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理組織天台宗
深入圓頓的力量《摩訶止觀》是天台宗智顗大師晚年所講述,由弟子灌頂大師筆錄而成,共十卷,後世將此書論為智顗大師著作中最圓熟的論書,並與法華玄義、法華文句合稱法華三大部。
作者佛光山永本法師,長年深耕於佛學院的教育,接引學僧無數,對於天台宗、禪宗、佛教經典等皆有深入的研究與體悟。
此書《課堂上的摩訶止觀‧參》以淺顯易懂的白話字句,循序漸進的次第逐步解析《摩訶止觀》的脈絡,建議讀者從《課堂上的摩訶止觀‧壹》、《課堂上的摩訶止觀‧貳》開始讀起,進而深入探討。願讀者如同置身課堂的研究生,依著章節字句的延伸,而能進入《摩訶止觀》的內文,與一代天台宗大師接心。
《摩訶止觀》不只是智顗大師的宗教體驗與宗教實踐,也不只是學識上的深入研究,終望能成為後人修行的導向指標。《課堂上的摩訶止觀》願為指月之指,引導我們進階閱讀研修,從而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智者大師將止觀方法作一種大幅度的展開,建立其獨特的教學體系,即是這部《摩訶止觀》。這個體系從菩提心(堅固的意志)開始,從而導入『正修行』之實修,故又稱為『圓頓止觀』。而其實踐重點,可以用九個字來說明,即:菩提心、方便行、正修行。」──永本法師作者簡介:
永本法師
一九八三年依止星雲大師出家。
一九九一年畢業於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曾與慧嶽長老學習天台思想。長年於佛光山叢林學院、禪堂、人間大學等任教。
曾任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主任。
現任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藝文藏主編、佛光山叢林學院專任教師。從事於法華經、天台止觀、禪、佛教經典之研究。
章節試閱
觀煩惱境
《摩訶止觀》十境中的第二境「煩惱境」,佛教的教學中,希望眾生能獲得解脫,其重要的命題即是「煩惱的對治」。歷代祖師應用各種修道方法以對治五陰、十二入、十八界所引發的煩惱,此乃修學佛道、去除邪惑,以菩提心作為力量的根本緣由。
首先,總述觀煩惱境的意義與重要性。煩惱境中所指的「煩惱」,指修觀之時,所生起的貪瞋皆極為猛烈,難以制伏,並非平常的煩惱。於此煩惱現象出現時,行人可將原先所觀陰入界境轉而觀煩惱境,觀此煩惱境為不思議境,並配合十乘觀法而修之。
修習止觀時,如果在「陰入界」境時,無法獲得開悟,則表示觀法對自己的根器並非是適合的,若勉強作觀就會牽動煩惱,使貪瞋的煩惱現前,這時應該捨棄「陰入界」的觀法,而轉觀煩惱境。
修觀之前的「二十五方便」已經知道煩惱的過患,要「呵除五欲」、「棄除五蓋」,故觀「陰入界」的果報,以求平等安穩的心境。修觀之時,假若於觀中反而生起嚴重的貪瞋煩惱(不同於一般的貪瞋煩惱)就必須要轉換觀法。如鐵不能與火相應合的話,鐵就會生鏽變黑,鐵若能與火相應合,火花就會很強盛。
又,一般的五蓋煩惱很容易看得見,隨時都有,假使煩惱已生起了,要制止恐怕就很難了。為什麼呢?平時,雖起瞋心,經過別人勸導、說明,就能止息,今從修觀之中所發的煩惱相,如同咆哮的海浪令人害怕,乍起、乍滅的生起顛倒想;今於修觀中所發的煩惱相,是繁盛、愁悶不易除去的。一般的色欲生起時,還能控制抑止,今於修觀中所發起的欲望是無法抑制的,縱然是死馬也來不及揀擇的,何況是活的牲畜呢?
修觀中的煩惱惑是由內心生起的,來勢強盛。譬如流水,不覺得它急速,假使將木頭投入水中,水花就會四處濺起。又如健康的人,平時不知他有多少力量,一旦觸犯他時,才知其怒盛力壯。煩惱是潛伏於心中,平時若有若無,不易察覺,透過各種修持懺悔,觀照五陰、十二入、十八界時,如觸動睡獅子一般,易使潛伏的煩惱如獅子咆哮般震天動地。
修習止觀中,容易牽動過去潛藏的煩惱,若不能識知其相貌就容易再造惡業,如不修止觀,更會增長惡業,墮入黑暗的深坑,無法解脫,因此,必須觀煩惱境以破除煩惱障。觀煩惱境分成四項:一、說明煩惱境相,二、煩惱生起的因緣,三、煩惱的對治方法,四、如何於煩惱境中修習止觀。
一、說明煩惱境相
什麼是煩惱?煩惱是使人昏煩之法,會惱亂吾人的心神。又,煩惱(三毒)會亂心,使人煩躁,令心神憂惱。即是所謂的見思二惑,有利、鈍的分別。先說明見惑、思惑的區別:
見惑,為見道所要斷除的煩惱。小乘說三界見惑共有八十八種,稱為見惑八十八使,其中貪、瞋、癡、慢四種惑與思惑相通。
八十八者,於一切煩惱中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之十惑,名為本惑,其餘皆稱隨惑。
而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見,是迷於「理」而起的煩惱,其性極猛利,故稱「五利使」。貪、瞋、癡、慢、疑等五者,是迷於「事」而起的煩惱,推求之性鈍拙,故稱「五鈍使」。此五鈍使與思惑(以貪、瞋、癡、慢、疑五鈍使為主體,三界共有八十一品)的內容是相通的。這十惑的利鈍之別乃一般的分法。
從修觀的角度來說,未發禪定的時候,雖有世間的世智辯聰,但對出世間的(智慧)見解薄弱,於十種的煩惱(五利使與五鈍使)的了知都屬於鈍,假使因為禪定而引發出世間見解,見心猛盛,對於十種煩惱都能感受了知,皆屬於利。
又,有兩種學人:一人體會一切法的意義,論諍心非常強;一人是理解語言的意思,論諍心則弱。依語言要發禪定是不可能的。體得一切法,引發禪定之後,而生起見惑,即第七「諸見境」所要觀照的,此定發起時,生起煩惱,此為「煩惱境」觀照的內容。
仔細分析五利使、五鈍使總有八萬四千煩惱,從類別可分為:等分、覺觀多、散動、報散動等四分,此四分皆會障礙禪定。
從利鈍的角度而言,總說煩惱有八萬四千,其類別可分為四分:等分、覺觀多、散動、報散動。三毒各別發時,有貪、瞋、癡三分,若同時緣三種煩惱境時,名為「等分」;對於三毒,各別生起其中一種時,稱為「覺觀」;若三毒同時生起,即稱「覺觀多」。在三毒的煩惱中,或多或少的生起都有所緣,皆稱為「散動」,都會障礙禪定的生起。
雖然有三毒的煩惱根,但因為沒有對境,所以煩惱不會生起,此時稱為「報散動」,則不會障礙禪定。
《大品般若經》說:「從滅受想定起,進入散心中;又從散心中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還入散心中。」這是說明三毒跟特定的所緣境不會障礙禪定的現象。
依《成實論》而言:「此四分煩惱皆屬散亂,但散亂中,大部分與無知相應,而不說此四分煩惱皆會障礙禪定,真正障礙修持禪定的是癡。」
觀煩惱境
《摩訶止觀》十境中的第二境「煩惱境」,佛教的教學中,希望眾生能獲得解脫,其重要的命題即是「煩惱的對治」。歷代祖師應用各種修道方法以對治五陰、十二入、十八界所引發的煩惱,此乃修學佛道、去除邪惑,以菩提心作為力量的根本緣由。
首先,總述觀煩惱境的意義與重要性。煩惱境中所指的「煩惱」,指修觀之時,所生起的貪瞋皆極為猛烈,難以制伏,並非平常的煩惱。於此煩惱現象出現時,行人可將原先所觀陰入界境轉而觀煩惱境,觀此煩惱境為不思議境,並配合十乘觀法而修之。
修習止觀時,如果在「陰入界」境時,無法...
作者序
圓頓的力量
禪修,是現代人陶冶生活、淨化心靈的良方。但是,禪修的方法非常多樣性,不了解禪修過程的相狀,容易產生異端,造成知見偏頗而誤入邪途。止觀,是禪的文字相,透過止觀的修學,可以了解禪的境相、層次、體狀、作用等,故參禪打坐可以藉由止觀的內涵,直探禪定智慧的本源。
中國佛教八宗的特色可概括為「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天台宗「教理」高度的組織化,除了精密分析和綜合佛陀一代時教,並昇華出「圓融三諦」、「一念三千」的教相理論,同時還均衡的闡述四種三昧與十境十乘的修證法則,開創出「教觀雙美、乘戒俱急」的新天地。天台大師的教學思想,是將教相門之教理組織與實踐之觀心門融合而成一個體系,此種性格最鮮明的莫過於《摩訶止觀》,其宗教實踐的目的,則在究盡「諸法實相」。
《摩訶止觀》所教導「行」,即宗教的實踐,稱為「止觀」。「止」即「心的平靜狀態,去除情念」的禪定行;「觀」即「正確的認識」。即在禪定的基礎下,詳細的觀察世間的真實相。智者大師站在此種立場,將止觀方法作一種大幅度的展開,建立其獨特的教學體系,即是這部《摩訶止觀》。此書將「止觀」作為禪定的行法,整理出一種有系統的修行體系。這個體系從菩提心(堅固的意志)開始,預備的行(二十五方便),從而導入「正修行」之實修,故又稱為「圓頓止觀」。而其實踐重點,可以用九個字來說明,即:菩提心、方便行、正修行。
菩提心、方便行
天台教學要得知「諸法實相」,為達成此目標的宗教實踐,則是「正修行」的修習。所以,第一步即是「菩提心的發起」,若不具備菩提心,佛道便無法展開。
但「菩提心」是什麼?書中,有多方面的論及。
僅有菩提心,也不能作為正修行的基本條件。為了追求菩提,更要對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心的把握方法等等,作為接近佛道生活方式之確立,此即「二十五方便」。「二十五方便」並不是一種嚴格的規律,而是一種生活心得。
二十五方便的第一「具五緣」,是對於修道生活方式的敘述(持戒清淨、衣食具足、閒居靜處、息諸緣務等)。第二「呵五欲」,是對感官生活所現起的內心動搖的克服,使心不被物所拘。第三「棄五蓋」(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這是去除日常生活中的煩惱。第四「調五事」,調和飲食、睡眠、呼吸,以保持健康的身心。第五「行五法」,是為了追求菩提的自我要求。
如果依循上述生活方式,即是完全投入菩提的追求了。
正修行
《摩訶止觀》究極的教學目標,是要了知諸法實相,其中不可欠缺的宗教實踐就是「正修行」。將心制於一處(止),把對象以如實的態度來把捉(觀)。但是將所觀察的「諸法」與能觀察的「止觀」之關係加以整理,就成為一種新的教學體系,即智者大師所立的「十乘觀、十境」。
一切諸法的觀察
為了究盡諸法實相,智者大師將「諸法」分類為「十境」,明確的指出「行」的修習方向。此十境為「陰入界境、煩惱境、病患境、業相境、魔事境、禪定境、諸見境、增上慢境、二乘境、菩薩境」,其中「陰入界境」特別受重視,其餘的九境是將我們眾生現有的被煩惱支配的心,依據其特徵而整理出來。當我們深入觀察陰入界境,遇到止觀不調時,才要觀察這九境,並不是要時常觀察九境的。
第一境的「陰入界境」是指「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五陰是指「包含我們在內的現象界的所有存在」,其構成要素為色(一般物質)、受(感覺作用)、想(表象作用)、行(心的意志作用)、識(識別作用)。十二入,指「一切的存在是由主觀的感覺器官(六根)與客觀的知覺對象(六境)組成」。十八界,指「六根、六境,加上以六根六境為條件而產生的六識」。簡單的說,這三者是人們內在的一切存在要素,因此陰入界境即指「一切諸法」。
以「陰入界境」為所觀境,再以止觀方法來觀察諸法,就能清楚地究盡其實相。其中,最重要的是觀察識陰,智者大師認為「識陰即心,即一切諸法」,故而「觀心」即是「觀一切諸法」;將觀心予以徹底的發展,即能把握一切諸法的實相。
觀心的方法
觀心的方法,即四種三昧、一心三觀、與四句推檢。四種三昧,指常行三昧、常坐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是修行時對身體的掌握,也就是從外在形式的規定,進而把握內心的方法。就形式來看,即是坐禪、行道。透過三昧的修持,引發內在的自覺心,即是「觀心」。所謂觀心,即不依特定的形式,自在的隨意觀察自心。面對所觀境時,如何能觀心?智者大師的解答是「十乘觀法」。
十乘觀法的內容為「觀不思議境、起慈悲心、巧安止觀、破法遍、識通塞、修道品、對治助道、知次位、能安忍、無法愛」。最初的「觀不思議境」,是教學思想上為了理解諸法實相,所作的最直接的實踐態度,其具體方法為「一心三觀」與「四句推檢」。
「一心三觀」是逐漸達到體悟諸法實相的一種實踐態度。首先為了得知實相,煩惱的對治是不可缺少的,天台宗將此煩惱分類為「見思惑、塵沙惑、與無明惑」,其對治方法,即「三觀」:從假入空觀、從空入假觀、中道第一義觀。目的是要破除「對有的取著、對空無的偏執、墮於極端的智慧」。因此為了破除煩惱所作的「三觀」,實際上就是智慧的內容。修習三觀時,能得到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在了達諸法實相時,也就對治了三惑。因此修三觀、破三惑、開發三智,如實知諸法的「空、假、中」之相狀,即是掌握諸法實相的三個階段。
在智者大師的教學思想根源中,諸法的實相是無法以思維來表現的。因此正修止觀還有更深一層的實踐,引導行者悟入實相的境界;與此相對應的教說,即是「一念三千」。「一念三千」,指我們眾生的一念心中包含一切法(即三千諸法)。它的主題是在探究一切法的真實相,方法則是提出「心與一切法的關係」。
要了解「一切法」究竟是什麼,首先將「心生一切法」這個命題,用「四句推檢」來探究能生的心與所生的一切法之關係。這個方法是將一切存在的生起關係,以龍樹菩薩的四句「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檢索。「一念三千說」透過四句推檢的方式,解說一切法的究極相。這裡要注意的是,以「不可得」、「不二」來表達一切法的究極相(實相)。
因此,所謂「正修止觀」若以四句推檢來表示的話,即是要觀察除了「不二、不可得」以外,無法再用其他言說來表示的「絕諸言說、思議」境界。對智者大師來說,正修行的方法並不只是「一心三觀」,還包括解說用的「四句推檢」。
本書的四種三昧中的「非行非坐三昧」,及五略中的「歸大處」,亦有關於一念三千的說明。前者以四句推檢的方式來探究心的實相,後者則說實相的極至必須透過實踐才能體悟。這幾點是第七章正修章的主要論題。
一般人以為所謂的「一念三千」就是「一念心中具足三千諸法」,這其實並不正確。如前所說,作為一法的本身並不能稱為「有」,而是以「四句推檢」的方式,來證明一切都是「不二、相即」的關係。因此「一念三千」的骨幹,即是「四句推檢」與諸法「不二、相即」的關係。
後語
一九八一年因為恩師星雲大師及長老慈惠法師的引薦,向慧嶽長老(一九一七―二○一六)學習天台學。之後,因自身的資質愚鈍、懈怠放逸,致使對天台宗教義無有所成。為了顧念長老對我的期許,自二○○七年開始,連續四年在《人間福報》以單篇、料簡的方式,依次解說《摩訶止觀》的內容。寫作過程,主要參考湛然注釋智顗《摩訶止觀》之《止觀輔行傳弘決》來說明,同時參閱湛然之《摩訶止觀輔行搜要記》十卷、有嚴之《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助覽》四卷、道邃之《摩訶止觀論弘決纂義》八卷等。一來自我督促學習,二來希望藉此止觀的修行方法與觀念,提供給現代禪修者參考。敬請 教界大德,不吝指教!
二○一九年五月二十八日
圓頓的力量
禪修,是現代人陶冶生活、淨化心靈的良方。但是,禪修的方法非常多樣性,不了解禪修過程的相狀,容易產生異端,造成知見偏頗而誤入邪途。止觀,是禪的文字相,透過止觀的修學,可以了解禪的境相、層次、體狀、作用等,故參禪打坐可以藉由止觀的內涵,直探禪定智慧的本源。
中國佛教八宗的特色可概括為「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天台宗「教理」高度的組織化,除了精密分析和綜合佛陀一代時教,並昇華出「圓融三諦」、「一念三千」的教相理論,同時還均衡的闡述四種三昧與十境...
目錄
◎正修行
知次位
能安忍
無法愛
觀煩惱境
觀病患境
觀業相境
觀魔事境
觀禪定境
諸見境
◎正修行
知次位
能安忍
無法愛
觀煩惱境
觀病患境
觀業相境
觀魔事境
觀禪定境
諸見境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