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鐵錚錚的漢子,一生中太多戲劇性的遭遇與抉擇:
十八歲從軍,幾番死裡逃生!
全師被俘,竟在十二小時之內,單獨逃出敵營!
萬里尋妻,不惜掛了上校團長的印!
……作者筆下的父親,不是偉人或名人,但他在許多瀕臨絕望時刻所表現的智慧與頑強,堪稱奇人。這是大時代波瀾下一個家族的小歷史——平凡家庭也有可以流傳於世的深刻故事!我想起幼年時,他常蹲在地上,挺起胸膛,要我用拳頭用力捶他胸部。他說,目的是要訓練我如何打拳。我是家裡四個孩子中的老么,與父親差三十六歲,我六歲揮拳擊他胸部時,他已經四十二歲了,他用這種方式向子女證明他是一個剛強如鐵的爸爸。
——高治宇(本書作者)
我們的父親高福田不是名人,更不是偉人,其實就是大時代中的芸芸眾生。描寫芸芸眾生,心中要有熱情,筆下要有感情,讀科學的高治宇具備了這些特質。我願意推薦他這第一本寫作!
——高惠宇(媒體人、前立法委員)
作者簡介:
高治宇
祖籍山東省昌邑縣,1955年出生於台北市,建國中學畢業,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學士,美國伊利諾州香檳城大學博士,美國新墨西哥州阿拉摩試驗室退休。長姊為前立委高惠宇。
章節試閱
父親一九一九年出生於山東省昌邑縣(現已併於濰坊市)皂樹角的高家莊。
昌邑縣自西漢初年就人文薈萃,昌邑王是漢朝著名的封國之一,如今的上海市也有一條昌邑路。父親所屬的高家莊,離膠濟鐵路的佐山站相當近,交通方便帶來進步與富庶,父親幼年的家境應算小康。父親及祖父高鐮山都是獨子,曾祖父高秉輝有兩個兄弟。所以每當父親說起他的大爺(伯父)及叔叔們,其實他們都是我們祖父的堂兄弟。山東人(或北方人)講究大排行,也就是同一個祖父的排行,所以到我父親這一代,不論大排行或小排行,他都是單一。
這只是兩代單傳的情況。如果是常聽到故事中所謂的三代單傳,感覺就更單薄了。
山東人管祖母叫嬤嬤(發音碼),管母親叫孃(娘)。父親的親嬤嬤去世得早,所以他另外兩位叔伯嬤嬤就成為父親記憶中的兩位祖母。其中一位嬤嬤對他特別好,因為父親的親祖父常年離家在東北教書,而父親的親爹(我的爺爺)又常年離家在五湖四海遊蕩。也因為同樣的原因,另一個嬤嬤卻對父親待遇較糟。吃飯分食物時,總分給自己的親孫子多些,對父親明顯不公,父親生氣了,將食物摔在地上拒吃,然後大聲抗議:「不是已經分了家?為啥我們家只分一份,你們家五份,只因為你們家孫子多嗎?」
父親的孃(我的奶奶)在屋裡聽見了,出來劈頭就給父親一頓打,這頓打,當然不只是要矯正父親,也宣洩了她自己丈夫(我祖父)常年離家不在的苦楚。這件事說明父親小時候就有倨傲脾氣。鄉下種田的活兒不是他喜歡幹的,除了偶爾外出拾糞,因為拾糞這活兒,可讓他乘機在外遊蕩一番。我們祖父為何常年遊蕩外,我問父親,他也說不清楚,也許是不願說清楚。據我分析:應該是祖父也不喜歡在鄉下種地,而曾祖父在東北教書的收入,讓他們三代四口足以溫飽,因此他放心外出。
雖然曾祖父是個前清秀才,但祖父自己沒讀過書,卻對天下大事能朗朗上口,且常有獨特的見解。據父親敘述,祖父喜歡遨遊大江南北,結交道上的朋友,還買空賣空的做過股票,搶帽子的經驗也不缺。當然最後都是血本無歸。
昌邑高家這對父子的個性有相當差異。舉個例子,有回祖父有個好友來訪,望見父親氣質不俗,就喊著要收父親為乾兒子。祖父也樂得成全,但是父親打死不拜乾爹。朋友走後,父親著實的挨了場打。祖母也在一旁直喊「打吧,往死裡打」,其實這是句反話,但也說明了祖母的烈性。但這場鞭打,卻無形中為這對父子倆建立了些特殊情感。
或許由於祖父的反面教育,父親一生對「大哥、二哥、麻子哥」這種江湖氣息保持距離。當他的三個兒子在成長過程有此傾向時,父親會毫不保留的規正。
到父親該啟蒙的年紀,祖父在家的時間較多,還是無所事事,但祖父熱心的張羅賣地,讓獨子(我父親)能去上學。此事讓祖母不樂意了,埋怨丈夫不下田幹活,盡交些道上朋友來家吃喝,現在又要賣地讀書,夫妻為此事時有爭執,有一天祖母想不開,吞了金,好在用韭菜加麻油救回命來。從此我父親有了數,想要讀書,還得靠自己,光靠家裡賣地行不通。
我們的祖母叫張氏(她沒有正式的名諱,父親也未告訴我祖母未嫁時的閨名),張氏其實也並非真的反對賣地給兒子念書,只是在農村大家庭中,「攀伴兒」是名正言順,也就是說:要念書就大夥都念書,要種地就大夥都種地。祖母雖然沒有親婆婆盯著她,但另兩位叔伯婆婆給她無形的壓力應該也是滿大的,她無法單獨賣地只讓自己兒子去念書。祖母先後生了十一胎,只有老大(我父親)及一個么女存活下來,中間的九個,最大的只活到三歲。據父親的記憶,九個中有三對雙胞胎,這情形當時應可上「金氏世界紀錄」。就因為祖母不斷懷孕而且九個弟妹都沒存活,所以父親一直到十一歲都有母奶可喝。
祖母的出身應該不錯,因為她有個弟弟(我父親最常提起的舅舅)是齊魯大學畢業的。這使得父親從小就不樂意和母親回姥孃(外祖母)家,因為父親總覺得母親張家看不起種地的高家。有回在外祖母家覺得自尊心受傷了,父親半夜裡一個人走了十幾里路回到自己家,第二天他母親回來後,少不了一頓毒打。
父親一九一九年出生於山東省昌邑縣(現已併於濰坊市)皂樹角的高家莊。
昌邑縣自西漢初年就人文薈萃,昌邑王是漢朝著名的封國之一,如今的上海市也有一條昌邑路。父親所屬的高家莊,離膠濟鐵路的佐山站相當近,交通方便帶來進步與富庶,父親幼年的家境應算小康。父親及祖父高鐮山都是獨子,曾祖父高秉輝有兩個兄弟。所以每當父親說起他的大爺(伯父)及叔叔們,其實他們都是我們祖父的堂兄弟。山東人(或北方人)講究大排行,也就是同一個祖父的排行,所以到我父親這一代,不論大排行或小排行,他都是單一。
這只是兩代單傳的情況。如果...
作者序
我們那山東老爸
◆高惠宇
高治宇是我的么弟,讀了自然科學,卻對人文歷史有極高興趣。二十四歲赴美留學,在美國成家立業,用的都是英語和科學符號,接近六十歲時,突然想用中文寫稿。這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他做到了。
我們奇特父親的一生,是他嘗試的第一個作品。
幼年時,我們手足四人就讀的都是同一個國小,我畢業多年,高治宇才入學。那時候的小學國語課,好像永遠都會有一個「我的父親」這類作文題目。四個人寫的內容幾乎都一模一樣,不外是:暴躁的父親、嚴厲的父親、儉省的父親、刻苦的父親,再加一段委屈的母親!
國小老師們忍不住去問也在同一學校任教的母親:「黃老師,妳先生真的是一位很兇的山東大漢嗎?妳四個子女的作文,寫的真的都是同一個人!」
怎麼可能不一樣?他是一個心無旁騖、全天候盯著子女生活和學業的父親;他是一個相信體罰是教育必要手段的父親;他也是一個要求子女熟讀「忠孝節義」故事的父親。我們全都經歷過軍事管理式的親子關係。我是女孩,體罰也許少了點,高治宇是么兒,管教也許寬鬆了點,但對父親的畏懼並無差別,筆下的父親自然不會有第二種故事!
高治宇這本書進入編輯程序後,編書人問我,令弟描寫的是一位前半生從軍的人物,怎麼沒有他穿軍裝的照片?這又要說回父親的壞脾氣了!
我們家在民國五十年代,是住在當時台北市古亭區羅斯福路四段二十四巷巷底的新店溪河邊,是一間很簡陋的違章建築,每遇颱風來襲,新店溪暴漲,我們住的那一帶夜間就會淹水。半夜被父親喚醒,要我們穿好學校制服,背好書包,走路前往附近街上一位世伯家裡借住一宿。
同樣的逃水經歷,每年夏天都有一、兩次。看著我們困惑的臉,父親總是說:「我們還沒有存夠錢搬家。」有一次又淹水,母親匆忙中不慎將大陸帶出來的一盒舊照片捲到水裡,她正想救起照片,父親喝斥道:「人都要淹死了,還救什麼照片?」
從此,母親的少女照、父母的結婚照、父親的軍裝照,以及我和大弟的嬰兒照,全都隨水而去。
子女們年齡漸長,與社會接觸增多,人生開始有閱歷,才懂得體會一個心高氣傲,卻際遇困頓的男人,認命之餘,不願再與社會攀比,只想守顧著完全屬於自己的妻兒,活著自己能完全掌控的簡單生活的心境。
一直到我們自己也步入中年,在職場競爭和人際關係中,經歷到許多庸碌和庸俗,才不約而同地承認:父親一再講述的很多識人與處世原則,其實是有著獨特智慧的。
父親很佩服清末名將曾國藩,我讀高中時,他要求我每周抽空讀幾頁《曾文正公家書》,還要用紅筆點圈,這樣他就可以查考我究竟讀了多少。他說,一個帶兵在外的將軍,還不忘嚴格督促家中女眷生活細節,曾國藩治軍治家的嚴格,是天下正派男人的典範。
父親告訴我,曾國藩有一封家書,交代家中女眷,夜裡起床使用尿桶時,避免讓人聽到嘩嘩聲,必須要沿著尿桶邊邊尿尿,這是很重要的婦德。
我讀初一時,雖每天搭公車長途通學,但仍被父親要求必須協助家事,有時即使第二天要考試,也必須將當天碗盤洗完,才能去K書,我心中難免怨懟。
那時家裡還沒有自用廁所,晚上起床小便,不方便去公廁,必須使用尿罐,想到曾文正公對曾府女眷的交代,和隔牆有耳的父親,我還真的忍著一點一滴地沿著罐子邊邊尿尿。
父親年幼即加入軍伍,沒有好好練過字,一直以自己寫不出優美的漢字為憾,便要求我們子女從小練習寫毛筆字,我深以此事為苦。有一個周末,同學約了出去玩耍,我快速地寫了幾行字,向父親交差。
接過我的宣紙,他立刻變臉,「這是鬼畫符。妳敷衍我啊!」那天,我挨了一記耳光。
日後,我作了記者,沒有電腦的年代,我寫稿的國字跟父親一樣醜八怪。不知是不是因為挨了那記耳光,更加抵制練字的結果。
少女時代,對父親是懼怕中有著疏離。覺得家貧無所謂,但有一個嚴格得帶子女像帶軍隊一樣的父親,是很受不了的事,我曾因此離家出走過一、兩次!
我大學念的是師大國文系,卻對新聞工作有興趣,教書之餘,想出國留學。那對家裡絕對是一筆額外負擔。父親卻意外地支持我去申請學校,要我別擔心經費問題。他說,做為父親,該教育給我的東西他都已教了,很放心我從此對自己生活與生涯的規劃。
我後來的新聞職涯走得順利,父親也一直以我為榮。父女關係愈來愈好。
父親七十五歲過世,以現在的標準言,他是走得早了些。我們子女平時海內海外,一旦碰面,回憶許多「當年」時,父親總是我們話題的中心。
高治宇是老么,記憶力驚人。我們成年之前都與父親有互動,對父親一生的曲折,記得的卻沒有治宇多。很多故事,還是讀了治宇的述寫以後,才點點滴滴回想起來。
我們的父親高福田不是名人,更不是偉人,其實就是大時代中的芸芸眾生。描寫芸芸眾生,心中要有熱情,筆下要有感情,讀科學的高治宇具備了這些特質。我願意推薦他這第一本寫作!
父親離開我們已二十五年,母親也已去世十年。民國一○八年正是父親一百歲的冥誕,高治宇這本小書的問世,代表也逐漸老去的高家四個子女,對我們雙親永遠的感恩與懷念!
我們那山東老爸
◆高惠宇
高治宇是我的么弟,讀了自然科學,卻對人文歷史有極高興趣。二十四歲赴美留學,在美國成家立業,用的都是英語和科學符號,接近六十歲時,突然想用中文寫稿。這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他做到了。
我們奇特父親的一生,是他嘗試的第一個作品。
幼年時,我們手足四人就讀的都是同一個國小,我畢業多年,高治宇才入學。那時候的小學國語課,好像永遠都會有一個「我的父親」這類作文題目。四個人寫的內容幾乎都一模一樣,不外是:暴躁的父親、嚴厲的父親、儉省的父親、刻苦的父親,再加一段委屈的母親!
國小老...
目錄
高家生活照片
∣前言∣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前半生:一身是膽 衝出萬難 唯時不我予
1、桀驁不馴的童年
2、離家從軍
3、行伍生涯
4、中央軍校
5、軍校結業,重回戰場
6、抗戰勝利
7、結為連理
8、國共內戰
‧被俘十二小時
‧小龍變小瓏
‧青島的日子
‧突圍負傷
‧困坐愁城
‧從山東打到福建
9、萬里尋妻
‧一路乞討到上海
‧人去樓空
10、蝸居武漢
11、下一站,基隆
‧險中有險
‧鐵英兄的出現
‧前功盡棄?
後半生:家庭為重 箪食瓢飲 終不改其性
12、喪女之痛
13、苦力生涯的啟示:省吃儉用
14、為副總統看家護院
15、又有了,留或不留
16、響應克難運動
17、買了沒有產權的宅子
18、我的成長與父親的教育
19、父親的晚年
20、這麼好的身體,走得這麼快
∣跋∣我們那山東老爸/高惠宇
高家生活照片
∣前言∣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前半生:一身是膽 衝出萬難 唯時不我予
1、桀驁不馴的童年
2、離家從軍
3、行伍生涯
4、中央軍校
5、軍校結業,重回戰場
6、抗戰勝利
7、結為連理
8、國共內戰
‧被俘十二小時
‧小龍變小瓏
‧青島的日子
‧突圍負傷
‧困坐愁城
‧從山東打到福建
9、萬里尋妻
‧一路乞討到上海
‧人去樓空
10、蝸居武漢
11、下一站,基隆
‧險中有險
‧鐵英兄的出現
‧前功盡棄?
後半生:家庭為重 箪食瓢飲 終不改其性
12、喪女之痛
13、苦力生涯的啟示:省吃儉用
14、為副總統看家護院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