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首彩色特輯收集了各式各樣的橋的影像,展現出繽紛樣貌。
★ 介紹不同時代、地域的代表橋梁,並論及橋的技術、設計、系譜。
★ 在設計、系譜中,延展至各時代的流行、傳說、樣式,看橋與日常生活的息息相關。
★ 除了日本的橋之外,同時也談及世界各地的重要橋梁。
★ 除了文字解說之外,並搭配作者長年攝影、蒐集的照片與圖片,更容易理解。
日本三大古橋與三大奇橋,你知道各是哪三座嗎?
當石造拱橋已經普遍流傳於世,日本的石造拱橋卻只有四百年歷史?
比起橋的堅固耐用,日本人更擔心橋阻礙自然水流造成災害!
站在橋上聽人說話,竟然可以用作占卜?
死者前往冥界的路上,也必先經過一座橋?
橋,讓人往來原本不相連的兩處空間,因而產生說不盡的故事
從古到今,橋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人類為了生存所需,或者為了滿足好奇,而想要拓展生活的範圍,遇到天然的阻礙如山谷、河川、大海,就想方設法,於是造出了橋,連接兩個端點,成為溝通兩地的重要建築物,承擔運輸、各式物資交換、社交聚會等等功能,有時,也成為征戰的主要戰場。
土木學者五十畑弘,以橋為中心,談論以橋而生的事,從古至今的發展,東西雙方交會的影響,技術、需求改變而使橋的型態更多樣化,此外還有發生在橋上的種種,記錄在文學、藝術、傳說裡的故事,夏目漱石《三四郎》中登場的橋、《源氏物語》最終話的舞台……此外,也談及橋的設計、技術發展與思考,例如橋不求堅固,但求無礙於自然的河川流向,以非石造-木造為基礎的建築哲學。
若是橋從世界上消失了,這個世界肯定蒼白許多。
作者簡介:
五十畑弘
一九四七年生於東京。畢業於日本大學生產工學部土木工學科。博士(工學)、技術士(建設部門)、土木學會特別上及技術者。於日本鋼管(株)從事鋼構造物的設計、開發與營業。企業統合後的JEF工程顧問(株)歷任機場連結的PM、技術主席等職。現在為日本大學生產工學部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鋼構造、土木史、土木遺產的保存。並擔任文化廳文化審議會專門委員、國交省總和評價委員、東京都、富山縣、琦玉縣等文化財保護審議會委員、土木遺產修復、保存委員會委員或委員長等職。主要著書有《圖解入門 簡單易解的「橋」的基本與組成》、《歷史土木構造物的保存》、《一百年橋梁》、監修《橋的大解剖》等。
譯者簡介:
章蓓蕾
又名立場寬子(Tateba Hiroko),政大新聞系畢業。一九八一年起定居日本,現專事翻譯,曾在北京、瀋陽、洛杉磯、曼谷等地長住。二○○一年至二○○三年曾任「江戶東京博物館」義務解說員。譯作有:《木暮莊物語》、《平成徒步日記》、《散步時總想吃點什麼》、《男子漢的家常菜》、《冰點》、《續冰點》等四十餘部。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從古代到近代
有關橋的文字記述,最早出現在《日本書紀》的卷二〈神代下〉。七世紀的時候,「日本三大古橋」:宇治川的宇治橋、山崎橋、瀨田橋就已建成。當時為了興建外地通往京城的交通要衝而建的三座橋,後來都數度淪為戰場,並在歷史的舞台上嶄露頭角。
古代的掌權者也利用神社信徒的捐款以及僧侶的協助,在京城的鴨川上建造了三大橋:三条大橋、四条大橋、五条大橋。中世紀之前建造的橋,大部分的構造都很簡樸。直到十六世紀後期以後,戰國時代結束了,天下漸趨統一,京都、大坂,以及號稱「東國」的關東地區,各地才開始紛紛動工興建真正的橋。之後,到了江戶時代,全國大小城鎮都忙著修建道路,整建城鄉,同時也在各地建築橋梁。
在本書第一章,我將按照古代到近代的順序,介紹幾座緊隨時代腳步登上歷史舞台的橋,以及跟這些橋有關的故事。
◇日本的古橋
●史籍中的古橋
◎《日本書紀》中的記載
日本現有的文獻當中,最早跟橋有關的文字紀錄,出現在《日本書紀》的卷二〈神代下〉。現代語譯本《日本書紀》裡面有這一段文字:「為了讓大家能在海上任意往來遨遊,讓我們建造高大的橋梁、漂在水上的浮橋,以及像鳥兒飛行一樣迅速的船隻吧。此外,也讓我們在天河之上搭建可以隨時拆卸的便橋吧。」《日本書紀》〈神代下〉的內容主要講述關於海神與山神的神話世界,儘管我們現在無法確認內容的真偽,但是根據這段最早的文字記述可知,當時除了普通橋梁之外,還有浮橋,以及用完後可以拆除的便橋。
同樣也是在《日本書紀》的卷十一〈仁德天皇〉裡,有一段文字記載茨田堤和淀川的堀江等日本最古老的土木工程。此外,還有關於搭建橋梁的紀錄:「十四年冬十一月,豬甘津之上架起一座橋,訂名為小橋。」仁德天皇十四年就是西元三二六年,當時搭建的那座橋,架設在今天大阪市東成區內的平野川上面。
不僅如此,書中還有一段記錄,記述西元六一二年(推古天皇二十年),架橋技術從大陸傳來日本的經過。「這一年,許多百濟居民因仰慕日本而前來定居。(中略)其中有個人主動表示:『我會一些小技能,如能將我收留,肯定能對貴國有利。』於是掌權者就命令他建造須彌山(佛教中象徵宇宙中心的神山),並在御所的庭院裡興建一座具有『吳風』特色的橋。當時,大家給這名技工取了名字,叫做路子工。」所謂具有「吳風」特色的橋,一說是指石橋,但是眾說紛紜,直到今天都沒有定論。大分縣宇佐神宮的西參道有一座「吳橋」,長約二十五公尺,是一座上方覆有屋頂的木造拱橋。香川縣的金刀比羅宮有一座「鞘橋」,橋上也覆蓋著宏偉的屋頂。或許所謂的「吳橋」就是指這種附有屋頂的橋。另外還有一種可能,或許因為這種橋跟中國蘇州附近的拱橋外型十分相似,所以叫做「吳橋」。因為蘇州古代稱為「吳」,當地的拱橋是利用具有弧度的橋梁做為支撐(請參閱本書第二章的「反橋」)。
◎長柄橋
此外,《日本後紀》裡有關嵯峨天皇八一二年(弘仁三年)的記載裡寫道:「六月己丑遣使造攝國長柄」(為攝津國架設長柄橋而派遣造橋使)。據說這座長柄橋的架設地點,就在通往難波長柄豊碕宮那條路橫越淀川的地點。
今日的長柄橋是一座提籃式拱橋,從橫跨淀川的東海道本線鐵路望去,長柄橋位於上游,跟天神橋筋(路名)相連。但因為古時淀川的河道流向跟今天不一樣,所以我們並不清楚古代長柄橋的確切位置。
在中央集權的律令時代,朝廷即將興建橋梁之前,首先要設置造橋所,由天皇或太政官頒布命令,任命造橋使。橋梁建設工程所需的材料由當地提供,造橋使負責執行監工。
長柄橋曾經多次出現在《古今和歌集》等詩歌或文學作品裡,一般人也對這座橋耳熟能詳,所以大家都以為這座橋已為行人服務了很長的時間。其實,這座橋從建成到廢棄,只有短短的四十年。之後,淀川之上一千多年都沒再建橋,只靠渡船聯繫兩岸。直到明治時代以後,才重新建造另一座長柄橋。
◎相模川橋的木製橋墩
有些古橋是因為留下了物證,我們才知道它們曾經存在。譬如相模川橋就是其中之一。關東大地震的時候,由於當地的土壤發生液狀化現象,地底冒出了十根檜木橋墩,每根長達五十公分至七十公分。發現橋墩的地點跟現在的相模川之間有一段距離,大約位於JR茅崎車站西邊約兩公里的地方,也就是新湘南外環道路跟一號國道相交處。根據已知的資料顯示,中世紀的相模川位於今天的河道之東,我們再對照《吾妻鏡》的文字紀錄即可推斷,後來因地震而露出地面的那些木柱,應是鎌倉時代的相模川橋的橋墩。
橋墩出現之後,歷史學家沼田賴輔根據史蹟調查結果進行考證,結果發現,那座相模川橋是在鎌倉時代一一九八年,由幕府將軍源賴朝的部下稻毛重成所建,而他建橋的目的,則是為了紀念自己的妻子(源賴朝的正室北条政子的妹妹)。
根據出土的橋墩排列位置來看,當時橋面寬度約為九公尺,遠超過瀨田橋或宇治橋的七‧二公尺,規模幾乎可跟五条大橋的九‧五公尺匹敵。
●日本三大古橋
宇治川的宇治橋、淀川的山崎橋,以及琵琶湖支流瀨田川上的瀨田橋,這三座橋號稱「日本三大古橋」,都是在歷史舞台上露過臉的代表性古橋,也是擁有各自歷史故事的著名古橋。
◎宇治橋
今天的宇治橋位於京阪宇治車站前方的宇治川上。橋寬二十五公尺,兩側是人行道,橋長約一百五十五公尺,交通流量相當頻繁。我們走出車站,立刻就能看到宇治橋(p14第一行的「宇治川橋」應是「宇治橋」之誤)的東端,從這裡過橋後,就能到達西岸的宇治平等院。
宇治橋是由僧侶道登(生卒年月不詳)於西元六四六年(大化二年)創建。橋邊的「橋寺放生院」內收藏著江戶時代發掘的石碑碎塊,上面的碑文記載了這段建橋的經過。但根據《續日本紀》記載,宇治橋卻是法相宗的僧侶道昭(六二九~七○○)所建。
紫式部所寫的《源氏物語》結尾的部分「宇治十帖」,就是以這裡做為舞台,也因為這個理由,宇治橋西側橋頭現在建了一座紫式部的石像。
平安時代中期編纂的律令條文《延喜式》曾提到:「宇治橋的橋面木板分別由近江國提供十塊,丹波國提供八塊,每塊木板長三丈,寬一尺三寸,厚八寸。」由此可知,當時地方進貢的橋板尺寸也有明文規定,每塊木板的寬度四十公分,厚度二十四公分,長度約九公尺,若將這些木板縱向順序鋪在橋面上,當然可以建成一座寬幅九公尺的宏偉木橋。
然而,十五世紀後期發生「應仁之亂」以後,負責管理這座橋「橋寺放生院」日漸式微,再加上宇治川常常洪水氾濫,宇治橋被水沖走之後,長達一個世紀以上都是無橋的狀態。直到一五八○年,織田信長才又重新建造了另一座宇治橋;之後,豐臣秀吉興建伏見城的時候,也同時重建宇治橋。等到德川幕府完全掌握政權之後,二代將軍德川秀忠於一六一九年再度改建宇治橋。此後,這座橋一直是由德川幕府負責掌管。
◎山崎橋
淀川是由桂川、木津川與宇治川等三條河流會合而成,山崎橋就建在合流處附近,擔負了連接山城國山崎與橋本的任務。這座橋是在八世紀初,由奈良時代高僧行基(六六八~七四九年)興建而成,現在橋身已不存在。
西元六四五年的大化革新之後,為了完成建設律令國家的目的,政府實施的政策之一,就是藉由執行班田收授法來確保國家的歲收。這項政策還需要各項技術支援才能付諸實現,譬如按照「条里制」(南北稱条,東西稱里)劃分土地的測量技術,還有開鑿渠道,將水引進蓄水池的土木技術……等,上述各項技術在當時被視為先進知識,跟隨佛教一起從大陸傳來日本。而擔負起傳遞知識任務的,就是日本的僧侶。八世紀至九世紀之間的著名高僧空海(七七四~八三五年),曾以遣唐使的身分前往長安修習密教,同時也習得藥學與土木技術。「道路、水渠、儲水池、橋梁等土木工程都跟宣揚佛教一樣,屬於僧侶的活動範圍。」讀到這段文字,大家或許會以為,當時的僧侶除了宣揚佛法的正業之外,還要從事架設橋梁的副業。而事實上,只有現代人才會把僧侶跟技術人員分開,以為他們是不同領域的專家,其實不論是宗教、藥學或土木工程,當時都是僧侶的正業。
譬如行基就是其中一例,他跟隨高僧道昭學習專門技術,製成了號稱日本地圖原形的「行基圖」,這幅圖也是日本最早的全國地圖,直到後來的江戶時代,全國仍在廣泛利用這幅地圖。
據說,中世紀的歐洲也有僧侶從事土木工程的前例。當時的聖職人員團體除了宣傳基督教義,也同時進行橋梁的修補與架設等工程。譬如像羅馬教皇的正式名稱「大祭司(pontifex maximus)」(造橋者之長),就跟造橋有關,這個名稱一直到現在仍在沿用。
接下來,讓我繼續介紹一下山崎。前面提到的三條河流在山崎地方會合後流向攝津平原,也因此,山崎自古就常發生洪災,山崎橋也經常被大水沖毀。這座橋最初是由僧侶行基在七二五年(神龜二年)建成。同時還設立了「山崎院」,專門負責管理橋梁相關事務。不過根據歷史記載,山崎橋在十一世紀時就已不復存在,後來雖在十六世紀末暫時重建,卻又馬上被沖毀了。之後,直到二十世紀的今天,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民眾只能利渡船過河,山崎橋也始終沒再重建。
今天大家搭乘阪急電鐵在大山車站下車,立刻就能看到站旁的「大山崎歷史資料館」。館內有一座模型,展示出山崎橋連接山崎與對岸的橋本等地的整體風貌。
◎瀨田橋
現今的瀨田橋架設在大津市瀨田,是滋賀二號縣道大津能登川長浜公路跨越瀨田川的位置,全長兩百六十公尺,橋身被河中的沙洲分為兩段。瀨田橋與宇治橋一樣,自古就經常出現在歷史舞台上。
古代從東國前往京都的路線有兩條,一條是穿越琵琶湖的水路,先順著中山道南下,越過琵琶湖東岸的近江平原後,從湖面漸窄的矢橋乘船渡過南端的湖面;另一條路線走陸路,從更南端的瀨田前進。
瀨田川從它的源頭琵琶湖流出後,先向南流,再向西繞個大彎,從琵琶湖西岸流經逢坂,繼續往南流過丘陵連綿的醍醐山地南部,最後抵達宇治。從這裡開始,瀨田川改名叫做宇治川,一直向前流去,到了山崎附近,跟東南方面流來的木津川,還有京都方面流來的桂川會合後,改名叫做淀川。
瀨田川、宇治川從琵琶湖流至山崎的全長大約是五十公里。河道在琵琶湖南邊八公里處突然轉個彎,變成了南北走向。而這種絕妙的地形條件,全是靠周圍的山岳地帶造成。瀬田川、宇治川是抵禦東國進軍京都的自然防線,架設在兩條河上的瀨田橋和宇治橋,則是進出京都的交通要衝。所以從古代起,瀨田和宇治兩地就發生過無數次戰爭,因而登上歷史的舞台。
◎與瀨田川有關的戰爭
根據《日本書紀》記載,歷史上最早發生在瀨田的戰役,是麛坂王與忍熊王聯手向神功皇后發動的叛變之戰。西元二○一年(神功皇后攝政元年),皇后命令武內宿禰帶兵跟忍熊王在宇治展開戰鬥,忍熊王中了武內宿禰的計謀,兵敗撤退,武內帶領精兵追擊,一直追到大津西邊的逢坂(也叫「追坂」),大批士兵在栗樹林中被殺,忍熊王繼續逃往瀨田,最後終於走投無路,在瀨田的渡口投水自盡。當時的瀨田川必須搭乘渡船才能到達對岸。據說忍熊王的屍體一直沒有在瀨田找到,幾天之後,才在下游的宇治被人發現。
後來發生壬申之亂的時候,瀨田再度成為戰場,但那時河上已有瀨田橋。《日本書紀》的〈天武天皇 上〉裡記載了大友皇子與大海人皇子分別佔據瀨田橋兩端對峙的戰況。西元六七二年(天武天皇元年)七月,大友皇子的軍隊佔據了瀨田橋西端,他命令士兵將橋梁中央部分截斷,並在缺口鋪上木板,只要敵兵企圖踏上木板進襲,士兵立即抽掉木板,藉此阻止敵軍來襲。但是大海人皇子的軍隊仍然前仆後繼不斷襲來,最後擊潰了大友皇子的軍隊,大友皇子被逼無奈,只好選擇自盡。
惠美押勝之亂(西元七六四年)的戰場則是從宇治轉向瀨田。根據史料記載,那場戰爭中瀨田橋曾被燒毀,由此可知,當時瀨田川上是有橋的。之後,雖又架設了另一座橋,但隨著時代的演變,瀨田川在某些年代也曾因為橋梁破損,而改用渡船作為連接兩岸的交通工具。
時光荏苒,瀨田橋和宇治橋在之後的時代也曾數度成為動亂事件的舞台,譬如木曾義仲與平家之間的交戰(一一八三年);第二年,源範賴、義經合力討伐義仲;後來又發生「承久之亂」(一二二一年),也就是後鳥羽上皇的士兵跟鎌倉幕府軍進行交戰;一三三六年,足利直義與名和長年、千種忠顯等人進行戰鬥;一五八二年(天正十年)「本能寺之變」發生後,明智光秀與山岡景隆的對立等。
第五章 橋的傳說與物語
我們的身邊總是隨時都能看到橋梁,橋梁已經成為人類日常生活的舞台。除了扮演連結隔離地區的物理性角色之外,橋梁也被視為一種意識上的連結,或是隔絕、分界、區隔的象徵。
規模龐大的橋梁外觀會給我們的身心兩面帶來巨大影響。只要有橋梁的地方,就有人群聚集,並在橋梁周圍創造歷史,製造故事。而我們經由傳說、迷信,或小說裡的橋梁,也可體會日本人對橋梁的認知。
在這一章裡,讓我們從夏目漱石的小說當中選讀一些與橋梁有關的片段,或經由古代的傳說、迷信,以及有關橋梁的史實,深入理解日本或日本人對橋梁抱持的看法。
◇夏目漱石的小說與橋
●《倫敦塔》裡的倫敦塔橋
《倫敦橋》是夏目漱石的作品,雖然小說的主題並不是寫這座橋,但作者站在倫敦橋的角度進行敘事,藉此強調橋梁形象的寫法卻很有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部短篇小說《倫敦塔》。
眾所周知,橋梁是一種物理的連結物,它能夠越過障礙地點連向其他地點。橋梁架設完成後,上述兩種地點就能連在一起,所以橋梁也是對抗兩地分隔的一種手段。我們甚至可以反過來看,架橋的地方就是被隔絕的地方,或性質相異的地方,架橋能夠加強這種印象的效果。譬如神社的橋跟鳥居一樣,都是一種結界,也是區分聖俗領域的分界線;再如日本傳統的大和繪畫卷裡出現複數的場景時,經常採用一種朦朧細長的「雲霞」當做區隔;或者像日本傳統住宅的紙門或紙窗、凹間地板跟地面之間的高度差,也都是表達區隔之意。而橋梁所象徵的區隔不僅限於空間,有時也適用於時間,而且被看成是意識飛躍的舞台空間。
我們在漱石的短篇小說《倫敦塔》所描寫的倫敦塔橋上,也看到了這種象徵含意。
夏目漱石曾在維多莉亞王朝末期的倫敦住過兩年多,當時才三十出頭的他,是以文部省公費留學生的身分,在一九○○年(明治三十三年)九月八日從橫濱港出發,途中經過巴黎,於同年十月二十八日抵達倫敦的維多莉亞車站。
根據《漱石日記》記載,他到達倫敦後第四天,就去參觀了倫敦塔。「十月三十一日(星期三),參觀倫敦塔橋、倫敦橋、倫敦塔、倫敦大火紀念碑。晚上跟美野部到乾草劇院看戲,劇目是謝立丹的〈謠言學校〉。」漱石在《倫敦塔》的開頭第一句寫道:「兩年的留學期間,我只到倫敦塔參觀過一次。」據說那次參訪經驗,就是他後來書寫這篇小說的基礎。
夏目漱石在《倫敦塔》對英國歷史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倫敦塔的歷史就是英國歷史的縮影。」寫到這兒,漱石的思緒突然順著時光隧道飛向二十世紀。倫敦塔橋被他用來分隔「現在」與「歷史上的那個時代」。漱石在《倫敦塔》裡將自己的位置設定在「從泰晤士河南側越過塔橋走向倫敦塔」。
「站在塔橋上,我隔著泰晤士河望向前方的倫敦塔,我看得十分專注,專心到幾乎忘記身在何f方,甚至也搞不清自己是今人還是古人。……我依然不斷望向前方,呆呆地站在飽含褪色水分的空氣裡望著前方。漸漸地,二十世紀的倫敦從我心底消失了,同時,眼前的塔影卻在我腦中繪出幻影般的昔日歷史。……半晌,怪事發生了,一隻長長的怪手從對岸向我伸來,彷彿要把我拉走似的。剛才一直佇立不動的我,現在突然想要渡河往塔橋方向走去。那隻長手不斷拉扯著我。過了塔橋之後,我便一股腦地朝向塔門狂奔而去。」
作者走進了牢獄時代的倫敦塔,這裡幽禁過兩位年幼的王子,還有美麗的英格蘭女王珍.葛雷,這幾位歷史人物最後都在斷頭台上丟了性命。作者踏進倫敦塔大門之前走過的倫敦塔橋也是泰晤士河最下游的橋,一八九四年六月三十日正式開通,當時才剛開通了六年。中央橋桁建成蒸汽引擎動力的上開式可動橋,兩側採取吊橋結構。當時的倫敦港位於現在的倫敦碼頭區附近,比今天重建後的倫敦塔橋更靠近下游的地方。為了讓船隻通過港口之後,還能繼續朝向泰晤士河上游前進,中央橋桁做成能夠向上打開的形態。聳立在橋墩上的兩座高塔各自連接一座吊橋,並分別以鋼纜作為支撐。從結構上來看,高塔確實有其必要性,並不是為了配合倫敦塔才設計成這種高塔的外型。
支撐吊橋的鏈索對橋塔產生水平方向的反作用力,為了對抗這股力量,兩座塔頂之間又以兩道橋桁相互連接。高塔的外觀看來像是石造,其實內部是以鋼筋構成,表面再用石材貼成哥德式裝飾。
如果按照《倫敦塔》描寫的那樣,一面從泰晤士河南岸走過倫敦塔橋,一面從橋上觀賞北岸的倫敦塔,景觀上的塔身確實十分渺小。因為橋桁的規模相當宏偉,全長二百四十四公尺,而覆蓋在行人視角上方的吊橋鏈索,還有支撐鏈索的高塔不僅外觀厚重,總高度更高達六十五公尺,還有連接兩座高塔的兩道橋桁也給人帶來震撼感。倫敦塔雖然高達二十七公尺,但是跟倫敦塔橋比起來,只能扮演陪襯的背景,完全無法令人感受到漱石在《倫敦塔》裡形容的那種「視野」。關於這一點,各位只要利用孤狗地圖的街景服務,從泰晤士河南岸向北眺望,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如果不了解英國歷史,不知道倫敦塔就是英國歷史縮影的話,就算從倫敦塔橋走過,看到眼前那座巨大的橋影時,也無法理解《倫敦塔》的文字描寫吧。從這座橋上走過時,想像力是十分必要的。
◇傳說與迷信的橋
●鈴之森刑場與淚橋
淚橋是江戶時代位於刑場附近的一座橋。當時從全國各地通往江戶的道路共有五條,名為五街道,這五條路的最後一處驛站當中,以東海道的品川宿,也就是西國進入江戶玄關的宿場最為繁華。而在距離品川宿不到三公里的地方,有個叫做鈴之森刑場的地方。這裡也是江戶的三大刑場之一,最早於十七世紀中葉開設,直到明治時代之後才廢止。前後兩百年左右的時間內,據說這裡總共處刑過十萬至二十萬的犯人。
譬如因畸戀而放火燒掉江戶市街的縱火犯青果店女兒阿七,自稱是八代將軍德川吉宗的私生子而召集浪人引起暴動的天一坊……這些江戶罪犯被判以火刑處死,死後梟首示眾的地點,就是開張不久的鈴之森刑場。當時的犯人執行死刑時,一般都採取公開的方式,因為幕府可藉此展示維持治安的警察實力,防止西國的犯人逃到江戶來。
即將處刑的犯人首先拉到江戶的街頭遊街示眾,即將到達鈴之森刑場之前大約一公里的地方,有一條河叫做立會川,河上有一座橋,就是淚橋。這座橋現在已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橋,名字也已改為「濱川橋」,位置就在今天京濱急行線的立會川車站旁邊。
根據「品川區教育委員會」設在橋旁的解說板說明,犯人解送到這座橋旁,看到前來送別的家人親屬,大家互相流淚話別,因此橋名叫做「淚橋」。
等到犯人自北向南從橋上通過後,這座橋從此成為「有去無回」的地點,犯人永遠都不可能再回頭了。我曾經參觀過這座橋,當我從橋上走過時,腦中不禁幻想,當年十五歲的少女阿七被人反剪雙手,騎在沒有馬具的馬背上遊街示眾後,被拉上這座淚橋,當時她跟家人說了些什麼呢?想到這兒,真令人感到毛骨悚然。我從淚橋步行約十分鐘,來到了鈴之森刑場遺跡,場內現在仍有一座當年火燒犯人的火刑台,正中央的地面有個大洞,據史蹟保存會的解說板表示,這個洞是用來插入鐵柱,施刑時,犯人被綁在柱子上,四周堆滿薪柴,然後點起火來,把犯人活活地燒死。
●一条戻橋的傳說
◎創建於八世紀
一条戻橋是一座真實存在的橋,位於京都市上京區的一条通越過堀川之處。這座橋的歷史十分悠久,最早約在八世紀末,日本遷都到京都的時候就已架設,當時平安京最北邊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大路,叫做一条大道,一条戻橋就建在這條路通過堀川的地方。之後雖曾數度重建,卻從未遷移到別處,現在的一条戻橋是在一九九五年(平成七年)重建的。
有關一条戻橋的特殊傳說與風俗習慣,大約是從平安時代後期才出現的,一般認為,這種現象應該跟堀川西側地區逐漸沒落有關。由於一条戻橋東側是天皇御所,東西兩側在物理上雖然有橋相連,但是兩地之間的落差卻製造出無形的分界,越過這道分界線,走到橋的另一端,這個動作象徵了特殊的意義。
一条戻橋的北側有一座面積寬敞的宅第,十世紀至十一世紀初的陰陽師安倍晴明曾經住在這裡。院內的部分面積用來建造晴明神社。
有關一条戻橋的名稱與由來的各種傳說中,有個相當有名的故事,跟九一八年(延喜十八年)漢學家三善清行在橋上過世有關。三善清行曾經擔任過翰林學士,學識修養跟號稱學問之神的菅原道真不相上下。清行去世時,他的兒子淨藏正在熊野、吉野等地的山中修行,聽到父親的死訊後,他立即趕回都城。
三善清行的送葬行列已經出發,淨藏在一条戻橋上追上了隊伍。就在這時,奇蹟發生了。淨藏在心中向父親默禱,期待能再聽一次父親的聲音。清行這時正要渡過通往冥界的三途川,聽到兒子的禱告,他突然醒了過來。據說淨藏就是在一条戻橋上跟他父親最後話別。
◎渡邊綱與妖怪
一条戻橋的妖怪傳說也被人們當成怪談傳誦給後代。譬如攝津源氏的源賴光手下有四大天王,其中一人叫做渡邊綱。一天半夜,渡邊綱經過一条戻橋東邊橋頭時,碰到一名美女。女人向他搭訕,拜託他把自己送回家。渡邊綱心中暗自納悶,他覺得一個女人半夜在外面行走非常詭異。果然,當他騎馬載著女人出發後,女人立刻露出原形,變成女鬼。
女鬼緊抓渡邊綱的頭髮,打算拉著他飛向自己居住的愛宕山,但渡邊綱立刻拔刀砍斷了女鬼的手臂,逃過一劫。這段鬼怪傳說被當成神怪故事一直流傳到今天,有些部分曾被稍加修改。明治中期的歌舞伎世家第五代尾上菊五郎曾把一些傳說改編為「新古演劇十種」,其中的〈戻橋戀的角文字〉曾在東京的歌舞伎座上演,故事內容就是根據上述的女鬼傳說而來。
◎橋占傳說
傳說中有種占卜法叫做「橋占」。這種占卜的方式是在橋上收集往來行人交談內容,然後根據內容判斷吉凶。因為橋上行人的談話並非出於個人的意志,而是反映出心靈現象。古人認為,橋的心靈會藉由行人的話語而表現出來。這也是日本自古流傳至今的信仰,因為日本人認為,架在河上的橋會使過橋的行人產生心靈現象。一条戻橋也繼承了這種「橋占」的傳統。
平安末期,平清盛的孫子即位成為安德天皇時,平家的權勢可說到達了頂峰,但是盛況極短,幾年之後,平家在壇之浦大戰之後一蹶不振。據說清盛的女兒平德子(建禮門院)生產時,她的母親平時子到一条戻橋進行橋占。當時橋上曾有十二名童子拍著手走過去,他們一面拍手一面唱歌,歌詞內容預言了皇子將來會成為安德天皇。
其實,這十二名童子是陰陽師安倍晴明事先藏在一条戻橋下的式神化身。所謂的式神,是一種接受陰陽師指揮的鬼魂,他們能夠識別人心的善惡,趕走惡鬼,並負責守護建築的鬼門。晴明神社的境內現在仍然保存著從前的一条戻橋欄杆主柱與式神的石像。
雖然平時子的橋占預言內容並未公開,但結果想必是出乎意料的大凶,因為在《平家物語》(卷第十一)的〈先帝投水〉一節裡提到安德天皇跟他祖母平時子最後在船中的交談。那時平家已在壇之浦大戰中敗北,全家都被逼上絕路。「尼師要帶我們到哪裡去啊?」平時子的孫子安德天皇向祖母問道。「你因前世修行才生為天子之尊,之後卻遭遇惡緣纏身,好運已經用盡。現世只剩苦難辛酸,我還是帶你到那個叫做極樂淨土的好地方去吧。波濤之下就是那個好地方。」說完,平時子便抱著天皇跳進壇之浦的海底。
安德天皇的母親平德子(建禮門院)緊跟著也要跳水,卻被源家的族人用竹耙勾住她的頭髮撈上岸來。平德子後來被送到京都的後寂光院,在那裡度過餘生。
時代不斷向前推移,一条戻橋的神怪故事仍在民間傳誦不已。
◎梟首示眾的聖地
十六世紀中葉,戰國大名三好長慶的家臣和田新五郎因私通罪處死的地點,也是在一条戻橋。和田新五郎的私通對象,是室町幕府十二代將軍足利義晴嫡子家的侍女。據說處死的過程極其殘酷,先用鋸子切斷犯人的兩臂,然後才在犯人痛苦呻吟聲中,砍下犯人的腦袋。跟和田新五郎私通的那名女侍,則被剝光衣服拉到京都市區遊街示眾,最後在六条河原處死。
戰國時代末期,即將統一天下的豐臣秀吉經常選擇一条戻橋做為處死犯人的刑場,因為這裡剛好位於他的府邸聚樂第跟天皇御所的中間位置。
戰國大名島津家跟豐臣秀吉的對抗戰役中,島津歲久堅持到最後,終於全軍覆沒,被豐臣秀吉割下了腦袋。斬首示眾的地點就在一条戻橋。之後,千利休被豐臣秀吉命令切腹自殺,同樣也是在一条戻橋上梟首示眾。
一五九六年(慶長元年),政府發布基督教禁教令之後,豐臣秀吉下令逮捕號稱「日本二十六聖人」的方濟會員與傳教士,決定把他們送到長崎處以磔刑。但在行刑之前,其中二十四名在京都抓到的犯人就先送到一条戻橋,割掉左耳,並在市內遊街示眾,然後才送到長崎處刑。當時負責執行秀吉命令的,是京都地方官石田三成,數年後,石田三成在關原大戰敗北後,也在六条河原被德川家康斬首,並把他的腦袋掛在三条河原示眾。
◎東福門院德川和子入宮
一六一二年(慶長十七年),後水尾天皇即位後,德川家康為了加強朝廷與幕府的聯繫,決定把二代將軍秀忠的五女東福門院德川和子送進皇室與天皇聯姻。秀忠的身分相當於德川家康的內孫。但這項決定後來卻因為大阪之戰、家康去世等一連串事件而大幅延期。等到德川和子好不容易被送進皇宮時,已是一六二○年(元和六年)。
據推測,當時進宮的路線應是從二条城出發,順著堀川通向北前進,走到中立賣通再向右轉,然後朝著正前方的天皇御所前行。全部路程大約兩公里。送親隊伍橫越堀川的地點有一座堀川第一橋(中立賣橋)。關於這座橋的創建時期,很多資料記載顯示是在一六二六年(寬永三年),後水尾天皇巡幸二条城的時候建造的。但其他史料指出,後陽成天皇曾在戰國末期巡幸過豐臣秀吉的聚樂第兩次,由此推測,堀川第一橋的創建時間應該是在江戶時代初期以前,因此,德川和子入宮時,這座橋應該已經造好了。
今天的堀川第一橋是在一八七三年(明治六年)重建的石造拱橋,全長約十五公尺,寬度為九公尺,橋拱的弧度呈正圓形,這種形狀在同期建設的拱橋中比較罕見。
一条戻橋位於堀川第一橋的上游,兩橋的位置十分接近,所以當時德川和子入宮的隊伍,應該能夠看到左側的一条戻橋。對於幕府來說,橋名裡面有個象徵回頭意味的「戻」字,難免令人如鯁在喉,而且這座橋竟然就在入宮路線的旁邊。難怪幕府後來下令把一条戻橋改名為「萬年橋」。但是對京都的居民來說,往日早已叫慣的橋名,怎麼可能隨便假借公權力改變?就像京都居民喜歡以塗鴉表達心中對公權力的不滿,這種習慣也不可能輕易改變吧。所以沒過多久,一条戻橋又從「萬年橋」變回了原來的名字。但那些即將出嫁的女孩,或是辦喜事的家族、親友都很擔心婚事破局,所以民間的風俗是在家有喜慶時,絕對要離一条戻橋遠一點
◎最後的二十日
西日本有一種習俗,當地人習慣把每年十二月二十日叫做「最後的二十日」,把這一天視為諸事不宜的忌日,不論做任何事都得小心謹慎。因為傳說一種叫做「一本踏鞴」的妖怪會在這天出來活動,這種妖怪小僧只有一隻眼睛,一條腿,相傳從事山林工作的人,這一天都會在家休息。至於究竟為什麼把十二月二十日視為忌日?眾說紛紜,至今沒有定論。有人認為是因為京都地方都是在這天處死犯人,所以才把這天看成是忌日。
京都的刑場位於東國進京的入口粟田口。每年十二月二十日,即將行刑的犯人先在市區內遊街示眾,然後拖到一条戻橋上。儘管犯人這時還活著,卻被當成死人,首先向他們供上鮮花、米糕,再點燃線香膜拜一番,最後才拉上刑場。據說這種膜拜儀式是祈禱他們被處刑之後,還能從那個世界變成活人,回到這個世界來。
●人柱.人祭的傳說
根據《廣辭苑》的解釋,「人柱」就是「進行架橋、築堤、築城等難度較高的工程時,為了祈求神明心情平和,工程如期完成,事先用活人做為犧牲,丟到水底或埋進土中。人柱也指那些被當成犧牲的人。或轉指為了某種目的而犧牲的人。」換句話說,人柱也就是一種人祭。
以活人當做犧牲的行為背後包含著祈願,希望能藉此避免駭人的自然威脅或災害,也期待超越人類能力範圍的高難度作業能夠成功完成,另一方面,由於修橋之類的建設工程改變了大自然,使大自然受損,人類為了安撫河中精靈對這類工程的憤怒,所以奉上活人當做祭物。人柱或人祭之類供奉活人以表達祈願的習俗屬於泛靈論文化,不僅是日本,包括歐洲在內的很多國家都有這種習俗。
據說紀元前七世紀左右,羅馬王政時期的第四任國王馬奇路斯在台伯河上建設木造的蘇布里齊橋,當時就曾進行人祭。為了紀念這項活動,今天在當年架橋的地點仍然定期舉行祭祀儀式,由成群的修女將莎草紙做成的人偶拋入河中,以此代表供奉河神的人祭。德國南部的巴伐利亞地方也定期舉行聖靈降臨祭,這種祭典同樣也是把人偶從橋上拋進河裡,猜想最初應該也是用活人祭神的習俗。
日本各地留下了很多關於人柱的傳說,大部分都跟橋梁等土木工程有關。譬如跟橋有關的各種傳說中,長柄橋的人柱傳說就很有名。長柄橋在九世紀初開始建造時,曾經留下一段紀錄:「嵯峨天皇在位時,八一二年(弘仁三年)夏六月重新修建長柄橋,舉行盛大人祭。」(一七九八年〔寬政十年〕)
當時由於淀川數度氾濫,河道經常發生變動,水位也總是超出安全範圍,架橋作業陷入空前的困境。就在這時,當地的長老提出建議:「若要完成架橋工程,必須有人穿上連身長褲充當人柱。」說完,老人主動表示願意扮演人柱。這時老人出嫁的女兒聽到消息,嚇得無法發出聲音,再也說不出話來。
後來,老人的女兒因為父親成為人柱而被夫家休妻。丈夫送她返回娘家的路上,剛好看到雉鳥鳴叫著向前飛去。丈夫聽到鳥鳴,立即抽出弓箭,當場射死了那隻雉鳥。而他得了失語症的妻子卻突然說出了心底話:「父親多言,化身長柄橋柱,雉鳥不鳴,免惹殺身之禍。」(如果父親不提人柱建言,也不至於送命)
平安末期的武將平清盛曾主導推行都市建設計畫,其中最重要的項目就是在福原(神戶)興建新都城。至於港口整治方面,則決定在大輪田泊進行大規模改建工程。九世紀初開始,大輪田泊一直是船隻停泊地,並且持續進行擴建,但因日宋之間的貿易越來越繁盛,港口必須建在平穩的海面,以免大型船隻受到海浪波及。於是平清盛決定在大輪田泊附近進行一項大工程,在海裡築起人工島嶼「經之島」,用來當做防波堤。但是這項海上工程的難度極大,曾經數度遭到暴風雨和波浪的影響而中斷。事實上,此時已經面臨必須供奉人柱的危急狀況,但根據《平家物語》(卷第六)記載,平清盛最後並沒有用活人祭祀海神,而只把寫著《大藏經》的巨石投進海裡。
●橋姬傳說
◎起源來自水神信仰
被河川與外界隔絕的地區,橋梁也扮演了防禦外敵入侵的關卡角色。所以對當地居民來說,守衛橋梁等於就是守護當地居民的生活。而被人們奉祀在這道橋梁關卡上的守護神,就是所謂的「橋姬」。據說這種守護神原本屬於水神信仰的神明,通常是在橋頭奉祀一位男神與一位女神。如果只是這樣簡單說明,大家或許會以為橋姬即是正義的化身,但事實卻非如此。若只從字面來看,「橋姬」兩字不免令人聯想容貌美豔的女子。不過,這種聯想也是一種誤解。「橋姬」一詞的語源,據說是因為「可愛」的古語「愛(HASHI)」,跟「橋(HASHI)」的發音相同,之後,表示愛人之意的「愛姬」,就演變成了「橋姬」。而事實上,橋姬是個忌妒心很強的女鬼,她生性執著,對自己痛恨的對象緊追不捨,不肯放過。
日本各地流傳的橋姬傳說都提到,如果有人在供奉橋姬的橋上稱讚其他的橋,橋姬就會狂怒,並嚴厲懲罰那個亂講話的人。就像每個地方的土地神都不喜歡聽到當地居民談論其他土地神,橋姬也很厭惡當地居民談論其他的橋梁。有些文章還指出,由於橋姬是一位女神,所以妒忌心很強。
◎宇治橋的橋姬傳說
全國各地的橋姬傳說中,以宇治橋的橋姬傳說最有名。這個傳說跟一条戻橋上砍斷手臂的女鬼的故事雖有重疊之處,但是跟《平家物語》的〈劍之卷〉所描述的內容卻有些差異。
〈劍之卷〉裡面提到,九世紀初的時候,有一位身分高貴的貴族女孩因為無法壓抑內心的妒忌,一心只想復仇,所以到祭祀水神的貴船神社祈禱,希望自己能夠變成女鬼。水神告訴女孩,必須先把自己裝扮成女鬼的模樣,在宇治川中浸泡二十一天,才能變成女鬼。女孩按照水神的指示,浸泡在宇治川裡,最後終於變成女鬼,換句話說,她終於變成了橋姬。據說這位滿心燃燒復仇之火的橋姬,後來不僅殺死了離婚的前夫和他妻子,後來更連續殺掉許多親人和家屬。
宇治的橋姬傳說雖是根據能劇《鐵輪》的劇情改編的,但故事內容跟劇本還是有些出入。能劇裡的橋姬企圖咒死前夫和搶走丈夫的女人,而那對背叛她的夫婦卻早就發現情況不妙,於是去向陰陽師安倍晴明求助。安倍晴明利用「形代」(以咒語注入人類靈魂的人偶或物品)向橋姬發出詛咒,不久,橋姬在那對夫妻面前現身,並且企圖向他們發動攻擊。橋姬的心裡充滿妒忌與仇恨,臉上肌肉扭曲,頭頂戴著「五德」(鐵製的爐墊),上面插著點燃的蠟燭,一副詭異的女鬼形象,看來十分恐怖。所幸安倍晴明不斷祈禱,再加上三十番神(每天輪值守護的值日神)的保佑,總算阻止了橋姬的計畫,但在下台之前,她卻留下一句台詞:我遲早還會回來報仇!
橋姬的形象當然給人留下了恐怖的印象,但是比外型更恐怖的,還是忌妒造成的追逐與執著吧。
●死後審判的橋
◎死後世界的入口
所謂的死後審判橋,是在死後世界的一座橋,人死之後來到這座橋旁,根據生前的作為決定是否能從橋上走到對岸,以此判斷此人應該下地獄還是上天堂。如能平安越過這座橋,就能上天堂,走不過去的話,就會掉到橋下的地獄。類似這種審判橋的傳說,不僅日本人耳熟能詳,世界其他各地也都廣為流傳。但我們卻不清楚,這種賦予橋梁死後審判任務的故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世界各地傳布的。
把橋看成死後世界的入口,再根據死人能否從橋上通過而做出最後審判,最早出現這種傳說的先例,是祆教典籍裡提到的審判橋(Chinvat Bridge)。(《橋的聖與俗 有關死後審判的橋所代表的意義》L.加巴諾著,大阪大學博士論文,二○一二年)
祆教典籍提到的審判橋,對岸就是天堂,橋下則是地獄,人死之後若被判定為好人,橋面就會變寬,被判定為壞人的話,橋面就會變窄,一不小心就會滾到橋下的地獄去。
祆教又叫拜火教,很多人都知道這種宗教主張採取鳥葬、風葬之類的送葬方式,也就是說,把遺體放在原野上任其自然風化,或任由鳥類隨意啄食。祆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紀元前六世紀已在波斯王國受到廣泛信奉。祆教教義的最大特點就是善惡二元論,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分成善與惡兩類。另一方面,祆教也是主張死後審判的宗教,人死之後必須嚴格判斷此人究竟是好人還是壞人。而祆教的地獄、天堂等概念,據說也對後來的基督教、回教、佛教等起到巨大的影響。
◎蘭斯洛特的劍橋
在中世紀的歐洲,審判橋也經常出現在宗教故事裡。譬如十二世紀的吟遊詩人克雷蒂安.德.特魯瓦書寫的騎士小說曾經提到一座「劍橋」。
這部冒險小說講述亞瑟王的王妃桂妮薇亞被戈爾國王的兒子搶走後,亞瑟王手下的騎士蘭斯洛特捨命救出王妃的故事。而故事的舞台則是一把架在囚禁王妃的城堡上的巨劍。這把劍的長度大約相當兩根長矛,劍身即是橋桁,橋身的表面光滑無比,一般人根本無法站穩,而橋下則是奔騰的急流,更危險的是,對岸橋頭的巨岩上還拴著兩隻獅子。其他的騎士看到這座橋時,都露出退縮的表情,只有蘭斯洛特不顧一切奮勇向前,儘管他的手腳已被劃傷,但他仍然順著劍橋往前爬,最後終於順利到達對岸。就在他抵達的瞬間,原本還在眼前的獅子不見了。原來急流與猛獸都只是他的幻想而已,唯有深具信心的人才能從橋上順利通過。這種思想也是祆教的審判橋,或基督教等其他宗教文學作品的共通之處。
十九世紀之前,英國北部從事農業的天主教徒在守靈之夜所唱的歌曲中,也提到了一座橋,當死者前往冥界的路上,必定都要經過這座橋。歌詞裡還指出,前世曾經幫人解決困難,施捨恩惠的人,靈魂必將獲得拯救,而做惡多端的人,必將墜入地獄。
第一章 從古代到近代
有關橋的文字記述,最早出現在《日本書紀》的卷二〈神代下〉。七世紀的時候,「日本三大古橋」:宇治川的宇治橋、山崎橋、瀨田橋就已建成。當時為了興建外地通往京城的交通要衝而建的三座橋,後來都數度淪為戰場,並在歷史的舞台上嶄露頭角。
古代的掌權者也利用神社信徒的捐款以及僧侶的協助,在京城的鴨川上建造了三大橋:三条大橋、四条大橋、五条大橋。中世紀之前建造的橋,大部分的構造都很簡樸。直到十六世紀後期以後,戰國時代結束了,天下漸趨統一,京都、大坂,以及號稱「東國」的關東地區,各地才開始紛...
目錄
彩色特集:橋與其相關的日本文化
前言
第一章 從古代到近代
第二章 原生種與外來種
第三章 從對外關係檢視日本的橋
第四章 鐵與混凝土
第五章 傳說與故事
第六章 可動式的橋
第七章 木造橋的構造
第八章 橋的建設與契約
後記
專題
彩色特集:橋與其相關的日本文化
前言
第一章 從古代到近代
第二章 原生種與外來種
第三章 從對外關係檢視日本的橋
第四章 鐵與混凝土
第五章 傳說與故事
第六章 可動式的橋
第七章 木造橋的構造
第八章 橋的建設與契約
後記
專題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