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第一個想建長江三峽大壩的人?
項羽火燒咸陽,是因為秦始皇陵中藏有十萬個厲鬼?
鄭和七次下西洋,卻過不了「鴻海」?
《水滸傳》的作者白天寫小說,晚上偷跑出去犯案?
怪俠小說家、知名電視電影編劇郭箏
上下千年縱深文字海,揭帝王將相、才子英雄的底!
他從小跟著史學家祖父陶希聖讀水滸、看三國,書櫃總有一整套二十五史坐鎮,長年潛泳於浩瀚書堆,通透正史與野史,總是能從文章的裂縫中看見「怪事」:有人漏說了什麼,有人瞎掰了什麼,讓斯文人變莽夫,好漢背上千年黑鍋,流氓混成了高貴的皇帝!
歷史的「真相」只有一個嗎?啟動根植於史料的想像,從秦漢一路解鎖到元明,謎團一個接一個蹦出:
義大利犯罪學家切薩雷.龍布羅梭指認劉備乃是「天生型罪犯」?
他的拜把兄弟大鬍子張飛其實是高帥文青?
元朝是歷史上的好萊塢時代?
春秋時代的編劇比現在的編劇更會灑狗血
劉備廣受軍閥歡迎,是因為他擁有一萬多輛超級跑車?
史上最荒謬的兩個笑話:赤壁之戰與淝水之戰
劉邦踢兒女下車的真相是……
§*§*§
謎題提示:
☆秦朝是怎麼滅亡的?
關鍵存亡之戰,才一統天下十二年的大秦帝國禁衛軍不見了,最後替秦王出征的是囚犯,指揮官竟是會計和牢頭!勇猛無敵的秦朝精兵去了哪裡?
☆劉備是什麼樣的人?
三國英雄輩出,劉備窩囊又老打敗仗,這個愛哭鬼憑什麼受愛戴?張飛的書法造詣深厚,白面無鬚,斯文秀氣;趙子龍才是體格魁梧,方面大耳的壯丁。
☆赤壁之戰在打什麼?
曹操本來根本不想打這場戰,號稱八十萬水軍,原來全都不是他的。那麼,他為什麼要打?
☆北宋為何瞬間崩潰?
北宋是中國歷史上最被看扁的朝代,疆域小、軍事弱,皇帝還被綁架。但宋朝文明程度遠遠超越前代,資本主義已萌芽,如繼續發展,很可能會是世界上第一個民主共和國。
作者簡介:
郭箏
本名陶德三,1955年生。現專事劇本與小說創作。
1980、90年代活躍於文壇,曾獲洪醒夫小說獎。以筆名「應天魚」出版武俠小說《少林英雄傳》;以筆名「郭箏」出版短篇小說集《好個翹課天》、《上帝的骰子》,長篇歷史小說《如煙消逝的高祖皇帝》、《大話山海經》,以及武俠小說《鬼啊!師父》、《龍虎山水寨》等。
劇本作品包括:《赤壁》、《挖洞人》、《去年冬天》、《國道封閉》與《彈子王》等。曾七次獲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以及法國杜維爾亞洲國際影展最佳編劇獎。
章節試閱
史上最大奇蹟
1
有些歷史學家做過考證,秦漢時代的人,平均壽命只有三十幾歲。
那時的衛生、醫療條件都很差,這統計若包括了夭折的嬰兒,當然很有可能。在這種環境裡,一個四十八歲的人還能做什麼?
四十八歲已可算是人瑞,他還能創業立基、叱咤風雲嗎?
尤其這傢伙是個躲在山裡的小土匪,徹底無賴,不學無術,沒讀過幾本書,武藝不佳,也不會騎馬,他憑什麼在八年之後就能夠號令天下?
我說的這個傢伙,就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
2
歷朝歷代的開國帝王都是前一個朝代的權臣或外族入侵的首領,嚴格說起來,只有兩個出身自平民的皇帝,另一個是朱元璋。
朱元璋少年時雖然窮苦,但他在二十四歲的時候就加入了有著白蓮教背景系統的紅巾軍,在龐大的祕密宗教與祕密結社之中發展自己的勢力。
劉邦呢?他本是個「亭長」。秦朝的地方組織是郡、縣、鄉、里、亭,里長的概念跟台灣現在的里長差不多,亭長比里長還小,是最底層的一級,掌管五公里不到的範圍內的治安與交通,手下只有「求盜」、「亭父」兩個亭卒。
他後來因為觸犯了嚴苛的秦法,躲入「芒碭山」中當土匪山賊,一直活到「人瑞」階段,才勉強集結了十幾個狐群狗黨。僅僅靠著這樣的基本部隊,就能掃平天下,難道這十幾個手下都是武功超絕的劍客,或者是外星人?
那時佛教還沒傳入,道教尚未成形,不知他拜的是最古老的《山海經》中的哪一尊神明?
這絕對是奇蹟!
歷史上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3
還是從他的出生開始說起。
我們翻開《史記》之外的《二十四史》,第一篇一定是那個朝代的開國皇帝的本紀,本紀的一開頭一定會寫清楚這個皇帝的家世,而且大半會往上追溯到四世祖甚至更多,連出身平民的朱元璋也不例外。
但《史記》記載劉邦的家世是怎麼寫的?「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就這樣子而已。
所謂太公、媼,都是對老人家的敬稱,而不是他們的本名。
這可怪了!活像一篇通俗小說的開頭:「話說我們這個主角的爸爸叫劉老爹,媽媽叫劉奶奶。」
開國皇帝的父母怎麼連個全名都沒記載下來?
《史記》接著又寫,劉媼一日出門在外,碰上了大雷雨,她就在湖邊睡著了,夢見一個神明與她交媾;劉太公擔心她的安危,前去找她,卻看見一條蛟龍趴在她身上。回來後沒多久,劉媼就懷孕了。
當然,歷代史書記載帝王出生時多半都有異象,什麼紫光或異香滿室、神明捧著太陽往孕婦的肚子裡塞……等等;夢見與神交媾也不稀奇,帝堯的母親、周朝祖先「棄」的母親都曾有此經驗,但那是根據遠古傳說,而不像司馬遷記錄本朝之事,乃是根據上一輩口傳的資料。
司馬遷在此處描敘的可都是非常寫實的場景。劉媼怎麼會在大雨中睡著了?分明是她正與野漢子在湖邊的工寮內「野合」;劉太公怎麼會冒著大雷雨去找老婆?分明是有人通風報信,他要去當場捉姦!
但司馬遷膽子再大,也不敢秉筆直書,只好把趴在劉媼身上的野漢子改成了「蛟龍」。
劉邦的家鄉是沛縣豐邑中陽里,此地於春秋時期原本是宋國的領土,春秋末期,越國崛起,將此地劃入版圖;西元前三三三年,楚國大破越國,此地又歸屬於魯國;西元前二六一年,楚國滅魯,沛縣從此成為楚國的一部分。
楚國、越國一直被中原各國視為蠻夷,不甚重視男女之防,「多野合者」,就是現在所謂的打野砲。
在這種時空環境之下,劉媼的行為並不驚世駭俗,但劉太公心裡沒有芥蒂才怪,所以日後就不給劉邦好臉色看。
「父不詳」、「偷生的」,其實並沒有什麼了不起,重點是,在如此背景下長大的小孩,可能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個性與心理特徵。
小村莊隱藏不了任何祕密,劉邦或許從小就受到同伴的嘲謔,心知自己將來繼承不了劉家的產業,便養成了屌兒郎當、凡事不甩的處世態度,家中的勞務一概不管,又不愛讀書,成天和閭里少年鬼混,為人應很「阿沙力」,很能贏得同伴的好感。
他滿嘴髒話,動不動就罵人,尤其最愛大剌剌的說「乃翁如何如何」,「乃翁」就是今天經常聽到的「林北」。
野漢子的基因挺不錯,使得他長得又高又帥,喜歡追逐時髦服飾,整天穿得「趴哩趴哩」,領著同伴們在大街小巷胡晃亂逛,見到不順眼的人就罵:「幹!你瞄林北沖啥?」或在茶棚酒館裡恣意笑鬧,吃喝完了還不付錢,大手一揮,「記在林北的帳上!」這種典型的不良少年、社會邊緣人,跟現在台灣街頭經常看見的「 迌囝仔」是不是很像?
縱使日後當上了皇帝,仍然連父母的名字都不願意透露,讓史官無從下筆。
一個很有名的故事,項羽擒住了劉太公,當兩軍相持於「廣武」的時候,項羽把劉太公放在高壇上,旁邊放著一個大鍋子,脅迫劉邦:「你若不投降,我就把你老爸煮成一鍋肉羹。」
劉邦大笑:「好啊,分我一杯羹。」
這當然是心理戰的策略應用,但在劉邦的私心深處或許正有此意也未可知。
4
劉邦本名劉季,《史記索隱》中說:「高祖長兄名伯,次名仲。」
兄弟的排行次序是伯仲叔季,劉家只有劉伯、劉仲、劉季,卻沒有劉叔,或許是夭折了,在醫藥不發達的年代,長不大的小孩可多了。他還有個弟弟叫作劉交。劉季就是劉老三的意思,何時改名劉邦?不見記載。
他於西元前二五六年出生,秦朝攻滅楚國是西元前二二三年的事情,這時劉邦已經三十四歲了。他在楚國時代好像沒幹什麼正經事,直到秦朝時代才當上了亭長。
他什麼時候當上亭長?不可考,很可能就在秦朝吞併楚國之後,楚國各地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原本的官吏死的死、逃的逃,新任的地方首長應由秦朝的中央政府指派,而衙門裡的吏員只得由地方上一些稍有勢力的人出任─這時所謂稍有勢力的人,若非「順民」頭兒,就是地痞流氓的老大。
劉邦算是地痞小頭目,所以給了他一個最小最小、芝麻綠豆大的亭長,這一當就是十二、三年。
從無賴少年到無業青年,再慢慢邁入了無聊中年,他的個性多少會有些改變,但他仍然愛耍帥,當上亭長後,有一次甚至命令手下的「求盜」遠赴魯國的薛縣去買一頂當時最新潮的帽子;他仍然嬉笑怒罵,經常惡整縣衙的同事,但似乎也沒嚴重的得罪過他們,只是多添了一點茶餘飯後的笑談資料。
然而,當膚淺的喧鬧過後,他站在「泗水亭」的小辦公室外,望著夕陽西沉,邁動蹣跚的步伐走回沉悶乏味的家。這等時刻,他心中對自己還剩下多少期許?大半輩子都過掉了,還在當最基層的公務員,什麼雄心壯志?什麼振翅高飛?去他娘的!林北只要家中不吵不鬧、兒女孝順貼心、偶爾喝喝小酒就夠啦,吃飽等死吧。
他早有外室,生了一個叫作劉肥的兒子;正室呂雉大約是他當上亭長之後才娶進門的,先幫他生了個女兒,後來繼位為漢惠帝的劉盈則是在秦始皇死的那一年才出生。
他大約就在此時獲罪。他奉命押解一批犯人去驪山做苦工,走沒多遠,犯人就逃亡了幾個,很可能是因為他貪杯誤事的緣故。
他的處境跟後來的陳勝、吳廣差不多,而陳、吳二人乾脆乘機號召大家起義,他卻沒這膽量,興許是因為他押解的犯人人數太少?陳勝、吳廣是屯長,押解了九百人,他只是亭長,頂多二、三十個,憑著這些鳥人能揭竿而起嗎?找死!
因之,他把大家都放了,準備孤身亡命天涯,卻有十幾個囚犯、亭卒願意跟著他,他便帶著他們躲入芒碭山中當土匪。
我們想像一下,一個鬢髮半白的「人瑞」,窩在濕冷陰森的山洞裡,三餐不繼,山中寒風吹透了他身上的單衣,更將他胸中僅存的那一點點可憐的人生憧憬也吹得蕩然無存。
我不相信他能在這種絕望的狀況裡堅持一年以上,若非病死、餓死,就是自首、自殺。
豈料神蹟就在幾個月後降臨到他身上。
陳勝、吳廣起兵了,鬧得天下大亂,原先六國宗室的後代都蠢蠢欲動,不想當兵、做苦工的老百姓則到處起鬨。
沛縣是楚國的故地,十五歲以上的人都在心底認定自己是楚國人,當然也跟其他地方一樣呈現不穩定的局勢。
縣令想順應民意跟著起義,便找來了主吏功曹蕭何與典獄長曹參商量。
秦朝官制,一個縣只有一個官,萬戶以上的縣是「縣令」,不滿萬戶的是「縣官」,其餘的都是吏,掌管文書的「縣丞」與掌管治安的「縣尉」只能算是「長吏」。
官是中央政府指派的,往往搞不清楚地方上的狀況,吏則由當地人充任,熟悉此處的風俗人情與各種利害關係,所以在許多事情上,官都得聽吏的。
蕭何這「主吏功曹」是吏員的頭兒,他思考了一番之後,建議縣令:「你是秦朝所派的官員,你若造反,縣民不一定會聽你的,不如把流亡在外的劉老三找回來,讓他來號令縣民。」
蕭何為何會做出這個建議?真是個難解的謎。
建立漢朝之後,劉邦論功行賞,蕭何功居第一,我看這便是最重要的首功。
劉邦一直是蕭何的下屬,蕭何則一直對他很不錯,但以劉邦當時的狀況而言,怎麼會是蕭何心目中的最佳人選?沛縣有幾個世族大豪王陵、雍齒等人,推薦他們當義軍首領,號召縣民,豈不是更順理成章?
我絕對不會把蕭何當成什麼天機神算或彬彬君子,他是個謀略家、老狐狸,不會看上鋒芒太露、本身實力太強的人,他會這麼想:如果讓王陵、雍齒當上了義軍領袖,沛縣縣衙的這幫人以後還有什麼好混的呢?
那麼,蕭何為什麼自己不當領袖?他會這麼想:萬一起義不成功,秦軍殺來追究匪首,那當然是劉老三而不是他自己,就好像台灣的許多工程公司,都會找個人頭掛名董事長,萬一被調查局查到賄賂官員等等的情事,自有人頭董事長去頂罪,真正的大老闆仍可逍遙法外。
在這種混亂的情勢下,只有大家認為比較好控制的人才能出頭,後來的漢文帝、漢宣帝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都出於類似的狀況。
劉邦外表看來膚淺幼稚、大而化之,只會嘴上亂罵人,不懂得用腦,蕭何自以為早已把他從裡到外摸得一清二楚,將來一定可以玩弄他於股掌之上,哪知這傢伙的能耐遠遠超乎他的想像!
5
縣令派了劉邦的連襟樊噲去芒碭山請他「出山」,然而縣令想了幾天,覺得這種無賴惡棍實在太不可靠,便又改變心思,關閉了城門,還想把出餿主意的蕭何、曹參殺掉。
蕭、曹兩人逃到城外,劉邦正好帶著他的狐群狗黨來了,射箭入城,鼓動縣民造反。
縣令立刻被殺,劉邦入城,受到百姓的歡迎,劉老三自此成了劉老大!
按照從前楚國的官制,大夫多封為縣公,蕭何便建議大家尊稱劉邦為「沛公」,大家也都欣然同意。
劉邦不是笨蛋,應該早就看穿了蕭何的心思。「好啊,你把我當成笨豬,我就跟你來個扮豬吃老虎!」
或許就在此時他才稍微有點意識到,這個無情的世界居然幫他開了一扇窗,他從窗縫窺望出去,居然看到了廣闊天空的一角!
6
劉邦帶著那幫沛縣縣衙的同事與沛縣子弟開始轉戰四方。
這群烏合之眾哪會打仗?打下了這裡又失掉了那裡,始終搞不出什麼名堂。
劉邦自己卻非全無收穫,因為就在此時他遇見了一個名叫張良的人。
現今許多影視作品、小說漫畫甚至電玩遊戲,都把張良塑造成一個奶油小鮮肉,實在欠學。
張良的祖父張開地與父親張平曾經當過先後五代韓王的丞相,西元前二五○年,父親張平去世,就算他是張平的遺腹子,現在也已經四十二歲了,何況他還有個弟弟,所以他不可能是張平死後才出生的,以此推算,他最少也該在四十五歲以上。
韓國滅亡後,他一心要報亡國之恨,雇請力士在博浪沙行刺始皇帝,可惜未能成功,始皇帝為此大搜天下,他只得隱姓埋名,四處躲藏,最後投靠到劉邦麾下。
劉邦起初並沒看重他,派他做「廄將」,管理馬匹,後來慢慢發現這個小老頭兒的肚子裡竟有幾分貨。
張良自稱有個「黃石公」賜給他《太公兵法》,這應是鬼扯、騙騙外行人的。秦始皇於西元前二一三年頒布禁書令,除了醫藥、卜筮、種樹的書之外,一概上繳官府燒毀。張良這本姜子牙的兵法應是藏在家中未上繳的禁書。
劉邦從張良那兒學到了兵法,終於懂得了戰爭的原理。
7
另一支義軍首領項梁邀集各路英雄在薛縣會合議事。
這項梁倒沒什麼,但他那姪兒可厲害了,就是大名鼎鼎的項羽。
劉邦的實力在各路義軍當中不大不小,也率眾赴會。
我常想像,劉邦那一幫子人與項羽那一幫子人初次見面的情景,一定挺好玩的。
項羽這時只有二十四歲,正好比劉邦小了一半。他手下的將領也都是些二十餘歲的年輕小夥子,龍且、鍾離昧、季布、項聲、項莊、桓楚、呂馬童……曾經擊潰周文西征軍的囚徒勇將英布,也成了項羽的左右手。
劉邦這邊咧,蕭何、張良、盧綰、夏侯嬰、劉賈……都已五十左右,看起來較為粗壯的曹參、樊噲、周勃、灌嬰等人的年紀也都不小了。
一群老頭兒對上了一群年輕人,有什麼好講的?劉邦卻真有他的一套,沒多久就跟項羽稱兄道弟起來,他「阿沙力」的人格特質展現無遺,在這種時代還真管用。
項梁知道自己的名分不足以服眾,便不知從哪兒找來了個替人牧羊的熊心,聲稱他是「楚懷王」的孫子,擁立他為楚王。
楚懷王是楚國倒數第六任國君,在他任內,楚國由盛轉衰,最後還被秦國劫持,扣留在秦國當人質,三年後抑鬱而終。
項梁等人擁立熊心,竟尊他為楚懷王。以祖父的諡號做為孫兒的王號,可真是千古奇譚,可見那時起義的都是些老粗,腦中沒什麼禮制可言。
這熊心又是一個經常被誤解的人物,許多通俗作品都把他描繪成一個怯生生的小孩,主要因為有些書上寫他是個「牧羊兒」,其實這「兒」字指的不是年紀,而有輕賤蔑視之意,意指「牧羊的傢伙」。
我們這樣來推算,真正的楚懷王在九十三年前便已去世,生命中的最後三年都被軟禁在秦國,鬱悶得很,不太可能繁衍後代,所以他最小的兒子活到現在應該一百歲左右,這個一百歲的兒子所生下的孫子,會有多大?最起碼也該有七、八十歲了吧?
不管項梁找來的熊心是否真是楚懷王的後代,反正不可能是個小孩子,否則楚國的這些人都太沒常識了。
8
最能了解熊心真正處境的應是劉邦,因為起事之初,他也曾被當成「豬」。
兩個老頭兒私底下把酒談心,應有同病相憐之感。
各路義軍聯合之後,楚國的勢力變得最為強大,想要西征咸陽,熊心跟諸將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熊心很顯然的偏愛劉邦,不選能征慣戰的項羽,卻選中了劉邦,還派了許多兵給他,理由是劉邦有「長者之風」。
劉邦當然年長,而熊心與身邊的權臣可能陷入了跟蕭何一樣的思考模式,認為劉邦好控制,項羽則否。
上一篇已說過劉邦進攻關中的過程,倒是項羽的「鉅鹿之戰」值得一提。
項羽沒被派去進攻咸陽,心裡一定很不爽,這時,章邯攻擊趙國,趙王躲入鉅鹿城,被王離統率的邊防軍團團包圍。
邊防大將蒙恬被二世胡亥賜死後,強大的邊防軍便由王離掌管,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防範長城外的匈奴,這還是第一次奉派戡定內亂。
楚國派兵救援趙國,項羽在幾經波折之後,取得了楚軍的指揮權,率軍直逼鉅鹿。《史記》記載此戰頗有小說筆法,把項羽的威風寫得淋漓盡致。楚軍以一當十,殺得秦軍大敗,其他的各路義軍只敢作壁上觀,被楚軍的勇猛嚇得心驚肉跳,戰後他們進入項羽的大營去慶賀,一入轅門便都跪下來用膝蓋行走,不敢抬頭仰視項羽的臉。
本該支援王離的章邯呢?他的會計本色洩漏出來了,他率軍躲在鉅鹿之南,不敢前去解救友軍。
秦始皇的書禁使得那時代的義軍將領普遍缺乏兵法知識,讓章邯僥倖打了幾場勝仗,但在最緊要的關頭,他卻成了無恥窩囊的豬隊友。
後世竟有人評說他是秦朝名將,實在太抬舉他了。
9
項羽攻入關中的事兒就不必再說。
他帶來的各路聯軍有四十萬,劉邦才只有十萬。
項羽本就對劉邦不爽,在大封諸侯的時候,故意貶低他,封他為「漢王」。這隨隨便便的一封,卻是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分派!
漢王的封地在「漢中」,只是個鳥都看不上的小小盆地,四不通八不達,劉邦被分到了這裡,心裡一定很「幹」:「林北首先攻入咸陽,怎麼卻搞了個什麼漢王?」
孰料他後來統一了天下,建國之後的國號也就順水推舟的變成了「漢」。
這個當事者不爽、旁觀者莫名其妙的稱謂,竟巨大的影響了後世,下一篇再談。
史上最大奇蹟
1
有些歷史學家做過考證,秦漢時代的人,平均壽命只有三十幾歲。
那時的衛生、醫療條件都很差,這統計若包括了夭折的嬰兒,當然很有可能。在這種環境裡,一個四十八歲的人還能做什麼?
四十八歲已可算是人瑞,他還能創業立基、叱咤風雲嗎?
尤其這傢伙是個躲在山裡的小土匪,徹底無賴,不學無術,沒讀過幾本書,武藝不佳,也不會騎馬,他憑什麼在八年之後就能夠號令天下?
我說的這個傢伙,就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
2
歷朝歷代的開國帝王都是前一個朝代的權臣或外族入侵的首領,嚴格說起來,只有兩個出身自平民的...
作者序
前言
大約在我六、七歲的時候,忽然在家中發現一本《史記》,當時心想:這是什麼東西?好奇的翻開一看,什麼?字的旁邊怎麼沒有注音符號?更荒唐的是,連標點符號都沒有!
好吧,沒有這些符號就算了,很費力的看了十幾個字,問題來了,「幼而徇齊」,什麼意思?
我捧著書去找父親,他指著排列在那句話之下的許多密密麻麻的小字,跟我解釋了半天,我連一個字都聽不進去。
我的天,讀一本史書這麼麻煩,以後鐵定不讀歷史。
後來激發我興趣的是京劇。那時電視剛剛問世,只有「台視」一家,沒什麼好看的節目,因為許多當權的老先生愛看京劇,於是每個星期天晚上的黃金時段,必播一齣京劇,闔家觀賞,呵欠連天,只有我跟祖父看得津津有味,我只是因為那些演員翻跟頭翻得太漂亮了。
身為歷史學者的祖父雖然愛看戲,卻經常批評這齣戲哪裡不對、不符史實,逐漸挑起我對歷史的好奇心。
京劇裡的三國戲最多,我很小就知道《三國志》與《三國演義》的不同在哪裡。
二○○七年底,我幫吳宇森導演寫完電影《赤壁》劇本,正準備搭機返回臺北,卻被製片人找去,約在一家挺昂貴的火鍋店見面。
原來是另一位製片人想要跟我們談談下一個案子。
這位製片人排場很大,自稱曾經當過江澤民先生的文膽。
席間,他問起拍攝《赤壁》的種種情形,我告訴他,吳導演不太想用《三國演義》的片段,而希望以《三國志》的記載還原這歷史時刻。
他很不以為然的說:「《三國志》?《三國志》只是另外一個版本嘛。」
天哪,《三國志》「只是另外一個版本」?
我這才發現,我不到八歲就明白的事情,有些人花了大半輩子都還沒搞懂。
*
我不是歷史學者,只是業餘的歷史愛好者。
這也有好處。歷史學者講究實證,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不重視體驗與想像,業餘者則不用這樣。
古人寫書,惜字如金,時代越早的書寫得越簡練,可能是因為寫字要用刀刻在竹簡上,太過費力。
如此言簡意賅的正史,自不免留下許多罅隙,業餘者正好在此發揮想像。
但這想像可不能是天馬行空、沒有證據的胡思亂想,而得根據事實加以衍伸,目的是要找出真相、還原真相。
英國哲學家柯林.伍德有這樣的觀點:「歷史就是按照大量材料,想像古人的心靈活動。」
解讀歷史事件,首先要能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先弄清楚那整個時代的環境、制度、生活方式、觀念習俗等等,這就必須閱讀大量的史料,而後將史料與想像結合在一起,考證排比、去偽存真。
植基於史料的想像,介於正史與小說之間,這也是我不想把以下的故事寫成小說或劇本的原因。
前言
大約在我六、七歲的時候,忽然在家中發現一本《史記》,當時心想:這是什麼東西?好奇的翻開一看,什麼?字的旁邊怎麼沒有注音符號?更荒唐的是,連標點符號都沒有!
好吧,沒有這些符號就算了,很費力的看了十幾個字,問題來了,「幼而徇齊」,什麼意思?
我捧著書去找父親,他指著排列在那句話之下的許多密密麻麻的小字,跟我解釋了半天,我連一個字都聽不進去。
我的天,讀一本史書這麼麻煩,以後鐵定不讀歷史。
後來激發我興趣的是京劇。那時電視剛剛問世,只有「台視」一家,沒什麼好看的節目,因為許多當權的老先生愛看京...
目錄
前言
秦朝滅亡之謎
史上最大奇蹟
什麼是漢文化?
劉備是什麼樣的人?
赤壁之戰在打什麼?
火燒連營六百里?
北宋為何瞬間崩潰?
《水滸傳》的作者是連續殺人狂?
鄭和的航空母艦
司馬遷寫的一篇小說──《趙氏孤兒》
前言
秦朝滅亡之謎
史上最大奇蹟
什麼是漢文化?
劉備是什麼樣的人?
赤壁之戰在打什麼?
火燒連營六百里?
北宋為何瞬間崩潰?
《水滸傳》的作者是連續殺人狂?
鄭和的航空母艦
司馬遷寫的一篇小說──《趙氏孤兒》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