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梳理1945年到1978年的香港電影審查史,當中特別著重檢查員小組(Panel of Film Censors) 與審核委員會(Board of Review) 的運作。就何謂合適公映的電影,香港官員與檢查員的取態建基於三點:第一,在英帝國與亞洲之內,香港的地緣政治戰略地位有何變化;第二,香港與世界各國對階級、種族、性別等問題的理解有何新發展;第三,香港民眾對電影審查政策有何反應。這三點都印證,香港政府電影審查政策並非一成不變,香港公眾的策略性抗爭運動亦能改變官方電影審查操作。
本書所書寫的冷戰時期香港英殖政府的電影審查案例頗具獨特性。毗連中國的香港在冷戰中成為自由世界與共產陣營的一大意識形態戰場。因此,香港官員的電影審查目標,主要在於保護香港的外交關係、令香港免受地緣政治波動影響。是以,香港官員以「政治中立」取態包裝香港政府電影審查政策。這種「政治中立」路線的一大特點,是香港政府配合自由世界反共之餘,也會同樣審查美國電影抨擊中國的內容,並不時在審查過程之中遷就中共觀點。這種電影審查操作的背後目的,是為了避免挑釁中共、使之侵略香港。從1960年代末開始,香港政府轉而更重視電影道德審查,但此時官員的管治思維仍然是試圖保持「中立」的表象。例如,官員拒絕在香港推行電影分級政策的理由之一,就是為免政府過份介入香港公眾私人生活。
本書特色:
★本書透過冷戰時期香港管治案例,剖析國際關係與本土政治如何具有一體兩面的關係。如今全球新冷戰已臨,對於身處大國政治狹縫﹑包括香港與台灣在內的地方應該如何應對,本書內容頗具時代啟迪意義。
★本書書寫跨域網絡如何形塑香港管治﹑新加坡與馬來亞英殖政府如何影響香港電影審查政策,是示範如何從區域視野重構地方知識的力作。
★近年強調破除大一統視野﹑重視在地歷史與文化多元的「華語語系」學術理論興起,為全球華人研究帶來突破。本書書寫冷戰時期受地緣政治牽動的香港電影審查史,為「華語語系」學術理論﹑指出大一統文化研究框架盲點提供了重要的參照案例。
由2019台北國際跨年主視覺設計師設計的電影風格海報,限量300份,欲購從速
作者簡介:
李淑敏 (Zardas Shuk-man Lee) ,香港大學文學士、人文 (哲學) 碩士。現為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 (教堂山分校)歷史系博士候選人,研究範圍為殖民主義、二十世紀南亞與東南亞的文化及思想史。
譯者簡介:
鄺健銘
台灣季風帶文化總編輯。曾負笈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在新加坡從事研究工作。著有《港英時代:英國殖民管治術》與《雙城對倒:新加坡模式與香港未來》,合著著作包括East Asia: Developments and Challenges﹑Hong Kong Under Chinese Rule: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l Gridlock與《社運年代:香港抗爭政治的軌跡》。文章散見於The Diplomat、Asian Survey、香港《信報》、《明報》、《經濟日報》、《亞洲週刊》、《立場新聞》、《端傳媒》、《評台》、新加坡Channel NewsAsia、《聯合早報》、馬來西亞《當代評論》、《燧火評論》、台灣«上報»﹑《新新聞》﹑《風傳媒》、《關鍵評論網》、《故事》、中國《參差計劃》等。
章節試閱
導論:
從跨域視野重寫香港歷史
小時候,我經常看電影,當中不乏色情與暴力的內容。與其他
人一樣,我父母經常忙於工作,很難抽空注意我的一舉一動,
小朋友當然也不喜歡時刻受父母監管。對父母而言,我的個性
獨立且自律,他們因此不擔心我的閒時作為。每日放學與補習
之後,我都會在電視上觀看至少一部電影。因為當時年少,我
不知道甚麼才是適合兒童觀看的節目內容,所以電視台播放的
節目,我都照單全收。至今,如香港1994 年電影《喂,搵邊
位?》和美國1974 年電影《德州電鋸大屠殺》的情節仍然歷歷
在目。現在回望,小時看這些恐怖電影的顫慓感覺,或多或少
驅使我日後研究電影審查史。
我也可以用更清晰的因果關係解釋電影審查史如何成為我的學
術研究課題。大學本科畢業之後,我曾任全職研究助理,協助
香港一位政治學者進行有關「六七暴動」的歷史研究。當時我
研究在1965-1967 年間兩份香港親共報紙如何發動文宣攻勢、
抨擊香港英殖政府。報章裡極力宣傳中國電影的廣告,以及有
關香港政府電影審查政策的報導,令我好奇不已。其中一篇報
導說:「目前,我們還不很知道香港政府的電影檢查當局對中
國電影的限制是限制些什麼。但是,其『限制』必然無理,這
一點是肯定的。」1 這種似是而非的論調不免令我思考:中國電
影被「限制」是事實,還是屬中共支持者的誇大之詞?如果只
是誇大之詞,為何親共左派選擇在1960 年代展開輿論攻勢?
當時香港政府又如何應對這些輿論攻勢?
這些問題令我對香港歷史研究更感興趣,最後研究所得成為我
的碩士論文內容,亦即本書內文。這篇碩士論文的主題是冷戰
期間、從1940 年代到1970 年代的英殖香港電影審查史。研究
資料主要來自香港政府檔案處、新加坡國家檔案館和英國國家
檔案館館藏,當中包括中英文報章、法律條文、被列為機密的
電影檢查員指引、各政府之間的通訊,以及政府與電影業界之
間的書信。透過這些豐富的研究材料,我嘗試回答幾個問題:
為何香港英殖政府會審查電影?過去的電影審查政策有何演
變?香港政府在審查電影時有何目標?說到底,冷戰國際關係
如何形塑像電影審查之類的本土政策?
讀者閱讀本書,並不需要事先涉獵與電影或審查相關的專業知
識。如果讀者對國際冷戰鬥爭如何在亞洲發展、政治如何影響
大眾娛樂、英殖管治與「中國性」(Chineseness) 的建構有何關
係等題目感興趣,讀者大概會從本書得到知性樂趣。本書的基
本觀點會由序章介紹。在這篇導論,我希望較深入討論兩個我
仍然在研究的課題—英屬香港與東南亞的關係,以及電影審查
的政治問題。
導論:
從跨域視野重寫香港歷史
小時候,我經常看電影,當中不乏色情與暴力的內容。與其他
人一樣,我父母經常忙於工作,很難抽空注意我的一舉一動,
小朋友當然也不喜歡時刻受父母監管。對父母而言,我的個性
獨立且自律,他們因此不擔心我的閒時作為。每日放學與補習
之後,我都會在電視上觀看至少一部電影。因為當時年少,我
不知道甚麼才是適合兒童觀看的節目內容,所以電視台播放的
節目,我都照單全收。至今,如香港1994 年電影《喂,搵邊
位?》和美國1974 年電影《德州電鋸大屠殺》的情節仍然歷歷
在目。現在回望,小時...
作者序
Mark A. Hampton(香港嶺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李淑敏純熟地梳理二戰後冷戰政治中、香港公民意識愈趨清晰之際,
香港政府電影審查思維轉變的歷史。雖然從區域乃至全球角度看,香
港英殖政府的電影審查並不嚴厲,但當時香港官方規限電影的目標仍
然不離維持政治與社會穩定。李淑敏認為,從1960 年代末起,香港
政府的電影審查重點從政治審查演變為按社會標準進行的道德審查。
本書研究對認識英殖時代晚期的香港管治很有幫助,亦為全球電影研
究提供了重要案例。
Stacilee Ford(香港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榮譽副教授)
作者李淑敏的審查文化史,加深了我們對殖民與冷戰時代脈絡之中東
亞與東南亞聯繫的認識。李淑敏有技巧地為讀者介紹各種時、地、人
與政治的聯繫。作者認為,審查同時建構與限制知識與權力。她提醒
我們,審查往往會配合其他控制思想手段而運作。本書是有關文化工
作者、管治者與觀眾共同創造影視生產的豐富研究著作,內容易讀且
建立在扎實的檔案研究之上。對教師、學者和一般讀者而言,這是極
好的讀物。
吳國坤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副教授)
自二十世紀初電影發明以後,瞬即成為全球最普及的大眾娛樂和最
賣錢的文化工業,而在現代社會聲光化電催生下的電影「奇觀」
(spectacle) 和引人入勝的「大眾故事模式」(public storytelling),一
直成為政府「文化管理 」(cultural governance) 與監控 (surveillance)
的對象,尤其當其牽涉意識形態宣傳部分,當政者往往以行使審查機
制,對電影進行查禁或修改( 刪剪) ,以免損害執政者的政治利益或「
歪離國家和民族大義」。蓋文學藝術作品既然屬於文化意識形態範疇,
當其一旦與官方意識形産生衝突,便會受到政府横加約束。
中國自古以来,歷朝地方政府便對戲曲演出施行查禁措施,甚或銷毀
戲曲小說文本,原因大多是其有違儒家倫理,或視為邪説異端,或傷
風敗俗,有悖倫常。政府通過行政法令來制約違禁書籍文本的流通和
閱讀,使其消失於歷史記憶中,本身就是一種政治文化手段,從來是
當政者的「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 的具體表現方式之一,
在中國歷朝,從無間斷。1930 年代民國期間,國民黨文宣部門開始厲
行電影審查措施,仗賴儒教的傳统精神,舉科學的大旗來掃除「封建」
和迷信,以「新生活運動」為名,行黨國專政之實。1949 年後新中國
共產黨建政,對文化和電影監控無異於前人;民國和新中國儘管其文
化及政治語境不同,但其電影政治和文化制約態度其實遙相呼應,就
是對具有廣泛大眾影響力的電影,國家肩負使其淨化道德和政治的任
務,也呼應儒學的道德理,電影故事也須要兼顧文以載道的精神。
由此古今嬗變的角度審視下,李淑敏《冷戰光影: 地緣政治下的香港
電影審查史》一書對英殖年代港英政府如何行駛港對香港電影的審查,
別具研究意義,並為對華語電影文化圈中,中、台、港,以至東南亞
社會的有關研究,補上重要的一章,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基石。作者對香港從1940 至1970 年代的港英政府的電影審查政策,
細緻地爬梳,反覆比較,論證和分析,並訪尋香港、倫敦和新加坡的
檔案資料館,孜孜不懈,並非單單為了瞭解殖民地的文化政策,因為
作者認為,這不過是一般政治歷史學者以自上以下的角度去分析政策
的制定和執行,那不足以為讀者提供透徹的圖像,以明瞭電影審查對
電影生産、傳播、以至大眾接收這個複雜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必先放
置在宏觀的冷戰歷史和國際社會脈落之中,和更廣義的文化史源流裡,
才可得窺部分的真章。因此,本書的貢獻不止於從檔案史的研究中,
縷述冷戰期間的香港歷史與電影文化的曲折細節,或者是在中、美、
蘇大國角力下,香港如何成為亞洲的一個重要的「冷戰小戰場」(minor
Cold War front),亦即政治學者所稱香港為「東方的柏林」(Berlin of
the East) ,而更實在是殖民地成為國共鬥争的另一場域,以電影和文
宣取待攻城武略。
本書研究中隱含更重要的啓示是電影審查制度如何透視統治權力何以
扭曲政治和文化生態,又如何把弄以至漠視民意。作者念兹在兹的是
作為商業化和歷史上不受黨國控制的香港電影,又如何自處於殖民權
力的監察機制下,委曲於大國的政治角力下,衍生出自身本土電影的
策略,發出頡抗的聲音。而電影以至廣義的通俗和流行文化,其處處
冒犯统治權力的禁忌,及其間的長期而持久的角力,自古至今,中外
皆然,不會因為冷戰結束而終止,這是本書更大的弦外之音,和讀者
在閱畢本書後引申出更大的期待和探討精神。
本書的幾篇章節,可分作前後兩部分。前半部討論1940 至1970 期間
的許多電影審查個案,以至港英政府跟倫敦的英國同僚及新加坡殖民
地官員的錯綜複雜的書信交往,為讀者勾勒出比較清晰的圖像,去瞭
解他們如何適應當時的處境,制訂適時的政策,目的是維持香港政治
「中立」(neutrality) 的立場,絕不許政治糾紛有損香港的經濟環境。
英國人這種 「因時制宜」的政治外交手腕 (political expediency),堪
稱獨步,也令讀者多明白香港過去的殖民地特質 (coloniality) ,確有
其獨特之處。港英政府由早前50 年代嚴禁中共電影在港放映,演變至
後來在60 年代末對台灣以至好莱塢的反共題材處處提防,處處顯露英
國人的靈活政治管理哲學。其中作者詳細翻閱港督葛量洪 (Alexander
Grantham) 的材料,其在位時 (1947–1957) 强烈的恐共及反共立場也
確實影響港英政府的立場和1950 年代初的殖民政策。檔案資料又顯
示在文化大革命的1966 年期間,香港一家戲院播放一套有關毛主席
的革命電影時,劇院門堪羅雀,令其中在監視的英國官員大大放心,
以後可以不用太禁制有關的電影,以免激怒左派激進分子。作者的研
究在在顯出檔案的力量,為我們重繪過往歷史的真像。
作者在本書的後半部分篇章,討論1960 年代後半葉開始至1970 年
代,港英政府從電影的政治審查轉向道德審查,其時冷戰的氣氛在香
港逐漸消褪,在外圍政治形勢不太那麼吃緊的時候,港英政府顯得更
關注本土需求,更須留意外國電影以至部分香港電影 ( 例如邵氏公司)
的電影内容,尤其當電影涉及暴力與色情的電影情節,亦即是說,電
影審查的實施由戰後的冷戰國際政治和對外關係所主導,逐漸邁向
1970 年代政府開始重視本土的民意反應和要求。這一方面,1967 在
香港發生的文革式暴動事件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直至1967 年底一
連串騷動事件告一段落,社會民生逐漸回復軌道,政府才意覺有必要
在香港攪好民生,減低貧富懸殊産生的戾氣,才可增强殖民地政府的
認受性,因而1971 年港督麥理浩 (Murray MacLehose) 上任以後,
得以落實一系列的社會經濟措施,開始要認真回應社會訴求,而書中
記述1970 年代政府進行了民意調查,研究民意是否贊成實行電影分
級制,使審查制度更透明,而分級制度更能適合不同年齡階層的觀赏
尺度,從而可使電影製作更趨多元化。
1970 年代的電影分級討論其實也是因應國際間的形勢,戰後一代在
歐美社會逐漸成熟,而電影内容也開始為年青一代主導,是以催生不
少衝擊傳統家庭倫理以至男女道德關係的影片。眾所周知,美國好莱
塢自1930 年代在天主教的壓力下,電影製作厲行「海斯守則」(Hays
Code) , 直到1968 年 Hays Code 才被美國電影協會 (MPAA) 分級
制度取代,而港英政府能夠緊扣國際形勢,在1970 年代對電影分級
制進行討論,可惜民意歸民意,新的電影分級檢查法令要到了1987
年才在殖民地貫徹執行,這又反映出英殖官員的長官意志,在體現新
的社會需求和實行新的措施時,就會傾向保守。
作者在本書中充分映從紥實的檔案史料爬梳中,研究者可以如何還原
歷史的部分真像,配合有關文化檔案和文本研究,來釐清電影史以至
文化史的脈落。作者的研究架構,又可能引領讀者作更多的思考,到
底在冷戰思維下的電影文化政治,在冷戰後期及後冷戰時期是否已告
一段落? 1981 年,台灣導演王童的《假如我是真的》在香港遭到禁映,
同年,白景瑞的《皇天后土》只在香港上演一天就馬上被撤下。《假
如我是真的》描述文革之後官僚特權、走後門等荒謬情況,該片被香
港政府禁映,恐其「可能被用來當作宣傳片」而且「不符合香港利益」。
《皇天后土》描寫文革批鬥暴力,影片以包含「政治宣傳」和「破壞
與鄰近地區關係」為由而被政府禁映。1989 年六四事件發生後,筆
者最記得的就是兩部台灣的禁片在香港忽然解封,因而趁機可以跟大
學同學到影院觀看。兩套原在1981 年被禁的台灣反共電影,為何在
1989 年六四事件發生後不久即批准在香港公映?這還需政府開放更多
的機密文件,才可查出真相。此外,本書的研究方法可以作出抛磚引
玉的示範效果,特別是當代社會政治文化中,「審查」(censorship)
的意義和機制就更形複雑,已經不限於一時一地的政府長官自上以下
的政策所為,在全球化經濟和網絡通訊無遠弗屆的今日,國際大商賈
掌控大量的文化資本和網絡訊息及數據等,言論及藝術表達自由同時
可以受制於商業利益,大商賈與政府的關係又是千絲萬縷,研究者可
能要從政府允許開放的檔案資料外,發掘其他的當代資源,進一步思
考文化制約與審查這個歷久常新的命題。
Mark A. Hampton(香港嶺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李淑敏純熟地梳理二戰後冷戰政治中、香港公民意識愈趨清晰之際,
香港政府電影審查思維轉變的歷史。雖然從區域乃至全球角度看,香
港英殖政府的電影審查並不嚴厲,但當時香港官方規限電影的目標仍
然不離維持政治與社會穩定。李淑敏認為,從1960 年代末起,香港
政府的電影審查重點從政治審查演變為按社會標準進行的道德審查。
本書研究對認識英殖時代晚期的香港管治很有幫助,亦為全球電影研
究提供了重要案例。
Stacilee Ford(香港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榮譽副教授)
作者李淑敏...
目錄
推薦語 3
John M. Carroll(香港大學歷史系教授) 3
Mark A. Hampton(香港嶺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3
Stacilee Ford(香港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榮譽副教授) 3
吳國坤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副教授) 4
導論: 從跨域視野重寫香港歷史 1112
致謝 28
香港電影審查歷史時序 31
香港電影審查主要官員 39
香港電影審查機制簡圖 43
序章 45
第一章 冷戰光影—1940-1950 年代香港電影政治審查的起源 63
第二章 冷戰角力—1960 年代香港親共左派的反電影審查抗爭 93
第三章 冷戰插曲—1960 年代香港電影道德審查 124
第四章 冷戰退潮—1970 年代重視本土的香港電影審查 173
第五章 結論 211
推薦語 3
John M. Carroll(香港大學歷史系教授) 3
Mark A. Hampton(香港嶺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3
Stacilee Ford(香港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榮譽副教授) 3
吳國坤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副教授) 4
導論: 從跨域視野重寫香港歷史 1112
致謝 28
香港電影審查歷史時序 31
香港電影審查主要官員 39
香港電影審查機制簡圖 43
序章 45
第一章 冷戰光影—1940-1950 年代香港電影政治審查的起源 63
第二章 冷戰角力—1960 年代香港親共左派的反電影審查抗爭 93
第三章 冷戰插曲—1960 年代香港電影道德審查 124
第四章 冷...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