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講座減法教養億萬豪宅當保母東立全書系小開學楊双子落九花python生成式AI入門臺灣民族主義比爾蓋茲黃仁勳張忠謀手機成癮最透明的故事讀冊選讀讀書共和國75折起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張彭春清華日記(1925)

作者:張彭春 原著

評價
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9 NT$ 315 NT$ 35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購買電子書(流動版型)
85 298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前國史館館長呂芳上專文導讀
從「清華學校」到「清華大學」,教務長張彭春的教改現場資料


清末民初,美國退回中國的庚子賠款為教育事業注入全新的力量,培育了一批中國早期的留學生,張彭春也是其中一人。他考取游美機會後,在克拉克大學取得學士,哥倫比亞大學取得碩士、博士學位,回國後先在哥哥張伯苓創辦的南開大學任職,1923年到清華學校擔任教務長。

庚款挹注的清華學校當時正處於轉型期,學校性質、組織體制、課程規畫等都亟需改革。然而因為該校與外交界、教育界、學術界等均有牽涉,各派系的諸多糾葛使得改革遭遇莫大阻力。張彭春雖然最終未能完成改革心願,但他起草的清華大學組織大綱、課程大綱等初步計畫,仍為清華學校數年後的改組提點了方向。

民國初年,知識分子如何在傳統與西潮的十字路口實踐自我?各方派系相爭的清華學校,又扮演什麼角色?張彭春是1920年代留美返國,服務於清華、南開,以「新教育」推動中國走向現代化知識菁英的代表。這份日記,足作這群知識分子、這個時代的見證。

作者簡介:

張彭春(1892-1957),又名蓬春,字仲述,天津人。清華第二屆庚款游美,獲克拉克大學文學士,哥倫比亞大學文學與教育學雙碩士、教育學博士。回國後擔任清華學校教務長、南開中學主任、南開大學教授等。一九四〇年後出任駐土耳其、智利公使、駐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代表、駐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代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副主席。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近期最多人購買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