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拉基書》一再強調「約」的觀念,全書從神對雅各家立約的愛開始,說明神如何後代祂的子民。可惜以色列人沒有履行他們的責任:祭司被棄了神與利未人的約(二8),百姓也干犯了列祖與神的約(二10),以及夫妻間的盟約(二14)。正因他們對神的蔑視,以致於獻祭、什一奉獻、社會道德上,屢屢悖逆神的命令,所以不蒙賜福。
然而神並不是因此棄絕祂的百姓,藉著瑪拉基先知的代言,勉勵他們堅守神昔日頒佈的律例典章(四4),更預言神的日子要來到,屆時神要施行煉淨和審判的工作(三1-6)。
此等回顧與前瞻,使舊約的最後一卷成為完美句點。
作者簡介:
林永基
台灣台北市人。
真耶穌教會傳道人。
1978年畢業於真耶穌教會神學院。
現已退休,專注於寫作分享。
章節試閱
瑪拉基書導讀
一、作者
「瑪拉基」,意思是「我的使者」(三1),是舊約聖經中最後一位先知,也是眾先知中最隱藏的一位,聖經中未曾記載他的出身與譜系。
七十士譯本把「瑪拉基」譯成「他的使者」,即不把「瑪拉基」看為先知的名字,但仍以該卷書之名為瑪拉基。至於「他爾根」(把舊約翻譯為亞蘭文的意譯本),亦譯作「我的使者」,但補充說:「他的名稱為文士以斯拉......」。一些古代的教父或拉比(耶柔米等)、加爾文認為「瑪拉基」是文士以斯拉的頭銜。亞蘭文譯本在"瑪拉基"後加註他的名字是文士以斯拉。這樣的做法,使許多學者懷疑「瑪拉基」並非作者的專有名稱而是職務的名稱,然而,舊約先知書通常都註明作者的名字,我們相信這卷聖經也不例外。
二、時間
首先把本書之前的大事再述一遍,好知道先知斥罪之因由。
五三六年:在古列諭旨下,所羅巴伯約五萬名以色列人返回猶大地(拉一、二章)。
五三四年:新聖殿之殿基立好,但建殿之工延宕(拉三章)。
五二○年:哈該與撒迦利亞鼓勵同胞重建聖殿,建殿之工重新開始(拉五;該一15)。
五一六年:歸回之後二十年,重建聖殿之工完(拉六15)。
四五七年:以斯拉帶領約一千八百名以色列人(另加妻女及僕人)回國(拉七章)。
四四五年:尼希米在王的旨諭下,以省長身分回國,要重建城牆(尼二章)。
四三三年: 尼希米重訪亞達薛西之行。
四三○年:尼希米再回耶路撒冷(尼十三6、7)。瑪拉基在此之前後作先知。
瑪拉基書中雖沒有透露作者的生平,舊約別處亦無提及他的名字,然而我們可以根據書中的線索確定作者與以斯拉、尼希米應為同個時期的人物。
瑪拉基書內文暗示國內沒有一個像尼希米那樣的宗教或道德領袖人物帶領他們,當時不單人民及祭司對神之熱情冷卻,他們陷在致命的形式主義當中(三14),對獻祭之敷衍了事更叫人吃驚(一14)。我們知道尼希米最後出現于耶路撒冷時,約為主前四三○年,但之後他或許仍存在的,因此我們推想瑪拉基大概是在四二○年到三九七年間寫成本書。
三、地點:耶路撒冷
四、背景與特色
百姓早已從被擄之地歸回,聖殿的重建至瑪拉基的時代,已逾百年;從早期先知的預言,土地要神蹟式的長滿果子(結卅四26~30),人口數量要大大增加,成為有力的民族(賽五十四1~3),且要在一位大衛後裔統治之下復興家國(耶廿三5~6),列國也都要來服事他們(賽四十九22~23),到哈該與撒迦利亞先知時,更一再地預言「神榮耀的國度」隨著聖殿的重建即將臨到。
當時,聖殿裡的獻祭、唱詩班或奏樂也都恢復,也曾有以斯拉、尼希米領導百姓重新建立好信仰,棄絕外邦人的妻子,嚴禁他們嫁娶外邦人;他們的信仰確實復興了一段時間。
經過數年之後,現實生活的情景卻恰恰與此相反,土地因乾旱而凋蔽,農作物被摧殘、人民的窮困、周圍敵人的譏誚,百姓開始灰心、失望,並且懷疑神的愛和公義。
由於失去了信仰的熱誠及對神的敬畏,雖然沒有再去拜偶像,但違背了他們與神所立的約,就與外邦人通婚。聖殿的崇拜流於形式,不奉獻十分一,人民的道德亦隨之後退。就在這灰暗的時代,神藉瑪拉基先知再傳警告,要領導百姓歸向神,恢復他們的信仰。
瑪拉基書一再強調「約」的觀念,全書從神對雅各家立約的愛開始,說明神如何厚待祂的子民。不像神對待以掃的後裔以東人一樣,使他們被滅亡了(可能指在主前五百至四百年間,神使用拿巴提族的阿拉伯人,徹底的毀滅了以東),而雅各的後代仍始終堅立在歷史中,這正是因為神的愛沒有改變。
可惜猶太人卻沒有履行他們的責任:祭司背棄了神與利未的約(二8),百姓也干犯了他們列祖與神的約(二10)及夫妻間的盟約(二14)。正因他們對神的蔑視,以致於獻祭、什一奉獻、社會道德上,屢屢背逆神的命令,所以他們不蒙祝福。
然而神並不因此棄絕祂的百姓,藉著瑪拉基先知的代言,一方面勉勵他們堅守神昔日頒佈的律例典章(四4),另一方面預言神的日子要來到,屆時神要施行煉淨和審判的工作(三1~6)。此等回顧與前瞻,於舊約的最後一卷書出現,實在恰當。
五、信息:
(一)瑪拉基書信息的基礎是「約」的觀念,讓人明白耶和華不變的愛。
(二)瑪拉基書的主題是「奮興信仰的挑戰」,提醒選民蒙福之道。
六、本書獨特的風格:
本書在內容的說理上,非常的清晰、簡樸與率直,總共五十五節經文中,有四十七節是主耶和華以第一人稱向以色列人說話。書中所用的格式是散文體多於詩歌體,並且用辯論的方式引入許多主要的段落。在神與人的辯論中,可看出百姓的問題正反應他們屬靈的狀況,他們的敬虔是多麼地矯揉造作,以及對神的計畫與信息發生嚴重的扭曲,然而神仍耐心地借著先知詳細的回覆,或斥責他們的罪,或作出應許(一2~5、6~11、12~14,二10~16,17~三5、三7~12、13~18),這也顯示本書作者獨特的風格。
本卷有八次人與神辯論,分成八段:
第一次回合:你在何事上愛我們? 一1~5
神拿出愛以色列人的憑據,並且以以掃的硬心成為神永遙惱怒之民來警戒以色列,不可忘恩。
第二次回合:在何事上藐視你? 一6
以色列忘記神的恩典,在事奉上就自然而然地顯出輕浮的態度,他們卻不自覺,
所以向神頂嘴,顯出不敬畏神的惡行。
第三次回合:在何事上污穢你? 一7~二9
祭司在奉獻上把污穢了祭壇,又獻上不潔的祭物,這種褻瀆神的惡行,來自於祭司平時就不把神的話放在心上的結果,就會有任意妄為的惡行,神當然不會悅納這樣的獻祭,因為非聖潔沒有人能見神(來十二14)。
第四次回合:為什麼不能休妻,與外邦女子聯婚? 二10~16
以色列民在婚姻生活上不聖潔,卻不知道信與不信不能同負一軛(林後七14),主要的原因來自於祭司沒有做好教導的結果。
第五次回合:在何事上厭煩祂? 二17
當祭司的惡行,及在婚姻上不忠的人都沒有及時受報應,受委曲的人就抱怨神,因惡人的行為而心懷不平,對神的公義抱持懷疑 (詩篇七三篇) 。
第六次回合:如何纔是轉向呢? 三1~7
立約的使者主耶穌必快來到,審判將臨,勸以色列民儘快悔改轉向神; 但是他們是自以為義,不以為自己有罪,這是多麼無知的行為。
第七次回合:何事上奪取你的供物? 三8~12
神特別以什一奉獻具體的目標告訴百姓,他們在這事上顯出他們的罪行;可能當時他們的收成欠收,生活困苦,不自我反省,就埋怨神為何不祝福他們?以為沒有奉獻是理所當然,這是倒果為因。
第八次回合:用什麼話頂撞你? 三13~四6
這些頂撞神的人認為行惡的人可以興旺,試探神的卻可以脫離災難,似乎認為神是無能的,無法制裁惡人。以世上的福氣來衡量人是否蒙神祝福,而不在乎遵守神的律法,是蒙恩的條件,難怪撒但也趁機讓人懷疑神的愛。
以屬靈永恒的福氣來看,敬畏神的人在神前的事奉是不會落空的,在生命冊上神必紀念他們。
瑪拉基書導讀
一、作者
「瑪拉基」,意思是「我的使者」(三1),是舊約聖經中最後一位先知,也是眾先知中最隱藏的一位,聖經中未曾記載他的出身與譜系。
七十士譯本把「瑪拉基」譯成「他的使者」,即不把「瑪拉基」看為先知的名字,但仍以該卷書之名為瑪拉基。至於「他爾根」(把舊約翻譯為亞蘭文的意譯本),亦譯作「我的使者」,但補充說:「他的名稱為文士以斯拉......」。一些古代的教父或拉比(耶柔米等)、加爾文認為「瑪拉基」是文士以斯拉的頭銜。亞蘭文譯本在"瑪拉基"後加註他的名字是文士以斯拉。這樣的做法,使許多學者懷疑「...
作者序
序言
信仰的可貴在於生命的分享,因為我們所領受的生命之道是可以聽見、看見,甚至是可以親身體驗的,過去是這樣,甚至未來也是一樣,從神而來所領受的生命之道實在不能不說,是為了讓大家知道神的話是非常有功效,句句真實。人人若是能把所領受的生命之道分享出來,不但自己盡了做神的見證人之本分,同時也讓大家受到激勵,知道神真願意住在人中間,大家可以分享最美的屬靈之樂。
兩千四百多年前,瑪拉基先知看到當代百姓信仰生活世俗化,導致生活陷入困苦當中,土地因乾旱而凋蔽,農作物被摧殘、人民的窮困、周圍敵人的譏誚令百姓灰心、失望,進而懷疑神的愛和公義。
由於百姓失去了信仰的熱誠及對神的敬畏,雖然他們不再去拜偶像,卻是違背了他們與神所立的約,與外邦人通婚,聖殿的崇拜流於形式,又不奉獻十分一,人民的道德亦隨之後退;就在這灰暗的時代,神藉瑪拉基先知再傳警告,要領導百姓歸向神,奮興他們的信仰。
瑪拉基先知的信息對我們而言,有如暮鼓晨鐘,提醒我們不要以世上的福氣作為衡量人是否蒙神祝福的標準,而輕忽來自神所賜屬靈的福氣。
人若是想要得永恒的福氣,就要懂得常常感恩,並且立志在事奉上獻上最好的給神,在信仰上做好傳承、在婚姻上榮耀真神,並且教導我們的子孫追求聖潔與敬虔的生活,在奉獻上不奪取神的物,若是能如此行,必然經歷豐盛的恩典,那麼即使在患難中也充滿朝氣,不改變生命活潑的本質,活出精采的人生。
主耶穌曾應許非拉鐵非的教會:「我知道你的行為,你略有一點力量,也曾遵守我的道,沒有棄絕我的名。看哪,我在你面前給你一個敞開的門,是無人能關的。」(啟三8);文字的事奉也是如此,雖然我所知的有限,在寫作時,參考了一些資料,從主所領受的即使是一點點,我深信只要有願作的心,能與大家分享自己所領受的生命之道,主必開導大家的心,能舉一反三,豐富屬靈的生命。
願主紀念文宣處的同工們,為了出版的聖工竭心盡力地付出,讓主的生命之道得以發揚光大。
林永基序於澳洲布里斯本教會 2010/5/17
序言
信仰的可貴在於生命的分享,因為我們所領受的生命之道是可以聽見、看見,甚至是可以親身體驗的,過去是這樣,甚至未來也是一樣,從神而來所領受的生命之道實在不能不說,是為了讓大家知道神的話是非常有功效,句句真實。人人若是能把所領受的生命之道分享出來,不但自己盡了做神的見證人之本分,同時也讓大家受到激勵,知道神真願意住在人中間,大家可以分享最美的屬靈之樂。
兩千四百多年前,瑪拉基先知看到當代百姓信仰生活世俗化,導致生活陷入困苦當中,土地因乾旱而凋蔽,農作物被摧殘、人民的窮困、周圍敵人的譏誚令百姓灰心、...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