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沒有人生來就會當父母,
想要了解孩子,
就必須重新認識自己
讓我們一起重回孩提時代,
找回愛的能力,
身為父母不再只是一種責任,
更是一種享受
享受與孩子攜手共度的每一步旅程……
這是一本獻給新世代父母的教養書,
最符合人性且最實用的親子溝通方式,
送給每一個孩子,也送給曾是孩子的每一位大人。
親子教養這門功課上,父母要做的事情
不只在「覺察」孩子的思考行為是否得當,
更不在「如何整治」孩子,
而是身為父母,怎麼「站穩自己的腳步」。
理解孩子表面行為背後的困境與目的,
才能「對症下藥」,找到對孩子及家庭最好的溝通法。
本書特色
◎引領父母聽、懂孩子的心情
當孩子表現不能盡如人意時,與其花力氣「找原因」,還不如去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及需求」,才能更柔軟地貼近孩子的心。
◎借鏡實例,協助讀者更立體、清楚了解狀況
針對一些常見的問題,作者會以親身經歷,介紹具體的作法與技巧,協助父母們清楚了解狀況及技巧運用。
◎讀通這本書,面對孩子問題不再暴走
作者藉由自己學習心理諮商,後來更擔任諮商師的歷程及經驗,分享父母如何角色交換到孩子的位置,理解孩子的脈絡,讀通內容,面對孩子問題不再暴走。
作者簡介:
邱淳孝 為《情緒勒索》所屬心曦團隊諮商心理師,中崙諮商中心、楊孟達身心科診所兼任兼任心理師,曾經擔任成德國中、陽明高中專輔教師,及台大心輔中心、開平餐飲學校、喬治商職、天使心……等輔導員,現為失戀花園作者。 曾接受家族治療(若水學堂)、完形治療、心理劇、阿德勒、李侖存在主義無結構團體治療等訓練,專長家庭治療、親子教養、存在主義無結構團體、性別議題、同志議題及自我成長、情緒困擾。並應邀以「家族治療及阿德勒取向——應用於親子教養(情緒困擾、提升自主等)」為題,舉辦演講活動。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天才領袖親子教育集團執行長-王宏哲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王意中 親子教育家-李崇建 2016TEDxTaipei講者-余懷瑾 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周慕姿 「心理師媽媽的內心戲」作者-洪美鈴 資深輔導教師/諮商心理師-陳鴻彬 台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楊俐容 親職教育講師-魏瑋志(澤爸) (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名人推薦:天才領袖親子教育集團執行長-王宏哲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王意中 親子教育家-李崇建 2016TEDxTaipei講者-余懷瑾 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周慕姿 「心理師媽媽的內心戲」作者-洪美鈴 資深輔導教師/諮商心理師-陳鴻彬 台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楊俐容 親職教育講師-魏瑋志(澤爸) (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章節試閱
Chapter 2 你真正「聽懂」孩子的心情嗎? 08 如何培養孩子的勇氣,提昇自我價值 你覺得你的孩子缺乏自信、無法肯定自己嗎?要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呢?以及面對未來挫折的勇氣呢?我歸納出下面四個方向:與孩子建立「合作」關係、用正確的方式鼓勵、貼近事實的平實回饋、讓孩子從「外在肯定」轉為「自我肯定」。 四大方向,培養孩子擁有承擔挫折的勇氣及自信心 我從事心理諮商工作這幾年來,發覺人一生中所追求的,不外乎是兩件事情:「歸屬感」、「價值感」。 而我認為,自我價值是一個人的「根本」,因為: 人生不可能沒有困境,而擁有自我價值感的孩子,才擁有承擔挫折的資本,擁有面對困境與挑戰的勇氣與基石。 阿德勒心理學說:「問題最大的孩子,往往是最挫折的孩子。」孩子會用一些令我們匪夷所思、摸不著頭緒的方式來面對問題,保護與維持自己的優越感,往往是因為他沒有面對挫敗的勇氣。 如果要讓孩子以「正向、積極」的發展模式來克服自卑感,而不是採用問題行為,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提昇孩子的自信。用阿德勒心理學的語言來說,就是要「培養孩子的『勇氣』。」 但是要如何培養孩子的勇氣呢?我歸納出下面四個方向:與孩子建立「合作」關係、用正確的方式鼓勵、貼近事實的平實回饋、讓孩子從「外在肯定」轉為「自我肯定」。 與孩子建立「合作」關係 培養勇氣的先決條件,是必須要先跟孩子建立起合作關係。 「合作關係」是什麼意思?孩子從一出生,就必須學習與母親建立起合作關係:孩子需要透過他的嘴巴、手,來尋找媽媽乳頭的位置,孩子也需要施適當的力,才能夠喝到奶水。 我記得有一次,三歲的外甥說他要「按電梯的按鈕」,但是他身高不夠,所以要我幫忙。那時候我就抱起他的身體,讓他按下那個按鈕。當我們完成這項任務的時候,我們雙方都很開心。 而這就是一種合作關係。 再長大一點,父母會需要開始跟孩子對話、規範孩子、跟孩子連結、讓孩子感覺到媽媽的關注與理解,而這種一來一往的對話都可以算是一種合作關係。 簡單來說,合作關係的意思就是,父母跟孩子雙方要能夠感覺到彼此是有「連結」的、彼此是關心的,最直白的方式就是要讓孩子能感受到「我們是同一陣營的」,我們是一起努力的「隊友」。 但父母要跟孩子合作的首要原則,就是讓孩子能夠感覺到「自己是安全的」。而這個安全感怎麼來?就是不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大人的眼光所武斷評價,並且是會願意接納孩子的。在整個過程中,大人是帶著尊重的態度與孩子溝通的。 而什麼是接納、尊重? 接納孩子 接納就是「不帶評價」地去認識孩子。 而「理解」其實就是一種「接納」。例如:哥哥在跟弟弟搶玩具的時候,打了弟弟一下,媽媽可以跟哥哥說:「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因為弟弟搶你的玩具,所以你打他一下,想讓他知道你有多生氣。」讓孩子感覺到他的「情緒」與「動機」有被理解,被「接納」。 另一種接納的方式,也可以用「講故事」或「自我揭露」的方式。例如父母可以對孩子說:「你知道嗎?爸爸第一次棒球比賽打輸的時候,跟你一樣,那個時候我也好難過、好自責。」這非常有助於孩子能夠對於自己犯的錯不會過度羞愧,感覺自己不是被評價的。 其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接納孩子的情緒,不代表認同孩子的行為。」而如何接納情緒同時引導孩子正確行為的部分,在之後的「08建立規矩、培養責任感與挫折容忍度」、「11 如何教孩子情緒管理」章節裡會提到。但父母必須先帶著「接納孩子情緒」的心態去面對孩子,孩子才願意對你敞開心胸。 尊重孩子 而「尊重」的意思是,父母也把孩子當成是一個「有尊嚴」的個體對待,因此父母親不該說出傷人的話,例如:「我們家沒你這個孩子」、「生你不如生一頭豬」等負面情緒話語。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話有沒有問題,最好的判斷標準就是先問你自己:「你會對於一個你尊重的成年人說這些話嗎?」如果不會的話,那就不該對孩子這樣說。 「尊重」不是放任,尊重隱含著父母對孩子的「信任」。即便孩子的思考與認知能力可能沒有成年人來得好,但父母仍舊要信任孩子為是一個獨立、有思考能力的個體來對待。因此我常問孩子:「那你是怎麼想的呢?」而我是真心地好奇,在他小小的腦袋裡頭,他是怎麼看這件事情的。 當我要給孩子建議之前,我通常也會跟孩子說:「我有一個想法,你想聽聽看嗎?」我平等地分享我的想法,而非拿出權威,要孩子「一定」要聽我的話。孩子當然也可以拒絕我聽我的意見,或者在聽完之後決定用它自己的方式,而我也不會因為孩子不願意聽我說話而受傷,因為他可以自由地決定他是否要接受。 當然,孩子需要被尊重,父母也需要同等地被尊重。 有些孩子會做出對父母親不尊重、不禮貌的事情,例如辱罵或打父母的時候,父母可以說:「你剛剛罵我,我覺得很受傷、生氣,我認為你不該這樣對我。」甚至直接離開現場,停止繼續接受孩子的人身攻擊或辱罵。因為當孩子無法尊重父母的時候,如果一時之間父母無法改變孩子的行為,至少需要先尊重自己,清楚表達自己感受或離開現場,最起碼要讓孩子知道,即便是自己的父母也是值得被好好尊重的。 當一個孩子被以尊重、接納的態度對待時,就能夠從父母的態度中,讓孩子體會到「我是一個有價值、值得被好好對待」的個體,便是踏入提昇自我價值的第一步了。 用正確的方式鼓勵孩子,培養面對挫折的勇氣 而當父母可以跟孩子建立起合作關係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協助培養孩子面對挫折的「勇氣」,而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鼓勵」。 很多父母親認為,要培養孩子的自尊或自信心,就是要一直稱讚孩子。例如在生活中常聽見的:「只要你多努力,下次一定可以的」、「這次歷史考了九十分,你很聰明,數學分數一定也可以的」……這類看似正向且鼓勵的話語。 但是我必須說,有時候錯誤的肯定,反而會讓孩子更沒有信心!接著,我會針對幾個鼓勵的重點提醒,協助父母釐清重要觀念。不過,在開始釐清觀念之前,我先跟大家分享一個心理學實驗。 鼓勵與稱讚的差異性 史丹佛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Carol S. Dweck),針對紐約二十所學校四百名的國小五年級學生做了長期的研究,發現「稱讚」與「鼓勵」有巨大的差異。研究者隨機將孩子分為兩組,一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關於智商的誇獎,即表揚,稱之為「稱讚組」。另外一組孩子得到是一句關於努力的誇獎,即為「鼓勵組」。並在實驗設計中,只會給「一句話」的回應,因為研究者認為孩子對這兩者個反應是非常敏感的,因此一句話就能看到明顯效果。 整個實驗分為四輪測驗,分別如下: 第一輪測驗:給孩子非常簡單的智力拼圖測驗,幾乎所有孩子都能出色地完成測驗。測驗結束後,會告訴孩子分數,並且附上一句稱讚或鼓勵的話。 ① 稱讚組: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 ② 鼓勵組:你剛才一定很努力,所以你表現得很好! 第二輪測驗:有兩種不同難度的測試可以讓孩子選擇。他們可以自由選擇透過更多的學習以通過「困難的測驗」,以及跟類似上一輪測驗的「簡單」測驗。 ① 稱讚組:大多數的孩子選擇了簡單的測驗。 ② 鼓勵組:90%的孩子選擇了困難的測驗。 第三輪測驗:這次沒有選擇,而是給這群國小五年級的孩子大約「國中一年級程度」的考題,面對這些高於自己程度的題目,大多數的孩子都失敗了。這是實驗者故意在這輪測驗中,給孩子遭遇挫折。但先前得到不同誇獎的孩子們,卻對失敗產生了差異巨大的反應,尤其是那些先前被誇獎努力的鼓勵組孩子們,認為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 第四輪測驗:到了第四輪時,研究人員再給孩子跟第一輪的測驗一樣簡單的題目。這時發現: ① 稱讚組:分數退步了20%。 ② 鼓勵組:分數提高了30%。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性?難道在第四輪測驗,「稱讚組」的小朋友,能力突然變差了嗎? 當然不是。 對於鼓勵組的孩子而言,他們會認為自己的失敗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雖然在第三輪測驗感覺挫敗,但他們反而會願意花力氣去努力。 而對稱讚組的孩子,他們的信心是建築在別人的稱讚上,也更容易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感受到更大的打擊。同時他們也會認為,失敗代表的是自己「不夠聰明」,因此認為「成功並非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面對失敗,我是束手無策的。」 事後研究者對孩子訪談,也會發現稱讚組的孩子,也會更看輕「努力」的重要,甚至認為努力是愚蠢的,等於向大家承認自己不夠聰明。 鼓勵比稱讚更有效果 看完上述的實驗,回過頭來談「肯定」這件事情。「肯定」簡單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鼓勵,一種是稱讚。 「鼓勵」是以信任的態度,讓孩子「憑藉自己的努力」,負責地解決問題,並且針對孩子的「努力的過程」,給予「看見」以及「肯定」;而這樣的看見,是「不論結果好壞」的。鼓勵會讓孩子更有勇氣,會讓孩子「不論成功或失敗,都會願意投入與付出。」 舉例來說,鼓勵就是對孩子說:「我看到你這次考試,真的非常用心地在準備。」在家事上也可對孩子說:「謝謝你想幫媽媽拖地,我覺得你是個很貼心的孩子。」 「稱讚」指的是:「針對孩子的『表現與結果』去肯定,讓孩子能夠知道他某些事情『做得很好』。」使用得妥當,同樣也能讓孩子感覺被鼓舞。例如:「你這次段考,考了第三名,表現得很不錯喔」、「你幫媽媽拖地拖得很乾淨唷!」 但是這兩者相較起來,鼓勵會比稱讚更能夠培養孩子「面對挫折的勇氣」。 人生中不可能沒有「挫折」與「失敗」,而我們也常常是在能夠在挫折中學習與成長。而「鼓勵」所傳達出一個概念是:「不論結果是成功或失敗,我們都可以繼續地往前、犯錯。因為我在過程中的努力,就已經是一件值得被肯定的事情了。」 而稱讚的確可以在「孩子真的做到了某些事情」的時候,讓他知道自己的表現很棒,並為自己的表現擁有成就感,甚至產生一種想要變得更好的卓越感。 然而稱讚卻有一個風險是,隱含著一種「上對下的權力不平等」關係,也容易讓孩子「上癮」,會讓孩子「依賴別人的評價與稱讚而活」。尤其在生活中,如果只有「稱讚」而沒有「鼓勵」的話,就會讓孩子有一種「難道我只有表現好的時候,才會被讚美、被肯定」的隱憂。 所以有一些一路走來總是第一志願的孩子,平時挫敗的經驗少,又得到太多稱讚,常常聽到:「哇!考試成績那麼好,很優秀喔!」這種話,他們會很容易認為「那如果我表現不好的時候,我會不會讓人失望?我會不會變成是一個不好、沒有價值、不被喜歡的人?」 稱讚跟責罵一樣危險,因為會讓孩子的自我價值,完全依賴於其他人的評價身上,隨之起起伏伏。 錯誤的稱讚跟責罵一樣危險 比較一下「責罵」與「鼓勵」:想像一下,如果你是個成績差勁的孩子,A老師告訴你:「你怎麼那麼笨!連這都不會!」而B老師告訴你:「你好像不是很滿意這次的成績,但我發現你其實一直很努力嘗試呢!」哪一個老師會讓你比較願意繼續念書?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後者。 再比較一下「鼓勵」與「稱讚」:如果當你考試考了一個不錯的成績,A老師告訴你:「天啊,你真的是太厲害了,我就說你很聰明,我相信下次你就可以考上第一名的!」B老師說:「我看見你在這次考試上,花了很多時間、很努力地在準備考試!看起來你的努力有成果唷~」同樣都是「肯定」,你會覺得哪一位老師會讓你感覺到比較大的壓力?而哪一位老師會讓你更願意「自動自發」地繼續念書呢? 如果我是孩子,A老師的回應,會讓我很害怕我下次考不上第一名,會擔心我下次會不會讓老師失望;但B老師的回應,會讓我有種被看見、被支持,下次願意繼續努力的動力,而且我會感覺這個努力是為了實現我自己的目標,而不是滿足老師的期待。 錯誤以及過多的稱讚,反而會讓孩子缺乏勇氣,甚至會變成一種「討好症」,不斷地渴望父母的肯定與看見,更在會孩子失敗的時候大受打擊。因為孩子期待自己「一直在那麼被誇獎的位置」,無法接受那個「可能失敗」的自己。而正確的鼓勵,背後隱含著一種「相信」的態度,會讓孩子更有勇氣,儘管遭遇挫折,仍願意繼續努力。 貼近事實的平實回饋 不只要區分鼓勵與稱讚,我發現很多父母親的稱讚,會變成太過「戲劇化」,例如明明只是吃下一小口飯,就大力地稱讚:「天呀,我的寶貝!我就知道你一定做得到!」這不只沒辦法增進孩子的自信與勇氣,反而會讓孩子更沒有信心。 因為孩子在父母誇獎的當下會產生一種困惑:「我真的有像你說的那麼好嗎?」那會形成「父母的表達」跟「孩子對自己的認知」這兩者之間,有一個很大的落差,也會讓孩子找不到「自己的標準」去判斷自己的好壞,反而無所適從地產生一種莫名的不安感。 此外,如果孩子在這樣「過度誇獎」的環境久了,孩子也會面臨兩個風險:一個是孩子會「誤認為」,只有「這麼強烈」的稱讚,才算是「好」。那會像是吸毒一樣,對於稱讚會越來越沒有感覺,也會越來越「依賴」這種高強度的稱讚。 另一個風險則是當孩子離開家中,到了學校、出了社會後,因為得不到孩子心中設下的強烈稱讚標準,而很容易感覺到挫敗,甚至會不敢去嘗試,因而讓孩子更沒有自信。 另一種父母是,當孩子說:「我覺得我很笨、我什麼都不會」的時候,父母急著想安慰孩子說:「不會啊!我覺得你很聰明,只要再努力一點,下次一定可以考好的!」這同樣會讓孩子困惑:「我覺得我很笨,感覺很挫折,可是媽媽說我很聰明,那我感覺到的到底是什麼?」這會讓孩子更不容易相信自己的感覺,甚至變得更沒有信心。 因此我建議父母的稱讚與鼓勵,不需要戲劇化,只需要簡單、平實地回應,甚至可以盡量貼近事實地描述,那反而會更有力道。例如:「謝謝你今天自己把衣服拿去丟洗衣機」、「你這次名次進步五名呢!」這樣簡單地回應,將功勞歸功於孩子即可。 從「外在肯定」到「自我肯定」 父母的鼓勵是重要的,但我認為以長期目標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讓孩子從父母或社會的「外在肯定」,轉為孩子對自己的「自我肯定」。 一開始,如果父母想要讓孩子學習「自我肯定」的話,可以多問孩子:「你是怎麼做到的?」或者讓孩子說說看:「你今天願意把玩具讓給弟弟(描述客觀事實),你是怎麼想的?」創造出一個空間,讓孩子成為鼓勵、肯定自己的那個人。 重點不在於,孩子真的也要非常「正向」地講出那些肯定自己的話,只是讓孩子有一個空間與機會,開啟對自己的欣賞眼光。 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的「自尊」與「自我肯定」的能量來源,不是從父母或他人身上得到,不是從事情的成敗之中證明,而是透過孩子自己對自己的評價所得到。這樣子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後,才能夠在面對挫敗,面對其他人對自己不公平的負面評價時,能夠有屬於自己的一套判斷準則。 心理師與孩子的暖心互動 容我再多說一點:我認為能夠練習從「外在肯定」變成「自我肯定」,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這件事情也是從我跟成人心理諮商的過程中發現的。 我發現絕大多數前來諮商者的心理困擾,源自於他們缺乏自信、無法肯定自己。而這些缺乏自信的人,有很大一部分,其外在的客觀表現,並不是太差的,但是他們還是缺乏自信,為什麼呢? 因為很多人,他們的自我價值、自信,是建立在像是「成績」、「權威者對自己的評價」、「同儕的看法之上」等這些外在的標準上。所以即便他們這次成績考好了,他們也不敢相信自己「下次一樣會考好」。他們這次被「稱讚」了很開心,但因為依賴著父母或權威者的評價,所以當下次又被評價為「不好」的時候,打擊是更大的! 而這也會讓長期依賴權威者評價的孩子、讓那些從小常被說「好乖、好聽話」的孩子,為了一直得到權威者的肯定,而變得不敢犯錯。 在長大之後,可能因為老師、老闆、其他人的一句話,而完全崩潰。也看見很多建中、台大等第一志願的孩子,最後因為承受不了打擊而結束自己的生命。他們不是太脆弱,而是因為其價值感,完全「只」綁在這些外在評價與表現上。 因此,如果身為父母的你希望孩子在未來遇到挫折、打擊的時候,仍舊能夠挺得住這些困難。那麼我鼓勵父母,從現在開始,就要減少孩子對你評價的依賴,讓孩子練習「自己去評價自己、欣賞自己、肯定自己」,找到孩子自己內心的標準。 父母反思小練習 回想一下,在生活中,你對孩子的話語是肯定多?或是責罵多呢?而肯定話語中有哪些是鼓勵?又有哪些是用稱讚呢?鼓勵其實蘊含著一種陪伴、理解、相信。當我們曾經體會過這種被深深相信的感覺,我們就愈能夠對孩子這樣子做。因此這次反思小練習分為二個部分:一個是試著對孩子講肯定的話語,觀察看看有什麼不同。另一個部分則把焦點再拉近各位父母身上思考。 一、 對孩子試試看鼓勵與稱讚的肯定話語: 1. 邀請父母回想一下,當你「責罵」孩子vs.「稱讚」孩子vs.「鼓勵」孩子,所造成的效果,有什麼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生活中,找一件非常簡單的小事情,去「鼓勵」孩子:也就是告訴孩子,你看見他在什麼地方很「努力」(重視過程,而非結果),觀察一下孩子的反應有什麼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在我生命中的鼓勵: 1.請父母們您試著回想一下:「在你生命中,有『誰』深刻地懂你、相信你、陪伴你、鼓勵你,讓你更有力量去度過生命中的難關?讓你願意繼續在這一條辛苦的路上努力著?」並請把這樣的經驗寫下來。
Chapter 2 你真正「聽懂」孩子的心情嗎? 08 如何培養孩子的勇氣,提昇自我價值 你覺得你的孩子缺乏自信、無法肯定自己嗎?要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呢?以及面對未來挫折的勇氣呢?我歸納出下面四個方向:與孩子建立「合作」關係、用正確的方式鼓勵、貼近事實的平實回饋、讓孩子從「外在肯定」轉為「自我肯定」。 四大方向,培養孩子擁有承擔挫折的勇氣及自信心 我從事心理諮商工作這幾年來,發覺人一生中所追求的,不外乎是兩件事情:「歸屬感」、「價值感」。 而我認為,自我價值是一個人的「根本」,因為: 人生不可能沒有...
推薦序
【推薦序】 一起努力,看到自己與孩子的「夠好」 這個年代,當父母是很辛苦的 有一次,我到附近的公園運動時,看到了一個畫面: 一個三歲大的孩子,在公園的椅子上站著,他不停哭叫,兩手張開,朝向站在她對面的媽媽,大哭著說:「抱抱、抱抱,媽媽抱抱!」站在對面的媽媽,看起來非常生氣,撥開他的手,很大聲的說:「不要!你哭什麼哭!做錯事還哭!你給我閉嘴!」 小孩聽到媽媽這麼說,哭叫得更加大聲,不停地說:「媽媽,我要抱抱,媽媽!」然後,他張著手,一直要著媽媽的擁抱。 小孩的哭喊,以及媽媽生氣而痛苦的臉,令我印象深刻,事隔多年,仍然清楚地在我的腦海裡。 如何讓孩子不要哭鬧?如何更理解孩子?還有,在孩子失控時,我們要如何不失控,才不會變成糟糕的父母? 這或許,是許多父母面對教養孩子的困難。 在我們這個年代,當父母是很辛苦的。 以前的年代,不特別強調如何教養孩子,也沒有太多親職教養的知識;上一代的父母,用吼叫、用處罰、用權威,很多時候,就可以讓孩子閉嘴聽話,達到父母的目的。 不過,這種權威管教的結果,造成了許多孩子的傷痕。這些孩子長大成人,決定不想讓小孩重複自己的苦痛,因此不願意再用同樣的方式管教自己的小孩;同時,各種親子教養知識觸手可及,於是,我們不嫌資訊少,而是資訊太多。 要當一個好父母似乎要做到很多事:要體貼孩子的心情,但是又要幫孩子建立規矩、責任感、判斷力……身為父母,突然變得很不容易。 好似,到處都有各種資訊,提醒我們:「你可能是不夠好的父母」。 淳孝的這本書,體貼了這樣的父母的心情。 面對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解法 《與孩子,談心:26堂與孩子的溝通課》,書中的主軸是親子教養,對於許多理論、實務方法都相當嫻熟的淳孝,用溫暖而清楚的文字,說明關於父母親職教養的基礎概念,並分享許多簡單可執行的教養方法。雖然書中使用大量的理論做為立基,但在淳孝清楚地說明中,使得這些理論不再艱澀難懂,而讓人覺得容易理解與靠近。 更重要的是:淳孝除了說明親職教養的理論與方法外,也不停提醒父母在重視親子教養的同時,更需要照顧與理解自己的情緒。唯有能夠理解、尊重與接納自己的情緒,面對孩子的情緒與困難時,我們才能有更多的理解與接納,也才有機會做到尊重與包容。 畢竟,能理解到自己的困難,允許自己犯錯、不完美的父母,也才有能力去理解與包容孩子的困難,並且能夠允許孩子有犯錯或發脾氣的空間。 身為父母,我們能允許自己有時「不夠好」,也才能相信自己「夠好」;那時,我們也才有能力,看到孩子的「夠好」。 淳孝一直是我個人非常欣賞的心理師,他的才華、努力與面對孩子的柔軟,在這本書中展現無遺。《與孩子,談心:26堂與孩子的溝通課》,涵蓋了面對孩子不同階段的父母,可能會遇到的教養問題與困難,並且提供許多可執行的解法。因此這本書,可說是一本有關親子教養的實用工具書。 誠摯推薦這本書,給每位,想更了解自己與孩子的父母。 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周慕姿 【自序】 在陪伴孩子的路上,也陪伴著我自己 小時候的孤獨印象 在我的記憶中,我的父母非常的忙碌,印象中,幾乎都是低著頭在工作。而在我身邊的,幾乎都是那些照顧我的不同「阿姨」的身影。 這些沒有血緣關係的阿姨,對我很好。但在我那個小小的心靈裡,可以清楚知道,阿姨「只是」來照顧我的:他們買東西給我吃、接我上下學,但不會跟我聊聊在學校發生什麼事,或者太在意我的開心或難過。 那時的我,非常孤單,但我並不知道。 印象中有一次颱風夜,我在爸媽的房間裡自己跟自己玩耍,我的媽媽打電話給我,並問我:「你自己一個人在家,會不會害怕?」我一派輕鬆地說:「不會啊。」而心裡想的是:「我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人的,有什麼好害怕的?」 但當我回答後,電話另一頭傳來的,卻是一陣沉默。現在長大回想起來,或許那時媽媽,也懊惱且自責著那個不能陪伴我的自己,但卻無話可說。 小時候的我,常被說「好乖」,我不懂那個「乖」是什麼?只是覺得,對這個世界沒有抱持著太多的期待。而我也時常感覺到「孤獨」,因為我不知道我的爸媽,他們會不會一直都在。而我那寂寞的心,又可以被誰理解? 大學的心理諮商,「練習」找回感覺 這樣孤單且寂寞的我,長大之後,跟身邊人的互動及關係總是「淡淡」的。大家基本上不會太討厭我,也會覺得我很好相處,但是要靠近我多一點點時,就好像碰到了一個透明的薄膜,無法再接近了。 我曾經因為這種關係,而感覺到苦惱。因為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夠跟別人更靠近。 因為在我的經驗中,幾乎沒有被好好靠近的經驗。 在我念了心理諮商之後,感覺自己像是一個做復健的病人,開始「練習」找回我的感覺,找回自己跟其他人建立關係的方式。我開始「練習」去靠近我身邊的人,開始「練習」跟別人講心事,「練習」去表達感覺、去哭、去笑、去生氣。慢慢地,我感覺自己,一點一滴地,活了過來。 而這樣子的一個寂寞的「我」,在我姐姐的小孩出生之後,在我第一次變成了「舅舅」的時候,有些事情開始變得不太一樣……。 變成「舅舅」,感受被需要的關係 我印象很深刻,有一次我跟我外甥的互動:那時外甥大概兩歲左右,我正從我的老家台南吃完最後一頓晚飯,準備搭車回台北。 當時我姐姐與姐夫幾乎全天候地待在孩子身邊,孩子還沒有太多「分離」的經驗。所以當我告知外甥,我要回台北的時候。孩子原本開心的神情,突然變得好難過、好難過。接著從抽泣變成了大哭。一邊哭著,一邊喊著:「舅舅…。」雖然話講得很不清楚,但我完全可以感受到,孩子希望我可以留下來陪他的渴望。 孩子的眼淚好像滴在我的心上,一方面讓我看得好心疼,但也因為那如此真誠、直接的眼淚,讓我感受到我從來沒有感受過的:「原來我對一個孩子而言,竟然可以如此重要。」 而這種被在意的感覺,讓我那片原本麻痺、乾涸的心土,開始有了溫度,開始流動、活化了起來。 從那次的經驗之後,我發現跟孩子相處時,我感覺到孩子總會提醒我很多那些我早已遺忘許久的事: 他們提醒我慢下來,去看看天空的雲、地上的螞蟻;他們提醒我,可以不用害怕別人的眼光,只因為聽到一首喜歡的歌,就開始隨意地扭動身體,隨著音樂舞蹈;他們提醒我,可以毫不保留地表達在那個當下最完整的情緒,可以因為現在肚子餓或難過,而用撼動天地的力氣大哭,但又在下一秒鐘,因為有人的照顧與陪伴,發自內心地笑著。 他們好自由。看著他們,也懷念著在我身上,曾經有過的這些自由。 研究所的系統化理論,更理解孩子的心 在跟外甥開始慢慢培養感情的同一時間,我也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跟著曾端真老師學習阿德勒心理學。曾端真老師透過理論,以及跟小孫女互動時的故事,教我們:「用孩子的眼、孩子的耳、孩子的心,去認識孩子的世界。」怎麼樣打從心底地去尊重並欣賞一個生命,讓一個孩子可以自主、自律、自由,同時能擁有挺得住挫折且面對困難的勇氣。 再接下來幾年,我讓自己在國小、國中、高中、高職、大學等,不同年齡層的學校、場域工作與學習。我喜歡聽孩子說話,也喜歡聽父母說話。 我跟著趙文滔老師學習家族治療好幾年的經驗,幫助我更能夠去看見,一個家庭,如何影響孩子,又如何被孩子影響著。讓我能夠用一個更「系統、全面」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狀況。 我也跟著曹中瑋老師學習完形治療,增進我對情緒的敏感度;而心理劇的訓練,也讓我可以更自在地從父母/老師的位置,角色交換到孩子的位置,去理解孩子的脈絡。 帶著這些經驗,當我回到跟孩子的互動,我常常能體會到,自己對孩子的進退應對是很得心應手的。我深刻地體會到阿德勒所說的:「一個有行為問題的孩子,背後其實是個缺乏愛、充滿挫折、缺乏練習的孩子。」 學習欣賞孩子最真實的部分 更重要的是,我認為我能夠跟孩子處得好,常常是因為,我能看見孩子的脆弱、孩子的需要,且總是能夠欣賞孩子最真實的部分。記得有一次我看見旁邊有兩個孩子在拌嘴,我自然地脫口而出說:「他們吵架的樣子真是可愛啊!」我常常在孩子難過、或生氣、或任性的時候,欣賞起他們自由的樣子。這份欣賞讓我不會過度地承擔孩子的情緒責任,也能夠很快地知道,我該怎麼跟孩子接觸、幫忙孩子。 長期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有一個感觸是,我在陪伴著孩子,試著去理解孩子、聽懂孩子時,其實「我」才是被孩子陪伴到的那一個人。他們是我的鏡子,是我人生的導師。 當我看見他們對我總是能夠真誠的流淚、生氣、耍賴,讓我感覺我是被他們信賴的;當我對他們的態度有一點點的不同,他們會馬上回饋給我,讓我知道我做對了;當我真的好好地去聽懂他們心裡面的話的時候,我也感覺,自己小時候那個「孤獨」的自己,好像也有一點點被了解。 而我,也在這條陪伴著孩子的路上,陪伴著我自己。 從四大面向切入,把教養力氣花在正確方向 所以,我寫下這本書,是希望能夠將我跟孩子互動時,那些快樂、自在的經驗,那些影響我至深的觀念,那些好用的小技巧,能夠有系統性地分享給身為父母的你。 我把書分為四大部分,分別為: 一、建構心態的「親子這條路,你準備好跟孩子『共學』嗎?」在一開始之前,將教養孩子的心態先建立,並聊聊可以用怎麼樣的立場與心情閱讀這本書。 二、觀念打底的「你真正『聽懂』孩子的心情嗎?」透過一些理論的說明,以及跟孩子互動時的一些大原則。依循這些大觀念,就像是在森林裡拿著指南針一樣,在親子教養的路上,不致於失去方向。 三、針對孩子問題去做探討的「破解孩子狀況,教養之路不卡關」,裡面會介紹一些教養孩子的具體作法與技巧。同時,也會穿針引線地引用第二章節的大觀念,讓父母可以前後呼應與對照。 四、回到父母的自我理解與自我照顧之「因為孩子,才學會當父母」。 在本書中,我會舉出許多故事與案例,協助讀者對於該主題有更立體、清楚的了解。而本書所有案例內容、人名,都是經過大幅編造,或是重新創作,如果雷同,是因為這些故事正發生在許多家庭的身上,許多人都跟你一樣有同樣的困擾。 此外,我也會佐以許多理論說明。 或許理論對有些讀者而言會比較生硬一些,但對我而言,學習親子教養不只要有對人性的關懷與理解,更需要心理學實證研究的支持。而在本書裡所寫下的內容,也是我親身使用過覺得有幫助的,才願意下筆分享給大家。 我希望透過這本書,不僅能夠在父母教養孩子的過程中,稍微省一點力,把力氣用在正確的方向上。更重要的是,希望各位父母也能跟我一起「享受」當父母、陪伴孩子的感覺。 你會發現,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那些辛苦與不容易,最終都會苦盡甘來,成為在父母心中纍纍的果實。
【推薦序】 一起努力,看到自己與孩子的「夠好」 這個年代,當父母是很辛苦的 有一次,我到附近的公園運動時,看到了一個畫面: 一個三歲大的孩子,在公園的椅子上站著,他不停哭叫,兩手張開,朝向站在她對面的媽媽,大哭著說:「抱抱、抱抱,媽媽抱抱!」站在對面的媽媽,看起來非常生氣,撥開他的手,很大聲的說:「不要!你哭什麼哭!做錯事還哭!你給我閉嘴!」 小孩聽到媽媽這麼說,哭叫得更加大聲,不停地說:「媽媽,我要抱抱,媽媽!」然後,他張著手,一直要著媽媽的擁抱。 小孩的哭喊,以及媽媽生氣而痛苦的臉,...
目錄
【推薦序】一起努力,看到自己與孩子的「夠好」∕周慕姿 【自序】再陪伴孩子的路上,也陪伴著我自己 Chapter 1 親子這條路,你準備好跟孩子「共學」嗎? 01 父母先走出來,孩子才有希望 02 讓孩子成為父母的鏡子及導師 03 學習用孩子的角度去看、去聽、去感受 Chapter 2 你真正「聽懂」孩子的心情嗎? 04 孩子種種行為目的,只為了克服自卑感 05 辨識孩子常見四種不良行為的背後目的 06 從依附關係中,建立親子間的安全感 07 摸清孩子天生氣質,找「對」方法帶孩子 08 如何培養孩子的勇氣,提昇自我價值 09 如何建立規矩及界線,培養孩子責任感 10 提高孩子挫折容忍度,從困境中學習成長 11 了解情緒的引發及運作,才能跟孩子好好溝通 12 如何幫忙孩子管理情緒 Chapter 3 破解孩子狀況,教養之路不卡關 13 總是長不大的「巨嬰型」孩子 14 自我要求完美的「玻璃老鷹型」孩子 15 手機不離身,「網路成癮」的孩子 16 總是哭不停的「分離焦慮」孩子 17 老是愛吵架的「手足競爭」孩子 18 關閉心房,拒絕跟父母溝通的孩子 19 過度管教容易教出「以暴制暴」的孩子 Chapter 4 因為孩子,才學會當父母 20 從分離課題,認清父母與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 21 父母照顧孩子時,請先照料自己的內在小孩 22 父母的關係是合作,不是仇敵 23 找回父母自己的名字,才能對孩子「放手」 24 重新檢驗父母的人生,做自己的主人 25 如何運用父母的幽默感與創造性,化解危機 26 請父母累積與孩子的珍貴時刻
【推薦序】一起努力,看到自己與孩子的「夠好」∕周慕姿 【自序】再陪伴孩子的路上,也陪伴著我自己 Chapter 1 親子這條路,你準備好跟孩子「共學」嗎? 01 父母先走出來,孩子才有希望 02 讓孩子成為父母的鏡子及導師 03 學習用孩子的角度去看、去聽、去感受 Chapter 2 你真正「聽懂」孩子的心情嗎? 04 孩子種種行為目的,只為了克服自卑感 05 辨識孩子常見四種不良行為的背後目的 06 從依附關係中,建立親子間的安全感 07 摸清孩子天生氣質,找「對」方法帶孩子 08 如何培養孩子的勇氣,提昇自我價值 09 如何...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