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自由恩田陸靈媒媽媽長女病最透明的故事讀冊選讀陳思宏吳明益京極夏彥安寧照護兒童文學季暢銷5折起幸福文化66折起節稅
暫存清單
二手徵求

亞斯伯格的孩子們:自閉症在納粹維也納的起源

Asperger’s Children: The Origins of Autism in Nazi Vienna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伊迪絲・薛弗

評價
5收藏
67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95 NT$ 408 NT$ 430

本商品已絕版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他是身心障礙兒童的捍衛者,還是納粹「優生滅絕」政策的共謀?

作者伊迪絲・薛弗(Edith Sheffer)深入挖掘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候群研究先驅──漢斯・亞斯伯格(Hans Asperger)醫師的研究起源。包括如何研究自閉症的診斷以及在德奧合併後的納粹維也納時期,他是怎麼進入該政權的醫療核心,獲取官方的信任,並且擔任納粹「優生滅絕」政策中的重要角色。

儘管亞斯伯格終其一生並未加入納粹黨,也在戰後倖免於審判與究責之中,但作者對其提出批判:「當亞斯伯格的研究成為主流時,它的歷史脈絡卻被淨化了。或者更精確地說,它之所以成為主流,也許正因為它的歷史脈絡受到淨化。」

本書透過犀利而流暢的文字,扼要地將納粹德國時期的歐洲「優生學」、「猶太歧視」、「種族滅絕」、「精神醫學」等歷史脈絡環環相扣,並映射出亞斯伯格醫師在當時的政經環境中是如何順應時勢以及謹慎求生。作者並提出納粹「診斷政權」的論述,在作者筆下這些被視為「不值得倖存」的兒童患者生命故事,躍於紙前,也令人顫慄。

本書除了提供讀者視察如今被視為性格原型的「亞斯伯格症候群」命名背後的歷史起源,也讓讀者一窺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當時精神疾病以及優生政策的運作、發展的歧路與成員的變異。

◎國際好評

「開頭看似一本關於漢斯・亞斯伯格醫生和他治療過的孩子們的書,結果卻變成了一部龐大駭人機器的檔案紀錄⋯⋯」──珍妮佛・斯查萊,《紐約時報》

「一份研究縝密的報告⋯⋯遲來而扣人心弦的剖析⋯⋯在讀過薛弗這本極為騷動人心卻又十分透徹的書之後,很難相信會有人認同亞斯伯格症候群。」──薩斯基亞・巴倫,《衛報》

「亞斯伯格是薛弗所稱的第三帝國『診斷政權』的典型代表。種族特徵、宗教信仰和身體障礙都被堅實冰冷地記載。」──伊恩・湯姆森,《衛報》

◎聯合推薦

王文基 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
王浩威 精神科醫師、作家
伍碧雯 台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朱元鴻 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巫毓荃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宋維村 兒童精神科醫師,「台灣自閉症之父」

作者簡介:

伊迪絲・薛弗(Edith Sheffer)
德國與中歐史的歷史學家,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歷史系博士,現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歐洲研究所(Institute of Europe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高級研究員,其研究領域為當代德國與歐洲研究。2011年曾出版Burned Bridge: How East and West Germans Made the Iron Curtain一書,檢視了柏林圍牆的道德與象徵意義,並不是由共產主義者單方面構造出來的迷思,而是透過百姓大眾的日常生活實作中逐漸形塑而成。該書獲得「Paul Birdsall Prize」、「Fraenkel Prize in Contemporary History」、「Keller-Sierra Prize」等美國歷史學會以及西方女性歷史者學會的專書獎項。

譯者簡介:


吳哲良
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現任清華大學清華學院住宿書院導師、學士班及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曾獲台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獎、台中市大墩文學獎報導文學類首獎。研究興趣為以心理學、社會學、文化研究為知識基礎的跨領域研究。

黃明慧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俄羅斯與斯拉夫研究所(Russian and Slavonic Studies, University of Sheffield)博士。曾任教於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清華大學清華學院住宿書院。研究興趣包含汙名的發展史、諷刺及詼諧理論、公共領域的轉型及邊界的雙重性等當代議題。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