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專攻閩南語教學指導,經驗豐富,內容重實用性,將其教學經驗融入書中,少教條式的理論,讀者能從簡練的內容中,掌握學好閩南語字音字形的好撇步。
本書分成三個單元:
一、認識拼音好撇步
二、字音字形好清楚
三、鑒往知來勤練習
以深入淺出、條理分明的敘寫方式,介紹閩南語字音字形,並收錄各年度閩南語字音字形競賽題目,協助對閩南語有興趣的學生以及想從事閩南語教學的讀者一個學習的捷徑。
作者簡介:
鄭安住
經歷:
新北市立五峰國民中學教師
教育部「台灣母語日」推動工作小組委員
教育部國語會委員、全國語文競賽副執行長
教育廣播電臺「認識新台灣」節目主持人
全國語文競賽及各縣市閩南語演說、朗讀評審
全國語文競賽閩南語演說指導教師、指導教師研習講師
全國語文競賽閩南語教師組89年第二名、90年第一名
英特爾高層次思考教育計畫講師
章節試閱
臺羅拼音很難嗎?
很多人覺得,閩南語拼音看起來很困難、很陌生,一副很難學的樣子。其實,這是人對於還不熟悉的事物,一種本能的恐懼。
請先想想,你會不會覺得「國語注音符號」很難呢?
只要記得ㄅㄆㄇ這些符號的寫法,並記得他們所代表的聲音,再加上聲調的學習,就能輕而易舉地拼出所有的國語語音,這是讀過小學一二年級的人都能很熟練的事情。
其實,閩南語拼音也是一樣的道理,只不過,國語注音使用ㄅㄆㄇ這樣的符號,而閩南語拼音使用了p、ph、m這樣的符號,p就是ㄅ、ph就是ㄆ、m就是ㄇ,他們之間的對應有一定的規則性,只要先拋開「羅馬拼音很難」這樣的成見,回想一下你很熟悉的注音符號,跟著本書的腳步,不需要很多時間,你就能擁有臺羅拼音的基礎能力!
在開始學習之前,你可能還有些疑問。既然國語注音和閩南語拼音這麼像,為什麼不用國語注音符號來標記閩南語就好了呢?
世界上有數以千計的語言種類,人類的口腔非常神奇,可以組合出很多種不同的聲音,來表現各種不同的語言。其實,每一種語言所使用到的「聲音」都只有一小部分,而每一種語言,也會使用到不同的聲音。比如,國語當中的捲舌音ㄓ、ㄔ、ㄕ、ㄖ,困擾了很多學童,因為把舌頭捲起來是一個非常麻煩的動作,相當不好發音,這在世界各語言當中其實是相當少見的,很多語言都沒有這樣的捲舌音。在台灣的各語言中,閩南語、南島語和部分的客家語就沒有捲舌音。又例如,熱情奔放的西班牙民歌中,可以聽到一種彷彿舌頭在彈跳的「彈舌音」,聽起來非常可愛,但台灣所有語言都沒有這樣的音。
同樣的,雖然華語和台灣閩南語都是漢語,但他們之間仍有許多差異,很難讓其中一個語言的拼音去遷就另一個語言,更何況,國語注音符號中的ㄞ、ㄟ、ㄠ、ㄡ、ㄢ、ㄣ、ㄤ、ㄥ這幾個音,實際上都由「兩個成分」組合起來,這是專門為國語的特性而設計的邏輯,自然沒有辦法拿來用在閩南語拼音了。再加上,國語只有四個聲調,閩南語卻有七到八個聲調呢!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可以把國語注音當成一個媒介,從熟悉的符號下手來學習台灣閩南語拼音。只要弄清楚他們之間的關係,學習臺羅拼音絕非難事!
臺羅拼音很難嗎?
很多人覺得,閩南語拼音看起來很困難、很陌生,一副很難學的樣子。其實,這是人對於還不熟悉的事物,一種本能的恐懼。
請先想想,你會不會覺得「國語注音符號」很難呢?
只要記得ㄅㄆㄇ這些符號的寫法,並記得他們所代表的聲音,再加上聲調的學習,就能輕而易舉地拼出所有的國語語音,這是讀過小學一二年級的人都能很熟練的事情。
其實,閩南語拼音也是一樣的道理,只不過,國語注音使用ㄅㄆㄇ這樣的符號,而閩南語拼音使用了p、ph、m這樣的符號,p就是ㄅ、ph就是ㄆ、m就是ㄇ,他們之間的對應有一定的規則性,只要先...
作者序
序:掌握好撇步,輕鬆學好閩南語字音字形
語言的學習,一般都是先有音、才有字,因此學習拼音,不只是學習語言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基礎。小時候我們也都是先學國語注音符號,然後才學習漢字,甚至遇到不會寫的字,只要以注音代替,多半還是能沒有障礙地表達與溝通。對於臺灣閩南語來說,拼音更為重要,因為社會大眾對於閩南語漢字不見得熟悉,更何況還有部分字詞原本便無漢字可寫。只要學會了拼音,就能把看到的新詞標音紀錄,一看就知道怎麼讀;聽到一個新詞彙不懂意思的時候,也可以先以拼音記下來,再去查詢辭典或請教老師,可見「拼音」實為學習臺灣閩南語最基礎、最重要的法寶。
教育部規定自90學年度開始,將「鄉土語言」(現已改為本土語言)列為國小必選修課程,國中則為選修。但因實施初期,臺灣閩南語拼音、用字尚未整合成功,致使各家出版品用字紊亂、拼音各表,讓教學現場飽受困擾,社會各界希望教育部能做好整合工作,以利教學。在眾多學者專家為了能夠有效做好文化傳承工作,大多能捐棄成見的共識之下,教育部也於民國95年10月14日公告「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以下簡稱臺羅),以解決教學現場困擾,對臺灣閩南語的推動確實具有莫大助益。
為了有效推廣臺羅,教育部於民國96年辦理「第一屆全國閩客語字音字形比賽」,且落實全國各族群語言平等願景,讓臺灣族群間能相互尊重、欣賞各種語言聲韻之美,進而相互欣賞、包容,同年全國語文競賽也增加閩客語朗讀項目比賽。這兩項活動得以連續五年順利舉行,都是奠基於臺羅,如今也在校園中掀起學習閩南語的風潮。只是眾多老師、學生紛紛反映,他們所使用的資料都是從網路上下載,無法有系統、有組織的學習,只能囫圇吞棗般的硬記,不只苦不堪言,也無法領略閩南語的聲韻之美,更有礙於閩南語的推展。
「番薯毋驚落塗爛,只求枝葉代代湠」是安住推動本土語言傳承、奉為圭臬的座右銘,也是畢生努力的目標。個人一直希望能藉由政府與民間的通力合作,讓祖先的文化資產,得以在臺灣這片美麗的土地上繼續流傳。就因為有這些無奈,才促使安住決心在百忙當中,犧牲睡眠時間,充分利用空檔,來撰寫此書。希望提供讀者自學拼音便捷的入門管道,再透過深入淺出、條理分明的敘寫方式,了解臺羅,以及練習漢字的基礎材料,進而成為日後閩南語發展的尖兵。
本書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份「認識拼音好撇步」,從介紹「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切入,透過詳細而完整地介紹臺灣閩南語的基礎音韻,來說明如何以臺羅音標拼寫臺灣閩南語,即便是初學者,也能隨著本書一步一步認識音韻、學會拼音。第二部分「字音字形好清楚」,則是羅列常用的各種音字組合,每個領頭字再列出幾個常用的例詞或短語,由於排列的方式依循音韻結構的邏輯,讀者只要按照順序練習,即能在不知不覺中加強學習效果。第三部分「鑒往知來勤練習」,則是收集了各年度閩南語字音字形競賽的比賽題目,並簡單地分析出題取向,揭開競賽的神祕面紗,讓更多人願意來參與此一競賽。
特別要說明的是,語言的教學,原本應當以該語言為出發點,不宜透過其他語言的符號或系統來做間接學習。但是,考量臺灣的語言環境,多數人對於臺灣閩南語的學習心存恐懼及誤解,若學習門檻太高,恐怕更會大大地降低學習意願。因此,兩害相權取其輕,在第一部分的教學中,我們透過社會大眾都熟悉的「國語注音」為媒介,將國語和臺灣閩南語相同的部分當作學習跳板,又因為兩者同為漢藏語系,結構上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我們連結相同處、詳說差異處,使讀者能透過已具備的拼音能力、熟悉的符號,更輕鬆地接受臺羅拼音,這樣一來既不會造成觀念上的混淆,也能增添學習效益。
目前市面上中小學閩南語教材偏重會話,學者編纂的閩南語概論又過於學術,一般人常望而卻步。本書的編寫角度,既可深入學習臺羅拼音,又可初步認識音韻結構,提供讀者一個學習拼音的新選擇。
由於本書希望鼓勵初學者認識臺灣閩南語,在解說上難免會採用「化約」的手段,在學理上不是非常準確,比較複雜或學術的部分,例如方言差異、語音學的學理等,在不影響學習的前題下都盡量省略,以減輕讀者負擔。
序:掌握好撇步,輕鬆學好閩南語字音字形
語言的學習,一般都是先有音、才有字,因此學習拼音,不只是學習語言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基礎。小時候我們也都是先學國語注音符號,然後才學習漢字,甚至遇到不會寫的字,只要以注音代替,多半還是能沒有障礙地表達與溝通。對於臺灣閩南語來說,拼音更為重要,因為社會大眾對於閩南語漢字不見得熟悉,更何況還有部分字詞原本便無漢字可寫。只要學會了拼音,就能把看到的新詞標音紀錄,一看就知道怎麼讀;聽到一個新詞彙不懂意思的時候,也可以先以拼音記下來,再去查詢辭典或請教老師,可見「...
目錄
序:掌握好撇步,輕鬆學好閩南語字音字形
一、認識拼音好撇步
(一)臺羅拼音是什麼?
(二)臺羅拼音很難嗎?
(三)先熟悉這些名詞
(四)分解臺羅拼音
二、字音字形好清楚
(一)非入聲練習
(二)入聲練習
三、鑒往知來勤練習
(一)105年閩南語字音字形競賽
(二)104年閩南語字音字形競賽
(三)103年閩南語字音字形競賽
(四)102年閩南語字音字形競賽
(五)101年閩南語字音字形競賽
(六)100年閩南語字音字形競賽
(七)99年閩南語字音字形競賽
(八)98年閩南語字音字形競賽
(九)97年閩南語字音字形競賽
序:掌握好撇步,輕鬆學好閩南語字音字形
一、認識拼音好撇步
(一)臺羅拼音是什麼?
(二)臺羅拼音很難嗎?
(三)先熟悉這些名詞
(四)分解臺羅拼音
二、字音字形好清楚
(一)非入聲練習
(二)入聲練習
三、鑒往知來勤練習
(一)105年閩南語字音字形競賽
(二)104年閩南語字音字形競賽
(三)103年閩南語字音字形競賽
(四)102年閩南語字音字形競賽
(五)101年閩南語字音字形競賽
(六)100年閩南語字音字形競賽
(七)99年閩南語字音字形競賽
(八)98年閩南語字音字形競賽
(九)9...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