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哲學裡,康德是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他在美學、倫理學、形上學、知識論甚至地理、政治、歷史等多有涉獵,
影響力深及各領域,
更重要的是他統整了早期的哲學理論,承先啟後,為現代哲學奠定了基礎,
並以其完整的哲學思想,在其所處的年代發動了一場哲學領域革命,
被譽為「人類哲學界的哥白尼」。
康德哲學結合了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觀點,
以三大批判--《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及《判斷力批判》而著稱,
其《純粹理性批判》更是哲學中經典的經典,
值得讀者細細研究品味。
閱讀康德,可以訓練我們的思維,改進我們的思考習慣,
擴大我們精神生活的視野,
本書特地選擇了康德在批判哲學、美學、倫理學等內容,
力求將康德最具影響力的作品展示給讀者朋友,
希望能帶領讀者輕鬆閱讀康德、走進康德,
進而了解康德,
讓偉大哲人的智慧,為我們的生活點亮一盞希望的光明指引。
作者簡介:
林真如,熱愛哲學、閱讀、攝影與旅行,醉心於各家經典西方哲學,並期盼能夠與大家分享。
著有《你黑格爾系的?》、《你榮格系的?》、《你康德系的?》、《你愛經系的?》、《你蘇格拉底系的?》……等。
推薦序
序言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一七二四~一八〇四),啟蒙運動時期德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被譽為「人類哲學界的哥白尼」。
康德從小在教會辦的學校受教育,少年時代,康德便對科學和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矢志於這方面的研究。一七四〇年,康德進入柯尼斯堡大學。從一七五五年開始,康德一直在柯尼斯堡大學任教,一七七〇年晉升為教授。
當上教授以後,康德「沉寂十二年」,潛心研究他的批判哲學。一七八一年開始,他發表了震驚世界的「三大批判」論著——《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從此,在讓自己享譽世界的同時,康德也讓世人永遠記住了柯尼斯堡。
雖然康德學習的是批判哲學,但他本人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學理論。在他所處的年代,歐洲哲學思想主要存在二種重要理論:一是由洛克、休謨等人發展出來的經驗主義;另一種是笛卡兒等人的理性主義。經驗主義者認為,人類對世界的認識與知識來自於人的經驗,而理性主義者則認為,人類的知識來自於人自身的理性。
康德的哲學在一定程度上結合了二者的觀點。康德認為,知識是人類同時透過感官與理性得到的。經驗對知識的產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經驗轉換為知識,就需要理性(康德將這種理性稱為「範疇」),而理性則是天賦的。人類透過範疇的框架來獲得外界的經驗,沒有範疇就無法感知世界。因此,範疇與經驗一樣,是獲得知識的必要條件。但人類的範疇中也有一些可以改變人類對世界觀念的因素。
在康德看來,時間與空間是兩個先天的特殊概念。他在《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指出,沒有人可以想像一個存在於沒有時間與空間的世界中的物體,因此他強調沒有時間與空間,經驗就是不可能的,這二者先於一切經驗。
此外,康德還認為經驗必須來自於心靈以外。也就是說,一個人可以感知、理解他周圍的世界,但永遠無法感知、理解自己本身,因為知識的產生需要時間、空間與範疇三個要件。在因果律方面,康德認為因果律是人類理性的結果,康德贊同休謨因果律不來自於經驗的觀點,但他相信可以證明自然法則,因為自然法則就是人類認知的法則。因果律其實就是人類理性的表現。
在倫理學方面,康德否定意志受外部原因支配的說法,認為意志為自己制定法則,人類辨別是非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從後天獲得。這套自然法則是無上命令,適用於所有情況,是普遍性的道德準則。
康德認為,真正的道德行為是純粹基於義務而做的行為,而為實現個人功利目的而做的事情,就不能被認為是道德的行為。因此康德認為,一個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範並不取決於行為的後果,而是取決於採取該行為的動機。康德還認為,只有當我們遵守道德法則時,我們才是自由的,因為我們遵守的是我們自己制定的道德準則,而如果只是因為自己想做而做,則沒有自由可言,因為這就使我們成為各種事物的奴隸。
康德的這些觀點導致了一場哲學領域內的「哥白尼革命」。
今天,我們來學習和研究康德哲學,並非是附庸風雅,而是為了訓練我們的思維,改進我們的思考習慣,擴大我們精神生活的視野。康德哲學是我們瞭解西方理性精神的一個關鍵,為此,我們思考再三之後,從康德思想中精挑細選了最具影響力,對我們的思考方式最具衝擊力,對我們的觀念最具啟發性的篇章,組成了這本可以雅俗共賞的案頭藏書。
本書包含了批判哲學、美學、倫理學等內容,力求將康德最具影響力的作品展示給讀者朋友,希望讀者能在閒暇之餘走近康德,瞭解康德,從中有所收穫。
序言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一七二四~一八〇四),啟蒙運動時期德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被譽為「人類哲學界的哥白尼」。
康德從小在教會辦的學校受教育,少年時代,康德便對科學和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矢志於這方面的研究。一七四〇年,康德進入柯尼斯堡大學。從一七五五年開始,康德一直在柯尼斯堡大學任教,一七七〇年晉升為教授。
當上教授以後,康德「沉寂十二年」,潛心研究他的批判哲學。一七八一年開始,他發表了震驚世界的「三大批判」論著——《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從此,在...
目錄
版權訊息
序言
康德生平
第一輯 純粹理性批判
先驗感性論——感性、直觀、經驗
感性、直觀、經驗
空間與時間、現象與物自身
先驗邏輯論——範疇、知性、形成
概念的劃分
範疇及其演繹、驗前綜合判斷
先驗判斷論——原理、理性、途徑
原理的定義
人的判斷力與圖型原理
什麼叫本體
什麼叫理性
對先驗理念問題的陳述與解答
理性、知性、理念、經驗之間的關係
理性的新途徑
第二輯 康德的認識論
範疇
知性與感性的互動性
「先驗架構」——一方面是感性,一方面是知性
知性的先驗原理
「實體」與「因果」
「交互」
「經驗思維三準則」
「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
「主觀演繹」
「客觀演繹」
「自我意識」與「對象意識」的相互依存
先驗矛盾
「先驗幻象」與辯證法
四個「先驗矛盾」
「先驗矛盾」的特殊性
物自身
物自身作為感性的來源
物自身作為認識的界限
物自身作為理性的理念
第三輯 審美與目的論
人的本質與審美
自我意識與審美
自由與審美
人向自身的生成與審美
人的感性與審美
人類的本質與形貌
心理機能與審美
想像力的活動
符號活動
心靈的遊戲
美感特徵
關於趣味
趣味的概念
趣味的性質
趣味與時尚
關於美、崇高、笑、哭
美與崇高
笑與哭
第四輯 康德的倫理學
定言令式
「人是目的」
「意志自律」
善惡與道德感情
歷史理念
實踐理性的「先驗矛盾」與「至善」
歷史觀
附錄
康德演講稿
康德生平和活動年表
康德名言錄
版權訊息
序言
康德生平
第一輯 純粹理性批判
先驗感性論——感性、直觀、經驗
感性、直觀、經驗
空間與時間、現象與物自身
先驗邏輯論——範疇、知性、形成
概念的劃分
範疇及其演繹、驗前綜合判斷
先驗判斷論——原理、理性、途徑
原理的定義
人的判斷力與圖型原理
什麼叫本體
什麼叫理性
對先驗理念問題的陳述與解答
理性、知性、理念、經驗之間的關係
理性的新途徑
第二輯 康德的認識論
範疇
知性與感性的互動性
「先驗架構」——一方面是感性,一方面是知性
知性的先驗原理
「實體」與「因果」
「交互」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