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K兩本85折節稅陳思宏長女病納瓦爾寶典最透明的故事4月選讀安寧照護矽島民防蔣勳楊双子小書痴兒童文學音樂療癒人生貓教練二手書現折5%季暢銷5折起三采精選75折起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詩語言的美學革命:臺灣五○、六○年代新詩論戰與現代軌跡

作者:陳康芬

評價
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88 NT$ 229 NT$ 26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本書以哈伯瑪斯對公共領域的概念分析,發現台灣一九四九年之後的文學公共空間,間接以爭取文學層級化後藝術自主原則為主導權的三大詩社與其相關的新詩論爭,對於文學公共領域的公共性機制的形成,具有催生的效果。主要的理由在於「新詩」所提供的詩人的個體內心世界與私人經驗的文學性,如何透過詩社的理念實踐與論爭形式,在不挑戰國家公共權力所主導的反共文學體制中,引入、改變當代知識分子所關注的文學公共事務,進而聚集各方文化勢力以意見提供、觀點交流、論述辯詰……等不同溝通行動進入討論,逐漸形成公眾輿論的共識。這個過程所產生的其一種重要的共識與影響,即對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所採取的開放與接受態度,為藝術自主原則作為首要條件規範的文學公共性的文明新秩序,奠下重要的基礎。

作者簡介:

陳康芬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現任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暨全球客家與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專長領域為台灣現當代文學(含客家文學)、通俗文學、文學社會與文化理論。著有"The Societal Research of Taiwan’s Anti-Communism Literature in 1950’ s"(2015)、《政治意識形態、文學歷史與文學敘事:台灣五0年代反共文學研究》(2014)、以及〈客家美學敘事與文創地方開發─以龍潭茶鄉與龍泉茶的品牌建構為案例〉(2018)、〈醫療與救國想像─論蔣渭水《臨床講義》的醫療隱喻與主體再現〉(2017)……等多篇論文。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近期最多人購買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