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集結了林珮淳近三十年的創作記錄與論述,以及納編了三十篇國內外重要藝術史學家、評論家、策展人及教授學者們的中英文研究與評論,將她的作品置在藝術史觀內,從女性藝術、數位藝術、生態女性主義與數位女性主義美學來剖析林珮淳的藝術。此書不僅是林珮淳的作品集,更是集眾多評論與研究觀點所匯整而成的重要創作研究專輯。提供對台灣當代女性藝術與數位藝術有興趣的讀者們參考、閱讀。
▌商品特色
林珮淳在長期堅持、辛苦耕耘的努力中,已然成為90年代崛起的一批女性藝術創作者中,迄今擁有最強活力與傑出表現的藝術家。——國立成功大學 蕭瓊瑞教授
「道」與「技」之間的關係,是討論哲學與藝術的重要課題。一件藝術作品能傳達出一種信念、一種思想、一種對於宇宙人生根本之學的反省與檢討,並藉著有形、有體、有色、有象的藝術型態表現出來,甚至達到「神乎其技」的境界。——國立台灣大學名譽教授、美國史丹佛大學訪問學人 / 林麗真
作者簡介:
林珮淳
國立澳大利亞沃隆岡大學藝術創作博士
.現任
台灣科技藝術學會副理事長
台灣女性藝術學會榮譽理事長
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主持人
.獲獎
中興藝文獎章
澳大利亞傑出藝術人才永久居留榮譽
德國紅點獎
文化部公共藝術獎
.經歷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教授
中國科大講座教授暨規劃與設計學院院長
.著作
《女藝論》、《台灣數位藝術e檔案》等。
.展覽
作品展於國內外重要藝術大展與美術館,如紐約皇后美術館、法國Exit and Via藝術節、波蘭媒體雙年展、阿根廷404國際電子藝術節、台北雙年展、台灣雙年展、新加坡國際藝術博覽會、台灣國立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及台北當代藝術館等。
章節試閱
序
「道」與「技」之間的關係,是討論哲學與藝術的重要課題。一件藝術作品能傳達出一種信念、一種思想、一種對於宇宙人生根本之學的反省與檢討,並藉著有形、有體、有色、有象的藝術型態表現出來,甚至達到「神乎其技」的境界,這絕對不只在乎一個藝術工作者的技術表現本身,更在乎其技背後所透顯出來的神理神思!這種神理神思,應是出自作者對宇宙真理、人群社會、個己生命中諸種課題的真實關懷和生命體認。若說道是技的所以然之理,技便是道的所然之跡;若說道是技的形上根據,技便是道的形下展現。觀看林珮淳教授的藝展,觸動了我對「道」與「技」之間的哲學省思,也被她的生命體認所感動;因為她的藝術作品好像是在講道、傳道,並揭開、引發又激盪起人們對科技文明的「迎/拒」情結,並對非自然之人工景觀、人工生命的「實/幻」感受,以及對人生哲學課題的深思與反省…。在科技與自然、人造與初創、破壞與開發、虛幻與真實、叛逆與敬虔、人本與神本…之間,這個世界將會流向何方?你我究該如何抉擇?
林珮淳教授自1995 年獲得澳大利亞國立沃隆岡大學藝術創作博士學位後,即靈思泉湧又努力不懈地發表了許多藝術創作。她的創作蓋以「大自然與科技文明之間的對立關係」作為思考主軸,運用隱喻、諷刺、反襯等手法,透過科技符號與科技媒材以反科技,批判了人工、人造、非自然的虛擬假象,傳達出「回歸自然」的理念。她曾自我表白對於21 世紀科技文明發展的憂思,說:「我從作品中不斷的對這種人造、人工、複製、數位、虛擬等文明產物與現象作批判,企圖透過廣告燈箱與輸出圖像,建構出各式各樣的人造美景,以模仿『都會文明』的那種艷麗與虛華,以及那種生硬、不自然的外表。這種反思、反諷的創作理念與手法則成為我從1999 年至今的作品主軸。壓克力燈箱的發光體的確奪人目光,展出時受到許多觀眾喜愛,然而這正是我藉著作品試圖批判的意圖,因為它反射出都會人的心態──習慣於人造景觀而不自覺它的荒謬。人類似乎早已習慣於複製或模仿大自然,卻無法警覺到這種『人造物』已取代了真正的大自然。這類作品愈加吸引人就愈加印證人們對於人工假象的親切,也就更凸顯出我的創作理念:人類若不回歸大自然,若不走出文明的迷思,恐怕有朝一日,大自然只是一些數位的圖像、燈箱、虛擬影像…等所虛構的假象,而人類真正賴以維生的大自然,其存在意義又將會如何呢?」林教授所發表的一系列「回歸大自然」的作品,的確相當成功地傳達了這個訊息。
尤自2004 年起,林教授在「回歸大自然系列─人工生命」系列作品中發表《夏娃克隆I》與《捕捉》,特以3D影像及標本的形式虛擬人工的假生命,批判此種假生命可以任意被存檔、編碼、變造或刪除的數位檔案。2007 年又以互動裝置發表《創造的虛擬》與《夏娃克隆II》,建構虛擬的人蛹合體、人蝶合體等影像,直批人類所創造的虛幻生命何等遠離神的初創。2010年後又繼續發表《夏娃克隆肖像》、《夏娃克隆手》、《夏娃克隆III》、《透視夏娃克隆》、《量產夏娃克隆》與《夏娃克隆啟示錄》等作品,更將夏娃克隆的頭部與手部烙印上《聖經‧啟示錄》所記載的666獸印,以人獸同體的邪惡意象,警惕科技文明所帶來的毀滅危機。
「夏娃克隆」肖像,美則美矣,但眼神中充滿著狐疑、不安、窺視、孤獨。此一肖像被放置在壓克力透明材質所製成的黑框中,仿若ㄧ具具死體的標本,但因眼神會隨著觀者的移動而轉動,於是又像是ㄧ具具活體。這樣的肖像彷若現代宅男宅女的形象,是美還是不美?「夏娃克隆」的手採用立體雕塑,手腕、手指的姿態均甚美麗,但卻蓋有666獸印,又被置放在醫學用罐中,猶如器官被存放在福馬林而處於被實驗的狀態。因此這一具具美麗的手,看起來卻相當恐怖,不但毫無生機,也極詭異。《夏娃克隆III》則以六角環場大型互動投影裝置,呈現六個不同巨形的水中夏娃克隆臉部,隨著觀眾左右位移而控制臉部轉動的角度,夏娃克隆的眼神也隨之跟蹤。背景聲音則呈現水中的氛圍以及左右移動的聲響,觀眾在環繞六面投影的環場中,猶如置身於詭譎的環境中與巨形夏娃克隆進行對話,這便帶給觀眾反思科技文明的背後所暗藏的危機。在暗室中,這類作品所帶給人的震憾,是久久難以忘懷的!
林珮淳教授的作品的確會講道、會傳道。而其道之來源,則得自列國先知對《聖經》真理的開啟與講論,也得自新約教會對人類終極命運的關懷。林教授是一位敬神愛人的基督徒,她信耶和華神也信神所差來的先知;因此她的藝術思維,總不離人與造物主的關係問題,也不離文明與大自然的關係問題。在「夏娃克隆」系列中,更是嚴肅地省思到《聖經‧啟示錄》中所預示的「神魔對決」的問題了。《聖經》說:「敬畏耶和華神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由於珮淳教授是一位敬畏神的聰明人,因此所揭舉的藝術思維課題,已觸及哲學和宗教的領域而引起國際藝術界的重視。她的藝術成就自不僅限於一時一地!
序
「道」與「技」之間的關係,是討論哲學與藝術的重要課題。一件藝術作品能傳達出一種信念、一種思想、一種對於宇宙人生根本之學的反省與檢討,並藉著有形、有體、有色、有象的藝術型態表現出來,甚至達到「神乎其技」的境界,這絕對不只在乎一個藝術工作者的技術表現本身,更在乎其技背後所透顯出來的神理神思!這種神理神思,應是出自作者對宇宙真理、人群社會、個己生命中諸種課題的真實關懷和生命體認。若說道是技的所以然之理,技便是道的所然之跡;若說道是技的形上根據,技便是道的形下展現。觀看林珮淳教授的藝展,觸動了我對...
目錄
序 道與技之間|林麗真 06
一、導論.論述 Introduction. Art Statement 08
01. 藝術的完整體系可成為人類重要的啟發與反思|林珮淳 10
02. 在道與技之間再現我藝術的啟示與警世|林珮淳 16
二、全系列作品 All Series Works 26
三、全系列評論 All Series Essays 64
01. 天啟與創生--林珮淳的夏娃克隆系列|蕭瓊瑞 66
02. 正說話的主體--林珮淳的夏娃克隆|鄭芳和 70
03. 人生美麗嗎? 談林珮淳反科技的科技藝術創作|葉謹睿 76
04. 藝術作為信仰實踐的場域:評〈啟示與警世一林珮淳創作研究展〉|邱誌勇 80
05. 啟示與警世--林珮淳創作研究展|賴小秋 83
06. 從蛹到夏娃克隆:林珮淳藝術的女體賦權|郭冠英 85
07. 軟硬兼施、面貌兩極的藝術--解讀林珮淳的複合媒體裝置|石瑞仁 88
08. 再造一個自然的視野--林珮淳的「回歸大自然」系列|李美華 92
09. 輕盈回歸--林珮淳的創作|張惠蘭 95
10. 控制幻影--談林珮淳之《創造的虛擬》作品中之科技警訊|曾鈺涓 97
11. 你所得並非如你所見|馬肇石 Pierre Martin 99
12. 評林珮淳「回歸大自然」系列創作|康居易Susan Kendzulak 102
13. 閱讀林珮淳的「回歸大自然」系列|陳香君 105
四、夏娃克隆系列 Eve Clone Series 108
01. 互被動, 從克隆之中--林珮淳的「夏娃克隆」系列|林宏璋 110
02. 是神的意旨,抑或是人的慾望|邱誌勇 112
03. 擬皮層與超宗教:林珮淳的2010-11 年「夏娃克隆系列」|陳明惠 115
04.「夏娃的誕生」基因生殖實驗室的科技反諷|曾鈺涓 120
05. 美學的僭越--林珮淳「夏娃克隆」系列|吳介祥 123
06. 異形佳人|安托列塔.伊凡諾娃 Antoanetta Ivanova 126
07. 林珮淳--夏娃克隆肖像|蘇珊娜.斐爾茲.陶德 Susana Pérez Tort 130
08. 來自末世的凝視:林珮淳〈夏娃克隆肖像〉作品評析|潘正育 134
五、夏娃克隆創造計畫 Making of Eve Clone Series 198
01. 當代美學中的數位女性主義:林珮淳的《夏娃克隆創造計畫》系列|陳明惠 200
02. 女人創造女人: 林珮淳的夏娃克隆的主體性|林宏璋 204
03. 警世的數位神諭:林珮淳《夏娃克隆創造計畫》對科技的批判與反思|邱誌勇 206
六、全英文論述 English Essays 242
01.Pey-Chwen Lin’s Description of Eve Clone Series | Lin, Pey-Chwen 247
02.God’s Inspiration & Human’s Creation | Hsiao, Chong-Ray 247
03. Speaking Subject | Cheng, Fang-Ho 252
04. Art as a Realm for Implementation of Religious Belief | Chiu, Chih-Yung 260
05. Revelation•Notification | Lai, Hsiao-Chiu 264
06. Visualizing post-human & Cybersexuality | Ming Turner 267
07. From Pupa to Eve Clone | Kuo, Gwen Kuan-Ying 282
08. A Clarifying Aspect of the Recreation of Nature | Luchia Meihua Lee 287
09. What You Get Is Not What You See | Pierre Martin 290
10. Lin Pey-Chwen’s “Back to Nature | Susan Kendzulak 294
11. Reading Lin Pey-Chwen’s work “Back to Nature” Series | Elsa Chen 298
12. Interpassivity within a Clone | Lin, Hongjohn 301
13. God’s Will or Human Desire | Chiu, Chih-Yung 303
14. Quasi-skin and Post-religion | Ming Turner 306
15. The Birth of Eve Clone | Tseng, Yu-Chuan 313
16. The Transgressions of Aesthetics | Wu, Chieh-Hsiang 316
17. Alien Beauties | Antoanetta Ivanova 320
18. Pey-Chwen Lin Portrait of Eve Clone | Susana Pérez Tort 325
19. The Gaze from the Apocalypse | Pan, Cheng-Yu 330
20. Feminine Creation of Woman | Lin, Hongjohn 335
21. The Warning Digital Oracle | Chiu, Chih-Yung 337
七、創作生涯與作品研究節錄 Life and Art Research Excerpt 340
01. 從林珮淳《相對說畫》系列探討女性主體意識中的互文與辯證|許佩純 342
02. The New Eve in Taiwanese Female Artist’s Work | Sammi Tseng 368
03. 許佩純論文節錄 372
04. 文獻節錄 380
05. 報導與評論列表 394
06. 簡歷 408
序 道與技之間|林麗真 06
一、導論.論述 Introduction. Art Statement 08
01. 藝術的完整體系可成為人類重要的啟發與反思|林珮淳 10
02. 在道與技之間再現我藝術的啟示與警世|林珮淳 16
二、全系列作品 All Series Works 26
三、全系列評論 All Series Essays 64
01. 天啟與創生--林珮淳的夏娃克隆系列|蕭瓊瑞 66
02. 正說話的主體--林珮淳的夏娃克隆|鄭芳和 70
03. 人生美麗嗎? 談林珮淳反科技的科技藝術創作|葉謹睿 76
04. 藝術作為信仰實踐的場域:評〈啟示與警世一林珮淳創作研究展〉|邱誌勇 80
05. 啟...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