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生物界的拓荒史,歷經百年的科學觀察記錄!
見證一座島嶼的重生,以及最適者才能生存的熱血故事。這一本小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和精美的圖畫介紹了島嶼生物地理學的概念,第一次見到以這個經典理論為主題的童書繪本,讓我眼睛為之一亮。
--林大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這本書是一本延續百年的生態調查紀錄,作者說的是一個島嶼從生物完全消失到重新繁盛的故事。這本書值得你用不同的閱讀方式來閱讀理解,你將發現一些你從來沒想過的現象。
--簡志祥(新竹市光華國中生物老師、阿簡生物筆記作者)
《失去生物的島嶼》講的不是滅絕,而是喀拉喀托島劫後重生的全紀錄,借鏡其物種衍生的歷程,彷彿溫習創世紀,讓人領略周遭的生物都是其來有自,了解動植物也有屬於自己的大歷史,說故事的口吻搭配豐富的插圖,連孩子能愉快地讀完。
--野家院子Ella
《失去生物的島嶼》讓我看到了一座小島從毀滅到重生!火山爆發後,小島被火山灰覆蓋,生物各憑本事的存活在這裡看似各自發展,但又互相串連出一種微妙的生存關係!不但展露生機且生生不息,也印證了生命自然會找到出口!
--「微醺記憶」部落格 Carol
一百多年前在印尼的喀拉喀托火山島,發生了人類史上最慘重的一次大爆發,這次爆發造成了許多人死亡,影響遍及世界各地,甚至造成氣候的改變,它是火山史研究的重要標的。但火山的爆發也把小島本身幾乎完全夷平、炸光,只剩下小小的一塊,而島上所有生物也全部被摧毀殆盡,成為光禿禿的一片。
在爆發後第三年,科學家開始在島上發現了生命的跡象——蕨類與藍綠菌。每隔一段時間登島,就會發現有不同的植物與動物出現。為什麼出現的是這些生物?它們是怎麼到達島上的?有哪些存活下來了?有哪些消失不見了?《失去生物的小島》不僅描述了延續一百多年的研究紀錄,更一一去探究這些生物可能的來源與生長歷程。它就像一部生物界的拓殖史,記錄一片荒地在生物的遷移、求生、競爭到畫出地盤後,生生不息的演替歷程。
本書作者田川日出夫是鑽研喀拉克托島的學者,以其實際研究做為基底,運用深入淺出的描述與提問,帶領讀者一步一步地去思考整個島嶼從無到有的歷程,以及演化上環環相扣的生態。畫者松岡達英是日本知名的生物插畫家,他特別運用一個生物學家的角色,搭配精細的生態畫,讀來彷彿正在聆聽一場精采的演說,讓孩子也能輕鬆融入其中,是認識演化與生物界奧妙的最佳入門書。
作者簡介:
田川日出夫
1933年北韓京城府出生。
1956年九州大學理學部生物學科畢業。歷任鹿兒島大學基礎學院教授、鹿兒島縣立短期大學校長。
著作有「植物的生態」「生態演替I」〈共立出版〉等。
1983年,參加印度尼西亞「喀拉喀托群島」國際會議。發表了1982年6月~8月、10月~12月之間的生態調查報告。
日本生態學會、英國生態學會會員。現在居住鹿兒島市。
繪者介紹
松岡達英
1944年生於日本新潟縣長岡市,
日本東京設計學院畢業。曾任設計製作,是日本知名的繪本作家與自然科學、生物插畫家。
著作:《精采的世界之自然界》全五冊(大日本圖書)獲得日本厚生省兒童福祉文化獎、《熱帶探險圖鑑》(日本偕成社)獲得日本繪本獎、《原始森林》(日本岩崎書店)獲得日本厚生省兒童福祉文化獎及科學讀物獎等許多獎項的肯定。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驚歎推薦:
林大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簡志祥(新竹市光華國中生物老師、阿簡生物筆記作者)
蝌蚪池塘自然文創創辦人 呂軍逸
野家院子兒童自然美學 蔡靜芬
「微醺記憶」部落格 Carol
專業審定/顏聖紘教授(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
名人推薦:驚歎推薦:
林大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簡志祥(新竹市光華國中生物老師、阿簡生物筆記作者)
蝌蚪池塘自然文創創辦人 呂軍逸
野家院子兒童自然美學 蔡靜芬
「微醺記憶」部落格 Carol
專業審定/顏聖紘教授(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
推薦序
推薦文一 一座重新演化的島嶼
文/林大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你去過幾座島嶼呢?也許很多,也許很少。然而,無論臺澎金馬,我們都生活在島嶼上,應該對島嶼不會太陌生,也應該瞭解島嶼的生態特性。
島嶼往往是一個搖搖欲墜的孤獨環境,在島上求生存可不容易。
會這麼說,有兩個原因。首先,島嶼是四周環海的小陸地,島上的自然資源非常有限。如果島嶼的面積愈小,可以讓生物覓食、棲息和繁殖的資源和空間也就愈少。除非遇到罕見的偶發事件,或是漫長等待著陸塊漂移,否則島嶼的面積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之下,島嶼所能滋養的生物種類與數量自然就受到限制。這是控制島嶼生態的第一項因素:「面積」。
第二,也和島嶼四面環海有關。即使是風和日麗、晴空萬里的海洋,對許多生物來說也是難以跨越雷池一步的險峻環境。一旦不小心掉進海水中,幾乎就只能等死。所以,島嶼的宿命就是受到海洋的隔離,與另一塊陸地的距離愈遙遠,對許多生物是艱難萬分的任務。這是另一項因素:「距離」。
綜合「面積」和「距離」,各位可以想像,在「又小又偏遠的島嶼」上,恐怕沒有太多的生物生存,例如夏威夷的雷仙島,或是地球上最孤立的布威島。同樣地,在「又大又靠近大陸的島嶼」上,應該會有繽紛又多樣的生物,例如臺灣和日本。這個概念,稱為「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是相當重要的學說,有許多研究案例支持,也廣泛應用在保育策略上。
「失去生物的島嶼」介紹的是「喀拉喀托島」在1883年的火山爆發而失去大半土地,許多島上的生物也因此消失。雖然喀拉喀托島的面積變得更小,幸好她離大塊的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很近。在此之後,來自四面八方的生物陸續進駐,島嶼上的自然環境逐漸復甦,恢復以往欣欣向榮的生機,盪漾在溫暖的熱帶海洋。
這一本小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和精美的圖畫介紹了島嶼生物地理學的概念,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第一次見到以這個經典理論為主題的童書繪本。雖然前面提到島嶼生態的艱辛,「能不能到」和「能不能活」,是生物進駐島嶼的兩大考驗。但是,反過來說,一旦順利抵達並且繁殖後代,就很有機會長久地生存下去。
無論如何,隔離終究是島嶼的宿命,和廣大的大陸相比,島嶼的生物相當容易滅絕。然而,隔離也是島嶼的優勢,其他生物難以進駐,就少有天敵、少有競爭者,有些生物因而體型變大、有些變小、有些甚至放棄了飛行能力,彷彿能在島上悠哉度日。久而久之,隔離會累積特色,島嶼生物很容易演化成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特有物種。各個島嶼的生態風貌,因而有了各自的獨家亮點,全球僅此一家,絕無分號。
推薦文二 用不同的視野認識一座島嶼的重生
文/簡志祥(新竹市光華國中生物老師、阿簡生物筆記作者)
幾個月前我在一塊小花圃做了一個實驗,這個花圃因為長年缺乏灌溉,只剩下一片乾燥的土壤,沒有任何植物在上面生長。我想知道如果我每天澆一桶水,這個花圃會發生什麼事情?在開始澆水的第二週,我發現有幾片迷你的葉子從土裡冒出頭了,這些也許是以前就藏在土裡的種子,也可能是最近靠風吹來的種子。隨著這些植物慢慢長大,開始有些吃植物的昆蟲出現在葉片上,後來甚至在花圃裡還會有麻雀和白頭翁來找食物,而且這些鳥不只來吃東西,牠們也絲毫不客氣地在花圃裡拉屎。才短短幾個月,這塊花圃居然就長出構樹了!它是靠動物傳播種子的,它的出現顯然和那些小鳥脫不了關係。一塊乾燥的花圃可以因為每天的澆水而變得不一樣,那麼如果是一個因為火山爆發而生物消失的島嶼呢?還會有生物出現嗎?答案就在這本書裡。
這本書是一本延續百年的生態調查紀錄,作者說的是一個島嶼從生物完全消失到重新繁盛的故事。這本書值得你用不同的閱讀方式來閱讀理解,在打開書之前,心裡先思考著這些我幫你準備的問題,在白紙上寫下來你的答案,再從書中一頁一頁驗證你的想法和實際發生的故事是不是相同,這本書即將帶你發現一些你從來沒想過的現象。而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可別只想著動物,也要去考慮植物的例子。
當大海上出現了一個沒有生物的島嶼,你認為哪些生物會出現在島上?他們用什麼方式來的?不會飛也不會游泳的生物有機會進入島嶼嗎?他們怎麼上去的?他們是自願的或是被動的?相反的,有哪些類型的生物絕對不可能進入島嶼,或是也不可能在島嶼上生存?為什麼?先登島的植物會出現在海岸邊還是島嶼內陸?島嶼和附近陸地的距離也很重要,當距離非常遙遠或是近在咫尺,那麼這個島嶼出現的生物會有什麼不同?
從吃與被吃的角度去想想,先登上島嶼的生物一定可以存活下來嗎?什麼生物即使進入島嶼,也沒辦法活下來?為什麼牠們活不下來?已經登島的生物種類和數量一定會越來越多嗎?有哪些特徵的生物一開始有很多數量,但是會逐漸變少?而哪些特徵的生物是一開始數量很少,到後來才會比較多?那些變少或消失的生物,是不是從此就不會出現在島上?什麼情況下他們又有機會在島上建立族群?
閱讀完這本書之後,也想想如果是一片野火肆虐後的林地,生物復甦的情況和這本書裡的喀拉喀托島會有什麼不同?
找到這些答案之後,如果意猶未盡,我也鼓勵你像我一樣做個簡單實驗,只需要找一個花盆裝一些土壤,用燒過的土或是別的地方挖來的土都可以試試,可能會出現不同的結果。每天在花盆裡澆一些水,花幾分鐘觀察並做紀錄,你也可以像這本書一樣,像個科學家寫下生物隨時間變化的紀錄,發現一些和喀拉喀托島相似的現象。
推薦文三 一本讓人驚奇又感動的書
文/「微醺記憶」部落格 Carol
我很喜歡觀察植物,常常在陽台幫植物們拍照做紀錄且讚嘆造物者的神奇。
但我從沒想過一座山或是一座島它是怎麼演化而來的,好像它應當如此,忘了其實造就一個自然生態是要用時間堆疊的。
「生物消失的小島」讓我看到了一座小島從毀滅到重生!
火山爆發後,小島被火山灰覆蓋,慢慢地,生物各憑本事的存活在這裡,有的從海上漂流過來,有的從空中飛來,也有藉由動物帶來的,生物看似各自發展,但事實上又互相串連出一種微妙的生存關係!
「生物消失的小島」不但展露生機且生生不息,也印證了生命自然會找到出口!
我很樂於和我的小孩共讀這本讓人驚奇又感動的書!
推薦文四 孩子能愉快讀完的一本科普圖畫書
文/野家院子Ella
說故事的口吻搭配豐富的插圖,連孩子能愉快地讀完。
《生物消失的島嶼》講的不是滅絕,而是喀拉喀托島劫後重生的全紀錄,借鏡其物種衍生的歷程,彷彿溫習創世紀,讓人領略周遭的生物都是其來有自,了解動植物也有屬於自己的大歷史,引導讀者進一步認識生態的興趣,趣味的描述讓生命教育更加圓滿。是值得推薦的好書。
推薦文一 一座重新演化的島嶼
文/林大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你去過幾座島嶼呢?也許很多,也許很少。然而,無論臺澎金馬,我們都生活在島嶼上,應該對島嶼不會太陌生,也應該瞭解島嶼的生態特性。
島嶼往往是一個搖搖欲墜的孤獨環境,在島上求生存可不容易。
會這麼說,有兩個原因。首先,島嶼是四周環海的小陸地,島上的自然資源非常有限。如果島嶼的面積愈小,可以讓生物覓食、棲息和繁殖的資源和空間也就愈少。除非遇到罕見的偶發事件,或是漫長等待著陸塊漂移,否則島嶼的面積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在這樣的環...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