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思出版社年度新作──《五行 經脈 命門關(二)》
武俠小說為經,中醫脈絡為緯──見識武俠新風貌!
商品特色
博客思出版社年度新作──《五行 經脈 命門關(二)》
武俠小說為經,中醫脈絡為緯──見識武俠新風貌!
世間任一門學問,皆有其基礎之學以至繁複深奧,一如數學可及高等之微積分,惟處理生活瑣事,卻僅需小學之加減乘除即可;同理,醫學領域亦有其基礎常識可習。本著作之內容鋪陳,即以常見之外感病與臟腑病,對應《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針灸大成》等重要醫經,藉以領略中醫之辨證論治!然為使故事發展不致脫鉤人體臟腑,筆者自創五向之於五州域,以對應五行與五臟,且隨故事之發生區域,順勢提及該臟腑之相關證候與療法,並以歷代之傳世名方,引人熟悉中醫醫書之描述語法,更藉故事諸角色之身擁武藝,讓讀者於潛移默化中,識得周身之十二經脈,甚是奇經八脈,以期能藉此著作,習得五行與經脈之概說,順勢引領讀者踏入中醫之基礎領域。
作者簡介:
謝文慶,淡江大學電子工程學系畢業,曾任新竹科學園區聯合光纖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之系統工程師,後創立梵亞實業有限公司,從事耐久建材之代理銷售。歷經科技與勞作數載以至年逾不惑,突感人體臟腑奧妙,遂研習五行經脈與傳統醫經藥理,不僅領略一針一草以療病之藝術,更受惠諸聖先賢之經驗累積,故戮力推助中醫之美,以入人心。
章節試閱
第九回 黃垚五仙
眼見迷濛弦月浮於星夜高空,耳聞蹄間三尋奔於曲徑山林;遙觀黃垚五殿巨燭照明,虔誠三清弟子清淨堂室,令留宿者得以靜息安眠。孰料,杜門卻掃之後,一陣嘶噪馬鳴,驚動了殿內仙官仙卿,循聲前來一探究竟,惟見黑白二駒於殿外停蹄,待二身影下馬後,躬身說到……
「擾動清寂,情非得已,常元逸望仙官仙卿諒解!」常真人表明道。
本源道長識出訪者身份,又見其身旁隨行者撫胸難捱,倏而領其直上五藏殿後山之百會殿。甫進殿門,龍玄桓即因耗氣於六角殿壇,且頻以內力阻抗陰寒波及臟腑,更因一路奔波勞傷,終不支而仆臥於地,意識隨即沉潛,不知人事。
待龍玄桓漸趨清醒,雙眼微睜,深吸了口氣後,起身盤座以理經脈之氣。半晌之後,忽聞輕盈步伐由遠而近,隨後即見一白袍道長跨越門檻,發聲道……
「玄桓老弟,血府氣脈可感順暢乎?」
「托常真人之福,眼下氣脈已暢快許多;吾僅憶及奔騰疾騎,接著循行一段山徑後即失了意識!」龍玄桓起身回應道。
「龍武尊凝聚心脈之氣,強抗外寒攻心,以致心火過熱而灼損肺臟。然肺之宣發肅降受阻,體內則無以行水,水滯不暢則生痰飲,致使呼吸紊亂、宗氣下沉。再則,太陽心俞之外寒滯留,致使心包凝血不暢而無力,心臟力不從心,爾復集氣生熱,以致兩相矛盾,故先有血虛無水之陰虛火旺,昏厥之後則轉為氣虛無火之陽虛逆冷。危急時刻,幸得黃垚五仙及時驅寒溫裡,而後則臥榻近三日始甦醒。」常真人說明道。
「什麼!吾已躺了三天?」龍老驚訝道。
待常、龍二老步出屋室,一前一後循著石階,不出一會兒,一幕「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之景,隨即映入眼簾。常老伸手指道:「眼前乃黃垚五仙之禪房。」
「哈哈哈……說著什麼五神、五仙的,常真人真是說笑啦!」一話聲由房內傳來。
「嗯……年逾九旬,尚具如此隔空傳聲內力……不可思議!」龍玄桓一陣訝異後,隨常真人踏入禪房;待見得五位慈眉善目道長,不禁再露驚訝之貌!惟見紛著五色繡紋長袍之五道長,個個神色相貌,約莫杖國之年,怎如常老所述,五仙皆已年近於百?接著,龍玄桓上前拱手恭敬道:「嵐映湖龍玄桓,對黃垚五仙之及時相救,銘感五內!」
「哈哈,稱神呼仙乃世人過度恭維所致!吾等同道早已遠離世俗,龍施主口出黃垚五仙之稱謂,吾等不免一陣心虛啊!」一道長說道。
「諸天師自留於黃垚山以來,即以各自名號修行。」常元逸話後,再依五道袍上之五色領襟,一一對著龍武尊介紹道……
青入於木,杼仁天師是也。
赤入於火,煉禮天師是也。
黃入於土,圻信天師是也。
白入於金,銘義天師是也。
黑入於水,海智天師是也。
於此,元逸又說:「修行之高道者,謂之……真人!然立於諸前輩之前,元逸對此稱謂,愧不敢當;而諸前輩皆傳承自道教,故以『天師』為敬稱,實不為過啊!」
杼仁回應道:「吾等同道已遠離紅塵,惟元逸仍為民請命,奔波於世俗之間;相較於民間百姓,元逸確實是修行之高道者,故世人以『真人』二字敬呼,實不為過!然而吾等同道於此修行,何等頭銜?早已視如浮雲矣!」
圻信接續說道:「龍施主內力過人,十二脈絡交運通暢,為世人少有,故自體回復甚速,實非吾等之功。不過,施主先前已生陰虛火旺,而後又致陽虛逆冷,正所謂『陰虛因火,血必滯;陽虛因寒,血必凝』,此一滯一凝,勢必推升體內瘀血形成。血無氣不流,氣無血不澤;血不流則脈絡阻而氣先湧逆,氣不澤則腠理塞而血遂壅瘀。」
煉禮接道:「龍施主雖可藉經脈真氣衝慣脈絡,唯脈內瘀血蓄積,甚有血塊為阻,若施主強行慣衝,恐有損經傷脈之虞;如瘀血滯留心包,恐引發冠心之症,施主定當小心謹慎才是!」
銘義則表示,龍施主尚有結胸滿痛,胸痺痛引心背,咳唾喘息之症狀,且於陰虛火旺時,肺受火逼,則水必停而痰生,痰生則肺失養而氣壅,故有喘急胸滿,咳嗽、咽閉、口渴之病矣。故貧道力薦,藉味甘性潤之瓜蔞實以療癒。然甘能補肺,潤能降氣;胸有痰者,以肺受逼,失降下之令。今得甘緩潤下之助,則痰自降,宜其為治嗽之要藥也;且又能洗滌胸膈中垢膩鬱熱,為治消渴之神藥也。
「幸得諸位天師指點,龍某永銘於心。」龍玄桓拱手致謝後,問:「何以五天師同會於此?又何來五藏殿之建物?」
海智微了一笑,引領大夥兒就座後,娓娓指出,相傳黃垚山初始之五藏廟,系由上古時代磐龍仙翁之徒子所建。當時僅為一簡陋廟寺,唯歷經多年後,幾成一無人廢墟。一日,貧道知悉列祖列宗雖出自官宦世家,卻為著斂財致富,一再鼓動戰事,強侵弱勢,進而燒殺擄掠,奴役百姓,罪孽深重,罄竹難書。又說:「然家族世代單傳,貧道不願承襲家族以往,遂前來黃垚山隱居。怎料日後,或有鄙視世俗之商賈後嗣;或見江洋大盜、刑場劊手之嫡子等等;無不為著遠離世俗仇殺,紛紛來到了黃垚山。然於相互砥礪之下,遂決定以蒼生為念,終身為民祈福,並以各自繼承之家業,擴建五藏古廟。」
銘義續述道:「適值拆卸舊廟樑柱之際,發現廟堂正上之樑板內,隱有若干人為痕跡,且以磐龍文體呈現。惟因貧道曾隨先父前往外地做生意,而當地文字猶有幾分磐龍文之狀,故大夥兒於相互研究下發現,樑板痕跡載著關於五藏廟前不遠處,分朝中土五方位而立之五巨柱含意,竟合於天地五行與人體五臟之說。吾等同道遂依循天地五行,著手興建五座建物。再則,為使眾生心有所繫,遂於每日祈福時辰,開放眾生參與。自始至今,吾等同道齊與世人共創了黃垚五藏殿!」
龍武尊聽聞後雙手合十,讚頌五天師之舉,實乃穩定蒼生之基,更費心呼籲、教化世人,明瞭傳統醫藥之治身、養身道理。怎料海智天師微搖著頭表示,依循為眾生祈福之宗旨,吾等遂依五行臟腑之理而撰一紀冊,藉以告知世人養生之道,且將其命名為《五行真經》。孰料,世間爭權奪利者竟訛傳,「能得《五行真經》者,即可壽與天齊」,遂爭相訪探五藏殿。然因訪者之心已惑,奈何吾等同道告知真經之義理,仍不敵心之貪婪,誓以取得真經原冊乃罷,令五藏殿不勝其擾。
至此,圻信則欣慰指出,蒙前中主傅宏義知悉五藏殿之本意,遂於惲子熙大人建議下,令定黃垚山為中州聖域,五藏殿始得安寧!
龍玄桓又拱手對天師們稱道,直指多年前中土遇瘟疫肆虐與地牛翻身,聞五藏殿收容數萬老幼殘疾,日後並扶植其自食其力,如此功德,眾生感念!隨後即聞杼仁回應道:「三日來,常真人已描述龍施主於江湖之行徑,每一事蹟皆令吾等心生佩服;得『武尊』之名號,實至名歸。如此英雄至此,吾等同道就依各自所轄之殿堂,為龍施主解析黃垚五藏殿。」
隨後,大夥兒來到百會殿露台。杼仁首先指著東向,說道:「眼前所見即是東角太衝殿。五行之木對應五色之青、五臟之肝,故此殿窗櫺以青色為襯;然肝主疏泄,故此殿弟子主研肝木藥草。」
煉禮接指南向表示,此乃南徵神門殿。五行之火對應五色之赤、五臟之心;然心主神明、主血脈,故此殿弟子主司神智與脈道醫藥。
圻信則面朝正中指出,此即中宮太白殿。五行之土對應五色之黃、五臟之脾;脾為氣血生化之源,主司運化、主肌肉,故殿內主研脾胃生化之療藥。
銘義順朝西向提到:座落西向即是西商太淵殿。五行之金對應五色之白、五臟之肺;肺主一身之氣、主行水、主皮毛、朝百脈,此殿主修氣道與皮毛之治藥。
最後由海智指著座落北側之建物表示,此乃北羽太溪殿。五行之水對應五色之黑、五臟之腎;腎為先天之本,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主腦、主髓、主骨骼,亦主生孕之精氣,遂以專研骨脊胎孕之醫藥為主。
龍玄桓聽聞五天師各自描述後,又問:「五殿各守其份,各司其職,為何獨中宮太白殿前另有一殿堂,見眾人齊聚,以行祭祀膜拜之禮?」
對此,圻信回應指出,宗教信仰能引領、約束信徒平日行徑,且予內心空虛時之精神寄託;並藉平和與敬畏之思想,消彌戰事之發生。惟太白殿前設置三清殿堂,其內供奉道教之三清道祖,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以作為信徒依循之所向,亦為吾等同為眾生祈福之殿堂。
第九回 黃垚五仙
眼見迷濛弦月浮於星夜高空,耳聞蹄間三尋奔於曲徑山林;遙觀黃垚五殿巨燭照明,虔誠三清弟子清淨堂室,令留宿者得以靜息安眠。孰料,杜門卻掃之後,一陣嘶噪馬鳴,驚動了殿內仙官仙卿,循聲前來一探究竟,惟見黑白二駒於殿外停蹄,待二身影下馬後,躬身說到……
「擾動清寂,情非得已,常元逸望仙官仙卿諒解!」常真人表明道。
本源道長識出訪者身份,又見其身旁隨行者撫胸難捱,倏而領其直上五藏殿後山之百會殿。甫進殿門,龍玄桓即因耗氣於六角殿壇,且頻以內力阻抗陰寒波及臟腑,更因一路奔波勞傷,終不支而仆臥於地...
作者序
中醫之傳經送寶,西醫之透視剖析,或可以兩大門派視之,而少以信仰待之!只因門派可相互切磋、取長補短,始能求精求實;但若持以信仰觀念,則易生區隔與排斥,甚因堅信一方,枉失了對證療治之良機。然而,門派各有所持,始能區分特色;倘若以「楚河、漢界」為棋盤之分野,中醫別於西醫之最大特色,則非「五行、經脈」莫屬,且指出「命門」乃生命之始,甚為壽終火熄之處!依此特點,遂令著作直取「五行 經脈 命門關」為名。
年逾不惑之後,心生疑問,何為「臟腑」?
走過四十寒暑,自知對皮裡肉下之常識薄弱,遇身體不適,就醫服藥,縱然不知其成分為何?甚而自服成藥,以求「速效」了事,從未疑過若干症狀,或為臟腑之求救訊號?再則,知悉人有五臟六腑,若未能道出完整名稱,更別談臟腑之各司何職?
深秋某夜,歸途中淋著略伴風寒之細雨,隨後即引燃了筆者踏入中醫領域之「興趣」;只因雨水循著衣領而濕了項背,深覺一股涼意正伺機擴張版圖!當下僅熱泡紫蘇葉服飲,而後驚覺涼軍明顯潰退,煞是奇妙!果真大地自有驅解外感之良藥?自此引來筆者一探人體經脈之究竟。然而,循了經脈之路,自然連上陰陽五行之說、臟腑脈道之理。熟悉經脈穴位後,為進一步證驗其效,遂推開了針灸治術之大門!累積經驗之後,不禁折服臟腑之智慧,高出自我思維甚多。一如:胃腑能將不適之物吐出,自個兒卻不能辨出物之有害,而直往嘴裡送。為此,探索中醫之醫經醫理,依循老祖宗之經驗文獻,始可嘗試與自個兒臟腑溝通,進而協助臟腑解決因誤吸、誤食、誤染、誤傷所致之過。
自入中醫領域之後,即是解人體疑惑之開始!然經研習之數年間,逢人即表中醫之美,但遇不瞭解中醫而排斥中醫者,絕無勉強對方接受之道理。惟因筆者年屆半百,以一己之力,無以永續推助中醫入於人心,遂回想自身之經歷,始知「興趣」乃成就一事之起始動力,故轉而關注引人對中醫萌生「興趣」之方法,一旦得效,即可種下推助中醫之幼苗。筆者欣慰發現,已見得有心人為著協助世人接近中醫,或以白話釋義,或以傳統說書形式,介紹歷代著名醫家之傳奇軼事,更見以漫畫圖解方式,精簡表達了中醫經典文獻,諸如此類,無不令人感佩。惟見坊間諸多編纂故事者,一味將穴位與草藥名稱,充於作品之中,姑且不論其對證與否,終讓閱者於腦海中留下了該故事之情節,卻視其中之取穴、施藥,以為點綴陪襯而已,煞是可惜!
然而,筆者受惠於老祖宗所傳之醫經藥理甚多,遂於推己及人之思維下,試想……
可否編纂以五行為綱,以經脈為本,以臟腑為基,以藥理為骨之著作?
可否讓人經歷一段故事後,即於潛移默化中,留下了五行與經脈之印象?
然於構思此般創作中,頗為惱人之處,即是該作品之時代背景與地理環境!倘若著重於《黃帝內經》之春秋戰國時代,除非仿效他人跨越時空之筆法,否則,勢必銜接不及醫聖張仲景之東漢,更別提藥王孫思邈之唐朝與金元四大家!再說,各時代之地理條件不一,根本無從下筆。
然為減少遺憾,筆者選擇了跳脫歷史與地理之禁錮,決採自創時空條件,藉以融合《黃帝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與《針灸大成》之精要論點,並依據《神農本草經》、《本經疏證》、《醫方集解》等醫藥之載述,使之發揮於著作中之相關解析,並藉「傳世名方」四字,以尊敬先聖先賢所創之治症方劑;居中更以筆者體驗了醫聖張仲景,與歷代醫家所留醫案之心得為輔助,合以中醫之臟腑五行向位,作為地理環境,成就一發展於讀者皮肉之下、臟腑之間之故事情節,嘗試讓讀者能於閱歷故事之中,思索日常用藥觀念,並於耳濡目染中,感受中醫之美,進而於閱畢之後,燃起推開中醫大門之「興趣」。
通悟上乘醫經醫理者,可成為懸壺濟世之醫師,亦可為傳承之教者。然而,筆者依循各醫家、醫典,自研自習,藉此領略了各方對中醫之應用與見解;雖無以達於醫中之上乘,進而救人、授業,卻可藉由執筆,廣佈中醫之護身、強身、養生等理念,遂著手為中醫編纂一故事,以期能為中醫引來更多探索與響應者。
此作以小說方式呈現,故不若正統中醫書籍之嚴謹。著作中或有不及備載與筆誤之處,盼各方欲領略中醫之博大精深者,乃依循正統教材為宜。然欲引人對中醫萌生「興趣」,實乃筆者編纂此作之所期,畢竟研習醫術,上可療君親之疾,下可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身。以此聊表著作始末,謹此為序。
著者 謝文慶 二○一八年八月八日
中醫之傳經送寶,西醫之透視剖析,或可以兩大門派視之,而少以信仰待之!只因門派可相互切磋、取長補短,始能求精求實;但若持以信仰觀念,則易生區隔與排斥,甚因堅信一方,枉失了對證療治之良機。然而,門派各有所持,始能區分特色;倘若以「楚河、漢界」為棋盤之分野,中醫別於西醫之最大特色,則非「五行、經脈」莫屬,且指出「命門」乃生命之始,甚為壽終火熄之處!依此特點,遂令著作直取「五行 經脈 命門關」為名。
年逾不惑之後,心生疑問,何為「臟腑」?
走過四十寒暑,自知對皮裡肉下之常識薄弱,遇身體不適,就醫服藥,縱...
目錄
導讀
第 九 回 黃垚五仙 一○
第 十 回 禪修鑄劍 六五
第十一回 變生肘液 一二○
第十二回 蟬羽雙飛 一七四
第十三回 探幽索隱 二二八
第十四回 銜枚疾走 二八二
第十五回 龍血玄黃 三三五
第十六回 瀉南補北 三八九
導讀
第 九 回 黃垚五仙 一○
第 十 回 禪修鑄劍 六五
第十一回 變生肘液 一二○
第十二回 蟬羽雙飛 一七四
第十三回 探幽索隱 二二八
第十四回 銜枚疾走 二八二
第十五回 龍血玄黃 三三五
第十六回 瀉南補北 三八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