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的門檻》將是幾乎被遮蔽的初嘗禁果 ——我們時代最初的嘗試之一。
——龐 培
《移動的門檻》詩集中,最難能可貴的、耐人尋味之處,就在於作者頗具抱負和雄心,試圖有意識地從中年變法(或衰年變革)之中,誠實地應對和面對全球化趨勢景觀中的文化問題這一聲音,以及隨之而來的「嚴重的時刻」(里爾克語)式的人生的問題。詩人在勇敢地擔當或接受某種陌生詩學的拷問,近乎於一種嚴厲的生存良知。無論在空間地理、在思想、美學、宗教上,還是在個人身份和形象上,詩人都義無反顧,一步跨向了前方未知的「國度」。某種程度上,詩人去往的,其實是一個詩的國度。他將從本土中文詩人,生長脫落成一位——幾乎是另外一種全新的、全然陌生系統的——自然意義上的世界詩人。這是一種文明的獻身。
作者簡介:
王桂林,中國當代詩人,六十年代出生,八十年代開始寫作。曾應邀赴以色列、馬來西亞、秘魯、捷克、蒙古參加世界詩人大會和羅馬尼亞國際詩歌節。獲中國《芒種》第一屆全國萬家詩會一等獎,布拉格第35屆世界詩人大會詩歌創作獎,韓國第一屆漢城國際詩歌賞,2018年度華語十佳詩集獎,2018第二屆十佳當代詩人獎,第四屆中國長詩獎,首屆杜牧詩歌獎。著有詩集《草葉上的海》《變幻的河水》《內省與遠鶩》《新絕句:沙與沫》《柏林牆與耶路撒冷,或曰詞的喜悅與困擾》、隨筆集《自己的池塘》多部。
章節試閱
詞的原鄉者
——兼論王桂林的詩集《移動的門檻》
龐 培
王桂林詩集《移動的門檻》說了兩件事:出門在外和痛苦。
出門在外。我立即想到了紮加耶夫斯基,他有很多篇章寫到波蘭境外的遊歷:義大利、法國、德國、北歐……。世界範圍的遊歷甚至成了他詩集中日常經典的主題之一。一名海外遊子漂泊途中的浮光掠影,通過置身於遙遠的異域,而重新打量和回望自己的童年祖國。旅行就像一面熠熠閃光的鏡子。詩人通過天涯浪跡的足印,而自我秘密打造出的鏡子。這樣一面鏡子,隨著波德賴爾以來的現代派文學,隨著20世紀冷戰年代加劇了的全球化趨勢,成為了世界詩歌中頗具新意的一個隱秘題材。事實上,龐德早年的名詩《羅馬》,以及稍後的伊莉莎白·畢肖普,大致是此一趨勢貢獻出的最佳範例。十九世紀早期,則有詩人繆塞的一首《威尼斯》,以其天才筆法的輕描淡寫,開創了現代詩中的印象派文本經典。同樣,基於異域遊歷的一代名詩,我們可以想及的,大抵還有:拜倫、歌德、蒲寧、帕斯捷爾納克、里爾克、茨維塔雅娃……問題在於,俄國,幅員遼闊,或前蘇聯的成名詩人,一旦寫異域,甫一落筆即把俄國以外的風景也輕易地寫成了俄羅斯。我們看年輕時候天才的波普列夫斯基,後來的霍洛維茨,包括帕斯捷爾納克聞名遐邇的名篇《馬堡》。他寫得完全像是自己的祖國。似乎,
出門在外到處都仍舊是剛剛被廢除了農奴制的俄國大地,到處都沒有什麼新鮮事。馬堡街頭尋常的一天也仍舊酷似聖彼德堡。這樣的例子,在中國有馮至、徐志摩。在後者的《再別康橋》式的一唱三歎裡,世界文學的讀者們聽到的,恐怕仍是江南水鄉田園式的風景回聲和夕陽返照,仿佛劍橋郊區的田野和杭州城外的六和塔連成了一片。因此詩歌中的語態、聲韻、詩人的內心姿式,很大程度上構成了一名詩作者的精神空間。無論這名詩人離家多少裡路,相隔開多少個地球上的國家,他攜其母語寫作,此一瞬間,英語、意第緒語……也都成為他的母語。這是一個很奇特的隨全球化景致而來的文明現象,一種新的現象,甚至有可能蔓延成新的語言。某種地理容器全新的溢出。通常情況下,凡國土較大土地上出走的詩人,在其國境之外的行文、音調、口吻,會較多地攜帶有其自身母語天然的語聲形象。英語中間:奧登。俄語:波普列夫斯基。中文:香港的也斯,臺灣瘂弦,大陸徐志摩……一時之間,似乎語言較難逾出自己遼闊廣袤的詞語疆域。縱觀過去一百年的詩歌史,這方面也還只有美國詩人做得較為出色。當龐德在羅馬古城寫下他作為普通觀光客的遊歷體驗時,他能做到既像古典的義大利人,又頗有那麼幾份時髦而好奇的自新大陸美利堅合眾國遙遠土地上興致勃勃前往的一名詩人的現代權威形象。這樣的一種形象和亮相,不容易打造、修習和彌合,但之後的王紅公們、羅伯特·布萊們,尤其「垮掉的一代」中的加里·斯奈德,都做得很好。在中國,在東方的日本和印度,詩人並沒有小器或狹窄到把以山水形勝見長的中國南北方寫成康科特郡;同樣,年輕的科羅拉多大峽谷,亦時不時跌盪出沒在西安古城牆的夜色深處。因而,這方面最引人瞻目的經典詩人(遊歷),除了老龐德偶爾為之以外,恐怕就算美國詩人中的一男一女雌雄兩位了:
伊莉莎白.畢肖普
加里.斯耐德
他們是真正意義上進入急驟到來的全球化時代的超驗詩人,是那裡的一個個在場者。這不光是指純粹學術意義上、地理空間上的到達和在場,並且一定是人文歷史上整體視域的擴展和平常心。換句話說,舉他們倆為例,作為一個近乎完勝、全身而退的詩人例子,倆人在其完全迥異的傳奇生平和文化興趣點上,都獲得了巨大的新生。一個披荊斬棘,物我兩忘;一個靜水深流、氣息綿長。他們都意識到了當代詩歌的物理空間的災難和危機,都率先重新丈量和界定了古典學意義上的陌生和遠方。那「天光穿越的灰暗開口……」(約翰·克雷爾)此為詞語的深層生態學。加里·斯耐德把整個世界寫成了年輕的美國,而畢肖普則把美國寫成了巴西或智利,繼而把異域寫成了世界。生活,做為一種新的可能範式,越來越經常和頻繁地與空間、異質、陌生化、多樣性緊密相關。每一位在世的詩人或藝術家,都已自動進入此一挑戰的遷徙範式和程式之中。
詞的原鄉者
——兼論王桂林的詩集《移動的門檻》
龐 培
王桂林詩集《移動的門檻》說了兩件事:出門在外和痛苦。
出門在外。我立即想到了紮加耶夫斯基,他有很多篇章寫到波蘭境外的遊歷:義大利、法國、德國、北歐……。世界範圍的遊歷甚至成了他詩集中日常經典的主題之一。一名海外遊子漂泊途中的浮光掠影,通過置身於遙遠的異域,而重新打量和回望自己的童年祖國。旅行就像一面熠熠閃光的鏡子。詩人通過天涯浪跡的足印,而自我秘密打造出的鏡子。這樣一面鏡子,隨著波德賴爾以來的現代派文學,隨著20世紀冷戰年代加劇了的全球化...
目錄
1 詞的原鄉者
兼論王桂林的詩集《移動的門檻》 龐培
2012 我的耶路撒冷
13 耶路撒冷
14 禱告
15 豎瑟
16 地中海的陽光
17 哭牆
18 客西馬尼園
19 我是
20 重返耶路撒冷
21 我靠近神的時候
22 今夜
23 你就在那裡─兼致伊甸
25 黃昏
26 死海之鹽
27 以色列
28 獻詩
2013 邦喀島
31 十八丁河
32 椰殼洞紀事
33 雨
34 搖筒
35 紅樹
36 大馬
37 在大象山下
38 邦喀島
2014 馬丘比丘
41 藍色蜥蜴
43 夢見孔雀
44 皮烏拉的淩晨
45 三角梅
46 子夜的皮烏拉旅館
47 昌昌古城
48 摩切河谷
49 馬丘比丘
50 在利馬擦鞋
51 被降低的天堂
52 PERU 再見
53 卡布拉
54 告別
2015 馬拉河與乞力馬札羅山
57 賽門和乞力馬札羅山
58 角馬和瞪羚遷徙
59 馬拉河
60 斑馬過馬拉河
61 風暴來臨
62 珊瑚蟲
63 帝企鵝
64 海膽
65 白鯨
2016 柏林牆:詞的困擾
69 迷路
71 一個人的房間
72 中秋節,在布拉格
73 在雨中
74 帶著燈罩飛翔
75 也許只有我
77 短調:伏爾塔瓦河
78 波茨坦秋天的落葉
79 柏林牆:詞的困擾
82 讚頌
83 指揮家
84 地鐵車站
85 優良的生活
86 肉體的歡樂
87 吸煙的龔璿
88 不要在遙望的天空為我讀詩
2017 敘事與非敘事
——從烏蘭巴托到東戈壁省的七個斷章和一個組斷句
91 白馬
92 一個夢的距離
93 一匹牝馬在沙丘上
94 深夜,我們從篝火旁
95 被侵犯的青草
96 松林之上的雲
98 窗戶
99 跳動的塵埃
2018 天堂書店與蒸汽火車
105 女巫之夜
106 動物園咖啡館
108 鬱金香
109 蒸汽火車
111 天堂書店
113 托萊多
115 烤乳豬
117 格勒諾布爾的黃昏
118 秋日即景
119 寂靜
120 霜降日
121 阿爾卑斯山積雪
122 小紅船——給雪晴
2019 慕尼克將進酒
129 慕尼克將進酒
130 致杏花姑娘
131 在寧芬堡遙望杏花村
133 杏花植物學
134 己亥春節聽杜牧先生談詩
137 泰根湖海鷗觀察
139 高坡練習
140 總是教堂
141 於是銀子…
142 慕尼克東火車站練習
143 黑色之詩
144 大海上孤懸的太陽——讀王家新微信頭像
145 雪的回聲
146 原風景——給威廉19
147 寂靜的聲音——給威廉20
148 大年初一
149 過年好
150 新年問候
151 潮汐之鐘
156 烏鴉
159 十字架上的叩問與告白
——讀王桂林《我的耶路撒冷》 劉燕
1 詞的原鄉者
兼論王桂林的詩集《移動的門檻》 龐培
2012 我的耶路撒冷
13 耶路撒冷
14 禱告
15 豎瑟
16 地中海的陽光
17 哭牆
18 客西馬尼園
19 我是
20 重返耶路撒冷
21 我靠近神的時候
22 今夜
23 你就在那裡─兼致伊甸
25 黃昏
26 死海之鹽
27 以色列
28 獻詩
2013 邦喀島
31 十八丁河
32 椰殼洞紀事
33 雨
34 搖筒
35 紅樹
36 大馬
37 在大象山下
38 邦喀島
2014 馬丘比丘
41 藍色蜥蜴
43 夢見孔雀
44 皮烏拉的淩晨
45 三角梅
46 子夜的皮烏拉旅館
47 昌昌古城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