直觀感受、情緒與經驗做出回答;而有深度的答案往往依託於有實驗驗證或者資料分析支援的結論。
3.從答案的效果上看,簡單的答案往往只能用於解決一個特定的問題;而有深度的答案能夠更普遍地解決類似問題,啟發我們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地思考問題。
所以,有深度的認知能力是這樣的:在分析問題的時候,能夠跳出問題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況;在尋求答案的時候,能夠根據理由可信度判斷是否接受這個結論。
理解了什麼是深度認知,讓我們再進一步思考:通過深度認知得出結論,往往能解釋相似情境中的很多問題。在這些結論中,有些結論經過了更為廣泛長期的驗證,也在更普遍的領域具有指導意義和應用價值。那麼,這些結論就是我們說的臨界知識。
所謂「臨界知識」,便是我們經過深度思考後,發現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規律或定律。掌握臨界知識,我們便能開啟學習的「少即是多」「四兩撥千斤」模式,從而極大地提升學習效率。
為什麼大多數人的學習層次上不去?
提高學習效率,可能是每個讀書人都在追求的。可是能不能很好地做到,就是另一碼事了。關於這個問題,讓我們先看一個典型的案例。
2015年突然冒出來一個行銷公眾號,叫「李叫獸」。他的文章如〈為什麼你會寫自嗨型文案?〉〈做市場的人,不一定知道什麼才是「市場」〉〈為什麼你有十年經驗,但成不了專家?〉等,在朋友圈傳播極廣,每分鐘閱讀量超過10萬。
如果只是傳播廣也就罷了,可他的每篇文章還都很有深度,很多做了多年行銷的從業人員也在認真研讀。最讓人吃驚的是,作者是個90後!
我第一次看到的李叫獸出品的文章是〈為什麼你會寫自嗨型文案?〉。當時看了這篇文章後的第一個反應是:「小馬宋的文章怎麼沒火?」因為此前小馬宋講過同一個原理,他用的不是「自嗨型文案」這個措辭,而是更有視覺衝擊力的一個詞:「鑲金邊的狗屎」。為什麼講同一個概念,李叫獸的文章會更火爆?我就查了一下作者的背景。結果我發現,李叫獸,本名李靖,2010年才參加高考,考入武漢大學市場行銷專業,2014年大學畢業。大學本科學習的市場行銷知識,多數人畢業後是沒法直接運用到工作中的,可是李叫獸2015年就開始給行銷工作多年的「老司機」指路了。
這也太不可思議了!你想想,同樣是混行銷圈的達人,羅輯思維創意顧問小馬宋老師也挺有名了,可是小馬宋老師是70後啊,而且人家是從報紙開始到4A(美國廣告代理協會)廣告公司一路幹過來的。小馬宋老師比咱牛,那是應該的,可是剛畢業的90後就比咱厲害,和誰講理去呢?
如果我們關心為什麼李叫獸能夠快速成功,倒不如問一個更加普遍的問題:為什麼大多數人的學習層次上不去?
為什麼那些在行銷行業工作了十來年的「老司機」,會說一個90後的專業文章好呢?問題出在哪裡呢?
在我看來,問題不是我們不夠努力,不是我們不夠聰明,而是我們的努力有一個重大的誤區。我們一直把時間花在想辦法提升「技術效率」上,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認知效率」。
讓我們先看看,李叫獸的文章究竟講了什麼。以〈為什麼你會寫自嗨型文案?〉為例,文章定義了兩種類型的文案:X型與Y型。
李叫獸認為,X型文案是指把本來平實無華的表達寫得更加有修辭,用詞對稱,詞彙高級。比如把「工作辛苦,不如去旅行」這個簡單的表達寫成「樂享生活,暢意人生」。而Y型文案不一樣,其文案往往並不華麗,有時甚至只不過是簡單地描繪出用戶心中的情境。比如,同樣表達「工作辛苦,不如去旅行」,Y型文案會寫成:「你寫簡報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你看報表時,梅裡雪山的金絲猴剛好爬上樹尖;你擠進地鐵時,西藏的山鷹一直盤旋雲端;你在會議中吵架時,尼泊爾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噴著香水聞不到的空氣,有一些在辦公室裡永遠遇不見的人。」
李叫獸這篇文章在結語處告訴我們:「有些人寫文案是為了感動自己,而優秀的文案是感動用戶。」
看完文章,很多人瘋了:「哇!說得太棒了!」「太深刻了。」李叫獸在他的年終總結裡還專門引用過一個用戶對這篇文章的評論:「振聾發聵!!此文對品牌和廣告業的典型意義幾乎是里程碑式的,值得一讀再讀,接著反復讀!」
用戶評價如此高,當然是因為大家從中受益了。不過這個問題真的是里程碑式的,第一次被李叫獸發現的嗎?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此前有無數人討論過。比如在奧美創始人奧格威的經典著作《一個廣告人的自白》中,奧格威就說過:「不要用最高級形容詞、一般化字眼和陳詞濫調。講事實,但要把事實講得引人入勝。」
再比如,另一個廣告界達人克勞德.霍普金斯也說過:「高雅的文字對廣告是明顯的不利因素。精雕細刻的筆法也如此。它們喧賓奪主地把對廣告主題的注意力攫走了。」70年前的聲音,換個說法,放在今天仍然是閱讀量超過十萬的微信公眾號。
事實上,任何一個廣告/文案從業人員都知道洞察與言之有物是最最基本的入門準則。但是,我們看到李叫獸的文章,仍然像發現新大陸一樣,為什麼?
想一想,下面我列舉的概念你是不是都知道?市場均衡、使用者視角、看不見的手、認知偏差、複利效應、邊際成本、規模效應……
然後呢?你每天的工作生活裡是只有看到它們時才能想起它們,還是你遇到問題時它們就會主動出來?如果你真的明白使用者視角,那麼對於李叫獸、奧格威和霍普金斯說的,你就都不會覺得意外,他們只是在印證一個你知道的道理罷了。
但是,對大多數人而言,我們知道的,只是我們以為自己知道了。
我們買來專業經典著作,報名參加培訓,參加行業沙龍,向經理學習業務知識,給客戶分析專業知識,掌握了PowerPoint 2016的最新功能。我們努力學會了越來越多的業務套路,對我們的工作越來越駕輕就熟,但也有越來越多的新問題湧入:我們需要繼續看新的書籍、新的文章,學習新的軟體、新的套路。
如果我們的學習是在不斷掌握應對具體工作場景和問題的方法,那就是在努力提升技術效率。在這種模式下,我們遇到每個新問題都要學習新知識。
如果我們的學習是在瞭解問題本質,瞭解解決方案的底層規律,能夠讓我們認清楚問題表像背後的實質,那我們就是在提升認知效率。在這種模式下,我們會發現,很多看似全新的問題,其實只不過是狡猾的舊問題換了一身裝扮再次出現而已,就像自嗨型文案只是換了一個說法的基本道理而已。
然而,我們大多數人的學習層次一直無法提升,就是因為我們掉進了追逐技術效率的遊戲圈套:我們越努力,跑得越快,要學習的新知識就越多。而這,讓我們陷入了學習的「老鼠賽道」。在老鼠賽道中,我們看起來一直在努力,可是其實是在原地打轉。
要想從老鼠賽道中跳出來,我們就要努力提升認知效率;而要提升認知效率,就要找到撬動效能的槓桿點──臨界知識。20%的知識比80%的知識更有用,我們要做的是花80%的時間,用在這20%的關鍵問題上,而不是平均地把時間花在各種知識上。
可是問題來了:我們在工作、生活中究竟該學習什麼知識,才能提升認知深度和認知效率呢?
什麼是知識?什麼是臨界知識?
在談臨界知識之前,先要弄清楚:什麼是知識?
我們學了很多年知識,但什麼是知識,似乎一下子說不清楚。比如:「回」字有四個寫法是知識嗎?朋友圈裡吐槽春晚的文章是知識嗎?羅輯思維「得到」App中的課程音頻是知識嗎?
這些內容是不是知識,答案可能見仁見智,不過有一點我們可以達成共識:它們都是資訊。
在我的定義裡,只有能夠改變你行動的資訊才是知識。也就是說,上述三條資訊是不是知識不是一個客觀存在,它取決於瞭解他的人能否使用這些資訊改變自己的行為,產生新的結果。
如果你讀...
作者序
【自序】好好學習如何「學習」
我是從2008年開始接觸知識管理。主要原因是自己在幾次創業過程中,迫切地感受到需要盡快地提升自我認知能力。那時候對於「知識管理」這個詞,大家還都很陌生,關於「知識管理」這個話題的書籍和資料也寥寥無幾,已有的書籍、課程多半都是關於具體方法和工具的介紹,比如思維導圖、速記、溝通技能等。
可是,在參加很多培訓和課程之後,我反而更加困惑:感覺學了很多東西,好像當時課上聽懂了,可是課後也沒怎麼用上,隔一段時間就都忘了。有沒有一種課程,是教你學習「怎麼學習」的呢?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從各個地方學習關於「怎麼學習」的知識,開始慢慢地把從不同領域獲取的資訊整合起來,嘗試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式。
第一個轉折發生在2010年。在我開始寫日記的第三個月,自己感覺有點堅持不下去,因為似乎沒什麼用。這時候,我無意中看到班傑明.富蘭克林的傳記,其中有這樣一段:「富蘭克林要培養自己養成13個美德準則,採用『集中精力一次實踐一項,待一種習慣養成之後,再實踐另一項』的方法。為了監督自己,他每日自省,把美德要求和自己的行為做比較,持之以恆。」
這個做法給我極大啟發:我一直困擾於學了新知識記不住,用不上。如果富蘭克林可以通過每天自省一個習慣來鍛練自己,我是否也可以用這個方法來掌握學習到的新知識呢?從此之後,我的日記開始變成每日的自省,後來又演化成我獨特的「晨修」工作,通過反思晨修,將學到的知識內化,形成戰鬥力。這是我對知識管理理解的入門,而這個過程也為我打下重要的基本功。直到今天,這個習慣已經持續將近7年,而我從中受益良多。
第二個轉折是在2012年。在兩年多的反思晨修中,我逐漸發現一個問題:我學到的知識越多,越覺得不對勁。雖然我掌握了很多方法,可是每項知識都是單獨解決特定問題的,有時候覺得有些方法之間似乎有些聯結又有些衝突,就好像幾股真氣在體內互相衝撞、無法融合。可是問題究竟是什麼,一直沒想明白,直到我看到查理.蒙格的書《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後,才茅塞頓開。蒙格提到的第一個關鍵原則就是:「如果你只是孤立地記住一些事物,試圖把它們硬湊起來,那你無法真正理解任何事情……你必須依靠模型組成的框架來安排你的經驗。」
原來,過去看似複雜的知識和道理,可以通過基本的模型和框架來統一安排,而這些模型和框架,就是查理.蒙格說的普世智慧。
受到查理.蒙格的巨大啟發,我開始投入學習和構建自己框架系統的過程中,接下來的四年多時間裡,我慢慢地構建了自己對知識管理的獨特認知。
在我看來,一切的學習和努力無非三個目標:一是解釋問題,二是解決問題,三是預測問題。應該說,沒有哪個人的學習會超過這個範疇,而評價學習是否有效的標準就很明確,那就是:學習之後,你的行為或認知是否發生了改變。如果你上了一年MBA課程,但回到公司之後,自己的管理方式完全沒有改變,那麼你的學習顯然是無效的。
所以,以這樣一個認知為基礎,我們對知識管理的理解也就清晰了:知識管理就是透過對外部資訊進行加工,提高我們改變認知或行動的速度。在這個理解基礎上再去看現在形形色色的學習方法和管理技巧,就能看出大家對知識管理的認識大概有三個層面。
第一個是資料管理。在這個層面上,我們所談論的知識管理更多是具體的資料層面技巧。比如,下載的檔怎麼保存?學到的知識點怎麼歸類?如何快速搜索文件?如何給文件貼標籤?怎樣整理資料夾?在哪裡找到合適的書單等。
第二個是資訊管理。在這個層面上,我們關注的是怎樣更好地理解、消化和應用獲得的各個知識點。有很多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組織起來強化這一過程,比如:如何做讀書筆記?如何用思維導圖增強理解?學習中精讀和泛讀的區別、行動學習法、刻意練習等。而能夠有效利用這些方法,也是一個學習者進階的標誌—能夠有效地把學到的知識用於解決問題。
第三個是底層規律。在這個層面上,我們關心的不僅僅是具體的方法和技巧,更關心自己的認知深度:我們必須在大量具體知識積累的基礎上,形成更宏觀和抽象的理解,在深層次上掌握普遍規律,從而將之前學到的繁雜知識用一條線串起來,在具體知識之外找到新的答案,將有形化為無形,又將無形用於有形。
2012年,我第一次使用查理.蒙格提到的方法做了一次實驗,結果讓我十分震驚。
我應邀在一個學習型網站上開設個人知識管理課程。由於我自己既不是職業培訓師,也沒有什麼知名度,所以如何讓大家對我的課程感興趣並願意付費購買就成了一個難題。當時,我能夠呈現、行銷自己的地方主要是課程介紹頁面。換句話說,我需要在一個課程頁面內通過文案來行銷自己。而寫行銷文案是我此前完全沒有接觸過的事。
我並沒有著急去搜索「如何寫一篇行銷文案」這樣的技巧,而是第一次開始利用查理.蒙格提到的方法:深刻理解問題的本質,然後用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的規律去解決問題。撰寫行銷文案,本質上是一個建立信任的過程,而關於建立信任這件事,心理學上就有很多方法來構建和增進認同。我找到心理學書籍中構建信任和認同的內容,並且以一個做行銷多年的朋友寫過的文案為參照範本,仔細分析其中用到的心理學原理,然後按照自己的理解,應用這些成果來寫我的文案。
我原本以為,自己這麼一位文案新手,第一次就得寫需要進行實際銷售的產品,而這個產品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非職業培訓師的培訓課程,難度也太大了,所以並沒有抱太大期望。但結果卻出乎我的意料,同期上線的那一批課程中,我的課程付費人數快速增長,不到三天,名額就全部售出,而當時還有其他老師的課程銷量為零。甚至我的課程停止報名之後,還有用戶不斷諮詢怎樣能補報,為了加塞還願意多出錢。
那是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當我們掌握根本規律並以此分析問題時,即使是一個新手,也能瞬間超越眾多按部就班工作很久的「職業」專家。這種經歷太奇妙了!
那次經歷成為一個契機,我越來越常嘗試和應用這樣的方法,激勵自己不斷尋找解決問題的根本規律。我慢慢理解,為什麼「少即是多」,為什麼有些知識比另一些知識有更強大的力量。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我逐步形成「臨界知識」這一概念。這一概念衍生自查理.蒙格的「普世智慧」,或者應該說,查理.蒙格提到的普世智慧都屬於臨界知識,就算有些不那麼「普世」,但仍然能夠在一個專業或者較為廣泛的領域中具有普遍指導意義,同樣具有臨界效應。因此,我將這些規律一併納入「臨界知識」的關注範圍中。
探索到知識管理根本規律這一層次時,我們對學習的理解就慢慢不一樣。過去我們認為,學習主要是輸入和消化的過程:我們通過閱讀更多書籍,參加更多的課程和培訓,讓自己增加更多的輸入。而當我們理解了根本規律在知識管理體系中的價值後,學習就變成一個成長和創造的過程:知識不再是一個個孤立的點,而是彼此聯繫、相互接觸,甚至在一次次的相互作用中,不斷產生新的啟發和認識。知識開始了自己的生長!
在我看來,只有讓自己對學習的理解達到這個層面,才能真正在學海無涯中找到一葉扁舟。在這個層次上,我常說,對於學習這件事情,自己是最好的老師。理解了底層規律,自己就是一個煉丹爐:外部輸入的東西,經過加工形成全新而又熟悉的認知;而反過來,這種認知又進一步增進你對外部輸入的理解,甚至可能會超出作者本身的認知來看問題。
可是,現在人們的學習大都集中在第一個層面,有一部分人達到了第二個層面。而在第三個層面上,至少我身邊認識的人中,真正融會貫通、把底層規律用到自己工作生活中的,屈指可數。學習改變根本認知,對每個人都有巨大意義和價值,在現實生活中也確實非常稀缺。我自己從中受益匪淺。如果能夠讓更多人從這個層面認識學習和知識管理,那無論對於個人的素養提升還是各行業高層次人才的儲備,都有積極意義。
而這也成了我寫這本書的初衷之一。
「是什麼曾經拯救過你,你最好就用它來更好地拯救這個世界。」我自己曾經在學習「學習」的過程中,有過太多困惑和迷茫,只能從不同角落裡收集隻言片語來咀嚼思考。然而,我發現我過去遇到的問題,到今天還有很多人在不斷經歷著,所以我希望把我現在的一些感悟和認識分享出來。這些認知可能會有偏差甚至錯誤,但是我相信,對大家提升自己的學習效能還是會有啟發的。
第二,寫這本書也是自我實現的一部分。我從2007年就開始不斷尋找自己生命的熱情所在。後來發現,激勵我充滿熱情,每天像打了雞血一樣生活的原因是:我享受這種激發別人潛能、幫助別人的成就感。2009年,我第四次創業。當時,我在公司的一個重要角色就是激勵團隊成員的成長,這也是我的巨大熱情所在。在繁忙的工作步調中,我仍然盡量抽出時間準備各種單從物質回報上看「CP值」極低的沙龍與課程:從在「第九課堂」進行個人知識管理的課程分享,再到在羅輯思維的「得到」App上開設《成甲說書》節目。這些看似不相關的事情,其實都是來自我「享受激勵、幫助別人的成就感」這一原始動力。而這一點,也是我在生活中實踐黃金思維圈,從「why」出發的一部分。所以,這本書也是我對這種生活哲學的應用。
第三,寫書也是我的承諾和責任。促成我寫這本書的重要原因,是我生命中的重要導師:前中央電視臺記者組組長、現多角度沙龍聯盟主席徐金琪大哥。徐大哥亦師亦友。當年他參加我在第九課堂的個人知識管理課程,我們因此結緣;而他連續三次報名參加同一門課,後來又多次鼓勵和支持我將自己在知識管理中的認識集結成書。而在這個過程中,又有群眾募資出書的眾多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們支援……大家的信任和支持,都是我寫這本書的動力。
從內容上說,本書共分四個部分,分別是「知識管理與認知優勢」「掌握臨界知識的根本思維與方法」「發現和應用自己的臨界知識」「常見的核心臨界知識及其解釋和應用」。
第一部分,我會介紹為什麼知識是不平等的,有些知識比其他知識的威力更大。少數的知識能夠給我們帶來關鍵的影響,這就是臨界知識。
第二部分,對於學習臨界知識而言,首先要掌握的是根本思維和方法,其次才是具體的知識和技能。
第三部分,在掌握理念和方法的基礎上,回到核心問題:如何找到有價值的臨界知識並把它應用到生活中。
第四部分,每個人都應當有自己的框架來安排自己的臨界知識,當然,有一些臨界知識是通用的,我在介紹這些知識的同時也提供了應用的案例供大家參考。
我自己認為,這本書的特色在於:不同於傳統講學習或知識管理的書按照組織結構或者學習方法來講,我更多是注重底層方法、思考邏輯和案例呈現,希望用問題的結構而非資訊的結構來展開全書。在這個過程中,既有我對學習和知識是什麼的宏觀思考,也有實際應用的具體案例。這對不瞭解什麼是知識管理或者還看不到宏觀層面和底層認知的學習者而言,可能會有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學習」這件事情,甚至對已經有多年知識管理經驗的人而言,這本書也可以提供啟發和借鑒。
此外,在過去六年裡,我堅持每年閱讀不少於100本書,同時還保持每天兩小時反思晨修習慣。這對我理解知識管理的高效輸入有極大幫助。與此同時,我又是一個「好為人師」、不斷尋求在輸出中加深認識的人。從2009年開始我就組織「知行社」進行分享(2012年停辦);2012年在「第九課堂」開設課程,學員評分的滿分為10分,而我的課程平均評分高達9.95分,成為「第九課堂」評分最高的課程;再後來,我在羅輯思維「得到」上開設《成甲說書》,開始以每週一本書的高強度進行知識輸出。這些知識輸出的經驗,又讓我對理解知識管理核心要點有了更多認識。同時,我不是一個職業培訓師,並不靠知識管理培訓講課維生,因此我寫書和講課也不擔心洩漏課程核心內容。相反地,我一邊在自己的公司中大量實踐和改進我所講的方法,一邊期待看到更多人加入這一事業,一起推動我們對知識管理的進一步深入認識。我想,我的這些經歷和背景讓我能夠把學習「學習」這件事從不同的角度講清楚,並用實戰的方式讓大家理解。這種形式,能讓更多人有機會在生活、工作、創業中親身感受這一認知變化帶來的積極影響,就像我第一次用這個方法寫文案時感受到的神奇一樣。
最後,本書中提到的方法和理念並不一定適合每個人,畢竟方法本身也是基於價值觀的。比如「堅持小的習慣和努力,累積大的突變」「建構根本認知是理解複雜現象的關鍵,而根本認知本身要步步為營,偷不得懶」。這些價值觀和當今時代一些人追求一切「唯快不破」的想法是不一致的,尤其是希望在學習根本認知這件事上也要有速成法,這一點我是幫不上忙的。說來慚愧,我在「得到」上曾經上線過一期節目叫《如何工作三年獲得十年經驗》,題目本身就利用了這種「速成」心態,結果節目銷量頗佳。可是答案可能和追求速成的人想像得不一樣──堅持從根本思考,這樣的習慣培養訓練三年,你比有十年工作技巧的人成長得都快。從這點上說,全書也是一種速成法,一種以慢為快的速成法。
當然,本書也有局限。
首先,前面提到知識管理的三個層面,分別是數據、訊息和根本規律。這本書更多地討論了第三層面,第一、第二層面涉及的內容較少。
其次,對跨學科臨界知識的理解也有局限。畢竟我在學習「學習」這條路上探索也不過六年時間,對「臨界知識」的學習與思考也才三年。三年時間,我對這些跨學科的臨界知識從自己應用的角度進行粗淺的理解,可能會有偏差甚至錯誤,希望廣大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吝賜教。
最後,無論如何,這本書是我將自己這一階段關於知識管理的所有認知,一次毫無保留的展示。也許因為我的能力、認知的局限,這本書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請相信,我是用了十二分的認真和努力完成這本書的。10萬字初稿完成後,經過半年多時間,自己對知識管理又有了新的認識,加上編輯對初稿給出很多有價值的建議,我的第二稿10萬字幾乎全部重寫。
但是,正是這些努力和付出,讓我自己能夠找回自己:我不是在寫書,我是享受盡力幫助別人的樂趣與成就感。
今天,我「好為人師」的這一部分終於告一段落。至少我的用心,讓我可以安心入睡。剩下的工作,就是讀者的任務了。
如果這本書的內容對你有所啟發和幫助,請讓我知道。因為這將是我最大的成就。
【自序】好好學習如何「學習」
我是從2008年開始接觸知識管理。主要原因是自己在幾次創業過程中,迫切地感受到需要盡快地提升自我認知能力。那時候對於「知識管理」這個詞,大家還都很陌生,關於「知識管理」這個話題的書籍和資料也寥寥無幾,已有的書籍、課程多半都是關於具體方法和工具的介紹,比如思維導圖、速記、溝通技能等。
可是,在參加很多培訓和課程之後,我反而更加困惑:感覺學了很多東西,好像當時課上聽懂了,可是課後也沒怎麼用上,隔一段時間就都忘了。有沒有一種課程,是教你學習「怎麼學習」的呢?
從那時候開...
目錄
【各界推薦】
【推 薦 序】 準備好,在臨界點爆發\脫不花
【推 薦 序】 術從簡,道從心\徐金琪
【自 序】 好好學習如何「學習」
【引 言】 什麼是知識?什麼是臨界知識?
第一章 知識管理與認知優勢
‧在海量資訊即時獲取時代,我們拚什麼?
‧如何提升認知深度?
‧為什麼大多數人的學習層次上不去?
‧到底哪些知識值得學?
第二章 掌握臨界知識的底層思維與方法
‧跳出「低等勤奮陷阱」
‧學習臨界知識需要具備的兩個心態
‧提升學習能力的三個根本方法
‧持續提升學習能力的三個技巧
第三章 發現和應用自己的臨界知識
‧為什麼臨界知識能四兩撥千斤?
‧如何發現自己的臨界知識?
‧天賦與學習臨界知識的關係
‧如何應用臨界知識?
‧用臨界知識構建自己的「能力圈」
第四章 核心臨界知識及活用案例
‧複利效應:加強好事重複發生的可能性
‧機率論:投入最大賠率的事終有回報
‧黃金思維圈:學會隨時問「為什麼」
‧進化論:把知道變為行動
‧系統思考:找到關鍵解
‧二八法則:提高人脈管理的效率
‧安全空間:減少小機率事件造成的嚴重後果
‧臨界知識的綜合應用
【結 語】 強學習者勝出時代
【各界推薦】
【推 薦 序】 準備好,在臨界點爆發\脫不花
【推 薦 序】 術從簡,道從心\徐金琪
【自 序】 好好學習如何「學習」
【引 言】 什麼是知識?什麼是臨界知識?
第一章 知識管理與認知優勢
‧在海量資訊即時獲取時代,我們拚什麼?
‧如何提升認知深度?
‧為什麼大多數人的學習層次上不去?
‧到底哪些知識值得學?
第二章 掌握臨界知識的底層思維與方法
‧跳出「低等勤奮陷阱」
‧學習臨界知識需要具備的兩個心態
‧提升學習能力的三個根本方法
‧持續提升學習能力的三個技巧
第三章 發...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