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瀑、鳥語、神木、人跡,交織成15年的感動影像,台灣山林看似無情卻有情……
集結作者2004至2019年間深入台灣山林的攝影作品,有攝影大賽精彩唯美之作,也有生活日常動人形影;有林深之處的飛瀑、鳥語,可與千年巨木和萬年老岩言歡;也有靈動人跡。以馬卡龍色系框住約六百個您必然將一同感動的山林瞬間成為恆久,輕鬆讀畢,讀者可以怡然經歷山林台灣或壯麗或幽深的多元景致,以及目睹作者耗時15年行腳林間,步步尋訪的人文底蘊。
作者簡介:
羅旭華博士 Joshua Lo PhD
基督徒,1985年受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管理博士,英國劍橋大學工程系製造研究所博士班錄取。
跨領域經理人:金融服務業、機械,與電子產業。任職金融服務業20年餘,包括:銀行、證券與基金管理等次產業,於金融業擔任兩次總經理職務,之後投身機械業傳動元件,以及工業電腦研發製造。現任:精浚科技總經理、瑞利軍工董事長,以及兩家新創事業負責人。曾任:瑞傳科技董事長暨執行長、華頓投信總經理、新竹商銀副總經理、花旗銀行副總裁等,從基層起始,職涯迄今經歷了五次董事長暨五次執行長職務。
兼任東海大學EMBA助理教授,並曾任聯合大學、逢甲大學兼任教職,教授:國際投資決策、商業模式創新、創新管理、策略管理、創新與創業實務、永續資源管理、服務業行銷與管理、金融機構與市場、企業併購與重組、創新與創業實務、銀行經營實務與財富管理等。
曾獲全國文學獎新詩、散文、小說獎項與全國攝影獎,於國內外學術期刊及研討會發表15篇學術論文,出版七本財經、文學專書與攝影集。
作者序
探索著與被探索的
地理上,台灣的山林處處;心靈上,無論長居島上哪裡,我都經常走入千萬年來早已緊緊擁著台灣島上那個城市或是小鎮的山林。是的,島上的任何一個城鎮,都鄰近著風貌不一卻又似乎有著相仿美好元素的台灣山林……
而我早已習慣各處的山林都像是我的師長,總是殷殷教導著我並耐著性子聆聽我的心。山林更彷彿是不曾背棄我的朋友,無論我是否須要,也不管時機如何,它都大大歡迎著我走進擁有許多不同面向的山間、林中:茂密的中級山闊葉木原始林、蒼勁的高山雪松、雲杉和台灣翠柏、大雨時現身小雨時極其羞怯的高、低海拔時雨瀑、山林攝影同好中有著小小美名卻少為人知的祕境瀑布……,而台灣山林中很經典的,是燕雀目鶲鶇亞科等至少十餘種常見留鳥,在各個城鎮周邊山澗,不論晨昏晴雨,總是娉娉巧鳴著的迴音。
亞洲金融風暴來襲,南投縣仁愛鄉與信義鄉綿延著許多原住民族故事的山林之間,是我這個外商金融機構從業人員,週末假日心靈得以休憩的居所。千禧年間的達康(.com)風雲,我開始認識並與家人一再探索合歡群峰,由合歡山徑多次望向年少時就曾經逞著愚勇搶速攀登的美絕的雪山連峰,儘管一場資本市場氣旋正在國際間上演,在一次次的林間遠眺中,人世間的財富起落似乎就算不得什麼了。金融海嘯前的些許波紋中,五峰鄉與尖石鄉山區,乃至於北得拉曼山巨木群旁步道,是我思索暨執行本土銀行事業再造策略的最佳場域,許多株我幾乎喜歡得想要為其逐一命名的老樹下,走著拍著,我都不斷思想當代策略管理與創新管理對企業治理的要義,終於在幾年的努力之後,有了一些美好的企業經營果實。美國雷曼兄弟投資銀行倒閉之後,駭人的金融與經濟海嘯襲捲全球數年,已經擔任總經理職務的我,儘管每天都彷彿看不見光明的未來,幸運地,我常退到金瓜寮U型迴灣溪谷,與復育成功的成群苦花魚以及一對又一對好像從不吵架的台灣藍鵲夫妻,一同啁啁啾啾學習著正漫天而來的平台經濟,以及新興的物聯網科技與即將火紅的工業4.0。
很長一段時間,遠超過了20年或是已經有30年了,台灣的山林,總是可以撫育我的傷痕與壓力,陪伴我經歷、學習,也與我一同歡欣。走進山林,對我而言,就是休憩,而且是很深層的休息。經常帶著單眼相機與三腳架獨自或全家漫步於山林之間的我,在世局變遷中,卻總是沒有學好耐心與沉穩的功課,但山林台灣像是我年少就深信的上帝──天父爸爸──一般,對我展現了公義和憐憫,長期教導我也靜靜等待我……
阿里山與拉拉山的幾株巨木旁,晨霧與山嵐之間,祂靜靜等候。溪澗、瀑布與常被忽視卻有著動人的萬年風霜之美的多處岩壁旁,我曾經開懷閱讀著歲月的刻痕,也有不少次流著淚禱告……。整體成林,獨自也可細細地鑑賞良久的樹木,那些美得無以復加的台灣紅檜、扁柏與黑松,好幾次我知道若輕撫得再久一點點,就將會錯過日頭的恩賜而進入林中暗夜的危險了!難以計數的兀自飄逸美麗著的奇花、勁草,欣賞之餘總在山間還有餘光時,不忘以我仍悸動或已經舒緩的心,以及數位化的CMOS或CCD菲林(底片),搶著記錄了一些些。山林之間將近日暮的群山翦影與光影變幻最是憾人,每每按下快門線進行數秒鐘的曝光,知道這可能是一幀傑作時,肉眼看著眼前這麼雄渾又純粹的山的側影,漸層地墨化至完全消失於虹膜,我總覺得自己是當天台灣山林間最幸運最蒙福的人!而此刻默然愛著世人的造物主,看著這麼執著抑或其實是愚蠢的業餘攝影者與山林探索者的我,也靜靜地在一聲並不打擾的銹胸藍姬鶲的啼叫中,愛著我與我的認真吧!
年少時初初走進山林之中,以為僅僅是一波波綠色山稜曲線與樹叢光影,加上溪瀑於烏雲與烈日下均極美麗的召喚;有了一些年日之後,才漸漸感受到上帝所造的大自然對自己的精細修補,以及每一次經歷時所填充的靈性營養,竟然這麼寶貴!不僅如此,大自然與人類生活的交界處,也是美極了:基隆河上游還幼稚小巧地以不足一公尺寬山澗的模樣,孩童般藏身於原生白背芒足踝,突然間銀白色水花跳過我走過的菁桐山城下方,此刻山腰上一幢赭紅磚房的臥房檯燈正巧被女主人點亮;淡水河在觀音山腳將要出海,我在超過一千米的大屯山頂枯樹旁,幾度於入夜時目睹了無價的海上漁船漁火與淡水市鎮眾家燈火雙層輝映著,都是大自然與人類共同無意卻精心地演繹著的靈動藝術,看似當天唾手可得卻實則珍貴無比!每每,我都是開心滿足地走出山林,而當天走進山林時的滿心沉重與諸多人間故事,就留在朱鸝、冠羽畫眉與酒紅朱雀的喳喳笑語不斷,還有鯝魚、馬口魚、爬岩鰍於林中山澗的勃勃生氣中了。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山林探訪,我深知且確信自己何其有幸,可以出生、成長在一個被山林懷抱著且隨時可以走進、親近的島上。
山林攝影時為了大塊山巒林相或溪流的最佳呈現,尤其在陰雨霧嵐的日子,須要小光圈與較長時間的曝光,我常扛著多年來屢屢使用的三腳架,故用右手大拇指按下的是快門線,當然,經年的訓練使得左手掌與手臂非常穩定的我,也常以左手持著並不輕巧的攝影器材,而用右手食指直接按下低速快門。不論快門線或快門,山林被停格成像的那一剎那,就是我這位攝影者決定畫面與藝術價值的誠實凝視,也正是期望呈現人文底蘊的內心對眼前景物的忠實觀點:這觀點已經在觀景窗中以幾秒鐘或一分鐘小心剪裁過,短時間內已經微觀了細節又巨觀了全景多次,也已經將原是陌生後來稍微熟悉的繡眼畫眉與灰喉山椒鳥的經年吵嘴,更將台灣纓口鰍與石賓魚的優雅迴游時所攪動的清新山風,都一同凝結創作了……
晚近,先是不得已,後來卻是喜歡上在滂沱雨中取景,雨中的景致被山中或溪畔潑墨水濂霧化之後,好像陌生了點,因此需要重新認識,又像大地剛剛換上了惑人的紗質春裝。而雨中攝影沒有任何祕訣,就是讓攝影器材在還沒有被完全淋壞濕透之前仍然可以發揮功能,而盡力撐著的傘具又不可擋到鏡頭破壞了畫面,所以,身高一米七的我愚蠢地在雨中墊高了腳尖,為了架得高一些以取得心中最佳構圖的相機打傘,而自己淋著大雨,是我這幾年只要在雨中攝影就常會做的蠢事,若有讀者曾經在新北市106號縣道路旁,或是台7號道乙線上,看到這種可笑的畫面,可能就是我。有一次在北114號道架了腳架,超大雨中運鏡著當天非常不易構圖的東眼瀑布,一位可能也熱愛攝影的年長機車騎士很受鼓勵似地緩緩停下來,在我身旁靜靜看著,半晌之後才說:「這樣可以拍嗎?相機不會壞嗎?」「快一點就好,金屬機殼已經防潑水,家裡的乾燥箱靜置幾小時之後也可以除去濕氣的,不會壞。」看到我一直以肩頭調整著雨傘,數次用腳掌挪移腳架,希望拍進瀑布前寒風中的新葉春意,背脊早已經全濕了……,這位可能在後方不遠處有木里或車寮坑山區務農的斗笠雨衣老伯,實在好禮貌地很怕打擾我的春雷中創作,以極為認同的笑意說著祝我好運,二行程的引擎聲衰老野狼般噗噗遠去時,突然以台語盡力放大聲量地回頭喊著,明顯地擔心我在大雨中沒有聽見:「現在就是過去一年中,東眼瀑布最漂亮的時候……」
幾年過去了,我沒有再見過這位質樸可愛的長者。而我持續探索著大豹溪與五寮河匯流後的三峽河,匯入三峽河的幾條小支流,除了一條橫溪之外,其他都喚作三峽溪,新北市三峽區地土上,我所知的就至少有四條三峽溪,而我都走過,在春雨、秋風與冬凜中……。大豹溪則是三峽河的上游,匯入了熊空山、逐鹿山、雙溪山間的熊空溪、中坑溪與蚋仔溪後,古早以來竟以「大豹」為名,正如恩慈的人難免偶有耐性不足,我所見日常詳和的台灣山林美景,往往剎時間就風雲一變極其兇殘起來……,曾經多次因上游突降豪雨,而吞噬了以百為單位的溪床上戲水的寶貴人類靈魂的大豹溪,幾度我在盛夏颱風剛離去雨勢極為滂沱時去訪,水勢著實洶湧,猶如目睹了無數隻黑黝水紋大豹於溪中兇猛跳躍著呢!頻於探索山林時,近年來我也常常發現,山林雖然作為被我這個探索者不斷學習的主體,其實我也在悄然探尋我自己的心與想要成就的人生,或是,我也被已經經歷了億萬年歲月的山林老者一再探索及問詢著……
有時,更像是我本來就是山林的一部份,是的,我總覺自己可以與林木、溪瀑,與雀鳥、魚族,以心對話,因此,獨自探索著山林時,就正是在探索著自己……
本書中唯美的作品當然不少,但我作為一個希望貼近真實也不太在意市場反應的攝影者,本不願作品完全唯美,而是要呈現深度並講述──或讓讀者自己閱讀到──圖像中未說出的故事……。本書中每張作品外框儘量「馬卡龍」(Macaron,源於義大利的多彩法式小圓餅)化,目的在於讓即使是艷陽天也常是陰鬱著的島上蓊鬱山林活潑多彩一些。而許多鄰近村落不甚原始的台灣山林中,「嫌惡設施」其實不少:水管、電線桿與電線纜線、水泥護欄樁柱等等,曾經是我的風景寫真學習對象,幾位知名日籍攝影師們,均統稱的嫌惡設施,於其作品中總是要避之唯恐不及,才是真正呈現了日本山林之美。然而嫌惡設施就是生活設施,就是山林周邊與其中的人們生活的一部份,雖然確實極可能傷及一幀被攝影者仔細構圖下的作品與其藝術價值,我的想法卻是:日常生活必要的「嫌惡設施」可以看起來不嫌惡嗎?可以恰好呈現在作品中且有藝術價值嗎?是否已將拍攝當天的場景裁剪具象之後,傳遞了某種感動給讀者?因此本書中我不迴避地拍攝了少許水管、長長的電線與並不美的電塔,甚至於古墳與山間墳場,我還挺喜歡這幾幅作品,或許在山林攝影久了,景物的美醜與否,不僅在於攝影構圖的技巧,更是創作的觀點與欣賞的心境吧!
2016年春末,我初次造訪平溪線鐵道旁的望古瀑布,也走過了不少嫌惡設施,瀑布前四下無人,不覺林間漸漸沉黑下來時,心中正與瀑布及前方水潭說著話:我已知道這條山澗溪瀑水流是基隆河上游水系眾多支流之一,在出發前幾天我學習並認識了這個水系,往往好像理解了水文的氣息,面對瀑布創作時就更容易掌握觀景窗中的自然美學……。台灣山林中的瀑布,形貌各自獨特不一,但都常像五歲孩童般調皮地從林中、谷中、原生樹種後促狹竄出,有時候帶著一點點稚氣,或者蒙昧幼童小小的怒氣。欣賞、獨處也拍了望古瀑布約40分鐘,林間猛然下起了大雨,碩大的雨點飛躍且重重地落在我的眼前,約30秒後,這一天遲緩的我才肅然發現,我這位總是忘了攜帶雨具就走進山林的攝影者並沒有淋濕,更趨空靈且視線極差的無人霧雨山林中,此刻應該要泛起一絲懼怕的我,卻大大享受著這份雨聲巨大中的恬靜反差之美,僅僅頗猶豫著何以如此?我怎麼會不淋濕呢?大雨為何都恰好只落在我的前方幾公分呢?幾分鐘之後仍然不解的我終於試著仰頭觀看,原來是我站在一塊極其巨大且外傾的岩塊山壁之下,嶙峋的岩壁石塊在我的正上方,給了我巧妙的遮蔽以及一位老友扶持著一般堅實的答案……。這麼有趣的山林經驗,於本書的作品逐一成像至今,少說,我累積了超過數十個不同卻都興味盎然的例子,都是與大自然的美好靈性交織成的故事,而這麼多精心的山林回憶,雖無法一一與讀者分享,卻甚盼讀者此刻或未來能有自己的台灣山林經歷。
本書中的作品最早成像於2004年,最晚則是2019,這是一本足足拍攝且醞釀了15年的書,而我現在已經成年的孩子們,於書中還只是兩個攜著手奔向溪頭竹廬的小寶貝!
山林之間還有許許多多可愛的人們,可以隨處暢意極其悠揚高歌著的,且耕作、採獵、健走、成長於山林之間的原住民朋友們,多年來我有幸認識了一些,有著一些真摯的互動與美好的回憶,偶會想起:我的鏡頭與我的心探索著的,這本書中呈現給讀者的一頁頁的景致,這些長年與大自然親近的山間人們,生來都是最佳的探索者,應該也都曾經深深探索過……
又或者,應該就是,我與這些生活於林間的原住民朋友,還有只要隨時願意走進山林用心探索的任何人──包括本書的讀者──探索著山林台灣的同時,也都被台灣山林探索著吧……
羅旭華
2019/8/11
於台灣台北
探索著與被探索的
地理上,台灣的山林處處;心靈上,無論長居島上哪裡,我都經常走入千萬年來早已緊緊擁著台灣島上那個城市或是小鎮的山林。是的,島上的任何一個城鎮,都鄰近著風貌不一卻又似乎有著相仿美好元素的台灣山林……
而我早已習慣各處的山林都像是我的師長,總是殷殷教導著我並耐著性子聆聽我的心。山林更彷彿是不曾背棄我的朋友,無論我是否須要,也不管時機如何,它都大大歡迎著我走進擁有許多不同面向的山間、林中:茂密的中級山闊葉木原始林、蒼勁的高山雪松、雲杉和台灣翠柏、大雨時現身小雨時極其羞怯的高、低海拔時...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