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噶巴仁波切對於愛與真理的探索
用樸素的語言,談論真相、美、信念、痛苦、祈禱、當下等問題。
祈願所有讀者都能成為一個放鬆、自在、清淨且充滿智慧的勇士。
你眼中的生活不再是障礙和煩惱,而是一場歡樂的遊戲。
這是阿噶巴仁波切的第一本著作。年輕的仁波切首先展示了自己對眾生的愛和探索真理的勇氣,並以坦率、幽默、充滿智慧的講述,分享他對生命及修行的體悟。
在生命的戰場裡,我們唯一的選擇是往前走,唯一能做的是自己成為一個覺醒的勇者。
這本書是寫給在生活中迷茫的人,在生活的陷阱裡掙扎的人。仁波切希望讀者能從中得到一些分享和鼓勵,在名為「生活」的遊戲裡帶著勇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走完自己的旅程,最終走到沒有遊戲和謊言的地方,也就是佛教所稱的「彼岸」,在那裡一起歡樂,一起自在!
◎感受到愛的那一瞬間
那一刻,我內心世界裡一直饑渴迷茫的地方被什麼照亮了,內心的饑渴彷彿填進了什麼東西,有了富足的感覺。
我隱隱約約觸摸到了內心深處萬年沒有覺醒的愛的感覺,我觸摸到愛的那一刻,我的心是充滿陽光的,是不缺少任何東西的狀態。
◎本書精彩題要
‧祈禱:你透過祈禱,融合在愛的海洋裡,融合在智慧的虛空裡,如同冰塊融化之後變成了大海的力量,你變成了力量。祈禱的目的是回歸到自己的內心,純粹地活在愛的世界,智慧的世界,慈悲和力量的世界。那一刻,你不再孤獨,不再恐懼,不再有缺失。那一刻,你就是力量,就是愛。
‧禪修:禪修是認識當下的方式,也是認識自己本來面目的方式。本來面目就是禪。那什麼叫做本來面目?你的自性光明,你的自性皆空,你的本性清淨。那麼禪修是什麼?無造作地安住在此刻當下就是禪修。沒有修飾,沒有過去的憂慮,沒有未來的焦慮,只有當下清淨的心。
‧愛:究竟的解脫是因為愛才獲得的。什麼叫做解脫?解脫就是獲得自由。愛就是解脫,愛就是自由。除了愛之外,沒有再好的解脫。愛是一種方法,也是結果。愛是慈悲,也是智慧。
‧瑜伽:我們所談論的瑜伽,不光是要領悟愛,更要領悟慈悲,還要領悟菩提。真正在藏傳佛教當中所謂的瑜伽,是對我們自性圓滿的一種認識方式。自性圓滿的認識方式,也是讓我們不清淨的心回到清淨的方式,是讓我們體會化身、報身、法身三身之佛的方式。不是在心外追求某個佛,而是完全的本具圓滿的三身之佛的體驗方式。瑜伽有很深的觀想。這樣的觀想是瞭解內在清淨的一種方式。它包含內在的清淨觀的修練和本具圓滿的修練。
‧尋找幸福:我們要尋找的不是另一個時空裡的天堂,而是心靈深處的天堂。心靈的天堂時刻和我們在一起。
‧愛的擁抱:我們從未與愛有過片刻的分離,她一直就在你我生命的深處,等待著我們甦醒。心靈的痛苦,只有愛才能化解。當生命體會到當下的真實和柔軟時,就接近了愛與慈悲。
‧清淨當下:真正的佛在每個人的心裡,要學會跟自己心靈深處的佛對話。每個生命都擁有清淨的當下,但是我們從來沒有體會過它,我們只是在判斷、妄念和情緒的重複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柔軟的當下,就是生命真實的本然。柔軟是愛和智慧,不受外界的局限、不受形形色色標籤的干擾,如同一杯清澈的水,絕無雜質。
‧超越邏輯:只要真誠地感受自己的生命,就能擺脫局限,生活就會充滿寧靜和喜悅。如果拋開有限的邏輯去感受無限的生命,也許更能接近生命的真相。生活中的很多東西都無法用邏輯來衡量,比如愛。愛和邏輯一點關係也沒有,愛絕不是透過學習和服從邏輯而獲得的,愛是生命裡自然流淌的能量。一旦出現邏輯,愛就消失了。邏輯使我們無法普遍地愛他人,生命因此陷入狹隘與沮喪。人類最大的悲哀是把妙不可言的生命局限於死板的邏輯之中!所以,我們需要超越邏輯的約束,在放鬆中發揮自己的潛能,體會生命本來的清淨。
‧感悟生命:每個人都渴望並探索著真理,我們所探索的真理就在我們的生命裡。生命,就是真理。對於無常的認識,也許會讓你了知生命的真相,從虛幻的騙局中覺醒而重新定義永恆,思考永恆。生命從存在開始就不停地向死亡奔跑,死亡是生命注定的結局。拒絕死亡,就意味著拒絕生命,生命的存在就是死亡的存在。透過死亡探索生命,將會與生命在更深層次連結。
作者簡介:
阿噶巴仁波切
新世紀的心靈導師,與眾不同的生命引導者,秉承藏傳佛教最優良的傳承,理論與實修並重,是禪修和瑜伽大師,卓有成就的大圓滿行者。
作為利美運動(無宗派運動)代表人物之一夏扎巴大師的第三代弟子,阿噶巴仁波切奉行無宗無派的修行理念。他於五歲出家,自幼經過嚴格訓練,追隨多名成就上師,接受了大圓滿教法以及母續金剛、普巴金剛、時輪金剛、密集金剛、那洛六法和尼古六法等各宗派殊勝傳承,並曾在閩南佛學院和北京大學哲學系深入研究漢傳佛教。
2011年仁波切參加了在美國舉行的「科學與宗教對話」活動,與世界最前沿領域的科學家合作,測試禪定中的大腦神經元活力,結果表明禪定中仁波切的感官覺知力可達到平常狀態的一百倍,令科學家們驚歎不已,以科學的方式彰顯了修行的力量。
近年來,仁波切除每年閉關修行之外,在國內和歐美等地講授喜馬拉雅瑜伽、禪修、愛與慈悲等心靈成長課程,以「身心兼修,悲智雙運」的修持方式,幫助人們強健體格,導引情緒,澄凈心靈。
「宗教的目的從來不是跟從宗教本身,而是透過教法去改變自己」,年輕的仁波切以過人的智慧,不畏凡俗的真誠勇氣,特別是無限的愛意與親和力使每一個聆聽過他教誨的人都印象深刻,衷心歎服。
章節試閱
◎我們從哪裡來
觀察人類的活動,可以發現人類的起源。結論是:我們無始無終,我們一直存在。
人們對生死本身很疑惑,對生死前後的情況也很疑惑。
如果相信有一個出生的時間,那麼從邏輯上說,必定有個還未「存在」的時間,以及必定要接受我們有個出生的時間,必定要接受有死亡的時間。有許多問題是關於「尚未存在時」的,比如「人們來到世上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現在存在」,「為什麼過去不存在」。這些問題無法回答,因為我們一直都處於「存在」的狀態中。我們的存在並不是一個新的創造。
按佛教的觀點,存在無始無終,但這並不意味著存在是靜止的,存在其實在不停變化,我們存在於不同的形態和意識之中。在這些變化中,有個連續存在的自我,這個自我持久存在永無終止。
我們通常只相信自己的經驗,只相信親眼所見的事物,並透過這些資訊來形成自己的觀點。另外一些觀點則依賴於推理,但根本上仍來源於經驗。這樣,雖然我們心中同時存在著許多觀點,但都僅限於經驗。
例如,大豆和樹的種子分別具有大豆和樹的基因,我們即便沒有看到這些種子生長,卻也瞭解它們具有長成大豆和樹的潛質。人的生命卻是非常複雜而多樣的,父精母血孕育了我們,但是我們所具有的潛質遠遠無法從過去的經驗裡得到。依靠過去經驗的思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不管一個人的智力水準有多高,也不可能透過經驗分析發現最初的自己。不過,這樣也許是幸運的,因為如果發現了最初的自己,其結果將導致更多的混亂。假設我們接受「出生」的現實,那就意味著我們有不存在的時候。如果有個「不存在」的存在,那存在是如何產生於不存在的? 我們相信存在產生於不存在嗎?
為了討論的方便,我們假定有個「不存在」存在的時間,並且,「不存在」在某一刻必須轉換為存在,而不是由存在本身引起存在。這樣,「不存在」成為了存在,而存在本身就是存在,它們的關係如此矛盾。實際上,這個論點很難得到理解和支持。如果我們相信任何東西都有始有終的話,我們無法確定這些不存在的時間。再比如虛空,虛空本身沒有方向,沒有東南西北,虛空不可測量,不大不小。如果萬物都有始有終的話,那虛空必定有開始,如果虛空有開始,必定有虛空的開始之前,而這是難以成立的。因此,虛空的本性就是無始無終的存在。認識了虛空的始終,我們就會明白自己的始終。簡而言之,我們無法在時間的某一刻開始存在,因此只能是持續存在的。
我們必須問自己,為什麼尋找眾生和虛空的開始是如此重要? 因為這種對始終的看法源於我們有限的大腦。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用大腦來瞭解生命現象,另一種人用心來瞭解生命現象。對於用大腦思考的人,任何事物總是有邊界、有始有終的。而用心思考的人則認為事物的始終並不重要。
雖然當前的主流文化對大腦的感知很重視,仍有一些文化側重內心,透過內心觀察外部世界。
大腦是一個可以感知短暫經驗的有思想的器官。但大腦的思維能力是有限的,只能在過去經驗的基礎上分析和判定。由於大腦的能力有限,它認識的生活就有限。西藏有個說法,人的大腦無法掌握超過1×10的75次方(1後面 75 個零)這麼大的數字。在這個大數之外,可以說是無數了。不是這個數字無法勝數,而是我們的腦子無法理解1×10的75次方以上的數字。因此,我們如何能夠理解生命現象? 我們永遠有疑問,而伴隨這些疑問而來的是痛苦的經驗。
我們常說,一個人如果沒有原則,就像沒有脊柱,就會傾倒。如果能依照原則生活,我們可以理解生活的真理。認識到真理,痛苦會減少。
我們的心或意識沒有任何限制,它像虛空一樣,無始無終。我們無法衡量心,因為它沒有邊界。光說心非常廣大還不夠,因為這仍意味著心是有邊界的,而有始必然有終。但心如虛空,是無限的。
心是無限的,同時又是變化的。這種變化不需要強迫。順其自然,會讓我們感到快樂;強求改變,則使我們痛苦。
知道自己是什麼很重要。「我」和「自我」是誰? 他是如何存在的,是真實的嗎?
這些問題有許多答案,也是本書要回答的問題。
◎什麼是真相?
這是個重要的問題,許多人被這個問題給問住了。有關真相的問題存在於個人、家庭和國家當中。當人們把對生活真相的認知,建立在以大腦來認知的基礎上時,就會認為生活是相對穩定不變的;並且認為真相只有一個,這樣的認知會導致許多問題。
每個人都把真相建立在自己的見解、經驗和感覺基礎上,每個人相信的真相也就各不相同。例如,我可能認為某種食物很美味,而你則不以為然。我們往往認為只有一個真相,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此外,真相也不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準。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認識到真相,另外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卻不同意其觀點。如果我們只接受大多數人的看法,可能因此而導致對真相的誤解。我們往往附和大眾的觀點,是因為找不到足夠的理由去反對;所有發現真相的方法均已失去,只得隨大流。
如果有人告訴六百年前的古人,有關現代社會的技術進步和生活條件,古人肯定不相信。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人—如果不是全部—無法想像可以隨時遠距離通話的手機,或是滿載著幾百名乘客在世界各地飛行的飛機。如果我們生在那個時代,同樣不會相信這樣的事實。古人由於認識的局限而無法相信現代技術的創新。同理,由於認識的局限,我們也會犯和古人同樣的錯誤。
真相不能依靠個人的經驗和感性來構建。真相不能僅依賴一部分人的理論,真相超越世界的界限。
我們還要區別兩種不同的邏輯理性—真正的邏輯理性和暫時的邏輯理性。真正的理性不會因為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基於真正理性的真相,放之四海皆為真相。有限的邏輯理性,僅基於某些人的個別經驗,隨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變化,因而是短暫的。
為了瞭解真相,我們必須依靠心的能力去分析,然而,我們個人的經驗有限,導致無法瞭解宇宙的終極真相,例如,出示一個杯子給西藏人看,問那個杯子是大還是小,西藏人有可能回答說杯子是大的,因為他習慣用小杯;而同樣的杯子出示給習慣用大杯子的美國人,他有可能回答這個杯子是小的。誰的回答正確? 這兩人都有使用杯子的經驗,回答問題時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想法,並且都真誠地回答了問題,但由於答案僅是基於片面的經驗,就不能作為杯子的真相。那麼,我們如何判定這個杯子是大還是小呢?
如果我們只講表面和通俗意義上的真相,真相就只是大腦觀察外部世界的結果。如果想要瞭解世界的內在本質,就必須用心來發現。
在世俗層面,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建立在感官基礎上。由於用感官來認識事物,則只能得到世俗的真相。比如每個人對美的定義就不盡相同,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就是說美的產生依賴於審美者。事物本身並沒有與生俱來的美,形容詞「美」只是大腦賦予的標籤。基於此,我們沒有必要爭論某事是否是真相。
僅依靠大腦來尋求真相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多困惑。因為依靠大腦的觀察只會得出狹隘的結論。這種人相信有唯一的真相,但他們所謂的真相不是終極真相,而只是有限的真相。
有限真相基於個人的感知,終極真相則基於眾生的共同感知。
以火為例,熱是火的性質,這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普遍真相,這種普遍真相基於人類的經驗。但是,是不是所有的生命都如此認為呢? 這就不盡然了,這種經驗僅是人類的經驗,但也許有些眾生是生活在火中的,離開火不能生存。可見,認為火是熱和燃燒的僅是世俗真相。
世俗真相基於個人的經驗、習慣和知識,而不完全依賴於客體本身。不同的人對客體的經驗和認識不同,比如有人認為某人很美麗,並認為這種認識是真相;另一個則對此人印象不佳,他也認為這種認識是真相,但是,他們所認識的客體其實是相同的。永遠不能忘記,個人的經驗不是終極真相。即使我們認為終極真相是集體的感知,我們也會遇到困難和增加痛苦。
可能有人認為,由於客體是真實的,因而客體本身會體現真相。火的例子說明事實並非如此,我們無法從客體中得到真相。更準確地說,是因為客體有功用,並對我們產生了影響。比如當我們接觸火時,會被燙到,因此我們產生了火是熱的、會燙人等等認識。由於火的功用作用於我們,我們就很容易認為對火的認識是真相,但是,這種認識不一定是終極真相。如果我們瞭解到對客體的認識不只源於外部,更多的是我們想法的反映,我們在生活中的困惑和障礙就會減少。
夢可以進一步證明這種觀點。如果我們在夢中性交,雖然事實上並沒有發生,但感知上卻是真實的,在夢裡經歷了與實際相同的性交經驗,甚至會有生理反應,如流出精液。然而,只是生理上的感覺不足以證明真相。夢中的人並不存在,雖然我們的感覺認為其存在。我們的感覺並不可靠。
必須認識到,我們無法基於自己的見聞和經驗得到事物的真相。儘管如此,大多數人還是基於感覺和感知來判斷。無知使我們無法瞭解事物的真相,無知導致了很多問題。
如果我們發現了真相,也無法畫一條線說:這邊是真相,那邊不是。每個人基於自己的感知而得到不同的真相。一個客體具有多種真相,因而無法強迫別人接受我們所認識的真相。
如果有人執著於自己所認識的真相,不管是否確實是真相,他的執著會顯現出來。比如我們都有看電影的經驗,我們的情感會被自己看到的場景所觸動。我們短暫地認為那是真實的,而執著於這種場景會帶來貪戀或嗔怒等情緒。看電影的人,雖然感知到的是幻象,卻會信以為真。而飾演角色的演員在看電影時,就不會有同樣的擔憂和執著,因為他們知道那些場景都是虛假的幻象。那些不受幻象影響的心,就不會堅持他們的見解是真相。我們因此可以認識到,一個客體可能會產生多種不同的感知、不同的感情和不同的真相。
當我們觀察家庭和國家時,往往相信自己認識的真相是真實而唯一的。每個人都認為,「我的感覺是真實的,我認識的真相是正確的」。人們不瞭解針對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真相;許多人還會固執地認為其中的一種是錯誤的。基於這樣的認識,問題就會產生。
許多人將自己當成是唯一的例子或證人,以證明自己掌握了唯一的真相。他們得出結論:他們觀察、體驗得來的結果是唯一的真相。然而,其他人也有類似的經驗,不能說一個人的經驗會比另一個人更具合法性。然而在現實中,真相似乎常常掌握在更有說服力的人手中。如果在夫妻關係中出現問題,強勢的一方經常會獲勝。這樣的處理方式,已經成為認識真相的障礙。
如果將夫妻間的爭端提交法庭,法律的原則就是透過發現證據來判定哪方是正確的,法律不允許雙方都是正確的,必須判定其中一方正確。法律相信真相是唯一的,如果法律規定某物是白,每個人都必須接受它是白,這就是法律的原則。而且,由於法律是由人制定的,法官是人,他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感知來判案。這些因素都造成了:法律並不一定站在真相那一邊。
依靠法律來判定事實的確很困難。法律的原則是沒有彈性的,但人對真相的認識是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即使法律不斷地修訂,也無法趕上我們的想法的變化。
真相的發現還會受到人的能力、金錢或名聲的干擾。例如,如果有一件產品有名人推薦,許多人會因此而購買它,認為該名人展示了該產品的真相。但名人不一定是好人或是誠實的人,該產品也未必像他所說的那樣。
瞭解了「真相不只有一個」的事實,我們就能夠接受他人的不同觀點,遇到的問題就會少得多。這樣,我們既能認識到自己的真相,也能思考他人認識的真相。
在當今社會,要樹立一種真相相當有挑戰性。在終極層面,真相是沒有限度的。沒有限度意味著任何事都是可能的,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同時,也意味著也許沒有事情有可能,也不會有事情發生。這個認識可以幫助我們將世俗真相和終極真相區分開。
◎我們從哪裡來
觀察人類的活動,可以發現人類的起源。結論是:我們無始無終,我們一直存在。
人們對生死本身很疑惑,對生死前後的情況也很疑惑。
如果相信有一個出生的時間,那麼從邏輯上說,必定有個還未「存在」的時間,以及必定要接受我們有個出生的時間,必定要接受有死亡的時間。有許多問題是關於「尚未存在時」的,比如「人們來到世上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現在存在」,「為什麼過去不存在」。這些問題無法回答,因為我們一直都處於「存在」的狀態中。我們的存在並不是一個新的創造。
按佛教的觀點,存在無始無終,...
作者序
八歲的時候我想要自殺。那是在四川康區我從小長大的寺院,我的上師出門了,出門前給我留了很多功課,說回來要檢查。那正是秋天,青稞收割後的田野,玩耍起來特別開心,本來想玩一會兒就背功課的,不知不覺,時間不知怎麼就過去了,剛剛還是早上一轉眼天就黑了,這才想起了功課的事。最糟糕的是,我的經書在玩耍時不知被放到哪兒,怎麼也找不到了。當時我完全慌了。那本經書非同尋常,是我上師的上師親筆抄錄的,因為用得太久,每一頁都被酥油浸透了。師父交給我經書的時候,非常鄭重地叮囑我要保管好,當時師兄們羡慕的眼神我還記憶猶新。
小時候我是個很反叛、頑皮的孩子,上師一直對我非常嚴厲。我的上師是我小時候最討厭的人,而且以我當時的看法他非常虛偽,因為他每天跟我們講對眾生慈悲,但對我一點也不慈悲,好像我不屬於眾生一樣。如果他回來發現我不但沒做功課,還把那麼重要的經書丟了,那等著我的不單單是一頓暴打,肯定還有更可怕的懲罰。想到此,我覺得自殺是當時唯一可行的辦法。我從尋找經書變成在各處尋找可以殺死自己的東西。刀,剪刀,任何尖利的東西,但最終我只找到一節用來固定大包藏茶的削尖的竹扦,我摸了摸,試了試,覺得還行,又開始找沒有人的、可以自殺的地方,找來找去,好像只有廁所。我拿著尖竹扦,衝自己的胸口比畫著溜進廁所,一進去就傻了眼! 師父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了,正在上廁所,他看見我二話不說就給了我一巴掌,問我不做功課到處晃悠什麼? 嚇得我把竹扦鬆手掉在地上,慌忙跑了。連自殺的計畫都被上師破壞,我完全絕望了。
十一歲的時候我計畫逃走。那是我第一次正式閉關,師父帶著我和師兄在神山的山洞裡住了十一個月。寺院的生活雖說嚴格,和那次閉關比起來簡直算不上什麼。去之前師父渲染說那著名的神山如何如何,滿山都是桃子蘋果,如同仙境,我天生愛吃水果,心裡滿是期待。結果那裡既沒有桃子也沒有蘋果,連吃的都常常沒有,我們住的山洞沒有門窗也沒有被褥,夏天的時候糌粑發黴長了毛,拿到太陽下曬曬就吃了,從早到晚地念經、上課、打坐、持咒等等,那個辛苦啊,還要在地上灑上細土,用樹枝在上面練習書法,寫一遍擦一遍,每天寫幾十遍,寫得手上都起了泡。因為長時間坐在堅硬的岩石上,屁股完全爛了,瘦得皮包骨頭。
師父所傳的無論是無上密法還是大圓滿,佛教的這些東西跟我一點也連接不起來,只是在那種情景下被迫聽著。觀想的時候,連個本尊的影兒也看不見,全是我在寺院裡、草原上玩耍的情景,草原上那些花如在眼前,小夥伴的笑聲、流水聲、鳥叫聲都聽得清清楚楚。還有帶我長大的老和尚,想起他心裡有點暖暖的感覺。師父常說上師瑜伽是一切修練的靈魂,修大圓滿觀想上師,向上師祈請。要我向我的上師祈請,讚美他,觀想他,對我簡直是不可能的事。他是我最討厭的人,怎麼可能向他祈請? 想都不願意想起他。所以什麼明心見性、直指人心,什麼大圓滿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
有幾個月的時間,我和師兄都在計畫著逃跑。師父不知道是不是嚇唬我們,跟我們說這個被老虎吃了那個被棕熊吃了或被獅子吃了,我們住的山裡的確見過棕熊,獅子倒沒有見過。逃跑的事一拖再拖,直到有一天我們倆都下定了決心,第二天一早就逃走。第二天早上,起來洗完臉,師父忽然宣布說:「今天放假一天。」從我懂事起就不知道什麼叫做放假,一天居然不上課不打坐不做功課,對我是從沒有過的事! 雖然決定了要逃跑,遇到放假這麼難得的事兒,還是決定放完假再走。
那個時節滿山遍野長滿了野草莓,我就在山上遊蕩了一天,一邊玩一邊摘草莓吃,吃得大便都變成了紅色。高原上,視野非常開闊,能看到特別特別遠的地方。玩累了,就在大石頭上坐下,滿目群山和無限的天空,天色瞬息萬變,右邊的天空在下雨,左邊卻陽光燦爛,草場上的犛牛和野生的羚羊,從下雨的山坡向不下雨的山坡奔跑,一邊烏雲密布,一邊晴空萬里。突然,雨就停了,彩虹是常見的,兩道彩虹掛在天邊,陽光穿過雲層一束束照射下來,如同穿過西方大教堂的彩色玻璃,交錯出奇異的光彩。真的很美很美,像童話中的景象,我呆呆地看著,彷彿是看進去了,自己不由自主地唱起了歌。在那樣的場景和環境裡,我好像是把自己催眠了,我進去了一個地方,陷進去了。
我震驚地發現我在唱上師祈請頌(真慶扎偉喇嘛欽諾真慶扎偉喇嘛欽諾真慶扎偉喇嘛欽諾)!歌聲是從我心裡唱出來的,山裡有回聲,整個山野彷彿都是我的歌聲,不光是整個山,我的每一個毛孔都在唱著,我四周的大樹,風微微吹動的時候,樹枝搖晃著,都跟我一起唱著上師祈請頌,一片片樹葉、雲彩也在唱著。
在那一瞬間,我似乎變得無限大,我在這無限大中唱著歌,進入到無限自由、無限放鬆的世界,我心裡一直的煎熬在那一刻突然停止了,沒有煎熬,沒有情緒,沒有怨恨,一切一切的不開心和不舒服都停止了。在這無限的自由和無限的放鬆中,我唱著但不是在唱著一首歌,而是我生命的旋律在唱。那一刻,誇張地說,連大地都震動了,或者說,是我的心震動了,我的每個毛孔都震動了。在那個時候,我流了很多眼淚,雖然不知道為什麼。
我在這催眠般的感覺中待了很久,直到一顆石子打到我的頭上,把我打醒了。石子是我師父打的,他衝著我吼道:「天這麼晚了還不回去?!」我轉頭看著他的時候,他的臉完全變了,充滿了仁慈,充滿了優雅,原來在我看來很凶的臉完全變了。在那一瞬間,我看到了什麼叫做慈悲,什麼叫做愛。
我師父並不是很高大帥氣的人,但他真的有特別特殊的氣質,笑起來特別迷人。我忽然有一點點明白了愛的感覺,我似乎沒有任何要求地愛上了他。我長久地看著他,真的,對我來說,那一刻對他的嚮往,對他的敬愛和對他的興趣,超越了我生活中所有其他的興趣。我心裡充滿對他的愛,很想抓住師父的腿痛快地哭一頓,但我沒有這個勇氣。我跟在師父身後往回走,迎面吹來的風,把他的味道帶過來,那我曾經最不喜歡最討厭的氣味,在那一刻變成了一種讓我著迷的妙香。
回到山洞,師父點了一支酥油燈,燭光裡他的側面完全是神聖莊嚴的佛陀一般,正面又像一個嬰兒,特別溫柔,我覺得自己愛得不行,特別想哭,但又不知道我到底感動什麼,為什麼要哭? 那一刻,我內心世界裡一直饑渴迷茫的地方被什麼照亮了,內心的饑渴彷彿填進了什麼東西,有了富足的感覺。
從此以後,我對佛教所講的東西,無論是禪修還是慈悲,無論是無上密法還是大圓滿,開始有了一點感覺,有了深深的感動和嚮往。
這是我的愛的旅程的開始,原來我也愛我的父親、我的奶奶、我的老和尚,但這些都是淺顯的愛,這愛裡有判斷,有分析,有很多要求,但此刻的愛裡面沒有判斷,沒有分析,更沒有任何要求。它就是你生命裡實實在在發生的一個東西。從那一刻起,我的生命裡多了一份勇氣。不管當時的狀況對我有著怎樣的挑戰,或者環境如此地糟糕,或者師父的教育方式如此嚴厲,但那一刻對我都不再是問題。我感覺我的生命需要這樣的遊戲,因為我是個膽小鬼,一個沒有勇氣的人,我所進行的學習、閉關都是我所需要的。
要找到愛,必須要有勇氣,愛是一個勇敢者的遊戲,膽小鬼一輩子也沒有辦法和愛接近。那一刻不能說我成了勇士,但起碼我能夠開始接受這個遊戲,敢於接受挑戰了。
晚上,師兄又提出逃跑的事,說明天一早走。我說:「我不走,我改變主意了。」他問:「為什麼?」我說:「我愛上師父了。」他說:「叛徒!」但無論他叫我什麼,我都不在意了,我愛上了師父,享受此刻的一切,我第一次感到自己是如此幸運的人,因為遇到了師父,我隱隱約約觸摸到了內心深處萬年沒有覺醒的愛的感覺,我觸摸到愛的那一刻,我的心是充滿陽光的,是不缺少任何東西的狀態。因為感到如此幸運,我有了接受和嘗試一切的勇氣,不再有任何逃跑的理由。
二十一歲的時候,我離開寺院開始流浪。我到過很多地方,南方,北方,歐洲,美洲,見到各種各樣膚色的人,各種各樣文化的人,各種各樣說著不同語言的人。
初到北京的時候,草原變成了高樓,天空不再是原來的天空,喝的奶變得像水,而水帶著一股藥味,一句話也聽不懂,一個字也不認識,對我來說,這不僅是到了另一個地方,完全是到了另一個世界。那一瞬間有了不知所措的感覺。等你慢慢聽懂了這裡的語言,認識了這裡的人,跟這裡有了連結,你最大的感覺是,你一切都沒有準備好。
我搞不懂他們用的手機是怎麼回事兒,這個東西對我來說特別的新鮮,我充滿好奇,竭盡全力去買了一個,而等我買了手機,卻發覺我不知道要打給誰。我不認識一個有電話的人,我們的寺院裡連一臺電話機都沒有。第二個對我產生誘惑力的東西是電愛腦,我又想盡辦法,竭盡全力地去唬弄我師父,我知道對我學習和修練有好處的東西,他一定會給我支持。我就對他說,現在我們佛學院所有同學都會玩電腦,但是我沒有,我漢語又不好,對學習有很大影響,幾番唬弄後終於成功,師父給我寄了一萬兩千塊人民幣。這是很大的數目啊!
人陷入欲望的狀態是多麼可憐的狀態,這些誘惑把你帶走的時候,你一點覺醒的機會都沒有,完全進去了。不是一個誘惑結束就結束了,還有無數個誘惑和問題在等著你,要把你吸走。一開始的誘惑是手機、電腦,那將來的誘惑是什麼?跑車?女人?更多的財富?然後還有權力、名聲。有一次,一位居士請我們一群僧侶去吃飯,飯桌上十幾個僧侶,每個僧侶都掏出了自己的名片,只有我沒有。我拿過他們的名片看了看,上面都有各種頭銜,每個人都是活佛、堪布、住持等等。當時那位居士非常可憐地看著我,問需不需要幫我印名片。我忽然發現在這裡沒有一個身分、一個標籤是很難被人接受的。我當時也很疑惑,我是否需要一種身分、一張名片。而我周圍的人,那些關心我的人,每個人都來告訴我:你應該有個身分。於是我也印了名片,寫上某某活佛。小時候,因為我上師的存在,我被認證為活佛的這件事幾乎不被人記得,師父一直刻意地盡可能地讓我處於一個普通人的狀態,活佛的身分幾乎被淡化了,現在回想起來,我非常感激師父這樣對待我。
在寺院裡,遇到的困難不過是腿疼、背疼,或者是冷、餓、困,但離開藏族聚居區以後,這些不再是個問題,而要面對的問題比這些問題要嚴重成千上萬倍。在這個世界裡遭遇的挑戰,比我閉關、比我在寺院的挑戰都要大。所以我特別佩服和欣賞在這種環境裡的出家人,還有能在這種環境裡很自在地待著的人,對生活充滿著激情和快樂的人!而我,有時候連做一個旁觀者的勇氣都沒有,更不用說我去玩這個遊戲。
在這樣一個混亂的局面裡,當各種誘惑擺在你面前,你是一個特別弱小的生命,你沒有辦法控制任何一樣東西,你的生活不可避免地會伴隨著寂寞和焦慮。在我原來的環境裡,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還有貪婪,還有嫉妒。你在山裡的時候,山谷不會欺壓你,不會折磨你,你和山的交流看起來很不錯。但在這樣的環境中就完全不一樣了,有人在你面前這樣表白,背後卻又那樣描述,這個時候你完全迷茫了,搞不懂是為什麼。不知道是他錯了還是我錯了,他瘋了還是我瘋了。我不知道敵人在哪裡,不知道這是個什麼樣的戰場。在這混亂中,你也變成了他們的一分子,你也不得不捲入其中,無可奈何。你過去所謂的仁慈、理性、淡定,那一刻消失得無影無蹤。在清淨的山谷裡清淨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在清淨的山谷裡你可以想像你是有慈悲的人,而在這樣複雜的環境裡,你要成為一個帶著慈悲、寧靜、覺醒,帶著清淨的心的人,是非常難的一件事。處處都是陷阱,處處都是挑戰,處處都是誘惑,都需要我去面對,這樣的經歷對我特別重要。
這段生活對我來說是不一樣的經歷,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的人給了我很深的感觸,有時候讓我疑惑,不明白人為什麼要這樣活著? 無論有多少財富的人,還是像最貧窮的人一樣拚命掙錢;擁有名氣的人還在不顧一切地增加名氣,那些誘惑的力量實在太大了。
人在不同的環境中,困惑是不一樣的。對於從小在寺院長大的我來說,沒有想到原來生活是這個樣子。一切的一切都是我意料之外的東西,那我唯一的選擇是我以意料之外的眼睛來看待我意料之外的生存環境。這些原本跟你無關的東西、標籤、身分、誘惑,不要成為自己的困惑和陷阱。
在生命的戰場裡沒有任何可以退縮的地方,也沒有任何可以躲藏的地方,唯一的選擇是往前走。在生命旅程上,你需要的不是一個戰友,因為沒有一個戰友是可靠的,他們自己都自身難保、自顧不暇,你也不能期待任何人來挽救你。在這個戰場裡,這個旅途上,我們唯一能做的是你自己成為一個覺醒的勇者。
當年,我離開夏扎巴閉關中心的時候,我的上師對我說:「離開夏扎巴閉關中心的修練者有三種選擇,第一等人的選擇是:像一條流浪狗一樣生活,一生默默無聞,不知下一站去哪裡,也不知道死在哪裡,內心則充滿覺醒和智慧,有著獅子一樣的勇氣。第二等人的選擇是:做一位知識淵博的老師,教導學生。第三等人的選擇是:像國王一樣生活,身邊簇擁著無數的人,享有尊貴的生活和名氣。」我沒有力量和勇氣成為第一種人,但我希望自己至少不成為第三種人。
這本書不是寫給那些在佛學上有著很深造詣的人,那些已經覺醒的人,那些有智慧的人。而那些像我這樣在生活中迷茫的人,在生活的陷阱裡掙扎的人,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也許會得到一些分享和鼓勵。所以我把我有限的佛學知識,有限的人生經歷,提供給大家。
我們唯一不能改變的是我們無法停止自己的腳步,我們是來去匆匆的旅客,在時間的謊言裡,我們必須一直向前走,唯一陪伴我們的是覺醒的勇氣。所以佛教稱菩薩為「覺悟的勇者」。
祈願,所有這本書的讀者,讀到這本書後,不是增添了某種知識或者理論,而是成為有些放鬆、有些自在、有些清淨的人,成為生活中的勇士。生活不再成為障礙,不再成為煩惱,而成為一個歡樂的遊戲。我們在這個遊戲裡帶著勇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走完自己的旅程,最終走到沒有遊戲和謊言的地方,佛教稱之為「彼岸」,在那裡一起歡樂,一起自在!
八歲的時候我想要自殺。那是在四川康區我從小長大的寺院,我的上師出門了,出門前給我留了很多功課,說回來要檢查。那正是秋天,青稞收割後的田野,玩耍起來特別開心,本來想玩一會兒就背功課的,不知不覺,時間不知怎麼就過去了,剛剛還是早上一轉眼天就黑了,這才想起了功課的事。最糟糕的是,我的經書在玩耍時不知被放到哪兒,怎麼也找不到了。當時我完全慌了。那本經書非同尋常,是我上師的上師親筆抄錄的,因為用得太久,每一頁都被酥油浸透了。師父交給我經書的時候,非常鄭重地叮囑我要保管好,當時師兄們羡慕的眼神我還記憶猶新。...
目錄
壹、生命中的問題與真理
我們從哪裡來?
什麼是真相?
什麼是美?
信念
痛苦
接受
我們有前世嗎?
為什麼微笑?
人生是一場夢
慈悲的力量
貳、人生即修行
祈禱
禪修
愛
瑜伽
金剛舞赤覺劍法
參、隨想錄
尋找幸福
愛的擁抱
清淨當下
超越邏輯
感悟生命
壹、生命中的問題與真理
我們從哪裡來?
什麼是真相?
什麼是美?
信念
痛苦
接受
我們有前世嗎?
為什麼微笑?
人生是一場夢
慈悲的力量
貳、人生即修行
祈禱
禪修
愛
瑜伽
金剛舞赤覺劍法
參、隨想錄
尋找幸福
愛的擁抱
清淨當下
超越邏輯
感悟生命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