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寫圖解犯罪心理學一書,主要鑑於市面一般之圖解書多數為翻譯之著作,較缺乏本土實證性之研究,為彌補此缺憾,並提供給一般民眾較容易閱讀之便利,故彙整文獻編寫,期以增加民眾對各類型罪犯心理之了解,減少犯罪被害。
本圖解書涵蓋犯罪心理學之意涵與發展、相關理論、精神疾病與犯罪等基礎學理,並分就藥物濫用、酗酒、擄人勒贖、殺人、孤狼恐怖暴力攻擊、性攻擊行為、縱火、校園暴力、竊盜、詐欺等犯罪類型之特性與犯罪模式加以圖解介紹,並於最後就如何犯罪預防,提出具體對策供民眾參考。
作者簡介:
楊士隆
現職: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特聘教授兼犯罪研究中心主任
國立中正大學防制藥物濫用教育中心計畫召集人
台灣藥物濫用防治研究學會理事長
亞洲藥物濫用防治研究學會(AASAR)監事會主席
法務部毒品防制基金管理會委員
臺灣高等檢察署毒品情勢及資料庫觀測諮詢委員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治安諮詢委員
教育部少年矯正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法務部矯正署獄政興革小組委員
學歷: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系畢業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刑事司法碩士、博士
經歷:
國立中正大學學務長、副校長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教授兼系主任、所長
亞洲犯罪學學會(ACS)大會副主席
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理事長
台灣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學會理事長
行政院毒品防制會報委員
法務部毒品審議委員會委員
教育部學生輔導諮詢小組委員會委員
內政部犯罪防治中心委員
法務部刑事政策諮詢委員
章節試閱
UNIT 1-1 犯罪心理學之意涵與範疇
(一) 犯罪心理學之意涵
學者Andrews 及Bonta 曾指出犯罪行為心理學(psychology of criminalconduct,簡稱PCC)屬人類心理學(human psychology)暨科際整合犯罪學(interdisciplinary criminology)之副領域,惟日本學者杉田直另指出,犯罪心理學(criminal psychology or criminological psychology),其係應用心理學之一部分,以研究犯罪動機為中心,而推究犯罪者之性格、環境與犯罪行為之過程,作為研究之主題,並用心理學之方法來解釋闡明犯罪本身,進而揭發罪證,協助偵察、審判與矯治,以達遏阻犯罪為目的的心理學。
(二) 犯罪心理學之範疇
犯罪心理學在定義上並無太大爭議,然其在研究內涵與範疇上,學界卻有不同之見解。如:1991年,美國學者Bartol 指出,犯罪心理學以研究犯罪人行為與心智歷程為主;日本學者山根清道則認為犯罪心理學之研究範疇,包括:研究犯罪之人格結構、犯罪者之類型、犯罪者人格的形成、形成犯罪情境的心理、犯罪的臨床、對犯罪者之心理治療、對犯罪者之處遇和治療、犯罪之預測、家庭環境、腦波、少年偏差與犯罪行為、性犯罪、殺人犯罪心理、組織犯罪心理、慣犯心理等(張大華譯,1986)。
但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教授Toch 及學者Hollin 卻認為犯罪心理學之應用範疇日趨廣大,故刑事司法相關機構、人員及其對犯罪人之影響,均應納入探討之範疇。
1992 年馬傳鎮認為犯罪心理學之研究內容(範疇)從廣義觀之,應包括:1.犯罪行為性質及其心理歷程;2.個人特質與環境、情境互動對犯罪行為之影響;3.人格、智能、心理疾病與犯罪;4.動機、情緒、潛意識與犯罪;5.犯罪心理學理論;6.各類型犯罪之心理特質;7.犯罪預測與犯罪預防;8.犯罪之處遇與感化(以上8 項乃狹義之犯罪心理學範疇);9.犯罪偵訊心理學;10.審判心理學;11.法庭心理學與質證(後3項為法律心理學)等11項。
1973 年學者周震歐綜合各家學說後指出,犯罪心理學之研究範疇,係以犯罪原因的探討為主,包括:犯罪者之智能、人格及精神狀態,犯罪時的心理現象,以及反社會行為的性質,並包括心理學的智識與技術適用於偵訊、審判與矯治等方面的科學技術。
有關犯罪心理學之研究範疇依學者研究見解之不同而異其界定,但鑑於犯罪
心理學研究倘採狹義之觀點,則無法以更寬廣之視野了解犯罪人與刑事司法
部門互動之概況,此未免是一大缺憾。學者Toch 於1986 年原先所主編之《法律與犯罪心理學》(Legal and Criminal Psychology) 更名為《犯罪心理學與刑事司法》(Psychology of Crime and Criminal Justice),即為因應此趨勢之變化。
UNIT 1-1 犯罪心理學之意涵與範疇
(一) 犯罪心理學之意涵
學者Andrews 及Bonta 曾指出犯罪行為心理學(psychology of criminalconduct,簡稱PCC)屬人類心理學(human psychology)暨科際整合犯罪學(interdisciplinary criminology)之副領域,惟日本學者杉田直另指出,犯罪心理學(criminal psychology or criminological psychology),其係應用心理學之一部分,以研究犯罪動機為中心,而推究犯罪者之性格、環境與犯罪行為之過程,作為研究之主題,並用心理學之方法來解釋闡明犯罪本身,進而揭發罪證,協助偵察、審判與矯治,以達遏阻...
作者序
自序
近年犯罪事件持續在全球及台灣社會發生,造成民眾生命與財產之巨大傷害與損失。根據聯合國毒品與犯罪辦公室(2019)之全球殺人研究(Global Study on Homicide)統計,在2017年全球每10萬人中有6.1人遭殺害,亦即約有464,000人被殺。其中89,000人在武裝衝突中被殺,26,000人遭受恐怖主義暴行殺害。在性別分布方面,大約有87,000名女性,及377,000名男性被殺。此外,在2019年全球毒品報告(World Drug Report)亦指出2017年間,全球任何毒品的過去一年使用者的估計數量增加到2.71億,占全球 15-64 歲人口的 5.5%;全世界注射毒品的人數為1,130萬人,約有140萬人因此感染愛滋病毒,560萬人患有C型肝炎,且有58萬5,000人最後死於吸毒。在台灣近年富商遭綁架、台北捷運殺人事件及華山分屍案及各類性侵、毒品交易與施用致死等案件之持續發生亦造成各界極端不安與恐慌。為防止民眾被害,作者除彙整國內外最新研究文獻與科研心得編寫犯罪學、犯罪心理學、暴力犯罪、藥物濫用與毒品防治、少年犯罪等專書,詳細介紹各類型犯罪之類型、成因與防治對策外,本次編寫圖解犯罪心理學一書,主要鑑於市面一般之圖解書多數為翻譯之著作,較缺乏本土實證性之研究,為彌補此缺憾,並提供給一般民眾較容易閱讀之便利,故彙整文獻編寫,期以增加民眾對各類型罪犯心理之了解,減少犯罪被害。
本圖解書涵蓋犯罪心理學之意涵與發展、相關理論、精神疾病與犯罪等基礎學理,並分就藥物濫用、酗酒、擄人勒贖、殺人、孤狼恐怖暴力攻擊、性攻擊行為、縱火、校園暴力、竊盜、詐欺等犯罪類型之特性與犯罪模式加以圖解介紹,並於最後就如何犯罪預防,提出具體對策供民眾參考。
本圖解犯罪心理學一書之出版,特別感謝五南圖書楊董事長榮川之支持及劉靜芬副總編輯提供之寶貴建議,研究助理許俊龍之協助功不可沒,惟圖解書首次編寫,限於篇幅,難免臚列之內容有遺珠之憾,且校勘訂誤,或有缺漏。書中有未竟完備之處,仍祈犯罪防治先進予以指教。
楊士隆 謹誌於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
2020年9月
自序
近年犯罪事件持續在全球及台灣社會發生,造成民眾生命與財產之巨大傷害與損失。根據聯合國毒品與犯罪辦公室(2019)之全球殺人研究(Global Study on Homicide)統計,在2017年全球每10萬人中有6.1人遭殺害,亦即約有464,000人被殺。其中89,000人在武裝衝突中被殺,26,000人遭受恐怖主義暴行殺害。在性別分布方面,大約有87,000名女性,及377,000名男性被殺。此外,在2019年全球毒品報告(World Drug Report)亦指出2017年間,全球任何毒品的過去一年使用者的估計數量增加到2.71億,占全球 15-64 歲人口的 5.5%;全世界注射毒...
目錄
第 1 章 犯罪心理學之意涵與發展
UNIT 1-1 犯罪心理學之意涵與範疇
UNIT 1-2 犯罪心理學研究之肇始與發展重點
UNIT 1-3 犯罪心理學研究對犯罪防治之貢獻
第 2 章 犯罪心理學相關理論
UNIT 2-1 身體結構表徵與犯罪
UNIT 2-2 遺傳與犯罪(一)
UNIT 2-3 遺傳與犯罪(二)
UNIT 2-4 腦部功能失常與犯罪(一)
UNIT 2-5 腦部功能失常與犯罪(二)
UNIT 2-6 內分泌及賀爾蒙之影響
UNIT 2-7 營養分不均衡與犯罪
UNIT 2-8 犯罪心理學理論— 心理分析理論(一)
UNIT 2-9 犯罪心理學理論— 心理分析理論(二)
UNIT 2-10 犯罪心理學理論—人格理論(一)
UNIT 2-11 犯罪心理學理論—人格理論(二)
UNIT 2-12 犯罪心理學理論—人格理論(三)
UNIT 2-13 行為主義與學習(一)
UNIT 2-14 行為主義與學習(二)
UNIT 2-15 行為主義與學習(三)
UNIT 2-16 認知與道德發展(一)
UNIT 2-17 認知與道德發展(二)
UNIT 2-18 認知與道德發展(三)
UNIT 2-19 暴力激進化觀點與發展(一)
UNIT 2-20 暴力激進化觀點與發展(二)
第 3 章 精神疾病與犯罪
UNIT 3-1 思覺失調症與犯罪(一)
UNIT 3-2 思覺失調症與犯罪(二)
UNIT 3-3 思覺失調症與犯罪(三)
UNIT 3-4 情緒異常與犯罪(一)
UNIT 3-5 情緒異常與犯罪(二)
UNIT 3-6 反社會人格與犯罪(一)
UNIT 3-7 反社會人格與犯罪(二)
UNIT 3-8 反社會人格與犯罪(三)
UNIT 3-9 反社會人格與犯罪(四)
UNIT 3-10 智能不足與犯罪(一)
UNIT 3-11 智能不足與犯罪(二)
UNIT 3-12 智能不足與犯罪(三)
第 4 章 藥物濫用與犯罪
UNIT 4-1 藥物濫用之意涵
UNIT 4-2 藥物濫用成癮之歷程與特徵
UNIT 4-3 藥物濫用之分類
UNIT 4-4 臺灣新興濫用物質(一)
UNIT 4-5 臺灣新興濫用物質(二)
UNIT 4-6 新興影響精神物質(一)
UNIT 4-7 新興影響精神物質(二)
UNIT 4-8 藥物濫用與犯罪之關聯
UNIT 4-9 藥物濫用者之類型
UNIT 4-10 藥物濫用江湖術語(一)
UNIT 4-11 藥物濫用江湖術語(二)
UNIT 4-12 藥物濫用犯罪者之心態及在監生活特性
UNIT 4-13 藥物濫用之防治(一)
UNIT 4-14 藥物濫用之防治(二)
UNIT 4-15 藥物濫用之防治(三)
第 5 章 酗酒與犯罪
UNIT 5-1 酗酒之意涵
UNIT 5-2 酗酒之影響
UNIT 5-3 酒精中毒與酒癮戒斷症候群型
UNIT 5-4 酗酒者之類型
UNIT 5-5 酗酒之成因分析
UNIT 5-6 酗酒之防治
第 6 章 擄人勒贖犯罪
UNIT 6-1 擄人勒贖之型態與動機
UNIT 6-2 擄人勒贖之犯案歷程與犯罪模式
UNIT 6-3 人質與綁匪之特殊心理症候(一)
UNIT 6-4 人質與綁匪之特殊心理症候(二)
UNIT 6-5 人質與綁匪之特殊心理症候(三)
UNIT 6-6 擄人勒贖犯罪之防制(一)
UNIT 6-7 擄人勒贖犯罪之防制(二)
第 7 章 殺人犯罪
UNIT 7-1 殺人犯罪之動機與類型(一)
UNIT 7-2 殺人犯罪之動機與類型(二)
UNIT 7-3 殺人犯罪之動機與類型(三)
UNIT 7-4 殺人犯之心理與人格特性(一)
UNIT 7-5 殺人犯之心理與人格特性(二)
UNIT 7-6 殺人犯與被害者之關聯
UNIT 7-7 殺人犯罪之成因分析(一)
UNIT 7-8 殺人犯罪之成因分析(二)
UNIT 7-9 殺人犯罪破案之因素
UNIT 7-10 殺人犯罪之防治(一)
UNIT 7-11 殺人犯罪之防治(二)
UNIT 7-12 殺人犯罪之防治(三)
UNIT 7-13 殺人犯罪之殺童案件分析與防治(一)
UNIT 7-14 殺人犯罪之殺童案件分析與防治(二)
第 8 章 孤狼恐怖分子暴力攻擊
UNIT 8-1 孤狼式恐怖分子之定義、特性與犯案特徵
UNIT 8-2 孤狼式恐怖分子的動機與激進化過程(一)
UNIT 8-3 孤狼式恐怖分子的動機與激進化過程(二)
UNIT 8-4 孤狼恐怖攻擊防制對策(一)
UNIT 8-5 孤狼恐怖攻擊防制對策(二)
第 9 章 性攻擊行為與犯罪
UNIT 9-1 強制性交罪(一)
UNIT 9-2 強制性交罪(二)
UNIT 9-3 強制性交罪(三)
UNIT 9-4 兒童性騷擾與侵害(一)
UNIT 9-5 兒童性騷擾與侵害(二)
UNIT 9-6 性變態攻擊行為
UNIT 9-7 性攻擊行為之防治(一)
UNIT 9-8 性攻擊行為之防治(二)
第10 章 縱火犯罪
UNIT 10-1 縱火犯罪之意涵與特徵
UNIT 10-2 縱火犯之類型
UNIT 10-3 縱火犯罪者之動機
UNIT 10-4 縱火犯罪者之特性與行為
UNIT 10-5 縱火犯罪之防治
第11 章 校園暴力
UNIT 11-1 校園暴力之意涵與影響
UNIT 11-2 校園霸凌
UNIT 11-3 校園暴力之類型(一)
UNIT 11-4 校園暴力之類型(二)
UNIT 11-5 校園暴力之特徵
UNIT 11-6 校園暴力施暴者之特性
UNIT 11-7 校園暴力之防治
第12 章 竊盜犯罪
UNIT 12-1 竊盜及其集團之特性與地域選擇
UNIT 12-2 竊盜及其集團之江湖規矩
UNIT 12-3 竊盜及其集團之黑話
UNIT 12-4 竊盜犯之刑罰認知
UNIT 12-5 竊盜犯之防治
第13 章 詐欺犯罪與犯罪預防
UNIT 13-1 詐欺犯罪之意涵與型態
UNIT 13-2 詐欺犯罪之特徵與犯罪手法及流程
UNIT 13-3 詐欺犯罪之防制
UNIT 13-4 犯罪預防之意涵與犯罪之成本
UNIT 13-5 犯罪預防之模式(一)
UNIT 13-6 犯罪預防之模式(二)
UNIT 13-7 犯罪預防之模式(三)
UNIT 13-8 犯罪預防之模式(四)
UNIT 13-9 犯罪預防之模式(五)
第 1 章 犯罪心理學之意涵與發展
UNIT 1-1 犯罪心理學之意涵與範疇
UNIT 1-2 犯罪心理學研究之肇始與發展重點
UNIT 1-3 犯罪心理學研究對犯罪防治之貢獻
第 2 章 犯罪心理學相關理論
UNIT 2-1 身體結構表徵與犯罪
UNIT 2-2 遺傳與犯罪(一)
UNIT 2-3 遺傳與犯罪(二)
UNIT 2-4 腦部功能失常與犯罪(一)
UNIT 2-5 腦部功能失常與犯罪(二)
UNIT 2-6 內分泌及賀爾蒙之影響
UNIT 2-7 營養分不均衡與犯罪
UNIT 2-8 犯罪心理學理論— 心理分析理論(一)
UNIT 2-9 犯罪心理學理論— 心理分析理論(二)
UNIT 2-1...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