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文學史上,1960世代詩人登上文壇的時間,約莫是在臺灣處於全面性變革的1980年代。他們的成長與創作,與臺灣解嚴前後的社會密切互動,在詩風上也相應的具有其獨特性與多樣性。
為了對這個世代的詩人進行深度與廣度的探討,這些年來我有系統地先後完成了陳謙、張信吉、嚴忠政、須文蔚、曾美玲、羅任玲、陳大為、羅葉等八位代表性詩人詩作與詩論的研究,在專書出版前又持續進行修訂與增補。在研究進路上,前五位詩人著重於探討其整體詩創作的演變,後三位詩人則側重爬梳其獨特的詩論與詩類型。尋著本書篇章有意安排的脈絡,我們可以發現,這些詩人對詩與這個島嶼的想像、凝視與追尋,在在都突破了世代本身「新」與「舊」的觀念束縛,也開拓了嶄新的視野。
作者簡介:
王文仁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現任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創世紀詩社」同仁,曾獲東海文學獎、南瀛文學獎、府城文學獎等,研究興趣廣及臺灣文學、文學史、文學理論、現代詩等。
著有詩集《搭訕主義》、《隔夜有雨》,論著《現代與後現代的游移者:林燿德詩論》、《啟蒙與迷魅:近現代視野下的文學進化史觀》、《日治時期臺人畫家與作家的文藝合盟:以《臺灣文藝》(1934-36)為中心的考察》,編有《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散文篇》(與高詩佳合編)、《島與島飛翔:陳謙詩選(1987-2009) 》等。
作者序
序:1960世代詩人的「新」與「舊」
對1960世代詩人的關注,始於碩士班時期對林燿德(1962-1996)詩作的研究 。這本論著開啟了我日後對日治時期現代詩與知識份子研究的興趣,也讓我對1960世代詩人所處特殊的文化語境始終念念不忘。在臺灣文學史上,1960世代詩人登上文壇的時間,約莫是在臺灣處於全面性變革的1980年代。就社會環境來說,都市化的快速蔓延讓「後工業社會」癥狀在80年代逐漸成形。政治上,1987年的解嚴與黨禁的解除,意味著臺灣終於走向民主,社會也在長久封閉後獲得開放。隨後,報禁解除,報刊等官方的一元論述蛻變成多元化意識形態並置的戰場,整個社會的政經系統與文化傳播系統均受到相當的衝擊 ,社會思潮也呈現出解構、反舊價值體系,並摸索新價值、新秩序建立的可能方向。 彼時,文化逐漸走向多元並陳,諸如後現代主義等創作風潮,在1980年代中後期不斷被搬上檯面。新時代的思考與資訊化特色獲得展現,「新世代詩人」的主張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誕生,挾帶著衝鋒的力道,向前行代詩人奪權。
1986年,羅青在替幾位年輕詩人的合集《日出金色:四度空間五人集》撰寫序言時,首度提出「六代說」 ,以第五代和第六代來指稱當時文壇的新人們。這樣的說法,後來被1960世代詩人中最大力主張「新世代」的林燿德承襲,以1949或1960年作為「新世代」的界線。在《一九四九以後:臺灣新世代詩人初探》 中,他首度以「新世代」來指稱1949年以後出生的詩人;後來,在參與編選《新世代小說大系》 與《臺灣新世代詩人大系》 時,也都以此作為分界來談論文壇新人崛起的現象。林燿德「新世代」的主張,特別強調文學「典範」(canon)的轉移,也表明文壇新勢力(「新世代」)將取代舊勢力(「前行代」)而起。也因為有著這樣的假設,在他眼中真正代表新銳、也是他日後反覆強調的「新世代」,其實是出生於1960之後、在1980年代登上文壇的作家們(即羅青所謂的「第六代」,也就是1960世代) 。他認為,含括他自己的這一代詩人們,普遍有著以下幾個特點:一、基本上都是成長於都市之中,對人類普遍心靈的鄉愁遠甚於對土地的鄉愁。二、目睹1970年代詩人對前行代詩觀所進行的反動,有著深刻的省思與寬廣的視野。三、有系統的接受學術的營養,創作的主題呈現多元化且擁有豐富的創作資源和技巧。
林燿德「新世代」說法在1980年代中葉的提出,伴隨著的是對整個臺灣現代詩發展脈流與詩本質的重新思考、「世代交替」的要求,以及新典範建立的期待。 事實上,「世代」本來就是一個流動的概念,所謂的「新」或「舊」,都不過是當下且相對的存在,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新世代」,也不斷被後來者所超越。就以21世紀的當前來說,曾經被稱之為「新」的1950、60世代詩人們,在後浪推前浪的情況下,曾何幾時都已顯其「舊」。更新一輩的1970、80世代,乃至於1990世代的詩人,都已在詩壇中嶄露頭角。195、60世代的詩人也在歲月的推移中,成為孟樊口中的「中生代」。孟樊在《臺灣中生代詩人論》中,對「中生代詩人」的概念有著這樣的陳述:所謂的「中生代詩人」指的是出生於1949到1969年間的臺灣詩人,並且可以用1959或1960年作為分水嶺,進一步將其區分為「前中生代」(1950世代)與「後中生代」(1960世代)。
與林燿德的觀察相似,孟樊也注意到前後中生代所崛起社會背景的差異,以及所面對時代課題的不同。他指出,前中生代詩人崛起的1970年代,處於城鄉文化交替和過渡的階段,因而能夠開創典範移轉的契機;至於崛起於1980年代的後中生代,在政治解嚴、城市資訊洪流的侵襲下,在創作美學與主題意識上更是翻新,前瞻地打開後現代的大門向前擁抱,與前行代的關係在部分的傳承外,更具有挑戰的意味。 向陽在論述1950與1960世代詩人們的差異時亦曾指出:1950世代詩人的出現,顯現了臺灣現代詩從現代主義轉進到寫實主義的轉折,與鄉土文學崛起有相當大的關係;1960世代詩人的詩作,則是表現了由寫實主義轉進後現代主義的鑿痕,與解嚴前後的台灣社會密切互動。因之,1960世代的詩人群們在詩風上更見其多樣化,已經很難用單一的美學、規章或標準來看待這些詩人及其詩作。
身為1960世代詩人之一員的陳謙,則是認為1960世代詩人其實是一個典型的三明治世代。他指出,從戰後文學世代傳播的現象來看,1950世代的詩人(如向陽、渡也、陳義芝、白靈、陳黎、夏宇、羅智成等)在崛起後很快的成為文壇中堅,在文學傳播與文學教育的影響已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作品的相關研究也有超越前行代典範詩人的趨勢。像是向陽長年擔任年度詩選編輯委員,本身也是詩選編委的白靈則是1950世代詩人中入選最多的詩人。在這樣的情況下,1960世代的詩人無疑處於一個較為尷尬的位置:前有受人尊重的1950世代前輩,後又要面對1970、80世代藉由網路媒介突破紙本媒體的火速追趕。 因此,有部分創作成績其實相當斐然的1960世代詩人,在還沒有「新」就已經「舊」的情況下,不是被學術圈遺忘,就是鮮少為人所論及,不啻是一件相當可惜的事。
這些年來,我的研究始終不離脫對知識份子生命處境的考察。在爬梳完文學進化論對近現代中國知識份子與文學史書寫的影響,以及日治時代畫家與作家們的文藝合盟現象後,從2014年開始,我又回到闊別已久的現代詩領域,也以1970世代詩人、詩評家的身分,開啟了一系列1960世代詩人的研究。從陳謙(1968-)開始,這幾年我陸續寫就、發表了張信吉(1963─)、嚴忠政(1966─)、須文蔚(1966─)、曾美玲(1960─)、羅任玲(1963─)、陳大為(1969─)、羅葉(1965─2010)等八位1960世代詩人詩作與詩論的研究論著,在這本書進行結集時又進行了部分的增補與修訂。在研究的進路上,前五位詩人都是著重於探討其整體詩脈絡的演變,透過文本分析揭示其創作的型態與發展;後三位詩人的研究,則側重於爬梳其獨特的詩論與詩類型。
這一系列的觀察在選定研究對象時,著重於挖掘過去較少為人所探討,卻有精采創作成績、或具詩史開創地位的詩人們。其中,羅任玲、嚴忠政、陳大為等幾位詩人較為人所知,但都還有未被充分發掘的詩論與詩創作體系,值得進一步的探索;至於曾美玲、張信吉、羅葉、須文蔚、陳謙等,在稍前則都未有人寫過專門的學術論著,進行整體詩創作的討論。在1960世代女詩人中,「葡萄園詩社」的曾美玲是較少為論者們注意,卻已繳出豐碩成果的一人。在三十多年的創作中,她堅持追尋著詩的理想,也接續完成大量四行詩的書寫。張信吉是「笠詩社」1960世代詩人中相當具典型性的一位,他的創作不僅深具穿透力,對這塊土地的觀察、關懷與反省,也經常在詩行中牽引著我們對臺灣現實進行反思。早逝的羅葉,則是1960世代詩人中特立獨行且才華洋溢的一人。他既專注於內在精神的探索,也悉心於生活現場觀察剖析。經常被貫上「數位詩人」稱號的須文蔚,是華語世界數位詩創作的前衛實驗者,近年來也致力於思考中國抒情傳統在現代的應用,並且有了精采的創作成果及相關的詩美學論述。至於長年擔任專業出版人的陳謙,則始終堅持著本土與寫實路線,以異常的勇氣與對真理的探尋,從內在的抒情走上關懷土地的道路。
上述這八位詩人在屬性的分布上,剛好印證了1960世代詩人幾個值得注意的特徵:一是「學院詩人」(scholar-poet)比例相當高。幾位詩人中,張信吉、陳謙、嚴忠政、須文蔚、羅任玲、陳大為、羅葉都曾在或正在大學中任教(曾美玲則為退休高中教師),也多如李瑞騰所說的,「精通文學理論,熟讀詩之歷史,其所創作,有一部分作品特見知識性,整體表現應有明顯的書卷氣。」 二是女詩人在創作美學的呈現,以及推廣詩的行動上,較前輩女詩人更為積極。 所選的這八位詩人中,有兩位女詩人。年長的曾美玲創作力豐沛,尤以在2011年退休後,更專注於詩藝的專研與新創作領域的開拓;近年來隱居淡水的羅任玲則在「自然美學」的詩論與詩創作上,有相當精采的嘗試和表現。三是創作類型與詩美學相當的多元化。有在寫實與政治、社會的批判上始終堅持的陳謙、張信吉與羅葉,有熱衷於後現代、解構詩學、新歷史主義的嚴忠政與陳大為,有迎向數位時代、摸索新抒情傳統的須文蔚,也有鍾情於四行詩書寫的曾美玲。上述的這些表現,或為前瞻的嘗試,或為對所生所長母土的反身性思考,他們對詩與這個島嶼的想像、凝視與追尋,在在都突破了世代本身「新」與「舊」的觀念束縛,開拓了嶄新的視野,也值得我們的駐足與凝視。當然,對這八位詩人的分析,無法代表整個1960世代詩人們的各個面相,頂多是提供或補足了觀看這一世代詩人們的不同角度。相信還有諸多被遺漏而值得探討的詩人們,也等待有志之士一同來進行挖掘與探索。
序:1960世代詩人的「新」與「舊」
對1960世代詩人的關注,始於碩士班時期對林燿德(1962-1996)詩作的研究 。這本論著開啟了我日後對日治時期現代詩與知識份子研究的興趣,也讓我對1960世代詩人所處特殊的文化語境始終念念不忘。在臺灣文學史上,1960世代詩人登上文壇的時間,約莫是在臺灣處於全面性變革的1980年代。就社會環境來說,都市化的快速蔓延讓「後工業社會」癥狀在80年代逐漸成形。政治上,1987年的解嚴與黨禁的解除,意味著臺灣終於走向民主,社會也在長久封閉後獲得開放。隨後,報禁解除,報刊等官方的一元論述蛻變成多元化...
目錄
序:1960世代詩人的「新」與「舊」
數位時代的抒情詩人:須文蔚詩創作歷程及其文本分析
詩人及其詩謬思:嚴忠政「論詩詩」的理念建構與創作實踐
詩本質的追尋與詩人形象的構建:陳大為及其「論詩詩」
羅任玲自然美學的理論與實踐:以《臺灣現代詩自然美學》與《一整座海洋的靜寂》為中心的討論
生命追尋與島嶼凝視:羅葉詩創作歷程及文本分析
現實的擁抱與詩藝的告白:曾美玲詩創作歷程及文本分析
溫婉抒情,頂撞現實:陳謙詩創作歷程與文本析論
為土地與生活的足印謳歌:張信吉詩創作歷程及其文本析論
《想像、凝視與追尋:1960世代臺灣詩人研究集》各篇發表資料索引
序:1960世代詩人的「新」與「舊」
數位時代的抒情詩人:須文蔚詩創作歷程及其文本分析
詩人及其詩謬思:嚴忠政「論詩詩」的理念建構與創作實踐
詩本質的追尋與詩人形象的構建:陳大為及其「論詩詩」
羅任玲自然美學的理論與實踐:以《臺灣現代詩自然美學》與《一整座海洋的靜寂》為中心的討論
生命追尋與島嶼凝視:羅葉詩創作歷程及文本分析
現實的擁抱與詩藝的告白:曾美玲詩創作歷程及文本分析
溫婉抒情,頂撞現實:陳謙詩創作歷程與文本析論
為土地與生活的足印謳歌:張信吉詩創作歷程及其文本析論
《想像、凝視與追尋:1960...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