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年老,我們的生命是每一份愛的總和。
――喬治‧威朗特
本書將翻轉許多人對於老化的刻板印象。
哈佛大學格蘭特研究告訴我們,人不斷在改變,即使到了八、九十歲,也能學會新把戲。晚年的我們依然持續演變,並且通常變得比以前更愉快滿足。而扭轉人生的神奇準則是──有能力經營親密關係,加上毅力、紀律、秩序與值得信任的人格。
本書就像一副超級厲害的望遠鏡,透過科學實證的研究數據,以及生動的個案故事,帶領我們見識到一個又一個從沒想過的世界,鼓勵我們思索自身以及其他人的人生;也告訴我們──老,其實沒那麼糟,掌握要點幸福地老化,就能超越衰朽。
■關於「格蘭特研究」
哈佛大學,這所代表人類智識發展最前沿的傳奇頂尖大學,於1938年開展了一項具前瞻遠見的「長期」跨學科人類發展研究,這個「長期」幾乎綿延了近一個世紀;其目的是企圖找出影響人生幸福的最重要因素。
這項長期追蹤研究一開始記錄了268位當時哈佛大學大二男性學生的生活,爾後每五年追蹤、訪談,這些累積的文字與數字記錄,成為史上最長的關於人類發展的實證經驗資料。其涉及的研究範圍,橫跨心理學、人類學和物理學特徵;舉凡性格、智商、情感、喝酒習慣及家庭關係等等,都在追蹤記錄之列。本研究追蹤年代之久、歷經時代變動之巨(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搜集資料之豐,以及研究範圍之廣泛,可謂空前。
■本書揭露了老年幸福的祕密
‧老年生活幸福的人,中年不一定過得好,反之亦然。
‧人們可以從不幸的童年中恢復過來,但童年幸福的回憶依舊是一生的能量來源。
‧能否有尊嚴、精力充沛地變老,關鍵在於我們自身,而不是基因。
‧晚年要快樂,身體和心理健康缺一不可。要擁有心理健康,必須有愛,必須活著,
必須能夠冷靜思考。
‧人生幸福的關鍵是:與人擁有良好「優質的關係」。
我很高興看到作者說「童年的幸福回憶是一個人一生能量的來源」。光是這句話,
就值得現在的父母去買書來看了。
洪蘭
對於預測幸福的老年來說,日常的喜愛社交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具有安全依附的童年生活、成熟相處(含同理心)的青年生活以及溫暖親密的成人生活。換句話說,愛人與感受被愛的能力才是關鍵。
詹志禹
作者簡介:
喬治‧E‧威朗特 (George E. Vaillant)
醫學博士。身兼精神分析學家與從事研究的精神科醫師,是成人發展研究的先驅。任教於哈佛大學,並指導哈佛成人發展研究達三十五年,著有《美好的晚年》(Aging Well)、《再探酗酒現象》(The Natural History of Alcoholism Revisited)和本書等多部著作;而他1977年出版的《適應人生》(Adaptation to Life),堪稱成人發展領域的經典著作。目前定居於加州奧蘭治郡,但仍在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兼職。
威朗特醫師除了研究成人發展,亦探討從思覺失調症、海洛因成癮、酗酒與人格違常等病況中復元的過程。截至2003年,他主持哈佛保健中心的成人發展研究已逾三十年。這項前瞻性研究六十年來追蹤724名受試者(男女都有),並加以記錄。
譯者簡介:
王敏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所碩士,喜愛沿著蜿蜒的山路恣肆行走,也愛伏案翻譯,逐日收藏其間的汗水與快樂。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王浩威 精神科醫師
江漢聲 輔仁大學校長
吳齊殷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洪 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張德聰 群我倫理促進會理事長、環球科技大學講座教授
黃光國 國家講座教授
黃維仁 國際親密之旅總會會長、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精神與心理行為科系助理教授
詹志禹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
名人推薦:王浩威 精神科醫師
江漢聲 輔仁大學校長
吳齊殷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洪 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張德聰 群我倫理促進會理事長、環球科技大學講座教授
黃光國 國家講座教授
黃維仁 國際親密之旅總會會長、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精神與心理行為科系助理教授
詹志禹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
章節試閱
第六章 婚姻
心理健康和愛(人)的能力是相關的,但很難確定其間的關聯。因為愛沒法論斤秤兩,或用特殊的鏡片去檢視。詩人能描述到某個程度,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包括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生,愛仍是謎一樣的東西。親密而溫暖的依附(並非只有性,甚至不是生存本能的衝動,通常稱之為愛慾)很重要,是格蘭特研究的第三個教訓。但人類行為中,親密是檢視起來最主觀、最不易測量的面向。
和另外一個人共度時光的樂趣,與艾瑞克森提出的親密關係不太一樣,這一點最末一章會說明,我會先在這一章釐清兩者的不同。艾瑞克森提到的親密關係,如同發育期,是發展階段任務。有些人比較晚,但大多數人都會完成發育。如同雛鳥會飛離親鳥的巢,我們都必須離開父母的家,走進同儕的世界,和他們建立情感關係,共享空間、金錢、決定和計畫,在各方面相互依賴。哈佛成人研究將艾瑞克森的親密關係下了一個操作型定義:維持互依互賴的忠誠關係,共同生活十年以上。但忠誠的形式因人而異。
本章要探討四個問題:情感親密是什麼模樣?我們可以從維繫五十年以上的婚姻學到什麼?撐不下去的婚姻教了我們什麼?親密關係和心理健康之間有何關聯?
研究格蘭特受試者的婚姻打開了我的眼界。我曾在投稿《大西洋雜誌》的一篇文章上斷定,關係(亦即有溫柔依附的能力)是人生最重要的東西,至今我仍深信不疑;但我要收回第一本書裡的說詞:「從格蘭特研究的各種長期變數來看,大概只有長年維持幸福婚姻的能力,最足以預測心理健康。」1977年,我堅信依統計數字來看,離婚對往後的發展和快樂均甚不利;但這些年來卻發現這是言之過早。
三段婚姻
現在我要落實抽象的觀念。我將運用具體事例、個別研究員的評語與多年來的後續追蹤,來介紹三段不同的婚姻:一是終生美滿的婚姻,一是幸福長久的第二春,一是既無衝突、亦乏柔情,默默忍耐了一輩子的婚姻。
奇普夫婦(弗列克和凱瑟琳):一起打蚊子也很快樂。 1986年,格蘭特研究廣發問卷給受試者的子女,收到了數百封回覆,其中只有一個家庭,每個子女都勾選父母的婚姻「比我的朋友更好」那一格,那就是奇普夫婦。有個女兒甚至在旁邊寫下:「好得多」。
弗列克‧奇普80歲那年,和結縭六十年的太太照樣說婚姻十分美滿。想當年,16歲的弗列克初見凱瑟琳,回家對媽媽說:「我遇到以後要娶的女孩了。」他花了幾年時間才說動她步入禮堂,但從那時起,他說:「我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其實並非一路上毫無變化。弗列克75歲那年接受訪談,說起兩人關係的改變:「她變得更有自信,我也學著調整自己。」
(以下略)
艾登斯夫婦(約翰與南西):再試一次。 這段婚姻算是得來不易。主人翁是不折不扣的波士頓人,姑且叫他約翰‧艾登斯先生吧。他前半生結過三次婚,加起來僅有九年。四十五歲那年,他遇到了第四任妻子,從那時起共度四十二年非常快樂的人生。我還會談到查爾敦‧泰瑞登醫學博士的故事——第五章他曾短暫出場——他也離婚三次,換了四任太太,與艾登斯做對比。
泰瑞登和艾登斯在25歲之前非常相像,小時候都很孤單寂寞,爸媽經常不在身邊。(盲評者都說絕對不想忍受他們這樣的童年。)兩人都愛怨天尤人,明顯缺乏紀律,艾登斯經常曠課。兩人喝酒喝得兇,功課隨便敷衍過去,是格蘭特研究中的倒數十名,也都屬於少數被研究團隊形容成「人格統合差」與「缺乏目的和價值觀」的一群。
不過,他們倆之間有滿大的差異。約翰‧艾登斯有個感情很好的手足,後來十幾歲時有繼父,他非常愛這個繼父。他20歲時提到繼父:「他是我在世上最喜歡的人。」泰瑞登是獨子,生命中從未有過讓他仰慕的父親角色。
到了30歲,這兩人的生命軌跡開始分歧。泰瑞登讀的是醫學院,一天常喝上五分之一加侖的威士忌,當然他在上班時非常小心保持清醒,但敬業態度打了折扣。他堅稱自己信仰基督科學教會,當醫生主要是為了錢。但其實他的收入比不上本研究中任何一位執業醫生。他50歲那年喝酒更加沒節制,短暫戒酒後喝得更兇,也毀了他口中很幸福、但為時甚短的第四次婚姻。他絕望之餘無計可施,最後自殺了。
艾登斯也喝得很兇,但他有最起碼的節制,從不會因喝酒耽誤學業或造成其他問題。他是史丹佛《法律評論》的一員,40歲時因公共服務獲獎,成為波士頓一家頂尖事務所的合夥人。世事未必盡如人意,他離了三次婚。但他頗有自知之明,知道婚姻問題泰半要歸咎於他自身「情緒不成熟,兼且老是被情緒比自己還不穩定的人吸引」。
三度離婚以後,他不再喝那麼多酒,更常運動,而且他遇到了南西,後來成為第四任太太。她不僅非常能幹,還能給予丈夫情緒上的支持。她獨立自主,甚至偶爾騰出心力照顧約翰,而非老是期待他替她安排好一切。(有些童年不快樂的受試者選擇比自己更需要關心的對象,透過對他人的照顧,感受到人生的滿足。但這種利他的因應策略在其他人際關係上頗管用,卻不適用於婚姻。兩人都願意讓對方服侍,並為此感激,似乎才是婚姻之道。)
和南西結婚七年後,約翰50多歲了,覺得人生太美妙,承認自己是「無可救藥的樂觀」。他有幾年沒回問卷,60歲又開始回覆,表示婚姻「非常幸福」,認為是「成熟促成了這次美滿姻緣」。他解釋說:「先前幾次婚姻都是被對方的軟弱可憐吸引,而且前幾任太太都有嚴重的精神病特質。」他和南西結縭三十二年後,艾登斯說:「使人生變得快樂滿足」的不是職涯,而是婚姻。
艾登斯很早就退休,動筆寫半自傳性的短篇故事,將早年的痛楚轉化成藝術。我發現到一件有趣的事:與只有30歲、尚未定性的他談話的那位訪談員,覺得眼前這個乳臭未乾的律師「敏感、聰明,像寫小說的人」。
芭特頓覺得艾登斯的樂觀是裝出來的,她訪問了80歲的艾登斯,承認他的婚姻是「真的很幸福」,但她覺得主要是太太的功勞。88歲的他還是那麼愉快。我也看得出其中不無誇大,譬如他信誓旦旦地說體力沒半分衰退,就不可能是真的。
那又怎麼樣?婚姻美滿的人當中有許多樂天派,是婚姻坎坷者的三倍,這是很顯著的差異。約翰生博士有句妙語,說第二次婚姻是希望戰勝了經驗,似乎有點道理。更何況,我想要是到了80歲,你還可以打網球,唯一吃的藥是威而鋼,人生當中最快樂的七年是「現在」,那麼不管是婚姻或身體健康都不會太差,頂多是你戴上玫瑰色眼鏡、稍微美化而已。
我訝異地發現,缺乏愛的童年不見得導致日後婚姻不幸福。第四章已經提到,溫馨童年預示了長大後對世界的信任,以及未來的友誼型態;此外,也跟十大成功項目衡估的精采人生有顯著相關。不過,童年不快樂的卡密歐仍擠進十大項目的前25%。對一名男性而言,除了和父親的親近關係外,幼年環境不能預測穩定的婚姻;退一步說,就算沒有溫暖的父親角色,最後仍可能打造美好婚姻。事實上,似乎可以透過婚姻來補償不幸童年。心理學家艾咪‧華納(Emmy Werner)花了五十年追蹤處於劣勢的青少年,發現「對大多數不安煩惱的人來說……最明顯的轉捩點是遇到忠誠溫柔的朋友,並與善於包容的人結婚。」童年受創不一定會毀掉我們的人生,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好事始終支持著我們。於我們有益的婚姻與日益成熟的防衛機制是沃土,新的復原力和創傷後成長由此滋長發芽。
對哈佛男性與內城區群組來說也是一樣。奇普夫婦和霍姆斯法官都有非常快樂的童年,但對從小不快樂的受試者來說,美好婚姻一半靠堅持,一半憑運氣,猶如維多利亞時代劇作家吉伯特(Gilbert)遇到了最適合他的作曲家蘇利文(Sullivan)。我母親以前常說,兩個健康的人要經營好婚姻很簡單,但兩個神經質的人要想維繫婚姻,除非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才有可能。約翰‧艾登斯打造出足以彌補過去不幸的婚姻,亞當‧紐曼也一樣。關於其他受試者的討論散見本書各章。
弗洛思特夫婦(伊本與派翠夏):壓抑的極限。 弗洛思特在年收入僅1,000美元(以1939年幣值計算)的家庭裡長大,全家住在佛蒙特州的山坡。冬天時要走三哩路去只有兩間教室的學校上課,夏天要在爸媽的乳牛場幹活。他深覺寂寞,也知道自己需要找一份能和別人說話的工作。10歲那年,他對永遠做不完的雜事愈來愈反彈,悄悄打算離開這座農場,再也不回來。他要去上大學,接著要讀哈佛法學院。他的確辦到了。
弗洛思特的家沒什麼溫暖;他們關心彼此,但從來不說出口。父親被形容成「冷靜」、「人格高尚,具有老一派的道德觀」。母親「從不操心煩惱」。她對研究團隊說伊本好相處,沒別的了。「如果屋內外有需要幫忙的地方,我們叫伊本來做,他最靈巧。」卻從不討論感受。伊本告訴研究團隊裡的精神科醫生,「家裡幾乎沒有稱得上親密的情感聯繫。」
我初次見到他,覺得他性情外向活潑、風度迷人,對其他人有濃厚興趣。他外表平靜,見解清晰而敏銳,全身散發出平易自在的氣質。他長得好看,又具有幽默感,47歲的他看起來像是資本雄厚博物館的受託人,簡直看不出他是貧寒的農場小子,因緣際會成為法律人。他說起和別人一起參加的活動。但當我進一步探詢親密關係,他突然豎起「請勿跨越」的牌子,像一匹逡巡不前的馬,不太肯配合,語氣有點衝,我只得改聊沒那麼敏感的話題。
他18歲時,本研究的內科醫生描述他「身體非常好」。他身體一直很好。47歲的他沒住過一天醫院,也不曾因病少上一天班;連續三十年形容自己的健康狀況「極佳」。但他絕不是不顧事實。他定期健檢,最糟糕的一次是長痔瘡。大家都以為埋藏感受有害健康,事實似乎不然。伊本從未有過無話不談的知己,他也不想去找。
我評定47歲的伊本在調適方面名列前三名;後來他在十大項目中也拿下前十名高分。他說自己的人生猶如絲ㄧ般滑順,「我執業沒壓力,我選了個完全不緊張的專業生涯。」接著用他一貫高貴沉著的口氣說:「我是開天闢地以來最沒壓力的人。」
進行中年評估時,伊本坦言不太滿意法律生涯,抱怨「總是挫折連連」。他說早知道就當揮灑創意的藝術家。但一如既往,他懂得安撫受挫的自己,也知道如何讓自己好過。家居是他一手設計的,還當上他那一區的家長教師聯合會會長。六年後,他如願轉換工作重心,能和人有近距離接觸:負責訓練年輕一輩的律師,終於能用傳承者的熱情口吻對我說:「工作真開心!」
但儘管他再三堅持自己是「世上最好相處的人」,家中氣氛並不像絲一般滑順。他說「太太實在有點愛唸」。兩人去度假,她待在海灘上,他去打高爾夫。他深知自己避免互相依賴,對兩人來說都是損失,而婚姻中的壓力主要來自「我不肯讓她進入我心房,她深覺挫折」。不過他自己並不想要這樣的心意相通。他知道她有時覺得被拒絕,但他認為她只是「毫無必要地讓問題不斷長大」。他不太喜歡軟弱;他說自己「最大的弱點是不依靠任何人」。具備洞察力一向是他的強項之一,卻不足以改變他。反觀奇普在他這個年紀,被問到要是對某事不高興會怎麼做,他說:「我去找她,」意指他太太,「我找她談談,很自然、輕鬆又有幫助。我絕不會悶著不說,她是我的知己。」
弗洛思特有個女兒寫道,父母結婚這麼些年,她從未見過他們爭吵;但令人同樣訝異的是,她也沒見過他們表示愛意。她還說,爸爸疼愛孫兒勝過自己的兒女。另外一個女兒總結說:「弗洛思特家的人從不對孩子說我愛你。」無法擁抱同儕的人但願意抱抱小狗,還有孫兒。
伊本退休後,我去找他訪談。他說他一定要整天待在外頭,「絕不在家吃午餐。」我問他和太太有多依賴彼此,他解釋說他太太「獨立自主,她的興趣不同。」他也一樣,不單指娛樂活動,也包括關係。除了偶爾一塊出遊,「我們不太管對方做什麼事。」他愛藝術,但「她喜好交響樂,不過我沒興趣。」
他說到妻子時的口氣聽不出一絲溫柔關愛,而她在接受我的短暫訪問時,對格蘭特研究或丈夫加入研究五十年的事也完全沒興趣。按他稍後的說法是「我們不至於形同陌路,但也沒有心意相通。」
結論
長達年的格蘭特研究在婚姻、親密關係和心理健康上,對我們的指引是什麼?首先,研究證據顯示郝蘭德是對的,重點在於「長久愛一個人是好事」。為什麼?如同我開頭所說,愛一個人的感覺很棒。大部分人只要有回報,都樂意去愛。但若以發展階段的術語觀之,親密關係和正向的心理健康,皆反映出同理心取代自戀,亦即愛與社交智商漸次融合的過程,由是發展出成熟的防衛機制和適應技巧(第八章)。
這項研究也充分顯示,人並非因婚姻不快樂而酗酒,是酗酒讓婚姻走下坡。有28位受試者是因為另一半開始酗酒,原先的幸福婚姻才變調。只有七個例子是因為婚姻失敗才酗酒;即使如此,「婚姻失敗」也不是真正理由,而是為克制不了飲酒慾望找藉口。話雖如此,普遍認為酒精是很糟的鎮靜劑。
第三,我們也發現過了70歲,幸福婚姻比例上揚的原因。許多針對一般人口的研究發現,隨著年齡增長、步入婚姻越久,離婚率大幅下降。理由不止一端:撐不了太久的婚姻隨著時間被淘汰;年事漸長,心意益發堅定、也更不願改變;或許也因為夫妻的共同財產變多,離婚代價更高昂。離婚率下降未必與婚姻幸福劃上等號,但我們的數據的確顯示幸福指數上升了。從20~70歲,僅18%的夫妻同時表示婚姻幸福達二十年以上;到了75歲,五成仍健在的受試者表示婚姻幸福。到了85歲,幸福婚姻的比例竄升到76%。一部分原因或可歸諸卡斯坦森的社會情緒選擇理論,也就是當人變老,習慣記住好事,忘掉不快。一部分則是因為男人年紀越愈大,愈能容忍相互依賴的情況。顯然當男人逐漸體會彼此依賴是一個機會而非威脅,對婚姻的正面感受愈深刻。在離異或喪偶後,再婚獲得幸福也是原因之一。
但格蘭特研究有一項令人意外的發現:即使是第一次婚姻,也是愈陳愈香。此一結果無法在為期較短、或不夠全面的研究中獲得。男人年逾七十,似乎赫然發現婚姻的可貴。
最後,本研究闡明了某些微妙卻很重要的分野,唯有透過終生研究的長鏡頭才看得清楚:比方說,阿爾弗德‧潘恩輕率的樂觀(第七章)與鮑特萊或艾登斯對天地萬物的堅定信念,完全不同。前者只是閃閃發光,後者才是真金。共依存也許只是假象。相互依賴的能力讓奇普夫婦活得愜意滿足,但聰明能幹、生性冷漠的弗洛思特夫婦卻欠缺這項能力。
而艾登斯這一類的人完全扭轉我對婚姻的看法,再度提醒我們一個了不起的事實:人不停在改變,也持續成長。
第六章 婚姻
心理健康和愛(人)的能力是相關的,但很難確定其間的關聯。因為愛沒法論斤秤兩,或用特殊的鏡片去檢視。詩人能描述到某個程度,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包括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生,愛仍是謎一樣的東西。親密而溫暖的依附(並非只有性,甚至不是生存本能的衝動,通常稱之為愛慾)很重要,是格蘭特研究的第三個教訓。但人類行為中,親密是檢視起來最主觀、最不易測量的面向。
和另外一個人共度時光的樂趣,與艾瑞克森提出的親密關係不太一樣,這一點最末一章會說明,我會先在這一章釐清兩者的不同。艾瑞克森提到的親密關係,如...
推薦序
【推薦序一】
陪伴孤寂的心靈或優雅的智者? 詹志禹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
在已開發國家之中,人類平均壽命已超過八十餘歲。人的一生究竟有多少年處於發展狀態?早期發展心理學界所提出的發展階段理論,包括精神分析學派創建者佛洛伊德(S. Freud)所提出的性心理發展階段、認知心理學大師皮亞傑(J. Piaget)所提出的認知發展階段以及道德心理學大師柯爾伯格(L. Kohlberg)所提出的道德判斷發展階段等,大多只著墨於個體從出生到青年期的成長變化,彷彿暗示成人之後的心理發展已經定型或停止(宛如身高)。人格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 H. Erikson)雖提出了終身發展理論,但具體證據並不充足。本書最大的貢獻應該是呈現了大量的個案資料與量化證據,生動勾勒不同型態的終身發展輪廓,並具體釐清了影響發展結果的關鍵因素。讀完本書,我們即使忘掉一切細節,但絕對不會忘掉這個印象:人果然一輩子都在發展,一輩子都有機會重新調整自己。我們的過去會影響現在,現在會影響未來;但過去不會決定現在,現在不會決定未來;我們的發展,總是在延續中有變化,在變化中有延續。
老化:平走高原?溜滑下坡?再攀高峰?
有人雖然承認個體在成人之後還會有變化,但只承認會變老、變慢、變衰退。許多人在工作之後成為「週末運動員」或甚至再也不運動,然後感嘆體力衰退;大部分職業運動選手都在35~40歲之間選擇退休或轉換角色。傳統智力測驗分數曾經顯示,個體大約在25歲左右就停在高原期,大約在35歲之後就開始衰退;創造力研究也顯示,青年期與壯年期的創意產品產量最多,中年期之後便開始下降,雖然下降點與下降速率因領域而不同,但倒U型的大趨勢不變。
當然,也有心理學家發現:受基因影響且講究速度的測驗表現,比較容易在中年之後衰退,但受知識影響且講究複雜度而沒有時間限制的測驗結果,比較不受老化影響。還有心理學家提出更積極的觀點,在皮亞傑理論的四大認知發展階段之後加上第五階段,叫做「後形式運思」(postformal thinking)期,認為有些成人將會:超越抽象邏輯,整合人生經驗;超越絕對觀念,進行辯證思考;超越相對觀念,採取動態整合;超越線性思維,採取複雜系統……。究竟身心健康與思考能力會不會在成年之後逐漸衰退?能不能抗老化?或甚至逆勢成長?有無個別差異?其關鍵為何?本書對這些問題或多或少都有觸及,其中有些發現甚至讓人非常驚訝,例如「高齡90歲的受試者當中,心智銳敏如同昔日者幾乎達四分之三,頂多稍微變慢一些。」此外,本書也補強了許多人格發展方面的觀點與發現,使得成人與老人的發展圖像變得更為周全與平衡。
上述發展觀點偏向個人主義,甚少觸及社會關係。四年前德國有一組心理學家以「後設分析」技術整合277篇論文研究17萬餘人的結果,發現一般人在一生當中,社會網絡人數也是在青年期(大約25歲)達到高峰,然後逐漸下降,其中個人網絡(能交換資源的網絡)以及友誼網絡(有情感關係的網絡)持續下降,家庭網絡穩定持平,其他網絡(鄰居或工作伙伴等)的數量則視年齡階段或事件而定。但這些研究只反應了數量的變化,看不出關係的品質,本書則清楚顯示:對於預測成功的人生或幸福的晚年來說,日常的喜愛社交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具有安全依附的童年生活、成熟相處(含同理心)的青年生活以及溫暖親密的成人生活。換句話說,愛人與感受被愛的能力才是關鍵。
翻轉老化研究與對老人的刻板印象
有些社會對於老人存有許多負面的刻板印象(例如健忘、失智、倚賴、變醜、體弱多病、無法工作、喜歡回憶過去等),將少數人的現象擴大為全體族群的印象,甚至編造順口溜取笑老人,完全忽略科學研究所發現的事實,包括:健忘與否要看事物的性質而定(老人容易忘記人名卻不容易忘記對他有意義的事物),80歲以上的老人有80%以上並未失智,65歲以上的老人有90%以上都還有生活自理能力等。至於美醜則更是主觀定義的標準,將年輕人的美醜標準套在老人身上,宛如將白人的標準套在黑人身上,或將男人的標準套在女人身上。但社會上對於老年的歧視確實已經造成許多人害怕變老,無奈,老化卻是每一個人必經的道路。本書將會翻轉許多人對於老化的刻板印象,不只是用數字,也用生動的個案故事。
本書有很多重要的發現,包括酗酒對於健康、壽命與婚姻的破壞力(酗酒是離婚的主因),以及成熟的防衛機制對於人際、婚姻、成功、幸福與傳承的幫助。成熟的防衛機制包含利他、預期(心理準備)、幽默、昇華與壓抑,這項發現讓佛洛伊德的理論彷彿陳年老酒再溢香氣。本書也有令人欣慰的發現,特別是證明體質人類學或體型心理學的錯誤,打擊了種族主義的優生學。還有令人驚訝的發現,例如:童年溫馨的家庭生活可以預測成年的軍階晉升,其預測力超過體型、智力和父母社會地位;又如:運動量與肥胖並未影響壽命、政治信念幾乎終身不變等。各類發現,讓我們再度覺察人類的多樣性與發展的複雜性。
從研究方法論來檢視本書,也很有趣。本書最倚賴的「格蘭特研究」對象,當初是一群哈佛男學生,而且沒有黑人,雖然家庭背景涵蓋上、中、下三種階級,但本質上仍是「菁英白人男生」,其樣本代表性極差。還好本研究有納進另一群住在波士頓貧窮區的受試者,以及第三群由史丹佛大學研究的資優兒童女性受試者,並透過相互參照而擴展了研究結果的可類化範圍。不過,本研究長期追蹤受試者七十餘年,直到許多受試者蓋棺論定,其追蹤年代之久、歷經時代變動之巨、搜集資料之豐富以及研究典範之變遷,可謂空前。讀著本書,有時彷彿看到一個孤寂的靈魂演化出悲劇,有時感覺陪伴一個智者優雅地老去。
【推薦序二】
給我一點正能量,我就有機會翻轉人生際遇
吳齊殷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先說結論:本書是一本不折不扣為人類發展帶來「福音」的奇書。然而,它所依據的,不是神祇或超自然的力量,也不是與生俱來的命運或宗教的預言,而是一項令人嘆為觀止的科學研究計畫。透過這項縱貫人生八十個寒暑以上的追蹤研究的結果,我們看到了科學實證研究的驚人事實,也體驗了身為人類的成就與驕傲。
哈佛大學,這所代表人類智識發展最前沿的傳奇頂尖大學,於1938年開展了一項具前瞻遠見的「長期」跨學科人類發展研究,這個「長期」幾乎綿延了近一個世紀;其目的是,企圖找出影響人生幸福的最重要的因素。這項長期追蹤研究一開始記錄了268位當時的哈佛大學男性本科生的生活記事。這些累積的文字與數字記錄,乃成為史上最長的關於人類發展的實證經驗資料。其涉及的研究範圍,橫跨心理學、人類學和物理學特徵;舉凡性格、智商、喝酒習慣及家庭關係等等,都在追蹤記錄之列。
後來負責這項研究已超過三十年之久的喬治•威朗特教授(George Vaillant),終於在最近發表了他們出人意外的、饒富知識趣味的豐碩研究成果。首先,這個令人嘆為觀止的人類發展長期追蹤研究,給人們帶來了一個確定的訊息:人生即便到了晚年階段,仍會繼續發展,並且通常是變得更加豐富。這個研究從受訪者在二十出頭的年歲,一直追蹤到他們九十多歲(如果持續活著),這個研究發現,可說是「以實證證據為基底」的發現,可信度極高。人們有了第一手的資訊,得知人們在退休很多年以後,他們的人生發展會是如何的境地。此外,這個研究也針對研究樣本(記住:全為男性)的日常生活的每一面向,如:感情、政治、宗教、應對困難的方法,乃至飲酒等等,進行細緻的深入分析,很多的研究結果,都出乎我們的意料,讓人瞠目結舌,進而會心微笑。試舉其大者:
˙老年生活幸福的人,中年不一定過得好,反之亦然。換言之,人生是個變數(variable),而非常數(constant)。命定論或決定論皆不符人生發展的實證結果。這個研究結果的啟示是:人生隨時有逆轉的可能,在順境的要戒慎恐懼,在逆境的要心懷希望。古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確實符合科學的證據。
˙童年幸福的回憶,確是人們一生能量來源的依憑;但是,即便童年不幸福,人們還是可以從不幸的童年中恢復過來。換言之,條條道路通羅馬,通往山頂的路途也不會只有一條,早年「命運乖舛」的人,毋須懷憂喪志,努力披荊斬棘,還是會有幸福之路可循。
˙婚姻在70歲之後的生活幸福中起重要作用。其微言大義,不是「提醒人們到了老年階段,才開始著手維護婚姻不遲」;而是「到了老年階段,婚姻會成為人生幸福與否的關鍵變數,上上之策:最好年輕時就做好維護工作」,可免「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窘境。
˙人們能否有尊嚴、精力充沛地變老,其決定性因素在於我們自身的行為取捨,而不是由基因好壞決定。也就是說,人終其一生,是否能得到幸福,是屬於「後天」的事務,而不受「先天」的影響。而且,要謹記:人生是個變數,隨時有逆轉的可能,唯有持續不斷、不懈的努力,到手的幸福,才不會一不注意,就灰飛湮滅。
˙酗酒對健康和幸福的影響(危害)最大。這項長期追蹤,意義最大的發現就是:「酗酒」對任何人的人生,皆具有極大的破壞力,幾乎無一倖免。在研究中,酗酒是導致研究樣本離婚的最大原因,此外,酗酒經常會併發神經官能症和憂鬱症。與吸煙行為的負面影響一樣,酗酒被證明是提高發病率和死亡率的誘發導因。一旦染上酗酒,即便受過高等教育的智者也無法抵擋,它排山倒海的負面影響。比較可惜的是,這個研究雖然告訴我們酗酒的後果,但沒有告訴我們人們會酗酒的原因。
當然,該書所提供的豐富研究發現,不僅止於以上所列舉者。該書主要作者——威朗特教授,在書中亦明白指出:「最幸福獨立的男人,往往出身於愛意滿滿的家庭,在其幸福的兒時成長的過程中,他們學到了人生是值得信賴的,這讓他們有勇氣嘗試和面對人生的一切挑戰。」驗證了亞里士多德的名言:「人是社會的動物」。而幸福依附在人與人之間所構築出來的社會脈絡中,若自身所在的家庭,缺乏幸福的質素,就只好到社會脈絡中其他的人群單位(例如:社區、學校等)中尋找,這是前面所提的「即便童年不幸福,人們還是可以從不幸的童年中恢復過來」的道理所在。社會學家韋伯說過:「人們總在其社會生活的脈絡中,編織其生命意義之網」,這些充滿智慧的言語,或多或少,都在這個令人嚮往的長期追蹤研究中,得到驗證。
以上,雖然對本書極盡讚美之辭,忍不住還是要提醒讀者,對這個集結「令人讚嘆的研究結果」成書的研究所得,仍要提高警覺,畢竟這樣的研究發現,是立基於對「兩百多位男性樣本」的長期追蹤研究所得,是否能放諸四海皆準,仍有待更多的實證資料驗證。
最後,總結一下閱讀此書的愉快經驗。它的啟示或許可以如此理解:人生猶如一場完整的棒球比賽(很寫實吧,相信喜歡棒球的讀者都能懂)。固然有那種一路領先,順暢至終的完勝比賽;但是,更多的是高低起伏、峰迴路轉的比賽,不到最終、不知其勝負,這樣的比賽,更扣人心弦、更受人矚目。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比賽,是那種原先一路大幅落後,眼看即將完敗,卻在九局下半二出局的情況下,依靠滿貫全壘打逆轉的戰役,箇中百味,只有人生大戲可堪比擬。
【推薦序三】
造命者天,立點者我
洪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看到這本書時, 不禁微笑起來,好熟悉啊,四十年了。當年在研究所修「成人發展」時,老師指定的參考資料就是哈佛大學這個跨學科的長期追蹤研究,因為當時成人發展的研究很少,它可以說是唯一的大型研究,尤其裡面的一個受試者是1963年被刺的甘迺迪總統,我們對它的數據就更好奇了。
作者是對的,早期的心理學都著重在病人的變態行為,但是正常人遠比病人多,學術應該服務大部分的人,尤其這個大部分人是納稅的人,是提供學者研究經費的人。
書中詳細說明當年這個專案的來龍去脈,中間幾度斷炊的轉折,尤其出資的商人不了解一個大型的實驗(268名哈佛大二學生),在沒有電腦幫忙下,要整理出幾個房間大的資料,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也因為不了解,覺得沒有看到成效,就撤回資助,幸好每次都轉危為安,在最後一分鐘找到了支持的經費,才有今天這份報告出現。很諷刺的是,美國申請經費叫做apply for grant,而出資的大老闆就叫Grant,以前這個專案也叫Grant專案。
作者說,即使IBM電腦出來了,資料還是要打卡(相信現在很多人已經沒有看過卡片或打卡機了),打完了,按次序整理好,拖著幾大箱的資料走半哩路到電算中心去,請裡面的工作人員「跑電腦」,這個滋味我們都嚐過。回想當年,真是感嘆科學的進步,快到現在坐在家裡就能跑資料了,所以也常提醒自己要感恩。
這本書是重新分析1938到2013這七十五年間搜集的資料,訪談了現在還活著的九十幾歲老人,回頭檢視他們初入學,以及每五年所填的問卷,找出影響人生的變項,真是個了不起的工程,也是非常珍貴的資料。
我很高興看到作者說「童年的幸福回憶是一個人一生能量的來源」。光是這句話就值得現在的父母去買書來看了。監獄中很多的孩子如果家庭是健全的、幸福的,他們可能不會蹲在牢房裡。家庭、社會和學校是國家的三根柱子,現在這三根柱子都搖搖欲墜,實在令人憂心。書中訪談對象的故事對父母應是很好的警惕。
另外,作者說,80歲以後的健康跟50歲以前的習慣有關係,跟基因比較沒關。這也是我們最近在研究上看到的。以前沒有表現基因學(Epigenetic)的觀念,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是流行基因決定論的,但是越戰以後,鐘擺盪回來,又變成環境決定論。現在知道,環境可以使一個基因展現或不展現出來,這對所有人都是一個鼓勵。
就人生來說,如果你拿到一付好牌,把它打到滿貫,那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是若能把手中的一付爛牌打到滿貫,那才是真正的了不起。作者說,老年幸福的人,中年不一定過得好,反之亦然。這是很對的,人一生是對自己負責任,只要不把箭頭對著別人,遇挫折反省自己,沒有不能東山再起的。哈佛人有成功也有失敗,端看自己努力,哈佛的文憑只是個敲門磚而已。這對現在職場的人來說,更是一個鼓勵。
造命者天,立點者我;人生是操在自己手上的。
【推薦序一】
陪伴孤寂的心靈或優雅的智者? 詹志禹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
在已開發國家之中,人類平均壽命已超過八十餘歲。人的一生究竟有多少年處於發展狀態?早期發展心理學界所提出的發展階段理論,包括精神分析學派創建者佛洛伊德(S. Freud)所提出的性心理發展階段、認知心理學大師皮亞傑(J. Piaget)所提出的認知發展階段以及道德心理學大師柯爾伯格(L. Kohlberg)所提出的道德判斷發展階段等,大多只著墨於個體從出生到青年期的成長變化,彷彿暗示成人之後的心理發展已經定型或停止(宛如身高)。人格心理學...
目錄
推薦序一 陪伴孤寂的心靈或優雅的智者? / 詹志禹
推薦序二 給我一點正能量,我就有機會翻轉人生際遇 / 吳齊殷
推薦序三 造命者天,立點者我 / 洪蘭
各章出場主角
1. 成熟使我們變得愛說謊
2. 嘗過才知道滋味——接下來的六十年活得更精采
3. 格蘭特研究簡史
4. 童年與青春期如何影響了晚年生活
5. 步向成熟
6. 婚姻
7. 活到九旬高齡
8. 挫折復原力與不自主因應
9. 酗酒
10. 令人訝異的發現
11. 總結
附錄
註釋
致謝
推薦序一 陪伴孤寂的心靈或優雅的智者? / 詹志禹
推薦序二 給我一點正能量,我就有機會翻轉人生際遇 / 吳齊殷
推薦序三 造命者天,立點者我 / 洪蘭
各章出場主角
1. 成熟使我們變得愛說謊
2. 嘗過才知道滋味——接下來的六十年活得更精采
3. 格蘭特研究簡史
4. 童年與青春期如何影響了晚年生活
5. 步向成熟
6. 婚姻
7. 活到九旬高齡
8. 挫折復原力與不自主因應
9. 酗酒
10. 令人訝異的發現
11. 總結
附錄
註釋
致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