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勝鬘夫人與佛陀的對話中,領悟女性成佛的證道過程,這是一本女性必讀的佛法書,證明眾生平等成佛的重要經典。
證道的勝鬘夫人即是如來真子,她直接告訴云云眾生,您們每個人都具備成佛的因子,只是您是否曾向心深處探索?一切的喜悅都深藏在您的心底,請向您的自心去要求喜悅吧!
本經透過勝鬘夫人的證道,簡要地介紹眾生本具的如來藏。如來藏正是眾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的根據。
在形式上《維摩詰經》代表居士男修行的成就;《勝鬘經》則代表居士女修行的成就。這是《勝鬘經》在佛典中重要的形式意義。本經的形式意義當然比《維摩詰經》更重要,因為在佛門中,女性的地位長期以來就不如男性。但勝鬘夫人以向佛求證佛學的義理,證明自己的修行成就,在式上打破了這種長期以來桎梏的觀念。
本經文体結構嚴謹,文字簡要而優美,理路清晰明朗。雖是短短一卷,讀之令人興味盎然,久久低迴,豐盛而飽足,忍不住要一讀再讀!
特色
史上第一部女人說的佛經,
證明眾生平等成佛的重要經典,
《勝鬘經》建構了如來藏的思想體系,
並闡明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如來藏本具證悟功能,
每個人都具有自發的能力,自我熏習,開發自己的智慧,
去除自我的執著,不受外在的污染,使真心顯現,得覺悟而解脫。
作者簡介:
蕭振士
一九五六年生,台灣南投人,台中一中,文化大學史學系,三民主義研究所畢,長期從事佛教史編輯,佛經編譯工作。已發表作品有《心經.金剛經輕鬆讀》、《六祖壇經輕鬆讀》、《肇論白話輕鬆讀》、《勝鬘經輕鬆讀》。
章節試閱
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
印度大乘佛教各派思想影響漢地佛教最深的,應該算是如來藏思想。其中又以禪宗受影響最深,其次是華嚴宗與天台宗。因此,這套「大眾佛學」叢書,是有必要逐次介紹如來藏的經典。本書介紹的《勝鬘經》,屬於印度中期大乘時代的經典,這個時期的 印度佛學思想,主要是由初期的中觀思想,逐漸向唯識思想與如來藏思想發展,嚴格地說,如來藏思想只是中期大乘思想的一個旁支,但在中國卻獨盛。
《維摩詰經》在形式上代表居士男修行的成就;《勝鬘經》則代表居士女修行的成就。這是《勝鬘經》在佛典中重要的形式意義。本經的形式意義當然比《維摩詰經》更重要,因為在佛門中,女性的地位長期以來就不如男性。但勝鬘夫人以向佛求證佛學的義理,證明自己的修行成就,在形式上打破了這種長期以來桎梏的觀念。因此,《勝鬘經》其實也說明了中期大乘時代,佛門已為廣大的平民,無分性別,開啟學佛的大門。
其次,談到本經的内容。「如來藏」一詞最早見於增一阿含經中,但賦予具體内涵的則是本經。本經解釋如來藏「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這句話直接講如來藏不離煩惱藏,但前題是如來法身,所以必須先看看如來法身的定義。依據本經的定義,如來法身又是「常住自性清淨,離一切煩惱藏。」「過於恆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成就,說如來法身。」綜合這兩種不同的意義,如來藏就是自性清淨、恆常不變、不受染,成就一切佛法,但又不離世間一切煩惱。本經又用另一個角度說明如來藏:「有二種如來藏空智。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世尊,不空如來藏,過於恆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壞一切煩惱藏,修一切滅苦道。」要證如來藏,必須先得如來空智。這便是本經對如來藏所下的定義。
因此,如來藏一詞雖早在《增一阿含經》中即已出現,但要等到中期大乘時代,本經出現時,才對如來藏下了具體的定義與內涵,並為如來藏思想作了系統的闡述。如來藏思想最大的特色就是圓融,前面提到的空智,即是繼承了中觀的思想。本經也同時繼 承了《法華經》會三歸一的思想(詳見導讀),《法華經》是初期大乘的重要經典,力圖在小乘與大乘間作融通的工作;本經則希望融通大乘佛學的思想。這是本經充分表現「繼往」的特色。另外,本經為如來藏思想建立系統,則是「開來」的特色。
要了解影響中國佛學最深的如來藏思想,建議讀者,《勝鬘經》是最佳的初學讀本,也是印證如來藏的基本經典。
如來藏的證悟功能
佛教的教義及理論是一路逐漸發展,才建構出今日我們所接觸的完整體系。在這發展的過程中,代表覺悟的最高真理,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名詞及内涵,分別代表不同理論的中心思想。如果能抓住這個中心思想,各個理論的綱要便不難掌握,對整個佛學的發展脈絡,也自然能輕易掌握。
一般將佛學的發展,概分為小乘與大乘兩個大階段,這種分法是以修行的實踐為劃分的標準,並沒有掌握到理論的内涵。因此,本文希望以思想的中心、悟道的意義,作劃分的標準。依據這個標準,可劃分出四個系統:一、原始教義;二、般若思想;三、唯識思想;四、如來藏思想。這樣的分法,是源於太虛將佛法分為「般若、唯識、真如」 三系。印順則將之進一步說明為「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真常唯心」三系。以下分別簡介:
一、原始教義:這個系統的思想,代表覺悟的最高真理是「無我」,具體的實踐便是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不論無常或寂靜,都是以無我為中心,眾生只要體悟到無我,並實踐無我,入於寂靜,便是悟道。
二、般若思想:這個系統的思想,代表覺悟的最高真理是「性空」、「實相」,實相的本質就是性空。具體的實踐便是一實相印。眾生的解脫道,除了了解形質世界是空,一切的存在都是虛妄所現,更進一步要了解根本也沒有空的存在。此「空」猶如道家的「道」,是宇宙的根源。
三、唯識思想:到了唯識思想出現以後,進一步解釋虛妄世界的存在,都只是第八意識——阿賴耶識起認知的作用,變現出有形的山河大地,同時也變現出眾生一切的心識活動。換句話說,宇宙間的一切物質與精神的現象都根源於阿賴耶識。這阿賴耶識能善能惡,因此必須透過正聞熏習,開發善的無漏種子,去除惡的虚妄習氣,這便是悟道成佛。
四、如來藏思想:在唯識思想興起的同時,另外一派的如來藏思想也同時出現。如來藏思想與唯識思想在表象上有相似之處,於根本處則完全不同。如即真理,藏即胎藏。簡單地說,眾生都具有成佛的種子,如胎兒般,終必成長成人,這成佛便是如來、真理。《大乘起信論》中,將這成佛種子稱為眾生心、本覺,正說明了如來藏的内涵。眾生心即表明如來藏是眾生都具備的;本覺即表明如來藏能自己發動自具的覺性,達到成佛的目標。如來藏本性的開發,就是覺悟的最高真理。
以上這四種思想,又同時說明了覺悟到最高真理時,所呈現的狀態清淨,清淨是無限時空中的永恆狀態,這便是解脫、成佛。原始教義用寂滅表現清淨;般若用空、實相表現清淨;唯識學用阿賴耶識的正聞薰習表現清淨;如來藏思想用本覺、真如、佛 性表現清淨。佛學中的四大思想體系,雖然各有不同的成佛主張,但最後的境界則是相同的——清淨。
從歷史的演進觀察,又可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這事實就是,佛學理論的發展,是由外在現象的觀察,一路向内在心理、潛能,一層層地深入分析與探討。原始佛教的無我觀是由外在的無常出發,主張人由四大組成,也是無常聚合,終究沒有一個恆常的主體存在。般若思想進而將人與外在世界同歸一個實相——空,沒有本質的差異。精神與物質同樣是空,此時是大乘思想的初期。到了中期便是唯識與如來藏思想發展的全盛期。這個時期已超越了現代心理學對意識的研究範圍,而深入到潛意識或潛能的探索。到後期大乘是密教全盛的時代,不再著重於理論的探索,轉而著力於人類潛能的開發。用佛學的說法,就是密教的實修,講究身口意三密,要能夠與佛相應。與佛相應就是將眾生潛藏的佛性實現,即身成佛。
唯識思想的特色表現在第七末那識與第八阿賴耶識上。人類的精神活動在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上面是很容易察知的,這些活動都隨著外在的刺激而流動。到了深入一層的第七識——末那識,則是恆常而執我,約略可說是生命的執著與動能。第八識——阿賴耶識,含有多層的意義:能藏、所藏、執藏,綜合地說就是能含藏一切, 包括善與惡,及一切不善不惡。所藏的一切善惡業果,便是下一輪生死輪迴的主體。因此,修行的人如果要脫離輪迴,便要以正聞熏習阿賴耶識。正聞熏習包含一切修行,如此從外在的熏習改變内在的心識,完全是一種藉助他緣的行為,事實上是否定了人有自我證道解脫的能力。這一點正是唯識與如來藏思想最大的不同點。
如來藏思想即是從根本主張「如來藏自性清淨」,人有依自緣證道解脫的能力,「如來藏者,無有前際,無生無滅,法受諸苦。彼為厭苦,願求涅槃。」(勝鬘夫人會)這個能力有許多的名詞:真如、佛性、本覺、眾生心等都是。每個人都具有自發的能力,自我熏習,開發自己的智慧,去除自我的執著,不受外在的污染,使真心顯現,得覺悟而解脫。在如來藏的思想中,學佛的功用就是在「破妄顯真」。
前面提到潛能的問題,如來藏的本質就是潛能,而且是眾生都具備的潛能。據此,所謂「一闡提」十惡不赦的人都可以成佛,這是眾生本然,只是未能顯現,所以現出凡夫身;如來藏現起時,便能現出佛身。現凡夫身是因為佛性被外在的客座煩惱覆蓋,但不是被侵入。客塵煩惱只是覆蓋,因此修行的目的也只要除去這些覆蓋,便能顯真心、現佛身。這些是就理論而言。
就實踐而言,中國的宗派中,最能實踐如來藏思想的是禪宗。六祖慧能初見五祖時,說:「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便是最好的註腳。禪宗思想以「自性」為核心,反映在修行功夫上,就是直指人心的頓悟法門。簡單地說,這自性就是如來藏,也是頓悟法門的根據。弘忍講:「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為什麼?因為思量也是外塵,根本上已遠離自性。慧能講:「住心觀淨,是病非禪。」因為觀淨也是 向外尋求。這些都是向前面所說的「他緣」去求,不是向如來藏的「自緣」去求解脫。 但吾人必須了解,禪宗思想也不是純然的如來藏思想。譬如禪宗講「自性能生萬法」,基本上不就是「萬法唯識」的唯識思想嗎?「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不是空觀的思想嗎?在強調禪宗的如來藏思想時,同樣地必須說明禪宗融合性的思想,以免形成偏見,誤導讀者。
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
印度大乘佛教各派思想影響漢地佛教最深的,應該算是如來藏思想。其中又以禪宗受影響最深,其次是華嚴宗與天台宗。因此,這套「大眾佛學」叢書,是有必要逐次介紹如來藏的經典。本書介紹的《勝鬘經》,屬於印度中期大乘時代的經典,這個時期的 印度佛學思想,主要是由初期的中觀思想,逐漸向唯識思想與如來藏思想發展,嚴格地說,如來藏思想只是中期大乘思想的一個旁支,但在中國卻獨盛。
《維摩詰經》在形式上代表居士男修行的成就;《勝鬘經》則代表居士女修行的成就。這是《勝鬘經》在佛典中重要的形式意義。本...
推薦序
勝鬘經導讀
《勝鬘經》有兩種漢譯本。一是南北朝印僧求那跋陀羅所譯的《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也是本書採用的版本;一是唐朝菩提流志所譯的《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九 勝鬘夫人會》,本書收錄在附錄中。
本經以波斯匿王信法以後,修書給女兒勝鬘夫人,備贊如來功德,作為說法的因緣。在說法的過程中,是以勝鬘因有所悟道,反過來請佛陀印證,對如來藏思想作系統性的介紹。全經圍繞在「攝受正法」的基本修行要求中,這攝受正法也就是經中所說的十大受。因此,讀者首先必須了解的,就是十大受的内容。
一、於所受戒,不起犯心。
二、於諸尊長,不起慢心。
三、於諸眾生,不起志心。
四、於他身色,及外眾具,不起嫉心。
五、於內外法,不起慢心。
六、不自為己,受畜財物。凡有所受,悉為成熟貧苦眾生。
七、不自為己,行四攝法。為一切眾生故……攝受眾生。
八、若見孤獨、幽繫、疾病,種種厄難,困苦眾生,終不暫捨。
九、若見捕養,眾惡律儀,及諸犯戒,終不棄捨。……應折伏者,而折伏
之;應攝受者,而攝受之。
十、攝受正法,終不忘失。
十大受是大乘修行的基本信條,以這十大受與八正道比較,明顯地表現本經注重修心、入世,及大乘佛法所提倡的核心價值——慈悲眾生。十大受以守戒為基礎,然後逐漸向慈悲眾生,最後以正法總攝,正是標準的大乘修行法。接著勝鬘再提出三願:
一、安慰無量與無邊眾生,得正法智。
二、以無厭心為眾生說。
三、捨身命財,護持正法。
此三願再合為攝受正法一大願。可知本經極度發揮了大乘佛法以願力入世的精神,並作為修行必備的功夫。對眾生慈悲,不僅是慈悲的意涵,更有修行的意涵;捨身命財不僅為眾生,也是捨棄執著的修行。
第二個思想重點是承襲了《法華經》會三歸一的論點,主張一乘包含三乘,又特別指出這是修行的進程,並不因為主張大乘而否定或嫌棄小乘。這個觀點具體表現在羅漢與如來兩種不同的成就中,以及佛、法、僧三歸依上。即歸依如來才是究竟歸依。
阿羅漢雖然歸依於佛,但心中仍有恐怖,因恐怖才求歸依。換句話說,這樣的歸依是有所求,並非卓然獨立的歸依。因此阿羅漢仍是有生、不純、有作,所得的是有餘功德,所證的是有餘涅槃。只有如來所得是無量功德,所證是無餘涅槃。阿羅漢的智慧只能斷除見一處住地(認知上的執著、邪見,即見惑)、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而無明住地只有如來的菩提智能斷,無明住地的力量又是最大的。
其次是三歸依的問題,三歸依在原始教義中即已出現。即歸依佛、法、僧。本經主張歸依正法與僧眾不是究竟歸依,只是有限依;歸依如來才是究竟歸依。並且說明歸依如來就是歸依如來法身;這如來法身也就是如來藏。很明顯地,本經藉著說明大小乘的差別、阿羅漢與如來的差別、三歸依的差別,歸根結底就是說明如來藏才是佛法的究竟、涅槃的究竟處。印順長老對如來藏下了一段最簡要的評語:「理論的特色是至圓,方法的特色是至簡,修證的特色是至頓。」圓、簡、頓三項特色具體的表現,便是入世與現世解脫。
第三個思想重點是對四聖諦的詮釋。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是根本教義,本經則將四諦再分為八諦。其中四諦為作聖諦,另四諦為無作聖諦。作四聖諦是有量四聖諦,阿羅漢據此並無法修證一切苦集滅道。無作四聖諦是如來究竟事,據此能知一切苦,斷一切煩惱、隨煩惱所攝一切集,滅一切意生身(非肉身),除一切苦滅,而證道。並且對苦滅作了詮釋:「所言苦滅者,名無始無作,無起無盡,離盡常住,自性清淨,離一切煩惱滅。」這便是如來法身,如來法身不離煩惱,這便是如來藏。
四諦中的三諦:知苦、斷集、修道本是有為法;只有證滅是無為法。這是一般性的解釋。本經則特別再將苦滅提出,強調回到無作、自性清淨的狀態,方是究竟,也就是要排除有作的滅苦行為,並將這八聖諦匯歸在苦滅諦,用這一諦含攝八諦。
第四個思想重點是如來空智。一如前面談到如來藏不離、若離煩惱藏。空智分為空如來藏,離一切煩惱;不空如來藏,不離一切。從這些論述中,很明顯地反映出,大乘佛法在發展到中期以後,雖然講的是有宗,但根本上還是沒有脫離空宗,尤其是龍樹的中觀思想。本經更是具體呈現大乘中期由中觀思想,逐漸邁向有宗思想的痕跡。
歸結到最後,便是第五個思想重點。「生死者,依如來藏。以如來藏故,說本際不可知。」這意思是生死因如來藏有,如來藏則無生死。「死者,謂諸根壞;生者,新諸根起。非如來藏有生有死。」為什麼呢?因為如來藏不是有為相,是常住不變。這常住不變,是世間一切變化所依;這常住不變是法界、是法身,是自性清淨。一切的煩惱都是外染的客塵。
更重要的是「自性清淨心而有染者,難可了知。惟佛世尊,實眼實智……如實知見。」勝鬘的看法如此,世尊更補充「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可了知。」學佛學到這裡,就已不是知識、認知心可以用功的了,而是要依於佛的智慧,也就是隨順法智。用這個智慧去觀察六根的作用、業報、無明住地、禪境、自在神通。如此觀察,才是究竟之道。
本篇導讀以十大受、三乘歸一乘、四諦歸一諦、如來空智、如來藏無生死等五個思想重心作為主軸說明全經的旨意。最後以隨順法智作五種觀察,為修行進階,證悟如來藏。目的是希望提綱挈領,供讀者閱讀本經時,方便抓住本經的要意。由這五個重心及五種觀察,讀者更可看出《勝鬘經》不僅建構了如來藏的思想體系,也提醒愛好佛道者修行的次序。這修行的次序是階段性的,修行的極致是跳脫「說理」,直入「悟道」的,這一切都是圍繞在圓融之中。
勝鬘經導讀
《勝鬘經》有兩種漢譯本。一是南北朝印僧求那跋陀羅所譯的《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也是本書採用的版本;一是唐朝菩提流志所譯的《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九 勝鬘夫人會》,本書收錄在附錄中。
本經以波斯匿王信法以後,修書給女兒勝鬘夫人,備贊如來功德,作為說法的因緣。在說法的過程中,是以勝鬘因有所悟道,反過來請佛陀印證,對如來藏思想作系統性的介紹。全經圍繞在「攝受正法」的基本修行要求中,這攝受正法也就是經中所說的十大受。因此,讀者首先必須了解的,就是十大受的内容。
一、於所受戒,不起...
目錄
序言 3
導讀 7
前言—如來藏的證悟功能 13
正文 19
如來真實義功德章第一 21
十受章第二 26
三願章第三 31
攝受章第四 32
一乘章第五 44
無邊聖諦章第六 60
如來藏章第七 62
法身章第八 63
空義隱覆真實章第九 66
一諦章第十 67
一依章第十一 68
顛倒真實章第十二 68
自性清淨章第十三 71
真子章第十四 75
勝鬘章第十五 76
註釋 83
附錄 87
序言 3
導讀 7
前言—如來藏的證悟功能 13
正文 19
如來真實義功德章第一 21
十受章第二 26
三願章第三 31
攝受章第四 32
一乘章第五 44
無邊聖諦章第六 60
如來藏章第七 62
法身章第八 63
空義隱覆真實章第九 66
一諦章第十 67
一依章第十一 68
顛倒真實章第十二 68
自性清淨章第十三 71
真子章第十四 75
勝鬘章第十五 76
註釋 83
附錄 87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