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等待
一群台語人 圍坐tī舊冊店
咖啡冷--去-ah 飄撇ê形影
Nah ē iáu-huē來 知你kap guán kāng款
Ba̍k-tsiu金金leh看 台語文學ê
天光」——潘景新.〈有一款等待──送Kāng沿ê陳恆嘉〉
每一時代與土地,都有屬於斯土斯民心靈上的「原鄉」
這個原鄉有如藏寶盒,珍藏了屬於那個時代與土地的情感印記、
生活記憶和吉光片羽,這是留給後人最美好的資源。
將此資源紀錄下來,然後再彙編成冊,這就成了美麗動人的文學篇章。
臺南市文化局積極策劃青少年文學讀本出版,比他縣市的同類叢書多了臺語卷,是有那麼一點「心眼」。本卷的出版,消極地搜羅過去臺南詩人寫的臺語詩,積極地賦予臺語詩某種「價值」,語言上的、美學(文學創作)上的價值。建構臺語文學本身的美學是理想,理想之外,像「臺語文學的美學是什麼」這種經驗性問題,就需要多方讀者的批判性「接受」、建構了。
本書所入作品如下——
鄭溪泮〈創世歌謠〉/賴仁聲〈湖邊蘆竹〉/吳新榮〈故鄉ê輓歌〉(讀地方音)/鄭兒玉〈流浪海外台灣人ê心聲〉/高俊明〈13年ê漂流──玉山神學書院ê變遷〉/莊柏林〈故鄉tī遙遠ê夢中〉/林宗源〈偷走轉--來ê日子〉/吳南圖〈來到有緣ê所在〉/杜英助〈清靜ê早起時〉/陳雷〈金山頂──探阿娘ê墓〉/林佛兒〈台灣ê心〉(12首之二)/胡民祥〈台灣製〉/潘景新〈有一款等待──送Kāng沿ê陳恆嘉〉/呂興昌〈澄波先〈嘉義街外〉〉/黃勁連〈蟋蟀á〉/許正勳〈寒天ê暗暝〉/藍淑貞〈美麗ê山谷〉/吳夏暉〈血跡〉/王宗傑〈故鄉ê詩人〉/亞茱〈火燒島ê風〉/李若鶯〈Nā是你tuì故鄉來〉/許天賢〈主Nā kap我Tâng坐監〉/李勤岸〈海翁宣言〉/張德本〈文字ê船難〉/利玉芳〈新結庄á印象──嘉義縣速寫〉/王明理〈阿爸ê遺稿〉/董峰政〈阿媽ê身份〉/黃徙〈編做春夢〉/黃文博〈越吳八帖〉(摘四)/周定邦〈藥方一帖〉/楊禎禕〈耶斯列之歌〉/方耀乾〈Guán Tsa-bó͘-kiáⁿ ê國語考券〉/李文正〈二仁溪〉/慧子〈滾笑──讀Milan Kundera ê《玩笑》〉/黃阿惠〈戀戀浸水營〉/陳建成〈東門城ê舊冊店〉/凃妙沂〈鹹菜un〉/陳正雄〈寫詩〉/陳秋白〈雨是雲悲傷ê目屎〉/程鉄翼〈雨kuâi ê婚禮〉/柯柏榮〈蛀穿ê黃昏圖〉/王貞文〈早頓桌頂ê鵝á菜──觀看Paula Modersohn-Becker〉/陳金順〈九層嶺ê胭脂葉──詩寫萬淑娟Uma Talavan〉/林裕凱〈楠西白梅〉/林姿伶〈紅毛港ê E-po͘時〉/謝文雄〈肉粽〉/林文平〈保安車站〉/謝銘祐〈行〉/陳潔民〈咖啡花影〉/蔣為文〈Ia̍h-á花開〉/呂美親〈拍m̄見〉/杜信龍〈旅行地圖〉/黃之綠〈頭1 ê記tî〉
作者簡介:
施俊州
曾用筆名Marc Ianbupo、王卦怠,彰化花壇人。現設籍臺南。成功大學臺文所博士。現為《臺灣文藝》發行人兼主編、《臺江臺語文學》總編輯。曾獲府城文學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磺溪文學獎、打狗鳳邑文學獎、臺南文學獎、李江却臺語文學論文獎等。著有詩集《寫在臺南的書信體》、長篇小說《愛情都品》以及臺語文學論著多種。
章節試閱
行 謝銘祐/作
行 沿路行 行 慢慢行
經過少年ê gín-á 伴
Mā 經過失戀ê 亭á-kha
Koh 行 繼續行
行 沿路行 行 ná 拭汗
聽見gún kiáⁿ leh 叫阿爸
Mā 聽見幾lō 聲再會 lah !
來行 心愛--ê tàu-tīn 行
直直ê 彎khiau ê 看無尾ê 人生
鬧熱ê 寂寞ê 無閒趕路ê 面
時間i m̄-bat 停
大雨大風 lán tio̍h 頭犁犁ná 停ná 行
Peh 崎落山 lán tio̍h 一步步穩穩á 行
有好風景 sió luán 一下á kha
有雙叉路 心lia̍h hō͘ tiāⁿ
轉彎se̍h 角 lóng mā ka-tī khām ka-tī 輸贏
夢一大phiáⁿ 拖半路gún 長長ê 影
好額散赤 好命iá 歹命
路iáu 真hn̄g gún gōng-gōng-á 行
行 沿路行 行 繼續行
——2012.12.31,《台南》CD 專輯(台北:三川娛樂):詞單
【導讀】
只是一種讀法!作者簡介漏了一句:「2000 年,從台北回故鄉台南」。論者稱:詩人回鄉,「拋開制式化商業製作,重新感受土地的溫度,做自己想做的音樂。」(Wikipedia)我們就把這首詩(歌),讀成詩人初回鄉「沉潛」儀式的再現:毫無目標地、無目的性地漫遊,在府城市區大街小巷;所有耳熟能詳的台南市街名慢慢隱退,躲到「行」字一再類疊出現的詩句背裡、歌聲後面,成了少年路、失戀街、再會港、好額巷、散赤弄⋯⋯當你也跟著走上街,這才發現走的不是台南,是何去何從的人生!
行 謝銘祐/作
行 沿路行 行 慢慢行
經過少年ê gín-á 伴
Mā 經過失戀ê 亭á-kha
Koh 行 繼續行
行 沿路行 行 ná 拭汗
聽見gún kiáⁿ leh 叫阿爸
Mā 聽見幾lō 聲再會 lah !
來行 心愛--ê tàu-tīn 行
直直ê 彎khiau ê 看無尾ê 人生
鬧熱ê 寂寞ê 無閒趕路ê 面
時間i m̄-bat 停
大雨大風 lán tio̍h 頭犁犁ná 停ná 行
Peh 崎落山 lán tio̍h 一步步穩穩á 行
有好風景 sió luán 一下á kha
有雙叉路 心lia̍h hō͘ tiāⁿ
轉彎se̍h 角 lóng mā ka-tī khām ka-tī 輸贏
夢一大phiáⁿ 拖半路gún 長長ê 影
好額散赤 好命iá 歹命
路iáu 真hn̄g gún gōng-...
作者序
【主編序】從蔡培火到杜信龍 / 文/施俊州
臺南青少年臺灣文學讀本臺語詩卷之選文、徵求授權、漢羅改寫等作業,概由本人全權負責。職此之故,有必要在此交代個人執行編務的過程、主觀「好」惡,以及好惡背後的「理想」,以示責任所在。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聘本人為編纂委員,由葉澤山局長主持,陳昌明、陳益源兩位教授主導的編輯會議充分授權,本書如獲讀者掌聲、讚美,榮譽理當歸於兩位教授及臺南市文化局。責任連帶,筆者當然與有榮焉,也很樂意承擔批評指教。
Including:臺南有多少臺語詩人?
大臺南到底有多少臺語詩人?
臺南到底有多少人寫過臺語詩?
到底有多少「臺南人」寫過臺語詩?
以上三問,同中有異,都還不涵蓋寫臺南題材的詩人、詩作,遑論「臺南人」的身分認定?編輯會議立下一個很簡單的前提:本卷,原則上,優先收錄出生於臺南或(曾)在此設籍的詩人、作品,題材無論;非「臺南人」經營臺南題材、有可讀之處者為例外。編輯會議且責成各卷主編在「作者簡介」中交代作者與臺南的地緣關係。
在此形式標準下,筆者實際選文,以「臺南人」的作品為多,單以題材入選的絕少。所謂「臺南人」,就是曾經設籍或目前設籍在此的詩人,自然包含出生於臺南,而後設籍其他縣市,乃至移民海外的臺南人。與臺南頗有地緣關係的一類—曾在臺南就學、就業,但未設籍的詩人—除幾個例外,全在編選眼界之外,被排除(exclude),成了「遺珠」!在編輯會議提交的初版「臺南臺語詩人名單」,列名者121 位,附有詩題者(入選名單)58 位,經過授權過程剩53 位,也就是讀者目前所看到,最後成書擺出來的臺語詩陣容—從鄭溪泮(1896-1951)到黃之綠(1982-)。
黃之綠作品不多,在授權過程中加選。她的臺語白話,與乃父「博」雅「文」氣的詩風大異,彷彿當代連續劇父子不同「腔」(地方腔)的現象,既有趣,也值得深思。究其實,從初選名單歸納出來的歷史意象,原是「從蔡培火到杜信龍」——臺語詩寫作,代有才人,論白話、新體詩,超過百年歷史。杜信龍,1981 年生,灣裡人,後遷出,在鹽埕定居、成長;2013年開始寫臺文,如今有詩600 首,旁及七字仔、小說等文類;近三年先後以未刊稿《Gín-á 孽:故鄉ê 詩筆記》問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創作補助及府城、夢花文學獎,屢試屢不中,是文壇評等機制的漏網之魚。黃之綠之後有王薈雯(1986-),麻豆人,在高雄成長,才女級小說寫手,本卷未及選入,遺憾!更年輕的 leh ?前幾年,李文正議員服務處與文化局合辦「校園臺語詩獎」,那些得獎的小小詩人不正是臺語文學幼苗,其書寫經驗不正是靡有前例的文學史現象?
憾事不止一樁。本卷遺珠:近年臺語詩作屢屢得獎的王永成(王羅蜜多,1951-),寫童詩的謝武彰(1950-)、白聆(曾吉郎,1958-)、音樂家兼畫家林榮德(1937-),資深華語作家吳鉤(1942-)、順從(1948-)、鄭明(1948-)、羊子喬(1951-)、林仙龍(1955-)、棕色果(黃以約,1955-),社區營造的典範林明堃(1951-),七字仔大師蔡奇蘭(1944-)、戴正德,書法家高月員(1947-)、王寶星(1953-),多媒材藝術家潘靜竹(1955-),女詩人黃越綏(1947-)、林金萱(飲姿)、謝碧修(1953-)、劉惠蓉、吳嘉芬(1966-)、莊雅雯(1967-),寫小說的連鈺慧(小城綾子,1959-),資深臺語作家林明男(1943-)、陳泰然(1946-)、蔡享哲(1947-)、謝安通(1948-)、劉克全(1952-)、吳炎坤(1961-),孤狼詩人榮春秋,總統詩人陳水扁(1951-),蕃薯社員周華斌(1969-)、漢醫周鴻鳴(1947-),南護退休教授曾明泉(1956-),頭家詩人葉東泰(1965-)、蔡明財,南監詩人楊尚謀、創作型監獄歌手寇平⋯⋯數都數不完,或有新的總集編纂計畫,比如《臺南臺語詩百人選》加以include,方能補全筆者有缺的選編視野。
鄭溪泮之前、之後,有人。蔡培火(1889-1983),白話字散文《Cha̍p-hāng Koán-kiàn》(十項管見; 臺南: 新樓書房,1925.09.11 印刷、09.14 發行),是先鋒之作,也是名著。蔡培火的「詩」是歌(含譜),相對完整收錄在賴淳彥的著作《蔡培火的詩曲及彼個時代》(台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9.10),以及後出的全集第七冊《雜文及其他》(張漢裕主編;吳三連基金會,2000.12)。本卷原有意選蔡培火作詞、作曲的〈咱臺灣〉(林好演唱。《咱臺灣》。7 SP, 80297。台北:Columbia,1934),因授權不及而作罷。〈咱臺灣〉的「全民」觀點確實感人,不過當代讀者若能從日本時代階級分殊的意識形態脈絡來閱聽,詩感當更立體。
本卷歌詞入選為例外(比如謝銘祐〈行〉)。許丙丁的作詞〈牛犁歌〉(c.1960;《臺灣鄉土民謠全集》。10 LP, KLK-60。大王唱片,n.d. [1962.01.10-]),就在原則之下,成了編者遺憾之餘的願景:1950、1960 年代,以亞洲、南星為代表的唱片公司暨所屬「歌謠研究所」、音樂班(e.g. 古意人郭一男 [1931-] 主持的南星音樂教室),栽培、「生產」多少在地臺語歌創作者,文化局可以新成立的許石音樂館為基地,整理「作詩」的詞人作品,出版別集歌本、總集歌選,「復刻」那個臺南統領歌壇的音樂時代。
本卷選編之初,即有意排除以下類型的詩人、詩作(原則)。先點名,再說詩作類型:林燕臣(1859-1944)、李本(1871-1935)、高天賜(1872-1902)高金聲(1873-1961)、楊士養(1898-
1975)、周天來(1905-1975)、黃武東(1909-1994)、鄭泉聲(1925)、丁榮林(1936-)⋯⋯內行人一看便知,這些詩人的共同點是長老教會內的白話字作家。卷中,白話字末代作家杜英助(1939-)當然是例外。筆者在杜牧師的簡介中說:「教內,詩、歌不分是傳統。此外,就是福音歌、見證歌之類的『七字仔』,或可唱不上譜。教外轟轟烈烈的現代詩運動,與教內無關。」原則所排除的詩類型是七字仔,或以七字仔為原型的長短句式詩「歌」。白話字作家非排除類型,本卷反而特例選了幾位較少為人知的白話字作家或詩作,鄭溪泮以下數人:賴仁聲(1898-1970)、鄭兒玉(1922-2014)、高俊明(1929-)、杜英助(1939-)。如此一來,讓本卷多少反映一下臺南的另外一個文學傳統—跨百年的「白話字時代」與時代產物,白話字文學。
臺南到底有多少臺語詩人?本卷,當然無從答個囫圇,但至少是個櫥窗。
教育、啟蒙:選了哪些詩?
編輯會議的基本設定:各卷頁數是既定的(約數),詩卷入選的詩人想當然會比較多,故將行數設定在30 行內。林宗源的〈偷走轉來ê 日子〉〉38 行, 李若鶯〈Nā 是你tuì 故鄉來〉34 行,黃之綠的〈頭1 ê 記tî〉41 行比較長,離立下的原則也差不多。詩短,通常比較好讀,相對適合青少年。詩短好讀,也要內容、手法平易,「易讀性」於是成了選文的標準之一。短而好讀、「易讀」,青少年讀得下去,方有詩教、啟蒙的功能可言。
教育什麼、啟蒙什麼,則是內容選定的問題。林宗源,資深臺語詩人,長短詩不少,執意選〈偷走轉來ê 日子〉,就愛在詩寫終戰前臺南大空襲的災難經驗。這個歷史經驗,臺南人要知道。李若鶯的臺語詩少,〈Nā 是你tuì 故鄉來〉入選,倒不是因為題材,而是寫法:首尾設問,第二人稱「神秘」,全詩盈盈的動態性(戲劇性)抒情。詩中有看似陳腐的弓蕉葉寫詩、「放水流」的意象,卻攸關詩人念鄉之外青春傷逝的主題。聽聞李教授近來針對華語詩人寫臺語詩的現象發表意見,認為華語詩人有文學技巧,轉身寫臺語詩,一寫就好。這種看法雖不能說全錯,卻往往是誤導。經驗上,從前至今的華語人寫臺語詩,遣詞造句深受華語同化而不自知,「你」、我都一樣,「他」也一樣。有的詩,甚至用華語唸還比較順。個人難以苟同那樣的好詩。
圈內圈外一直有「有臺語無文學」、「有文學無臺語」的齟齬。這是書面語發展過程複雜的問題,展現語際權力關係的顯例,在此不便深論。攸關編務的是,針對「著來著去」、「嗎來嗎去」等同化語法,為了突顯詩選的教育功能,在本卷漢字、羅馬字改寫過程,一律回歸臺語文法,請詩人、讀者諒察。詩好還是好!至於何謂「著來著去」、「嗎來嗎去」同化語法,還請堅守教育前線的臺語老師「開破」、解說、啟蒙。
廣義鄉愁詩,確實是本卷多數。地方政府出版的文學讀本突顯地方特色,特意甄選「鄉疇」詩,也自然而然。更何況詩人念鄉、愛鄉,個個寫過鄉疇、訴說過鄉愁,情真,好詩也多。本卷的故鄉書寫之例:吳新榮,〈故鄉ê 輓歌〉;鄭兒玉,〈流浪海外臺灣人ê 心聲〉;莊柏林,〈故鄉tī 遙遠ê 夢中〉;林佛兒,〈牛犁陣歌〉、〈布馬陣〉;胡民祥,〈臺灣製〉;許正勳,〈寒天ê 暗暝〉;吳夏暉,〈血跡〉;王宗傑,〈故鄉ê 詩人〉;董峰政,〈阿媽ê 身份〉⋯⋯陳雷、吳南圖、黃勁連、王明理、李文正等人思親寫家的作品,林文平、陳金順等人的臺南地誌書寫、人物特寫,還沒算在內。
箇中,鄭兒玉、胡民祥出自海外台僑的視角,寫大鄉土臺灣,焦點放在臺灣人「身份」(identity)、放在國家「認同」(identity,同一性)。以胡民祥的〈臺灣製〉來說,其「身份認同」(identity)論述,乃基於作為對象的中國身份、中國認同。在這個脈絡,中國身份、中國認同作為臺灣人身份認同的對象,即差異(difference),稱「差異邏輯」。鄭兒玉的〈流浪海外臺灣人ê 心聲〉,也可作如是觀、這樣來讀。恰巧卷中有兩首詩,其認同論述,觀點放在臺南內部;不管是臺南內部的地理、行政區劃,或者內部族群身份的探討,方向不同、理路一致:董峰政的〈阿媽ê 身份〉拉出漢番差異、殖民者vs. 被殖民者的差異戰線;吳夏暉的〈血跡〉,則開啟複數身份認同的可能性。
身份認同是複數的、多重的,或有優先性。從多元的身份認同觀,我們甚至可以進一步演繹、reading 吳新榮、林佛兒詩的階級關懷(階級作為差異),乃至利玉芳、妙沂、王貞文的女性關懷(性別作為差異)。然而,這就是我們啟蒙的嗎?身份認同既可親又可怕,字面義是「同一性」,比「same/ness」還絕對、還「專制」,往往抹煞個別差異(differences)。點出問題、擺上議題,是教育起頭而已。
本卷特有「教育」意義的一首詩:方耀乾,〈Guán Tsa-bó͘-kiáⁿ ê 國語考券〉。教學傳統強調「標準」,與絕對化的「認同」一樣可怕。詩人反的非僅標準答案,更反標準答案所來自的「國」語教育心靈,百年盤據的集體惡靈。
我們要啟發「標準答案」外的思考,往「東」望,向「海洋」看:一反「蕃薯論述」,發表〈海翁宣言〉(李勤岸);發現制式文學論所排除、不見的臺語文學、白話字文學,以及那一段文學史裡頭的人和遺產;天真之外,開始學習理解「異」教,學習理解苦難,認識白色恐怖(呂興昌、亞茱、許天賢、慧子、陳秋白);試著理解不同族群(藍淑貞、黃阿惠、陳金順);在快樂中,理解別人的「寂寞」(潘景新、陳建成、陳正雄、陳潔民、蔣為文、呂美親);政治之外,多一些美學素養(張德本、慧子、王貞文),多一些文化建設思考(周定邦)。
重要的是,要從在地、切身、近處開始;身在臺南、「回到」臺南(杜信龍)。認識詩人,從本卷未收的臺語詩人開始!
漢羅合用文:作家的基本素養
更精確的說,臺語作家應具備的基本素養:漢字與羅馬字。漢字、羅馬字是現階段臺語表記的工具,其基本素養當然是一般人寫作、文學家創作要有的條件,就好像華語作家養成—應該說「前」作家養成的過程,要先認字;認字以先,要懂個反切或ㄅㄆㄇㄈ;有了語言基本素養,才能就此基本素養為基礎,學習當作家。
基礎之上,還有更高竿的「文學素養」(文學教育)。兩者不能偏廢。「有臺語無文學」即便為真,也不是「咱人話」(臺語)本身的錯,是咱「臺語人」的錯;也不是身為文盲的「咱人」的錯,是咱gió-toh 臺語作家的錯;非貴氣作家的錯,是臺語文運動的錯;非集體運動的錯,錯在百年「管理」臺灣的政府,不給咱人話機會。民主的時代,有什麼樣的政府,往往有什麼樣的人民,環環相扣。我們都是罪人!
臺語落土八字命如此,咱人莫不該意轉心轉,「做」著改「命」(大環境),給咱人話機會,也給自己機會,學著怎麼讀寫咱人話—學習臺語漢字與羅馬字。
我們應該認清事實:我們都是文盲,臺語文盲。別以為我們略識之無,就能一揮而就,成全臺語文佳構。我們懂的是華語漢字抑或漢文(文言文)的「之無」,還不是臺語漢字。純就漢字(字形)論,台、華語同中有異。在相當比例的「異」當中,即是我們應該認清的第二個事實—有音無「字」,「書同文、言殊方」千年大格局的產物,亦即漢字無法完全表記臺語的歷史現象。漢羅合用文應運而生!
本卷採用的書面表記方式,就是漢字、羅馬字夾用的「漢羅合用文」,簡稱「漢羅」,與「全漢」、「全羅」相區分。漢羅的表記方式,問題還是很多,在此僅能簡單交代本卷改寫過程漢、羅選擇的大原則與理想。
在漢字與羅馬字的關係分類上,漢羅合用文中的羅馬字,性質屬補足性的(supplementary);漢字為主、羅馬字為輔;論字數,漢字多於羅馬字,有人主張七三比。或主張三七比,漢字三成、羅馬字七成,卻遲遲未見有人這樣寫,筆者稱漢羅合用文的「終極版」。言下之意,目前的「七三版」漢羅,不就成了過渡性的方案?就筆者個人的理解,鼓吹漢羅合用文的論者,其主張確實有深淺不一的工具性色彩。至於要不要過渡向全羅、回歸白話字時代的「款式」,雖未言明,可想而知。蔣為文主張全羅、去漢,或可稱取代式的(superseding)羅馬字方案。不過,此種取代性方案,略異於白話字時代的「款式」。何謂白話字時代的「款式」?以教會為例,漢字(全漢)常常是白話字(全羅)之外的另一種選擇,表現在出版政策或出版經驗,往往是全漢、全羅對照(漢羅對照);漢字、羅馬字互為另類(alternative)關係。
再者,在「全漢字作家」的書寫風格上,其表記方式則是全漢字,字詞或加注音;羅馬字放入字詞後面的括弧,或另立註解。此等「括弧」起來、「孤立」(獨立)的羅馬字,相對於漢字則是補助性、附屬性(auxiliary)存在,是注音的工具、符號,等而下之,不是「字」。
論「漢羅」的理論與實踐,王育德的系統性主張首開先鋒,陳雷、陳明仁的創作性實踐踵繼其後,相對不帶工具性、過渡性色彩。陳明仁的小說中,羅馬字應有三成,陳雷則介於兩到三成之間。有人主張「三四成á」是理想。都是約數,也只能是約數。這是漢羅合用文的限制,但未必是缺點。箇中關連臺語的文白音、假借(音讀)、訓讀(訓用字)問題,加上斷詞的考量,「理想」的漢羅比例就擺盪在七三比、六四分之間。
這「三」、「四」的約數來自漢羅合用文的「理想」原則:原假借字、訓用字捨而不用,改以羅馬字代替;文、白表記,由漢、羅適度分工;三者,介詞、連接詞等虛詞一部分寫成羅馬字;斷詞問題,單一「詞」彙表記,或寫漢羅、或寫全羅,不一而足。大費周章,目的在創造、規範一種「好讀」、易學,符合現代語文教育理念的臺語書面語—臺語現代文,適合教學的「標準臺灣語文」。
臺語現代文的主張,與羅馬字的維護、「保皇」無關,更與「語言拜物」無涉,是「集體性」掃盲的考量,不反對個人對漢字、對羅馬字的偏愛。
臺語漢字要繼續研究,「本字」也值得追求,然而不代表哪個音非寫漢字不可;某個音寫成羅馬字,也不表示漢羅主張者否認那個音確有「本字」可寫。
在這個大原則下,本卷將貴氣詩人驕傲的漢、羅表記,寫成通俗的漢羅合用文。
小結
臺語羅馬字的優點,某種程度來自羅馬字在視覺、字形上異於漢字。反之,同理。一般總認為,漢字無法完全表記是臺語的缺憾:「臺語khiap-sì,有音無字!」殊不知,那是外部觀點,「他律」的標準。從臺語就是臺語的立場來看,有音無(漢)字是萬幸;咱臺語因此容有更大空間、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表記方式。或說漢羅合用文是「無伊ta-uâ」(無奈)的產物,這種說法因此成了「siōng 無志氣」的運動理論。
臺語人認為漢字(羅馬字)好、漢字(羅馬字)美,這種「好感」、「美感」往往出自習慣。理論一點地說,在語言使用的過程,我們賦予漢字(羅馬字)某種價值(value)而不自覺,漢字(羅馬字)反過來宰制我們,我們再以一己的「堅持」、一己的漢字(羅馬字)觀強加在別人身上。這種情形,稱為「語言拜物」(linguistic fetishism);重點在「不自覺」、習而不察,把社會性建構、約定成俗(武斷)的東西,當作natural、理所當然。也就是說,拜物批判不是要大家不要有任何形式的「好感」與「美感」,而是要大家對任何實體形式(e.g. 語言、商品)背後的「價值」建構,多那麼一點心眼。
1982 年,林亨泰曾經為林宗源出版不成的《根》詩集寫序〈國語與方言〉,發表在《笠》107 期(02.15,42-43),表達某種反拜物的語言觀:「國語之所以成為標準語,並非出自語言本身內在的自然發展,乃屬一種政策性的外在選擇」;「國語與方言之間是沒有甚麼優劣之差別的⋯⋯」「林宗源、趙天儀、吳晟、向陽、陳坤崙、莊金國等人,他們都希望運用這些閩南語,能夠成功地從日常用語提升為文學用語⋯⋯」還說《根》詩集,「可能是從未有過的以閩南語出版詩集的第一本」。
很簡單的一句:「語言本無優劣之別!」卻是《笠》打從創刊(1964.06.15)沒有過的「言論」!或許,笠詩人多有語言本無優劣的觀念,但縱觀1964-1982 年間發表在《笠》詩刊的語言論述,多設定在中文內部「詩語言」(語言內部變體)的議題,絕少把眼光放到語際權力關係上。筆者因此推論,做出這樣的文學史判斷:此等缺乏語際權力關係批判的語言論述,很難帶出集體性的臺語文學運動。笠詩人或笠詩人所代表的臺灣作家對母語文態度消極,這種現象在「心眼」之下,是看得出蛛絲馬跡的。
文學「美感」也是一樣,不容贅述。臺南市文化局積極策劃青少年臺灣文學讀本出版,比他縣市的同類叢書多了臺語卷,是有那麼一點「心眼」。本卷的出版,消極地搜羅過去臺南詩人寫的臺語詩,積極地賦予臺語詩某種「價值」,語言上的、美學(文學創作)上的價值。建構臺語文學本身的美學是理想,理想之外,像「臺語文學的美學是什麼」這種經驗性問題,就需要多方讀者的批判性「接受」、建構了。
本卷是有缺陷的。期待臺南的《臺語詩百人選》、《作詞人詩選》來日出版!
【主編序】從蔡培火到杜信龍 / 文/施俊州
臺南青少年臺灣文學讀本臺語詩卷之選文、徵求授權、漢羅改寫等作業,概由本人全權負責。職此之故,有必要在此交代個人執行編務的過程、主觀「好」惡,以及好惡背後的「理想」,以示責任所在。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聘本人為編纂委員,由葉澤山局長主持,陳昌明、陳益源兩位教授主導的編輯會議充分授權,本書如獲讀者掌聲、讚美,榮譽理當歸於兩位教授及臺南市文化局。責任連帶,筆者當然與有榮焉,也很樂意承擔批評指教。
Including:臺南有多少臺語詩人?
大臺南到底有多少臺語詩人?
臺南到底有多少...
目錄
《臺南青少年文學讀本》局長序
《臺南青少年文學讀本》顧問序
《臺南青少年文學讀本》召集人序
主編序
鄭溪泮〈創世歌謠〉
賴仁聲〈湖邊蘆竹〉
吳新榮〈故鄉ê輓歌〉(讀地方音)
鄭兒玉〈流浪海外台灣人ê心聲〉
高俊明〈13年ê漂流──玉山神學書院ê變遷〉
莊柏林〈故鄉tī遙遠ê夢中〉
林宗源〈偷走轉--來ê日子〉
吳南圖〈來到有緣ê所在〉
杜英助〈清靜ê早起時〉
陳雷〈金山頂──探阿娘ê墓〉
林佛兒〈台灣ê心〉(12首之二)
胡民祥〈台灣製〉
潘景新〈有一款等待──送Kāng沿ê陳恆嘉〉
呂興昌〈澄波先〈嘉義街外〉〉
黃勁連〈蟋蟀á〉
許正勳〈寒天ê暗暝〉
藍淑貞〈美麗ê山谷〉
吳夏暉〈血跡〉
王宗傑〈故鄉ê詩人〉
亞茱〈火燒島ê風〉
李若鶯〈Nā是你tuì故鄉來〉
許天賢〈主Nā kap我Tâng坐監〉
李勤岸〈海翁宣言〉
張德本〈文字ê船難〉
利玉芳〈新結庄á印象──嘉義縣速寫〉
王明理〈阿爸ê遺稿〉
董峰政〈阿媽ê身份〉
黃徙〈編做春夢〉
黃文博〈越吳八帖〉(摘四)
周定邦〈藥方一帖〉
楊禎禕〈耶斯列之歌〉
方耀乾〈Guán Tsa-bó͘-kiáⁿ ê國語考券〉
李文正〈二仁溪〉
慧子〈滾笑──讀Milan Kundera ê《玩笑》〉
黃阿惠〈戀戀浸水營〉
陳建成〈東門城ê舊冊店〉
凃妙沂〈鹹菜un〉
陳正雄〈寫詩〉
陳秋白〈雨是雲悲傷ê目屎〉
程鉄翼〈雨kuâi ê婚禮〉
柯柏榮〈蛀穿ê黃昏圖〉
王貞文〈早頓桌頂ê鵝á菜──觀看Paula Modersohn-Becker〉
陳金順〈九層嶺ê胭脂葉──詩寫萬淑娟Uma Talavan〉
林裕凱〈楠西白梅〉
林姿伶〈紅毛港ê E-po͘時〉
謝文雄〈肉粽〉
林文平〈保安車站〉
謝銘祐〈行〉
陳潔民〈咖啡花影〉
蔣為文〈Ia̍h-á花開〉
呂美親〈拍m̄見〉
杜信龍〈旅行地圖〉
黃之綠〈頭1 ê記tî〉
《臺南青少年文學讀本》局長序
《臺南青少年文學讀本》顧問序
《臺南青少年文學讀本》召集人序
主編序
鄭溪泮〈創世歌謠〉
賴仁聲〈湖邊蘆竹〉
吳新榮〈故鄉ê輓歌〉(讀地方音)
鄭兒玉〈流浪海外台灣人ê心聲〉
高俊明〈13年ê漂流──玉山神學書院ê變遷〉
莊柏林〈故鄉tī遙遠ê夢中〉
林宗源〈偷走轉--來ê日子〉
吳南圖〈來到有緣ê所在〉
杜英助〈清靜ê早起時〉
陳雷〈金山頂──探阿娘ê墓〉
林佛兒〈台灣ê心〉(12首之二)
胡民祥〈台灣製〉
潘景新〈有一款等待──送Kāng沿ê陳恆嘉〉
呂興昌〈澄波先〈嘉義街外〉〉
黃勁連〈蟋蟀á〉
許正...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