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長期以升學就業為主導的教育體制中,「哲學與人生」這門通識課可能是大多數同學唯一或最後接觸到哲學的機會;畢業進入社會後,人浮於事,也沒有太多時間思考生命課題。他們的心智常常受到個人心理、家庭、社會所牽扯,表面上看起來自信滿滿,實則身陷桎梏而不自知。
人生問題,向來就不是一件容易拿來討論的事,也沒有簡易速成的解答。本書嘗試建構一個可以跟年輕學子對話的平臺,除了協助他們審視自身的生命處境,並鍛鍊面對人生艱難的思辨力。唯有夠深刻的哲學反思力,才有可能產生足以跳脫體制化與情緒陷阱的實踐力!
《哲學與人生》是專為科技大學學生所編寫的教科書,本書特點如下:
1. 結合科技大學學生屬性和通識教育核心精神來重新設計課程內容,目的在於引領學生們認識哲學與人生的交會。
2. 從科技大學學生們共通的人生問題出發,並導入相關的哲學討論,強調在人生問題中,哲學能發揮指點人生的功能。
3. 各章中均以貼近新時代科技生活的例子來拉進哲學與學生們的距離,並以相關的插圖來輔助說明。
作者簡介:
薛清江
臺灣省雲林縣人,1970年生,南台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2004年畢業於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班,學術專長為倫理學、道德推理、政治哲學、當代思潮、哲學與人生。
長期投入並熱愛通識教學,多次榮獲教育部顧問室通識改進計劃補助,共有三門課程分別獲評為績優:電影與道德推理(961)、政治哲學與當代思潮(962)、哲學與人生(971)。97學年度更榮獲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
章節試閱
導論:人生、繞路與哲學
(一)生命地圖
不知道現在的你對「人生」有什麼樣的看法?本書名為《哲學與人生》,因此,不妨讓我們先從什麼是「人生」談起!人生百百種,你是屬於那一種?第一種:覺得人生很「苦」,身體小病纏身,學業怎麼讀都不理想。從小到大都在考試,好不容易上了大學,竟然還要為考研究所去補習。至於感情路上嘛,要不是你愛上的人不愛你,就是愛你的人你不愛!第二種:人生很爽,從小到大,遇事逢凶化吉,走路會撿到錢,考試不用讀就考滿分,愛情事業都順心!第三種:人生不苦也不爽,談不上好也說不上壞,反正還過得去就是。
以上的猜測,純粹是為了討論方便所做的粗略分類。其實一般人會遇到的情形,很少是完全適用前面那三種,而是要視不同情況而定。有的人啣金湯匙出生,一輩子不愁吃穿;有的人天生歹命,一輩子做牛做馬。然而,除非你是一個相當認命的人,而且對命運能逆來順受,要不然或多或少對自己的「人生」有想法!這樣的感受,正是我們討論「哲學與人生」的起點!由於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看法和觀點,因此,本書的目的不在於提供什麼標準的人生觀或更好的生活方式來取代各位同學現在的生活,而是從「哲學」的角度來反省人生的問題,好讓同學在面臨人生困境的當下,不致於坐困愁城,而且能殺出一條屬於你自己的血路。
儘管每個人的人生都不相同,然而為了討論的方便,我們還是可以簡單地歸納出人的一生所可能面臨的情境。你或許不同意這樣的劃分,卻無法否定的確有許多人有類似的遭遇,而且這些遭遇有時是無法避免的,譬如:生老病死、愛情中的占有與分手、升學與就業選擇上的兩難等等。在這些人生各個年齡階段的情境中,每做一次抉擇,都有可能將生命導向不同的方向。
為了方便說明,我們先用圖示如下:
現在的你,年齡座標應該是在十九到二十五之間,至於老師則是過了四十,往體衰力竭的中年危機邁進。由上面的簡圖可以發現,相同年齡的人所面對的人生問題不盡然相同,其中牽涉到每個人的成長背景,無法一概而論。然而,如果我們靜下心來反省上圖的序列組合,你會發現裡頭有兩個主要的共同點:
第一點,我們稱之為「生理進程」,泛指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自然過程。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說,人的一生不過是從繁盛走向敗壞的過程。也就是說,你的身體每天使用各種物質、資源,到最後身體跟機器一樣也會消磨殆盡。不管你願不願意接受,你終究會慢慢變老,而這中間會出現什麼病痛,你也無法預料和控制。如果出生、死亡、病痛都是人的一生中必須面對的,那麼,人除了「接受」之外,還能做些什麼?是哭天搶地地怨嘆天地不仁?還是心平氣和地觀照萬物流轉?
第二點則是「選擇進程」,指在人生各個階段中,個人決定自己往哪個方向的抉擇。相較於「生理進程」中每個人會從繁盛走向敗壞的「確定性」,「選擇進程」則充滿許多變數。這是因為我們的抉擇涉及到的層面很多,有的是心理的、有的是道德的、有的則是哲學和宗教的!心理抉擇如每天煩惱要穿什麼衣服和鞋子;道德抉擇則像是考試要不要作弊、撿到錢要不要還人、看網路色情影片對不對等等;至於哲學和宗教的抉擇,則是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是有意義和價值的?現實生活的苦悶和無聊是怎麼來的?個人存在的目的是不是只為了升學、就業和賺大錢?認真打拼卻仍找不到翻身和改變宿命的可能?在看不到將來和結果時,我怎麼知道我現在的「抉擇」和「堅持」將來不會「後悔」(remorse)?
細心的同學可能覺察到,這兩種進程並不是獨立進行,而是相互糾結在一起。一個身體常有病痛的人,會去想的問題會比身強力壯的人來得多(當然也有例外)。三十歲會去想的問題,不太可能困擾十幾歲的年輕人。人生因為有了「生理進程」和「選擇進程」的交互作用,從樂觀的角度來看,人生多采多姿,充滿各種可能性;從悲觀的角度來看,世事多變,人在其中,載浮載沈,能作主的空間委實不多。
然而,悲觀也好,樂觀也好,很少有人對於自己的現狀感到滿意的。個人以為,這個現象正好是本書關懷的重點。為什麼很少有人對自己的現狀感到滿意?雖然我們常聽說「滿足現狀,即是退步的開始」、「為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但對於現實生活而言,老是把自己緊繃,每天只顧向前衝,時間一久,反而會有不知「為何而衝」的「荒謬感」!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曾指出:
在一個講究包裝的社會裡,我們常禁不住羨慕別人光鮮華麗的外表,而對自己的欠缺耿耿於懷。但就我多年觀察,我發現沒有一個人的生命是完整無缺的,每個人多少少了一些東西。有人夫妻恩愛、月入數十萬,卻是有嚴重的不孕症;有人才貌雙全、能幹多財,情字路上卻是坎坷難行;有人家財萬貫,卻是子孫不孝;有人看似好命,卻是一輩子腦袋空空。每個人的生命,都被上蒼劃上了一道缺口,你不想要它,它卻如影隨形。以前我也痛恨我人生中的缺失,但現在我卻能寬心接受,因為我體認到生命中的缺口,彷若我們背上的一根刺,時時提醒我們謙卑,要懂得憐恤。若沒有苦難,我們會驕傲;沒有滄桑,我們不會以同理心去安慰不幸的人。我也相信,人生不要太圓滿,有個缺口讓福氣流向別人是很美的一件事,你不需擁有全部的東西,若你樣樣俱全,管別人吃什麼呢?也體認到每個生命都有欠缺,我也不會再與人作無謂的比較,反而更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張忠謀先生在這篇文章中指出了一個重點: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而且,大多數人都不滿意現狀,總是羡慕別人的生活。事實上,這種不滿除了是個人自我要求下的產物,還包括社會期許與想和他人一較高下的心理。現代人的生活節奏相當快,有時候快到讓人連喘氣歇息的時間都沒有。到處可見日以繼夜拼命工作的人,追求卓越拼第一(叫我「第一名」是也);只准成功不許失敗,似乎變成現代人生活的不二準則。而這一切,會不會只是害怕當「配角」的心理所造成的?從小到大,我們的教育比較傾向於獎賞第一名的人,這個階段真是長,堪稱「九年一貫」。到了高中、大學,情況也沒有好轉。就算是同樣考上大學,許多人仍無法擺脫這種「配角」的感覺。只因一個考上「政大」,另一個則上「台大」。有趣的是,都上台大的人,其中也有人是配角,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填」上第一志願。
試想一下,從小到大,你是不是總是和他人比來比去,就算你不想比,別人也會提醒你:「別人已經怎樣怎樣,你現在怎樣怎樣。」不信的話,我們把各個年齡層的「超級比一比」用表格來陳列:
5 - 7 歲比聰明、才藝(幼稚園)……
8 - 12 歲比成績(國小)、比誰補的習比較多……
13 - 18 歲比外型酷、辣(國、高中)、比升學……
19 - 22 歲比女友(大學)、比誰的手機換得快、比電腦速度……
23 - 25 歲比體力(當兵)、比學歷(找工作)、比考研究所……
26 - 27 歲比汽車、比誰先找到工作,比年薪百萬……
28 - 45 歲比老婆、小孩、事業、房子、休閒……
46 - 55 歲比積蓄、比小孩的出路、比病歷……
56 - 60 歲擔心兒女的工作、婚事、收入……
61 - 70 歲比聲望、比子孫、比養生……
71 - 75 歲比健康、比誰活得好、比誰退休金活得愈久領得愈多……
75 - 100 歲比長壽……
「比較」真是無所不在(“……”部分請同學自行填填看),不管你接不接受,它都如影隨形地出現在人生的各個階段,主宰你的生活。也許你根本就不想跟別人比,但是面對他人的比較時,卻會干擾你對現狀的滿意度,讓你不時陷入難以抉擇的情境中。一方面,每個人生命中都有所缺憾和不圓滿;另一方面,我們從小被教導著要去追求多數人所設定的目標。久而久之,對於生命的缺憾,我們怎麼都無法心平氣和地面對;對於目標的追求,我們則迷失在愈來愈多的選擇之中,無所適從。此時,在人生的各個階段中便會出現許多「人生的十字路口」。
(二)人生的十字路口
人生中有太多的十字路口。如果你是一位幸運兒,凡事逢凶化吉且得貴人相助,那麼,你可能會覺得人生應該是一路暢通到底,怎麼會有十字路口?然而,對於一般的大學生,有些人已經碰到許多十字路口了。例如:要唸高職還是高中?要重考還是讀不甚滿意的學校?要先交男、女友還是先拼學業?這些所謂的「十字路口」,有的是父母師長幫我們決定的,有的則是在完全搞不清楚的狀況下通過的,感受比較不深。等到上大學後情況就不同了,因為你也算是半個大人,許多事等著你自己來決定。就算別人想替你決定,也不見得合你的意。到底有那些十字路口會讓同學坐困愁城而難以抉擇呢?且讓我們細說從頭。
■ 第一個十字路口──當兵(就業)?升學?
大學畢業時,第一個十字路口即將出現。這個十字路口分別通往:就業、考研究所、當兵(就男生而言)。相信許多同學在考上大學後感受到的不是如釋重負的「解脫感」,反而是一種看不到將來的「不確定感」!根據Cheers 雜誌《2004 台灣研究所專刊》披露,高等教育毫無節制地膨脹,把所有高中生都變成大學生,更將所有大學生變成研究生!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該專刊提出以下的數據:
80 學年度時,全台大學院校僅有50 所,截至今年已高達154 所;
碩士班研究所數則從440 所,暴增至1,880 所(91 年資料),成長率高
達327%;碩士班在學生人數則從21,306 人增加至103,425 人,成長率
為385%。
到2011 年,高等教育擴張更是迅速,造成高學歷高失業率的問題。教育部統計處的統計數據指出,九十八年選擇延畢和升學的大學生多達112 萬8 千多人;以台大為例,該年就有三分之一畢業生選擇延畢。看了這些的數據,你是否有種生不逢時的悲愴感?好不容易才考上大學,沒想到大學文憑一下子就變得不值錢。這且不打緊,研究所多到不知如何準備、如何選擇(有些學校和研究所甚至聽都沒聽過),因此,以前不好意思說出口的「延畢」,現在卻變成許多大四生的另一項選擇。讀書真命苦!為了輸人不輸陣,有些熱門科系的學生甚至整班或2/3 的人都在外面補習加強!考完研究所問題就解決了嗎?到底沒有解決,只是把問題延後而已。就男生而言,不管你唸不唸研究所,服兵役是國民應盡的義務,那麼,先當兵好呢?還是先讀研究所好?不讀研究所的話,先就業好嗎?只要你對自己的將來有點關心,這些問題都會在每個輾轉難眠的夜裡,像遊魂般困擾著你。
■ 第二個十字路口──拼事業?結婚生子?
好的,介紹完第一個十字路口後,讓我們將時間快轉到第二個十字路口。在這裡,你會碰到的問題為:先拼事業?或是先結婚生小孩?要為自己活呢?還是為他人而活?切記,通過這個路口時,你可能已經過三十歲了。如果你對三十幾歲的人沒有概念,可以觀察一下你的老師或周遭的年長者。你可能會想,我才不會變得這麼老,或是,當我這麼老時,一定不要像他們那樣。問題是:你真的有把握三十歲後的人生依然如你所描繪的路線前進?如果你這樣以為,那你可能忘了兩個重要的變數:「身體新陳代謝能力減半」的「成家立業、養生送死的責任倍增」!中國古代哲人老子說得好:「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精力旺盛的小伙子可能覺得這句話不痛不癢,但對於三十歲以後的人,卻有如至理名言。俗語也說:「三十歲前你折磨身體,三十歲後身體折磨你!」以同學最熟悉的熬夜上網或拼專題為例,你就不難了解原來體力的好壞也有分水嶺!現在的你可以二、三天不睡,隔天照樣生龍活虎,但三十歲以後的人就沒這個能耐了,你會看到他哈欠連連,怎麼補都補不回來!屋漏偏逢連夜雨,身體走下坡不打緊,肩上的責任並不懂得體諒;成家立業的壓力接踵而至,而此時你的父母已年邁,如果又生了小孩,那麼,這個階段的焦慮便有如千斤壓頂,讓你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最慘的情形是:這個時候的你還在唸書,為自己投資了大把銀子卻擔心找不到工作!到底這個階段的生命出口在哪裡呢?
■ 第三個十字路口──生命的完成?人生的結束?
最後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我們必須承認,它的確離年輕人好一大段距離,現在談似乎言之過早。然而,誠如《幽夢影》作者張潮所言:「少年人須有老成之識見,老年人須有少年之襟懷。」提早思考老、病、死,絕非少__年不識愁滋味的強說愁,而是為了增加生命的深度與品質。在還沒經歷病痛之前,我們以為自己是無敵鐵金剛,擁有不壞之身;在未感受衰老的陰影之前,總覺眼前的青春和享樂會一直持續下去才是!這是因為我們不知道「無常」什麼時候會找上門,所以才會認為生命就像汲之不盡的井!事實上,生命再短暫不過,只是因為大家從來沒去想過它的盡頭,因此才會認為生命應該揮霍不盡才是,對生命的無常沒有任何敬畏之心,並高估自己面對生命苦痛的能耐。
五、六十歲這個十字路口有什麼樣的抉擇?或許真的離同學們很遙遠,不容易有切身的感受。但對於我們摯愛的父母和祖父母而言,他們已經在這個路口徘徊許久了。除非你是一位沒血沒淚的人,不然對於他們正在承受的苦痛,你絕對無法袖手旁觀,甚至難辭其疚(他們極有可能是為了養家活口、籌措學費而積勞成疾!)。這個年齡層的人經歷了更年期(特別是女性,就某種程度而言,男性也有類似女性更年期的症狀),兒女都已長大或成家立業。心理學家稱此為「空巢期」,不過對處於這十字路口的當事者而言,他們在這階段可沒閒著。退休、身體老化加劇、缺乏親人照料、經濟規劃不當,他們會開始感受到死亡的陰影、反省自己的生命品質。生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省吃儉用地為別人而活,為何落得老來淒涼?生命的意義,是否在於一直活下去,而不管活的品質好不好?到底人生要怎麼過才夠本?提醒同學預先思考這些問題,將有助於面對第一和第二個人生十字路口中出現的困境。
行文至此,我們已順著生命地圖從左至右檢視了三個重要的人生十字路口。眼尖的同學可能已發現,每個人所可能面臨的人生問題,並不見得是以一種「線性」的方式展開。有時一個抉擇下去,反而離原先想達成的目標更遠,或是偏離原先的路線而讓你抑鬱消沈。這個時候,你可能得有「繞路」的準備,哲學,正好在此與你相遇。
(三)繞路、人生與哲學
對於心想事成,不知挫折、失意、苦難為何物者,他們的人生像搭上直達終點的特快車,從不誤點。繞路,從未在他們的字典出現過;哲學,也像是抽象、不切實際的字眼,飄忽即過。還好,大多數人都像你我一樣再平凡不過,沒有特快車可搭,只有每站必停的公車可坐,不管心裡再怎麼急,它總是停停走走,三不五時還會故障出事。當你繞路時,等待、徬徨、焦慮、失眠、恐懼,這些字眼像是人生的常客,不時進駐。如果你的生命不時會遇到這些常客,而且趕也趕不走,那麼,此處你將與哲學相遇並結緣!
什麼叫「人生的繞路」?繞路是個譬喻,指人生的進程有時就像是我們開車上路要到某個目的地,明知從甲地到乙地只要直直開就會到,偏偏天不從人願,或是路上塞車,或是車子故障,或是你身體突然不適。你原先認為最近的路,不見得是最近的。以右邊的地圖為例,如果我們全班要從台南出發去墾丁玩,你有沒有把握那條路線是最快的?
既然「繞路」只是個譬喻,人生之路顯然要比從台南到墾丁的路程來得艱辛,而心情也更複雜萬端。坊間不乏許多鼓吹類似觀點的著作,也很有啟發性,但是與我們這裡要強調的重點有所不同。例如,大前研一在《想做的事就去做》中曾倡導「人生繞路」的觀點:
人生繞路未必不好,有時候繞路也是走捷徑。偶爾走上岔路的樂趣也不壞,因為有的景色要走進岔路才看得到。即使多繞一些路,人生還有足夠的時間,結果可能毫無差別,甚至達到更好的地步。至少,在死亡的那一刻沒有遺憾。臨死前我能說「我毫無遺憾,活了自己選擇的人生」,而不是「啊!我的人生算什麼?」不是很幸福嗎?
此外,馬蒂‧ 迪特瓦(Maddy Dychtwald)在《C型人生》中則從人口統計學的角度來宣揚一種取代「線性(linear)」人生的「C型(cycles)」人生。她說道:
「線性」從以前就是人類文明的模式,從出生、受教育、工作、結婚、養兒育女、退休至死亡,但這群忙碌的人卻發現,生命中的事件不再循著僵固的直線依序發生,他們傾向將生命視為C型,換言之,上述各個階段與活動,將在一生中重演,很多人會在三十五歲重回校園、五十二歲創業、四十五歲成家、七十六歲再婚。他們和我一致認為,狹窄的單行道已逐漸被C型人生取代。
這觀點和我們所熟知的「一日難再晨,盛年不重來」的古訓已有不同。迪特瓦用來支持上述立場的論據,主要是她從人口統計學的角度看到一種C型的人生漸漸成型。她發現有愈來愈多的人選擇晚婚、不婚,有更多的老人退而不休、老當益壯。這些改變,同時帶動了「C型事業」、「C型愛情」、「C型家庭」和「C型娛樂」。誰說戀愛一定要少年十五、二十時談才有味?又誰規定老人不能玩Wii 或PS3 ?從人口的消費、流動取向,作者歸納出「C型人生」是現代人生的趨勢所在。
我們必須承認,大前研一和迪特瓦兩書觀點都立意甚善,並精準地抓住時代脈動。然而,兩位作者似乎有意無意地倡導一種「繞路的哲學」或「C型人生」來取代或揚棄直線人生,這點則與本書的意圖有別。本書目的不在於提倡一種「繞路哲學」,而是強調人生繞路時與哲學的相遇。我們以為,實際上,除非不得已,沒有人會閒著沒事專門以繞路為樂。雖然如大前研一所言,繞路會看到不同的風景,而人生也會活得更多采多姿。但我們更關心的是:萬一繞了路後更糟怎麼辦?在許多關鍵的時期(例如:大四階段),哪有那麼多時間來繞路?就算有時間,經濟壓力也不允許走太多叉路呀!在大前研一的書中,我們看不到一般人在「抉擇」時掙扎、逃避與無助;馬蒂‧迪特瓦的C型人生的確提供我們許多願景,然而,我們好奇的是:人生真的如兩位作者所言,隨時想重來就可以重來?書中舉的成功案例,他們是如何從挫敗中爬起來?是否相信人生是C型的之後,從此人生的困境就可以迎刃而解?一位婚姻失敗者,如何走出婚變的陰影捲土重來?我們認為,人生的繞路並沒有這麼簡單。你若不信,我們再以「先考研究所」或「先當兵與就業」這個十字路口來說明人生繞路的複雜性。
如果有同學問我上述的問題,我的答案是:人生要繞點路才好,人生隨時可以重來,所以,不管先考研究所或先當兵都一樣好,你遲早都會去做它,不需太煩心。我猜你一定會覺得我根本沒有回答問題。而同學的困擾是有原因的,他希望在大四畢業時,能夠解決這個切身的問題。為什麼同學會覺得「先就業還是先讀研究所?」或「先當兵還是先考研究所?」是個難以抉擇的問題,背後一定有難言之隱。
苦衷一:
先就業或當兵,好處在於增加實務經驗,比較知道自己將來想從事研究的方向;壞處則是必須考慮到現實問題,以後想再讀書,困難度變得相當高。
苦衷二:
先讀研究所,男生卡在兵役問題,辛苦唸完研究所後,從軍報國的結果是變笨、變呆,以前所學,可能已經過時。女生則怕一直唸上去,不好找對象。而且,長期待在學院裡,不論男女同學,普遍缺乏「現實感」,而且容易變成「逃避現實」!
不論你是屬於苦衷一或苦衷二,都會面臨到哲學上所謂的「兩難」(dilemma),意指一種左右為難、進退維谷的抉擇情境。當我們面臨這樣的情境時,我們會顯得焦慮煩心。雖然我們知道「人生繞路」和「C型人生」的理論,卻依然無法心平氣和地面對上述的抉擇。如果再仔細分析一下同學焦慮煩心的來源,我們至少可以歸結出底下幾點:
1、你會煩,表示兩件事都很重要,讓你難以取捨;
2、你想在某個時間點同時完成這兩件事或找到答案;
3、你在做某件事的時候,常會「割捨」不下另一件事;
4、結果,大部分的情況是你兩件事都做不好,或卡在原地什麼事都不想做。
你是否也有上述的類似經驗呢?你想到解決的方式了沒?退而求其次,你找到能讓自己平靜、專心致力於完成某個目標的法門了嗎?我們無法提供你標準答案,只能說如果你碰到上述的問題,那麼,你已經和哲學相遇了。哲學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套句廣告詞來說就是:哲學非萬能,沒有哲學萬萬不能!
人有理想要追求,也有現實要兼顧。人生的問題,因為「理想」和「現實」的拉鋸,變得十分複雜難解。對此,哲學絕不是萬靈丹,而是陪你面對困境和解決問題時的良伴。哲學這位良伴,它會告訴你:如果能夠在同一時間解決兩件問題是最理想的,然而,卻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如果沒辦法達成,是個人能力有限?還是大環境使然?當別人一味想考研究所時,自己有必要跟著考嗎?如果考研究所和就業是將來我遲早會去做的目標,而且我也知道要完成這些目標必須不斷累積自己的實力,但只要一想到這些目標未達成,我總是會逃避到遊戲和網路世界之中?我難道只有追求這些目的的自由,而沒有不在他們之中作選擇的自由?
要想清楚這些問題並找出自己的答案,免不了要歷經一段過渡期。蘇格拉底強調哲學的思維方式為一種「催生法」,足以讓人快速通過人生的陣痛期。把同學帶入這些問題中,目的在於「催生」同學自己的觀點並找到專屬的生命意義與核心價值,俾便將來在挫折時不致於失意過久,在現實社會中不會隨波逐流。因此,哲學這門學問至少可以幫助同學看清下面所述的兩個人生問題:
1、對自己認識不清──蘇格拉底曾說:「認識你自己」、「未經檢驗的生活是不值得活的」。因為對自己認識不清,產生自我定位的錯置。不是高估自己能耐,就是自暴自棄,透過哲學獨特的思考方式,可以幫助你找尋自己人生的定位。
2、對外在環境的現實感不足──亞里斯多德強調:「人是政治的動物」。人的生活無法脫離社會群體,沒有人是座孤島,可以完全免於與他人的互動關係。因此,除了認識自己之外,對於他人、政治社會特質的深入了解,將可讓你不必完全活在他人的眼光中,並加深你的現實感。
(四)本書的架構及內容簡介
針對上述的兩個人生問題,本書設計了八個專題來討論,列表說明如下:
人生問題 哲學專題
對自己認識不清 1、導論:人生、繞路與哲學
2、哲學是什麼
3、認識你自己
4、洞悉生命的無常與死亡
對外在環境的現實感不足 5、為什麼要遵守法律規則?
6、誰在控制我們?
7、藝術與人生
8、宗教與人生
「1、導論:人生、繞路與哲學」從與同學相關的人生問題與生命經驗談起,指出在人生抉擇時,同學將與哲學不期而遇;而哲學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智慧,更是幫助大家度過難關的最佳夥伴。
「2、哲學是什麼?」為同學們介紹哲學的意義、特質與方法,並強調該特質與方法對於同學們寫作、專題製作與說理能力的重要性。對於習慣只給結論而不提出理由的學生而言,哲學可以訓練他們掌握問題意識的能力,並以邏輯推理的方式來捍衛自己的立場。
「3、認識你自己」要問的是「我是誰?」、「自我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將從蘇格拉底所強調的「認識你自己」這句古老箴言談起,結合蘇格拉底「德行即知識」的主張來引導同學辨別「認識你自己」中的「認識」和一般學科的認識不同之處在於:它還有一種倫理實踐的層面。說自己知道沈溺於遊戲是不好的,之後又無法自拔,我們很難說這個人「真的」知道。而依亞里斯多德引申蘇格拉底倫理學的基本主張「為惡出於無知」來看,一個人會為惡,主要是因為他誤以為他所追求的目標是他的真正利益,而人們常常因為缺乏「善的知識」、「自我節制之知」、「苦樂計量之知」而為惡。
「4、洞悉生命的無常與死亡」──對年輕的同學而言,「死亡」雖然看似遙遠,卻是不容忽視的生命教育課題。青年學子血氣方剛,再加上對自己的認識不足,常會發生未婚懷孕和輕生自殺的事件。有鑑於此,該課程的設計主要針對「墮胎」和「重病患者的生死抉擇」來跟同學們討論生命的無常感。相對於科技大學的許多「控制」課程,人的身體和心理常因外來、偶發的因素而難以掌控。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死,所以常常以為生命像是一口汲之不盡的井,事實上,人的生命極其有限。思考生命的盡頭,有助於提升生命的品質,並使同學們更能最佳化自己當下擁有的一切。
以上為第一個面向的個別說明,而針對第二個面向,我們規劃了兩個專題:
「5、為什麼要遵守法律規則?」、「6、誰在控制我們?」主要探索無所不在的權力;前者談的是「政治權力」,後者則探討日常生活中的「微觀權力」。誠如盧梭所言:「人生而自由,卻無時不在枷鎖之中(Man is bornfree, and everywhere he is in chains.)」,可說道盡個人在現實生活中處處受限的窘境,因為不管人再怎麼獨立自主,依然無法完全脫離社會而獨自生活。科技大學學生雖然離進入社會的時間還有段距離,但在課程中介紹政治權力與各種類型的權力,將有助於同學們認識權力的「正當性」(legitimacy)和權力對人的調控方式。身處於社會之中,我們不能免除各種權力的干涉,藉由這兩個專題介紹,將有助於同學對「國家權力」和「個人權利」間的互動關係有更深入的理解,並能進一步反省自己不自由和受限制的根源。
至於「7、藝術與人生」和「8、宗教與人生」,則牽涉到人生中的美感和宗教經驗。這些屬於個人「直觀」(intuition)的經驗,對於一切講究實際的科大學生而言,他們習慣追問它的功用是什麼。為回應這樣的質疑,我們欲論證「宗教」和「藝術」雖然對人生沒有立即有效的功能,卻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深刻層面,而對這些層面的了解,將有助於擴展與加深他們的生命經驗。
以上為本書內容的兩個面向,分別涵蓋科技大學學生現在及將來可能面臨的人生問題。在每個專題中,我們漸漸引入哲學的分析方式和觀點,幫助同學釐清問題的癥結,並學習如何建構與捍衛自己的立場。所以,這本書的寫法,其實已經和傳統的哲學概論或人生哲學教科書不盡相同。作者並非刻意標新立異,也不是要創一家之言,而是希望以科技大學學生特有的屬性出發,以專題的方式引導同學從哲學角度來思考自己的人生問題。作者不諱言本書裡頭有極其強烈的個人色彩,而刻意保留這種立場的目的在於希望藉此激起同學們與哲學對話的意願。只要同學們願意接受這項邀約,那麼將會發現,你的人生旅途不再那麼孤獨無助,哲學將與你一路相隨,照亮你前進的道路。
導論:人生、繞路與哲學
(一)生命地圖
不知道現在的你對「人生」有什麼樣的看法?本書名為《哲學與人生》,因此,不妨讓我們先從什麼是「人生」談起!人生百百種,你是屬於那一種?第一種:覺得人生很「苦」,身體小病纏身,學業怎麼讀都不理想。從小到大都在考試,好不容易上了大學,竟然還要為考研究所去補習。至於感情路上嘛,要不是你愛上的人不愛你,就是愛你的人你不愛!第二種:人生很爽,從小到大,遇事逢凶化吉,走路會撿到錢,考試不用讀就考滿分,愛情事業都順心!第三種:人生不苦也不爽,談不上好也說不上壞,反正還過...
作者序
三版序
本書初版發行於2007 年,距第三版的「重版出來」,轉眼已過了11 年。它是專為「哲學與人生」這門課所編寫的教材,從開始教書至今從未停止開設過,對作者而言可說意義深長。
首先,它記錄了個人在技職院校人文通識教學實踐的心路歷程。曾有同仁告誡道:要在科技大學教授人文通識課程,猶如要在水泥地上種出花朵一樣難!剛開始還納悶,心想有這麼嚴重嗎?實際教之後發現還真是難關重重,別說要種花,連雜草都沒有立足之地。好在「初生之犢不畏虎」,為了讓課程紮實有料且精確地掌握自己所欲傳遞的哲學知識,便開始邊教邊編寫合用的教材。適逢教育部顧問室推動通識課程改革計畫,在執行計畫與實際授課現場的來回辯證,慢慢建構出本書的架構與專題內容。對個人而言,它不僅是本教科書,更是熱血初衷的寫照;它記錄了一位教學者透過聆聽學生的生命經驗調整授課內容,並思索相應教學策略之點點滴滴。
再者,它彰顯了個人所堅持通識理念。在一切講求短期績效的高教氛圍裡,要堅持教學理念似乎是件不合時宜的事。然而,培育通識人文素養向來需要長期的投注耕耘,若只看短期的成效指標則常會令人迷失,在變來變去的高教潮流中無所適從。美國當代哲學家納斯邦(Martha C. Nussbaum)在《培育人文》一書以「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來界定「通識教育」的方式,極具啟發性:
只有當教育能夠生產出自由公民時,教育才是真正「合於自由的」;這時的公民之所以自由,不是財富或出身,而是因為他們可以說他們的心智是他們自己的。( 納斯邦,2010: 294)
在台灣長期以升學就業為主導的教育體制中,這門通識課可能是大多數同學唯一或最後接觸到哲學的機會;畢業進入社會後,人浮於事,也沒有太多時間思考生命的課題。他們的心智常常受到個人心理、家庭、社會所牽扯,表面上看起來自信滿滿,實則身陷桎梏而不自知。所以,如果有一門哲學課可以啟發他們的心智,覺知到自身經濟、學習與就業上的不利,它至少具備兩個教學目標:在消極上,希望他們將來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要造成家人或社會的負擔;積極上,培養他們成為掌握論證說理能力的健全公民,並有足夠的自由能量追求個人幸福人生!
人生問題,向來就不是一件容易拿來討論的事,也沒有簡易速成的解答。本書嘗試建構一個可以跟年輕學子對話的平台,除了協助他們審視自身的生命處境,並鍛練思索生命困境與議題的思辨力。唯有夠深刻的哲學反思力,才有可能產生足以跳脫體制化與情緒陷阱的實踐力!因此,筆者試圖以一定程度的哲學知識承載與文本閱讀量來補充學生們的相關人文素養。隨著數位科技急速發展,愈來愈多的學生沈迷於智慧型手機中的虛擬世界而無法專注閱讀。而紙本閱讀人口大量的流失,整個出版業的寒冬似乎看不到春日光景!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網路資訊快速且多到泛濫的數位時代,如何讓學生能夠專注閱讀本身反而是件值得珍視的教學活動,因為不管高教改革再怎麼翻轉創新,仍需足夠的知識底蘊來支撐,否則整個通識教育將流於形式空洞。
這當然是一條阻力重重之路,要在水泥地上種出花談何容易!炎炎夏日走在滿是柏油和水泥路的校園裡,偶爾還是會在牆角裂縫中看到奮力鑽出的不知名小花!嗯,看著看著,彷彿也看到了一線希望:水泥地上還是有可能長出東西來的!
薛清江
2018.07.15 於南臺科大
序言
作為科技大學中的通識課程,「哲學與人生」大概是最常開設的哲學課程。其他相關者尚有「人生哲學」、「哲學概論」、「邏輯與思考」等課程。然而,我們必須承認,「哲學與人生」作為一種通識課程,在課程定位和教學目標上仍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就課程名稱表面的字義來看,「哲學與人生」是特別指某個人對「人生」所提出的哲學觀點呢?還是哲學領域中與「人生」有關的討論?如果是前者的話,這門課上起來會變成「人生哲學」;但問題又來了,究竟哪些人的人生哲學值得介紹?又該如何來做取捨?如果是後者的話,在哲學專業的領域中,又很難劃分出一個專屬「人生」的範圍,最後只好以「哲學概論」的方式來進行。我們當然可以說,哲學是門與人關係密切的學科,但是這種界定方式又太過於廣泛,無法適切地指出什麼樣的哲學主張特別和人生問題有關。因為哲學固然與人生有關,又不全然具備指導人生的功能。就今日學科分工精細的趨向來看,哲學真的可以指導人生嗎?人生的問題那麼多,每個人所面對的具體環境又是如此地複雜,哲學真的能勝任這項工作嗎?
由於「哲學與人生」在課程定位與教學目標具有上述的困難,因此,我們認為針對科技大學學生的屬性,有重新定位和設計這個課程的內容和教學方式的必要。我們認為,該課程至少須包含下述兩個面向:一、該課程是門專業的「哲學」課程,具有一定的哲學知識承載度;二、它又不完全是「哲學概論」或「哲學入門」式的課程,而是能兼顧科技大學學生屬性的核心通識課程。
科技大學的學生大多來自高職、專科、二技和四技背景的學生,他們在實作的訓練要求上,與一般來自高中的大學生不太相同。在此種學習背景下,科技大學的學生在人文學科的學習心態上,一直以「營養學分」來看待專業科目之外的通識課程。而這種心態,與通識教育作為一種核心教育的根本精神背道而馳。
長期以來,在大學教育中通識課程一直被視為專業科目之外的「非專業科目」,這種情況在科技大學中更為嚴重。如果說對學生而言,大學只不過是技能的養成所而已,那麼,他們將所有與職業無關的課目視為「附屬」或「次要」課程的心態就不難理解。為改變同學們此種心態,必須引導他們認識到通識教育的核心精神。職是之故,本課程的設計至少與通識教育的三個核心精神相關。
首先,本課程對學生這些受教「主體」的重視,和通識教育指向「全人教育」的核心精神遙相呼應。通識教育希望教導出一位具有整全人格的大學生,而非只在意自己專業科目的技術人員。選修「哲學與人生」的學生橫跨不同科系和專業領域,但都不能脫離作為一個「人」的基礎點。作為一個人,除了職業訓練之外,還有許多同樣重要能力需要培養。找到工作賺錢固然是人生中的重大目標,但是要獲得幸福人生光憑賺錢是不夠的,舉凡論證說理、認識核心自我、洞悉政治權力運作、藝術審美與宗教信仰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要件。
其次,本課程的設計鎖定科技大學學生,是門專門化的課程,而非休閒或常識性的課程。這點和通識教育強調「人文教育」(liberal education)的核心精神相通。人文教育為一種自由和解放的教育,能協助同學從習慣和社會文化的制約中解放(liberate)出來。這種培育人性的工作需要教師以一種專業的方式投入。此外,我們在課程設計上,不走一般導論式或常識性的介紹,而是以專題的方式環環相扣,逐漸挖掘出人生問題的深刻層面,並檢視它與哲學的互通之處。於此過程,同學們必須通過許多基本的哲學訓練,諸如論證、邏輯、倫理學、政治哲學、美學、宗教哲學等等。即使我們無法在短短的一學期課程中一一教授這些專業科目,但至少在一學期的學習之後,同學們對於這些專業哲學領域中的主要概念,將有一初步且紮實的認識。
最後,就培養學生廣博的視野,本課程的設計亦符合通識教育「跨領域融貫」的核心精神。科技大學中的科系大多數以工商業實用技能科目為主,就算有人文學院,也是以強調「應用」為取向。本課程著力於擴展同學們對於「應用」、「實用」之外許多「非實用性」價值的重視與體認。在人生的問題上,工具性的價值固然值得追求,許多「內在價值」(例如:德行、意志自由、自律、美感)仍有其不容抹滅的價值。此外,個人除了關切自己的利益之外,還必須關切作為一位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本課程將同學們的視野從個人帶向社群之中,讓他們見識到個人的利益和群體的利益間的關連。
我們認為,要改變學生的學習心態實非易事,而且要引導學生體認到通識教育是與專業教育一樣重要的「核心教育」,更是難上加難。但這不意謂毫無改變的可能。撰寫本書的目的在於結合科技大學學生獨特的屬性和通識教育的核心精神,重新設計「哲學與人生」課程的內容和教學方式。我們堅信,「哲學與人生」這門課的出發點,不單純只是哲學基本學科的介紹,而是科技大學學生共同的人生問題。從這裡出發,目的在於拉近哲學和人生問題的距離,讓同學不再覺得哲學是那麼地遙遠。同時,我們採專題的方式,並融入同學們在學校及畢業後最可能面對的人生情境。個人以為,在人生所可能面臨的問題中,哲學這門古老的學問仍能發揮「指點」人生的功能,並能開拓學生的人生視野。
薛清江
ajohnch@stust.edu.tw
三版序
本書初版發行於2007 年,距第三版的「重版出來」,轉眼已過了11 年。它是專為「哲學與人生」這門課所編寫的教材,從開始教書至今從未停止開設過,對作者而言可說意義深長。
首先,它記錄了個人在技職院校人文通識教學實踐的心路歷程。曾有同仁告誡道:要在科技大學教授人文通識課程,猶如要在水泥地上種出花朵一樣難!剛開始還納悶,心想有這麼嚴重嗎?實際教之後發現還真是難關重重,別說要種花,連雜草都沒有立足之地。好在「初生之犢不畏虎」,為了讓課程紮實有料且精確地掌握自己所欲傳遞的哲學知識,便開始邊教邊編寫合用的...
目錄
三版序
序言
一、導論:人生、繞路與哲學
(一)生命地圖
(二)人生的十字路口
(三)繞路、人生與哲學
(四)本書的架構及內容簡介
二、哲學是什麼?
(一)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
(二)哲學是愛智之學
(三)哲學的特質:從蘇格拉底之死與洞穴之喻來看
(四)哲學的思維方式:辯證法、論證與邏輯
(五)哲學的功用
三、認識你自己
(一)「你自己」是誰?
(二)人的個性將左右幸福的方向
(三)認識‧ 倫理‧ 改變
(四)他人就是地獄
四、洞悉生命的無常與死亡
(一)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二)墮胎──激情過後的道德抉擇2
(三)安樂死──生命的意義與品質
(四)人生如借
五、為什麼要遵守法律規則?
(一)人性的自私與合作的可能
(二)法律的積極目的及其合法正當性
(三)誰來管理這些管理者? ── 以電影《誰殺了甘迺迪?》(JFK)為討論重心
(四)政治權力與公民責任
六、誰在控制我們?
(一)自由的層次
(二)權力的定義:自由與控制
(三)權力的類型、來源、辯證
七、藝術與人生
(一)美學、美感與人生
(二)美感與心靈感應力
(三)藝術的功能
八、宗教與人生
(一)文明衝突與宗教信仰的構成要素
(二)宗教哲學與靈魂不滅
(三)宗教經驗與生命終極意義的追問
九、延伸閱讀:從電影看人生的困境、抉擇與堅持
(一)「恐懼」與「希望」──電影《刺激一九九五》與人生困境
(二)生命中的「可見」與「不可見」──談電影《海上鋼琴師》中的抉擇
(三)生命中有一部分叫「堅持」──從紀錄片《翻滾吧!男孩》談起
三版序
序言
一、導論:人生、繞路與哲學
(一)生命地圖
(二)人生的十字路口
(三)繞路、人生與哲學
(四)本書的架構及內容簡介
二、哲學是什麼?
(一)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
(二)哲學是愛智之學
(三)哲學的特質:從蘇格拉底之死與洞穴之喻來看
(四)哲學的思維方式:辯證法、論證與邏輯
(五)哲學的功用
三、認識你自己
(一)「你自己」是誰?
(二)人的個性將左右幸福的方向
(三)認識‧ 倫理‧ 改變
(四)他人就是地獄
四、洞悉生命的無常與死亡
(一)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二)墮胎──激情過後的...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